苏教版高一必修一我与地坛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我与地坛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一必修一我与地坛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我与地坛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我与地坛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体验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及对母亲的理解和痛悔。
2、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与亲情教育的渗透。
3、揣摩恳切、深沉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难点:
理解母亲“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人性光辉。
教学方法:
讨论法联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听音乐。
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简介贝多芬: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
《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平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
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
“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
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加入中国作协。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
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
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检查预习:
(一)给加点字注音:
剥蚀()柏树()恍惚()隽永()
猝然()坍圮()恪守()
(二)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
熨帖:
意蕴:
宿命:
恪守:
亘古不变:
窸窸窣窣:
四、听课文录音
五、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
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
第二部分,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一)、整体感悟
思考:
1、课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可课文除了写自己,写地坛之外,还写到了什么?
(母亲)
2、课文中第一处同时出现这三个要素的句子是……?
第二部分第一段:
“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
3、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明确:
全文的总体思路是:
追寻,解答。
前半部分是追寻,后半部分是解答。
提醒学生注意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
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
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
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
关于第三个问题。
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
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
--为了什么活下去?
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
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
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
如果师生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
可以说,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追思的核心。
六、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一)阅读第一部分回答
1、作者来到古园,说:
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为什么这么说?
(我对古园的深情,古园对我的意义)
2、“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
为什么此时才是我该来的时候?
(地坛褪去昔日的荣耀,尽显沧桑时,一下子失魂落魄的我来了,与它相怜相惜)
3、“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
明确:
生命的暗示
4、“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
荒芜并不衰败。
“蜂儿、蝉蜕、蚂蚁、瓢虫、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课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着,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
5、课文中象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什么地方?
如何理解?
明确:
六个譬如。
肆意雕琢不能改变
身体残疾精神不变
6、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
1、为什么生;2、怎样活。
地坛帮他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则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
在品析第二部分之前请同学概括
7、为什么要“独自”去?
地坛可以给予作者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使作者要独自去?
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明确: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
8、作者要想看见自己的身影,而且还是“总是”去?
用原文的回答。
(“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9、他到底怎么了?
他在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想要逃避?
用原文的回答。
(“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扩展]如果同学们自己遇上了这样的问题,会有怎样的心情,会怎样做呢?
10、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坛”可以让作者看见自己的身影呢?
找出文中描写地坛的部分。
(略)
11、这样的一个地坛给予了作者怎样的“启示”?
用原文回答。
(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而死也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
)
12、为什么地坛可以给作者这样的启示?
分别用原文和[扩展]自己的话结合前面的景荆糠直鹩迷文和[扩展]自己的话结合前面的景物描写回答。
(“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地坛中的卑微的草木昆虫,他们并不在意自己的栖息地的荒芜,都在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着,并且因为他们的存在倒时地坛不再衰败。
正是这些原本不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原来不曾想过的朴素的道理。
)
13、读“剩下的……”一部分内容,体会作者写出的园子带给我的不尽的味道。
(这是以景写味,感悟到的生命的意味、生存的意味,则在后文充分加以表现)
(二)阅读课文景物描写部分,讨论:
景物描写的作用
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
请看这一段:
“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
(三)小结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写地坛,从自己与古园的缘分写到古园本身,写到自己在这里的思考以及从思考中得到的对生命的感悟。
作者讲述在残疾之初,自己悲痛欲绝的心情,渺茫暗淡的前途,以至于一次又一次在死亡恶毒边缘徘徊,然后偶然走进了那个与自己同样荒芜的园子。
这座古园映照了作者内心的苦痛,理解作者迷茫的心情,也使作者从中受到生命的启示。
石门中的落日,寂静却安详;高歌的雨燕,苍凉却又张扬着生命的多姿多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似乎讲述着青春的童话。
还有那些小昆虫,那满园子的草木,虽然生长在这落寞的原子里,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正是这不衰败的原子,成了作者生命的一部分,引发他对生命的思考。
他思考了什么?
第一,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
是不是就此一死了之?
第二,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我应该怎样生活?
对前两个问题,在这静静的原子里,作者“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想了好几年”,最后终于想明白了,于是对生与死的问题也就释然了。
接下来,最关键的几怎样活下去,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活下去。
在这个问题上,原子里的生命给了他启示,他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促使他走上了文学的道路,坚定地迈上了新的人生道路。
这部分描写细致,感受深刻,写得深沉而令人新碎,执着而引发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我与地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体验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及对母亲的理解和痛悔。
2、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与亲情教育的渗透。
3、揣摩恳切、深沉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点、:
1、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2、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难点:
理解母亲“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人性光辉。
教学方法:
研习文本全体讨论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阅读课文第二部分,体验母爱。
(一)读第二部分3、6、7段,概括母亲的爱的特点?
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平凡得让人熟视无睹。
有谁能象史铁生那样用心体味母爱呢?
更多的时候,母爱都是从我们身边默默地流走,熟视无睹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
我们没有发现她,她当然毫无怨言,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体验到母爱应该是多么大的不幸呀!
我们丢失了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
(二)分组概括母亲的形象
明确:
2、3、8段。
善解人意、疼爱、理解、体谅、宽容、痛苦、担忧、惊恐、默默承受、坚忍、--
(三)思考讨论
1、在
(二)1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下吗?
你曾无意中甚至说因为自己的所谓个性,所谓逆反心理故意竟给母亲出过难题吗?
“难题”是哪些?
体会其中的意味。
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明确:
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担心……她只是不知道……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
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
2、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
用原文回答。
(“这苦难只好我来承担”)
3、从母亲对待“难题”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用课文的原词组合回答。
(一位疼爱儿子,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
用课文原文回答。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
5、再回头看看前面的那个“遗留”的问题,谁能给出他的答案?
(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
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的活下去。
这正是回答作者“怎么活?
”的疑问的答案。
)
6、文章是如何来写母亲的形象的?
为什么这样写?
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
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
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文章更加动人。
也更自然。
7、读“有一回……”一段,体会其中的意味。
(以我的“设想”,描摹母亲在痛苦、担忧、惊恐、不安,默默承担着苦难。
我的设想与我的自责,表现了对母爱的深切理解!
此段中,作者读懂了母爱,而读者,也读懂了作者)
8、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简单天真了,联系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
通过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突出了母亲苦难的命运,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
诵读第五段。
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9、作者读懂了母爱,理解了母亲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的命运,体会到了强烈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母亲的命运给了作者什么启发?
明确:
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10、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请集体朗读。
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11、[拓展]在这些“想到”的内容中,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最后一句: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
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些“脚印”“车辙”“我”“地坛”以及“母亲”的关系?
明确:
处处的脚印,也就是处处的关爱与牵挂。
暗示出我的成长处处都离不开母亲的启发,就如同是地坛给予作者的生命的启示一样,在作者的心里,母亲已经和地坛融为了一体,和作者的坚忍果毅的生命融为了一体。
12、第二部分写母亲是为什么?
明确:
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
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
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
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
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
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三、小结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写母亲。
他爱地坛,更爱自己的母亲,尤其体会到母亲的痛苦与无尽的关爱以后。
开始,尊重是不理解母亲的,只是时时刻刻在想着自己不幸的命运;等到他真正读懂母亲,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要加倍的“以后,母亲却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
于是就有了执着对母亲重新认识,以及对母爱的更加细心的体察。
执着表达的对母亲的爱是深重而沉痛的。
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因为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的儿子,尽管她情愿截瘫的自己,可事实是无法改变的。
于是她只默默地承受,用无私的母爱包容着饿儿子的一切,她只好一天天地熬,慢慢地等,等待儿子走出阴影。
但是她终于没等到。
儿子成功之日,多么渴望和母亲一起分享。
儿子第一次这样为母亲想,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
于是,他又摇着轮椅来到这古园,他反复地想,为什么母亲不再等两年?
他埋怨上帝的不公;他反复想着同一件事:
母亲已经不在了,就像他当初反复思考生命与死亡一样。
这时候,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他心中“渗透得深彻”,而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的印象中“愈加鲜明而深刻”,从而使他对母爱有了更深的体会,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四、拓展训练:
(一)阅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文章见《考之韵》),进一步解读母亲。
(二)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同学们对“苦难”及“人生”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呢?
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而活?
怎样的活?
(三)听歌曲(满文军《懂你》)进一步体会母爱。
五、作业:
周末回家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用心灵解读父母的爱。
模仿史铁生的语言与风格,注重展示内心世界,注重抒情和议论,把父爱或母爱用心灵记下来。
附:
板书设计
地坛荒芜、古旧、沉寂
一、写“我”与地地坛坦荡、新鲜、顽强
坛非同寻常的关系地坛给我启迪、慰藉、生命
母亲对儿子的关怀
二、写“我”对母儿子对母爱的感悟
亲的追忆和眷念“我‘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我‘母亲的深深怀念
我与地坛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字音字形
2.词语解释
荒芜--(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宿命--一种唯心思想,认为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人的生死和贫富等都由命运或天命预先决定,人是无能为力的。
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
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剥蚀--物质表面因为风化而逐渐损坏。
雕琢--①雕刻(玉石)②过分的修饰(文字)。
亘古--整个古代。
譬如--比如。
熨帖--①(用字、用词)贴切;妥帖。
②心里平静③方言舒服④方言(事情)完全办妥。
二、课内阅读
1、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地坛,使作者获得了对生命的一些新的理解,从而走出了残疾自伤的阴影。
诵读第一节,说说作者对生命有哪些新的理解。
【解题指导】:
这道题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这一点集中体现在第一部分。
完成本题,要让学生反复阅读第一节,看看每读一次,自己理解到了什么。
然后找出其中一些关键语句,结合上下文认真揣摩;再找出其中写景的语句或段落,看看景物描写中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也可以以课堂讨论的方式完成。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这使得作者对自己的处境有了新的认识,不再为现实处境而痛苦、迷惘。
不断地去古园“窥看自己的心魂”,思考该怎样生活。
祭坛石门中的落日,高歌的雨燕,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夏天草木和泥土的气味,冬日满园中熨帖而微苦的味道,无不是生命的印迹,展示出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应该有所作为的坚定信念。
2、阅读第二节,说说母亲给了作者哪些生存的启发?
【解题指导】:
这道题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体会母亲的爱与痛苦在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中所起的作用。
完成本题,要注意其中那些深蕴作者感情的语句,了解母亲所默默承受的苦难。
作者对母爱的感受是在母亲去世以后才慢慢领略到的。
母亲在苦难的折磨中走完她人生的历程,在苦难中默默地承受着命运的重压,正是母亲的这种“活法”,解答了他怎样生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使他在逆境中更加坚强。
3、下边使本文和有些当代作品中的一些语句,它们不符合一般的语言习惯。
讨论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
应该怎样评价?
1.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史铁生《我与地坛》)
2.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瞪眼看着我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树桩,似无所见,似无所闻。
高高的一盏点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
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
(阿城《棋王》)
3.我就这样从早晨里穿过,现在走进了下午的尾声,而且还看到了黄昏的头发。
(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
【提示】:
这道题是语言题,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文学语言和交际语言具有差异性的问题。
可以结合所给语句讨论,各抒己见,但要持之有据。
讨论后得出一些理论:
作家的有些语言常常突破常规,看似不符合语法,不符合逻辑,但往往能使语言新奇,有深意,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
当然,不可处处使用这样的语言,否则语言就失去了交际工具的作用。
这样的表达一定要恰如其分,能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思想。
三、拓展阅读练习
我与地坛(第五部分节选,有删节)
①我也没有忘记一个孩子--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
十五年前的那个下午,我第一次到这园子里来就看见了她,那时她大约三岁,蹲在斋宫西边的小路上捡树上掉落的“小灯笼”。
小灯笼精巧得令人爱惜,成年人也不免捡了一个还要捡一个。
小姑娘咿咿呀呀地跟自己说着话,一边捡小灯笼。
她的哥哥,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在捉什么虫子,他捉到螳螂、蚂蚱、知了和蜻蜓,来取悦他的妹妹。
有那么两三年,我经常在那几棵大栾树下见到他们,兄妹俩总是在一起玩,玩的和睦融洽,都渐渐长大了些。
之后有很多年没见到他们。
若不是有一年我又在园中见到他们,肯定就会慢慢把他们忘记。
②那是个礼拜日的上午。
那是个晴朗而令人心碎的上午,时隔多年,我竟发现那个漂亮的小姑娘原来是个弱智的孩子。
我摇着车到那几棵大栾树下去,恰又是遍地落满了小灯笼的季节。
当时我正为一篇小说的结尾所苦,既不知为什么要给它那样一个结尾,又不知何以忽然不想让它有那样一个结尾,于是从家里跑出来,想依靠着园中的镇静,看看是否应该把那篇小说放弃。
我刚刚把车停下,就见前面不远处有几个人在戏耍一个少女,作出怪样子来吓她,又喊又笑地追逐她拦截她,少女在几棵大树间惊惶地东跑西躲,却不松手揪卷在怀里的裙裾,两条腿袒露着也似毫无察觉。
我看出少女的智力是有些缺陷,却还没看出她是谁。
我正要驱车上前为少女解围,就见远处飞快地骑车来了个小伙子,于是那几个戏耍少女的家伙望风而逃。
小伙子把自行车支在少女近旁,怒目望着那几个四散逃窜的家伙,一声不吭喘着粗气,脸色如暴雨前的天空一样一会儿比一会儿苍白。
这时我认出了他们,小伙子和少女就是当年那对小兄妹。
我几乎是在心里惊叫了一声,或者是哀号。
世上的事常常使上帝的居心变得可疑。
小伙子向他的妹妹走去。
少女松开了手,裙裾随之垂落下来,很多很多她捡的小灯笼便洒落一地,铺散在她脚下。
她仍然算得漂亮,但双眸迟滞没有光彩。
她呆呆地望着那群跑散的家伙,望着极目之处的空寂,凭她的智力绝不可能把这个世界想明白吧?
大树下,破碎的阳光星星点点,风把遍地的小灯笼吹得滚动,仿佛喑哑地响着的无数小铃铛。
哥哥把妹妹扶上自行车后座,带着她无言地回家去了。
③无言是对的。
要是上帝把漂亮和弱智这两样东西都给了这个小姑娘,就只有无言和回家去是对的。
④谁又能把这世界想个明白呢?
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
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诸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会坠入深深的迷茫了: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
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如何成为美德呢?
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
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
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相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
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
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也没有肥力的沙漠。
⑤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
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
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
⑥于是就有一个最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这里:
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
又由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欢乐?
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⑦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⑧那么,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
⑨设若智慧或悟性可以引领我们去找到救赎之路,难道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性吗?
1.“我几乎是在心里惊叫了一声,或者是哀号”一句中作者“惊叫”或“哀号”的是什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