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
《专升本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升本教育学复习资料
专升本教育学复习资料
绪论
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的两大规律:
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人的发展相适应。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解释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特点:
人们对于教育的认识主要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未形成系统的理性认识,关于教育学的论述大多与社会政治、伦理道德、哲学思辨联系在一起,教育学方面的著作多停留在经验的描述,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代表人物及著作: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又称为《论演说家的教育》《演说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学著作。
《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成体系的一部教育专著,写作年代大约在战国末年。
主要内容包括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等几大部分,主要论述了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是先秦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
二、教育学的独立阶段
、特点:
主要表现为教育学已具有独立的形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教育问题的论述从经验描述逐渐过渡到了理论的说明,但还未真正达到科学化的水平。
、代表人物及著作
(英)培根年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与其他学科并列。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创立实施集体教学的班级授课制度。
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年出版了最早以教育学命名的著作《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创造了传统教育学派。
将教学程序分为四个阶段: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赫尔巴特在教育中坚持三中心:
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国思想家卢梭的《爱弥儿》,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三、教育学的多样化阶段
.特点:
世纪年代到世纪年代是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
由于理论基础的多元化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出现了不同的教育学派,各学派之间在教育理论上相互借鉴、继承、批判、对立甚至斗争,使得教育学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的景象。
代表人物及著作
年,英国斯宾塞出版《教育论》,他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知识的价值问题,强调使用学科的价值。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出现了“实验教育学”,这个名称是年由德国梅伊曼首先提出,代表人物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拉伊(《实验教育学》)。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产生于美国,由实用主义哲学的最大代表、现代资产阶级教育家杜威提出,开创现代教育学派,代表作年《民主主义教育》。
主要观点:
①教育即生活;②学校即社会;③教育即生长,即经验的不断改组;④教师在教学中不再起主导作用,其从旁协助学生的参谋作用,重视学生的独立发现、表现、体验,尊重学生的差异性;⑤提出现代教育三中心理论,即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直接经验中心。
补充: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知情意合一,教学做合一。
教育的社会属性:
①永恒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②历史性(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③相对独立性(教育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教育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教育发展受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如人口、语言、民族、家庭、宗教等)
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协调发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项重要原则和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产生的标志是科学教育理论的诞生。
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学著作是克鲁普斯卡亚的《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另有马卡连柯的《教育诗》,凯洛夫的《教育学》(世界上第一本社会主义教育学,用马克思主义解释教育现象的著作)。
补充:
杨贤江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作品《新教育大纲》是我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编写的教育著作。
四、教育学的深化阶段
1、特点: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了世界范围的新的教育改革,促进了教育学的发展。
科学的日益综合化,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在理论上走向深化,内容上更加丰富,出现新思路新方法。
2、代表人物及著作
德国教育家瓦的·根舍因(范例教学课程理论),年提出”范例教学“理论,主张强化教材的基础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与独立学习的能力。
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制定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类。
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发表了《教育过程》一书。
提出:
要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教学要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注重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发现法是主要的学习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教育过程的核心。
年,苏联教育家心理学家赞科夫(发展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出版了《教学与发展》,阐述了他的实验教学论体系的原则:
①以高难度进行教学原则;②以高速度进行教学原则;③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④是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⑤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①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②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教育进行综合研究;③进行广泛的实验研究。
苏联巴班斯基出版系列《教学过程最优化》,他将教学看做一个系统,从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的角度考察教学,以达到最优处理教学的目的。
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出版了《终生教育引论》一书,提出了终身教育思想。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贯穿人一生的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
补充:
有日本立花铣三郎讲述、王国维译的《教育学》,是引进中国的第一本全文翻译的教育学著作。
第一章教育
第一节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的功能:
指教育活动的功效和职能,是教育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两大职能:
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一、教育是什么
狭义的教育:
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者的积极应到和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下,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三、教育的历史形态
.教育起源说:
①法国学者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家沛西的·能提出“生物起源说”;
②美国学者孟禄提出“心理起源说”;
③马克思主义者提出:
“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基本社会职能:
传递社会生活经验;传递社会生产经验。
.教育的演进阶段:
●原始形态教育特点:
1)教育同生产生活融合在一起:
2)教育内容贫乏,教育形式简单;
3)教育的平等性。
●古代形态的教育特点:
1)学校教育成为教育的主要形态(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2)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四书五经”,欧洲中世纪,教会学校进行的是以“七艺”为主的教育内容,骑士学校进行的是“骑士七技”教育。
4)教学形式呆板,主要采用个别教学形式。
●现代形态的教育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具有普及性。
教育形式多样化。
教育局有科学性。
●当代形态的教育
二战后,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成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教育思潮。
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年,时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的法国学者保罗·朗格朗,率先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
终身教育:
指世纪年代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潮,是指人们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在漫长的一生中所接受的所有各种训练和培养的总和。
意义:
①终身教育使得教育获得了全新的诠释。
②终身教育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它实施方法和途径的多元化,使得教育超越了学校教育的局限,扩展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个空间。
③终身教育的价值判断标准多元化,为学习者指出了一条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崭新之路。
④终身教育引发了师生关系和教育内容的革新。
2.教育的全民化
全民教育是指世纪年代产生的,教育对象的全民化,全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各种形式满足基本的学习要求。
全民教育侧重于普及教育,是普及教育的继续和发展,更加注重教育的质量和学习效果。
终生教育更多的倾力于继续教育。
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平等教育的机会,并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
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的民主化和民主的教育两个方面。
教育民主化的中心内容是实现教育平等,教育平等包括教育机会平等(基础)、教育过程平等、教育结果平等。
4.教育的整合化
社会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5.教育的信息化
教育的信息化既表现为教育要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人才,又表现为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与科研上的运用上。
补充:
列入联合国全民教育“千年发展目标”的三的目标包括扫盲、普及初等教育、男女教育机会均等。
第二节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的含义
人的发展指贯穿人的一生的身心诸方面的发展。
或者说是个体人从出生到生命终止这一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积极变化和完善过程。
二、人的发展的规律
、发展的统一性
人身心发展的统一性要求教育工作必须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整体为对象,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综合育人,促进其身心诸方面充分和谐地发展。
3、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必须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各阶段的顺序,循序渐进你,不能凌节而施、揠苗助长。
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工作要依据年龄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能搞“一刀切”。
还要顾及各年龄阶段教育之间的衔接,是教育前后一贯,保持连续性。
4、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要求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在一定的时期保持相对稳定,应针对每一发展阶段中那些比较稳定的特征采取教育对策。
重视发展的可变性,充分利用学生的可塑性,开发其潜能,不断革新教育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
5、发展的不平衡性
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者关注学生身心诸方面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6、发展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人的身心发展的共同性和差异性,要求教育工作不仅要认识到学生发展的共性,考虑普遍适用的教育措施,促进全体的发展,更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发展。
三、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主要是遗传、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四个方面。
、遗传素质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或生物前提。
英国的高尔顿(登)和美国的霍尔提出遗传决定论。
、环境是指个体生活于其中,能够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提出“环境决定论”。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学校教育能够影响儿童沿着特定的方向发展。
②学校教育能够给与儿童较为全面、深刻的影响。
③学校教育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利用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各种因素。
④学校教育由专职教师对受教育者进行科学培养。
⑤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学校教育必须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精心设计有益的活动,协调好各方面力量,为个体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主导作用。
)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发展的内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动力。
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经济生产力
(一)经济对教育的制约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对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
、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能够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创新,是科技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对经济运行具有直接调节作用。
(三)人力资本理论
世纪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资本包括人力资本(教育投资是核心)和物力资本。
二、教育与政治
(一)政治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制约着教育目的。
、政治决定着教育领导权。
、政治制约着受教育权。
、政治制约着教育内容。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能够促进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
、教育能够创造政治上的舆论和思潮。
、教育能够促进政治民主化。
三、教育与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社会的道德、信仰、法律、科技、教育、艺术、传统习俗等。
教育与文化相辅相成,任何文化形态,如果没有教育就难以延续。
(一)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文化影响着教育的培养规格。
、文化影响着教育内容。
、文化影响着师生关系和教育方法。
、文化本身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
(二)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具有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
、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功能。
、教育具有选择和融合文化的功能。
、教育具有发展和创新文化的功能。
第二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内涵
、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国家和地区)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教育目的是一个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涵盖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五个层次。
。
它与上位层次教育方针和下位层次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是自上而下的制约和自上而下的逐级达成关系。
、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⑴含义: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关于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总指针,是对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教育目的是。
。
。
。
。
。
。
⑵层次上
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国家关于教育工作的性质和方向、人才培养目的、规格与途径的总体规定,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最高行动指针,是目的体系中的最高层次。
教育目的是国家指定的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必须遵循的总要求,是目的体系中的下位层次,按教育层次可分为高等教育目的、中等教育目的、初等教育目的等,按教育类型可分为普通教育目的、职业教育目的等。
⑶在具体内涵上
教育目的是在教育方针的规定下学校所要培养的人才规格所做出的具体规定。
教育方针中则是从最宏观、最根本的方面,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教育性质和教育方向、人才培养的内容和质量要求以及实现方针要求的途径。
教育目标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方式、基本途径。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
规范功能、选择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
三、教育目的的确立
1、教育目的的社会性质直接取决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2、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
3、教育目的的确立取决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4、教育目的受历史文化传统的制约。
四、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关于教育的不同主张或价值取向,分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
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人的本性需要来确定,倡导人性本位,关注人的价值与地位,强调教育的人本价值。
代表人物有法国教育家卢梭、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和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
社会本位论:
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立,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
代表人有德国的孔德、涂尔干等。
补充:
制约教育目的的主要因素
1、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具体的教育目的。
2、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社会文化传统。
4、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水平。
5、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动向。
第二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它是建立在马克思人学关于人的本质论和人的发展论的科学基础之上。
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就是每个社会成员的智力和体力都尽可能多方面、充分的、自由的和统一的发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最好途径和方法。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提出
年月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年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认教育方针为: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规定了教育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规定了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规定了教育目的)。
三、我国教育基础的培养目标
(一)实施全面发展教育:
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1、体育:
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体质的教育。
2、智育:
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智力的教育。
3、德育:
即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个性等方面素质的系统科学。
4、美育:
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美育的任务:
①培养学生的审美观;②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美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③培养高尚的情操和文明行为。
学校美育的内容: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关系: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但是艺术教育并不是美育的全部内容,美的形态包括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如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
5、劳动技术教育:
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二)五育的关系
1、不可替代性:
全面发展教育的五个组成部分各有自己的特点、规律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的,都是缺一不可的,不能互相取代。
2、统一性:
他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在实践中共同组成统一的教育过程。
3、相互促进:
坚持五育并举,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使其相辅相成,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
德育是统帅、是灵魂;智育是中心,为其他各育提供认识基础;体育是物质基础;美育能提高其他各育的质量,使其他各育更加完美;劳动技术教育是其他各育的运动和实践。
4、五育并举缺一不可,五育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忽视任何一育都会给全面发展教育带来不良影响。
(三)我国当代教育方针的丰富和发展
1、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的方针;
2、教育必须人民服务:
转变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模式,尽可能的满足人民群众教授教育的愿望和需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精神和以人为本思想,促进教育公平和平等。
3、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拓宽了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这样才能保证教育部脱离实际,保证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体发展需要相适应,有利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
4、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而不可取代的作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三节全面贯彻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到世纪末和下世纪初中国教育的奋斗目标和任务。
奋斗目标是:
实现“两基”,及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搞好“两重”,即重点建设好一批重点学科和重点学校。
基本任务是:
保重“两全”,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年国家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成为当前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依据。
(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概念: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重视开发人的智力和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内涵: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关注人的发展为价值取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实施的根本途径,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显著特征。
、特征:
时代性、全体性、综合性、主体性、长效性。
、灵魂:
思想道德教育。
、内容:
政治思想素质教育(包括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民主法治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教育改革,真正实现“两全”的目标,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素质教育的基点是通过学科教育提高学生素质。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和特长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具有全面性;特长教育专注于学生的某一素质或素质的某一方面或某一技能,是培养学生的专项发展,特长教育具有专项性;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是一致地强调合格加特长,如果把素质教育比作一个整体,那么特长教育则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补充:
教学目标
概念:
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功能:
导向功能、激励功能、标准功能(控制和评价功能)
设计原则:
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灵活性原则
编写四要素:
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第三章教师和学生
第一节教师
年月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年月)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一)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
1、复杂性,复杂的脑力劳动;
2、具有独特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3、具有鲜明的示范性;
4、具有长效性和长期性;
5、个体性和群体性的统一。
教师是极富创造性的职业:
这种创造性首先表现在教师对学生内心世界的不断探索和教育的不断创新上;教师职业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上;教师职业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师巧妙的运用各种教育影响上(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教育原则和方法的学则和运用;对学生因材施教;教育机智,处理突发事件)
(二)当代中国教师职业特点
1、职业形象的准公共性;
2、职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
3、工作绩效的模糊性;
4、职业待遇的福利性;
5、师生关系的隐蔽性和不平等性。
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根本分歧是“学生中心说”(代表人物杜威)和“教师中心说”(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正确的观点: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积极性和主导性。
(一)如何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
1、青少年学生是不成熟的主体,认识活动需要教师领导着进行。
2、教师是受过严格专门训练,掌握了教和学的方向、内容、方法、进程。
3、教为主导绝不意味着教师主宰一切,而是指能够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1、教师是体现社会要求的施教者;
2、教师是专业人才,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
3、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
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的主要内涵,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标志。
(三)教师的权利
1、教育教学权
2、科学研究权
3、管理学生权
4、获取报酬待遇权
5、民主管理权
6、进修培训权
(四)教师角色的多重性
1、一般角色:
传道者、授业者、管理者、朋友、榜样
2、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五)教师的专业化
内涵:
即教师的专业发展,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