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构形意义和使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525792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8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字的构形意义和使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汉字的构形意义和使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汉字的构形意义和使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汉字的构形意义和使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汉字的构形意义和使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字的构形意义和使用.docx

《汉字的构形意义和使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的构形意义和使用.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字的构形意义和使用.docx

汉字的构形意义和使用

(一)笔意的恢复

现代汉字构形理据丧失在字形方面的原因是笔意的模糊,这一点又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隶变造成的象形性消逝。

隶变是文字发展史上的一次剧变,从篆到隶,汉字书写形制由曲到直的变化、笔划的省减、构件的粘合等,使字形的象物性由淡化以至消逝,构形理据不能直接由字形看出。

例如:

惚榉譊祇嚓

 

 氵 扌 衣 牛 亦

以上的字或构件由于书写形制的不同而使象物性淡化,构形理据不能直接通过字形得到了。

再如:

  “更”在小篆中写作“縅 ”,从“攴”、“丙”声,在楷书中“丙”和“攴”粘连不可分了,其构形理据也就不能直接从字形看出了。

  2.隶变造成的字形混同。

隶变使原来的一个形体变成了几种不同的写法,同时又使得很多原来不同的形体变得没有了区别,这样,好多字的构形理据就不能通过字形的分析而得到了。

例如:

           

洲著塥咒柱騕嗌稱岷鄑

造騔嘭囫舔撸

人卜土

从 卧 危 北 监   地 赤 走 志 黑

  隶变使“人”变成了“卜”、“ ”、“ ”等,但“人”的构形理据是绝不可以用“卜”等字形来解释的。

隶变使“大”、“夭”、“火”等不同的形体都变得和“土”没有了区别,但这些字的构形理据是不可以用“土”来解释的。

  3.在简化现代汉字时,符号替代造成一些部件合并。

如:

驭 鸡 汉 邓 仅 欢 凤 圣 树 对 轰

             又

驭 鸡 汉 邓 仅 欢 凤 圣 树 对 轰

  以上的字中,除了“驭”外,其它字中的“又”字已经完全变成了人为约定的记号,这些字的构形理据与这些记号没有任何联系。

  隶变和简化使汉字的象物性淡化,使原来不同的构件混同,使原来相同的构件变得不同,从而隶楷的构形理据变得模糊不清了。

  在理据丧失的情况下恢复笔意,要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意化。

意化是指字形已脱离了原初的象物性而与它所记录的词义固定地联系在一起了。

如“日”已不再象形,但“太阳”义已贮存在字形中了。

“辶”已不能通过析形而知义,但它已与“行走”义联系在了一起了。

  对于意化了的形体,我们在分析构形理据时,要把汉字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把个体汉字纳如到整个汉字的总系统中,在字与字的相互联系中去认识。

如“日”已经固定地与“太阳”、“光明”、“时间”等义联系在了一起,我们在讲从“日”得义的字的构形理据时,毋需找到该字的最初形体,只要将其与“日”联系起来,就可由形而知其义了。

如“时”、“早”、“晚”、“暮”等都与“时间”有关,其理据就来自已固定地与“日”联系在一起的“时间”这一意义信息。

再如,“水(氵)”已固定地与“水”和“液体”义联系在了一起,在它构字时,也将这些意义信息带入它所参构的字中。

在分析从“水(氵)”之字的理据时,我们可以直接由“水(氵)”而知义,并不需要追溯它的古文字字形。

  第二种情况,对于少数构形理据丧失、已经笔势化而又不能与其它字联系起来成批地讲解的字,就要追溯它的历史,通过笔势找到笔意。

通过笔势寻笔意的工作工作我们叫做“复形”。

  例如:

楷书的“为”字已变成了笔势,但我们很难通过“为”与其它字的联系来对它进行构形理据的分析,这种时侯,我们就要对“为”字作“复形”的工作。

“为”在甲骨文中写作“ ”,是手牵大象进行劳作的形象,“为”的“作为”义即由此而出。

  楷书的“宿”从“宀”、从“人”、从“百”,在这个字中,“百”的构形理据已经丧失了。

通过复形,我们找到甲骨文的“宿”,作“ ”,是用屋内有人睡在席子上的形象反映“住宿”之意。

到小篆时,表示席子的形体“ ”变成了“ ”,楷书又进一步把它规整为“百”。

通过复形找到它的字形来源,“宿”的构形理据就可解释了。

汉字由起源而渐进为现代楷书,其间经历了很多的发展阶段。

就形体的外观来说,不同历史时期的汉字存在较大差别,但各历史阶段又是相互联系、一脉相承的,汉字字体的演变又是有一定内在规律和一定发展趋势的。

我们在找笔意的时侯,就要依照汉字形体演变的规律和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主观,才能保障科学。

  历时汉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大约有以下四种情况:

  1.汉字经过发展,因为总的形制变化而使笔法有所不同,但构件全同,全然可以断定是同一个字。

例如,小篆的“果”作“输”,线条圆转,而楷书的“果”由于整体汉字的形制发生了变化,笔划变平直了,但两者的构件是一样的,通过“果”找到“输”,我们就可以知道“果”是以上象果形下从“木”的构形来示义的。

  又如,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楷书的“日”字,分别写作“ ”、“ ”、“蟏”、“日”,它们的线条由圆而方,但它们一步一步发展的脉络还是能看清的,溯流而上,“日”的“太阳”形也就约略可见了。

这种类型的字,只是线条或笔画的书写样式的不同,我们可以根据各时期汉字的形制特点将它们联系起来。

“因”的历史变化即属此类:

  因,小篆作“蛕”。

《说文·六下·囗部》:

“因,就也。

从囗大。

”从许慎的说解来看,形义关系很难琢磨,也就是说,小篆的“蛕”已不是笔意了。

继续上溯,甲骨文作“ ”,是一张席子的象形,“囗”象方席,“ ”象席子的编织纹。

席子是人所凭依的,所以有“靠”、“就”义;古代席子是加于筵上的,所以有“因袭”义。

就其笔意看,形义完全是统一的。

“因”字形体的历史发展完全是各时代书写形制的不同造成的。

它的演变脉络如下:

   (甲骨文)- (金文)-蛕(小篆)-因(楷书)

  2.汉字经过发展,某些构件的样式发生了变化,直观上不象同一个字了,但只要通过构形分析,还是可以将它们看作一个字的。

例如“果”从甲骨文到楷书发生了如下变化:

    (甲骨文)- (金文)-输(小篆)-果(楷书)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虽然上面的果形更具象形意味,与小篆、隶楷的写法不同,但仍是上象果形下从“木”,这种变化并不影响整个构件的认同。

我们可以将“ ”、“ ”与“田”认同、将“ ”与“木”认同,就可实现全字“ ”、“ ”与“果”的认同。

  又如“受”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如下变化:

    (甲骨文)-  (金文)-罗(小篆)

  甲骨文、金文的“受”是用上下两手受付“舟”(承盘)来会“接受”之意,同时“舟”又有示音作用。

发展到小篆,上面一只手略有变形,中间的“舟”简化为“ ”,下面一只手不变。

笼统地直观看来形体变化很大,但把它们的构件一一对应来看,就很容易分析出它们形体的前后相继关系了。

  “兼”和“共”两字,通过它们的楷书形体,我们已无由知道它们何以有“兼得”、“共同”之义,这两个字的历史变化即属构件样式方面的变化。

 兼,篆文写作“裪”,两个“禾”,中间用“又”(也就是“手”)一把抓,所以有兼得、兼并的意思。

发展到楷书,中间的两个“禾”粘连而不可解了。

  共,《说文》小篆作“槛”,下面是两只手,上面的“涸”还是很难解释,再看它的重文,也就是古文,作“鉴”,上面也是两只相对的手,这个形体就是笔意了。

四只手一起,表示“共同”、“一齐”的意义。

  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很多构件的写法是成批地发生变化,因此,这些字也就可以成批地认同。

例如,小篆的“眷”字,到楷书中,凡出现在右边作表义构件时,全部变成了“攵”:

   决-效  喀-教  绝-政  诀-故

  小篆的“惚”字,凡出现在左边作表义构件时,全部变成了“氵”:

   愠-河  鋝-泥  銱-泄  骁-流

  小篆的“ ”,凡出现在左边作表义部件时,全部写成“衤”:

   桌-裕  阻-衫  椎-被  議-袖

  3.汉字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后代书写的简化,发生了某些构件的更换。

例如“射”字从金文到小篆发生了如下变化:

-如

  金文是以手持弓射箭之形,到小篆时,弓箭变成了“身”字。

  “尽”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如下变化:

  (甲骨文)- (战国文字)-敲(小篆)- (隶书)

  甲骨文字形从皿从手持涤器,象食毕洗涤器皿的状态;战国文字稍有变异;小篆因手持涤器与手持毛笔的“聿”字相近,因而从战国文字改为从“聿”从“八”;隶书又将下部改为“火(灬)”,构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些字的构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按照演变轨迹来恢复它的古文字形体,仍能找到它的笔意。

  4.汉字在发展过程中,整个轮廓发生了变化。

例如“禳”是一种除恶鬼的祭祀名,字形变化轨迹如下:

(金文)-(籀文)-(小篆)-(隶书)

  甲骨文从皿从土从攴,象除恶之祭;金文失去皿形,“攴”也改为“爻”;小篆则完全改观,只留下个轮廊了。

但形体的发展线索仍有迹可求。

中间的过渡形体越多,发展的轨迹就越清晰。

  楷书的“专”是这样发展来的:

   据(小篆)-專(繁楷)- (草书)-专(简楷)

  由小篆发展到繁体楷书只是书写形制上的变化,而草书则只保留了繁体“专”的轮廓,从草书到简化字“专”也只是书写形制的变化。

从简化字“专”顺次找到小篆,其构意就可解释了。

  我们在找笔意的时侯,只要找到能反映造字意图的那个字形从而使形义统一就可以了,这个字形可能是甲骨文,可能是金文,也可能是小篆。

不一定非要找到最早的字形不可。

象上面的“兼”字,我们找到小篆就已经是笔意了,而“因”字要找到甲骨文。

(二)本义的探求

  很多现代汉字的意义已脱离了本义,与字形不能统一了。

我们在作构形理据的分析时,要注意找它们的本义。

  如“企图”义是“企”的引申义,这个引申义与字形的关系已经不是那么直接了。

“企”的本义是“踮着脚看”,这个意义与“企”字从“人”从“止”的构形是相合的。

  因为本义乃是引申义的源头,是统帅一系列引申义的义项,因此,我们在寻求引申义和字形的关系时,必须先找到本义。

例如:

  横,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中有“逆”、“不顺”义。

这是“横”的引申义,我们要想弄明白“横”字何以有“不顺”义,就得通过“横”的本义作考察。

《说文·六上·木部》:

“横,阑木也。

”阑木就是挡门的横木,它拦住开门的方向,阻挡门的推进,所以引申有“不顺”、“横逆”的意思。

由“不顺”又引申为“错综杂乱”的意思,由此我们才能更清楚的理解诸如“横生枝节”、“沧海横流”、“妙趣横生”、“才华横溢”、“血肉横飞”……这些词语中“横”的意义。

而“横”有“与理相悖”的意思,用在“横行霸道”、“横征暴敛”等词语中,也就不难理解了。

  古代文献中,“尉”有“安慰”义,如:

《汉书·韩安国传》:

“以尉士大夫心。

”颜师古注:

“尉,古尉安之字正如此。

其后流俗乃加心耳。

”根据颜师古的注我们知道,“尉”本身就有“安慰”义,后来才加了表义构件“心”作“慰”,来专表“安慰”义。

“尉”何以有“安慰”义?

《说文·十上·火部》:

“尉,从上案下也。

从 ,又持火以尉申缯也。

”“尉”即今天“熨斗”的“熨”的本字,“尉”的目的和结果都是使一个东西平展,引申而有“安慰”义。

找到了本义,我们对词义特点的把握就更准确,对文献的理解就更透彻。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一个词往往会从本义出发,派生出很多引申义。

本义和一系列引申义羼杂在一起,在找本义的时侯,有时就不能很容易地找到。

但本义的确定又是有章可循的。

  例如:

“旅”字在先秦文献中有这样一些义项:

  ①军队:

《论语·先进》:

“加之以师旅。

  ②军队的一级编制,500人称一旅:

《左传·哀公元年》:

“夏少康有田一成,有众一旅。

  ③大众,多数人:

《左传·昭公三年》:

“敢烦里旅。

  ④祭祀名(出离国中祭祀名山大川):

《论语·季氏》:

“季氏旅于泰山。

  ⑤商人(离家经商者):

《吕览·仲秋》:

“来商旅。

  ⑥行路人(在别的国家行路):

《周礼·遗人》:

“野鄙之委积,以待羁旅。

  我们要想寻求这些意义和“旅”字的形义关系,就要首先确定“旅”字的本义,然后通过本义使引申义与字形相联结。

  本义可以从两方面确定出来:

第一,它是与笔意相贴切的义项,可以被字形所证实,字形就是选出这个义项的依据;第二,它必然存在于古代文献所使用的词语中,它可以从文献使用过的诸多义项中选出来。

  我们先来看“旅”的字形。

“旅”的甲骨文字形作“ ”,画的是许多人( )站在一杆大旗( )下。

  “旗”在古代代表什么信息呢?

“旗”在古代是“军队”的象征。

  关于“旗”和“军队”的联系,古代文献中比比皆是:

  《管子·兵法》:

“旗,军械也。

  《说文解字》:

“旗,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

  《淮南子·时则训》“建青旗”注,“旗,军帜名,各有色,与金鼓俱举,使士卒望而为陈者。

  旗、鼓、金是古代军队的象征。

我们今天常说的“旗鼓相当”最初就指作战双方的兵力不相上下。

正因为“旗”是军队的象征,所以《左传·庄公十年》中曹刿“望其旗靡”就知道对方的军队已经不行了。

  通过“旅”的字形“许多人聚于一杆大旗之下”,我们可以初步确定“旅”的本义是“军队”。

而文献中“旅”字也确曾有作“军队”讲的用例,这样我们就可断定“旅”的本义是“军队”了。

其实,“旅”字的本义在我们今天的语言中仍有使用,如“军旅生涯”。

  确定了本义,我们就可以从本义的特点来看其引申义的发展轨迹。

“旅”的本义是“军队”,古代的军队有两方面的特点:

第一是人数众多,第二是需要远离国门而行军,上述各义项正是沿着这两个特点发展来的,把它们整理成一个义列,它们与字形或远或近的关系就显现出来了:

           

       人数众多 ②军队的一级编制(人数精确为500人)

            ③大众(基层聚居的多数人)

   ①军队  ④行路人(在别的国家行路)

       离国远行 ⑤祭祀名(出离国中祭祀名山大川)

            ⑥商人(离家经商者)

  因此,对于发展变化了的字义,我们在寻求形义统一的时侯,首先就要通过字形和文献确定其本义,然后通过本义来使字形和引申义衔接。

(三)本字的追溯

前面说过,借字的形和义是不能统一的,必须找到本字。

追溯本字必须首先明确两点:

第一:

只有形体无法与意义统一时,才需要求本字;而求到本字后,形义便应当是统一的。

第二:

求本字的目的不是为了写本字,而是为了从本字的形体上探求或证实它所记录的词义,从而使形义统一,加深我们对文献词义的理解。

本字虽是专为某词而造的字,但在使用时,有时反而是借字通行而本字不通行。

我们在使用文字符号时,对已经通行的借字要遵循社会约定俗成的原则。

如“举国欢腾”、“举世闻名”的“举”的本字应为“俱”,《说文·八上·人部》:

“俱,偕也。

”引申而有“全部”义。

但“举”已经通行。

“雕刻”的“雕”的本字是“ ”,《说文·九上·部》:

“ ,琢文也,从彡周声。

”但“雕”已通行,大家都这样写,并没有造成交流的障碍。

象这种情况,我们不必用本字来取代借字。

  如何通过借字找本字呢?

通过声音来找。

因为借字就是因为和本字声音相同或相近才被借用的。

“容貌”的“容”是一个借字。

《说文解字》:

“容,盛也。

从宀谷。

”“宀”和“谷”都是容积很大的空间,“容”的本义是容纳,与“容貌”义无关。

根据声音关系,我们认为“容貌”之“容”的本字应是“颂”。

“颂”从“页”,说明字义与头部有关,《说文》:

“颂,貌也。

”正是“容貌”之“容”的本字。

“颂”的异体字作“ ”,从“容”得声,又证明“颂”与“容”在古代是同音的。

  “衣冠楚楚”是说一个人穿得很好。

“楚楚动人”是说一个人的长相非常美好。

《说文解字·木部》:

“楚,丛木,一名荆也。

”“楚”是一种植物,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荆棘”的“荆”这种植物。

“衣冠楚楚”之“楚”的本字应是“ ”。

《说文·七下·黹部》:

“ ,合五彩鲜貌。

从黹 声。

《诗》曰“‘衣裳  ’。

”《说文》是用来说明本字本义的,从《说文》所引《诗经》我们知道,“衣冠楚楚”之“楚”的本字正是“ ”。

  “楚”字的本义是指一种植物,与“酸楚”、“痛楚”义也无关联。

“酸楚”义的本字应为“齭”。

《说文·二下·齿部》:

“齭,齿所酢也。

从齿所声。

读若楚。

”《说文解字》的说解已明确告诉我们“齭”和“楚”两字的读音相同。

  《汉书·张良传》:

“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

‘孺子下取履!

’”《孟子·梁惠王上》: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上述二例中,前一“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故意”,后一“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只是”。

这两个意义都与“直”的本义无关。

“直”,甲骨文作“ ”,从目上一竖,会以目视悬锤,测得直立之义,因此“正直”、“不弯曲”是它的本义。

文献学家以为这两个“直”都是“特”的借字。

“特”,《说文·二上·牛部》:

“特,朴特,牛父也。

”“牛父”即“头牛”,头牛只有一只,引申为“独特”,又虚化为“特意”、“只是”等。

  通过借字找本字必须通过音同音近这条线索,因此从借字去找本字,一定要有一点古代音韵的常识。

只有具备古代音韵常识才能理解“直”和“特”怎么会是同音字。

  同音借用问题涉及到许多疑难词义的探求和解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但通过借字找本字仅仅有语音上的相同或相近还是不够的。

因为,汉字的同音字很多,从古到今时代久远,语音变化的轨迹也往往曲折绵长,如果妄加猜测而找错本字,便会得出十分荒谬的结论。

  由借字找本字又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需要有充足的证据,不容主观臆断。

所以,我们在这里通过解决同音借用问题的实例,说明由借字求本字的全过程。

  成语“不速之客”的“速”,注释家一般用“召”来训释它,认为不速之客为不招而自来的客人。

如《周易·需卦》有“有不速之客三人来”之语,王弼注:

“不待召也。

”孔颖达解释说:

“不须召唤之客有三人自来。

”二者皆以“召(即今天的‘招’)”训“速”。

“速”字从“辶”,本义是“疾速 ”,不可能发展出“召”的意思来。

我们怀疑这是一个借字。

根据音同音近的条件,我们找到一个“ ”字。

《说文》:

“ ,餔旋促也。

”“餔”是下午四五点钟吃饭,有客不按时来,恐天黑不便,常需促请。

“旋促”就是催其快来入席。

“ ”由本义“催客人吃饭”引申而有“请”、“召”之义,所以“不速之客”的“速”,本字应是“ ”。

  从以借用现象,使得一些词与它的本字脱节,形义之间失去了联系,本义无法推寻,意义也就变得不可理解了。

解决这类问题的步骤是:

  1.借助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和前人作出的训诂材料探求这个词的使用义。

例如根据王弼和孔颖达的注释以及《周易》的上下文,可以知道“速”有“召”意。

  2.追究这个意义与字形所显示的本义以及由这个本义引申出的诸多意义之间的关系。

如果它们之间有关系,证明这个使用义也属此引申义列,探求词义的工作就到此结束了;如果它们之间毫无牵涉,如“速”的本义是“疾速”,与“召”义难得发生关系,因此判定为假借。

  3.由借字求本字。

借字与本字的联系在声音,因此本字应在借字的同音字或近音字中去找。

判断音同、音近,要借助音韵学的研究成果。

一般说来,只有在上古同韵部或韵部相近、声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才可能有互为借字的条件。

  4.用本字置换借字,检验形义关系是否统一。

“ ”从“讠”,意义与“催请”、“召唤”义有关。

  5.必要时,还需从文献中多找一些有关同音借用字的佐证。

例如,《诗·小雅·伐木》中有:

“即有肥羜,以速诸父”;“既有肥牡,以速诸舅”的句子,都是借“速”为“ ”的用例。

  综上所述,发现同音借用字并由借字推寻本字,需要有较丰富的经验,要熟悉古代文献语言,掌握必要的文字、声韵、训诂常识。

而对初学者来说,只要在看到前人分析这些问题时,能了解其中的原理,并接受前人经过验证证明是正确的结论就可以了。

  必须说明的是,有些同音借用字,虽非本字,但已通行,很少有人觉察,但从形义统一的原则看,仍认为是借字。

例如:

  “杜绝”、“杜门谢客”、“防微杜渐”的“杜”都当“堵塞”讲,但“杜”字从“木”,是一种植物,果实圆而小,有涩味,可吃。

“杜”是“杜树”、“杜梨”的本字,与“堵塞”义无关。

“杜绝”的本字应是“ ”。

《说文·三下·攵部》:

“ ,闭也。

从攵度声。

”但后世“杜”字通行而“ ”字少用。

  “离”的繁体字作“離”,《说文·四上·隹部》:

“離黄,鸣则蚕生。

”“離”从“隹”,它的本义是一种鸟的名字,意义与“分离”义无涉。

“离别”、“分离”的本字应是“縭”,《说文·十三上·糸部》:

“縭,以丝介履也”,引申有“分离”、“隔离”义。

用“離”来表示“分离”,是一个借字,但后来“離”成了“分离”义的通行字,“縭”则废置不用了。

第二节 汉字的书写单位和构形单位

一、汉字的书写单位

(一)笔画及其属性

  汉字是刻成、铸成或写成的,刻纹、铸迹、线条和笔画是汉字的书写单位。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它的书写单位是刻纹。

大部分金文是铸在钟鼎上的,它的书写单位是铸迹。

刻纹和铸迹都很难归纳出类型,也很难数出数目、定出刻铸的先后次序。

到小篆阶段,书写的线条已相当规范,线条的样式已可分出类别,构成一个字的线条数也可数出来了。

小篆的线条依形状可分为八类:

笔画名称

定义

书写样式

举例

无曲、无折、无断的左右平放的笔画

澳琼癇

无曲、无折、无断的上下直放的线条

和鞭癋

向左下或右下的直线

鱫炕義

沿同一方向旋转而不封闭的线条

礥鞘右U

礥褻翘

中途方向改变的弧线

豂踡黟鞑

頟豟佐

中途方向改变的直线

锌蚑骪

首尾相接的线条

蟏铜蛕

点(断)

不足构成上述笔画的短线条

氢褀柩

  多数小篆的线条也可以数出数目,如:

   捌,4笔

   嘭,3笔

   颗,3笔

   氙,6笔

   宴,9笔

  但由于小篆图画性尚未完全淡化,线条书写的先后次序很难规范,笔顺没有形成。

尽管如此,这已为隶、楷笔画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隶变以后,汉字线条的类型基本确定,一个字的笔画数和书写顺序也可以确定了,也就是说,笔画形成了。

到了楷书阶段,汉字的笔画就更为规范了。

笔画是指汉字在书写过程中有始有终完成的书写单位,它有固定的形体、一定的数目和一定的书写顺序。

  笔画包括笔形、笔向、笔顺、笔画数等属性。

笔形即笔画的样式,笔向即书写时的运笔轻重,笔顺即一个汉字中在书写时各笔画的先后次序,笔画数即组成一个汉字的笔画的数目。

  现代汉字的笔形一般可分为六大类:

笔画名称

定义

书写样式

举例

无曲、无折、无断的左右平放的笔画

平素

无曲、无折、无断的上下直放的笔画

十门

向左下的弯笔

丿

木人

向右下的弯笔

大文

方向变化的连笔

匡及

构不成横竖撇捺的短笔

寸立

这六种笔形是从汉字书写过程中的很多笔形中归纳出来的,实际上,每种笔形都包含很多变体。

一般把“挑”看作“横”的变体,把“竖钩”看作“竖”的变体,因为大部分的“挑”和“竖钩”是“横”和“竖”在书写过程中与其它笔画的书写连笔造成的。

也有人把“点”归入“捺”中,因为很多“点”是“捺”在与其它构件组合时的变体。

“点”实际上是不足构成横、竖、撇、捺的小短笔,它包括横点、竖点、撇点、捺点、折点等。

  笔形的分类可粗可细,如果为了检索、排序、教学或信息处理则宜粗;如果为了教授书法或描述写法则宜细。

小学课本就把汉字的笔画分为24类,但无论分得多细,也是以上述5类为基础的。

  汉字在长期的书写过程中,为了书写的方便和间架结构摆布的美观需要,逐渐形成了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最后封口的书写笔顺。

与小篆比较,很简单的字形,小篆的顺序也难以固定,例如:

“瞪”,小篆可以先弧后横:

癅,瞪;也可以先横后弧:

鞘,瞪。

而楷书则已形成了“丨,冂,口”的有规律的笔顺。

  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