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综合题单元检测题1.docx
《化学综合题单元检测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综合题单元检测题1.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综合题单元检测题1
化学综合题单元检测题1
一、中考化学综合题
1.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试剂,下面是对硫酸的组成、性质、制取、用途等方面的探究,请你共同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探究一、检测硫酸溶液中所含的离子
以下试剂能用来检测硫酸溶液中所含的阴阳离子的组合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石蕊试液氯化钡溶液②PH试纸、硝酸钡溶液③石蕊试液稀盐酸、氯化钡溶液④硝酸钡溶液、稀硝酸⑤氯化钡溶液稀硝酸
探究二、硫酸的性质
由于浓度不同,浓硫酸与稀硫酸在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
(1)探究浓硫酸的某些特征作了如下一些实验:
①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后,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
②兴趣小组把98%的浓硫酸10ml和63.3%的硫酸溶液(用10ml98%的浓硫酸与10ml水配成)约20ml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小烧杯中,称量、观察、记录、分析;根据室温环境下实验的数据绘成的曲线如图1;
由如图1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有哪些?
(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浓硫酸的稀释;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密度1.84g/cm3)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ml(精确到0.1);浓硫酸稀释过程如图2所示,b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如图选择不同类别的物质与稀硫酸反应发生了如下颜色变化;
①请在编号C处填一种物质,则C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②请写出B体现了稀硫酸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写出符合编号A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三、硫酸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接触室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用途十分广泛,请写出稀硫酸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
B、催化剂能够提高SO2的反应速率和产量
C、吸收塔中得到的产品为混合物
D、沸腾炉排除的矿渣可供炼铁
(3)探究某黄铁矿中FeSO2的含量:
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
(查阅资料)
①4FeS2+11O2
2Fe2O3+8SO2②Na2SO3+H2O2=Na2SO4+H2O
(实验探究)
I称取1.60g黄铁矿样品放入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省略)的石英管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黄铁矿样品至完全反应。
II反应结束后,将乙瓶中的溶液进行如图处理
(问题讨论)
①I中装置甲瓶内盛放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II中滤液所含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量测定)
②II中最终得到的4.66g固体是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
③计算该黄铁矿中FeS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
④如果缺少甲装置,则最终测得FeS2的质量分数将会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⑤如何证明II中所加BaCl2溶液已过量(请简要写出操作方法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③小木棍蘸取浓硫酸的部分变黑浓硫酸比稀硫酸吸收能力强吸水速度快、吸水量大;浓硫酸和一定浓度以上的硫酸溶液都具有吸水性79.6浓硫酸引流并不断搅拌CuO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或
除铁锈ACD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NaCl、BaCl2、NaOHBaSO475%偏大取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硫酸钠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氯化钡已过量
【解析】
【分析】
探究一:
根据硫酸溶液在水中解离出的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来分析;
探究二:
(1)①根据浓硫酸的特性-脱水性来分析;②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及曲线,能得到的实验结论;
(2)根据浓硫酸的稀释规律分析,可知浓硫酸稀释时需要把浓硫酸倒入水中;
(3)①根据稀硫酸的5条化学性质分析,反应后颜色可分析;②根据指示剂变色,分析酸的性质③酸与碱、盐反应规律分析。
探究三:
(1)根据接触室内的物质可推断反应的反应物为二氧化硫与氧气,生成物为三氧化硫,可完成化学方程式;
(2)根据流程图及各容器内的反应和物质,可分析;
【问题讨论】
①根据图中甲瓶内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分析其作用;根据乙瓶内过量的氢氧化钠吸收了二氧化硫生成Na2SO3,以及Na2SO3+H2O2=Na2SO4+H2O,Na2SO4和BaCl2生成BaSO4和NaCl,可分析反应后的溶质;
②根据上述反应产生的沉淀即为过滤后的滤渣;③根据滤渣的质量,及质量守恒中的硫元素守恒即可算出FeS2的质量,进一步算出其质量分数;
【交流反思】
④根据甲装置的作用是为了吸收二氧化碳防止进入乙瓶,影响到生成沉淀的质量来分析;⑤若证明BaCl2过量,则会存在滤液中,用其和硫酸钠反应,观察有无沉淀生成。
【详解】
探究一、检测硫酸溶液中所含的离子:
检验某无色溶液是否为稀硫酸,先用紫色石蕊试液验证某无色溶液中含有氢离子,若变红,可确定该溶液显酸性;用盐酸酸化后能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硫酸钡,可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来验证是否含硫酸根离子,故选③;
探究二、硫酸的性质:
(1)①浓硫酸具有的脱水性。
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后,可观察到小木棍蘸取浓硫酸的部分变黑;
②从曲线观察两种不同的酸的吸水情况的变化可知:
浓硫酸比稀硫酸吸收能力强吸水速度快、吸水量大;浓硫酸和一定浓度以上的硫酸溶液都具有吸水性;
(2)设需要浓硫酸的质量为x,100g×20%=x×98%,x=20.4g;配制时所需水的质量=100g-20.4g=79.6g,所需水的体积为79.6mL;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搅拌。
所以b中盛放的物质是浓硫酸,a的作用是搅拌、降温;
(3)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1)含有铜离子的溶液显蓝色,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与水,氧化铜属于氧化物,所以答案为:
CuO;
(2)根据加入稀硫酸后,指示剂变红,说明是在稀硫酸中滴加石蕊,说明了硫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3)因为硫酸可与氯化钡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对应的物质,与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与氢氧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探究三、硫酸的工业制法:
(1)由图示可知,在接触室内,二氧化硫和氧气在加热和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了三氧化硫,反应的方程式是:
;稀硫酸的用途有除锈等;
(2)A、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能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正确;B、催化剂能够提高SO2的反应速率,不能提高产量,错误;C、吸收塔中得到的产品为混合物,正确;D、沸腾炉排出的矿渣中含有氧化铁,可供炼铁,正确。
故选ACD。
(3)探究某黄铁矿中FeSO2的含量:
①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影响二氧化硫的测定,Ⅰ中装置中甲瓶内盛放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由于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乙瓶中亚硫酸钠氧化成硫酸钠,硫酸钠溶液与过量的BaCl2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一定存在生成氯化钠(NaCl)和过量的氯化钡(BaCl2),氢氧化钠(NaOH);
②II中最终得到的4.66g固体是BaSO4;
③由于在化学变化中硫元素质量守恒,所以硫元素的质量:
4.66g×
×100%=0.64g,FeS2的质量:
0.64g÷(
×100%)=1.2g,
黄铁矿中FeS2的质量分数=
×100%=75%;
④如果缺少甲装置,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则最终测得FeS2的质量分数将会偏大;
⑤若氯化钡过量则滤液中应存在氯化钡,由于硫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Ⅱ中证明所加BaCl2溶液过量的方法是:
取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氯化钡过量。
【点睛】
本考点既考查了实验步骤的设计,又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对实验进行了评价,综合性比较强。
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
还考查了实验分析与数据计算。
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
题目由简到难,考查内容比较全面。
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
2.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定。
实验设计:
甲组:
取纯净碳酸钙粉末5g于烧杯中,加入20g该盐酸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剩余固体3g。
乙组:
取纯净碳酸钙粉末5g于锥形瓶中,将20g该盐酸溶液加入分液漏斗,测定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0.4L(20℃、标准大气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g/L)计算盐酸浓度。
(数据处理):
(1)你认为哪一种实验方法不准确,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利用你认为实验合理的一组数据计算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乙组数据不准确,原因:
测量的水的体积小于生成气体的体积;B、C之间的导管内实验前无水,实验后有水;内外气压相同时,二氧化碳无法将相应体积的水压入量筒;二氧化碳可能溶解在A中反应后的溶液中7.3%
【解析】
(1)乙组数据不准确,原因:
测量的水的体积小于生成气体的体积;B、C之间的导管内实验前无水,实验后有水;内外气压相同时,二氧化碳无法将相应体积的水压入量筒;少量二氧化碳可能溶解在A中反应后的溶液中。
(2)根据甲数据计算,设参加反应的HCl质量为
,消耗碳酸钙质量为5g−3g=2g。
73 100
2g
=1.46g
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3.化学竞赛周之前小胖想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如下总结:
A.工业炼铁
(1)工业炼铁是利用一氧化碳将铁矿石中的铁还原出来,如下图是实验室模拟炼铁原理。
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硬质玻璃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小胖说应该在酒精灯上加一个灯罩,酒精灯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应该先______________(填“点燃酒精灯”或“通入CO”),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束后,小胖说应该先关闭硬质玻璃管和澄清石灰水之间的止水夹,否则石灰水倒吸使试管炸裂,小华觉得他分析的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环保的角度来分析,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_____,应做出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完成后,发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增重4.4g,则通入装置的CO气体质量肯定大于_______g,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侯氏制碱法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生产纯碱的产品和副产品氯化铵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请写出食盐水、氨气、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分析下表,反应后能得到碳酸氢钠的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
氯化钠
氯化铵
碳酸氢钠
碳酸氢铵
溶解度(20℃)
36g
37.2g
8.5g
29.8g
(2)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
(3)操作a的过程是蒸发浓缩、___________、过滤、干燥。
(4)老师告诉小胖在通二氧化碳的时候最好采用加压的方法,小胖百思不得其解,你觉得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得到的氯化铵可以用作_____________。
【答案】红色粉末逐渐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CO+Fe2O3
2Fe+3CO2集中火焰,提高温度通入CO排尽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实验结束会一直通一氧化碳至装置冷却,石灰水不会倒吸未处理尾气,污染空气在石灰水后用酒精灯点燃尾气或用气球收集尾气2.8部分一氧化碳没有参加反应NaCl+H2O+NH3+CO2=NaHCO3↓+NH4Cl2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最小,先饱和析出固体2NaHCO3
Na2CO3+CO2↑+H2O↑分解反应冷却结晶压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度增大CO2和H2O氮肥
【解析】
A.工业炼铁
(1)工业炼铁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红色粉末逐渐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反应方程式是3CO+Fe2O3
2Fe+3CO2。
酒精灯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以达到高温条件。
(2)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和空气的混合物可能发生爆炸。
实验过程中应该先通入CO,其目的是排尽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实验结束后,会一直通一氧化碳至装置冷却,玻璃管内压强不会变小,石灰水不会倒吸。
(3)从环保的角度来分析,一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实验产生的尾气中有未反应的一氧化碳,而该装置存未处理尾气,会污染空气,应做出的改进是在石灰水后用酒精灯点燃尾气或用气球收集尾气。
(4)由Fe2O3+3CO高温2Fe+3CO2可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
28:
44,,实验完成后,发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增重4.4g,说明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4.4g,则通入装置的CO气体质量肯定大于2.8g,其理由是因为实验开始要通入一氧化碳排装置内的空气,实验结束后要继续通入一氧化碳防止铁被氧化,同时还有反应中剩余的一氧化碳。
B.
(1)请写出食盐水、氨气、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Cl+H2O+NH3+CO2=NaHCO3↓+NH4Cl;
(2)反应I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了、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2NaHCO3
Na2CO3+CO2↑+H2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分解反应。
(3)操作a的过程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铵固体(4)增多压强可以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提高溶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率。
(5)上述工艺流程中CO2和H2O即是原料又是生成物,可循环利用。
得到的氯化铵因含有氮元素可以用作氮肥。
4.
(1)如表是CO2气体在水中的几组溶解度数据(单位:
mL/100mL水)
温度(℃)
大气压
0
25
50
75
100
1
1.79
0.752
0.423
0.307
0.231
10
15.92
7.14
4.095
2.99
2.28
25
29.30
16.20
9.71
6.82
5.73
①根据CO2的溶解度表,可以得出气体的溶解度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规律是:
_____、_____.
②打开可乐瓶有气体逸出,说明原瓶中的压强_____(填“>”、“<”或“=”)瓶外大气压强.
(2)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
①t2℃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
②t1℃时,50g水中加入30g乙,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g.
③t2℃时,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一定可行的方法是_____(填编号).
A加足量溶质乙B蒸发溶剂至晶体析出C降温
④t2℃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均为a%,则甲溶液一定为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a%的取值范围为_____.
⑤将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t1℃时溶质质量:
甲=乙Bt1℃时溶剂质量:
甲>乙
Ct1℃时溶液质量:
甲<乙D析出晶体质量:
甲>乙.
【答案】压强相同时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温度相同时气体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甲70AB不饱和0【解析】
(1)①由题目中提供的数据可知,影响CO2的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与压强,即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压强增大,气体的溶解度增大;压强相同时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②打开可乐瓶有气体溢出,说明压强减小了,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小,从水中逸出,说明原瓶中的压强大于瓶外大气压强;
(2)①由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较大的是甲;②由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40g,t1℃时,50g水中放入30g乙,只能溶解20g,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50g+20g=70g;③③由图示信息可知t2℃时,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一定可行的方法是:
加足量溶质乙;蒸发溶剂至晶体析出;④由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乙的溶解度是60g,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均为a%,其中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甲,a%的取值范围是不大于t2℃时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即:
;⑤A、由上述分析可知,将t2℃等质量的甲、乙溶液分别降温到t1℃,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甲析出固体的质量多,t1℃时溶质质量:
甲<乙,错误;B、将t2℃等质量的甲、乙溶液分别降温到t1℃,甲析出固体的质量多,t1℃时溶剂质量:
甲<乙,错误;C、将t2℃等质量的甲、乙溶液分别降温到t1℃,甲析出固体的质量多,t1℃时溶剂质量:
甲<乙,t1℃时溶质质量:
甲<乙,故t1℃时溶液质量:
甲<乙,正确; D、由上述分析可知,将t2℃等质量的甲、乙溶液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质量:
甲>乙。
正确。
5.A—-I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只略去反应①的部分产物)。
其中B是紫红色金属;D、F为黑色固体;H为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
请回答:
(1)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下图所示的仪器中,可用作该反应发生装置的是________(填字母);若A在常温下为液体,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B位于铁的_______(填“前面”或“后面”)。
若要证明,所需试剂有:
B的单质、铁的单质和_______(只填一种)。
(3)G的化学式为_____,它不具有的性质有_____(填字母)。
A.酸性B.还原性C.毒性D.助燃性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2KClO3
2KCl+3O2↑CH2O2分解反应后面稀盐酸(答案合理即可)COADH2+CuO
Cu+H2O
【解析】
(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2KClO3
2KCl+3O2↑,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是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发生装置为C,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b。
(3).H2O2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是分解反应(5).B是紫红色金属,B是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在铁的后边;将铁放入酸的溶液中,铁能与酸反应,证明铁在氢前,铜和酸不反应,证明铜在氢后,因此铁在铜前;(7).铜和氧气生成氧化铜F,氧气和碳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G,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8).一氧化碳能和血红蛋白结合,使人失去和氧结合的机会,使人中毒;一氧化碳能做还原剂,还原金属氧化物;(9).氧化铜和氢气反应生成水和铜;
点睛:
推断题的解题方法是找题眼,物质颜色、用途等,然后结合转化关系,利用反应条件和反应类型,进行推断,最后再将推断的结果检查,看是否符合题中物质间的关系。
6.2018年1月11日,广西某地高速公路大桥上用于融冰作业的2包共100公斤含有亚硝酸钠的工业盐遗失,当地迅速组织警力开展搜寻遗失的工业盐,确保不流入市场和家庭。
(资料卡1)亚硝酸钠与食盐氯化钠相似,为白色有咸味的固体,但误食会使人中毒。
腌制食品、泡菜等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钠。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用盐融冰的原理是____,该过程主要发生的是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下图是用不同浓度盐水腌制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曲线图。
据此回答:
当盐水浓度为6%时,第____天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大值。
为了安全,泡菜腌制时盐水浓度最好是____并在腌制____天后再食用。
(3)兴趣小组欲测定某工业盐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
(资料卡2)实验室常用亚硝酸钠与氯化铵溶液反应制取纯净的氮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NaNO2+NH4Cl
NaCl+N2↑+2H2O(此反应是放热反应)
(资料卡3)在酸性环境中高锰酸钾能与亚硝酸钠发生如下反应:
2KMnO4+5NaNO2+3H2SO4=K2SO4+2MnSO4+5NaNO3+3H2O
(方案一)取1g该工业盐样品与足量氯化铵溶液于如图装置中充分反应(该工业盐中其他成分不与氯化铵溶液反应),实验时加热片刻后,即可移去酒精灯,其原因___。
最终量筒中收集到300mL水,已知该条件下氮气的密度为1.25g/L,则该工业盐样品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结束后发现测量结果偏大,可能原因是____。
(方案二)为更准确地测定该工业盐中亚硝酸钠的含量,称取4.000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含量为15.8g/L的酸性KMnO4溶液进行反应,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序
1
2
3
4
KMnO4溶液体积(mL)
20.60
20.02
20.00
19.98
上述第____次实验所得数据明显异常,剔除异常数据后,计算出该工业盐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
【答案】降低凝固点(或凝固温度降低)物理变化58%13节约能源,防止反应太剧烈(合理即可)92.4%分液漏斗中液体的体积算成了氮气体积/没等完全冷却就读数(合理即可)186.25%
【解析】
【详解】
(1)因为加盐后冰的熔点降低,所以用盐融冰的原理是:
降低凝固点(或凝固温度降低),该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因此主要发生的是:
物理变化。
(2)从用不同浓度盐水腌制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曲线图可以发现,当盐水浓度为6%时,第5天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大值。
因为三种浓度的盐水中,浓度最大即8%的盐水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最低,所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