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5讲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案中图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524631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4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5讲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5讲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5讲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5讲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5讲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5讲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案中图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5讲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案中图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5讲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案中图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5讲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案中图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5讲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案中图版

第5讲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考纲考情

核心素养

思维导图

[考纲展示]

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

2.地壳物质循环。

[考情分析]

常以地貌景观图、地壳物质循环图为载体,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1.综合思维:

结合内、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说明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西北地区雅丹地貌、某某丹霞地貌等地貌类型的成因。

2.地理实践力:

绘制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探究典型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3.人地协调观:

运用所学知识,在野外考察,判断地质构造的类型,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对地貌的影响。

授课提示:

对应学生用书第79页

考点一 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

1.地质作用

(1)概念:

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2)分类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地球内能

地球以外的太阳能和重力能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使地表高低不平

使地表趋于平坦

关系

地球的各种地表形态都是内力与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2.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

(1)岩浆活动:

岩浆在内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向上运动。

活动形式有两种:

一是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停留在地壳之中冷凝形成侵入岩;二是岩浆上升喷出地表,以火山的形式形成喷出岩。

(2)地壳运动

运动类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岩层运动方向

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对地形的影响

形成褶皱山脉和断裂带

形成地堑(常表现为凹陷地带)和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

相互关系

它们相伴发生;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3)变质作用:

原有岩石受内动力的影响,其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变化,形成变质岩。

(4)地震

概念

是地球内部能量急剧释放的表现,是地球内部变动引起的地壳震动

成因分类

构造地震

由地壳的构造运动特别是断裂构造运动引起

火山地震

由火山活动引起

1.解释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某某海峡。

提示:

喜马拉雅山: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水平挤压作用,使岩层弯曲变形形成的褶皱山脉。

东非大裂谷:

是由地壳强大的水平X裂运动,使岩层发生断裂而形成的。

某某海峡:

在远古时代,某某是与中国大陆相连的,约在几百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某某海峡,将某某岛与大陆隔开。

2.地质构造就是构造地貌。

这种认识对不对?

为什么?

(综合思维)

提示:

不对。

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发生变形与错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如褶皱和断层。

构造地貌是由地球内力作用直接造就的和受地质构造控制形成的地貌,如山地和谷地等。

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划分: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活动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分别为: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2)板块运动与全球地貌

边界类型

示意图

明显地形

实例

生长边界

陆地内部X裂:

裂谷

东非大裂谷

海洋内部X裂:

海岭

大西洋中脊

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大陆板块

山脉和高原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

大陆板块↓↑大洋板块

海岸山脉、陆缘岛弧、海沟

太平洋西部的海沟、岛弧链

2.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从形态上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图示

续表

未侵蚀地貌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

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

侵蚀后地貌

背斜顶部受X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图示

3.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

实践意义

背斜

岩层封闭,易于储油、储气,在背斜内自下而上依次为水、石油、天然气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地下水顺着岩层向两侧渗流,无地下水威胁,适合建隧道

顶部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宜建采石场

向斜

地下水顺岩层向槽部汇集,是储存地下水的良好构造,不适宜建隧道

断层

岩隙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地表,形成泉;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发育河谷

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水库、工程隧道选址等应避开断层

考法一 地质构造判断及成因

命题点睛

素养解读

本题以区域地质景观图为载体,考查考生读图能力、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性较强。

区域认知:

地质景观图,地质剖面图。

综合思维:

地质构造及地层的判断。

地理实践力:

野外考察。

(2019·高考某某卷)右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

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

读图,回答1~2题。

1.界面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  )

A.沉积物变化

B.古气候变化

C.古环境变化

D.构造运动变化

2.该区域(  )

A.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

B.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

C.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

D.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

解析:

第1题,图中M为岩层的分界面,其下侧为向斜,向斜是岩层受挤压力作用的结果,为地质构造,N处为岩层层面,所以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构造运动变化。

第2题,向斜构造是岩层受水平挤压作用的结果,岩层受挤压之后高低起伏,从图中可以看出右侧背斜与中间向斜相比缺少部分岩层,可判断是乙形成后受外力侵蚀作用的结果;甲在抬升之后持续接受沉积;乙位于甲的下侧,形成时间早;丙是地表沟谷,不位于斜坡上,主要是受流水等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的。

答案:

1.D 2.C

(2017·高考某某卷)

❶。

读图,回答3~4题。

3.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D.丙甲乙

4.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

A.1B.2

C.3D.4

[思维流程]

答案:

❶褶皱 ❸侵入 沉积 ❹两

3.B 4.B

考法二 地质构造的应用

命题点睛:

地质构造的判断及其应用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多以地壳物质循环图、地貌景观图等切入,考查学生对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复习中要加以重视。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  )

A.断层①形成时间早于地层②

B.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相同

C.⑤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

D.岩层⑥断裂之后相对下降

6.图中区域(  )

A.a处地质构造具有良好的储水条件

B.b处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

C.c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

D.d处的石灰岩形成喀斯特地貌

解析:

第5题,根据图示信息,断层①形成时间晚于地层②的形成时间;形成③④的作用分别是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⑤是岩浆喷发形成的山地;岩层⑥是断裂之后相对下降的部分。

第6题,a处为背斜,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b处为喷出岩,有气孔,不是优质石材;c处有河流流经,但处于断层位置,不适宜建坝蓄水;d处的石灰岩广布,形成喀斯特地貌。

答案:

5.D 6.D

考点二 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

1.外力实质:

使地表物质从高处向低处迁移。

重力决定着物质迁移的方向。

2.主要类型

(1)风化作用:

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

(2)侵蚀作用:

风、流水、冰川、海水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的破坏作用。

(3)搬运作用:

流水、风、冰川等将风化和侵蚀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作用。

(4)沉积作用:

被风、流水、冰川等搬运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沉积、堆积的过程。

3.相互关系

3.绘图说明如何根据风力堆积物来判断盛行风向。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提示:

①根据沙丘判断风向。

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如下图:

②根据堆积物颗粒的大小判断风向。

堆积物颗粒由大到小的方向即风向,如下图:

1.侵蚀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侵蚀类型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

雅丹地貌)

流水侵蚀

侵蚀

使谷地、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

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

某某山水、路南石林)

续表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

挪威峡湾、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

海浪侵蚀

形成海蚀柱、海蚀崖、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

滨海地带

2.沉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沉积类型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冰川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有明显的分选性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

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

海浪沉积

形成沙滩等

海岸地貌

滨海地带

3.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地貌表现

(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

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③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多冰川作用,形成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海滩等地貌。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①流水作用:

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堆积。

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

②冰川作用:

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湖、冰碛垄等。

③风力作用:

在风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风蚀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知识拓展]

我国四种典型的地貌类型

(1)某某地貌:

即某某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

主要是经过流水的长期侵蚀和复杂的地壳运动形成的石英砂岩景观地貌。

(2)喀斯特地貌:

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3)丹霞地貌:

由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以中国某某丹霞山为代表,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

(4)雅丹地貌:

泛指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

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这种现象在某某罗布泊东北发育很典型。

考法一 外力作用与地貌

素养解读:

区域认知:

霍林河流域。

综合思维: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019·高考全国卷Ⅱ)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

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

据此完成1~3题。

1.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

A.构造运动      B.流水

C.冰川D.风

2.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

A.地面沉降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D.冻融塌陷

3.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

A.水土流失B.沼泽化

C.土地沙化D.盐碱化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霍林河为山前平原地区带来了流水及泥沙,说明泥沙淤积是形成山前平原的主要原因,而泥沙是流水搬运来的。

B对。

构造运动形成高山和盆地,主要使地表高低不平,故不是形成山前平原的力量。

A错。

该地无冰川分布,且冰川运动往往侵蚀地表而导致地表崎岖不平。

C错。

该平原为冲积平原,故形成动力不可能是风。

D错。

第2题,断流期间,山前平原失去了河水带来的泥沙淤积;断流使植被生长较差;该地风力较大,风力侵蚀导致风蚀洼地形成,且洼地不断增多增大。

C对。

整体地面沉降会形成巨大的盆地,不会形成数量众多的洼地。

A错。

断流期间流水侵蚀微弱,平原地区以流水堆积为主。

B错。

如果存在冻融塌陷,则该现象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会只发生在断流期间。

D错。

第3题,洼地不断增多增大,使洼地周围地区本来就少的水渗流到地势较低的洼地之中,土壤缺水现象不断加重,导致植被死亡,加之风力影响大,使土地沙化。

C对。

水土流失是流水作用形成的,沼泽的形成也需要一定的水分,而该山前平原洼地增多增大期间河流断流,因此周边地区不会出现水土流失和沼泽化。

A、B错。

土壤盐碱化过程与水、盐运动密切相关,在缺水状态下,地下盐分难以到达地表集聚。

D错。

答案:

1.B 2.C 3.C

考法二 地形分布变迁图中的外力地貌

命题点睛

易错点拨

该题组围绕“贝壳堤”这一主题,考查河流堆积作用、海浪侵蚀及堆积作用,考查运用知识能力,推理能力。

第4题,分析海岸线变动情况,限定条件是“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

学生容易被图中几条贝壳堤干扰,而错选B。

❶,

❷。

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据此完成4~6题。

4.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

5.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某某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

由此(  )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6.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

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某某(  )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思维流程]

答案:

❶长 ❷变动 ❸华北地区 ❹自西向东 4.C 5.B 6.DK

素养解读:

综合思维法破解知识难点

在沿海地区,尤其是河口处,当泥沙沉积的速度大于海水侵蚀强度时,海岸线会向海洋方向推进,反之向陆地方向推进。

由此可反推,根据海岸线的变动情况,判断某一河口处泥沙沉积和海水侵蚀的强弱关系。

考点三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主要的岩石类型

A为侵入型岩浆岩,B为喷出型岩浆岩,C为沉积岩,D为变质岩。

2.主要的地质作用

①代表冷却凝固,②代表固结成岩,③代表变质作用,④代表重熔再生作用。

3.影响

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特点

岩石类型

岩石形成的地质过程

岩石特征

常见岩石

岩浆岩

侵入岩

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

结晶充分,结构坚硬

花岗岩

喷出岩

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

结晶不好,常有气孔和流纹构造

玄武岩

沉积岩

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

具有层理构造,可能含有化石

石灰岩(灰岩)、砂岩、页岩、砾岩等

变质岩

在地壳内部,在高温、高压的影响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新岩石(变质作用)

岩性发生变质

某某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

2.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1)判断框内的物质名称

当炽热的岩浆从地球内部喷出后,便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主要表现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因此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凝而成,而岩浆岩可以变为变质岩和沉积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可以互相转化,但都不能直接形成岩浆岩。

(2)判读箭头指向

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

①岩浆:

由三类物质形成,只能形成一类物质。

②岩浆岩:

只能由一类物质形成,可转换为三类物质。

③变质岩和沉积岩:

由两类物质形成,能转换为两类物质。

注:

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

(3)明确箭头含义

①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如图中④。

②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如图中的⑥和⑧。

③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如图中的①和⑤。

④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如图中的②、③和⑦。

(4)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

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转化关系,反映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揭示了各种地质作用之间的关系,影响了地表形态的形成与发展。

考法 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

❶,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

经过日积月累的

❷。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材料中描述的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2.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

①固结成岩 ②风化剥蚀 ③侵蚀搬运 ④地壳抬升 ⑤岩浆侵入

A.⑤①②④B.⑤④②③

C.⑤④③②D.⑤①④②

[思维流程]

答案:

❷风化剥蚀 ❸固结成岩 ❹岩浆 ❺岩浆

❻地壳抬升 1.C 2.B

素养解读:

区域认知: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综合思维:

地壳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的形成。

地理实践力:

野外考察。

3.(2018·高考卷)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图中(  )

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

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

解析:

据图可知,甲处为花岗岩,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A错误;据图可知,花岗岩没有发生错动位移,说明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前,B错误;岩浆侵入会提供高温条件,可能导致接触部位乙处岩石变质,C正确;丙处的溶洞景观是因石灰岩岩体受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D错误。

答案: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