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盘张希望小学加固圣力施工组织设计.docx
《磨盘张希望小学加固圣力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磨盘张希望小学加固圣力施工组织设计.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磨盘张希望小学加固圣力施工组织设计
固镇县磨盘张希望小学面北教学楼加固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安徽圣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1年6月8日
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
1.1固镇县磨盘张希望小学面北教学楼加固工程设计图。
1.2《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1.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5《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6《建筑机械安全技术规程》
1.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1.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1.9《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1.10《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1.1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1.1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13蚌埠市施工现场管理有关文件和标准。
1.14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1.1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1.16工程招标文件及图纸答疑文件。
1.17施工现场状况及对周围环境的调查。
2.工程概况
2.1工程名称:
固镇县磨盘张希望小学面北教学楼加固工程。
2.2工程地点:
磨盘张希望小学院内。
2.3工程现状:
固镇县磨盘张希望小学面北教学楼加固工程为三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约1053平方米;
2.4抗震设计要求: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为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2.5加固内容:
1、增设构造柱,2、墙体进行维修补强3、楼梯段梁端增设构造柱
4、增加预制板支撑长度5、降低女儿墙高度,加固
2.6抗震加固及维修改造措施:
对砖混结构主要采用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墙体及新增构造柱;
2.7建筑部分
2.3.1外装修为外墙面砖和外墙涂料。
2.3.2内装修为内墙乳胶漆
2.3.3门窗更换
3.工程目标
3.1 质量目标:
合格。
3.2安全生产目标:
安全达标,杜绝死亡事故发生,轻伤事故率控制在1‰以内。
3.3 工期目标
我公司将按期完成加固改造、装修全部完成。
3.4 新技术、新工艺应用
工程中积极采用十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3.5 成本管理目标:
优化设计,科学管理,降低造价,节约成本。
4.项目经理部组成
4.1项目经理部的组织管理
4.1.1本工程是社会瞩目的中小学学校加固工程,根据工程特点,项目经理选派担任过多项大中型工程改造施工,具有丰富组织管理经验的项目经理担任,项目工程师选派有较高技术管理水平,并参加过结构改造工程施工,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对项目施工进行全方位管理。
4.2项目管理措施
4.2.1根据对业主的承诺制定总体方针目标,如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安全目标、文明施工目标、创建新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工程等。
4.2.2项目经理受我公司总经理委托,履行业主和我单位签订的合同,以签订的目标责任对项目经理进行过程和最终效果考核,以此杜绝项目承包带来的弊端,项目员工由项目经理在我单位内选定聘用,定期考核,竞争上岗。
4.2.3本工程总承包单位直接承担的土建与装饰装修安装工程的各专业施工队由项目经理直接领导,指定分包商,由项目经理协调管理。
4.3项目经理部的人选
本工程设项目经理1名,项目技术负责人1名,土建工长1名,安装工长1名、安全员1名、技术员1名、质检员1名、资料员1名、测量员1名、材料员1名、预算员1名、试验员1名,共12名。
4.4项目部组织机构体系图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图
4.5项目部班子主要成员及各主要部室的职责
4.5.1领导班子:
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组成,负责对工程的领导、指挥、协调、决策等重大事宜,对工程质量进度、成本、安全和现场文明施工等负全部责任。
4.5.2技术部:
负责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动态管理,完善施工方案,对施工工序进行技术交底,组织技术培训,办理工程变更,及时收集整理工程技术档案,组织材料检验、试验、施工试验和施工测量,检查监督工序质量,调整工序设计,并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一切技术问题。
4.5.3施工部:
负责施工组织设计实施,制定生产计划,负责现场各阶段的平面布置,安全文明施工及劳动组织安排,负责施工机械维修、保养,工程质量等各种施工因素管理。
4.5.4安全质量监察部:
负责现场安全防护、保卫、防火消防工作、文明施工、工序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4.5.5物资部:
负责工程材料,机械、工具的购置、运输,监督控制现场各种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情况等。
4.5.6预算部:
负责编制工程预算、决算,验工合同管理及统计等工作。
4.5.7财务部:
负责工程款的回收,工程成本核算,工程资金管理等。
以上各室在经理部领导班子的领导下,统一协调,各尽其责,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
5.施工部署
5.1指导思想
5.1.1本工程为我公司的信誉工程,发挥我司的传统优势,巩固我公司在建筑市场取得的成就,为此,我们将集中优势人力、物力、财力、协调好各方面关系,严格实行项目法管理,严密组织、精心施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5.2劳动力组织与配备
根据工程结构改造的特点,结构改造及室内、外装修、门窗更新等施工项目所需要劳动力组织综合进行考虑部署。
5.2.1原有墙面、地面凿除、清理、土方开挖成立一个作业队,分两个作业组流水作业,由大到小分别负责结构加固前的凿除、清理、垃圾外运工作。
5.2.2配二名技术人员与测量工组成测量班,负责对原有结构标高、轴线尺寸等测量,将标高、轴线引测至各施工楼层,满足结构加固要求,并对每一面墙弹出钻孔位置线及加固控制线。
5.2.3打孔、清孔、植筋、钢筋绑扎成立一个综合作业队,分两个综合作业组分别打孔、清孔、植筋、钢筋绑扎等工作,各自分区段合理安排流水作业。
5.2.4成立瓦工、抹灰工作业队,负责墙面修复、抹灰;结构加固后墙、地面修复及内墙面镶贴面砖等工作。
5.2.5成立水、电综合队:
在加固前对楼内及地下水、电管线走向调查,负责对加固施工中影响施工作业的原有水、电管线临时改线及技术处理,并在结构加固完成,墙地饰面恢复后,水、电管线按要求进行安装工作。
5.3抓住关键,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
按单位工程排列,按楼层分段流水作业。
5.3.1加固工程施工总体安排:
由内而外,从下往上顺序进行,屋面工程正赶雨季,原防水层拆除与新防水层施工的各道工序应紧密衔接,合理安排,尽可能缩短屋面的暴露时间。
5.3.2室外地面以下加固:
室外土方采用人工开挖,分段进行,避免雨期基础大面积挖出后被雨水浸泡。
加固后及时回填。
5.3.3室内装饰面拆除、清理完成后即可进行作业。
垃圾采用龙门架运下后集中运出,倒至指定地点。
5.3.4门窗更换:
在墙面加固工程前,组织门窗拆除、安装小组从上往下边拆除边安装门窗框,作业时保护好门窗框不受损坏。
5.3.5脚手架:
外墙面加固、装修均搭设双排外脚手架。
室内饰面清理、凿除、加固及饰面恢复施工采用多功能脚手架。
5.3.6设一台龙门架上料,负责外墙加固及装修的施工材料垂直运输。
5.3.7钢筋现场加工,绑扎成型。
5.3.8现场设一个水泥库,砂、石料场,设一座砼搅拌台,安装1台350L砼搅拌机,负责结构加固零星混凝土搅拌及砂浆搅拌工作。
5.4技术准备工作:
5.4.1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原工程结构、水、电管线走向调查结果,根据结构加固要求及现场现状,确定对原结构需进行支护的部位及方案。
做好对原水电管线走向临时调整、改动等工作。
5.4.2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报上级总工审批后组织实施,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做好技术交底,指导工程施工。
5.4.3依据施工测量方案的要求进行轴线及标高引测。
5.4.4做施工总平面布置(土建、水、电)报有关部门审批。
5.4.5编制施工预算,提出主要材料用量计划。
5.5材料及半成品准备工作
根据预算提出材料供应计划,编制施工使用计划,落实主要材料,并根据施工进度控制计划安排,制定主要材料、半成品及设备进场时间计划。
同时对各种材料的入库、保管和出库制定完善的管理办法,同时加强防盗、防火的管理。
生产部门及时配合、委托有关构件采购加工事宜,为施工按时完成创造好的物质条件。
6.主要项目施工技术措施
6.1测量方案:
6.1.1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在进行施工前,应会同甲方、设计单位对原建筑的各主要轴线进行确认记录,做轴线控制桩,引测至建筑物首层上作为本工程结构改造轴线。
建筑各轴线控制桩的测设应以平面控制网各边两端的控制桩为依据,并用钢尺校核各桩间距。
标高控制依据,采用原首层面层标高作为该工程±0.000标高。
6.1.2墙面抗震加固施工测量:
⑴外墙面垂直控制测量:
根据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上的各外墙轴线桩,将外墙轴线投测到屋面女儿墙上,投测的轴线应组成闭合图形,以进行校核。
根据女儿墙上的各轴线,用吊钢丝线坠进行控制外墙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投测精度为:
校差2mm。
⑵内墙墙面垂直测量:
以各轴线桩为测站,将主要轴线投测到施工层,首先应进行校核,闭合合格后,测设细部轴线,将设计墙厚弹在楼地面及两侧墙面上,作为内墙面抹灰施工找方正垂直、平整的依据。
投测精度为:
±3mm
6.2楼板角钢加固
6.2.1预制板支座处在相应梁或墙下设置角钢,采用125×80×8角钢支撑补强。
6.2.2根据标高位于预制板支座,在相应梁或墙下弹出角钢中线及上口边线,距顶板20㎜。
采用Φ20钻头@400,保持水平打眼。
6.2.3按照室内尺寸进行角钢下料,焊5㎜厚劲肋@400,采用台钻@400打Φ14眼,眼孔竖向扩大2倍。
6.2.4安装前对角钢表面涂刷两遍防锈漆,安装后修补防锈漆并进行防火处理。
6.2.5按控制线临时固定两端穿墙螺栓,预安装两侧角钢,调试、找平,穿各孔螺栓固定牢固,采用M10干硬性水泥砂浆填捣密实,固定角钢。
6.2.6采用M12螺栓@400安装垫片及双螺栓帽点焊,内墙双面拉结。
山墙内侧单面角钢采用12膨胀螺栓固定。
6.2.7板缝与角钢间隙采用M10干硬性水泥砂浆填捣密
6.3墙面加固工程:
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原地面凿除→土方开挖→测量定位→地下墙体栽筋锚固→绑墙钢筋网片→浇混凝土墙基→墙抹灰。
6.3.2钢筋工程:
⑴原材料:
①钢筋进场应备有出厂质量证明,材料员对其外观、材质证明进行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入库。
②使用前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抽样试验及见证取样,合格后方可使用。
⑵钢筋加工配料:
①认真做好钢筋图的审图及钢筋料表的计算工作。
②钢筋加工前,应将钢筋表面油渍、铁锈、漆污等杂物清除干净。
③根据施工部位及钢筋原材的长度合理配料、长短搭配。
④箍筋弯钩角度为135°,弯钩平直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⑶墙面锚筋及钢筋网绑扎:
①按梅花形布置的原则,进行排尺放线,弹出锚固筋的布设点后,采用金刚石钻机钻孔,成孔后用压力水清洗洞内灰屑。
②对锈蚀及油污钢筋进行清理打磨,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③有植筋要求的楼体将计算好用量的结构胶注入孔中,保证钢筋居于圆孔中心。
④在清理干净的墙面上,确定出墙、门窗边缘附近的周边钢筋位置线,其余按设计要求的钢筋间距,均匀分布弹出水平和竖向钢筋位置线。
按设计要求的钢筋网格尺寸布设绑扎。
⑤加固抹灰墙面为40㎜,M10水泥砂浆,内配双向钢筋网,竖向为φ6@300×300,单面锚固筋为φ6“L”形,入墙深度:
墙厚为240mm的为120mm,墙厚370mm的为180mm,锚孔孔径20mm,锚筋间距为600mm,双面贯通拉筋φ6“S”形布置,锚筋纵横向间距为600mm,均呈梅花形布置。
纵横墙交接处无构造柱时,钢筋网砂浆面层内应设置竖向通长配筋加强带4Φ14
⑥绑扎时应逐点绑扎并做到水平筋在外,竖筋在内,与锚筋、穿楼板加固筋拉接、搭接绑扎三道。
并利用已固定的锚筋控制钢筋网与墙面的距离,保证保护层厚度。
6.3.3植筋工程
a放线:
根据图纸及洽谈要求,在需钻孔的部位凿去混凝土批挡层,显露出砼面,并将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凿毛,避开钢筋位置,标出钻孔位置。
b机械成孔:
用水钻或电锤成孔,必须满足孔深要求。
植筋钻孔深度为12d~15d。
植筋外露500满足搭接要求,搭接不足时采用单(双)面焊接。
c清孔:
成孔后的孔道、孔径检查符合要求后,必须用空压机和刷子清除孔道内的粉尘,避免由于粉尘产生隔离而影响粘结面,先用空压机鼓吹几遍,然后用刷子来回清刷孔道,直至无粉尘为止。
d洗孔:
用沾有丙酮的刷子或棉丝清洗混凝土孔道周壁,以保证孔壁与结构胶的良好粘贴,待丙酮挥发后,及时把孔道口塞上棉丝避免污染,待用。
e钢筋除锈:
对锚固筋端部用钢丝刷或除锈机进行除锈,直至表面基本光亮无任何悬浮物为止。
除锈的长度应大于锚固件的锚固长度,除锈后的锚筋应用沾有丙酮的刷子或棉丝清洗一遍,并置于干净、干燥的坏境或容器上备用。
f用植筋胶向孔内推进,并适当转动锚筋以利排除空气,将锚筋插到孔底。
将多余的植筋胶清理干净。
对水平锚筋应注意外口流淌,用水泥将孔口封闭。
g固化:
在植筋胶没有固化以前,应对锚筋进行保护,不得对锚筋进行摇摆碰撞。
h对偏位过大或现场情况无法达到锚固深度的锚筋,应通过没计进行补筋补强处理。
6.3.4钢筋网砂浆抹灰
⑴基层处理:
吊直,套方,打墩,墙面冲筋,抹15厚底层灰等工序,采用M10水泥砂浆涂抹,并用磨板搓平带毛面。
⑵抹水泥砂浆面层:
底层砂浆凝结后,用M10水泥砂浆抹面层。
操作时先将墙面湿润,然后用砂浆薄刮一遍使其与灰层粘牢,紧跟着抹第二遍,达到要求的厚度,用压尺刮平找直待其收身后,用铁抹子压实压光。
为防止出现墙面花,施工过程中对于材料的配合比应注意,水灰比不能过大,要按配比控制水灰比。
6.5新增构造柱施工
6.5.1新增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6.5.2新增构造柱宜在平面内对称布置,应由底层设定,并沿房屋全高贯通,不得错位。
6.5.3新增构造柱应与圈染或钢拉杆连成闭合系统,新增构造柱必须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屋盖板或原有圈梁可靠连接。
6.5.4纵向钢筋不宜少于4φ12,转角处纵向钢筋可采用12φ12,并宜双排设置;箍筋可用φ6,其间距宜为150~200mm,在楼板、屋盖板上下各500mm范围内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
6.5.5新构造柱应与墙体可靠连接,宜在楼层1/3和2/3层高处同时设置拉结钢筋和销键与墙体连接,亦可沿墙体高度每隔500mm左右设置压浆锚杆或锚筋与墙体连接,在室外地坪标高处和墙基原大放脚处应设置销键、压浆锚杆或锚筋与墙体连接。
6.5.6新增构造柱应做基础,埋深宜与墙基础相同,当外墙基础深超过1.5m时,新增构造柱基础埋深可采用1.5m。
但不得浅于冻结深度。
6.5.7接结钢筋可采用2根直径为12mm的钢筋,长度不应小于1.5m,应紧贴横墙布置;其一端应锚在新增构造柱内,另一端应锚入横墙的孔洞内,孔洞尺寸宜采用120mm*20mm,拉结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其直径的15倍,并用混凝土填实。
6.5.8销键截面宜为≥240mm*80mm,入墙深度可为180mm,销销键应配置4φ8钢筋和3φ6箍筋,销键与外加柱必须同时浇灌。
6.6钢筋工程
本工程钢筋总量不大,钢筋采用现场集中下料制作,钢筋全部采用冷搭接,冷搭接长度按50d。
6.6.1前期准备
1)钢筋下料采用TG-400砂轮切割机,现场制作干砸,压浆锚杆,用交直流电焊机焊制。
2)钢筋现场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核对钢筋标识,检查外观质量合格后,分批号,分规格分别堆放并做好标识,并报请现场监理见证随机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3)钢筋下料前,应仔细核对图纸,熟悉结构说明和抗震图集大样及新KS97图集,编制钢筋下料表,确保钢筋配料的准确性。
4)钢筋在施工现场集中下料,集中制作,用标识卡标明规格、尺寸、使用部位并分类堆放,挂好标识牌防止钢筋的混用、误用。
5)抗震柱、圈梁钢筋全部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50d,钢筋接头应相互错开,圈梁在转角处1米以外搭接。
6)焊工必须持证上岗,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
7)钢筋绑扎前必须核对钢筋的型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与料单核查无误后,方可绑扎。
6.6.2抗震柱钢筋绑扎
1)箍筋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弯钩平直长度不小平10d,在基础、搭接区箍筋加密,加密处严格按设计施工规范要求加密。
2)保证抗震柱钢筋位置正确,钢筋绑扎前应调至准确位置,做到上下垂直、柱箍筋与干砸锚杆每间距2-3米焊接以确保抗震柱位置正确不位移。
3)抗震柱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在30mm,并不小于主筋直径,柱在室外地面下无建筑防水作法时,靠土壤一侧保护层厚度均应向土壤一侧增加到40mm,主筋位置同上层不变。
4)绑扎好的钢筋应符合图纸、图集和规范要求,核查核对无误后,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浇筑。
6.6.4压浆锚筋
1)压浆锚筋均采用一级Ф10钢筋,钢筋不得出现弯曲变形现象。
2)钢筋表面锈迹、油污必须清除干净方可使用。
3)钢筋报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6.5墙体钢筋网片的安装:
1)钢筋的规格、型号要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收头锚入门窗洞口的两侧,钢筋搭接要符合规范和图集的要求。
3)钢筋网片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保护层不小于15mm。
4)钢筋网片的绑扎丝一律朝向于混凝土内。
6.7模板工程
6.7.1.材料选用
模板均在现场加工拼装。
6.7.3.柱、模板施工方法:
3.1柱模板采用组拼模板,模板面板采用18㎜厚多层板。
3.2柱模板龙骨采用50×100木方,间距300㎜,钢管柱箍间距400mm、Φ12对拉螺栓间距400mm,其中柱最下面的一道柱箍(含对拉螺栓)距地150mm。
6.7.4.梁、楼板施工方法:
1)梁模板采用胶合板模板,龙骨采用钢管架,支撑体系采用钢管架,站杆间距1200mm。
对于梁宽≥800mm梁站杆采用三排,小于800mm梁采用双排站杆。
2)楼板模板采用胶合板,主龙骨采用50×100木方,次龙骨采用50×80木方。
站杆采用钢管骨间距300mm。
3)楼板模板采用硬拼缝,不得采用塑粘胶带粘缝。
4)梁板起拱,粱:
跨度<8m起拱1‰;跨度>8m起拱2‰;悬挑板起拱2‰;板:
跨度大于10m的单向板,起拱2%。
(3)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
a.当支撑架高度≥20m或横向高宽比≥6时,需要设置整体性单或双水平加强层;
b.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4~6米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
c.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10--15m设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设竖向斜杆,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
d.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
(4)剪刀撑的设计:
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
b.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设置。
(5)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a.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
b.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
c.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N≤12kN时,可用双扣件;大于12kN时应用顶托方式。
(6)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b.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c.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d.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7)施工使用的要求:
a.精心设计砼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b.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c.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6.7.6.模板拆除
1)侧模的拆除:
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2)底模的拆除;拆除底模时的强度必须达到下表要求,在得到技术主管人员的批准后才可以拆模,拆下来的模板不得集中堆放在楼板上,具体以同条件试块强度为依据。
6.7回填土工程:
1、基础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回填土的施工。
2、回填用土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mm。
用于灰土的熟石灰应过筛,粒径不得大于5mm。
3、灰土应拌和均匀,并严格控制含水量,水分过多或不足时应采取晾干或洒水湿润措施。
灰土拌好后要及时回填夯实。
4、采用机械和人工夯实相结合的方法,除靠近基础及墙体时采用人工夯实外,其余部位采用机械打夯。
5、打夯时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纵横交错,每层(每层为200mm)至少要夯打三遍,并及时进行环刀取样,达到规范要求后再进行上层土的回填。
6.8内装修
6.8.1墙面抹灰
⑴工艺流程:
墙面浇水→贴灰饼→墙面冲筋→抹底灰→抹罩面灰
⑵墙面抹灰前先要清理基层,提前一天浇水湿润墙面,基层在喷射混凝土后即及时刮平,浇水养护,抹灰前,润湿墙面,然后找规矩,贴灰饼,墙面冲筋。
一般情况下冲完筋2小时后即可抹底灰,先薄薄抹一层底子灰,接着抹第二遍与冲筋找平,用大杠刮平,对底子灰作全面检查,查看底子灰是否平整,阴阳角是否方正阴角交接处,墙面与顶板交接处是否光滑平顺,必要时用靠尺刮平,用阴角器搓平顺,使室内四周做到方正顺直,底子灰抹平后,应由专人整修预留洞口、电气、消防箱、盒、槽周边的细部。
⑶待底子灰六七成干时,即可抹罩面灰,罩面灰也应两遍完成赶光压实,最后宜用抹子压光,以做到不漏压,不漏底,表面光滑洁净,接槎平整,线角顺直清晰。
对孔洞、槽、盒和管道后面的细部更要精心操作务必做到边缘镶贴整齐、光滑、管道后面平整。
6.8.2内墙刷涂料:
⑴刷涂料前对基层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管线洞口修补平整,如基层有缺陷应在刷浆前认真处理、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杜绝刷浆后进行其他补修工作的现象。
⑵墙面修补检查后刮腻子,腻子应坚实牢固,不得有起皮裂缝等缺陷,腻子较厚的要分层刮磨要求手摸平正光滑无挡手感,潮湿的墙面应采用防水腻子刮抹。
⑶大量涂刷前先作样板间,经检查质量合格后再大面积施工。
⑷按照规范规定的不同刷浆等级要求的操作工序认真操作。
认真做好清理基层,填补缝隙,满刮腻子,打砂纸磨光,分遍刷浆等每一道工序质量来确保。
⑸刷浆每遍涂层不应过厚,涂刷均匀,颜色一致。
⑹采用滚涂法施工时,滚涂后必须用排笔理平理顺,以消除滚涂毛点,增强观感效果,要求做到不掉粉,不起皮,无漏刷透底,刷纹通顺、颜色一致、质感均匀。
⑺刷浆时要注意不要交叉污染,对门窗暖气件,各种管道灯具,开关插座,箱盒等应临时覆盖不得污染,刷浆工程结束后应加强管理,认真做好成品保护。
6.9外装修
6.9.1外墙抹灰
外墙抹灰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贴饼冲筋→抹底灰→弹线分格→抹罩面灰
⑴基层处理
将凸出的混凝土、舌头灰等剔平,将光滑表面清扫干净,用10%火碱水除去混凝土表面的油污后,将碱液冲洗干净后晾干。
砼柱、剪力墙与填充墙交接处,粘贴300㎜宽的尼龙网接缝带。
再用喷浆机喷涂界面剂到墙面上,终凝后浇水养护,直至有较高的强度为止。
⑵贴饼冲筋
根据基层表面平整度,垂直度的实测结果,确定灰饼的厚度。
操作时,先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