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区地质勘察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513465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小区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某小区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某小区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某小区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某小区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小区地质勘察报告.docx

《某小区地质勘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小区地质勘察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小区地质勘察报告.docx

某小区地质勘察报告

1.前

1.1场地位置及拟建工程概况

受某某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某某岩土工程勘测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某某场地详细岩土工程勘察。

拟建场地位于

1.2勘察目的、任务及依据的技术标准

1.2.1勘察目的

勘察目的:

遵循国家现行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对拟建工程场地进行详细岩土工程勘察,提供设计所需岩土工程地质参数。

1.2.2勘察任务

我公司对其拟建工程进行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其目的是为建筑设计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本次勘察主要任务是:

1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建议;

3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4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5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6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

7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8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1.2.3依据的技术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7)《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99);

(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等相关规范标准执行。

1.3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拟建住宅楼层数为13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56862.21〃,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2001)(2009年版)第3.1.1条〜3.1.4

条,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等级为二级,综合划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为乙级。

1.4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

1.4.1勘察方法和质量

(1)勘察施工中的主要设备及技术要求

钻探采用X-150型液压回旋钻进岩芯取样钻机,终孔口径91mm孔深累计测量误差W士5cm原状土样用薄壁取土器在钻孔中采取,以H级试样为主,部份为皿级试样;标准贯入试验贯入器长660mm内径35mm落锤质量63.5kg,落距76cm钻杆直径42mm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锤重63.5kg,落距76cm探头直径74mn,锥角60°,钻杆直径42mrp贯入10cm记录锤击数;。

高程系统采用某城建坐标系及1985国家基准高程系统,图正南北方向布置,高程以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为基准,用全站仪测量各勘察钻孔的孔口高程。

详见钻孔平面布置图1。

(2)波速、地脉动观测波速及地脉动测试委托某省地震工程研究院进行,波速测试仪器采用某某岩土力学研究所研制的FD-P204工程动测仪,采用单孔法测试,测点间距取1.0m,每次测试记录各测点的两个水平分量及一个垂直分量信号,并存入计算机。

(3)野外地质编录

由我院专业人员技术人员现场编录,并及时、准确记录,原始资料可靠、完整。

(4)图件及表格编制

各种图件及表格采用计算机完成,制图软件采用理正软件及Auto

CAD2004中文版,绘制完整、规范。

1.4.2勘察设计施工

本次勘察采用以钻探为主,配合以标准贯入试验、波速测试等原位

测试及取土样室内试验等方法和手段进行综合勘察。

钻孔沿拟建物边角

线及中心线布设,共布设钻孔33个,编号为ZK1〜ZK33,控制性钻孔15个,孔间距一般12.30〜16.0m,地下车库按基坑开挖范围外扩3.6〜10m布设基坑孔,共布设基坑孔27个,编号为JK1〜JK27,孔间距一般18.0〜23.60m。

勘探孔深度设计:

控制性钻孔40.0m,每一幢各施工1个深度为50.0m的钻孔,一般性钻孔深度36.0m,基坑孔深度30.0m

场区共施工完成勘探孔60个,实际完成钻孔深度:

控制性钻孔

40.20〜41.80m,每一幢50m钻孔最终施工深度50.10〜50.40m,—般性钻孔35.20〜37.10m;地下车库钻孔29.90〜32.30m;场地实测地震波速孔

3个,共完成60个测点120次测试记录,地脉动测试点1个。

1.5勘察完成工作量

我院于2012年11月13日进场,2012年11月26日完成野外

施工。

在钻探施工中,除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地震波速测试等原

位测试工作外,还分批次将野外所取的土样送至实验室进行室内试

验,并及时整理室内资料。

整个勘察过程,完成的勘察项目及工作

量详见表1。

实际完成勘察工作量一览表表1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钻探孔

60

钻探总进尺

2107.90

土、水试样

常规土样

65

三轴剪切试验

件/组

24/8

咼压固试验

17

土的易溶盐分析

5

标准贯入试验

次/孔

58/18

动力触探试验

延米/孔

3.60/6

波速测试

3

地脉动测试

八、、

1

钻孔测量

八、、

60

钻孔水位观测

60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地形地貌

照片1:

拟建场地地形地貌

2.2岩土层特征

据钻孔揭露地层资料,地基表层为第四系人工活动(Q4ml)素填土、

耕植土,其下为上(晚)更新统冲积、湖积黏土(Q3)。

根据土的物理

力学性质、特征,现自上而下描述如下:

(一)第四系人工活动层(Q4ml)

第①层:

素填土褐灰色,松散,欠固结,稍湿,主要由黏性土组成,含少量碎石。

场区连续分布,层厚1.20〜4.30m,平均厚2.68m。

(二)上(晚)更新统冲积、湖积黏土(Q3al+l)

第②层:

黏土褐黄色,可塑状,稍湿,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光滑,干裂

现象显著。

压缩系数ai-2=0.33〜0.61(MPa),平均0.45MP』,属中等偏高压缩性土。

自由膨胀率60〜110%,平均值75%,膨胀潜势中等为主。

场区连续分布,顶板埋深1.20〜4.30m,层厚2.30〜6.20m,平均厚4.05m。

第③层:

黏土浅灰色,可塑状,稍湿,土质均匀、细腻,刀切面光滑,干强度中

等,韧性中等,干裂现象显著。

压缩系数ai-2=0.47〜0.62(MPa),平均

0.53MP81,高压缩性土为主。

场区连续分布,揭露顶板埋深4.50〜9.40m,揭露层厚0.90〜4.10m,平均厚2.30m。

第④层:

黏土

灰色、深灰色,可塑状,稍湿,土质均匀、细腻,刀切面光滑,干

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偶含腐植物及螺贝化石碎屑。

压缩系数ai-2=0.32〜0.58(MPa),平均0.51Mpa-1,属中偏高压缩性土,高压缩性为主。

场区连续分布,揭露顶板埋深7.40〜11.40m,揭露层厚18.70〜41.80m,未揭穿该层。

以上各土层空间分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平、剖面图及柱状图。

2.3气象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2.3.1气象水文某某境内地处暖带,为北纬高原大陆季风气候。

冬季气温较低,夏

季气候凉爽,干湿两季分明。

全年无霜期220d左右,年均气温11.6C,最热月7月均温19.8C,最冷月1月均温2C,极端最低气温-13.3C,极端最高气温33.5C,全年活动积温》10C的3217C,年均日照时数1902.02h,年降水量735mm。

2.3.2地下水的基本特征

上覆土层为人工回填土及上(晚)更新统冲积、湖积黏土,第①层土结构松散,属透水层,第②、③、④层地基土均为黏性土,为相对隔水层。

场地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为地表迳流及潜水形式向低处排泄。

据各钻孔终孔观测,钻孔内均为干孔,地下水埋深较大。

2.3.3土介质的腐蚀性评价受气候及渗透性影响的土介质评价,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2001)第12.2.2条,受气候及渗透性影响的土介质腐蚀性

评价见表2

土的腐蚀性评价表表2

腐蚀

介质

土中

含量

(mg/kg)

规范取值

(mg/kg)

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等级

土对钢混结构中钢筋的腐蚀等级

土对钢结构的腐蚀等级

气候影响因素

渗透影响因素

环境类另U

腐蚀等级

渗透类另U

腐蚀等级

SO2

6.98

15.65

v450

n

Mg2+

13.56

28.35

v3000

nh4

0.00

V750

OH

0.0

V64500

总硬度

81.18

213.09

V30000

PH值

7.4

8.0

>5.0

X

B

侵蚀性CO

0.0

v30

HCQ

98.18

215.36

>1.0

Cl-

4.06

20.16

v250

rx

PH值

7.4

8.0

>5.5

腐蚀等级综合评价

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及外露钢结构的腐蚀性等级微

3场地岩土工程评价

3.1特殊性土及不良地质作用分析与评价

3.1.1膨胀土工程特性评价

(1)场地第②黏土,通过取11件土样作膨胀性试验及场地一期

勘察成果,自由膨胀率为60~110%,平均值75%膨胀潜势中等。

胀土试验指标如表3。

膨胀土试验指标表

表3

土层

取土深度

含水

液性

压缩系

有荷膨胀

膨胀力

自由膨胀

收缩

缩限

编号

(m)

量W

指数

数a1-2

率50KPa

Fe

率3er

系数

%

(%

IL

-1

(MPa)

(%)

(%)

入n

3.30-3.50

44.2

0.39

9

0.26

0.226

77.6

78

0.84

24.8

4.30-4.50

60.9

0.46

9

0.40

0.6

79.6

60

0.73

35.2

7.20-7.40

57.1

0.51

6

0.09

55.7

72

0.70

25.3

4.40-4.60

48.0

0.34

4

0.25

0.2

56.1

65

0.61

15.9

5.50-5.70

47.4

0.20

7

0.25

0.7

61.2

65

0.51

16.5

(一期)

6.00-6.20

64.0

0.53

3

1.26

75.6

70

0.55

17.6

3.80-4.00

49.6

0.41

3

0.32

2.31

102

96

0.52

18.3

4.80-5.00

48.5

0.47

5

0.36

0.24

44.3

88

0.59

16.9

4.40-4.60

52.4

0.52

1

0.38

0.21

45.6

64

0.55

17.6

4.30-4.50

51.0

0.42

6

0.36

0.06

60.8

65

0.52

19.6

4.10-4.20

36.7

0.27

7

0.35

0.22

56.6

58

0.42

17.6

4.00-4.20

56.7

0.45

0

0.43

0.29

14.9

61

0.44

15.6

3.20-3.40

53.9

0.49

6

0.47

0.21

43.2

58

0.46

16.6

3.80-4.00

57.1

0.49

3

0.41

-0.09

63.6

70

0.51

17.2

3.80-4.00

67.8

0.57

0

0.59

0.12

56.3

94

0.49

16.9

4.00-4.20

42.1

0.24

9

0.32

0.08

53.6

85

0.52

15.9

平均值

52.3

0.42

7

0.37

0.42

59.2

75

0.51

17.3

场地现有地形坡度一般〉5°,为坡地场地。

(2)膨胀土大气影响深度及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的确定

根据《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第324条及

325条相关内容,根据昭通地区蒸发力及降水量值(表4),综合确

定昭通站膨胀土大气影响深度及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

某某的蒸发力及降水量表表4

\月份项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蒸发力

(mm

23.4

31.4

66.1

83.0

97.7

81.9

101.9

92.8

61.7

40.1

27.2

21.2

降水量

(mm

5.6

6.6

12.6

26.6

74.3

144.1

162.0

124.4

101.2

62.2

15.2

7.0

干燥度

(mm

4.2

4.8

5.2

3.1

1.3

0.6

0.6

0.7

0.6

0.6

1.8

3.0

注:

①w=1.152-0.726a-0.00107c=1.152-0.762X0.28-0.00107

X202.1=0.7

由《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表3.2.5可知,

大气影响深度da为4.00m,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为1.80m(即4.00

X0.45)。

(3)膨胀土地基综合评价

1)根据《某省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定》(试行),依据表2.5.1,昭通气候分区为B区,依据附录2—7,某地区分级胀缩量Sc=6.76~12.23cm,平均值约9.5(6vSc<11),依据表2.5.2—2,地基等级为H级。

2)场区大气影响深度da为4.00m,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为1.80m。

第②层黏土埋深1.20-4.30m,埋深较大地段均为近期人工回填土所

至,埋深小于大气影响深度da为4.00m,其中埋深多小于大气影响

急剧层深度1.80m,膨胀土对建筑物基础影响大,采用浅基础时须采取地基处理措施,经地基处理后才能采用浅基础,膨胀土地基处理可采用换土、砂石垫层、土性改良等方法。

3.1.2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分析与评价

场地周边未发现滑坡、泥石流、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分布,区域构造稳定,属稳定场地。

3.2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分析评价场地位于昭通盆地,地势开阔,地形平坦,无全新构造运动。

场地未发现滑坡、泥石流、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分布,查明无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地基土为冲洪积、湖积黏性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现状下拟建场地属稳定场地,采用适宜的基础型式及必要的结构处理措施后,适宜工程建设。

3.3地基土的工程特性评价

3.3.1地基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勘察采用标贯、室内常规岩土试验等测试手段获取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并对上述成果进行数理统计与回归修正。

地基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选取原则:

(1)天然密度、孔隙比、天然含水量、液性指数、压缩系数、标贯试验依据数理统计的算术平均值选取。

(2)抗剪强度、压缩模量依据数理统计的算术平均值进行回归修正后选取。

(3)地基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依据常规土工试验成果及原位测试成果及地区性经验综合确定。

3.3.2地基土工程地质特征

根据野外地质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成果资料,各地基土层的

岩土工程特性评价如下:

第①层素填土,结构松散,欠固结,力学强度低,受附加应力作用沉降量大,易变形,不可作基础持力层。

第②层黏土,可塑状态,液性指数Il=0.434,压缩系数平均值

ai-2=0.45MPS,压缩模量平均值Es-2=5.85MPaCk=20.36kPak=4.83°;

标准贯入试验平均锤击4.2击,强度较低,承载力特征值fak=130kPa,膨胀潜势中等,经地基处理后,可作地下车库基础持力层。

第③层黏土,可塑状态,液性指数Il=0.506,压缩系数平均值

ai-2=0.53MPS,压缩模量平均值Es-2=5.63MPaCk=27.82kPak=9.06°;

标准贯入试验平均锤击5.2击,强度较好,承载力特征值fak=140kPa,可作多层建筑物及地下车库基础持力层。

第④层黏土,液性指数IL=0.418,压缩系数平均值a1-2=0.51MPa-1,压缩模量平均值Es=6.21MPa标准贯入试验平均锤击8.1击,力学强度较好,层厚大,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埋深较大,可作桩基础持力层。

3.4场地、地基抗震性能评价及饱和砂土液化趋势分析

3.4.1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场区内ZK13ZK22ZK33号孔所测的等效剪切波速分别为204m/s、197m/s、198m/s,其平均值为200m/s(250m/s>Vse>150m/s),场地土层为中软场地土,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6条及表4.1.6,建筑场地类别根据覆盖层厚度确定,覆盖层厚度大于50m,为皿类建筑地场。

场地卓越振动周期为0.3624s。

波速及地脉动测试成果报告详见附件1。

3.4.2场地抗震性能评价场地位于昭通盆地,地势开阔,地形平坦,周围无陡峻高山及临空面,地基土以中软场地土为主,土层分布较连续。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2010)第4.1.1条,综合划分为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3.4.3抗震设防烈度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第A.0.22

项规定昭阳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3.4.4饱和砂土液化趋势分析场区未揭露饱和粉土、砂土,可不考虑地震液化问题。

3.4.5软土震陷

地基土层中,除①层土外,未揭露软弱土层,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7度,可不考虑震陷的影响。

3.5地基土均匀性评价场地属冲湖积盆地地貌,各土层在工程特性、厚度、空间展布和工

程力学特征差异较大,地基土属中~高压缩性地基。

场地内主要持力层为②、③、④层黏土,基础持力层底面坡度多大于10%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8.2.4第2条,综合判别场地为不均匀地基。

4基础选型评价及基坑分析评价

4.1.天然地基基础

高层住宅楼:

综合考虑地基土特征及建筑物荷载情况,结合钻探揭露深度范围内,浅部土层力学强度及揭露厚度变化较大,对于层数为13层的高层建筑,其承载力及变形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拟建高层建筑基础型式不宜选用天然地基。

地下车库:

地基开挖后,基底主要土层为③层黏土,局部④层黏土

出露,可作地下车库基础持力层,采用砂石垫层处理。

4.2桩筏(箱)联合基础

421桩基础选型

拟建咼层建筑物基础型式适宜米用桩筏(箱)联合基础,根据地基土特征,桩基础适宜采用长螺旋钻孔压灌桩,选用④层黏土作桩基础持力层。

按桩径500mm按有效桩长18〜22m估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1702〜2017k2

静压预制管桩具有成桩速度快,但由于④层黏土强度好,厚度大,成桩较困难,且易发生挤土效应。

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不易发生挤土效应。

综合考虑,拟建建筑宜选用长螺旋钻孔压灌桩。

4.2.1单桩承载力估算

采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535)式Qk二Q+Q二□刀qsikLi+qpkAp公式计算。

以ZK4ZK19ZK29号孔的土层资料为例,计算该孔位长螺旋钻孔灌桩、预制管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计算结果详见表5。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预估值表

表5

层序号

岩土名称

按土层划分的各段桩长L(m)

极限端阻力

qpk

(Kpa)

极限侧阻力qsik

(Kpa)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KN

ZK4

ZK19

ZK29

ZK4

ZK19

ZK29

素填土

/

黏土

38

黏土

0.70

0.60

0.60

45

黏土

17.30

19.40

21.40

1500

50

1702

1860

2017

计算式:

Qk=Qk+Qk二卩刀qsikL+qpkAp,基坑开挖深度按8.0m计,有效桩长为18.0、20.0、22.0m。

桩径©=500伽。

4.3基坑工程分析评价

431基坑侧壁安全等级的划分

(1)基坑所处周围环境

场地位于昭通城区北部,现阶段已回填整平,东有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筑物及其它建筑物,西有创盛佳园一期、沃尔玛及其它建筑物,北有朱提大道,南面范围较窄,其间距分别为6.0m、3.0〜8.0m、20.50m,场地周边均有建(构)物分布,周边环境条件较复杂,基坑所处环境对基坑开挖不利。

(2)基坑平面尺寸及深度

拟建某某小区设2层地下车库,地下室最大长宽约175.0、65.0m,基坑开挖深度约8.00m。

因无士0.00标高,以下对基坑的评价均以现地面起算,可能与设计有出入。

(3)地下水及地表水条件

场地主要地基土层均为相对隔水层,钻孔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

地表水主要分布于①层素填土中,受大气降水及生活污水补给,水量有限。

(4)不良地质作用

场地及附近未发现滑坡、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作用。

从以上四点对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第3.1.3条及《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表8.7.2规定,基坑工程安全等级的划分为二级。

432基坑稳定性评价

基坑开挖深度约8.00m,开挖后基坑临空面将遇到①层素填土、②层黏土、③层黏土,基坑开挖后,土层临空面在地表水渗流的动水压力作用下容易失稳坍塌,同时②层黏土膨胀潜势中等,基坑开挖后也容易失稳坍塌,基坑侧壁处于不稳定状态,基坑应米取支护措施开挖。

基坑可能的破坏模式有局部坍塌、整体圆弧滑移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