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欧洲.docx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欧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欧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欧洲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欧洲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下图为“欧洲西南部罗讷河流域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
A.地势西高东低B.植被类型多样
C.国界线沿山脊延伸D.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2.若阿尔卑斯山森林大面积减少,则该区域
A.山地积雪大幅减少B.罗讷河汛期流量增大
C.年降水总量增大D.河流封冻期显著缩短
【答案】1.B2.B
【解析】
1.图示区域位于欧洲西部,阿尔卑斯山位于图中区域的东部,从图中等高线数值可看出地势东高西低,A错;阿尔卑斯山海拔高,山地垂直地域差异明显,植被丰富,B对;国界线有的沿山脊延伸,有的没有沿山脊延伸,C错;图示区域离地中海近,受地中海影响大,地中海气候分布广,D错。
2.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
若阿尔卑斯山森林大面积减少,则该区域流入罗讷河的水量增多,汛期流量增大,B对;山地积雪不会大幅减少,A错;森林区域空气湿度大,植被的蒸腾作用强,森林的破坏,年降水总量减少,C错;当地主要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最冷月的气温在0℃以上,河流冬季不会封冻,D错。
波罗的海及其周围区域(如下图)曾经经历了地质时期最后一次寒冷时期,此时期结束后转暖,留下的最低洼的谷地就形成了波罗的海。
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即1千克海水中含盐类物质的克数很低(不足1%,比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3.5%还低)。
读图回答3~5题。
3.对该海区盐度低的原因,解释欠合理的是
A.纬度偏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B.受西风影响,气候湿润,雨水较多
C.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较高D.众多河流注入,年均径流量较大
4.图示的波罗的海区域“春、秋季”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长一些,其主因取决于
A.海面B.盛行风C.极光D.降水
5.图中显示的Q地区湖泊众多,从成因考虑,可归类为
A.火口湖B.冰碛湖C.河成湖D.构造湖
【答案】3.C4.A5.B
【解析】
本题以波罗的海为背景材料,考查河流湖泊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3.波罗的海纬度偏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受西风影响,气候湿润,雨水较多;众多河流注入,年均径流量较大,因此海水的盐度较低,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较高,蒸发旺盛,盐度会升高,根据题干要求应选择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故符合题意的选项应为C,因此,ABD错误。
4.“水体的调节作用”由于海陆的比热容不同,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由于海洋的调节作用,升温较慢,入夏较迟,春季较长;受海洋影响较大,夏季温度较低,因此入秋较早,由于降温较慢,入冬较晚,因此秋季较长,故A正确,BCD错误。
5.欧洲冰川地形广布,第四纪冰川对欧洲广大地区影响显著,东欧平原和中欧平原地区有众多波状起伏的地形;北欧地区的峡湾海岸和众多的湖泊,南部阿尔卑斯山区的宽谷和尖峰等,都是冰川作用的结果。
芬兰的湖泊属于于冰川作用形成的冰碛湖,故B正确,ACD错误。
第1题在解题时要注意题干问的是解释欠合理的是即解释不正确的是,本题容易误选B项;第2题容易误选D项。
读下图,回答6~7题
6.波兰
A.城市全部依靠水运兴起和发展B.位于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
C.北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D.地势南高北低,以外流河为主
7.该国农业生产中
A.小麦种植区靠近河流为方便运输B.重点防治土地盐碱化问题
C.北部城市周边发展大牧场放牧业D.糖料作物以种植甜菜为主
【答案】6.D7.D
【解析】
6.读图可知,波兰的城市有的是靠近资源分布区而兴起的,并非都布局在河流沿岸,A错。
波兰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B错。
波兰北部沿海地区纬度高,气候冷湿,人口密度较小,C错。
从河流流向看,大多自南向北流动,地势南高北低,以外流河为主,D对。
故选D。
7.小麦种植区靠近河流主要为便于灌溉,A错。
波兰纬度高,蒸发量小,土地盐碱化问题不突出,B错。
北部城市周边发展乳畜业,C错。
由于纬度高,热量条件差,糖料作物以种植甜茶为主,D对。
故选D。
读某国水系示意图(甲图)及该国部分农业用地示意图(乙图),回答8~9题。
8.下列关于该国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国的西部和北部气候温和湿润,南部光照和热量条件比较优越
B.该国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原面积广阔
C.该国河流中水能最丰富的是塞纳河,其次是罗讷河
D.该国的自然植被主要是温带草原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9.该国是著名的农产品输出国,尤其是葡萄酒的输出量大,下列与其形成原因有关的是
①大部分地区地形平坦,耕地面积较广 ②单位面积产量高,交通方便,接近农产品消费市场
③地广人稀,适合大型机械作业 ④葡萄生产区夏季高温少雨,有利于葡萄糖分的积累与产量的提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8.A9.C
【解析】
法国的西部和北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南部是地中海气候,光照和热量条件比较优越。
罗讷河是法国最长河流,水能资源最丰富。
法国是著名的农产品输出国,尤其是葡萄酒的输出量大。
8.图示国家是法国,该国的西部和北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南部是地中海气候,光照和热量条件比较优越,A正确。
结合河流流向,该国的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B错误。
该国河流中水能最丰富的是罗讷河,是法国最长河流,塞纳河是法国水量最大河流,C错误。
该国的自然植被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错。
9.该国是著名的农产品输出国,尤其是葡萄酒的输出量大,形成原因是大部分地区地形平坦,耕地面积较广,①有关。
法国农业发达,单位面积产量高,交通方便,接近农产品消费市场,②有关。
法国人口稠密,③错误。
葡萄生产区夏季高温少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糖分的积累与产量的提高,④对。
C对,A、B、D错。
读德国矿产资源与城市分布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有关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径流量较小B.航运价值大C.含沙量较大D.径流季节变化大
11.图中信息不能反映的鲁尔区发展条件是
A.丰富的煤炭资源B.便利的交通运输
C.重要的地理位置D.高素质的劳动力
【答案】10.B11.D
【解析】
10.甲河是莱茵河,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含沙量较小,航运价值较大,故B正确。
11.从图中可以看出德国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在图中无法体现,故答案选D。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水陆交通便利,位于欧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重要。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荷兰是世界公认的花卉王国,花卉出口量占全球花卉贸易量的60%~70%。
荷兰的花卉种植绝大多数在玻璃温室进行,其温室增热与降温幅度较小,成本较低。
许多农场只种植某种花卉甚至某种花卉的某个品种。
下图示意荷兰的地理位置。
(1)简述荷兰的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2)说明荷兰玻璃温室增热与降温幅度较小的主要自然原因。
(3)说明荷兰许多农场只种植某种花卉甚至某种花卉的某个品种的原因。
【答案】
(1)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形成原因:
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西部沿海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2)荷兰夏季凉爽,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小,温室需要增热与降温的幅度较小。
(3)有利于发展花卉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花卉专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有利于研发与推广优良品种,提高花卉产量和质量。
【解析】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及成因、特点,考查农业的发展特点及原因。
旨在考查学生对自然地理中气候及农业区位因素的考查。
(1)根据所学知识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因此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西部沿海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的作用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2)玻璃温室需要在冬季气温较低时增热,夏季高温时降温,如果冬夏季温差小,那么温室的增热和降温的幅度就较小,荷兰为温带海洋气候,夏季凉爽,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小,温室需要增热与降温的幅度较小。
(3)本题考查农业的发展的特征,类似于美国的农业的专门化的生产。
只种植某种花卉甚至某种花卉的某个品种的原因。
有利于发展花卉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花卉专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有利于研发与推广优良品种,提高花卉产量和质量。
13.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欧洲多瑙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多瑙河上游接纳了被誉为“滑雪天堂”的阿尔卑斯山区较多的河水,中、下游流经地区经济发达,并以铁门为界。
材料三:
下表为图中三座城市降水量统计表(单位:
毫米)。
(1)与乙城相比,甲城降水量的特点是什么,简述其成因。
(2)说出多瑙河在丙城干流段冬季至春季径流量总体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铁门附近建水电站的有利条件。
【答案】
(1)降水总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大,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
位于沿海地区,冬季西风带来了丰富水汽;受地形阻挡,水汽抬升,多地形雨;夏季受副高控制,多下沉气流,降水少。
(2)逐渐变多;冬季以降雪为主,气温低,流量小;冬季至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水增多;降水量有所增加。
(3)河流水量大且稳定;地处峡谷,落差大;易于建坝,工程量小;先进的技术作保障;周边地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解析】
(1)观察表格中乙地降水的情况,发现乙地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总量不大。
与乙城相比,甲城降水量总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大,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
原因:
甲城位于沿海地区,冬季西风带了丰富水汽;受地形阻挡水汽抬升,多地形雨;夏季受副高控制,多下沉气流,降水少。
(2)观察丙地降水资料,冬春季节降水量少,春季降水略多于冬季。
春季气温回升,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增多,使河水水量增多。
因此径流总体变化的特点是逐渐变多;原因为:
冬季以降雪为主,气温低,流量小;冬季至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水增多;降水量有所增加。
(3)水电站选址要求位于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集中地段。
在铁门建电站从自然条件来讲河流水量大而稳定;地处峡谷,落差大;易于建坝,工程量小。
从社会经济方面考虑,有先进的技术作保障;周边地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冰岛由于冰川和火山大范围并存,被称为“冰与火之国”。
土地面积中,耕地占0.1%,林地占1.2%(以灌木为主),草地占22.7%,其余均为荒原和冰原。
国内能源资源得天独厚,炼铝业为其支柱产业。
首都雷克雅未克,是全国最大的港口城市。
(1)解释冰岛冰川和火山大范围并存的原因。
(2)列举冰岛主要的清洁能源,分析冰岛发展炼铝业的有利条件。
(3)依据冰岛的自然环境特点,推测其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并说明理由。
【答案】
(1)冰岛纬度高,中部地区海拔较高,气温低,常年被冰雪覆盖;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岩浆活动频繁,火山众多。
(2)地热、水能。
冰岛能源丰富,电力充足,满足炼铝业的用电需求;南部有优良港口(终年不冻),利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
(3)海洋渔业。
东部为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北海渔场,渔业资源丰富。
或:
畜牧业。
草地面积比重较大,自然条件适合种植牧草。
【解析】
(1)冰岛冰川主要从纬度高、海拔高分析对气温的影响,从而形成大面积冰川;火山主要利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
(2)从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岩浆活动频繁,地热丰富;河流落差大,流量较大,可以开发水能资源;能源丰富可以发展炼铝业,从材料看有大港口,交通条件好,也有利于发展炼铝业。
(3)从图中的信息和当地的位置条件,再结合我们所学的知识可知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北海渔场;部分地区降水较多,气温较高,草地面积大,可以发展畜牧业。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甲地区(下左图)山地、丘陵较多,土质瘠薄,20世纪50年代通过开采深层地下水和土壤改良技术(下右图)以及70年代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和温室水培农业(即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放在塑料袋内作为植物生长的“土壤”)快速普及,使其成为“欧洲蔬菜之都”,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该国北部欧洲发达国家。
(1)图示半岛南部和北部降水特征有何差异?
简要分析成因。
(2)结合右图,说明甲地区经改良后的土壤结构对土壤水、肥的有利影响。
(3)分析冬春季节甲地区果蔬出口到该国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
(4)简析“欧洲蔬菜之都”的迅速发展可能对该地区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答案】
(1)北多南少;北部季节变化小,南部季节变化大。
北部全年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多气旋活动;南部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长。
(2)上层沙土有利于水分下渗并减少水分蒸发;中层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下层黏土避免水分和养分流失,防止盐分上升。
(3)冬春季气候温和,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加温,生产成本低;纬度低,果蔬成熟早,可反季节供应;距离较近而且水陆交通便利;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土地价格相对低廉等。
(4)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地表塌陷,沿海地区海水倒灌;引水灌溉,易致该地区土壤盐碱化;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致使土壤污染等。
【解析】
该题以伊比利亚半岛为背景,考查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农业区位条件、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综合调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伊比利亚半岛北部全年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降水多。
南部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时间长,降水少。
改良后的土壤结构对土壤水、肥的有利影响从保水、保肥两方面思考。
甲地区果蔬出口到该国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从成本、热量、交通运输等方面思考。
蔬菜种植需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地表塌陷、沿海地区海水倒灌,导致土壤盐碱化。
农业生产使用化肥、农药,易导致土壤污染。
(1)图示半岛是伊比利亚半岛,降水量北多南少。
北部季节变化小,南部季节变化大。
北部全年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多气旋活动,季节变化小。
南部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时间长,夏季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季节变化大。
(2)甲地区土壤改良后,土壤结构上层沙土,有利于水分下渗,减少水分蒸发,防止盐分上升;中层有机肥,提升土壤肥力,下层黏土,可以避免水分和养分流失。
(3)甲地冬春季气候温和,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加温,果蔬的生产成本低。
纬度低,果蔬成熟早,可反季节供应,市场需求量大。
区域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等,获得利润高。
(4)蔬菜种植需水量大,“欧洲蔬菜之都”的迅速发展,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地表塌陷、沿海地区海水倒灌。
大量引水灌溉,易致该地区土壤盐碱化。
生产中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致使土壤污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