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复习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上.docx
《思想品德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复习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复习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上.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想品德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复习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上
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作为心理需求的友谊的特征、有意同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系,理解跨越交往的障碍,获得真正友谊对于学生个人的重要性。
2、了解朋友的不同类型特征,学会获得真正友谊的方法和途径。
3、正确认识异性同学地情感、交往和友谊,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
4、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5、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6、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单元知识结构
三、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逐步拓展的生活空间而设计的。
初二学生基本上进入了青春期,由于独立意识的飞速发展,学生对于长辈的依恋逐渐减少,而更看重与同伴的关系,同伴交往成为他们的重要课题。
此时,正是学生学会与同伴建立友谊关系,学会人际交往的关键时期。
学会与同龄人相处、主动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协调的能力,尤其是在异性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建立适度、正常的友谊等都是青少年要学习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设置的。
本单元一共安排了3课内容,依据“人是需要朋友的”、“解决友谊是需要智慧的”、“与异性相处是有学问的”这样的逻辑线索来安排。
具体来说:
第三课,“有朋友的感觉”主要探讨友谊在人生发展中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其中“友谊:
心灵的需要”、“友谊,与成长同行”两部分内容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感受友情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结合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探讨了青春期少年交友中存在的误区,实现“跨越障碍,寻求友谊”。
第四课“交友的智慧”是在第三课充分感受友谊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获得珍贵的友谊规则,具体地探讨了学会善交益友、远离损友以及如何维护友谊等“技术”问题。
第五课“男生女生之间”是针对青春期学生特点设计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男生女生的差异、正确认识男生女生之间的友谊,最后探讨如何建立正常的异性同学关系。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反思友谊在自己成长历程中的作用,能够识别青少年交友中存在的误区;学会区分益友和损友,并主动结交益友和诤友,远离损友;掌握一些交友的技巧。
(2)正确认识男生女生的不同,建立正常的异性同学关系,能够正确处理异性同学之间发生的矛盾或情感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辩证、客观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人际交往和人际协调的能力,尤其是与异性交往时的自我调控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努力激发学生珍视友谊、珍视中学生活、自觉和主动地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意识。
培养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和朋友的情感、态度。
3.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同伴交往对于他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同伴交往更容易产生共鸣,更平等。
同伴交往可以锻炼孩子自主、独立的能力,同伴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都是父母所不能替代的。
缺乏同伴交往经验的孩子成年后可能会有人际交往适应不良问题。
没有正常的同伴交往,不能和他人建立友情,孩子会产生孤独感,形成孤僻性格,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不利。
尤其对于心理上逐渐远离父母、教师等成年人的中学生,同伴之间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现在的绝大多数初中生是独生子女,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不多,因此,他们缺乏与他人交往的经验,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
比如,不能区分哥们儿义气和真正的友谊,发生矛盾时不能及时解决,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异性交往问题也是中学生比较关注而又经常困惑的问题,青春期生理的发育,使他们萌生了对异性的渴求,但又没有能力承担相应的责任,尤其是当学生暗暗喜欢某个异性同学时,往往会因此而处于矛盾冲突中,甚至会因此而产生各种心理和道德问题。
这也是教学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4.教学建议
本单元教学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人际沟通能力、人际理解能力的提高应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落脚点。
(2)对于初二的学生而言,实际操作训练远比理论思考更重要。
几点教学建议:
(1)创设一定的情境,切实提高学生理解和沟通的能力是本课的最终目标。
(2)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以前,要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同伴交往状况,尤其要了解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3)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学生瞬间产生的灵感。
(4)对于许多敏感的问题,要注意把握度。
创设氛围引导学生体验换位思考,学会调控自己的行为。
(5)本单元的教学要以相互理解为主线,努力搭建相互理解沟通的平台。
(6)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彼此进一步沟通的前提。
针对异性交往话题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中出现的异性交往问题,特别是不要对这些问题进行非理智的评判,重点在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严肃认真地设计情境,防止对号入座。
(3)课前要了解异性同学的交往情况。
(4)要多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异性交往的原因,要对事不对人,注意分析问题的科学态度。
(5)从伦理道德角度探讨异性交往的原则。
(6)从自爱自重的角度来谈自我保护。
第三课有朋友的感觉
第一节友谊,心灵的需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反思自己交友的情况,学会选择和维护真挚的友情。
能力目标:
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什么是友谊,掌握发展真挚友情的方法;能够运用交友原则指导自己与同学的交往,能够恰当解决交友过程中的困惑;通过分析交友的事例,培养学生分辨是非、自我反思、换位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理解和尊重他人、珍惜友情的情感,在交友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友谊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友谊是心灵的需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探究名人的友情,搜集关于友谊的资料并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小姑娘的友谊
幻灯片展示故事《小姑娘的友谊》,故事如下:
有一天,一个小姑娘回家晚了。
做好晚餐久等孩子不归的妈妈不免生气,责问女儿究竟去了哪里。
小姑娘回答说,她在等小雨,小雨在骑车回家的路上跌倒,自行车摔坏了。
“可是你又不会修车啊。
”母亲说。
“那没关系,”小姑娘说,“我停下来,陪着她一起就是了。
”
教师提问:
(1)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2)你怎样理解小姑娘的友谊?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友谊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宝贵的东西。
没有友谊,生活就像一片寂寞的沙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友谊”这个话题。
用故事切入主题,激起学生的兴趣。
活动一:
朋友画像
教师:
朋友和友谊是人生的永恒话题,我们渴望友情,寻找朋友。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理想的朋友。
现在请同学给自己理想中的朋友画个像。
学生自由创作。
教师小结:
其实,我们大家对理想朋友的期望是基本一致的。
那些乐于助人、理解支持别人、尊重别人的朋友是我们共同期望的。
要建立真挚的友谊,不仅需要别人这样做,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通过学生对理想中的朋友的描绘,让学生概括所喜欢的朋友的特点,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成为受人喜欢的朋友。
拓展与链接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受欢迎的人和不受欢迎的人分别具有如下的品质。
受欢迎的品质:
真诚、理解、值得信赖、理智、有思想、体贴、热情、友好、不自私、幽默、负责任、开朗、信任别人……
不受欢迎的品质:
尖刻、多嘴多舌、自私、目光短浅、粗鲁、自高自大、贪婪、不真诚、恶毒、不老实、冷酷、邪恶、说谎……
教师:
希望同学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成为受欢迎的人,拥有更多的朋友。
引导学生努力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活动二:
友谊·朋友
教师呈现下面的诗歌,请学生朗读。
友谊是友好的象征,是亲密的体现,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
友谊是你孤寂时,搭在你肩上的一双温暖的手;
友谊是你忘情欢呼时,背后一双关切的眼睛;
友谊是你垂泪时,借你依靠的坚实肩膀;
友谊是你成功时,默默为你祝福的心灵;
友谊是你失败时,鼓励你的只言片语;
友谊是你需要时,及时赶到的关怀、批评、鼓励;
……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友谊和朋友的理解,续写诗文,可分小组合作完成。
写完后,全班同学交流分享。
课后将写得好的句子整理成册,或者挂到教室里进行展览。
通过续写诗文,让学生体会友谊的重要性,感受朋友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活动三:
有了烦恼跟谁说
教师:
在成长的过程中,少不了烦恼和忧愁。
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我们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有不同的倾诉对象。
请同学们认真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
事情
倾诉对象
幼儿园时
小学
初一
现在
教师总结:
看来,不同年龄阶段,我们寻找支持和帮助的对象不同。
现在的我们更喜欢同伴朋友来分担烦恼,说明我们更需要友谊。
引导学生懂得友谊的重要性,理解友谊是每个人心灵的需要。
拓展链接
教师: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会有许多需要。
美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叫马斯洛,他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5个层次。
(见附录二)
呈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模型,学生小组讨论从中的发现。
教师:
友谊是人的心理需要。
人有爱和归属的需要,所以人需要有接纳自己的群体,需要朋友;人有尊重的需要,所以人需要有赞赏、看重自己的朋友。
作业
搜集赞美友谊、珍惜朋友的名言警句、诗歌美文和优秀歌曲。
本课小结
我们需要朋友,需要友谊;我们珍视朋友,珍爱友情。
真挚的友谊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是我们心灵的需要。
附录一:
自我测查
你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吗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下面的测试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使你在生活中扬长避短。
1.如果别人说你是温和的人,你会:
A.别人怎么说,我无所谓。
B.其实是说我的胆子实在太小。
C.从今以后更要温和些。
2.在公共汽车上,如果旁边的小孩又哭又闹,你会认为:
A.真烦人,家长有办法制止他就好了。
B.小孩子什么也不懂,真没办法。
C.教育孩子真不容易。
3.和朋友争论完回家之后,你一个人独处,你会:
A.遗憾地认为:
“当初如果我那样说就能驳倒对方。
”
B.后悔地认为:
“当时没有充分说明自己的想法。
”
C.高兴地说:
“人的想法真是各不相同,很高兴有机会能谈论自己的想法。
”
4.当你突然遇到一个很会打扮的人时,你会:
A.服装有什么必要去讲究的呢,随便一点不是更好吗?
B.我也要那样打扮!
C.装束能体现人的内心,那人内心世界一定很丰富。
5.如果不是你的错,但结果却给对方添了麻烦,你会:
A.因为不是我的错,不道歉也可以。
B.因为没办法,对不起。
C.不管怎么样,是我给你添了麻烦。
6.如果别人说你是独具一格的人,你会:
A.认为:
“一定是在讽刺我。
”
B.认为:
“不管怎么样,别具一格都是好的。
”
C.“我独特在哪里呢?
”在考虑这个问题的同时,心中颇有些兴奋。
7.“人类只有相互帮助才能生存。
”对于这个观点,你认为:
A.如果都为别人着想,那就不能生存。
B.道理上是这么说,但人往往是自私的。
C.要认真做到这一点也许很难,但我一定努力去做。
8.如果在谈话时,你朋友的优点受到别人的赞扬,你会:
A.刻意提出朋友的缺点。
B.暗暗地想:
我该怎么说呢?
C.一起赞扬:
我也这么认为。
9.如果别人问你,你是受欢迎的还是不受欢迎的人?
你会:
A.不知道受欢迎还是不受欢迎。
B.我究竟属于哪一类呢?
C.还算是受欢迎的吧。
10.陌生人向你问路,你会:
A.告诉他不知道。
B.不耐烦地简单说几句。
C.告诉他详细的路线,并把他引向正确的方向。
评分规则:
选择“A”得1分,选择“B”得2分,选择“C”得3分。
解释:
15分以下,你是个幼稚、虚荣心强、惹人讨厌、不受欢迎的人;
15~25分,你是个志趣向上,但自我意识过强、有点自负的人。
25~30分,你属于深受欢迎的人。
附录二:
马斯洛需要层次模型
第二节友谊,与成长同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友谊对个人成长的作用;了解青春期闭锁现象及其危害。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交友原则指导自己与同学的交往,恰当地解决交友过程中的困惑;通过事例分析,培养学生自我反思、换位思考的能力,学会主动与人交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理解和尊重他人、珍惜友情的情感;接受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愿意改变自己,主动悦纳他人,培养开朗活泼的性格。
教学重点:
如何交朋友。
教学难点:
如何交朋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准备案例和故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音乐导入
教师:
通过上次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朋友可以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先让我们聆听一首歌曲《朋友》,在歌声中仔细体会友谊。
学生活动:
聆听并感受音乐表达出的朋友之情。
教师总结:
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在人生的旅途中,朋友伴我们同行,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
运用音乐歌曲激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朋友之情。
活动一:
我有好朋友
学生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表现自己与好朋友之间发生的故事,可以是令人难过的一件事,最快乐的一件事,最糗的事等。
对表演优秀的小组,教师给予奖励。
激发学生兴趣,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让学生懂得珍惜友谊。
活动二:
我的人际圈
请学生在一张白纸上画几个大小不同的同心圆,描绘出自己的交往状况。
从整体上由外向内分为一般交往的朋友、较好的朋友、密友等几个层次。
教师引导学生在绘圆的同时思考几个问题:
(1)有多少人进入了自己的人际圈,自己进入了哪些同学的人际圈,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2)对自己的人际状况是否满意。
(3)如何让自己的朋友多一些。
学生活动后,请最受欢迎的同学说说自己如何做到受欢迎的。
学生从自己的交往圈反思交友原因,学生分组交流后集体汇报,教师进行总结。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人际关系情况,理解友谊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意义,明白封闭只会让自己陷入孤立。
活动三:
帮帮方平
学生阅读教材中方平的故事并思考交流以下几个问题。
(1)方平遇到了什么烦恼?
(2)假如你是方平,你会怎么做?
总结:
封闭自己,会使我们陷入孤立;保持开放的心态,会被更多的人接纳。
帮助学生认识到以积极开放的心态接纳他人是获得友谊的重要途径。
引导学生学会开放自我,结识更多的朋友。
活动四:
续编故事
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请学生续编方平的故事:
方平有朋友了吗?
有朋友后方平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分组设计、表演。
教师小结:
积极交往,友谊之树才会枝繁叶茂;开放自我,我们的性格才会更开朗,人生才能更精彩。
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体会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相互选择的结果,引导学生敞开心扉,积极交往,在交往中学会与他人建立真挚的友谊。
本课小结
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本着对人尊重理解的原则,热情主动、坦诚相待、宽容大度地去面对不如意,就可以成为更多人的朋友,也会得到更多的朋友。
第四课交友的的智慧
第一节交友的原则
(一)善交益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交友要讲原则的道理,学习掌握分辨真假朋友的方法;能够说出交友的基本原则。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交友原则指导自己与同学的交往,能够恰当地解决自己在交友过程中的困惑,能够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自我反省,力争做他人的益友和诤友,识别损友,拒绝诱惑。
教学重点:
交友要讲原则。
教学难点:
如何交到真正的朋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教师:
古往今来,有各式各样的朋友,也有各种各样的友谊。
友情也要经过一番选择,不同的朋友对自己会有不同的影响。
有人因友得福,有人因友惹祸。
结合上节课的知识,承上启下。
活动一:
小明的故事
教师:
美好的生活需要友情,大家都想获得更多的友情。
小明就有这种想法,于是他开始寻找友情。
学生表演小品《小明的故事》。
故事情节如下:
人物:
小明、青年、两个坏学生、两个警察。
情节:
放学后,小明被两个坏学生拦住抢钱,一个男青年帮小明解了围。
小明感激不尽,视其为恩人,并交为朋友。
小明经常和男青年吃喝玩乐,还学会了抽烟、喝酒。
小明受到欺负,都让男青年帮助他打架。
有一天,男青年偷了一些照相机,让小明帮他藏起来,小明帮他藏了起来。
案发后,两人均被警察抓走。
分析案例,引导学生从小品中总结交友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创设情境,引出交友原则。
教师小结
交朋友要有自己的选择,要经过认真的思考。
交朋友时,要交那些对自己有益的朋友。
所谓“有益”可以是很多方面的:
可以是品德方面、学习方面或技能方面,总之,是能使自己上进。
我们把这种能够帮助人上进的朋友称为益友。
活动二:
你谈我谈大家谈
学生交流自己对“益友”的看法:
哪些朋友可以称为益友?
在你心目中,益友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呈现我国古代思想家对益友的分类。
教师提问:
古人总结的这个标准发展到现代,有没有变化呢?
变化是有的,正像同学讲到的,但其中的实质没有改变。
那就是:
“能帮助自己上进”的人就是益友。
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懂得什么样的朋友是益友。
活动三:
我有益友
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1)在我的朋友中,益友有哪些?
(2)我把他们当成益友的原因是什么?
(3)举出一些名人交益友的事例。
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总结。
教师小结
我们提出善交益友,同时应该给自己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
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才能从品德、学识、技能等各方面提高,才能成为他人心目中的益友。
活动四:
乐交诤友
教师:
在交往过程中,有些朋友喜欢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们的错误。
你是否喜欢这种朋友?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教师:
这种朋友,我们称为诤友。
诤友能坦率地指出朋友的问题,批评朋友的错误,这是非常难得的。
陈毅元帅曾说过“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
我们在交往中,应当乐于和这种朋友交往。
这种坦诚的批评可以使你拥有更清醒的头脑,可以让你进步更快。
朋友之间不能都是“老好人”,“你好,我好,大家好”,这种不真实、不真诚、缺少内心交流的友情,自然就不会牢固。
引导学生懂得诤友的可贵。
活动五:
这样的朋友是益友吗
案例分析:
中学生郑某放学途中由于车速过快,刹车不灵,与外校一名同学刘某相撞。
虽然双方的车和人均无损伤,但因撞车责任产生纠纷,结果,他俩各自找了自己的“朋友”大打出手,酿成了2死8伤的恶性事件,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思考:
他们的“朋友”是益友吗?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哪些是真正的朋友,懂得交友的原则。
教师小结
善交益友也要求分清真正的友谊与“江湖义气”或“哥们儿义气”。
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结交朋友的两条原则,以及交友中应注意的事项。
这些都是最基础的交友原则,希望大家在交往中好好注意。
结合自己的交往情况,对照一下,看看是否符合这些原则,不符合的要做调整。
第二节交友的原则
(二)远离损友交友的艺术
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交友要讲原则的道理,学习掌握分辨真假朋友的方法;能够说出交友的基本原则。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交友原则指导自己的同学交往,能够恰当地解决自己在交友过程中困惑,能够作出负责任的选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自我反省,力争做他人的益友和诤友,识别损友,拒绝诱惑。
教学重点:
不交损友。
教学难点:
交友的艺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教师:
上节课我们讲到,益友是我们人生路上的支持者、帮助者。
交上不好的朋友则会使我们误入歧途或者受到伤害。
同学们请看下面的故事。
结合上节课的知识,承上启下。
活动一:
有了这样的朋友
学生表演小品。
故事情节如下:
刘榴同学比较胖,为此她有些自卑。
通过努力她与小红成为朋友。
刘榴将小红看成天使,对她的要求百依百顺。
尽管如此,她们的交往却并不是很顺利。
小红长得很标致,学习也好,许多同学都羡慕她。
在日常生活中,小红经常以此在刘榴面前炫耀。
她经常说:
“猪啊你!
怎么没吃饭?
”这让刘榴很难过。
在一次语文课上,因刘榴和小红的意见不同,小红特别气愤,骂道;“你傻呀!
变态!
”刘榴很伤心,慢慢地,刘榴很怕和小红接触,后来更是形同陌路。
学生分组讨论下面两个问题:
(1)刘榴的经历对你有什么启示?
(2)有了这样的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做?
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懂得交友要讲究原则。
小结
我们不能交那些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结交这样的人做朋友,不会帮你,反而会“损”你、“害”你。
我们把这种对自己的品行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称为损友。
教育家孔子曾发表过对损友的见解。
(呈现孔子的话)
损者三友
友辟:
心术不正的人。
友柔:
华而不实的人。
友佞:
阿谀奉承、花言巧语、谄媚的人。
教师小结:
我们与人交朋友,要慎交朋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活动二:
真正的朋友
分析下面的情境,并思考假如是你,你该怎么办。
1.无情的班长朋友
班长是你的好朋友。
有一天,因为路上塞车,你上学迟到了。
面对你满怀期望的目光,班长还是在迟到记录本上记下了你的名字。
你会怎么想?
2.我的野蛮朋友
如果你的好朋友是一个急性子,他(她)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跟你大发脾气。
今天你的心情本来就不好,他(她)又向你发了一通脾气。
你会怎么想?
3.朋友是用来背叛的吗
几天前,你告诉好朋友一个小秘密,并嘱咐他(她)一定要替你保守这个秘密。
第二天你一进教室,就听见几个同学在议论你的秘密。
你会怎样想?
4.只要你考得比我好
一次期末考试,你的好朋友考了全班第一名,并被评为区里的“三好学生”,而你的成绩却相当差。
当老师和同学都在赞扬你的朋友时,你的真实感受是什么?
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个案例,进行讨论。
学生思考:
(1)列举每个案例中“我”可能的做法,并说明每种做法可能导致的后果。
(2)如果是真正的朋友,应该怎么做才对?
通过设置一些两难情境,让学生在这种矛盾冲突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相关链接
马克思的格言:
友谊需要真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友谊。
活动三:
交友的艺术
教师:
人生需要朋友,需要友谊。
但是,友谊的获得和发展需要我们掌握方法,运用艺术,付出努力。
阅读教材中的小凡和专家的对话,归纳一些交友的艺术和方法。
学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