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病区全程膳食指导.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488976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6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分泌病区全程膳食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内分泌病区全程膳食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内分泌病区全程膳食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内分泌病区全程膳食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内分泌病区全程膳食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分泌病区全程膳食指导.docx

《内分泌病区全程膳食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分泌病区全程膳食指导.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分泌病区全程膳食指导.docx

内分泌病区全程膳食指导

对糖尿病人来说,米饭不能吃饱,水果不能吃多,甜品基本不碰……那他们到底能吃什么?

要对哪些食物忌口?

我们为糖尿病人开出了“三宜三不宜”健康食谱。

  “三宜”是指

  五谷杂粮 如莜麦面、荞麦面、燕麦面、玉米面等富含维生素B、多种微量元素及食物纤维的主食,长期食用可降低血糖、血脂;

  豆类及豆制品 豆类食品富含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且豆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

  苦瓜、洋葱、香菇、柚子、南瓜 可降低血糖,是糖尿病人最理想食物,如能长期服用一些蜂胶,则降血糖和预防并发症的效果会更好。

  糖尿病人日常饮食也要警惕“三不宜”

  不宜吃各种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果酱、冰淇淋、甜饼干、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因为这些食品含糖很高,食用易出现高血糖;

  不宜吃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及动物脂肪,如动物的脑、肝、心、肺、腰、蛋黄、肥肉、黄油、猪牛羊油等,这些食物易使血脂升高,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不宜饮酒,酒精能使血糖发生波动,空腹大量饮酒时,可发生严重的低血糖,而且醉酒往往能掩盖低血糖的表现,不易发现,非常危险。

  不少人以为“只吃菜、不吃饭”能减肥,但“事实与之相反,饭少吃了,菜吃多了,菜肴中的油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很高,甚至还可能超过米饭中淀粉的热量,导致热量超标、营养过剩。

”一克油中,大约有9个热卡的热量;在一克蛋白质中,大约有4个热卡的热量;相比之下,一克米饭中,也就只有4个热卡的热量。

因此,只吃菜、不吃饭,会导致饮食中油多、蛋白质多,热量猛增,容易得糖尿病。

  年轻“应酬族”吃出糖尿病

在临床上,不乏20多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患病原因归根到底就是“吃”出来的。

不少从事销售、市场的年轻白领“应酬族”,每天营养过剩,导致胰岛素每天在过度工作。

久而久之,胰岛负担过大,导致血糖不能正常控制,结果在“应酬族”中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多。

  

注意营养配比可防糖尿病

  

  健康人群可以按照糖尿病病人食谱的营养比例来调整日常饮食。

如一日三餐中的每日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为65%、蛋白质的比例为15%、脂肪的比例为25%。

根据个人的身高和体重,按此比例来配制,还可预防健康人群患糖尿病。

很多糖尿病人经常是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很高,即使是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也控制不好,其实,只要把三个习惯“变变样”,就能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

  测血糖换成“餐后的”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要经常查空腹血糖,还应经常监测餐后血糖。

病情稳定时,每周至少1次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每月至少1次监测全天空腹、三餐后2小时和睡前血糖;另外,还应3到6个月左右监测1次糖化血红蛋白。

同时,对于由于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早餐后高血糖者,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可以帮助控制空腹血糖,进而使早餐后血糖明显下降。

  降糖药换成“速效的”

  使用一天一次的达美康缓释片或速效胰岛素类似药物,都能有效地补充早时相胰岛素,控制餐后高血糖,安全性有保障,而拜唐苹能延缓餐后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是控制餐后高血糖较好的药物。

另外,新开发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也具有改善早时相胰岛素分泌的显著效果,能够防止餐后高血糖的发生。

  早餐换成“稠的”

  由于稀饭加热的时间较长,淀粉容易转化为糊精进而易分解为萄萄糖。

同时,稀饭呈半流体状态,进食后胃的排空时间比较短,所以吃稀饭比吃主食更易于升高餐后血糖。

因此,早餐最好不要只喝稀饭,要吃点“稠的”食物,坚持以吃主食为主。

进餐有序降糖有道

现实生活中,人们采取什么样的进餐顺序,答案可能是五花八门的,但事实上,有很多吃法是不符合养生原则,不利于人体健康的。

对于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食物的选择固然重要,正确的进餐顺序更不容忽视,它能帮助糖尿病患者不自觉地控制进食量,调整饮食结构。

  正确的进餐顺序应该是:

汤→青菜→饭→肉→半小时后水果。

  餐前先喝汤,尤其是喝热汤既有暖胃的作用,又能够缓解饥饿,避免狼吞虎咽。

汤应以清淡为主。

  喝完汤后先吃粗纤维的蔬菜,增加饱腹感,就会不自觉的减少后面主食的摄入。

  主食应粗细搭配,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小米、窝头等,这些粗粮在胃里消化的时间长,血糖上升较慢,可以有效抑制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升高。

  肉类应放在主食后食用。

进食一定量的主食后,摄入的肉类自然会相应减少,从而减少油脂摄入。

另外,最好应用较为清淡的烹调方法,避免油炸。

  餐后半小时吃水果,有助于消化。

因为水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无需消化,而是直接进入小肠被吸收。

主食及肉食等含淀粉和蛋白质成分的食物,则需要在胃里停留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

如果餐后马上吃水果,消化慢的淀粉、蛋白质就会阻碍消化快的水果,在胃内搅和,水果在体内高温下容易腐烂,产生毒素,从而引发肠胃疾病。

糖尿病不宜多吃玉米

许多糖尿病患者认为,谷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的食物对血糖的影响小一些,因此经常吃一些粗杂粮代替主食,而玉米正是北方人最喜爱的粗粮。

  的确,同等重量的玉米和大米、面粉相比,玉米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比大米、面粉低很多,但由于玉米成分中的葡萄糖等单糖成分多,肠道吸收快,会导致血糖、尿糖受到明显影响。

经过临床观察比较,土豆等薯类食物也对血糖有影响。

这说明不仅碳水化合物的总量对血糖有影响,其组成来源对血糖也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宜过多食用玉米和薯类食物,而小米、高粱、豆面、荞麦等粗杂粮比较适合糖尿病患者选用。

  另外,谷类食物的烹调方法也可能会影响血糖。

淀粉类食物在烹调过程中,加水加热糊化后,淀粉链被打开,大分子聚合物转变为小分子的葡萄糖,这种糊化过程越彻底,对血糖的影响越明显。

所以,等量米的稀饭与干饭相比,前者的影响明显大于后者。

因此,建议有条件的糖尿病患者,可用豆浆代替稀饭,或用2份豆类、1份米做成混合粥,以减少对血糖的影响。

正确吃米饭,预防糖尿病

不少人将进食米饭与糖尿病联系起来,认为吃饭吃得多容易得糖尿病。

事实恰恰相反。

长期少吃饭或者不吃饭会造成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反而不利于控制血糖,也不利于减肥和高血脂、冠心病等慢性病防治。

  糖尿病人最惧怕两样东西,第一是甜,第二是饭,这是有依据的。

因为糖尿病人原本就血糖高,米饭中的碳水化合物也会转化为葡萄糖,因此糖尿病人每吃完米饭后一测血糖,就发现指数往上蹿。

正因为这样,不少人将米饭与糖尿病直接联系起来。

然而,整天不吃饭或少吃饭也得糖尿病,是因为米饭吃得少,体内长期摄入碳水化合物不足,会导致胰岛素作用下降,一样有患糖尿病的危险。

  中国人以米饭、馒头、面条等谷类作为主食,这些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进入体内后转化为糖分,再进一步转化为维持人体机能的热量。

在糖分与热量之间的转换需要胰岛素的参与,胰岛素对葡萄糖有降解的作用。

而长期不吃或者少吃米饭,会对胰岛素的正常运作产生负面影响,给糖尿病的发生提供可乘之机。

  饭吃得少的话,就要多吃高脂肪、高蛋白的动物性食品。

因为脂肪过多,致使胰岛素的敏感度下降,对葡萄糖的降解功能减弱,降解不了的糖分滞留在血液里,引起血糖过高,这正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而且吃谷类太少,碳水化合物缺乏,胰腺B细胞功能下降,胰岛素的分泌就会减少。

这种状况维持的时间一长,即使以后再恢复正常的饮食,如果体内胰岛素分泌满足不了要求,降解不了的葡萄糖使血糖升高,糖尿病就容易产生。

  也许有人认为,西方人的膳食以肉类为主,少吃谷类。

但西方人建立起以动物型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经过了千余年的适应过程。

而就目前的中国人来讲,从祖辈以来吃的大都是植物性食品,每天的食物中大部分是米饭、面条等富含碳水化合

糖尿病患者还能吃豆类吗?

糖尿病患者多食含有丰富蛋白质的豆类及其制品,可补充因糖原异生而消耗的蛋白质,防止负氮平衡有利于健康。

  豆类及其制品中含有一种多糖物质豆胶,现代研究证实它具有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及改善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的作用,可提高葡萄糖的利用率,有利于病情控制。

  在北方,用黄豆粉、小麦面、荞麦面做的混合食品,很受糖尿病患者的欢迎。

豆芽、豆腐是人们常食用的菜,同样适合糖尿病患者。

红豆、黄豆、绿豆、蚕豆、豌豆及其制品,如粉皮、粉条,因其含糖量较高,故食用量大时,比如超过100克,就要减少主食量。

豆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饮料,食用不宜加糖,较适合肥胖、血脂和血压比较高的人饮用。

  糖尿病肾病患者需低蛋白饮食,应少食豆类及其制品,因现代研究表明高蛋白饮食可引起肾小球滤过膜屏障的损害,引起肾小球高滤过,促进肾小球基质的增加,因而能促进肾小球硬化作用。

酒精对糖尿病人弊多利少

建议:

爱喝啤酒的糖尿病患者最好每周分两次喝完一瓶啤酒

  糖尿病专家提醒患者,饮酒对糖尿病控制不利。

这是因为一方面酒精损害人体胰腺,使人体内胰岛素在短时间内缺乏或过量,造成血糖过高或过低。

这种情况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急性糖代谢紊乱,出现高渗性昏迷和低血糖昏迷等症状。

  饮酒过量会导致低血糖昏迷

  据介绍,酒精的热量明显高于碳水化合物。

含酒精浓度高的酒不含其他营养素,长期酗酒会导致营养不良,并影响肝功。

酒还对某些降糖、降压、降脂药物有干扰作用,使药物作用减弱。

另外,酒精不能代谢为葡萄糖,并抑制糖原异生。

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患者空腹饮酒易出现低血糖。

值得警惕的是低血糖症状常常被掩盖,不易与醉酒区别,以致导致严重而持久的低血糖。

  建议患者,只有在血糖控制较好、医生准许时,才能限量饮酒。

所谓适量,是指一周内不超过两个“酒精单位”。

一个“酒精单位”为:

啤酒360毫升,或干葡萄酒150毫升,或白酒45毫升。

  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常见现象。

主要表现为心慌、出汗、疲乏无力、面色苍白。

当血糖进一步降低时,患者会出现烦躁、意识混乱、多语,再严重者可能出现昏迷。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脑组织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避免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十分重要。

患者外出时要携带饼干、糖果等食品,如果出现轻度低血糖,患者可以食用糖果、食品或饮糖水。

控糖有新招糖友知多少

作为饮食控制新方案--按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安排饮食,不仅要了解每一种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而且还要了解不同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因此,世界各国在测定大量的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后,向大众进行推荐以"新法"控制血糖。

  饮食控制被公认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措施,其中,食品交换法被广泛推荐和采用,很多糖尿病患者对此已有一定认识,手头也有一本食品交换手册。

平时,他们在饮食上参照手册列出的等热量食品来安排食谱,如25克大米替换等量的玉米面、荞麦面、油条、绿豆等,25克的夹心猪肉替换60克鸡蛋、80克鲤鱼等。

然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不同食物的"质"并不相同,即使是含等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导致人体的血糖反应也不相同。

因此,专家就提出了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概念,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有效地控制饮食。

  作为饮食控制新方案--按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安排饮食,不仅要了解每一种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而且还要了解不同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因此,世界各国在测定大量的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后,向大众进行推荐以"新法"控制血糖。

目前,我国常用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分析工作已初步完成。

下面,把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饮食控制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同样是糖,升血糖作用并不一样--血糖生成指数的概念

  应该说,糖尿病患者不但要关心吃什么,吃多少,更应关心吃后血糖反应如何。

如果食物消化速度慢,进食后血糖升高缓慢,热量持续释放,就有助于保持血糖稳定,对病情有利。

一般地说,食物对血糖的影响,不但与其中碳水化合物的类型、含量,而且与食物的物理性状、化学结构、加工方式、贮存条件等有关。

以糖类食品为例,进食果糖、乳糖、蔗糖、蜂蜜、白糖、葡萄糖、麦芽糖等后,人体血糖升高速度并不相同,速度最快的为麦芽糖,而最慢的为果糖,前者为后者4.6倍。

生的青香蕉和熟的黄香蕉,全麦面包和白面包进食后,对血糖的影响也不同。

  那么,如何衡量不同食物对人体血糖的影响呢?

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指标就是血糖生成指数。

具体地说,血糖生成指数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一项有效指标,指含50克有价值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相当量的葡萄糖和面包,在一定时间内体内血糖应答水平的百分比值。

血糖生成指数高的食物进入体内后,消化快、吸收快,葡萄糖迅速进入血液,导致血液中的血糖浓度高,而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物则相反。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都推荐人们,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参照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表,合理选择食物、控制饮食,并建议在食物标签上标注总碳水化合物含量及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

  同样控制饮食,新方案效果好--血糖生成指数的应用

  为了解血糖生成指数的实际应用意义,我们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生成指数教育,并与采用传统食物交换法患者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接受血糖生成指数教育的患者空腹血糖、午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下降,而接受食物交换法教育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无显著下降(该指标反映近8~12周血糖的平均水平)。

在食物选择上,接受血糖生成指数教育的患者主动选择樱桃、鲜桃等血糖生成指数值较低的水果,而接受食物交换法教育的患者选择西瓜等血糖生成指数值较高的水果仍较普遍。

研究中还发现,根据血糖生成指数选择食物,方法简便易行,而且不用对食物进行严格分类,更容易做到食物多样化。

  在具体应用上,因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只反映食物本身的特性,并未考虑每日膳食总热量,所以糖尿病患者首先应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或在营养科医生指导下,制定每日膳食总热量标准,安排日常食谱。

在具体选择某一类食物时,可参照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表,多食用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膳食平衡宝塔,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安排日常饮食的参考,只需减少10%左右谷类摄入即可。

具体地说,每天应摄入谷类300~400克(正常人为300~500克)、蔬菜400~500克、水果100~200克、鱼虾类50克、蛋类25~50克、畜禽肉类50~100克、豆类及豆制品50克、奶类及奶制品100克、油脂类50克。

糖尿病患者过春节如何“吃得既好又健康”

 糖尿病患者有很多饮食禁忌。

春节期间,糖尿病患者只要合理安排饮食,就能吃得好又吃得健康。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在节日期间千万不能放弃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否则可能导致血糖、尿糖的极大波动,出现急性并发症而发生危险。

  糖尿病患者可按照饮食平衡的原则选择食物。

首先应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食品,在规定进食量内选择四大类食品(谷薯类,蔬菜水果类,肉、禽、鱼、乳、蛋、豆类,油脂类),不偏好某一类食物。

不抽烟,最好不喝酒或者少量饮用无糖的干红或干白葡萄酒,不要随意吃零食。

糖尿病患者在哪些情况下可以吃水果?

空腹血糖在7.8毫摩尔/升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在10毫摩尔/升以下,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在7.5%以下,病情稳定,不常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的患者,可以在营养师指导下选用含糖量低、味道酸甜的水果。

血糖高、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只能选用含糖量在5%以下的蔬菜、水果,比如草莓、西红柿、黄瓜等。

另外,西瓜、橙子、柚子、柠檬、苹果、桃、杏、枇杷、菠萝、樱桃等水果含糖量也较低,每100克含糖量均少于10克,可以适当选择。

  为了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而导致血糖过高,不提倡糖尿病患者餐前或饭后立即吃水果,吃水果的时间最好选在两餐之间、饥饿时或者体力活动之后。

糖尿病患者得吃两类副食减少主食

糖尿病患者往往把每顿主食的量算计得很好,但是需注意的是,这个量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在进食两类食品后,主食需要减量。

这两类食品,一是糖分含量高的,二是脂肪含量高的。

  吃了含糖量高的食品会直接影响血糖,引起血糖波动,特别是使得餐后血糖升高。

红豆、绿豆、薏米、白薯等含糖量均在20%以上,土豆、山药、芋头、菱角、蚕豆、豌豆等含糖量也在15%以上。

另外,腐竹、粉皮、蘑菇、木耳、淀粉等含糖量也不少。

这些食品不宜吃得太多。

  含脂肪过高的食品摄入过多会引起体重增加、血脂升高,而且脂肪在体内也能变成糖,还能产生酮体,所以过多食用不好。

含脂肪过多的食物包括动物油、植物油、芝麻酱、肉类(特别是肥猪肉、鸭肉、鹅肉)、蛋黄及坚果(如花生、瓜子、榛子、松子)等。

  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在进食较多上述食品后,一定要适当减少主食。

糖尿病患者的“食物金字塔”

糖尿病人并没有固定的食谱,但是糖尿病患者应该按照“食物金字塔”的指引去设计餐单,要特别注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糖尿病人饮食须知

  如果你已经被诊断为糖尿病,你的医生应该已经忠告你要注意你的营养状况,以辅助你的治疗。

营养学的专家表示,糖尿病人并没有固定的食谱,但是糖尿病患者应该按照“食物金字塔”的指引去设计餐单,要特别注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糖尿病患者要保持血糖稳定应该每天定时定量地进食。

  开始你的营养治疗

  如果你在被诊断为糖尿病之前,一直都没有尝试过健康和均衡的膳食,那么对你来说开始营养治疗的确是件难事。

也许你可以试试以下由美国糖尿病协会所提出的小贴士:

  摄入更多的淀粉例如面包、谷类及富含淀粉质的蔬菜。

你的目标是每天摄入6份或者以上的这类食物。

打个比方,早餐的时候你可以试试用脱脂牛奶拌的谷类食品,或者试试蘸有一茶匙果酱的百吉饼(先蒸后烤的发面圈)。

另一些补充淀粉的策略包括在你进食的沙拉、炖肉中加入煮熟的黑豆、玉米或者鹰嘴豆。

  每天吃5种水果和蔬菜在你嘴馋的时候,把一两块水果当成你的零食,又或者在你炒菜、炖肉的时候加入蔬菜。

你也可以在午餐或者肚子饿时吃点生的青菜。

吃适量的糖和糖果,一星期之中你最多可以吃1到2次你喜欢的糖果。

把你渴望的甜品变成小份来吃,这样可以减少你糖类、脂肪和卡路里的摄入。

  水果、蔬菜和一些植物种子中含有可溶性纤维,这对糖尿病病人非常有益处,因为可溶性纤维可以减慢及减少糖类从肠道的吸收。

豆类,例如煮熟的红腰豆,是可溶性纤维含量最高的食物之一。

其它富含纤维的食物象胡萝卜对血糖也有正面影响。

而在糠、全麦食物和坚果类中所含的不溶性纤维则有肠道清洁器的作用,它们可以清洁远端的胃肠道。

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大与饮食不当有关

有些人被查出患糖尿病,就进行了严格的饮食控制:

原来每餐吃两碗饭,现在只吃大半碗;以前爱吃鱼和肉,现在只吃青菜。

三个月过后,体型“苗条”了一大圈,很开心,以为已经找到对付糖尿病的制胜法宝。

但渐渐地,精神越来越差,动不动就犯头晕,以前每天散步半个钟头,现在走十分钟就气喘吁吁。

到医院一检查才知道,原来,因为患糖尿病过分节食,新添了一样毛病:

营养不良。

营养师提醒,饮食和运动是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基石,但需要指出的是,患者应按医生开的饮食处方吃东西,不可盲目节食,否则很容易导致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反而更易引起并发症,导致病情恶化。

  血糖波动大1/3缘起饮食不当

 “在血糖波动比较厉害的患者中,三分之一是因为饮食控制不当引起的。

”饮食、运动、药物治疗、血糖自我监测和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五个重要基石。

但遗憾的是,多数患者尚不能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些基石对自己进行保健。

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成立了一个糖尿病病友会,定期把病友们召集起来,聚聚餐或者进行一些户外郊游,一方面在活动中让大家掌握正确的保健知识,另一方面也给病友们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我平时在家里,从来不敢吃这么多!

”看着营养医师精心为她准备的一荤一素以及满满一碗饭,一位患者有点惊奇,她告诉说,自从4年前患病,她吃什么都要犯嘀咕,听说糖尿病是富贵病,就因为吃得太好,才导致血糖升高,所以,别说是鸡鸭鱼肉,就连米饭和青菜水果,她都不敢多吃。

后来了解到,不光是这位患者,很多病友,看到给他们端出的饭菜,个个都喜出望外。

“没想到其实可以吃这么多,看来以后在家吃饭,不用这么缩手缩脚了!

  如何自我监测血糖?

如果是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妊娠期患者以及口服降糖药患者,最好每天早饭前、饭后两小时、睡觉前、夜间2时进行测量。

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每天测血糖1~4次;使用促胰岛素分泌剂的患者每天测血糖1~4次;Ⅰ型糖尿病患者每日至少测血糖3~4次;生病或剧烈运动之前应增加监测次数;生病或血糖大于或等于20mmol/L时,应同时测定血酮或者尿酮体;血糖控制良好或稳定的患者应每周监测一天或者两天;血糖控制差或者不稳定的患者或患有其他急性疾病者应每天监测直至血糖得到控制为止。

  只吃菜不吃饭易营养不良

 糖尿病患者对于饮食存在很多误区,容易走极端,要么是百无禁忌、什么都吃,要么就是什么都怕、什么都不敢吃,这两种态度对于控制血糖稳定都是有害无益的。

  一般来说,平时热量高的食物要尽量少吃,热量低的食物要适量多吃。

一些糖尿病患者觉得米饭含糖量较蔬菜高,于是索性不吃米饭,只吃肉类和蔬菜。

但米饭中的淀粉、蛋白质同样为身体所必需,只吃青菜也容易营养不良。

  合理搭配饮食的另一条重要原则是参考食物的升糖指数。

一种食物的升糖指数是指,当我们将食物吃进体内后(相对于吃进葡萄糖时)使血糖升高的比例,用来表示食物在一定时间内转化成血糖的能力。

一般来说,升糖指数高的食物要控制食用,升糖指数低的食物要适量多吃。

  饮食根据体力消耗“量出为入”

  除此之外,要根据每天的体力消耗来调整饮食量。

一个人到底需要摄入多少热量?

答案因各人的体质指标和具体需要而异,这需要综合计算每个人的标准体重、体质指数、血糖情况、年龄和体力消耗等指标。

就年龄而言,老年人因为身体器官的老化,较成人的能量摄入要递减;儿童则要适量增加食用含热量高的食物,因为除了供应身体日常消耗之外,还要满足身体发育、增高所需的能量。

肖正华指出,每天的热量摄入要考虑当天的体力消耗,“量出为入”。

也就是说,如果当天运动和体力支出较少,那么含热量高的食物就应该限制食用;相反,则要适量增加食用。

糖尿病患者吃水果要坚持5不吃

吃水果,在很多糖尿病患者眼里,是犯了“大忌”。

其实,水果并不可怕,况且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这些对糖尿病患者都是有益的。

  不过,要想水果吃得安全,糖尿病患者必须掌握水果5不吃的原则。

  ◇血糖未控制不吃

  当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7.8毫摩尔/升时,说明血糖并未控制,则暂不能吃水果。

  ◇餐前餐后不吃

  如果空腹血糖<7.8毫摩尔/升,也不能随心所欲地享受水果。

一般来说,饭前和饭后半个小时内,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比较大,这个时间段千万不要吃水果。

  ◇含糖量高不吃

  水果中含糖量大于44%以上的,最好不吃。

西瓜含糖4%,最低;枣、甘蔗、红果约20%。

在严格限制总热量的前提下,适当进食一些西瓜等含糖量较低的水果是允许的。

  ◇不减食不吃

  进食水果后,需相应地扣除主食量,譬如200克橘子或苹果相当于主食25克。

一般情况下,在午餐和晚餐主食均按标准控制在50克或75克时,15:

00时可进食一块西瓜或一个苹果或其他水果(200~250克)以顶替加餐。

  ◇不监测不吃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要定期监测血糖,即使空腹血糖<7.8毫摩尔/升,也不能掉以轻心。

糖尿病患者不要迷信无糖食品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注意饮食、控制血糖成为日常生活中必须重视的事情,所以很多患者会主动去选择无糖食品或降糖食品。

有些甜味食品的配料表中没有了白砂糖、蔗糖的痕迹,取而代之的则是木糖醇、甜蜜素、蛋白糖等甜味剂。

  不甜的食品不一定是“无糖食品”

  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有木糖醇、糖精、甜蜜素、蛋白糖等等,木糖醇是最为常见的,同时它也是寡糖的一种。

之所以说木糖醇对糖尿病人无影响,是因为它在参加人体代谢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胰岛素,虽然也有一定的热量,但是相对于葡萄糖来说热能很低,其糖分的吸收率也只是葡萄糖的15%。

然而其他几种甜味剂其甜度一般比蔗糖要高出300~500倍,但不提供热能也不含营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