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课时考点复习调研测试5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80322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课时考点复习调研测试5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课时考点复习调研测试5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课时考点复习调研测试5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课时考点复习调研测试5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课时考点复习调研测试5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课时考点复习调研测试52.docx

《高三地理课时考点复习调研测试5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课时考点复习调研测试52.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课时考点复习调研测试52.docx

高三地理课时考点复习调研测试52

1.练高考

(2015•福建卷)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侵溢上陆的现象。

图19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的逐月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省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9分)

(2)简述该省防御风暴潮灾害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

【答案】

(1)(9分)季节:

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原因:

该省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活动,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河流入海流量大,对风暴潮起顶托作用(或与天文大潮相逢),增加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次数。

(2)(6分)加强风暴潮灾害的监测和预报:

加固堤防;保护生物(红树森、珊瑚礁)海岸,营造沿海防护林;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御风暴潮灾害的意识。

(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名师点睛】自然灾害防御措施分为非工程性措施和工程性措施。

非工程性防御措施指建立监测与预报预警系统各应急机制;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加强防洪规划与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生态环境意识。

工程性防御措施指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

具体方式:

一是改变地表环境,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强度;二是可以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三是可以改变财物等的特性,提高抗灾性能,减少灾害损失。

(2015•山东卷)45.(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56年1月23日24时左右,陕西关中地区发生8.0级以上地震。

据﹤明史.五行志﹥记载:

“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

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

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于地中,或平地突出山阜,或一日数震,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

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

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答案】地震震级高,烈度大;地震发生在午夜,人员来不及反应;地震波及的范围广、人口多,房屋倒塌严重;次生灾害(水灾)严重。

考点:

地质灾害类型及危害,危害严重的原因。

【名师点睛】根据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读材料,不难判断是地震。

根据材料数据,判断地震震级高、烈度大,时间是晚上,居民多在家中,伤亡大。

根据灾害的群发性特点,可以推理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甚至是瘟疫出现,加重了人员的伤亡。

(2014·天津卷)结合图文资料,回答第7-8题。

图4

图4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下沉区。

7、经考证发现,近30年来,甲地海岸线基本稳定,乙地海岸线向海推进,丙地海岸线向陆地后退。

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三地海岸的

A、地貌形态B、泥沙沉积量C、河网密度D、抗蚀能力

8、为了减轻未来可能发生强烈地震造成的损失,断裂带附近的城市制定建筑防震标准应主要考虑

A、震级B、震中距C、烈度D、震源深度

【答案】7、B8、C

【解析】

试题分析:

7、因三地都属于淤泥质海岸,表明都是泥沙沉积,且地壳持续下沉,表明地质条件相同,所以影响海岸线的因素主要是泥沙沉积量,沉积量多于地壳的下沉量,海岸线向海推进,反之,海岸线向陆地后退,两者相等,海岸线基本稳定;而河网密度不一定与泥沙沉积量呈正相关;抗蚀能力没有差异。

故选B。

考点:

外力作用、地质灾害。

(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Ⅱ)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

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答案】特点:

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8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原因:

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

【解析】据图概括地质灾害的月际分布特点。

由图可知,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其低山丘陵区各月都会发生地质灾害,只是灾害的次数不同,5~8月次数较多,6月次数最多,11月~次年2月次数较少。

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多少和降水量密切相关,降水多的月份地质灾害就多,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说明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大,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且多暴雨;7月份地质灾害相对较少,说明7月份降水少,原因是该月份受夏季风影响相对较小,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较大。

(2014·上海卷)(十八)泥石流是我国一种多发的地质灾害,常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0分)

一批地理工作者对我国华北某省山区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划定了该区泥石流的高危区、中危区和低危区分布范围。

45、该地区泥石流哪几个月份发生的概率比较高?

为什么?

(4分)

46、判断图中1、2、3所示区域,哪一个是泥石流高危区,并说明理由。

(6分)

【答案】

45、月份:

7、8、9月。

原因:

该地地处华北地区,7、8、9月为一年中降水频度和强度比较大的月份,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这段时间更易发生泥石流灾害。

因此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概率也较其他月份为高。

46、判断:

①所示区域为高危区。

理由:

与西北坡相比,该山脉东南坡坡度更陡,松散碎屑物更多;且东南坡为迎风坡,降水频度和强度大于西北坡,东南坡有一断层,断层活动更易诱发松散碎屑物失稳,因此更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

(降水活动与断层两点任答一点即可)

考点:

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

(2013四川卷)2013年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

读图l回答1-2题。

1、图示重旱的主要省区简称是

A.陕、桂、湘B.滇、黔、蜀C.滇、黔、湘D.陕、蜀、桂

2、在发生重、特旱的地区此时期最可能出现

A.滑坡B.沙尘暴C.森林火险D.土壤盐碱化

【答案】1.B2.C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自然灾害的分布与防治。

(2013海南卷)2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湖底比东侧大堤外的平原高出数米,被称为“悬湖”。

历史上,洪泽湖上游的淮河流域多次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

图10示意洪泽湖及其相关水系的分布。

分析洪泽湖成为“悬湖”的原因及其与上游流域洪涝灾害的关系。

【答案】成因:

洪泽湖上游流域面积大,河流输送泥沙量大;(2分)洪泽湖湖面宽广,水量速度缓慢,泥沙在湖底大量沉积;(2分)受东侧大堤约束,湖底逐渐抬高。

(2分)

关系:

(淮海干流直接进入洪泽湖,)“悬湖”抬高上游河流水位,使上游河流排水不畅,加重了上游流域洪涝灾害。

(4分)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洪泽湖“悬湖”的形成可以联系黄河下游的“地上悬河”成因进行分析。

从流域内的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大、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和大堤修建等方面分析;洪涝灾害应从降水集中和地势低平等方面分析,该题强调洪泽湖“悬河”对上游流域洪涝灾害的影响,主要从抬高上游水位方面分析。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洪涝灾害的成因。

(2013四川卷)13、图6和图7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一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据图6和图7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

(10分)

【答案】

(2)西部平原地区(2分);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2分);降雪(水)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2分);积雪量大(2分);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2分)。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

(2013山东卷)33.(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0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6分)

(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4分)

【答案】

(1)甲地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2)冲毁铁路;阻塞河道

【解析】

(1)造成泥石流多发的因素主要有地形坡度、降水,植被覆盖情况等。

通过经纬度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泥石流的发生主要由夏季暴雨引起;比较甲乙两地可以看出甲地较乙地等高线密,地势起伏较大,坡度陡;乙地处于山地的背风侧,降水少,而甲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易形成暴雨,诱发泥石流。

(2)泥石流发生会冲毁道路,埋没农田,冲毁建筑,冲断桥梁,堵塞河道,造成人员伤亡等危害,根据图中提示信息回答,由于图中泥石流多发区靠近铁路与河道,因此泥石流会导致附近的铁路被冲毁,河道阻塞。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危害,主要考查考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013新课标Ⅱ)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的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013午4月,东北地区持续低温.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10天。

分析4月份持续低温对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答案】东北(农作物春播秋收,一年一熟,)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间较短。

(2分)春播推迟7—10天,即农作物生长期缩短了7—10天;(3分)错过适宜的播种期,扰乱了农作物正常的生长节律。

(3分)所以,农作物的产量会减少,质量会降低。

(2分)

【解析】结合资料“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10天”可知,当年的春播作物的收获期将向后推迟7-10天,而东北地区热量条件较差,这就意味着农作物的生长期缩短了7~10天,这就会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低温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练模拟

(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一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冰湖溃决灾害是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的灾害之一。

米堆冰湖为冰碛物阻塞形成的冰湖。

(冰碛物为冰川搬运和堆积的石块和碎屑物)。

下图示意米堆冰湖环境。

(1)分析米堆冰湖溃决的主要原因。

(6分)

(2)说出米堆冰湖溃决带来的危害。

(4分)

【答案】

(1)(6分)冰碛物堰塞体破碎、松散,容易垮塌(2分);(夏季)冰川融水补给进湖水量远大于出湖水量,水位抬升快(2分);冰碛物、泥石流物质堆积湖盆,抬高水位(冰川运动入湖抬高水位)(2分)

(2)(4分)洪流损毁、淹没米堆沟内的村舍、农田、道路(2分);带来人员伤亡(2分);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答对2点得4分)

【考点定位】湖泊溃决的原因和危害

(广西河池市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第五次月考)(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浙江省低山丘陵区及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图11示意该区城2000-2014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发生的次数。

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

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答案】(10分)

特点:

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6月份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4分)

原因:

浙江省低山丘陵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3分)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

(3分)

【考点定位】考查地质灾害。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12月月考)(10分)下图为南亚部分地区易旱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简述该地区易旱区的空间分布,并分析成因。

【答案】易旱区主要分布在年降水1000毫米以下的地区(或德干高原内部、恒河平原和印度半岛西北部的热带沙漠地区)(4分)。

成因:

(德干高原内部和恒河平原)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域,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降水变率大)(2分);地处西南季风背风坡,降水较少(2分)。

印度半岛西北部的热带沙漠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2分)。

【考点定位】旱灾的分布规律及成因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热身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受强冷空气影响,2015年4月15日北京地区出现13年来最强沙尘暴,这次沙尘暴的成分几乎没有“沙”,以“尘”为主。

专家指出,自去年冬季以来北半球温带地区平均温度偏高,出现了“暖冬”天气,“暖冬”和强冷空气对本次沙尘暴影响很大。

专家还指出,此次沙尘暴与以往不同,它主要发源于外蒙古地区而不是我国。

(1)简析暖冬天气与沙尘暴的关联性。

(4分)

(2)说明北京此次沙尘暴的成分为什么几乎没有“沙”,而是以“尘”为主。

(6分)

【答案】

(1)暖冬天气蒸发强,土壤更加干燥(松散),增加沙尘来源;(2分)温度高,上升气流强,易扬起沙尘。

(2分)

(2)距沙尘暴发源地远;(2分)沙尘离开发源地后,随着风速降低,质量重的“沙”首先沉降(没到达北京先沉降),质量轻的“尘”刮到北京;(2分)我国境内沙尘暴途经地区环境得到改善(生态退耕,防护林建设),境内沙尘来源减少。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沙尘暴的形成受到沙源和风力两个因素的影响。

暖冬天气气温高,蒸发旺盛,土壤更加干燥,易形成沙源;气温高,气流上升运动强烈,易扬起沙尘。

(2)北京距沙尘暴发源地较远,且与“尘”相比,“沙”颗粒较大,质量较重,随着风速降低,易先沉降,而质量较轻的“尘”被风力搬运到北京;生态退耕、防护林建设等生态工程建设使得我国境内沙尘暴途径地区的环境得到改善,沙尘来源减少。

【考点定位】沙尘暴成因。

(2015届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第六次月考)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我国南方一些山区的斜坡地带,发现有部分区域的树木树干生长方向有很大的弯曲,呈现如马刀一

样的形态,这些树被称为“马刀树”,它的存在是某种地质灾害的明显标志。

指出导致“马刀树”形成的灾害类型以及该灾害产生的可能原因。

(10分)

【答案】滑坡。

(2分)

地势陡峭;植被破坏严重;强降水;地表物质疏松;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在坡脚开挖工程、爆破、水库蓄水等(该点必答)。

(8分)

考点:

自然灾害类型的推测及该灾害产生的原因。

(2015届江西省重点中学高三四校联考上学期第二次联合考地理试)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2013年8月中旬,受旱灾持续影响,江西90个县(区、市)596.1万人受灾,175.1万人饮水困难,150.6万人需生活救助;饮水困难大牲畜22.9万头(只);农作物受灾面积437.4千公顷,其中绝收50.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6.7亿元。

(江西省南丰县莱溪村池塘干涸之后留下的死鱼和田螺图)

(1)分析此次旱灾给江西带来的危害(4分)

(2)从地理学角度,给出缓解此次旱情的合理措施。

(6分)

【答案】

(1)危害:

造成农牧业减产,人畜饮水发生困难,农牧民群众陷于贫困之中。

干旱的间接危害是引发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

(4分)

(2)措施:

①加强监测预报;②.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御干旱的应急工作;③启用应急备用水源,调度辖区内一切可用水源,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牲畜饮水;④压减城镇供水指标,优先经济作物灌溉用水,限制大量农业灌溉用水,引渠引水灌溉;⑤限制非生产性高耗水及服务业用水,限制排放工业污水;⑥气象部门适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答出3点即可给满分,6分)

考点:

该题考查旱灾的危害及解决措施。

(2015届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高三12月月考)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初春气温逐渐升高,山坡上的冻土层和积雪融化,并因重力作用向下移动,形成泥流。

规模较大的泥流能摧毁或掩埋植被、建筑物、道路灯。

下图所示区域年降水量约1500—1700毫米,年雨日约180天,甲地海拔约1000米,平原平均气温约4℃,公路西端海拔约3000米。

山地1500米以上分布着云杉、冷杉林,林下土层深厚。

分析图示区域公路西半段初春多发泥流灾害的原因。

【答案】

(公路北侧)山高(坡度大,高差数百米到千米以上)坡长,(2分)且土层深厚、含水量大(降水量大、雨日多、有植被保护);(2分)冬季气温低于0℃,土层冻结,有积雪;(3分)初春升温快,冻土层和积雪快速融化。

(3分)

考点:

本题考查地质灾害。

(2014-2015学年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第一学期11月高三联考地理试卷)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疆达坂城是我国有名的大风发生区,全年大风日数平均150天,最多为202天,≥10级大风每年都出现,≥12级大风平均每隔3~4年出现1次。

当出现≥8级大风时,达坂城至乌鲁木齐的交通受影响。

这里出现的大风可毁坏铁路、掀翻列车。

简析达坂城多大风(主风向)的原因;并试述兰新铁路在达坂城路段可采取的防风措施。

【答案】

达坂城东北侧有博格达山,西南侧有盖氏山,是一个西北—东南向的谷地(2分)。

当北方冷空气侵入北疆经过达坂城谷地进入南疆(吐鲁番盆地)时,因狭管效应风速加大,产生西北大风。

(2分)

修筑特别(抗风蚀)路基(2分);修筑防风墙(屏)(2分);在隧道中通过(2分)。

考点:

读图分析能力。

(2015届湖北省黄冈中学等八校高三12月第一次联考)5.(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极地涡旋是位于南、北极的大规模持久气旋。

一般情况下,北极涡旋会将寒流锁定在北极及高纬地区。

如果北极和中纬地区温差缩小(北极变暖速度是中纬度的两倍),则会减弱极地高压对极地涡旋的控制力,导致寒流入侵中纬地区。

2014年初,强大的“极地漩涡”持续席卷美国,导致美国东北部多地出现罕见的暴风雪天气(如图阴影部分)。

截至2014年2月14日,持续4天宾夕法尼亚州某郡降下57厘米厚的雪,纽约州部分地区积雪68.5厘米。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试从大气环流、地形、地理位置角度分析2014年初美国东北部出现严重暴风雪的原因。

【答案】(全球变暖)北极升温快,极地高压对极地涡旋控制力减弱(2分),强大极地涡旋入侵导致北极寒冷气流急剧南下(2分);美国中部大平原纵贯南北,寒冷气流受地形阻挡小,可直达美国东部(2分);东部沿海受墨西哥湾暖流与沿岸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水汽含量充足(2分);强大寒冷气流与暖湿气流交汇,形成严重暴风雪(2分)。

考点:

暴风雪成因

(2015届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6.(10分)此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6分)

(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4分)

【答案】

(1)甲地。

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2)冲毁铁路;阻塞河道。

考点:

自然灾害的危害。

(山西省忻州一中2015届高三1月月考)7.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6分)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4分)

【答案】

(1)甲为地震 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

乙为飓风  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源地(4分)

(2)加强灾害预测和预报;制定防灾应急方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

(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甲位于板块交界处,属环太平洋地震带,主要灾害为地震。

乙位于美国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源地,主要灾害为飓风。

(2)对自然灾害要加强灾害预测和预报。

制定防灾应急方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

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

考点:

自然灾害的类型及防御措施。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也是地球上除海洋之外最大的天然水库。

冰川是在高寒气候环境下形成发育的、多年存在于高山地区的具有一定规模、且具有特殊运动形式的自然冰体。

西藏、新疆等我国西部地区拥有的冰川面积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90%。

自195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西部冰川总体呈萎缩态势,面积缩小了18%左右。

说明我国西部冰川退缩的原因并指出其所产生的危害。

【答案】

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2分)

危害:

使淡水资源减少,导致水资源危机;

增大河川径流从而产生洪水,还会引发泥石流等其他自然灾害;

引起海平面上升,危及岛国和沿海地区的安全;

破坏生态平衡,危及生物多样性。

(8分)

考点:

全球变暖的影响、危害。

3.练热点

1.图9是我国山区道路两侧常见的工程图片。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该工程预防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和该类型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

(10分)

【答案】

灾害类型:

滑坡。

(4分)

诱发因素:

地震;强降雨和融雪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矿山开采等)。

(6分,每点2分)

【考点定位】滑坡的危害与治理措施。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超强台风海燕于2013年11月8日凌晨4点40分在菲律宾中部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260km/H,为全球有记录以来的最强登陆台风。

下图是超强台风海燕的移动轨迹。

材料二、台风发生在热带海洋上,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指的是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异常增暖和变冷的现象,这一影响大气环流和气候异常的强信号,必然会对台风发生的个数、强度产生影响。

1949年至1996年,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生成台风的年平均数为28个,厄尔尼诺年生成台风平均为26.4个,拉尼娜年生成台风数平均为31.3个。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

说出台风海燕10日08时和11日08时海南岛的风向,从10日08时到11日08时的台风强度有何变化及原因?

(7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对台风生成数量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

(8分)

(3)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包括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是影响

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

请你为减轻台风灾害提供一些合理建议(3分)

【答案】

(1)10日08时东北风、11日08时东南风。

(2分)台风强度变弱。

(2分)

原因:

纬度越来越高,热量越来越少,登陆后水汽补充减少,摩擦力增大,台风减弱(3分)

(2)厄尔尼诺年较常年减少,拉尼娜年较常年增加(2分)

在厄尔尼诺年,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增高,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偏低,在西北太平洋,提供给大气的热量和水汽减少,太平洋低纬地区对流活动减弱,这是不利于形成台风所需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环流条件,因此在厄尔尼诺年台风活动减少。

(3分)

而在拉尼娜年,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降低,西太平洋海温升高,使西北太平洋对流加强,有利于热带扰动发展,因此台风活动增强。

(3分)

(3)建议:

加强预警预报系统;完善灾后应急系统;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能力;

完善城市的排涝系统,提高城市防洪、排洪能力;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加固港口设施,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答其中3点得3分)

考点:

本题考查台风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下图所示)。

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答案】

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

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

考点:

区域地质灾害类型及成因。

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4月23日,新疆库尔勒、尉犁县等地,甘肃省酒泉市的敦煌市、瓜州县等地,午间遭受特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