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3.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78150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3.docx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3.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3.docx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3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2019.1

(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2018.5

一、积累运用(40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迸发(bèng)校补(jiào)祈祷(qí)锲而不舍(qiè)B.炽痛(hì)嗥鸣(háo)崎岖(qí)叱咤风云(hà)C.冗杂(rǒng)案牍(dú)修葺(róng)气冲斗牛(dòu)D.孱头(càn)萋萋(qī)马嵬坡(wēi)鲜为人知(xiā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樱花的梦幻之美,我们既可以从宣传照片里窥.见.一二,也可以亲自去遇见。

B.一首沉.寂.了三百多年的小诗《苔》,被山村教师和孩子们唤醒,瞬间征服了亿万中国人。

C.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D.为了确保“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家们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去完成研任务。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B.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C.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了起,使他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不少。

D.文章里的中心思想确定以后,还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认真地选择组织材料。

4.下列对文常识或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作家、教育家,代表作《倪焕之》《稻草人》。

B.驿路,又叫“驿道”,古代传递皇帝诏书用的道路。

C.《最苦与最乐》,作者梁启超,别号饮冰室主人,思想家、者。

D.“铭”和“说”都是一种文体。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

5.下面文段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无白丁。

A.斯:

这B.馨:

品德高尚C.上:

上面D.白丁:

平民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文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B.③⑤①④②C.②③⑤①④D.③⑤①②④

7.

(1)根据名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3分)()

A.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这部作品描写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B.《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是一个美丽、要强、勤俭的女子,后因其母亲逝世,她被其父亲卖去做了娼妓,最后被人吊死在树上。

C.有一个人因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告发了曹先生,这个人是阮明。

D.“我算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是老马的感叹。

(2)有人说:

假如曹先生能及时回京,虎妞不死,小福子不死,祥子就不会走向堕落。

你同意吗?

请结合小说谈谈自己的理解感受。

(3分)

 

8.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污huì霹lìjū躬尽瘁力挽狂lán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3分)

(1)东市买骏马,,,。

(2),散入春风满洛城。

(3)故园东望路漫漫,。

(4),惟解漫天作雪飞。

(5)无丝竹之乱耳,。

(6)念天地之悠悠,。

(7),决眦入归鸟。

(8)不畏浮云遮望眼,。

(9)浩荡离愁白日斜,。

(10)《爱莲说》中通过“莲”生长环境象征了君子的不同流合污精神的句子是:

,二、阅读理解(47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10—12题。

(7分)

(甲)夏雨后题青荷兰若唐·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乙)新晴宋·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0.甲乙两首诗写雨后景象,除了都写了“风”之外,还写了哪些意象?

(2分)

11.两首诗分别描绘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2分)

 

12.赏析“偷开门户又翻书”中“偷”字的妙处。

(3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3—16题。

(13分)

于中丞成龙按①部至高邮。

适巨绅家将嫁女,妆奁甚富,夜被穿窬②席卷而去。

刺史无术。

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严搜装载。

又出示谕阖城户口各归第宅,候次日查点搜掘,务得赃物所在。

乃阴嘱吏目:

“设③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

过午得二人,一身之外,并无行装。

公曰:

“此真盗也。

”二人诡辩不已。

公令解衣搜之,见袍服内着女衣二袭④,皆奁中物也。

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选自《聊斋•于成龙》)

【注】①按:

巡视,巡行。

②窬:

yú,洞,窟窿。

③设:

如果。

④袭:

衣裳一套叫一袭。

13.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非复/吴下阿蒙B.不闻爷娘/唤女声

C.妆奁/甚富D.可爱者/甚蕃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①适巨绅家将嫁女适:

__②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止:

③乃阴嘱吏目阴:

15.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

(2分)

④故密着而屡出之也故:

_

②见袍服内着女衣二袭,皆奁中物也。

(2分)

 

16.于成龙如何断定被捉的两人就是“真盗”?

(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

(11分)

①近日见三五好友在上发表读书照片,并附几句评价。

对此我最初只匆匆一扫,觉得朋友很勤奋,工作之余仍能把一些时间腾给读书,心中颇为赞赏。

但是再关注他们读的书,发现其中成功著作、名人自传、励志书籍居多,赞赏之意便少了几分。

②成功著作风靡,已不是一两年的事了,自从它们诞生后,便成为图书市场的宠儿。

但就如我们所看到的,读过励志书的人,并未在阅读之后精神焕发,然后志存高远、悬梁刺股、夜以继日。

因为这些书讲述的,只是一个个他人成功的模式化故事,能起的作用大抵是暂时刺激一下阅读者的神经。

我从心底认为,读书是关乎心灵的事,好书给人的馈赠往往也是思想和心灵上的。

真正能够起到励志作用的书并非成功著作,也不以励志为直接目的,

而是通过帮助读者一步步建设心灵,使读者自觉地实现自我价值。

③首先,好书让人心生敬畏,并激励人不断地习。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好书不胜枚举。

真正的书中良品,能让读书人了解知识的精深,胸怀与精神的清朗,因此我们看到很多博览群书的人,也仍自惭于自身的少知与浅薄。

好书使得读书人不敢妄自尊大,不断激发他们的

求知欲,使他们主动把精力放在习求索上。

读书人真正盼望的,是通过经年的努力与积累,让精神避免躁动和浅薄而接近澄澈。

④同时,好书能培养人的心性,砥砺人的品格。

好书是写作者废寝忘食的真诚创作,凝结了作者尽心体察的智慧以及经年的积累。

那些平实精到的表述,严谨克制的低回,深沉宁静的思想更能打动人、影响人,润物于无声。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适用于形容它们对阅读者产生的自然却深邃的影响。

好书往往是娓娓道,并非套用统一的模式讲述类似的故事,因此每一次阅读都会成为一次心灵之旅。

⑤人最可悲的是没有主心骨,寻不到自己。

书籍在浸润心灵和感染精神后,最为重要的功劳是教人成为自己。

好书助读书人自省自知,也使他们的心境变得更为开阔,会更加尊重他人和环境,更加尊重自己。

⑥所谓成功的路径,并非励志书里说得那么单一,成功的真正定义,理应是在自身最喜

欢的领域做出成绩,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⑦读书关乎心灵,读书渐少又渴望成功的当代人,更需要好书的感染和浸润。

心灵丰盈了,意念坚定了,励志的路才会真正好走。

17.作者为何对好友读成功著作少有赞赏之意?

(3分)

 

18.作者认为好书具有怎样的特点?

(2分)

 

19.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好书的作用?

(4分)

 

20.作者认为成功的含义和条件各是什么?

(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

(16分)

风筝董改正

①我入前,每个年后青黄不接的那段时间,都会到外婆家“打秋风”。

一个人走长长的山路,也不知害怕,因为有憧憬——外婆会做菜,稀饭尤其煮得香,不用小菜都能喝几碗。

②外婆也喜欢我,每次去,她都要杀一只未开口叫的公鸡仔,把鸡肉切成小方块,因为鸡不肥,总要搁点肥肉一起炒。

这一只鸡,全是我一个人吃的。

就连吃过的鸡骨头,外婆也要收集起,用香油炸过,小石磨磨碎,冲给我喝。

③村前有一片大晒场,对于那时的我,可以用广阔形容。

除了秋收,晒场上可干的事情很多,比如春种前的戏班子,农闲里的电影,都是全村出动,我会在第一时间扛条长凳子,

占一个好位置。

届时,孩子们会绕着晒场跑,跟着跑的还有不知其乐何乐的黑狗、黄狗,兴奋地伸着舌头,大口喘气。

④那一个春日,晒场上空飞满了风筝,我吵着也要。

外婆为难了,她不会做,就央求我的舅母,舅母说,鸡骨头粉你都会磨,咋就不会做风筝呢?

舅母到底也没有做。

那时候,我

真是不懂事,只知道如丧考妣地哭,外婆脸上的尴尬,是我隔了几十年光阴才看到的。

⑤外婆只好空着手拉我去晒场,天上飘着各色的风筝,它们舞动得越是恣肆,我的心里就越发委屈。

眼前又有人在放风筝了,一个人远远地牵线,一个人扶,一声“放!

”牵线的

举着手使劲跑,风筝跌跌撞撞,载浮载沉,最终扶摇直上。

外婆边看边说,其实放风筝并不好玩,看看就好。

我就撒开野了,满地打滚,说她是笨蛋,不会做才这祥说。

⑥最终我知道外婆真是无能为力了,而孩子们的风筝大多都是在城里买的,也就灰心了,只好一个人看风筝,想风筝,幻想有一天自己拥有一只绸布的大蝴蝶风筝,我跑啊笑啊,看着它在空中猎猎飞动,感受风筝线紧绷着的快意。

⑦忽然有一日,外婆拿出一个“风筝”,竹子骨外糊着红纸,是过年写对联剩下的。

虽然不是我想要的,但它毕竟是风筝,我还是欣喜若狂的。

她似乎有点不好意思,说:

“我们去放风筝吧!

⑧我确信,对所有的动作都烂熟于心,并且操作绝对规范,但外婆的风筝最终还是没有飞起,它丢人地在晒场上拖着,许多孩子都大笑起。

我狠狠踩踏着它,不管外婆的伤心和尴尬,她也只好呆呆怔怔地看着我,不哄我,不说话。

⑨第二年我就上了,外婆托小姨带口信,说她做了一个绸布的大蝴蝶,并且和我小舅试过,飞上天了。

我应着,因为日子渐渐好过了,不再闹春荒,我也就再没有回去过。

外婆看我了,而我有了很多小伙伴,常常吃过饭,就出去玩了,没工夫陪她说话跟她玩。

中二年级,我得到噩耗,外婆去世了。

我是一路哭着回去的。

我知道,我在村口高喊外婆,她再不能远远地应我,微笑着迎我,拎着我的换洗衣服,摸着我的头问长问短了。

⑩她给我留下那只不再鲜艳的绸布蝴蝶风筝,我坐在石门槛上,看着它:

第一次感到痛彻肺腑的无力无助。

耳边忽然响起舅母的话:

“外婆养外孙,十月放风筝,风筝断了线,不见外婆面。

”又浮现外婆当时淡然的笑容,她是知道的啊,可是爱又怎么会因为知道结局,而有所保留?

⑪这只风筝,终于没再飞起。

它在我的屋顶梁上渐渐朽坏,一触即破,纷纷扬扬着时间的粉屑。

21.本文主要写了与外婆有关的五件事,请从外婆的角度概括其他三件事。

(3分)

①外婆为我烧公鸡仔,并把鸡骨头磨碎给我喝。

④外婆用红纸给我糊风筝,放飞时没能飞上天。

22.“外婆脸上的尴尬,是我隔了几十年光阴才看到的。

”结合上下文,说说外婆尴尬的原因。

(3分)

 

23.说说文章第⑥自然段的作用。

(3分)

 

24.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的画线句。

(3分)

她也只好呆呆怔怔地看着我,不哄我,不说话。

 

 

25.文章以“风筝”为题,有何作用?

(4分)

 

三、根据要求作文(60+3分)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美丽也可以是这样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班级;(4)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2019.1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祈(_____)祷愧怍(______)惧惮(______)涎(______)水污秽(_____)

【答案】

(1).qí

(2).uò(3).dàn(4).xián(5).huì

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chà(_____)异孤shuāng(_____)shǎng(_____)午取dì(_____)震sŏng(_____)

【答案】

(1).诧

(2).孀(3).晌(4).缔(5).悚

【解析】本题考查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生平时的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本题需要注意的字是:

孀。

3.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4)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

(5)《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晚春》一诗中,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争芳斗艳的美丽景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独坐幽篁里

(2).谁家玉笛暗飞声(3).马上相逢无纸笔(4).百般红紫斗芳菲(5).朔气传金柝(6).寒光照铁衣(7).草树知春不久归(8).百般红紫斗芳菲(9).故园东望路漫漫(10).双袖龙钟泪不干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

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

篁,朔。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4.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字梦得,______代文家。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惟吾德馨(____)

(2)谈笑有鸿儒(____)

(3)往无白丁(____)

(4)无案牍之劳形(____)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写出了居室环境怎样的特点?

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一景物描写的句子加以简要赏析。

7.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突出陋室不陋的?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8.《陋室铭》通篇八十一个字,情与景会,事与心谐。

细读此铭,不觉此室之陋,更觉此室之雅。

请你谈谈“陋室”雅在何处。

【答案】4.

(1).刘禹锡

(2).唐

5.

(1).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2).大(3).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4).指官府文书

6.写出了居室环境的清幽淡雅的特点。

“上”、“入”,运用拟人修辞,化静为动,描绘了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特点,给人以安静闲适的感受。

7.居室环境:

清幽淡雅交往人物:

博儒雅室内生活:

脱俗高雅

8.作者以君子的高尚品德自居,“陋室”雅在德行高尚,也因为作者交往的人物而雅,更因作者高雅的生活情趣而雅。

【解析】选自:

《全唐文》作者:

刘禹锡年代:

参考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4.本题考查生文常识的把握,文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课文作者的了解。

5.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

馨: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6.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

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

“上”“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化静为动,描绘了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特点,给人以安静闲适的感受。

7.本题考查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作答。

可以概括为:

居室环境清幽淡雅,交往人物博儒雅,室内生活脱俗高雅。

8.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

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

“陋室”雅在德行高尚,也因为作者交往的人物而雅,更因作者高雅的生活情趣而雅。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勤需早①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②,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

然人有坎壈③,失于盛年,犹当晚,不可自弃。

【注释】①勤需早:

《颜氏家训》是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术著作。

②专利:

专一。

③坎壈:

困顿不得志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勿失机也(______)

(2)一月废置(_______)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不可自弃。

11.为什么勤需早?

【答案】9.

(1).不要

(2).搁置,放弃

10.但人会有困顿不得志而壮年失,还该晚,不可以自己放弃。

11.幼小的时期,精神专一,长成以后,思虑分散。

【解析】选自:

《颜氏家训》作者:

颜之推年代:

南北朝

人在幼小的时候,精神专注敏锐,长大成人以后,思想容易分散,因此,对孩子要及早教育,不可错失良机。

我七岁的时候,背诵《灵光殿赋》,直到今天,隔十年温习一次,还没有遗忘。

二十岁以后,所背诵的经书,搁置在那里一个月,便到了荒废的地步。

当然。

人总有困厄的时候,壮年时失去了求的机会,更应当在晚年时抓紧时间习,不可自暴自弃。

9.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

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

废置:

搁置,放弃。

10.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

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

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本题需注意的词语是:

自弃:

自暴自弃。

点睛: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11.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勤需早的原因是:

幼小的时期,精神专一,长成以后,思虑分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初中毕业后

贾平凹

没有典礼,没有仪式,班主任将一张白里套红的硬纸递给我,说:

“你毕业了。

我看着硬纸,上面写着:

贾平娃,男,14岁,在我校业期满,准予毕业。

1967年8月。

眼下是1968年,领的却是1967年的毕业证,我毕的是什么业?

即使推迟了一年,可我的数仅仅只到方程。

我当下就委屈地哭了。

4年前,我到这里参加考试的时候,一走出考场,在大门外蹲着的父亲和小老师一下子就把我抱起,父亲是一早从40里外的邻县校赶的,他的严厉使我从小就害怕他。

当下问起我的考试情况,得知一道算术题因紧张计算错了时,就重重地打了我一个耳光;又问起作文,我嚅嚅呐呐复述了一遍,他的手又伸过,但他没有打耳光,却将我的鼻涕那么一擦,骂了句:

“好小子!

”当我的成绩以第三名出现在考榜上时,一家人喜欢得放了鞭炮,而又从此得到了父亲为我特地买的一支钢笔。

初入的一年半里,我每个星期日的下午,背着米面,提着酸菜罐子到校去,那里的沙石公路上,罐子被打碎过6次。

我保留着6条罐子系带,梦想着上完初中,上高中,上大,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班主任一直把我送到了校外的公路上。

我是他的得意生,在校的时候,规定每周一次作文,而我总是做两次让他批改。

他抚摸着我的头,从怀里掏出一本三年级的语文课本,说:

“你带着这本书吧。

你还有一本作文,就留在我这儿作个纪念吧。

回去了,可不敢自己误了自己,多多地读些书最好。

我走掉了,走了好远回过头,老师还站在那里,瞧见我看他,手又一次在头顶上摇起。

从此,我成了一个小农民。

我开始使用一本劳动手册。

清早,上工铃一响,就得赶紧起。

脸是不洗的,头发早剃光,再用不着梳理,偷偷从柜里抓出一把红薯干片儿装在口袋,就往大场上跑——队长是在那里分配活的。

或者是套牛,或者去割草。

天黑了,呼呼噜噜喝三碗糊糊饭,拿着手册去落工,工分栏里满写着“3分”。

那时候,队里穷极了,一个工日工钱是2角5分,这就是说,我一天的劳动报酬是7分5厘钱。

父亲夜里可以从习班回睡觉。

一到村口,他就要摘下戴着黑帮字样的白袖标,天明走时,一出村就又戴上。

他教了一辈子书,未经过什么大事,又怕又气,人瘦得失了形。

每次出门,都要亲亲我们,对娘说:

“他们常常开会,突然就宣布逮捕人,说不定今日我就不得回了。

要真的不能回,你不要领平儿他们,让人捎一床被子就是了。

说罢,一家人都哭了。

娘总要给他换上新洗的衣服;父亲剪下领口的扣子,防止用绳索捆绑时,那领口扣子会勒住脖子。

父亲一走,娘就抱着我们哭。

但去上工的时候,却一定要我们在盆子里洗脸,不许一个红肿着眼睛出去。

秋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