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中药师考前辅导资料中药鉴定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70897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5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中药师考前辅导资料中药鉴定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执业中药师考前辅导资料中药鉴定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执业中药师考前辅导资料中药鉴定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执业中药师考前辅导资料中药鉴定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执业中药师考前辅导资料中药鉴定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执业中药师考前辅导资料中药鉴定学.docx

《执业中药师考前辅导资料中药鉴定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中药师考前辅导资料中药鉴定学.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执业中药师考前辅导资料中药鉴定学.docx

执业中药师考前辅导资料中药鉴定学

执业中药师考前辅导资料《中药鉴定学》

一、数量

平均样品的量:

3倍实验用量(供检验用样品量)

酸不溶性灰分:

用10%(HCL)

中药灰分测定的温度:

500℃-600℃

烘干法测定的温度:

100—105℃5小时

精密测定:

千分之一

称定:

百分之一

“约”若干时:

±10%

恒重:

二次干燥差距<0.3毫克

抽取样品

0─5件─99件.100件─1000件.1001…

逐件5件5%+1%

每包件取样量:

一般药材粉末状贵重药材

100—500克25—50克5—10克

鉴定留样的保存期至少:

一年

《中国药典》共9版:

53年仅一部63年、77年1985~2005年,2005年始分为三部。

2010版

蛤蟆油温水侵泡,膨胀度不低于55

北葶苈子温水侵泡,膨胀度不低于12

南葶苈子温水侵泡,膨胀度不低于3

紫外光的波长一般为365纳米或254纳米

挥发油测定:

甲法:

用于测定挥发油的相对密度在1.0以下的挥发油

乙法:

用于测定挥发油的相对密度在1.0以上的挥发油

狗脊:

近外皮1—4mm处有一条凸起的木质部条纹

绵马贯众:

叶柄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u”形排列

何首乌:

云锦状花纹约4—11个(异形维管束)在皮部

牛夕:

2—4轮同心环筋脉点

川牛夕:

4—8轮同心环筋脉点

鸡血藤:

3—8个偏心性半圆形环,髓偏向一侧

小茴香,蛇床子:

背面有5条棱线

小茴香:

分果油管6条于两棱线之间及接合面,内果皮镶嵌细胞5—8个为一组

马钱子:

子叶叶脉5—7条

栀子:

具有6条纵棱翅状

冬虫夏草:

中部4对足最明显,头部3对,近尾部1对不明显

全蝎:

1、1、1、4、5、6、7(足4对,背上5条脊线,后腹部6节,前腹部7节,毒刺1条)

蜈蚣:

全体共22个环节

鳖甲:

两侧有对称肋骨8条

蛤蚧:

尾细坚实,有不甚明显的6—7条银灰色环带

二、本草

《五十二病方》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医学方书

《神农本草经》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汉代(西汉)365种

       分上中下三品

《本草经集著》梁代陶弘景 《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共收集730种

《新修本草》(唐本草)唐代苏敬等23人,官府颁行为我国最早药典

      收载中药850种,出现图文鉴定的方法

《证类本草》宋代 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本草纲目》明代 李时珍 药学贡献最为伟大的本草.

      收载中药1892种,按自然属性作为分类基础并分为纲.目,是自然分类法的先驱

《植物名实图考》清代 吴其浚 植物学名著 考证药用植物

三、采收加工

(一)采收

1.根,根茎类:

秋冬或春初发芽前采收

2.茎木类:

秋冬

3.皮类:

春末夏初

4.叶类:

叶茂色绿旺盛期

5.花类:

花蕾期或开放期

6.果实,种子:

成熟或近成熟时采收

7.全草类:

茎、叶茂盛是采割

(二)加工

1.捡,洗:

去杂质,去非药用部位

2.切片:

较大的根和根茎,坚硬的藤木,肉质果实等

3.蒸、煮、烫:

浆汁、淀粉及糖份高的药材,加工后呈角质样

4.硫磺熏:

漂白杀虫:

山药、白芷、川贝母、白豆蔻

5.发汗:

促使变色、增味、利于干燥:

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

6.干燥:

干燥表示:

烘干、晒干、阴干

     阴干或晾干:

不可用烘干、晒干

7.常见加工法:

煮至透心:

白芍、元胡

蒸至透心:

天麻、红参、姜黄(或煮)、郁金(或煮)、青翘

沸水烫:

太子参、百部(或蒸)、木瓜、山茱萸、栀子、五倍子、水蛭、全蝎、斑蝥

蒸至杀死虫卵或蚜:

桑螵蛸、五倍子

刮去外皮:

大黄 附子 白芍 桔梗 半夏 浙贝 山药 黄柏

低温干燥:

西洋参 活性参 白芷

打光:

三七 山药           烟火熏干:

当归 

轻轻捶扁:

巴戟天           矾水擦去外皮:

川贝母

含脂的木材:

沉香           有钩的嫩枝:

钩藤  

水压机打包:

番泻叶(狭叶番泻叶)   花冠黄变红时采收:

红花

穗绿时采收:

荆芥           切伤流脂:

乳香 没药 

入热水中软化成团:

血竭        加水和石灰加工:

青黛

挤取分泌物:

蟾酥           锯或砍取:

鹿茸

重结晶:

芒硝             压制成型:

肉桂(桂夹)

烘干:

地黄 玄参 烘白术 枸杞子

纵剖为瓣:

天花粉 木香 木瓜 山楂 枳壳

剖腹:

广地龙 蛤蚧 金钱白花蛇 蕲蛇 乌梢蛇

四、鉴定方法

中药鉴定常用的鉴定方法有:

来源鉴定法(基原鉴定法)、性状鉴定法、显微鉴定法及理化鉴定法等。

一、来源鉴定法

1.观察植物形态

2.核对文献

3.核对标本

二、性状鉴定法

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方法来鉴别。

其中色泽是指在自然光下观察,若两种色调复合描述,则以后种色调为主。

断面特征有“菊花心”的,如黄芪、甘草等;有“车轮纹”的,如防己。

三、显微鉴定法

(一)显微制片方法

横切面或纵切面切片、表面制片、粉末制片、解离组织片、花粉粒及孢子制片、磨片制片、粉末药材制片等。

1.粉末制片常用试剂:

蒸馏水、稀甘油、甘油醋酸、水合氯醛试液。

2.解离组织制片:

薄壁组织占大部分的,用氢氧化钾法;质地坚硬、木化组织较多的,用硝铬酸法或氯酸钾法。

3.磨片制片:

矿物药、动物药,可采用此法;厚度0.03mm,用乙醇处理。

(二)细胞壁鉴别

1.木质化:

加间苯三酚、盐酸,呈红色。

2.木栓化:

加苏丹Ⅲ试液,呈红色。

3.纤维素:

加氯化锌碘试液,呈蓝色或紫色。

4.硅质化:

加硫酸,无变化。

(三)细胞内含物鉴别

1.淀粉粒:

加碘试液,呈蓝色或紫色。

2.糊粉粒:

加碘试液,呈棕色或黄棕色;加硝酸汞试液,呈砖红色。

3.黏液:

加钌红试液,呈红色。

4.草酸钙结晶:

加稀醋酸不溶解,加稀盐酸溶解而无气泡产生。

5.碳酸钙结晶:

加稀盐酸溶解,同时有气泡产生。

6.硅质块:

加硫酸不溶解。

7.脂肪油、挥发油或树脂:

加苏丹Ⅲ试液,呈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

(四)显微测量:

使用目镜测微尺

显微常数:

主要用于叶类,如气孔数、气孔指数

显微制片试剂:

水——观察淀粉粒制片

稀甘油——防止水合氯醛析出结晶

甘油醋酸——适宜淀粉粒的观察

水合氯醛——最常用的透化剂,多使用于中成药、中药粉末或切片的观察。

四、理化鉴定法

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的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的方法。

微量升华:

大黄、何首乌、紫草、胡黄连、沉香、牡丹皮、大青叶、

薄荷、斑蝥

显微化学反应:

绵马贯众、黄连、肉桂、丁香

荧光分析:

紫外光365nm波长或254nm波长。

泡沫指数、溶血指数:

皂苷成分的性质,如猪牙皂。

水分测定法(四种):

烘干法、甲苯法、减压干燥法、气相色谱法。

灰分测定法:

总灰分测定、酸不溶性灰分测定。

膨胀度测定:

1g药材+水,膨胀后的体积(毫升)数,适用于含黏液质、胶质、半纤维素类的天然药品、树胶。

酸败度测定:

适用于含油脂或含油脂的种子类药材,通过酸值、羰基值、过氧化值的测定,来反映酸败度。

色度检查:

适用于易变色药材,如白术。

有害物质:

内源性——马兜铃酸(肾毒性)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肝毒性)

外源性——重金属:

铅、镉、汞、铜等与硫化钠反应检查

残留农药:

有机氯、有机磷、拟除虫菊酯

黄曲霉素:

强烈致癌物质

二氧化硫:

硫磺熏造成

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定性为主。

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的首选和主流。

气相色谱法——含挥发油(性)成分的中药适宜。

蛋白电泳色谱法——含蛋白质、氨基酸,如动物、果实、种子类中药的测定。

五、性状名词

菊花心:

黄芪、甘草、党参、木香

车轮纹:

防己、大血藤

朱砂点:

茅苍术、羌活

星点:

大黄

云锦状花纹:

何首乌

罗盘纹:

商陆

金井玉栏:

黄芪、板兰根、桔梗

狮子头:

党参

火炬头:

款冬花(连三朵)

马头蛇尾瓦楞身:

海马

芦头、芦碗:

人参、桔梗

艼、珍珠疙瘩:

人参

间隙腺毛:

绵马贯众、广藿香(茎、叶)

壁内腺:

补骨脂

砂眼:

银柴胡

糟皮粉渣:

赤芍

过桥:

黄连

珍珠盘:

银柴胡

疙瘩丁:

白芷

蚯蚓头:

防风

油头:

川木香

起霜:

苍术

结晶:

牡丹皮(内面)、厚朴(内部)、苍术(断面)

怀中抱月:

川贝(松贝)

虎皮斑:

川贝(炉贝)

金包头:

知母

鹦哥嘴、红小辫、肚脐眼:

天麻

翘鼻头、龙头虎口、方胜纹、连珠斑、佛指甲:

蕲蛇

剑脊:

乌梢蛇

当门子、冒槽:

麝香

大挺、二扛、三岔、门庄:

梅花鹿茸

单门、莲花、三岔:

马鹿茸

乌金衣、挂甲、层纹:

牛黄

血丝、骨塞、通天眼:

羚羊角

钉头:

赭石

等面叶:

番泻叶、桉叶

星状毛:

石韦(红棕色)

丁字毛:

青蒿

黄色绒毛:

枇杷叶

毛笔头状:

辛夷

白颈:

广地龙

珍珠结构环、虹光环:

珍珠

错入组织:

槟榔、肉豆蔻(种仁)

镶嵌细胞:

蛇床子,小茴香

断面层状结构(裂片状):

黄柏、秦皮、苦楝皮

断面具有树脂道:

人参、三七、西洋参(五加科)

断面有树脂样分泌物:

鸡血藤

断面显粉性:

葛根、山药、半夏、天花粉、粉防己、牡丹皮、川贝母、白鲜皮、浙贝母

断面纤维性强:

桑白皮、葛根、厚朴、合欢皮

断面颗粒性:

肉桂

断面角质状:

红参、元胡、天麻、北沙参、百部、天冬、莪术、姜黄、白芨、蟾酥

断面刺状:

沉香、苏木

断面具有橡胶丝:

杜仲

断面数轮同心环纹:

牛膝、川牛膝、商陆

断面同心层纹:

牛黄、珍珠、鸡血藤

断面大理石样花纹(错入组织):

槟榔、肉豆蔻

含糖、黏液多:

黄精、地黄、桂圆

具有吐丝特征:

菟丝子

具有吸湿性:

龙骨、龙齿、炉甘石、软滑石

具有强刺激性:

斑蝥

火烧有苯甲酸香气:

血竭

火烧有紫红色烟雾:

青黛

火烧有爆鸣声:

海金沙

具有异型维管束结构:

牛膝、川牛膝(筋脉点)、商陆(罗盘纹、外韧型)、大黄(星点、周木型)、何首乌(云锦状花纹、周韧型、异心性环)、鸡血藤(数轮相间排列)、沉香,白木香(木间韧皮部)

具有腺鳞:

荆芥、益母草、广藿香、薄荷、穿心莲

蕨类植物:

金毛狗脊、绵马贯众、石韦、海金沙

青蒿叶:

三回羽状深裂

茵陈叶:

一至三回羽状分裂

蒲公英叶:

浅裂或羽状分裂

益母草:

掌状三裂

荆芥:

叶3—5羽状分裂

车前草:

叶5—7条弧形叶脉

槲寄生:

叶脉5条(3条明显)

马钱子:

子叶叶脉5—7条

紫花地丁:

叶基锲形

广金钱草、枇杷叶:

叶下表面有绒毛

淫羊藿:

二回三出复叶

箭叶淫羊藿:

一回三出复叶

气味:

酸味:

乌梅、木瓜、山楂、山药(微)、五味子、松萝

苦味:

黄连、黄柏、黄芩、穿心莲、苦参、山豆根、龙胆、胡黄连、

沉香、白芨、秦皮、香加皮、枳壳、连翘、马钱子、灵芝、没药

甜味:

甘草、党参、枸杞子、葛根、天冬、黄精、麦冬、肉桂、肉苁蓉

辣味:

干姜、肉桂、丁香、吴茱萸、巴豆、草乌(生)、川乌(生)

咸味:

海藻、地龙、牡蛎、全蝎、蜈蚣、土鳖虫、僵蚕、海马、龟甲、蛤蚧、

金钱白花蛇、蕲蛇、麝香

辛凉:

砂仁、豆蔻、荆芥、薄荷、青蒿、冰片、牛黄

涩味:

地榆、五倍子、槟榔、麻黄

豆腥气:

山豆根、黄芪、沙苑子

蜜腺或挥发油(香气):

月季花、金银花、菊花

羊乳气:

天麻

羊膻气:

白鲜皮

树脂和挥发油(香气):

沉香、没药、檀香、降香

蒜样臭气:

阿魏

牡丹酚香气:

牡丹皮、徐长卿

奶油话梅香气(甲氧基水杨醛):

香加皮

焦糖气:

玄参、瓜蒌

烟熏气:

乌梅

鱼腥气:

鱼腥草

焦香气:

炒白术

清香气:

六、显微特征

横切面显微特征:

具有树脂道:

人参、三七、西洋参(五加科)

具有油室:

苍术、白术、木香、川芎、当归、丁香、枳壳、吴茱萸、泽泻

具有油管:

防风、白芷、当归、川芎、柴胡、小茴香

具有油细胞:

郁金、莪术、干姜、姜黄、砂仁、豆蔻、石菖蒲、厚朴、肉桂、细辛、五味子

具有乳汁管:

桔梗、党参、桑白皮、蒲公英、香加皮、罗布麻叶

具有管状分泌细胞:

红花

韧皮部具有分泌细胞:

大血藤、鸡血藤

具有含橙黄色物质的分泌细胞:

鲜地黄

具有分泌道:

金钱草

断面中柱明显:

石菖蒲、百部、麦冬、天冬、莪术等

有子囊、菌丝:

冬虫夏草

有菌丝:

茯苓、猪苓、僵蚕

断面形成层波状环:

川芎、白芍

断面形成层多角形:

川乌、草乌、附子

木栓细胞和薄壁细胞均含紫色素,遇水合氯醛溶解:

紫草

显微鉴别具有的结晶形态:

草酸钙晶体:

簇晶:

人参、三七、西洋参、何首乌、大黄、虎杖、白芍(赤芍)、牡丹皮、苦楝皮、蓼大青叶、番泻叶、丁香、金银花、小茴香、山楂、吴茱萸、山茱萸、栀子、槲寄生、决明子、钩藤

方晶:

甘草(鞘)、葛根(鞘)、苦参(鞘)、鸡血藤(鞘)、黄柏(鞘)、番泻叶(鞘)、桑白皮(石细胞内)、合欢皮、苦楝皮、枳壳、栀子、麻黄、猪苓(多面体)、香加皮、槐米、红花

针晶:

麦冬、半夏、天南星、白及、天麻、苍术、白术、龙胆、山药、巴戟天、肉桂、黄精、广藿香、石斛

砂晶:

麻黄、牛膝、地骨皮、秦皮、钩藤

柱晶:

沉香、射干、苏木、补骨脂

棱晶:

木通

簇晶、方晶、砂晶:

洋金花

簇晶、方晶、针晶:

商陆

碳酸钙结晶(钟乳体):

桑叶、穿心莲(上下表皮细胞中)、南板兰根

橙皮苷结晶:

薄荷(蔟状)、陈皮、佛手、枳壳、大青叶

有硅质块:

豆蔻(内种皮中)、砂仁、草豆寇、石斛

有菊糖结晶,无淀粉粒:

桔梗、川木香、木香、苍术、白术、山茱萸、南沙参、蒲公英

有菊糖结晶,有淀粉粒:

党参

有菊糖结晶:

山茱萸

七、入药部位及结构层次

(一)根类中药

双子叶植物根单子叶植物根

根系直根系;少数须根系(细辛、龙胆、威灵仙)须根系(百部、郁金、麦冬)

表皮次生构造,有木栓层初生构造,有表皮细胞

横切面放射状结构,形成层环明显,维管束占主要部分无放射状结构,内皮层环明显,皮层占大部分

髓部无髓部有髓部

维管束类型一般为无限外韧型维管束辐射型维管束,无形成层

(二)根茎类中药

双子叶植物根茎单子叶植物根茎蕨类植物根茎

最外层次生构造,为木栓层初生构造,一列表皮细胞初生构造,一列表皮细胞

维管束无限外韧维管束,形成层明显有限外韧维管束,内皮层明显网状中柱、分体中柱,维管束外包内皮层

髓部有髓部无髓部基本组织

(三)茎木类中药

周皮→皮层→维管柱(维管束、髓射线、髓部)

(四)皮类中药

周皮→皮层→韧皮部(韧皮部束、射线)

(五)叶类中药

表皮→叶肉→中脉

表皮:

毛茸、钟乳体、橙皮苷、气孔指数

叶肉:

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侧脉维管束、结晶体、分泌组织等)

等面叶:

番泻叶、桉叶

异面叶:

薄荷等

中脉:

为韧维管束:

上方木质部、下方韧皮部

上、下方有厚角组织

(六)花类药中药

苞片、萼片→花瓣→雄蕊(花丝、花药)→雌蕊(子房、花柱、柱头)

花粉粒:

三角形——丁香

圆球形——金银花、洋金花、红花、槐米

柱头表皮细胞分化:

呈乳头状——红花

(七)果实种子类中药

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种皮→胚乳→胚

外果皮:

通常为一列表皮细胞

中果皮:

较厚,薄壁细胞组成

内果皮:

大多为一列薄壁细胞组成

种皮:

表皮层、栅状细胞层、色素层、油细胞层、石细胞、营养层

胚乳:

含脂肪油、糊粉粒、淀粉粒

胚:

未发育的幼体

八、化学成分

1)挥发油

细辛、白芷、当归、羌活、前胡、川芎(含氮物)、防风(色酮类)、

柴胡、木香(菊糖)、川木香、白术(酮)、苍术(醇)、香附、

石菖蒲、莪术、姜黄(姜黄素)、郁金(姜黄素)、降香、沉香(树脂)、

厚朴(厚朴酚)、肉桂(香豆素)、枇杷叶、辛夷、丁香、菊花

补骨脂、枳壳、吴茱萸、小茴香、砂仁、豆蔻、益智、广藿香

荆芥、薄荷、青蒿、茵陈、紫苏、乳香、没药

2)皂苷类

远志、西洋参、三七、牛膝(多糖)、商陆(多糖)、太子参、

威灵仙(白头翁素)、葛根、甘草、黄芪、人参、柴胡、麦冬

桔梗(菊糖)、党参(菊糖)、南沙参、知母(甾体皂苷)、木通

木瓜、酸枣仁、山茱萸、瓜蒌、豆蔻、银柴胡、金撄子

3)黄酮类

甘草、苦参、葛根、地榆、黄芩、黄芪(多糖)、鸡血藤(异黄酮)

桑白皮、罗布麻叶、槐花(槐米)、金银花(挥发油)、菊花、红花

蒲黄、木瓜、山楂、沙苑子、枳壳、菟丝子、淫羊藿、补骨脂、

小茴香、石苇、紫花地丁、金钱草、荆芥、薄荷

4)生物碱类

川贝母(甾体)、浙贝母(甾醇)、川乌(双酯类)、草乌、附子、

黄连(异喹啉类)、防己(异喹啉类)、元胡、苦参、天南星、半夏

百部、钩藤、黄柏、地骨皮、洋金花、吴茱萸、马钱子、麻黄、

益母草、石槲、川芎

5)蒽醌类

大黄(游离型、结合型、鞣质)、虎杖(游离型为主)、何首乌(游离型、卵磷脂)、八戟天、茜草、大血藤(游离型)、番泻叶(二蒽酮苷及游离物)、决明子(游离型)

6)香豆素类

前胡、白芷、防风、羌活、北沙参、秦皮、补骨脂、茵陈、青蒿

7)环烯醚萜苷类:

龙胆(裂环)、玄参(哈巴苷)、地黄(梓醇)、胡黄连、杜仲、栀子

8)木脂素类:

连翘、五味子、杜仲

9)菲醌类:

丹参

10)萘醌类:

紫草、茜草

11)苷类:

白芍、赤芍、紫花地丁

12)强心苷类:

香加皮、葶苈子

13)三萜类:

槲寄生、灵芝(苦味)

14)三萜及倍半萜类:

款冬花

15)四环三萜酮醇:

泽泻

16)间苯三酚衍生物:

绵马贯众(绵马精)

17)酚类:

牡丹皮、徐长卿、金钱草(黄酮类)

18)胡萝卜类:

西红花(西红花苷)

19)靛蓝、靛玉红:

板兰根(精氨酸)、蓼大青叶、大青叶、青黛

20)鞣质:

地榆(三萜)、大血藤、儿茶、五倍子

21)蛋白质:

天花粉、山药(氨基酸)、冬虫夏草(粗蛋白)等

22)多糖:

天花粉、枸杞子、茯苓、猪苓、黄芪

23)碳酸钙:

石决明、珍珠、牡蛎

药名主要成分药名主要成分

天麻天麻素地龙蛋白质、次黄嘌呤、退热碱

苏木巴西苏木素、巴西苏木色素水蛭蛋白质、肝素、抗凝血酶

杜仲杜仲胶石决明碳酸钙、角壳蛋白

石韦绿原酸珍珠碳酸钙、角壳蛋白

枇杷叶三萜酸类全蝎蝎毒素

金银花绿原酸、异绿原酸蜈蚣毒性蛋白、组织胺

菊花绿原酸土鳖虫沙肝醇、尿囊素

苦杏仁苦杏仁苷、苦杏仁酶斑蝥斑蝥素

桃仁苦杏仁苷、苦杏仁酶蜂蜜糖、酶类等

金樱子金樱子多糖蟾酥强心甾类、酯蟾毒配基等

巴豆巴豆油、巴豆醇、蛋白质蛤蚧磷脂类成分、蛋白质、锌等

连翘苯乙烷类:

连翘酚乌梢蛇蛋白质、微量元素

牵牛子牵牛子苷(泻下)、咖啡酸鸡内金蛋白质、酶、维生素

米仁薏苡仁脂(薏苡多糖)麝香蛋白质、麝香酮

山茱萸糖苷(马钱苷)羚羊角角蛋白、磷脂类

穿心莲二萜内酯类:

穿心莲内酯鹿茸磷脂类、溶血磷脂酰胆碱

茵陈蒿属香豆素类牛黄胆汁色素(胆黄素)、胆汁酸

冬虫夏草粗蛋白、虫草酸、腺苷金钱白花蛇蛋白质、蛇毒、酶

蒲公英蒲公英甾醇、咖啡酸朱砂硫化汞HgS

青蒿倍半萜内酯类(青蒿素)雄黄二硫化二砷As2S2

灵芝多糖、麦角甾醇、三萜化物自然铜二硫化铁FeS2

茯苓多糖、麦角甾醇赭石三氧化二铁Fe2O3

猪苓多糖、麦角甾醇信石三氧化二砷Se2O3

乳香树脂、树胶、挥发油炉甘石碳酸锌ZnCO3

没药树脂、树胶、挥发油滑石含水硅酸镁

血竭红色树脂酯(血竭素)石膏含水硫酸钙CaSO4•2H2O

冰片左旋龙脑(l)、合成品芒硝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

冰片右旋龙脑(d)、天然品胆矾含水硫酸铜CuSO4•5H2O

药物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

药物成分药物成分

细辛甲基丁香油酚枇杷叶橙花椒醇

西洋参β—金合欢烯辛夷α&β—蒎烯

白芷榄香烯丁香丁香酚

当归藁本内酯、正丁烯基酜内酯金银花双花醇

羌活β—罗勒烯菊花菊花酮、龙脑

川芎川芎嗪、藁本内酯、正丁烯基酜内酯广藿香广藿香酮(抗真菌成分)、百秋李醇

防风辛醛五味子柠檬醛(枸橼醛)

木香木香内酯、去氢木香内酯葶苈子异硫氰酸苄酯

川木香川木香内酯枳壳右旋柠檬烯、柠檬醛

白术苍术酮吴茱萸吴萸烯

苍术茅术醇小茴香反式茴香脑、茴香醛

香附香附烯、α—香附酮豆蔻1、8—桉油精

石菖蒲β—细辛醚西红花番红花醛

莪术倍半萜衍生物、桉油精、莪术醇(温莪术)砂仁龙脑、右旋樟脑、醋酸龙脑酯

姜黄龙脑、樟脑、姜黄烯乳香蒎烯

郁金α—蒎烯、姜黄烯薄荷L—薄荷脑、L—薄荷酮

苏木α—菲兰烃茵陈侧柏醇

沉香沉香螺萜醇、白木香酸、白木香醛冰片左旋龙脑(L)、

天然品:

右旋龙脑(R)

厚朴α、β—桉油醇(镇静)没药丁香油酚

肉桂桂皮醛土鳖虫樟脑、醋酸乙酯

香加皮4—甲氧基水杨醛荆芥右旋薄荷酮、左旋胡薄荷酮

九、维管束

(一)类型

1、周韧型:

天麻、绵马贯众(叶柄)、狗脊(叶柄)

2、周木型:

泽泻、大黄的星点、石菖蒲(外韧型)、藏菖蒲

3、双韧型:

茄科、葫芦科、狗脊(根茎)、丁香

4、外韧型:

双子叶植物根、根茎为无限外韧型---甘草

单子叶植物根、根茎为有限外韧型---麦冬

5、辐射型:

被子植物根的初生构造,如麦冬

6、木间韧皮部:

沉香、华山参

(二)异型维管束

大黄、何首乌、鸡血藤、商陆、牛膝、川牛膝

(三)维管柱(中柱)

皮层以内的所有组织组成的柱状结构,包括中柱鞘(维管柱鞘)、维管束、

髓、髓射线几部分。

十、标志性(或指示性)特征

1)淀粉粒

植物类药材的生品中可见,不能用水合氯醛加热透化制片,易糊化。

2)糊粉粒

植物器官中只有种子含有糊粉粒,是颗粒状的蛋白质。

3)菊糖

菊科、桔梗科植物的根含菊糖,无淀粉粒(党参除外)。

4)花粉粒

花类药材多见,全草类有时也有。

5)导管和管胞

位于木质部,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皮类药材不应见到;导管是被子植物木质部的输导组织,少数裸子植物也有,如麻黄;管胞是蕨类植物和多数裸子植物木质部的输导组织。

6)筛管与伴胞

韧皮部的特征,输送营养物质。

十一、气孔

多见于叶的下表皮。

五种轴式:

1)平轴式:

蓼大青叶、番泻叶、补骨脂、槲寄生

2)直轴式:

薄荷、广藿香、益母草、穿心莲

3)不等式:

副卫细胞大小不等,如洋金花、大青叶、金钱草

4)不定式:

金钱草、青蒿、川贝母、浙贝母、槐花

5)环式:

枳壳

十二、毛茸

有腺毛、非腺毛、腺鳞:

1)间隙腺毛:

绵马贯众、广藿香

2)腺毛、非腺毛:

洋金花、金银花、吴茱萸、金钱草、广藿香、荆芥、

益母草(无腺毛)、薄荷、青蒿(丁字毛)、蓼大青叶、补骨脂

3)腺鳞:

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穿心莲

4)非腺毛:

狗脊、钩藤、石韦(星状毛)、枇杷叶、番泻叶、辛夷、淫羊藿

补骨脂、马钱子、穿心莲(无腺毛)、紫草

5)壁内腺:

补骨脂

十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