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科技动态.docx
《四川农业大学科技动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农业大学科技动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农业大学科技动态
四川农业大学科技动态
2012年第3期(总第72期)
四川农业大学科技管理处主办2012年10月23日
本期主要内容
一、省科技厅副厅长陈放考察我校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
二、科技部农村司副调研员李树辉到成都校区考察
三、省科技厅副厅长韩忠成一行来校调研
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院士来校考察
五、邓良基到辽宁省海城市考察市校合作
六、郑有良出席科技部和教育部合作协议签字仪式
七、我校新增三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八、陈代文、李仕贵获农业部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项目资助
九、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创新高
十、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西南动物流行性疾病发生及免疫防治机理”通过验收
十一、我校承担的教育厅2009年度科研项目通过结题验收
十二、周小秋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通过验收
十三、我校近期五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
十四、水稻所一篇论文在国际著名刊物《PlantCell》上发表
十五、四川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课题评审会举行
十六、2012年省级农民创业培训示范班在我校举行
十七、我校参加2012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新闻动态
省科技厅副厅长陈放考察我校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
10月15日上午,省科技厅副厅长陈放、科技厅基础处处长廖祥、科技厅基础处副处长华莉一行前往成都校区,就畜禽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现场调研。
副校长朱庆,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所长王继文及科技处、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相关人员参加座谈会。
会议由朱庆主持。
座谈会上,朱庆对陈放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对省科技厅对我校申报省重点实验室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
朱庆详细介绍了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目前两地办学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希望省科技厅在实验室的建设和申报过程中继续给予支持、指导和帮助。
王继文就畜禽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实验室的有关情况做了详细汇报。
廖祥、华莉就申报材料中特色及研究方向、人才培育及对省内相应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
陈放对我校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对我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的进展程度表示肯定,指出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要找好定位,要为实验室及学科发展做好长远的战略性规划。
他要求省重点实验室要做好资源整合及学科创新工作,做好机制的深入改革和探索工作,做好标志性成果建设工作,表示省科技厅将继续支持实验室建设,帮助实验室更好发展。
会前,陈放一行在朱庆等人陪同下,参观考察了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畜禽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实验室。
科技部农村司副调研员李树辉到成都校区考察
9月7日,科技部农村司副调研员李树辉在四川省科技厅农村处副处长游晓峰的陪同下赴成都校区考察,重点对我校承担“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进行了调研。
成都校区常务副校长周永红、学校科技处副处长曾维忠、水稻研究所副所长李仕贵等参加工作汇报会。
会议由曾维忠主持。
会上,周永红代表成都校区对来宾表示欢迎,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程和一校三区建设格局,就成都校区的发展、学科建设及教学科研情况等做了详细介绍。
曾维忠汇报了学校科研工作的概况,表示科技管理处将进一步为课题组切实做好协调,搞好服务。
李仕贵就水稻研究所的发展、科研成果、人员组成结构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水稻所马均教授代表“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四川盆地杂交水稻持续丰产高效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课题组,详细汇报了课题的进展、成效以及下一步加强执行和管理的打算等,并就课题中存在的问题同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李树辉在会上介绍了“十五”以来,尤其是“十二五”期间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组织实施、下一步工作设想与规划等情况,对我校在“丰粮”工程中做出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
他希望课题下一步的实施要与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和企业有机结合,强化试验示范,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汇报会前,李树辉一行在学校副校长、成都校区党委书记张强等人的陪同下参观了成都校区。
省科技厅副厅长韩忠成一行来校调研
7月12日下午,省科技厅副厅长韩忠成一行来校,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可资助项目情况进行调研。
党委书记邓良基、校长郑有良,副校长朱庆,以及雅安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等出席科技成果汇报会。
会议由朱庆主持。
韩忠成表示通过调研很受感动和鼓舞,韩忠成说,今年是四川省的成果转化年,全省科技工作都以加速成果转化为中心任务,四川省将以育种攻关项目、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等多种方式来支持成果推广。
他表示,川农大入选了全国首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试点单位,这很不容易。
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实现地方和高校的有效对接,争取资源、效益最大化。
为此,他建议在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的基础上,建立综合专家大院,围绕产业发展,整合专家资源。
在探索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上,要敢于突破,既注重公益,也要有市场行为,专家教授要深入农村创新、创业,或以技术入股、兼职等形式,促进科研和推广转化有效对接。
邓良基到辽宁省海城市考察市校合作
9月21日-23日,党委书记邓良基及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敏前往辽宁省海城市考察交流。
海城市是沈阳农业大学校地合作典范市之一,副市长常廼涛此前曾率队就市校合作来校进行交流考察。
邓良基在常廼涛等领导陪同下,考察了耿庄国家级农业高新科技园区、三星(集团)公司现代化种苗繁育供应基地、接文镇王家堡村的新农村建设和南果梨产业基地。
现场考察后,邓良基与海城市进行了交流座谈,海城市市长项世伟,副市长王磊、常廼涛,秘书长高明瑞及国土局、农经局、林业局、动监局、农业高新科技园区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邓良基对海城市与沈阳农业大学合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表示在沈阳农业大学与海城市的校地合作框架下,愿意发挥四川农业大学的优势,与海城市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区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
经协商,双方形成了合作备忘录。
郑有良出席科技部和教育部合作协议签字仪式
7月26日,科技部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协同创新,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中国科技会堂隆重举行。
四川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首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的农业高校受到邀请,校长郑有良、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敏参加签字仪式。
两部合作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积极支持并培育一批多学科交叉合作的优秀团队;二是加强协同创新,充分发挥高校在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三是完善政策体系,加快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四是建立开放共享机制,提升高校科技资源公共服务水平;五是促进科教深度结合,增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能力;六是扩大开放交流,提升高校国际科技合作水平。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院士来校考察
6月25日上午,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院士来校考察。
校党委书记邓良基,校长郑有良,副校长、成都校区党委书记张强,学校副校长朱庆、陈代文等校领导在成都校区接待了旭日干一行。
旭日干院士在成都校区分别考察了动物抗病营养实验室和水稻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听取了陈代文和水稻研究所副所长李仕贵的相关工作汇报,随后参观了成都校区。
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副局长兰明建,我校养羊专家徐刚毅、党政办副主任曾维忠等人陪同。
农业部转基因重大专项督导组来校检查
7月9日,农业部“农作物转基因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督导组一行五人来校督导检查工作,督导组组长由转基因重大专项副总师、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所长万建民教授担任。
校长郑有良、副校长朱庆以及党政办、科管处、财务处、玉米所、水稻所等相关负责人出席了工作汇报会。
为鼓励和支持重大项目实施,学校在人才、经费等方面都给予了配套支持。
学校对承担的农业部转基因重大专项课题的组织管理工作高度重视,2009年成立了以校长郑有良为组长的转基因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每年由校转基因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科技处、财务处相关人员对在研的转基因重大专项课题的研究工作进展、取得的重大突破和标志性成果、是否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经费使用是否规范管理、安全管理工作是否存在不足等进行有效监督和检查,从我校近年承担的转基因重大专项课题来看,均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未出现重大问题。
“高产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培养”课题负责人潘光堂教授汇报了课题从2008年立项以来的实施情况、取得的成效。
督导组专家认为我校对重大专项课题高度重视,项目取得了超过预期的进展,课题落到实处。
他们对进一步做好相关研究、完善安全措施、细化财务管理以及在校内开展转基因科普提出了建议。
汇报会前,万建民一行在郑有良、朱庆等陪同下参观了校史陈列馆
我校新增三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9月29日,根据国家人社部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联合发出的《关于新设增设和确认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通知》精神,我校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和草学三个学科日前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这是继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林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申报成功后,我校博士后工作获得的新突破。
至此,我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已增至7个。
我校成为“中国玉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西南区唯一联盟单位
9月10日,“中国玉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在山东莱州登海种业总部正式启动,我校成为西南玉米区唯一联盟单位。
今年4月28日,“中国玉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建得到科技部的正式批复通过,联盟由33家单位组成,包括中国农大、四川农大等10家高校,中国农科院、吉林农科院等10家科研院所,登海种业、中种集团等13家企业。
我校在本次联盟中的具体工作是负责西南春玉米新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子项目。
项目进展
陈代文、李仕贵获农业部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项目资助
10月8日,农业部财务司发布《农业部关于下达2012年第二批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项目资金的通知》,公布了2012年第二批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项目的129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
我校陈代文教授、李仕贵教授及其创新团队位列其中。
据悉,“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是由农业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11年10月20日联合发文实施的一项人才支撑计划。
总体目标是:
到2020年,选拔一批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给予科研专项经费支持;支持1万名有突出贡献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开展技术交流、学习研修、观摩展示等活动;选拔3万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和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10万名生产能手和农村经纪人等优秀生产经营人才,给予重点扶持。
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创新高
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已揭晓,我校获批项目数和总经费再创新高。
共有49个项目获资助项目,总经费达2618万元,获资助项目数较2011年增长17项,经费增长近1400万元。
在获批项目中,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4项、青年项目24项。
重点项目是由校长郑有良主持的“西南麦区小麦加工品质形成机理研究”,获资助金额280万。
这是我校申报成功的第二个重点项目。
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西南动物流行性疾病发生及
免疫防治机理”通过验收
7月19日,教育部科技司组织项目验收专家组,对我校入选教育部的创新团队项目“西南动物流行性疾病发生及免疫防治机理”进行验收,专家组教育部科技司综合处办公室主任张莉恒主持验收会。
专家组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张改平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廖明教授、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云峰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所长吴淑勤研究员、扬州大学兽医学院院长秦爱建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所长杨志强研究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何孔旺研究员组成。
省教育厅相关领导、“西南动物流行性疾病发生及免疫防治机理”创新团队骨干人员及校党政办、科技处、动物医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验收会。
专家组考察了团队研究条件,听取团队负责人程安春汇报了团队研究成果,并查阅了相关材料,经质询、讨论,认为“西南动物流行性疾病发生及免疫防治机理”项目从2009年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以来,经过3年多的建设,成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
我校获得四川省2012年度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三项
9月18日,从四川省外国专家局获悉,我校获得四川省2012年度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3项,分别为“西南生态区玉米高新育种平台建设”、“小麦抗穗发芽关键基因SNPs及eQTL分析”和“猪免疫去势蛋白疫苗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生产”,共获得8万元经费资助外国专家来校学术交流。
据悉,四川省高校一共获得引智项目7项。
“863”项目“小麦分子染色体工程与功能基因育种研究”
课题工作总结会举行
9月15日,“十二五”国家“863”计划主题项目“小麦分子染色体工程与功能基因育种研究”第二、三课题工作总结会在都江堰校区隆重召开。
科技部农村司、农村中心的有关负责人,来自全国多个科研院所的小麦遗传育种领域的专家、课题负责人及主要研究人员等专家学者30余人与会。
此次项目由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主持,其中我校研究团队的研究内容归属于第二、三课题。
科技部农村司农业处处长魏勤芳指出,国家“十二五计划”和中央“一号文件”等都对农业发展起到了政策支持,种业在农业科技上受到了高度重视,希望科研课题组能够抓住有利时机,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在育种创新、方法创新,产业化方面取得突破。
同时希望科研课题组加强管理,注重研究成果向应用生产转化,取得经济效益,以科技服务于“三农”。
会议主办单位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孙其信向我校为会议提供良好的交流条件表示感谢。
他指出此次计划主题项目具有基础好、方向准、突破性强的优势,希望科技承接单位按科技部要求,加强管理,做好科研,努力实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应用创新。
学校校长郑有良作为会议承办单位负责人发言,他说此次小麦研究项目总结交流会定在都江堰校区召开,一方面可以增强校区学术氛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学校小麦研究所原址在都江堰校区,切合会议之旨。
并希望大家通过交流讨论,提出问题,有效地推进项目进程。
研讨会上,各团队负责人分别就“分子染色工程与育种关键材料的规模化创制研究”、“分子染色体工程高效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两大课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汇报和研讨,专家从技术到应用方面对每个团队的研究项目提出了中肯意见和建议。
我校承担的教育厅2009年度科研项目通过结题验收
7月13日,四川省教育厅组织了以余懋群研究员等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我校承担的教育厅2009年度科研项目在雅安校本部进行了结题验收,教育厅科技处处长潘力、校科技处处长张健等出席了验收会。
本次参与结题验收的项目包括重大培育专项、实验室专项、重点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共有53项科研项目申请结题。
在科技处的精心安排和组织下,经过各项目负责人汇报和验收专家组专家的认真评议,我校承担的教育厅项目全部通过验收。
专家组一致认为总体任务完成良好,完成质量较高,有64%的项目验收结论为优秀。
周小秋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通过验收
9月12日,教育部委托四川省教育厅对四川省2008年度立项的“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进行会议验收。
教育部科技司综合处主任铁晓锐,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潘力、副处长李兆鸿出席验收会。
动物营养研究所周小秋教授在项目执行期以克隆12个基因、发表SCI论文35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优异成绩顺利通过验收,并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科技成果
我校近期五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
2012年6月至9月,我校共有五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分别是:
园艺学院茶学系陈昌辉教授作为第一发明人的国家发明专利“一种蒙顶山黄芽茶的生产方法”、预防兽医研究所程安春为第一发明人研发的“一种鸭疫里氏杆菌疫苗用生产用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为ZL201010268808.X)、食品学院秦文教授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的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核果类水果的可食性复合涂膜保鲜剂”、林学院叶萌教授及其团队申请的发明专利“一种藁本种子低海拔保护地育苗的方法”(专利号201110192013.X)、玉米研究所周树峰副研究员等申请的“一种饲草玉米的杂交制种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010195819.7)。
我校水稻精量机直播研究取得突破
9月12日,四川省农业厅组织国内专家对我校工学院马荣朝教授和农学院任万军教授主持的水稻精量机直播示范研究进行了现场产量验收。
在郫县示范点,实收亩产为615.8公斤,与往年相比,精量机直播杂交稻亩产取得了突破。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水稻精量机直播种植技术具有节本、增效、提质的优点,水稻精量机直播种植技术将农机农艺融合,是目前农村适宜推广的一种轻简化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建议扩大示范面积、加大推广力度。
据悉,我校在水稻精量机直播种植技术的实际应用中,通过引进和改进开沟起垄水稻精量穴直播机、选用优质品种、精量稀播、氮钾后移和有氧灌溉等技术的研究与配套,实现了水稻精量机直播种植的高产高效,加快了水稻精量机直播种植新技术的推广示范。
同时,课题组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水稻所一篇论文在国际著名刊物《PlantCell》上发表
我校水稻所教师孙昌辉在表观遗传调控的水稻长日照开花机制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以他为第一作者的相关研究论文《TheHistoneMethyltransferaseSDG724MediatesH3K36me2/3DepositionatMADS50andRFT1andPromotesFloweringinRice》,日前被国际著名学术刊物《PlantCell》在线刊出。
该刊物是国际植物生物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之一,近五年影响因子为10.224。
这一研究首次揭示了水稻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DG724通过表观遗传调控MADS50和长日照开花素基因RFT1的表达,进而调控水稻长日照开花途径。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在理论上揭示了水稻在长日照下开花的调控机制,也为水稻品种的生育期适应性改良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我校育成的水稻新恢复系雅恢4308、雅恢2348
通过省级技术鉴定
8月3日,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在雅安市雨城区草坝镇对我校农学院植病系黄富研究员主持的水稻病害课题组选育的水稻新恢复系雅恢4308、雅恢2348进行田间技术鉴定。
省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有关专家对水稻病害课题组育成的杂交稻新品种川香优4308、川谷优2348、泸优2115进行了种子质量田间鉴定。
会议由省种子站付洪站长主持。
技术鉴定专家组进行了田间实地考察,听取了课题组的选育汇报,审阅了有关技术资料,经充分讨论一致认为:
雅恢4308、雅恢2348来源清楚。
雅恢4308是利用泸恢17与抗稻瘟病材料矮杆特特普杂交,再与泸恢17回交2次选育而成的籼型恢复系,现为F13代;雅恢2348是利用泸恢17与抗稻瘟病材料IR92-548杂交,再与泸恢17回交选育而成的籼型恢复系,现为F12代。
据悉,近年来,水稻病害课题组承担了农业部“948”项目、行业科技专项、省攻关、省水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项目等有关水稻病害稻瘟病、稻曲病、恶苗病研究,同时与多家种业企业合作,广泛收集、鉴定、筛选稻瘟病、稻曲病抗源,并加强抗源的改造利用,创制的优质抗病新恢复系HR2168、雅恢2115分别于2009、2010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育成的优质抗病杂交稻新品种宜香优2168、宜香优2115分别于2010、2011年通过四川省审定。
基地建设
四川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课题评审会举行
9月6日,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课题评审会在成都校区举行。
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潘力、调研员李兆鸿等出席会议。
省委农工委副主任杨新元、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吕火明、我校党委副书记庄天慧等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7人组成课题评审小组。
会议由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蒋远胜主持。
随着中心影响力的逐渐扩大,借助学校新农村研究院的平台建设,中心重点加强新农村建设相关命题研究的引导,研究课题呈现出主持单位多元化、申报人员职称高级化、研究内容前沿化等特点。
自今年4月份发布项目指南以来,共接受申报书41份,涉及西南交大、四川农大、成都理工等10所高校,申报人员具有高级职称的占46.3%,具有博士学位的占43.9%,而且95%以上为中青年教师,年龄结构合理、研究实力较强。
社会服务
2012年省级农民创业培训示范班在我校举行
10月12日,四川省2012年省级农民创业培训示范班开班典礼在我校逸夫楼第二学术报告厅举行,四川省农业厅科教处处长张熙、四川省农学会秘书长舒长斌、四川省农业厅科教处高级农艺师张中华、我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敏、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舒敏以及来自宣汉县、广汉市、蓬溪县、雨城区、泸县等5个县、市区的50名农民创业培训示范班学员参加开班典礼,开班典礼由舒敏主持。
张熙对举办全省省级农民创业培训示范班的重要性及意义作了全面阐述,强调农民创业培训是国家对如何制定新型职业农民的标准、扶持政策、农民培训机制建立的一个积极探索,希望参训学员要切实掌握相关的创业技能,储备丰富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带回家,用得上,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造福一方百姓,真正成为懂政策、能创业、善经营、会管理、觉悟高的农村致富带头人。
据悉,本期学员将在学校进行为期14天的集中学习,完成《创业计划书》的编写。
研究生“社会实践与科技服务团”总结交流会举行
10月10日,我校2012年暑期“研究生社会实践与科技服务团”总结交流会在雅安校区综合行政楼二楼会议室举行。
研究生处副处长吴秀敏、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世勇、雅安校本部及成都校区指导教师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了交流会。
交流会上,7支研究生团队作了交流报告,研究生们分别从各自实践的背景、实践内容和取得的服务成果等方面作了报告。
在暑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各支队以本专业的地方合作项目为依托,在校地合作紧密的地方开展实践活动,得到了地方政府、企业的大力支持。
参与实践的学生也获得了实践经验,找到自己知识体系中的不足,在今后工作中激励自己找准学习目标,增强实际应用能力,便于更好的服务“三农”。
我校参加2012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由农业部主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等协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于2012年9月27日-30日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
来自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含台湾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33个展团以及部分外国商(协)会和企业参展。
我校是四川省农业厅组织的展示四川近年农业科技新成果、新进展的六家单位之一。
在农交会期间学校集中展示了最新科技成果14项、新品种78个、新技术35项,发放各类资料400多份。
2012年9月28日上午9时半,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副厅长祝春秀视察了展馆。
重庆市-川农大城口山地鸡发展合作座谈会举行
9月1日,重庆市-川农大城口山地鸡发展合作座谈会在我校第一行政楼会议室举行。
副校长朱庆,动物营养研究所副所长张克英、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世勇及家禽领域相关专家,重庆市畜科院家禽研究所所长王启贵,重庆市城口县副县长汪天举、科委主任许衍及县上有关人员出席座谈会。
通过交流座谈,三方形成共识,学校和畜科院将尽快组织专家教授到城口县现场考察调研后,签订三方合作协议,明确各自的责、权、利,推进城口山地鸡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女教授组团“走基层”以科技服务地方经济
7月12日-13日,校工会女工委员会组织十几名不同专业的女教授组成科技服务团,在党委副书记、校工会主席庄天慧,副厅级调研员何临春率领下,深入峨眉、洪雅等地茶叶、藤椒生产加工企业,走进车间和田间地头,了解企业和地方需要,为当地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服务。
这是我校女工委员会首次牵头组织此类科技服务团。
期间,服务团成员对藤椒产业园等企业的地理条件、生产实际和建设构想等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