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知识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453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保健知识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儿童保健知识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儿童保健知识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儿童保健知识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儿童保健知识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保健知识_精品文档.doc

《儿童保健知识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保健知识_精品文档.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童保健知识_精品文档.doc

儿童系统保健

为什么要进行儿童系统保健

  儿童早期是儿童体格和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十分脆弱的时期,容易发生各种营养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也往往在这个时期种下根源。

要培养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请及早进行系统保健。

儿童系统保健包括那些内容

  国家卫生部要求:

0~1岁每年至少检查4次,1~3岁每年至少检查2次,4~7岁每年至少检查1次。

具体项目包括:

1、体重、身长、头围、胸围测量,进行生长发育检测;对头颅、五官、胸腹、四肢等进行系统检查。

2、在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6个月进行一次DDST儿童智力发育检测。

3、选择6个月、1岁、2岁、3岁各进行一次血常规检查。

4、酌情选择性的进行微量元素、血铅、膳食评价、骨碱性磷酸酶测定。

5、保健指导:

对喂养、营养、生活护理、疾病预防、智力发展等方面指导和促进。

什么是高危儿

  所谓高危儿是指那些在围产期或出生后存在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或发育障碍因素的小儿,常见的有:

  §母亲有妊高症、孕期感染、分娩前胎心异常;剖宫产、产钳、胎吸、臀位产;

  §早产、过期产、低体重、巨大儿、宫内发育迟缓;

  §宫内缺氧、难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黄疸过高过长等等。

高危儿有什么危害

  高危儿潜在危害是脑损伤,可造成:

脑瘫、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视、听障碍等。

婴儿脑损伤一旦发生,治疗愈早,疗效愈好,一旦错过治疗的关键期,以后再治疗将困难增加许多,很可能耽误孩子一生。

何时给宝宝添加副食

  辅食添加时间一般在4~6个月,目的是:

  1、补充乳类营养不足,满足生长发育需要。

  2、训练咀嚼能力。

  3、为断奶做准备。

怎样给宝宝添加辅食

  原则:

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在宝宝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进行。

  添加程序:

  4~6个月菜汁、果汁、米粉、蛋黄、菜泥、果泥、稀粥

  7~9个月烂面、粥、碎菜、肝泥、鱼泥、肉末、豆腐

  10~12个月 烂饭、馄炖、各种软菜、碎肉、鱼类等

各种营养素的食物来源

  维生素A缺乏:

鱼肝油、猪肝、蛋(鸡)、奶油、人奶、牛奶、菠菜、胡萝卜。

  维生素B1缺乏:

大豆、麦片、小米、标准面粉、猪肉、猪肝、猪心、赤小豆。

  维生素B2缺乏:

鲜鸡蛋、猪肉、牛肉、鲜牛乳、麦片、菠菜、干酵母。

  维生素B6缺乏:

牛肝、牛肾、奶油、花生、马铃薯、白米、白菜、胡萝卜。

  维生素C缺乏:

鲜柚汁、先柠檬汁、鲜橘汁、鲜番茄汁。

  维生素B12缺乏:

牛肝、羊腿、大豆、牛奶。

  缺铁性贫血:

动物血、肝脏、瘦肉、木耳、海带、紫菜、铁强化食品。

  锌缺乏:

海产品、蛋、肉、坚果类,锌强化食品。

怎样预防佝偻病

  1、孕母及乳母应多晒太阳,摄入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添加维生素D和钙制剂。

  2、小儿满月后开始晒太阳。

开始5~10分钟,逐渐增加到1~2小时,冬天坚持户外活动,夏天阳光太强可在树荫下、屋檐下。

自半月起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IU,3个月起可适当补充钙剂。

3岁以上儿童可采取夏天晒太阳,冬天服维生素D

怎样预防儿童肥胖

  儿童肥胖症通常是指单纯性肥胖症,常由于饮食因素所致,即摄入大于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与活动过少、遗传因素和心理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单纯性肥胖应该以预防为主:

1、保证孩子均衡饮食,多运动。

2、定期进行生长检测,发生肥胖就立即纠正。

3、发现孩子体型偏胖,到肥胖门诊咨询、检查、制定减肥计划。

4、心理治疗,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自己了解对身体的坏处,使之自觉控制饮食,参加体育锻炼。

父母怎样发现小儿听力有问题

  以下是正常新生儿及婴幼儿听觉及语言发育的进程。

如果您的孩子与下述进程不相符合,不妨到医院来做听力筛查。

  1、0~3个月:

当突然听到较大的声音会出现全身抖动、两手握拳、前臂急速屈曲或皱眉、眨眼、睁眼等。

  2、4~6个月:

对声音有反应,可辨别妈妈的声音。

跟孩子说话时,他可用眼睛注视着你,或听到母亲声音停止活动,头转向声源。

  3、7~9个月:

能主动向声源方向转脸,也就是有了辨别声音方向的定位能力。

  4、10~12个月:

叫他名字有反应,能学说“爸爸”“妈妈”,听到悦耳的音乐,有节奏的运动,对语言有丰富的应答。

  5、1~1.5岁:

能按听到的语言作出反应,当问“鼻子、眼睛、嘴在哪儿”时可用手指指,这是学习语言最佳时期的开始。

  6、1.5~4岁:

1岁半-2岁,可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识;3—4岁能背诵儿歌、讲故事,我们称为丰富语言或语言学习发展的时期。

孩子缺锌有什么表现

  1、厌食、摄食减少,味蕾功能减退

  2、生长发育落后,也能影响智能发育

  3、青春期发育迟缓

  4、异食癖

  5、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种感染

  6、严重缺锌时皮肤干燥,皮疹,复发性口腔溃疡,秃发,下肢长期不愈溃疡等。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感知训练

  一、视觉刺激

  1、新生儿出生15天就能识别颜色,可在宝宝小床上方距离宝宝脸部15~20厘米处悬挂各种颜色鲜艳、有声响的彩球、摇铃等,给宝宝观看。

  2、在宝宝的小床附近贴一些清晰的亲人画像,如爸爸、妈妈,让宝宝看亲人的画像。

或者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时,亲切地望着宝宝,让宝宝也看着妈妈的脸。

  3、宝宝出生10天时,用一张32开的白纸,将半边涂黑,宝宝仰卧时,在距宝宝30厘米处让宝宝看明暗图,宝宝的眼球会在黑白两个画面上移来移去。

  二、听觉刺激

  1、用各种发声玩具,如摇铃、拨浪鼓,引导宝宝听声转头。

  2、选择一些短小、悦耳的轻音乐,在宝宝吃奶或睡觉醒来时,放给宝宝听,或者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时,唱一些抒情、优美的歌曲给宝宝听。

  三、触觉刺激

  1、妈妈给孩子喂奶时,用手指轻轻触宝宝的脸颊,当触宝宝的右脸颊时,宝宝的头会往右侧转过来,当触宝宝的左脸颊时,宝宝的头会往左侧转过来。

或者妈妈把着宝宝的小手让宝宝摸摸妈妈的脸、鼻和宝宝自己的脸、鼻等。

  2、让宝宝抓握成人的手指,或者试着让宝宝抓握一下小玩具,如拨浪鼓、小摇玲。

  四、嗅觉刺激

  1、烧饭或吃饭时,让宝宝闻闻饭菜的香味。

  2、天气好时,把宝宝抱到花园里,让宝宝闻闻花香。

孩子换牙期注意事项

  谁都希望有口洁白整齐的牙齿,而牙齿排列不齐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孩子换牙期却是个关键。

一般来说,孩子7至12岁时,是乳、恒牙能否正常替换的关键时期。

因此,父母应特别注意善待孩子换牙,切不可掉以轻心。

  保护乳牙莫早失。

乳牙早失,不仅会影响食物咀嚼、消化吸收和颌骨的正常发育,而且会造成牙齿排列不齐,使恒牙萌出时东倒西歪或殃及邻近牙齿移位,影响齿固齿美。

  乳牙滞留要早拔。

如果孩子的乳牙到换牙时仍不脱落,造成相互重叠(俗称“双重牙”),应及时拔掉它,好让恒牙萌出就位。

如确定恒牙不能正常萌出甚至无恒牙可萌,则乳牙宜暂保留。

  莫让“贼牙”占牙位。

“贼牙”即额外牙或多生牙。

在乳牙脱落而恒牙未出时长出的“贼牙”占据正常牙位,导致正常牙错位萌出,会造成牙列不齐。

因此,一旦发现“贼牙”应及早拔除。

  特别爱护“六龄牙”。

“六龄牙”是指在孩子6岁左右萌出的乳牙列后的第一恒磨牙,它对全口牙齿有着“定位”和“定高”的作用,是牙列的“支柱”。

“六龄牙”缺失,会导致前后牙齿的倾斜不齐,以致整排牙列错乱。

因此,至关重要的“六龄牙”,要加倍爱护。

如何判断孩子生病

  孩子生病,往往不会说或说不清楚。

如果大人,不仔细观察,就可能延误诊治。

其实,任何疾病都有早期信号。

  哭声:

哭得清脆、响亮、有节奏是健康的表征。

有病时则哭声变得细弱,有时像猫叫,病重则不哭。

有些小儿突然变得特别爱哭,而且哭声急促,显得烦躁,这也是有病的表现,当小儿哭声与平常不同时,应该想到孩子可能是病了。

  睡眠:

小儿发烧前,常表现出夜眠不宁,比平时更多翻身或手足乱动,或易惊醒、烦躁不安,常踢弄被褥或双手放在被子外。

  呼吸:

发烧前的孩子,可表现为呼吸不平静,呼吸加速或时快时慢,呼吸声变粗,鼻或喉里有痰鸣音。

  吃奶:

小儿患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病时,常先出现食欲下降。

如将要发烧的前一天,可出现不想吃饭等症状,吃奶的小儿表现出吸吮无力或闭嘴摇头。

  活动:

小儿身体不舒服,在无其它明显症状时,习惯就会有一些改变。

如平时喜欢活动的小儿,突然变得不爱活动,好睡,这不是“听话”的表现,而是疾病的早期信号,应密切留心观察。

  体重:

小儿体重增加有一定规律性,出生后的最初半年增长快,每月增长0.6千克,后半年每月增长0.5千克,一岁后每长一岁增加2千克。

小儿体重不增或下降,就应怀疑是否异常或喂养不当。

  情绪:

小儿不适时,也会出现情绪和性格的变化,如本来活泼的变得无精打采、好哭闹、对外界刺激好奇心减少,而且显得烦躁、爱发脾气,给人“一反常态”的感觉。

甜食不利于病儿康复

  孩子有病,不少父母让孩子吃很多糕点一类的甜食。

其实,这样很不利于病儿的康复。

  儿童患病之后,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胃肠运动减慢,消化机能失常,所以往往食欲下降。

徜若让孩子吃过多甜食,可使体内大量维生素消耗掉,人体缺乏了某些维生素以后,口腔内唾液、胃肠消化液就会减少,这样势必食欲更差。

尤其是饭前吃较多甜食,会引起血糖升高,更会使病儿失去饥饿感,到吃饭时更不愿吃东西。

中医认为“甘能伤脾”,也是讲的这个道理。

  最近的一些研究发现,甜食与人体免疫力有密切的关系。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中一个白血球的平均吞噬病菌能力为14,吃了一个甜馒头以后变为10,吃了一块含糖点心之后变为5,吃了一块奶油巧克力之后变为2。

可见,甜食对免疫力有一定的影响。

再者,吃过多甜食对睡眠也有不良影响。

研究人员曾对1000例睡眠障碍者进行调查,竟发现有87%以上的病人嗜甜食。

即使健康儿童,多吃甜食也会影响食欲、易患龋齿等,所以病儿康复以后,也应少吃甜食。

儿童秋季保健要点

  天气转凉,夏天的干扰已不存在,机体逐渐恢复到良好的运作状态,食欲与消化功能自动调节到最佳水平,此乃天赐的补偿夏季损失的良机,所以应强化营养供给,为孩子的生长加“油”。

肉、蛋、奶等固不可少,蔬果一类也应增加,做到主食与副食、荤与素、粗与细、干与稀的合理搭配。

  一、强化营养 当秋天到来,天气转凉,夏天的干扰已不存在,机体逐渐恢复到良好的运作状态,食欲与消化功能自动调节到最佳水平,此乃天赐的补偿夏季损失的良机,所以应强化营养供给,为孩子的生长加“油”。

肉、蛋、奶等固不可少,蔬果一类也应增加,做到主食与副食、荤与素、粗与细、干与稀的合理搭配。

  二、及时驱虫 专家认为秋天打虫效果最佳。

从蛔虫的生活史看,虽然孩子一年四季均可遭受虫卵感染,但夏天机会最多。

如吮手指,致使虫卵进入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最后变为虫定居于小肠。

正值秋天,此时服用打虫药(如肠虫清等)可将其一网打尽,不留后患。

  三、防范腹泻 宝宝在夏天最易患腹泻病,入秋后腹泻发病率呈下降势头,但防范之心不可有丝毫懈怠。

因为有一种称为轮状病毒的微生物正蠢蠢欲动,常在9月份或者10月份侵袭孩子的消化道而致腹泻,称为“秋季腹泻”。

为此,父母应帮助孩子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是堵住口入关。

具体措施有注重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玩具与食具定期煮沸消毒、给宝宝喂奶前母亲最好用温开水洗净乳头等。

同时,应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等传播病毒、病菌的媒介物。

此外,发现病儿立即隔离治疗,处理好排泄物。

健康儿童应避免与病儿接触。

未满三岁的幼儿不宜吃巧克力

  巧克力是一种高热量食品,但其中蛋白质含量偏低,脂肪含量偏高,营养成分的比例不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在饭前过量吃巧克力会产生饱腹感,因而影响食欲,但饭后很快又感到肚子饿,这使正常的生活规律和进餐习惯被打乱,影响儿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