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五堵国民小学九十二学年度学校课程计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44083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隆市五堵国民小学九十二学年度学校课程计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基隆市五堵国民小学九十二学年度学校课程计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基隆市五堵国民小学九十二学年度学校课程计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基隆市五堵国民小学九十二学年度学校课程计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基隆市五堵国民小学九十二学年度学校课程计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隆市五堵国民小学九十二学年度学校课程计画.docx

《基隆市五堵国民小学九十二学年度学校课程计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隆市五堵国民小学九十二学年度学校课程计画.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隆市五堵国民小学九十二学年度学校课程计画.docx

基隆市五堵国民小学九十二学年度学校课程计画

基隆市五堵國民小學102學年度學校課程計畫

1、

依據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2、目的

(1)充分考量學校條件、社區特性、教師特質、家長期望及學生需求,結合全體教師與社區資源,發展達成學校教育目標、落實學校願景的學校本位課程。

(2)擬定落實學校本位理念的各項行政措施,提升課程改革與學校行政績效。

(3)詳細擬定總體課程教學進度與各項主題學習活動,發展學校特色,展現學校本位課程理念。

(4)設計教學主題與教學活動,適切增補教材,強化教師協同教學,以增進教師專業成長,發揮團隊合作與專業自主精神。

(5)研擬自編或改編課程計畫,實施課程評鑑,不斷提升學校本位課程品質。

3、學校分析

(1)校名:

基隆市五堵國民小學

(2)校址:

基隆市七堵區百一街25號

(3)校地:

位於七堵區北五堵,基隆河繞經學校正門,外型方正,面積約1.9743公頃。

(4)校齡:

民國十年隸屬暖暖公學為五堵分校,後正式獨立為五堵國小,距今已約有九十年歷史。

(5)校舍建物

名稱

數量

名稱

數量

名稱

數量

校長室

1間

中西餐教室

2間

綜合教室

12間

校史室

1間

普通教室

35間

體育器材室

1間

辦公室

6間

語言教室

2間

跆拳中心

1間

健康中心

1間

電腦教室

2間

民俗中心

1間

教師休息室

1間

視聽教室

1間

桌球室

1間

會議室

1間

資源教室

2間

午餐廚房

1間

學生諮商室

1間

藝文展示室

1間

儲藏室

1間

圖書室

1間

地板教室

1間

廁所

14間

自然教具室

1間

自然科教室

4間

資源回收場

1間

幼稚園

6間

音樂教室

2間

(6)學區概況:

早期的百福社區對外交通為河所阻,居民務農維生,民風純樸。

後經都市計劃人口急遽增加,發展至今。

社區發展為一住商混合區,人口組成複雜,從事各行各業皆有之,社經背景差異頗大,對子女教養態度及方式亦有不同。

學區包含百福、實踐、堵北三個里(堵北里12鄰除外),人口眾多班級人數五十班。

學校東、北兩邊住家林立,新台五線從南經過社區早期主要通道實踐路盤據西方,形成校地無法向外拓展,只能不斷減少學生戶外活動空間,換取新校舍的興建。

(7)地理環境:

本校位於基隆市百福社區,學區四面環山,基隆河蜿蜒三方,景致宜人。

交通便利,一分鐘到台五線,二分鐘接新台五線,三分鐘上中山高,六分鐘達北二高;公路運輸尚稱便捷,台鐵於九十七年增設「百福站」停靠,大大增加了社區對外的聯絡功能。

走在百福社區的街道,迎面所聞:

一方面是那麼的平凡純樸,另一方面又那麼的活力旺盛,是一個典型隨工商而迅速發展的新興住宅區。

曾是一片農田的北五堵如今已被公寓高樓取代,成為機能完備的百福社區,原本的農田只剩少許老農在留下零星的菜園裡種菜。

基隆河流域的開發過度,社區公園綠地面積雖有增加惟仍過小、休閒遊樂設施不足、但學生遊戲空間設備仍嫌不足、貨櫃車出入社區,學童上下學交通安全令人擔憂。

 

學校發展分析(SWOTS分析)

因素

S(優勢)

W(劣勢)

O(機會點)

T(威脅點)

S(行動策略)

地理環境

1住商混合、交通便利。

2社區機能方便,設有中小學。

3學區規劃集中,學童上學方便。

1學校周圍道路狹小,兒童上學車多擁擠。

2基隆河環繞社區,易淹水。

3開發飽和人口稠密。

1重要道路鄰近社區,交通方便

2與汐止、台北為鄰,資訊傳遞快速。

3學區集中,學校、社區互動方便。

1住商混合,商店攤販林立,環境複雜。

2道路貨櫃車出入頻繁,噪音、空氣品質差,學童上下學交通安全受影響。

1爭取交通號誌設立。

2交通導護義工成立。

3加強交通安全宣導。

4追溯探討基隆河的變遷。

學校規模

1建校八十七年,學生人數接近1200人。

2班級數多,學校教師人員亦多,老師能專心教學工作。

1學校規模因少子化現象,逐年減班,然校地無法向外擴充,學生戶外活動空間仍嫌不足。

1爭取地方補助,改建舊教室。

2舉行大型活動分工容易。

3學生人數多。

4各類型活動容易推展。

1學校環境衛生、學童安全維護不易。

2用餐人數過多,廚房工作負荷量大。

1妥善規劃校園空間。

2加強利用社區資源。

3行政支援教學。

硬體設備

1班級皆有視聽設施及網路線。

2圖書室、語言教室、視聽室、電腦教室、活動中心支援教學。

3各棟大樓皆能相通。

4午餐運送電梯接駁。

1.教具室空間不足。

2.風雨操場不足。

3.部分教室老舊。

1配合英語課程節數增加,將綜合教室改建為語言教室。

2資訊組對電腦做充分之運用。

1雨天學童活動空間不足影響發展。

2殘障學童活動,因設備不足受限制。

3老舊專科教室環境不易美化,對上課情境有負面影響。

1強化校園維修機能。

2加強教具整理,做妥善之管理。

3結合運用社區可用場地資源。

4積極爭取經費,

增設無障礙設施及專用教室。

教師資源

1教職員工共69人,平均年齡約35歲,年輕、自主意識高,有專長、具熱誠、教學認真。

2教師流動性趨於穩定。

1全校極大多數具備本土語言教師資格,然部分課程仍須仰賴本土語言支援教師。

1教育理念容易溝通。

2辦事效率高。

3進修意願濃厚,積極參與自我成展活動。

1教師變動少,易習慣相同的教學模式。

2思考容易流於僵化、自我,無法多方接納。

1組成教師成長團體,定期聚會研讀書籍。

2規劃教師進修活動。

3積極爭取音樂、英語、本土語言教師。

行政人員

1專任行政,全力支援教學。

2年輕化、有幹勁、肯負責。

3觀念容易溝通。

1業務日趨繁重,某些行政職務承接意願低落,影響效率。

2.各處室間觀點不同,協調性有待加強。

1行政人員年輕化,創造學生無限學習空間。

2不同的辦事觀點,經協調溝通後,易找出學校辦學理念。

1不同見解溝通較不易。

2組長壓力沉重較無法長期堅守崗位。

1舉辦聯誼活動,聯絡彼此感情。

2定期開會,釐清觀點,增加行政與導師彼此了解與體諒。

學生

1交通方便,流行文化、資訊訊息取得方便。

2人數眾多競爭力大。

1單親及隔代教養家庭較多。

2家長較注重智育成績。

3社區不良學生影響教學成果。

1多元化的教學設計符合學生需求。

2提倡多元智慧打破傳統教育觀念。

3實施各項活動,發揮學生潛能。

1行為偏差學生造成校內學生恐懼不安。

2正向資訊獲取速度遠比負向資訊獲取為慢。

1鼓勵學生參加優良活動。

2定期舉辦校外教學。

3成立社團鼓勵學生參加。

4定期舉辦學生成果發表,建立自信心。

家長

1教育程度不斷提高。

2重視子女教育。

3家長會熱心參與學校辦學,鼓勵多於抱怨。

1雙薪家庭多,管教孩子問題常認為是教師責任。

2注重月考的學習成績

3主觀意識強,不易溝通。

1開放家長參與教育的管道。

2提供親職教育機會。

1觀念懸殊易造成學校教師之間的衝突。

1推廣父母讀書會。

2定期辦理親職教育講座。

3定期辦理父母成長班。

社區參與

1參與學校辦學意願提高。

2尊重學校經營理念

3社區與學校資源共享。

1社區人文資源不足。

2耆老長輩參與度弱。

1發展學校成為社區學習中心。

1影響校務運作比例增高。

1與家長會合作,辦理社區與學校各項活動,聯絡感情。

地方資源

1重劃社區,各項機能完善。

2鄰近基隆河、八號公園、高速公路、貨櫃集散場等,利於各領域教學活動。

3百福宮是社區主要宗教及地方文物保留地。

1鄰近基隆河畔,易受風災、水災威脅。

2公園設施治安有待加強

3部份公共場所設備不足,維修亦欠佳。

1社區堤防加高,實踐橋改建完成,近年水患已減少。

2爭取設備以利兒童學習

3社區學校建立互動管道。

1地方文化傳承後繼無人。

2地方史料、文物特色保存不易。

1進行鄉土教材的收集與整理。

2聘請地方文史工作者蒞校講習。

3結合社區推展活動。

4、學校課程發展組織

(1)課程發展委員會

1.依據:

教育部頒布「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之實施要點規定,設置本會。

2.目的:

本會負責規劃全校總體課程計畫,決定每週各學習領域學習節數,審查自編教科用書,負責課程與教學的評鑑,進行學習評鑑。

3.組織:

本會設委員五至二十五人,委員均為無給職,其組成方式如下:

4.設置要點(留存教務處年度工作項目)

(2)學習領域課程小組

1.依據:

教育部頒布「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之實施要點規定,設置本會。

2.目的:

各小組就所屬學習領域擬定課程計畫。

3.組織:

設置二至十五人,委員均為無給職,其組成方式如下:

4.設置要點:

(留存教務處年度工作計劃)

5、學校願景

(1)形成流程:

(2)摘要

1.因應多元化的社會,教師教學的方式、學校辦學的理念、社區家長對學校及孩子教育的觀點、已不能依照傳統的方法行之,唯有用寬廣、開放的思考模式,才能帶領孩子面對未來的世界。

2.求新求變,具有獨立思考能力且身心靈都能健康快樂,是我們對孩子的期待。

 

(三)結論:

願景

實踐目標

開放

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個別差異。

結合社區資源,發揮學生潛能與教師團隊精神、發展協同教學,共謀教育願景。

創新

推動資訊、語文、網路、科學教育,啟發學生迎接新世紀能力。

健康

創造優美環境,推動環境、衛生、環保、體適能、安全教育,培養學生能愛護自然、喜愛自然,並具有人文關懷的情操。

活力

以活潑生動方式,培養學生自主、主動探究學習與思考能力,讓學生是有思想、有創意、有體魄的學習者,並具備十大基本能力且富尊重關懷的現代公民。

6、

我們的圖像

(1)依據本校願景:

開放、創新、健康、活力來描述

(2)形成流程:

全校教師討論---提交課發會討論---校務會議通過

(3)結論:

7、學校教育目標

(1)造優美的校園環境,發揮境教功能。

(2)規劃「五堵兒童全人教育課程」,以「生活輔導」及「學習輔導」,培養兒童「開放、創新、健康、活力」的情操。

(3)開放的學習空間,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個別差異,提供多元學習的方向與適性的發展空間。

(4)和諧的校園倫理,以「人性化」「多元化」「趣味化」「績效原則」凝聚學生、家長與老師共識,共存共榮,展開「九年一貫課程」的新領域。

 

8、行政配套措施

(1)教務處方面

學校願景

實踐目標

工作計劃內容

開放

1.鼓勵老師笑臉迎兒童,營造快樂學習氣氛。

2.舉辦各項藝文活動,激發學生自我展現與感恩情懷。

3.善用學校教學資源與設備,提供充足教學教具與設備

1.專科教室運用妥善編排。

2.定期展示學生作品,提昇學生鑑賞與分享能力。

3.規劃與增加採購教學教具圖書。

4.營造英語生活環境,朝向英語為第二官方語言。

創新

1.成立課程發展委員會及七大領域研究小組,提供創造的氣氛與教材教法的革新。

2.強化母語教學、英語教學及英語補救教學,結合科技資訊教育,凝聚同儕情感。

3.辦理各項研習進修,改變教學方法,接納各個學生學習狀況。

1.組織課發會與領域研究,建立教師教學設計檔案。

2.逐步導向學生做個人的研究=【我的研究】。

3.延聘鄉土語言支援教師。

4.訂英語雜誌,鼓勵老師增進英文能力。

5.創辦校刊,暢通親師溝通管道。

健康

1.鼓勵學生於課堂上展現自我能力,發現自我淺能與激勵自我學習能力。

2.實施適性教育、配合資源班實施補救教學,不放棄任何一位兒童。

1.訂定進步獎、金、銀牌獎勵制度。

2.增強體育教學正常化。

活力

1.推動五育並進、適性發展與多元教學,引導學生快樂學習。

2.推動學生班級特色,讓學生充分發展自我、展現活力。

1.辦理各類藝文競賽。

2.實施課後照顧補救教學。

3.妥善規劃教師進修活動。

(2)學生事務處方面

學校願景

實踐目摽

工作計畫內容

開放

1.辦理學生自治與模範兒童選拔活動,培養民主風範。

自治市長選舉

學生模範選拔

推展學生自治活動

2.推動安全教育,愛護身體、避免傷害。

朝會持續宣導

創新

1.推動環境教育、美綠化校園,建造乾淨的校園。

愛校活動辦理校慶配合教學各項活動

2.強制垃圾分類,做好資源回收。

資源回收:

持續推動

垃圾分類:

各班師生強制配合執行

健康

1.推展體適能活動,維護身心健康。

體育教學正常化、推廣新式健身操

體適能檢測(期初期末各一次)

2.落實衛生保健工作,愛眼、護齒、勤洗手。

望遠凝視:

課間活動時間進行

含氟水漱口:

每週一次

預防腸病毒:

徹底洗手

活力

1.辦理藝文活動,展現學生才藝,促成自我實現。

學生繪畫比賽

持續推動師生才藝表演

2.加強生活教育,培養愛護公物、節約能源習慣。

推展各項生活教育宣導及比賽

(3)總務處方面

學校願景

實踐目標

工作計劃內容

開放

1.全面開放學校設備,推動愛惜公物教育,培養學童愛物、惜物感恩的心。

2.美化綠化校園,塑造良好學習環境,實現「快樂學習」之願景。

1.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訂定使用辦法,落實認養制度,配合輔導處、學務處推動認輔學生「維護校園小義工」制度施行。

2.成立校園美化、綠化小組專責規劃學習環境。

創新

1.積極爭取經費,從事校舍設備更新充實。

2.學校設備著重富教育性、安全性、實用性的理念落實。

1.落實經費實施,建立校內需求優先順序表,逐步施行。

2.落實校園營繕小組功能,規劃、修繕及實施計劃。

健康

1.配合學生事務處,推動校園植物認養活動,體認生命的意義。

2.推動「新式課桌椅」正確使用方法,以期能按身高選用合適的課桌椅,進而維護學童視力及骨骼發展。

3.定期做好飲水設備維護檢修工作,提供師生安全乾淨的飲用水。

1.建立校園植物分類標示,推動班級認養制度。

2.配合衛生組實施正確坐姿及「新式課桌椅」使用教學。

3.定期做好飲水設備維護檢修,建立明確、安全的保修紀錄。

活力

1.定期做好遊戲器材檢修工作,提供學童安全、快樂的活動空間。

2.加強視聽教育,充實軟硬體設備,增進教學效果。

1.定期全校遊戲器材安檢,建立更明確安全標示及保修紀錄。

2.成立視聽教育小組,規劃、修繕及實施計劃。

(4)輔導處方面

學校願景

實踐目標

工作計劃內容

開放

1.親師生合作、共創三贏局面。

2.尊重、關懷、溝通與接納。

1.每年舉辦新生家長座談會。

2.每學期舉辦親師座談會。

3.不定期出刊親職教育資訊。

創新

1.追蹤學生學生缺席狀況,預防中輟。

2.慶祝教師節,母親節常懷感恩心。

3.協助解決學生心理困擾。

4.性別平等,大家來做家事。

1.義工媽媽協助缺席學生電話訪查。

2.舉辦認識新師長及感恩活動。

3.設置嘟嘟信箱、推展認輔活動、協助個案輔導。

4.設彩虹媽媽、故事媽媽,推展生命教育活動。

健康

1.推動教訓輔三合一制度。

2.強化學生輔導功能。

3.適性化的教學並激發學生的潛能。

1.特殊學生轉介輔導。

2.推動認輔制度及個案研討。

3.個別化教育。

4.設資源班協助特教學生學習。

活力

1.激勵學生向上熱誠。

2.提升家長教養知能。

3.營造和諧健康的優質文化。

1.推行榮譽制度,鼓勵學生五育均衡發展。

2.辦理跳蚤市場活動。

3.辦理家庭教育活動,促進家庭和諧。

9、實施年級

全校全部一、二、三、四、五、六年級。

10、學習領域與彈性節數規畫

類別

領域學習節數

彈性學習節數

合計

學習領域或科目

語文

數學

社會

藝術與人文

自然與生活科技

健康與體育

綜合活動

英語

電腦

本位課程

其他

低年級

20

3

23

一年級

6

3

7(生活課程)

2

2

3

23

二年級

6

3

7(生活課程)

2

2

3

23

中年級

25

4

29

三年級

7

3

3

3

3

3

3

1

1

2

29

四年級

7

3

3

3

3

3

3

1

1

2

29

高年級

27

5

32

五年級

8

4

3

3

3

3

3

1

1

3

32

六年級

8

4

3

3

3

3

3

2

1

2

32

11、教科書選用或自編一覽表

第一順位

第二順位

第三順位

第一順位

第二順位

第三順位

一年級

國語文

翰林

康軒

南一

國語首冊

翰林

康軒

南一

五年級

國語文

康軒

翰林

南一

數學

康軒

南一

翰林

數學

康軒

翰林

南一

生活

南一

翰林

康軒

社會

翰林

南一

康軒

健康與體育

康軒

翰林

南一

自然與生活科技

康軒

南一

翰林

綜合活動

翰林

康軒

南一

健康與體育

康軒

南一

翰林

二年級

國語文

康軒

翰林

南一

綜合活動

康軒

翰林

南一

數學

翰林

康軒

南一

藝術與人文

翰林

康軒

南一

生活

南一

翰林

康軒

英語

康軒HD

朗文

何嘉仁

健康與體育

康軒

南一

翰林

六年級

國語文

康軒

翰林

南一

綜合活動

南一

康軒

翰林

數學

部編

翰林

康軒

三年級

國語文

康軒

翰林

南一

社會

南一

康軒

翰林

數學

康軒

翰林

南一

自然與生活科技

康軒

南一

翰林

社會

康軒

南一

翰林

健康與體育

康軒

翰林

南一

自然與生活科技

南一

康軒

翰林

綜合活動

康軒

翰林

南一

健康與體育

南一

康軒

翰林

藝術與人文

翰林

康軒

南一

綜合活動

南一

康軒

翰林

英語

康軒HD

吉的堡

朗文

藝術與人文

康軒

翰林

南一

英語

康軒HK

何嘉仁ST

何嘉仁GV

四年級

國語文

康軒

翰林

南一

鄉土教材(如要購買才填)

數學

翰林

康軒

部編

第一順位第二順位第三順位

社會

南一

康軒

翰林

一年級鄉土教材

真平

康軒

侑巧

自然與生活科技

康軒

南一

翰林

二年級鄉土教材

康軒

真平

翰林

健康與體育

康軒

翰林

南一

三年級鄉土教材

康軒

翰林

真平

綜合活動

南一

康軒

翰林

四年級鄉土教材

真平

侑巧

康軒

藝術與人文

翰林

康軒

南一

五年級鄉土教材

康軒

翰林

真平

英語

何嘉仁sc

康軒

何嘉仁

六年級鄉土教材

康軒

真平

翰林

12、課程評鑑

(1)評鑑對象:

以本校總體課程計劃為評鑑標的

1.準備階段:

概念溝通、課程規劃

2.設計階段:

願景、教學進度、計劃、方法、評量

3.修正階段:

檢視課程設計、提出問題討論、建議修正

4.形成階段:

逐項確認

5.回饋階段:

討論與交流、學生學習成效、教師專業成長的分享

(2)評鑑人員

1.初評人員:

(1)任課教師:

導師、科任暨協同教學者。

(準備、設計階段、回饋階段)

(2)教務主任、教學組暨課程領域小組成員。

(修正階段、回饋階段)

2.複評人員:

(1)課程發展委員會成員。

(形成階段、回饋階段)

(2)教育局評鑑人員。

(回饋階段)

(3)評鑑範圍:

1.形式歷程:

(1)本總體計劃的前置作業(開會討論、觀念溝通)

(2)本總體計劃的設計內容(總體課程計劃編寫人員、各要素的達成)

(3)檢核表的達成度

2.實質成果:

(1)教師教學專業能力的成長

(2)學生學習成效

(4)評鑑規準

1.教師參與的意願與團隊合作的默契

2.學校願景、本位特色與學校、社區資源的整合

3.課程計劃的縱向銜接與橫向統整

4.基本能力的培養與能力指標的達成

5.真實的評量與評鑑回饋制度。

(5)評鑑模式與歷程

(6)評鑑工具:

1.教育部九年一貫檢核表

2.市府教育局每月一次的檢核表

附件:

教科書評審辦法

1.一至六各年級九年一貫課程教學計畫

2.學校彈性課程綱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