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的设计标准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437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9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压系统的设计标准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液压系统的设计标准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液压系统的设计标准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液压系统的设计标准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液压系统的设计标准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压系统的设计标准型.docx

《液压系统的设计标准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系统的设计标准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液压系统的设计标准型.docx

液压系统的设计标准型

第一章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

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与设计要求液压传动系统是液压机械的一个组成部分,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要同主机的总体设计同时进行。

着手设计时,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有机地结合各种传动形式,充分发挥液压传动的优点,力求设计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效率高、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的液压传动系统。

1.1设计步骤

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并无严格的顺序,各步骤间往往要相互穿插进行。

一般来说,在明确设计要求之后,大致按如下步骤进行。

(1)确定液压执行元件的形式;

(2)进行工况分析,确定系统的主要参数;

(3)制定基本方案,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4)选择液压元件;

(5)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

(6)绘制工作图,编制技术文件。

1.2明确设计要求

计要求是进行每项工程设计的依据。

在制定基本方案并进一步着手液压系统各部分设计之前,必须把设计要求以及与该设计内容有关的其他方面了解清楚。

(1)主机的概况:

用途、性能、工艺流程、作业环境、总体布局等;

(2)液压系统要完成哪些动作,动作顺序及彼此联锁关系如何;

(3)液压驱动机构的运动形式,运动速度;

(4)各动作机构的载荷大小及其性质;

(5)对调速范围、运动平稳性、转换精度等性能方面的要求;

(6)自动化程序、操作控制方式的要求;

(7)对防尘、防爆、防寒、噪声、安全可靠性的要求;

(8)对效率、成本等方面的要求。

1.3制定基本方案

(1)制定调速方案

液压执行元件确定之后,其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的控制是拟定液压回路的核心问题。

方向控制用换向阀或逻辑控制单元来实现。

对于一般中小流量的液压系统,大多通过换向阀的有机组合实现所要求的动作。

对高压大流量的液压系统,现多采用插装阀与先导控制阀的逻辑组合来实现。

速度控制通过改变液压执行元件输入或输出的流量或者利用密封空间的容积变化来实现。

相应的调整方式有节流调速、容积调速以及二者的结合——容积节流调速。

节流调速一般采用定量泵供油,用流量控制阀改变输入或输出液压执行元件的流量来调节速度。

此种调速方式结构简单,由于这种系统必须用闪流阀,故效率低,发热量大,多用于功率不大的场合。

容积调速是靠改变液压泵或液压马达的排量来达到调速的目的。

其优点是没有溢流损失和节流损失,效率较高。

但为了散热和补充泄漏,需要有辅助泵。

此种调速方式适用于功率大、运动速度高的液压系统。

容积节流调速一般是用变量泵供油,用流量控制阀调节输入或输出液压执行元件的流量,并使其供油量与需油量相适应。

此种调速回路效率也较高,速度稳定性较好,但其结构比较复杂。

节流调速又分别有进油节流、回油节流和旁路节流三种形式。

进油节流起动冲击较小,回油节流常用于有负载荷的场合,旁路节流多用于高速。

调速回路一经确定,回路的循环形式也就随之确定了。

节流调速一般采用开式循环形式。

在开式系统中,液压泵从油箱吸油,压力油流经系统释放能量后,再排回油箱。

开式回路结构简单,散热性好,但油箱体积大,容易混入空气。

容积调速大多采用闭式循环形式。

闭式系统中,液压泵的吸油口直接与执行元件的排油口相通,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回路。

其结构紧凑,但散热条件差。

(2)制定压力控制方案

液压执行元件工作时,要求系统保持一定的工作压力或在一定压力范围内工作,也有的需要多级或无级连续地调节压力,一般在节流调速系统中,通常由定量泵供油,用溢流阀调节所需压力,并保持恒定。

在容积调速系统中,用变量泵供油,用安全阀起安全保护作用。

在有些液压系统中,有时需要流量不大的高压油,这时可考虑用增压回路得到高压,而不用单设高压泵。

液压执行元件在工作循环中,某段时间不需要供油,而又不便停泵的情况下,需考虑选择卸荷回路。

在系统的某个局部,工作压力需低于主油源压力时,要考虑采用减压回路来获得所需的工作压力。

(3)制定顺序动作方案

主机各执行机构的顺序动作,根据设备类型不同,有的按固定程序运行,有的则是随机的或人为的。

工程机械的操纵机构多为手动,一般用手动的多路换向阀控制。

加工机械的各执行机构的顺序动作多采用行程控制,当工作部件移动到一定位置时,通过电气行程开关发出电信号给电磁铁推动电磁阀或直接压下行程阀来控制接续的动作。

行程开关安装比较方便,而用行程阀需连接相应的油路,因此只适用于管路联接比较方便的场合。

另外有时间控制、压力控制等。

例如液压泵无载启动,经过一段时间,当泵正常运转后,延时继电器发出电信号使卸荷阀关闭,建立起正常的工作压力。

压力控制多用在带有液压夹具的机床、挤压机压力机等场合。

当某一执行元件完成预定动作时,回路中的压力达到一定的数值,通过压力继电器发出电信号或打开顺序阀使压力油通过,来启动下一个动作。

1.4选择液压动力源

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完全由液压源来提供,液压源的核心是液压泵。

节流调速系统一般用定量泵供油,在无其他辅助油源的情况下,液压泵的供油量要大于系统的需油量,多余的油经溢流阀流回油箱,溢流阀同时起到控制并稳定油源压力的作用。

容积调速系统多数是用变量泵供油,用安全阀限定系统的最高压力。

为节省能源提高效率,液压泵的供油量要尽量与系统所需流量相匹配。

对在工作循环各阶段中系统所需油量相差较大的情况,一般采用多泵供油或变量泵供油。

对长时间所需流量较小的情况,可增设蓄能器做辅助油源。

油液的净化装置是液压源中不可缺少的。

一般泵的入口要装有粗过滤器,进入系统的油液根据被保护元件的要求,通过相应的精过滤器再次过滤。

为防止系统中杂质流回油箱,可在回油路上设置磁性过滤器或其他型式的过滤器。

根据液压设备所处环境及对温升的要求,还要考虑加热、冷却等措施。

整机的液压系统图由拟定好的控制回路及液压源组合而成。

各回路相互组合时要去掉重复多余的元件,力求系统结构简单。

注意各元件间的联锁关系,避免误动作发生。

要尽量减少能量损失环节。

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为便于液压系统的维护和监测,在系统中的主要路段要装设必要的检测元件(如压力表、温度计等)。

大型设备的关键部位,要附设备用件,以便意外事件发生时能迅速更换,保证主要连续工作。

各液压元件尽量采用国产标准件,在图中要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液压元件职能符号的常态位置绘制。

对于自行设计的非标准元件可用结构原理图绘制。

系统图中应注明各液压执行元件的名称和动作,注明各液压元件的序号以及各电磁铁的代号,并附有电磁铁、行程阀及其他控制元件的动作表。

集中式结构是将整个设备液压系统的油源、控制阀部分独立设置于主机之外或安装在地下,组成液压站。

如冷轧机、锻压机、电弧炉等有强烈热源和烟尘污染的冶金设备,一般都是采用集中供油方式。

分散式结构是把液压系统中液压泵、控制调节装置分别安装在设备上适当的地方。

机床、工程机械等可移动式设备一般都采用这种结构。

1.5液压阀的配置形式

(1)板式配置板式配置是把板式液压元件用螺钉固定在平板上,板上钻有与阀口对应的孔,通过管接头联接油管而将各阀按系统图接通。

这种配置可根据需要灵活改变回路形式。

液压实验台等普遍采用这种配置。

(2)集成式配置目前液压系统大多数都采用集成形式。

它是将液压阀件安装在集成块上,集成块一方面起安装底板作用,另一方面起内部油路作用。

这种配置结构紧凑、安装方便。

1.6集成块设计

(1)块体结构集成块的材料一般为铸铁或锻钢,低压固定设备可用铸铁,高压强振场合要用锻钢。

块体加工成正方体或长方体。

对于较简单的液压系统,其阀件较少,可安装在同一个集成块上。

如果液压系统复杂,控制阀较多,就要采取多个集成块叠积的形式。

相互叠积的集成块,上下面一般为叠积接合面,钻有公共压力油孔P,公用回油孔T,泄漏油孔L和4个用以叠积紧固的螺栓孔。

P孔,液压泵输出的压力油经调压后进入公用压力油孔P,作为供给各单元回路压力油的公用油源。

T孔,各单元回路的回油均通到公用回油孔T,流回到油箱。

L孔,各液压阀的泄漏油,统一通过公用泄漏油孔流回油箱。

集成块的其余四个表面,一般后面接通液压执行元件的油管,另三个面用以安装液压阀。

块体内部按系统图的要求,钻有沟通各阀的孔道。

(2)集成块结构尺寸的确定外形尺寸要求满足阀件的安装,孔道布置及其他工艺要求。

为减少工艺孔,缩短孔道长度,阀的安装位置要仔细考虑,使相通油孔尽量在同一水平面或是同一竖直面上。

对于复杂的液压系统,需要多个集成块叠积时,一定要保证三个公用油孔的坐标相同,使之叠积起来后形成三个主通道。

各通油孔的内径要满足允许流速的要求,具体参照本章4.4节确定孔径。

一般来说,与阀直接相通的孔径应等于所装阀的油孔通径。

油孔之间的壁厚δ不能太小,一方面防止使用过程中,由于油的压力而击穿,另一方面避免加工时,因油孔的偏斜而误通。

对于中低压系统,δ不得小于5mm,高压系统应更大些。

1.7绘制正式工作图,编写技术文件

液压系统完全确定后,要正规地绘出液压系统图。

除用元件图形符号表示的原理图外,还包括动作循环表和元件的规格型号表。

图中各元件一般按系统停止位置表示,如特殊需要,也可以按某时刻运动状态画出,但要加以说明。

装配图包括泵站装配图,管路布置图,操纵机构装配图,电气系统图等。

技术文件包括设计任务书、设计说明书和设备的使用、维护说明书等。

 

第二章设计要求及工况分析

2.1设计要求

设计一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动力滑台的液压系统(含图)。

动力滑台的工作循环是:

快进→工进→快退→停止。

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与性能要求如下:

切削力Ft=20000N,移动部件总重力G=10000N,快进行程L1=100mm,工进行程L2=50mm,快进快退的速度为4m/min,工进速度为0.05m/min;加速、减速时间Δt=0.2s,静摩擦系数fs=0.2,动摩擦系数fd=0.1。

该动力滑台采用水平放置的平导轨,动力滑台可在任意位置停止。

2.2负载与运动分析

(1)工作负载工作负载即为切削阻力FL=20000N。

(2)摩擦负载摩擦负载即为导轨的摩擦阻力:

静摩擦阻力

动摩擦阻力

(3)惯性负载

工况

负载组成

液压缸负载F/N

液压缸推力

启动

2000

2223

加速

1333.3

1481.4

快进

1000

1112

工进

21000

23333

快退

1000

1112

表1液压缸各阶段的负载和推力

注:

1.液压缸的机械效率取

2.不考虑动力滑台上颠覆力矩的作用

 

第三章负载图和速度图的绘制

负载图按上面数值绘制,如下图a所示。

速度图按已知数值

和工进速度

绘制,如下图b所示

图a负载图

 

图b速度图

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负载/ KN

<5

5~10

10~20

20~30

30~50

>50

工作压力/MPa

<0.8~1

1.5~2

2.5~3

3~4

4~5

≥5

表2按负载选择工作压力

机械类型

机 床

农业机械

小型工程机械

建筑机械

液压凿岩机

液压机

大中型挖掘机

重型机械

起重运输机械

磨床

组合机床

龙门刨床

拉床

工作压力/MPa

0.8~2

3~5

2~8

8~10

10~18

20~32

表3各种机械常用的系统工作压力

系统类型

背压力/MPa

简单系统或轻载节流调速系统

0.2~0.5

回油路带调速阀的系统

0.4~0.6

回油路设置有背压阀的系统

0.5~1.5

用补油泵的闭式回路

0.8~1.5

回油路较复杂的工程机械

1.2~3

回油路较短且直接回油

可忽略不计

表4执行元件背压力

工作压力/MPa

≤5.0

5.0~7.0

≥7.0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