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学.docx
《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学.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概念和历史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
即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期望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的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也是教育的本质。
二、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一)教育者老师
(二)受教育者学生
(三)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等方面。
教育内容:
讲义、ppt教育措施:
方式、方法(多媒体辅助、)
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这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实践活动的系统。
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联系的纽带,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无法展开,受教育者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导:
受教育者是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没有受教育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
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用的工具和手段,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也不能实现。
三、教育的起源
(一)、神话起源说:
最古老的,宗教
(二)、生物起源说:
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动物的本能行为,否认了人和动物的区别
代表人物:
法国列托尔诺,英国沛西-能
(三)、心里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儿童无意识的模仿
美国孟禄
(四)、劳动起源说: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恩格斯
起源于劳动
米丁斯基凯洛夫
四、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
(一)原始形态的教育
特点:
1、没有独立的形态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没有专门从事教育的人员
4、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和生活
5、没有阶级性
(二)古代学校教育
1、古代中国学校教育
(1)、学校教育形态产生于4000多年前的夏代,称为“痒序”,但尚未得到考古材料的确切证明
殷朝(商朝)有学校已从甲骨文中得到证实。
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产生的条件:
脑体分工
经验积累
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
(2)、西周
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
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礼(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
乐(音乐、诗歌、舞蹈);射(射技教育);
御(以射箭、驾兵车为主的军事技术教育):
书(学字习写的书写教育);
数(简单数量计算教育)。
(3)、春秋战国时期
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弟子三千
(4)、汉代武帝以后
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宋代以后
程朱理学成为国学,
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梦中大论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6)、明代以后
八股文被规定为考试科举的固定格式,不仅社会思想受到钳制,而且在形式上的创造性也被扼制,一直到光绪31年(1905)科举制度再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2、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1)、婆罗门种姓的僧侣祭司
(2)、刹帝利,为军事贵族
(3)、吠舍种姓,仅能从事农工商业
(4)、首陀罗种姓,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识字读经认为是违反了神的旨意,可能被处死
婆罗门的经典《吠陀》是主要的教育内容,僧侣是唯一的教师,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3、古代埃及
宫廷学校,是法老教育皇子皇孙和贵族子弟的场所。
文士学校,文士精通文字,“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
“以僧为师”、“以(书)史为师”
4、古代希腊、罗马
七艺:
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前三门定位初级学科,称“三学(三艺)”,后四门定位高级学科,称“四术”
古代雅典----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和谐发展。
古代斯巴达----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
古代教育的特点:
(1)、阶级性/等级性
(2)、道统性
(3)、专制型
(4)、刻板性
(5)、象征性
(三)近现代教育
16世纪以后,火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从中国传入西方,为世界的军事和交通带来了大发展的机遇;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极大的激发了人们相像的热情;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手工劳动、作坊生产被现代大工业所取代。
从而引发了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也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近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相比,在总体上呈现出一些全新的特征:
(1)、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
(2)、教育的日趋普及性和多样性
(3)、教育的科学水平日益提高
※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的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明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就是描述和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产生和发展阶段
(一)、萌芽阶段(从奴隶社会到17世纪)
1、孔子:
《论语》儒家文化
“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学记》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一)、“化名成俗,其必由学”“见过军民,教学为先”,指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二)、“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藏息相辅”指出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三)、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教学
(四)、“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第”循序渐进
(五)、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3、苏格拉底问答法(产婆术),第一步:
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
定义,第三步:
助产术
4、柏拉图:
《理想国》,女子和男子受同样的教育;重视早期教育
5、古罗马昆体良:
《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西法最早。
模仿—理论—练习,班级授课制思想萌芽
(二)、创立阶段(17世纪到18世纪)
1、卢梭《爱弥儿》,自然与自由教育思想,善,注重儿童的直接经验,
2、洛克《教育漫画》,“白板说”和“绅士教育”
3、英国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确立下来,并与其它学科并列--《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
※4、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对学年制、班级授课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泛智”教育,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三)、科学教育学阶段(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
1、“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康德论教育》-----(德)康德
※2、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
标志着规范教育的建立。
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教育性教学
教育过程四阶段: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教学过程三中心:
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
(四)、发展多样化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1、英国斯宾塞的《教育论》
2、德国的梅伊曼首次提出“实验教育学”。
而德国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
※3、美国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出发,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从做中学,儿童中心、经验中、活动中心。
五步教学法:
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4、苏联凯洛夫《教育学》
(五)、教育学的分化与拓展阶段(20世纪中期至今)
1、美国布卢姆的《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2、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3、苏联赞可夫的《教育与发展》
4、不练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
三、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二)、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1、普遍性、平凡性1、学科基础不断拓展
2、恒定性、不确定性2、学科体系初步形成
3、学科基础、跨学科性3、教育改革日益密切
4、多元化和多样化4、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
5、综合性和层次性
第三节教师与教育学
一、教育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
1、获得理论知识,促进教育思想的成熟和观念的更新
2、给予策略、方法、技巧方面的指导,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与能力
3、养成正确的专业态度,培植坚定的专业信念
4、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教师如何学习教育学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国内国外经验相结合
3、专业理论与交流讨论结合
4、阅读与写作结合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教育与经济(生产力)的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
二、教育的生产力功能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教育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
教育对经济的作用具有周期性长时,既要考虑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水平,
第二节教育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
3.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通过选拔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
3、教育通过形式舆论、思潮,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
第三节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够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5、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第四节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系
一、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互相包含,互相作用,并护卫目的与手段的交融关系
二、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
3、文化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1、传承功能
2、选择
3、融合
4、创新
四、学校文化
概念:
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分类:
1、学校物质文化
2、学校精神、观念文化
3、学校制度文化
第五节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1、控制人口数量
2、提高人口质量
3、改善人口结构,调整人才构成与流动
1、人口的数量和增长是决定教育事业的规模、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2、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
3、人口的结构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4、人口流动对教育的影响
第六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还表现为教育发展本身具有继承性
(1)、教育内容的继承
(2)、教育方式的继承
(3)、教育理论与教育经验的继承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人的发展概述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
二者相互依存,交互影响,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格赛尔、威尔逊、)
(二)、外铄论(荀子、华生、洛克)
(三)、实践主体论
第二节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一)、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
作用:
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2、遗传素质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
2、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机遇等
3、人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作用: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学规范
2、加速个体发展
3、既有即时价值,又有延时价值
4、开发个体才能,发展个体
(四)、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作用:
1、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2、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节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1、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身心发展的平衡性
4、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5、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第四章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述
广义:
人们对受教育者的一种期望
狭义:
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
教育目的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作用:
导向激励评价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国家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标
4、课程目标
四、几种主要的教育目的论
宗教本位论夸美纽斯
社会本位论孔子、柏拉图、迪尔凯姆(涂尔干)、凯兴斯坦纳
个人本位论孟子、卢梭、洛克、裴斯特洛齐
教育无目的论杜威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机会
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校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
一、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有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人物、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
二、特点:
1、客观性
2、规范性
3、历史性
4、强制性
三、现代学制类型:
双轨制:
德国、英国、法国
单轨制:
美国
分支制:
苏联、中国
四、学校制度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
3、非制度化教育
第二节我国的学制
壬寅学制1902年,我国颁布的第一个近代学制,虽正式颁布,但未实行。
张百熙
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资本主义性质
癸卯学制我国实行的第一个近代学制
壬戌学制1922年,“新学制”“六三三学制”
一、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内容
方针: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二、我国学制改革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适度发展学前教育
2、完全普及义务教育
3、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4、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三、义务教育
强制性
免费性
普及性
四、终生教育
终生性
全民性
广泛性
灵活性和实用性
第六章学生与教师
第一节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
(二)、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1、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2、学生是具有思想情感的个体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3、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性3、学生所参与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二、学生的地位及权利义务
(一)、学生的社会地位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
核心精神是对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的保护
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
1、无歧视
2、尊重儿童
3、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
4、儿童利益最佳
对中小学身份的定位从三个层面进行
1、中小学是国家公民
2、中小学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
3、中小学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二)、学生的权利
1、人身权
(1)、身心健康权(生命健康、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学习时间、作业量、体育锻炼、定期组织身体健康)
(2)、人身自由权
(3)、人格尊严权
(4)、隐私权
(5)、名誉权和荣誉权
2、受教育权
基本要素
(1)、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
(2)、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机会和物质条件
(三)、学生的义务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三、当代学生的特点
1、身体素质得到改善、生理成熟提前
2、注重个人发展,追求自我完善
3、平等意识增强,富有宽容精神
4、关心国家大事,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5、喜欢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学习法式
6、心理问题增多
7、传播媒介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增多
第二节教师及其专业发展
6、教师的含义
广义:
凡是把知识、技能和技巧传授给别人的、都称为教师;
广义:
教师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门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二、教师职业角色(多样性)
1、“传道者”
2、“授业解惑者”
3、管理者
4、示范者
5、父母和朋友
6、研究者角色
教师角色的更换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教师是社区型的发放教师
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一)、教师的权利
1、教育教学权
2、科学研究权
3、管理学生权
4、获取报酬待遇权
5、民主管理权
6、进修培训权
四、教师劳动的特点
(一)示范性
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就是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
(二)创造性
1、因材施教
2、教育、教学的原则及方法的运用选择
3、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上
4、教育机制,对突发性教育情景做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的能力
(三)复杂性
1、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复杂的
2、教师的职责是多方面的
3、教师劳动的过程是复杂的
4、教师劳动的能力需要时复杂的
(四)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五)劳动效果的隐含性
五、教师的职业素养
(一)、思想道德素养
1、思想素养:
(1)、科学的世界观;
(2)、积极的人生观;(3)、崇高的职业理想
2、政治素养:
(1)、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作的理论基础;
(2)、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3)、自觉树立共产主义的奋斗方向
3、职业道德: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二)、知识素养
1、教师需要具有学科专业知识2、教师需具有教育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法和方法论
(三)、能力素养
1、基础能力素养
(1)、智能素养;
(2)、言语能力素养
2、职业能力素养
(1)、教学能力素养;
(2)、育人能力素养;(3)、教育科研能力素养
(四)、心理素养认知素养、情感素养、意志素养
(五)、身体素养
六、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费朗斯-傅乐的教师关注阶段论)
1、师范教育
(1)、教学前关注
2、新教师入职辅导
(2)、早期生存关注
3、在职培训(3)、教学情境关注
4、自我教育(4)、关注学生
第三节师生关系
7、师生关系的概念
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二、师生关系的构成
1、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2、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三、师生关系的模式
1、放任型(无序、随意、放纵)
2、专制型(命令、权威)
3、民主型(开放、平等、互助)
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1、建立新型的师生观
2、树立教师威信
3、善于和学生交往
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
第七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概述
(一)、课程词源
“课程”一次始见于唐宋《诗经》孔颖达;宋代朱熹《论学》;多指“学程”
(二)、课程的概念
狭义:
特指某一学科
广义:
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广义课程主义涉及:
1、是某一类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2、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
3、课程兼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
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各门学科设计的程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三)、对课程的不同观点
1、课程即教学科目
2、课程即知识
3、课程即学习经验
4、课程即社会改造
5、社会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二、课程类型
(一)、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设计形式或固有属性)
1、学科课程(分科课程),
主导价值在于是学生掌握人类积累的文化精华。
2、活动课程
又称经验课程,打破学科逻辑,
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二)、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课程内容的学科综合成程度或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综合课程是指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二为一的课程形态
(三)、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
(四)、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课程的变形形式)
(五)、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角度)
(六)、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课程任务)
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社会、知识、儿童)
1、社会需求
2、学科知识水平
3、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
4、课程理论
四、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1、学科中心主义的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
布鲁纳和施瓦布
基本观点:
知识是课程的核心
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
评价:
学科知识的发展价值
不足:
重知识,轻经验,重学科逻辑轻心理逻辑、重学术性轻实用性,具有浓厚的精英主义色彩
2、学生中心主义的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
杜威、罗杰斯
基本观点:
学生是课程的中心
评价:
看到了学科中心主义的不足,看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作用
不足:
重经验轻知识、重心理逻辑轻学科逻辑、重实用性学术性,具有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