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C技术.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2809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FMC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FMC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FMC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FMC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FMC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FMC技术.ppt

《FMC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MC技术.ppt(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FMC技术.ppt

固定通信网和移动通信网融合固定通信网和移动通信网融合(FMCFMC)发展策略发展策略探讨探讨中国网通上海市分公司中国网通上海市分公司叶冯兴叶冯兴1FMC的目标及意义qFMC的方向及步骤nFMC的发展趋势分析n向FMC迈进的步骤qFMC的发展策略探讨n接入层n控制层n业务层n终端n支撑网内容介绍内容介绍FMCFMC的定义的定义q定义定义不断演变中的网络和业务趋向于互相靠近,导致两者不同程度和范围上的相似或相同。

qETSIETSI的解释的解释FMC应能提供与接入技术无关的网络能力。

重要特征是用户从不同接入方式、包括漫游时能获得相同的业务。

3融合的含义融合的含义服务角度1.统一账单:

包含固定和移动业务的一个账单2.统一客服:

面向固定和移动用户的同一客服系统3.统一接入:

使用同一终端接入固定和移动业务4.统一认证:

固定和移动相同的认证方式5.统一业务:

面向固定和移动用户提供相同电信业务价值链角度1.业务和内容的融合2.服务提供商的融合3.设备供应商的融合4.终端供应商的融合技术角度1.业务层的融合:

应用服务器、业务引擎、业务管理平台的融合。

2.控制层的融合:

基于IMS的融合和HLR的融合。

3.传输层的融合:

IP多业务网络。

4.接入层的融合:

共用接入层设备。

5.终端的融合:

多模终端。

6.支撑系统的融合:

4融合的意义融合的意义-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用户需求运营商需求产业链需求社会效益1.1.固定终端和移动终端一个账单。

固定终端和移动终端一个账单。

2.2.方便、快捷、统一的的客户服务,一站式服务。

方便、快捷、统一的的客户服务,一站式服务。

3.3.任何时间、地点、接入方式享受业务,随时随地的沟通。

任何时间、地点、接入方式享受业务,随时随地的沟通。

4.4.一次认证即可享受多种业务。

一次认证即可享受多种业务。

5.5.业务连续、有业务连续、有QoSQoS保证。

保证。

1.简化网络结构与层次,降低运营维护和业务营销服务成简化网络结构与层次,降低运营维护和业务营销服务成本。

本。

2.固定移动业务共享,扩大用户规模和业务量。

固定移动业务共享,扩大用户规模和业务量。

3.提供差异化的综合电信业务。

提供差异化的综合电信业务。

4.简单、方便、清晰的客户关系。

简单、方便、清晰的客户关系。

5.适应网络演进的发展趋势。

适应网络演进的发展趋势。

1.业务提供商希望对运营商的各种网络采用相同的接口;业务提供商希望对运营商的各种网络采用相同的接口;相同的应用在不同网络共用。

相同的应用在不同网络共用。

2.网络设备制造商:

减少产品线数量、集中开发核心产品。

网络设备制造商:

减少产品线数量、集中开发核心产品。

3.终端制造商:

采用相同的平台进行设备开发。

终端制造商:

采用相同的平台进行设备开发。

1.用户满意度增加。

用户满意度增加。

2.减少重复建设,提高网络的利用率,符合节约型、环保减少重复建设,提高网络的利用率,符合节约型、环保型社会的要求。

型社会的要求。

3.增加价值链各方的利润,增加国家的税收。

增加价值链各方的利润,增加国家的税收。

4.符合国际电信业发展趋势,促进通信产业发展。

符合国际电信业发展趋势,促进通信产业发展。

5qFMC的目标及意义qFMC的方向及步骤FMC的发展趋势分析n向FMC迈进的步骤qFMC的发展策略探讨n接入层融合n控制层融合n业务层融合n终端融合n支撑网融合内容介绍内容介绍FMCFMC融合发展讨论的层次融合发展讨论的层次支支撑撑系系统统业务层业务层终端终端接入层接入层传送层传送层控制层控制层网网络络7FMC-FMC-接入层融合接入层融合q融合趋势:

融合趋势:

接入层面将是多种接入方式长期共存。

移动接入方式和固定接入方式应实现优势互补。

运营商可以通过接入层融合,满足用户的“无处不在”、统一认证、更高服务质量的需求。

接入层面的融合和终端的融合密切相关。

q融合优点:

融合优点:

契合用户的喜好和使用习惯,吸引用户。

改善服务质量。

增加用户使用网络的频度。

降低建设和维护的成本。

q融合难点:

融合难点:

技术复杂多样最接近用户需求,个性化与统一化的矛盾8FMC-FMC-传送层融合传送层融合q融合趋势:

融合趋势:

承载IP化是网络发展的趋势:

语音、数据、信令传送层融合正在实现中:

NGN承载网是支持多业务的网络。

q融合优点:

融合优点:

带宽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网络建设成本低。

统一维护,降低运维成本。

q融合难点:

融合难点:

QoS问题安全问题9FMC-FMC-控制层融合控制层融合q控制层是:

控制层是:

移动网:

MSCServer、CSCF等固网:

CallServer、SIPServer等q控制层融合:

控制层融合:

基于IMS的融合数据库的融合q融合优点:

融合优点:

保证用户业务的连续降低运营商的运维成本便于实现业务融合10控制层融合趋势控制层融合趋势固定、移动网络的网络演进方向是相同的基于固定、移动网络的网络演进方向是相同的基于SIPSIP的的IMSIMS!

11IMS引入的可能方式引入的可能方式q方案:

方案:

IMS先在移动网引入,开展IMS业务,同时要求可以升级支持固定接入。

固网软交换以窄带为主,同时有少量的宽带业务。

NGN标准成熟后,固定用户接入IMS,原来的宽带用户,逐渐转到IMS控制下,实现基于IMS的网络融合。

q优点:

优点:

IMS在移动网的应用比较成熟,先移动后固定,风险小。

q缺点:

缺点:

固网的宽带部分需要用户迁移,需要网络设备升级。

IMS移动网IMS移动网固网12用户数据库的融合用户数据库的融合qiHLRiHLR的特点:

的特点:

支持多协议,包括扩展MAP、私有ISUP,可以升级支持3GMAP;支持多种数据库;MAP扩展扩展扩展扩展MAPMAPHLRiHLRPSTN扩展扩展扩展扩展ISUPISUP软交换软交换PLMN13用户数据库融合分析用户数据库融合分析数据库在网络的哪个阶段融合、如何融合应综合考虑网络架构、管理体制、业务发展策略等因素。

慎重选择、进一步研究。

优点1.方便号码迁移类业务开展,但有路由迂回的问题。

2.用户数据集中管理。

3.未来业务的开展可能比较方便。

4.SLA签约信息可以继承,用户一次为固定和移动定制相同的业务。

缺点1.网络规划上存在差异,很难实现二者的全面融合。

2.安全风险更高,故障影响大。

3.融合使得维护的复杂度和难度增加。

4.工程实施会有相互影响。

5.HLR设备的选择范围受限6.营销模式不同,融合后应该统一。

14FMC-FMC-业务层融合业务层融合q融合趋势:

融合趋势:

业务平台垂直化向水平化综合管理演进;业务接口简单化、标准化q融合优点:

融合优点:

带宽共享,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业务为用户提供相同的业务体验实现对CP/SP的可控可管等。

q融合难点:

融合难点:

管理平台功能、接口复杂与BOSS系统、智能网间定位复杂炫铃彩信WAP短信声讯15FMC-FMC-终端的融合终端的融合q融合趋势:

融合趋势:

多模终端技术可以实现终端的融合q融合优点:

融合优点:

方便用户使用业务连续性不同接入方式,统一接入q融合难点:

融合难点:

与融合业务和网络方案有关。

融合终端开发需要较长的时间。

16FMC-FMC-支撑系统融合支撑系统融合q融合趋势:

融合趋势:

单一的系统,屏蔽移动、固定网络的不同q融合优点:

融合优点:

统一帐单一站式服务混合捆绑的资费套餐。

q融合难点:

融合难点:

与融合业务强相关;用户需求的多样化与标准化的矛盾难以协调CRM的融合:

一点受理、统一客服计费系统的融合:

一点计费、交叉优惠帐务系统的融合:

一个帐单,一点交费结算系统的融合:

实现一点结算一站式服务17qFMC的目标及意义qFMC的方向及步骤nFMC的发展趋势分析向FMC迈进的步骤qFMC的发展策略探讨n接入层融合n控制层融合n业务层融合n终端融合n支撑网融合内容介绍内容介绍影响影响FMCFMC演进的因素演进的因素q影响融合因素:

影响融合因素:

市场需求客户体验需求差异化服务需求现网演进方向现网演进方向影响FMC的实施步骤标准和设备成熟度标准和设备成熟度影响业务提供的时间监管政策因素政府对融合业务的管制因素影响融合业务的种类融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建议分阶段由简到繁逐步实施,初期重点从终端、业务和支撑开始融合,逐步向网络层面展开。

19向向FMCFMC迈进的步骤迈进的步骤简单业务捆绑简单业务捆绑部分业务融合部分业务融合及综合智能网及综合智能网支撑系统部分支撑系统部分融合融合终端融合终端融合复复杂杂性性/协协作作性性能力的发展能力的发展接入能力融合接入能力融合网络融合网络融合真正的统一真正的统一业务平台业务平台真正的统一真正的统一支撑平台支撑平台FMC初步FMC发展FMC未来简单业务融合连续的业务体验20FMCFMC演进思路演进思路-近期近期综合VPN、综合预付费、统一账单、混合资费套餐、统一客服、统一用户界面。

实现帐务系统融合、结算系统的融合,计费系统部分融合、CRM系统部分融合。

建设综合DSMP,融合SMS、MMS、WAP、OTA、LBS等业务能力。

实现综合智能网。

软交换引入SDC,实现SDC和移动HLR融合。

完成IP承载网的建设。

建设综合室内分布,实现移动和WiFi的松耦合。

定制多频多模终端/数据卡。

支撑系统业务层控制层传送层接入层终端服务21综合IM业务、综合Presence、VoIP、更加丰富的捆绑业务、第三方提供的业务等。

完成CRM系统融合、服务开通系统融合,计费系统支持在线计费。

部分业务能力共用,利用DSMP整合固网和移动网业务平台。

引入支持固定移动接入的IMS网络。

改善IP网络QoS和安全性。

移动/WiFi/Wimax融合,推广家庭网络。

推广支持SIP协议的多模终端。

支撑系统业务层控制层传送层接入层终端服务FMCFMC演进思路演进思路-中期中期22VoIP、综合视讯、综合IM等占主导地位。

个性化、高质量的融合新业务不断出现。

在线计费系统实现融合,形成完全融合的支撑系统。

完成业务平台整合,形成统一的业务平台。

IMS支持更多接入方式,实现固网移动网的统一控制。

形成有QoS和安全保证的IP网络。

实现固定/移动接入方式的融合,多种接入方式并存。

普及多模、多功能的终端。

支撑系统业务层控制层传送层接入层终端服务FMCFMC演进思路演进思路-远期远期23qFMC的目标及意义qFMC的方向及步骤nFMC的发展趋势分析n向FMC迈进的步骤FMC的发展策略探讨n接入层融合n控制层融合n业务层融合n终端融合n支撑网融合内容介绍内容介绍接入层融合接入层融合综合室内分布系统综合室内分布系统q多个的系统共用一套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

GSMWCDMAWLAN等q优势全频段一次布线,可扩展性好。

综合造价较低。

PHS功分器和耦合器电缆F1F1F2F2F3F3F4F4F5F5CDMA多频段多频段合路器合路器GSM3GWLANWLANPHSWLAN25接入层融合接入层融合家庭网关家庭网关综合接入网关应综合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实现综合接入网关应综合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实现FMC。

26传送层融合IPIP承载网承载网27控制层融合基于IMSIMS的融合方案的融合方案qIMS发生在移动分组域和固定宽带部分;q基于WCDMAR6版本的IMS先在移动网引入,开展IMS业务;q升级移动IMS,支持基于TISPAN标准,固定用户转到IMS控制下,实现基于IMS的固定移动网络融合。

固定宽带固定宽带移动分组域移动分组域移动移动IMS基于基于3GPPR6版版本,提供数据控制本,提供数据控制移动电路域移动电路域固定窄带固定窄带软交换将长期存在提供固定软交换将长期存在提供固定话音业务话音业务R4网络将长期存在提供网络将长期存在提供移动话音业务移动话音业务IMS,实现固定、移动控,实现固定、移动控制层融合制层融合28控制层融合用户数据库控制层融合用户数据库目前HLR采用前置机数据库的方式设计。

数据库有多个子表存储不同网络的用户信息。

统一用户数据库统一用户数据库2G2G网络网络3G3G网络网络NGNNGN网络网络IMSIMS网络网络29业务层融合统一业务平台业务层融合统一业务平台q形成融合框架形成融合框架变垂直业务平台管理方式为水平业务平台管理方式;MMS、SMS、L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