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下册单句复句和词格.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23642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7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下册单句复句和词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现代汉语下册单句复句和词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现代汉语下册单句复句和词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现代汉语下册单句复句和词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现代汉语下册单句复句和词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下册单句复句和词格.docx

《现代汉语下册单句复句和词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下册单句复句和词格.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汉语下册单句复句和词格.docx

现代汉语下册单句复句和词格

第六节单句

句型主谓句动词谓语句把字句

被字句

连谓句

兼语句

双宾句

存现句

名词谓语句

形容词谓语句

非主谓句名词性非主谓句

动词性非主谓句

形容性非主谓句

感叹句

拟声词句

几种常用句式P88-96 

㈠主谓谓语句:

主谓短语作谓语的句子,称为主谓谓语句。

 

1.大主语是受事,小主语是施事,全句的语义关系是:

受事‖施事——动作。

 

例如:

   

(1)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2)任何困难‖他都能克服。

 

2.大主语是施事,小主语是受事,全句的语义关系是:

施事‖受事—动作。

 

例如:

    ⑴你这人,‖锤把都没摸过。

     ⑵他‖什么酒都尝过。

 

3.大主语和小主语有广义的领属关系。

 

例如:

   ⑴他‖一向态度和蔼。

(他的态度)   ⑵她‖眼睛熬得通红。

(她的眼睛)

4.谓语里有复指大主语的复指成分。

 

例如:

   ⑴一个边防军人,‖他时刻准备着为边关奉献一切。

   ⑵这孩子,‖我也疼他。

   

⑶咱们俩‖谁也别忘了谁。

 

5.大主语前暗含一个介词“对、对于、关于”等等。

大主语如果加上介词,就变成句首状语了。

 

例如:

 ⑴这类事‖中国人的经验太多了。

 ⑵这三个问题,‖我们讨论了两个。

 

⑶全村的人,‖我就服你。

 

★㈡“把”字句:

是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

 

(1)我们‖一定要治好海河。

(一般主动句)   我们‖一定要把海河治好。

(“把”字句) 

(2)你‖收拾一下房间吧!

(一般主动句)   把房间收拾一下吧!

(“把”字句) 

“把”字句有四个特点:

 

1.动词前后总有别的成分,动词一般不能单独出现,尤其不能出现单音节动词。

例如“把书放在桌子上|把地种上庄稼|把茶喝了|把信带着|把情况谈谈” 

2.“把”的宾语一般说在意念上是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物,因此前面会带上“这、那”一类修饰语。

例如“把书拿来|把那支铅笔带上”。

 

3.谓语动词一般都有处置性,就是动词对受事要有积极影响。

因此,不及物动词、能愿动词、判断动词、趋向动词和“有、没有”等不能用来做谓语动词。

没有处置性的动词比较少见,例如“一出门槛,便把慰问对象忘个一干二净|只把目录看了一遍”。

 

4.“把”字短语和动词之间一般不能加能愿动词、否定词,这些词只能置于“把”字前。

例如不能说“他把青春愿意献给家乡的建设|我们把困难敢踩在脚下。

 

★㈢“被”字句:

是指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叫、让)”引出施事或单用“被”的被动句。

它是受事主语句的一种。

例如:

 

(1)树叶被风吹跑了。

 

(2)衣服给雨浇湿了。

 (3)地上的水叫太阳晒干了。

 

(4)一夜之间,许多座百米以上的沙丘让风搬到十公里之外。

 

还有一种“被”字句,“被”字直接附于动词前,这是古汉语用法的延续。

例如:

 (6)他的心灵第一次被震撼了,被人的力量震撼了。

 

在书面语里,还有“被„„所”的格式,口语里有“让(叫)„„给”的格式。

例如:

 (7)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所战胜。

 

“被”字句构成和应用的条件:

1.动词一般是有处置性的,跟“把”字句里的动词差不多。

动词后面多有补语或别的成分。

如果只用一个双音动词,前面就要有能愿动词、时间词语等状语。

例如“自行车叫我弟弟骑〈走〉了|辽南大地都被依山的太阳涂〈上〉了一层金光|小鸡被黄鼠狼叼〈去〉了一只|他被人家搀着,一步一步走〈上〉山来|这句话[可能]被人误解”。

 

2.主语所表示的受事必须是有定的。

如果没有特定的语境,就不能说“一本书被他撕破了”;如果“一本书”前加上“这、那”成为有定的,就可以说了。

 

3.能愿动词和表否定、时间等的副词只能置于“被”字前。

例如“一切丑恶的现象[应该]被消灭|他[没有]被困难吓倒|这件事[已经]被人传出去了|他[大概]让朋友留下吃午饭了”。

 

㈣连谓句:

是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例如:

 

(1)金生取了笔记本走了。

(表先后发生的动作) 

(2)领导表扬先进树榜样。

(前后表方式和目的关系) 

(3)他低着头沉思往事。

 (前一动作表方式) 

(4)他俩站着不动。

   (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一件事) 

(5)大家听了很高兴。

  (后一性状表前一动作的结果) 

(6)他看书看累了。

   (前后两件事表因果关系) 

(7)小二黑有资格谈恋爱。

(前后有条件和行为的关系) 

(8)上车买票。

   (表先后发生的动作) 

连谓句内部的几个谓词不管语义关系如何,排列顺序大都是遵循时间顺序,即先出现的动作在前。

第一个谓词除了用“来、去”和以此组成的词外,往往不用单个动词,一般要带上宾语、补语等成分,后一谓词没有这种限制。

这些谓词都可以分别跟同一个主语发生主谓关系,即都是陈述同一主语的。

 

5兼语句:

是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1.使令式:

前一动词有使令意义,能引起一定的结果,常见的动词有“请、使、叫、让、派、催、逼、求、托、命令、吩咐、动员、促使、发动、组织、鼓励、号召”等。

例如:

 ⑴  老师鼓励学生学好功课。

(=老师鼓励学生,学生学好功课。

) 

2.爱恨式:

前一动词常是表示赞许、责怪或心理活动的及物动词,它是由兼语后面的动作或性状引起的,前后谓词有因果关系。

常见的动词有“称赞、表扬、夸、笑、骂、爱、恨、嫌、喜欢、感谢、埋怨”等。

例如:

 ⑴  我感谢你告诉我一个好讯息。

(=因为你告诉我一个好讯息,所以我感谢你。

)   

3.选定式:

前一动词有“选聘、称、说”等意义,兼语后头的动词有“为、做、当、是”等。

 ⑴  大家选他当代表 

4.“有”字式:

前一动词用“有”、“轮”等表示领有或存在等。

例如:

 ⑴  他有个哥哥在北京工作。

◆P94-95(兼语句与连谓句的同句使用) 

㈥双宾句:

谓语中心语之后先后出现指人和指事物两种宾语的句子叫双宾句。

双宾语的动词必须是三价动词,例如“我(施事)给(动作)他(与事)苹果(受事)”里,动词“给”是有三个必有成分的三价动词。

离动词近的叫近宾语(与事宾语或间接宾语),一般指人;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受事宾语或直接宾语),一般指物或事。

(1)伯父昨天给我两本书。

         

(2)你给了我很多帮助。

 

(3)我借他十块钱。

(“向他借”和“借给他”) 

(4)王老师教过我们语文。

         

(5)他告诉我今天停电。

 

(6)他请教老师两个问题。

            

(7)我问他哪个办法好。

 

(8)教育局分给我校两个英语教师。

    

(9)大家叫她祥林嫂。

 

双宾句有如下特点:

 

  1.动词要有“给出”[如例

(1)

(2)]、“取进”[例(3)]、“询问”[例(6)(7)]、“称说”[例(9)]等意义,大都表示“谁给谁什么”等意义。

 

  2.近宾语一般指人,回答“谁”的问题,靠近动词,中间无语音间歇,常由简短的代词、名词充当;远宾语一般指事物,也可指人[例(9)],回答“什么”的问题,远离动词,前头可以有语音间歇或逗号,一般比较复杂,可以由词、短语或复句形式充当。

 

  3.双宾句有的可变换为非双宾句同义句,多数用介词将指物宾语提前,例如:

 

  例

(1)<=>伯父[把(那)两本书]给了我。

(“两本书”加“那” 变成有定事物)   例(4)<=>王老师教我们的语文。

 

  例(9)<=>大家[把她]叫祥林嫂。

(把近宾语提前) 

宾语离位后都不再是双宾句。

只有动词后头先后出现近宾语和远宾语,才是双宾句。

 

要注意:

“学校分配给他新房子”也不是双宾句,因为“给他”是介词短语做补语(也可变为状语),只有“新房子”是“分配”的宾语。

“他买了书和笔”也不是双宾句。

 

㈦存现句:

是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的一种句型。

结构上一般有三段,即处所段+存现动词+人或事物;语用上用来描写景物或处所的一种特定句式。

1、存在句:

是表示何处存在何人或何物的句式。

 

⑴山上有个庙。

   ⑵山顶覆盖着白雪。

(“白雪覆盖着山顶”不是存现句) 

2、隐现句:

表示何处出现或消失何人何物, 

⑵ 烟囱里冒出一阵阵浓浓的黑烟。

 (表现出现) ⑵昨天村里死了两头牛。

(表示消失) 

存现句的条件:

1段是处所,可以同时出现时间词语。

②中段是不及物动词或“有”、“是”。

③后段必有存现宾语

句类陈述句

疑问句是非问(不用“呢”,“吗”可用可不用)

特指问(用“呢”“啊”,不用“吗”)

选择问(用“呢”“啊”,不用“吗”)

正反问

祈使句

感叹句

第七节  检查、修改语病的方法和原则P113-123

一、常见的句法失误 

㈠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由于不理解词义的配合或粗心大意而造成主语和谓语在意义上搭配不当。

例如:

 

  *①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主语中心“发电量”和谓语中心“输送”搭配不当。

因为“输送”的是“电”,而不是“发电的数量”,所以“的发电量”应改为“发的电”。

   

2、动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①《女神》的出现,像一阵狂飙卷起了一代新的诗风,开拓了新诗的领域,为新诗运动奠下了显著的实绩。

 

例①“奠下”和宾语中心“实绩”不能搭配,因为实实在在的功业本身就是稳固、坚实的,不需要再“奠下”使之稳固。

所以可以改为“为新诗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可以改为“显示了新诗运动的实绩”。

 

3、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①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去掉“知识”或将“打下”改为“掌握”、“学到”,同时把“坚实”改为“丰富”) 

㈡  残缺和多余 

  如果不符合省略的条件而缺少应有的成分,以致造成句子结构不完整,表达的意思不准确,这叫做成分残缺;反过来,由于多了某个成分而使意思不清楚叫做成分多余。

 

1.主语残缺 

 

(1)由于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格式造成主语残缺。

 

  *①由于游泳技术的提高,为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游泳活动提供了条件。

(去掉由于) 

  *②在建设事业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对建筑材料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去掉在„下) 这几个句子,实际上并非真正缺少主语,而是误将主语放在介词短语之中了 

(2)偷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④前不久,在美国召开的有27个国家400多位科学家参加的第三届国际固氮学术会议上,这两个“模型”受到了高度重视,(与会者)给予很高的评价。

 

  *⑤(许厂长关怀我们,不让我们干重活。

)我们再三恳求,(许厂长)终于答应了,并且发给我们工作服,(我们)多么高兴啊!

   

2.谓语残缺 

 

(1)一句话说了主语,还没有说完谓语,却又另外起了个头,因此造成谓语中有残缺。

   

*①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4米高、20米宽、700米长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溪边。

*②一天,炮一连炊事员朱柯忠在去炮兵阵地的路上,突然(看见)有一个打扮成采猪草模样的人迎面向他走来。

 

  例①这个句子的结构是:

主语1+状语,主语2+谓语2,可见前一分句没有出现被状语修饰的中心语,即谓语残缺。

可把“经过”提到句首,用“经过南堡人民一个冬天的苦战”作状语,让“一道„„大坝”作句子的主语。

例②的错误性质同①   

(2)由于缺少谓语中心造成谓语残缺。

 

  *③这些杂交高粱产量高,而且(具有)比外国进口的杂交高粱更高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因此,受到了当地农民的欢迎,推广面积越来越大。

(缺少谓语动词) 

  *④伟大思想家鲁迅在《祝福》中(塑造)的祥林嫂是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千百万妇女中的一个。

(主谓短语缺少中心语) 

 3.宾语残缺 

  *①从中西医结合到完成新医学的过程,必须是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种力量同时发展(的过程),不断使中西医结合向深度、广度发展。

(宾语缺少中心语) 

4.定语、状语、补语缺少或者不完整 

  *①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时间内,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很大,安排城镇青壮年劳动力就业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

 

  “相当时间”一般是指某一个时间,并不表示某一段时间。

例①用“相当”做定语是不完整的,必须加一个“长”,使“相当长(的)”做定语。

 

1.主语有多余成分 

  *①马金龙的成长和发展,使他认识到平凡人也可做出不平凡的事情。

(去掉“和发展”)   *②往事的回忆又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在我眼前映现。

(去掉“的回忆”) 

2.谓语有多余成分 

  有些句子已有一个动词或动词性词语作谓语,又加进一个动词或动词性词语作谓语。

   *①读完这篇文章,读者就会被主题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去掉“使读者”) 

  *②这种由康柏软件公司研制的KW—Ⅲ型软盘,最高存储量为1、44兆以上个字符。

(去掉“以上” 因为1、44兆是一个确数,后面就不能再用“以上”了。

) 

3.宾语有多余成分

动词后本来有合适的宾语,可是还硬要加进不合适的词语,造成宾语有多余的成分。

例如:

 

①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借神话抒“孤愤”,刺贪虐扬善美,行世200多年来,各种版本难以数计,至今仍有广大读者群。

 

2国人民决心以实际行动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国庆节的到来。

(因为“庆祝„„国庆节”意思已经完整,加上“的到来”反而同谓语中心搭配不拢)  

4.定语多余 

  ①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真正具备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品质。

②我国有近百分之六十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去掉“近”或“左右”) 

5.状语多余 

  *①目前财政困难,有些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很快解决。

 

    例①“短期内不可能解决”和“不可能很快解决”意思一样,因此“短期内”和“很快”用在一起共同修饰“解决”,造成了重复,应删去其中的一个。

 

6.补语多余 

  *从此,原来这个平静的家庭里,就不时发生出使人不安的怪事来。

   例中的“发生”就是出现,补语“出”、“来”多余。

 

 (三)语序不当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①由于纺织工人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我国棉布的出口深受各国顾客的欢迎。

 

   例①“棉布的出口”深受欢迎,搭配有毛病,实际上深受欢迎的是“出口的棉布”,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

 

2、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①丰富的实践,使他广阔地接触了社会生活。

 

   例①“接触”是“碰着、挨着”的意思,无所谓“广阔”不“广阔”,“社会生活”则包括各个方面的各种活动,才能讲“广阔”。

“广阔”应放在“社会生活”前,状语标记“地”应改为定语标记“的”。

  

3、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①有些人把吸烟当作自己的精神寄托,沉醉于昏昏然的烟海迷雾之中。

 

   例①“昏昏然”应是“沉醉”的状语,用来说明人的精神状态,不是“烟海迷雾”的定语。

应说成“昏昏然地沉醉于烟海迷雾之中”。

  

4、状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②十年浩劫给予一些青年带来的创伤,是难以一时弥合的。

 

 例②“难以”是谓宾动词,要求谓词性词语做它的宾语,如“难以形容”、“难以置信”,动宾之间是不插入状语的,如不说“难以一时置信”而说“一时难以置信”。

本句“难以一时弥合”就犯了状语位置上的错误。

 

5、把句中状语错放在句首状语位置上 

  *历任美国总统下台后都要造一个纪念图书馆。

罗斯福是第一个为自己设立图书馆的总统。

1940年,在纽约的海德公园他自己筹款建图书馆。

 

  最后一句处所状语:

在纽约的海德公园”是修饰“建图书馆”的,现在错放在句首,成了“筹款”的地点,说罗斯福只在海德公园筹款就违背事实了。

应改为“他自己筹款在纽约的海德公园建图书馆”。

 

6、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①他把我们几个团的负责干部叫到一起,满怀信心地说:

“你们三十七团打防御是有名的,很顽强。

” 

  例①是说几个团里各团的负责干部呢,还是说一个团的几个负责干部呢?

有歧义。

从结构来看,“几个”是“团”的定语;但从文意来看,则应是“负责干部”的定语,应改为“我们团的几个负责干部”。

  

7、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①为了争取高速度,我们必须狠抓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国民经济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搞上去。

 

例1搞上去”前面有两个状语,按多层状语的排列顺序,表对象的状语“把国民经济”应放在表工具、方式的状语“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后头。

 

(四)句式杂糅 

1、两种说法混杂 

  同一内容,往往可以采用不同的说法。

如果说话、写作时拿不定主意,既想用这种说法,又想用那种说法,结果把两种说法都用上,糅到一起,形成两句混杂。

   *①以农业为基础这个思想,经过社会主义建设的多年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这个思想的正确。

 

例1施事、受事两种不同句式混在一起了。

改法有两种:

一是改成“以农业为 基础这个思想,经过社会主义建设的多年实践,充分证明是正确的。

”(主语“以农业为基础这个思想”意念上是“证明”的受事)二是改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多年实践,无可争辩地证明了以农业为基础这个思想的正确。

”(主语“社会主义建设的多年实践”是施事)   

2、前后牵连 

  把前一句的后半句用作后一句的开头,硬把前后两句连成一句,就会造成前后牵连。

   *①当上级宣布我们摄制组成立并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②我们听到一个中学生奋不顾身同罪犯搏斗的英勇事迹对我们教育很大。

 

  例①“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前一分句“有”的宾语,又是后一分句的主语,牵连在一起,形成语病。

修改时可以在“感觉”后加一个逗号,再加上“这种感觉”四个字。

例②把“我们听到一个中学生„„的英勇事迹”跟“一个中学生„„的英勇事迹对我们教育很大”这两个分句纠缠在一起。

全句可改为“我们听到一个中学生奋不顾身同罪犯搏斗的英勇事迹,受到很大教育。

”或者在“对我们教育很大”前头加“这件事”,并在“这”字前头加个逗号。

 

第八节   复句P127-136 

概念:

由两个或几个语义上密切了解、结构上互不作成分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叫复句 (复句各个分句间一般有句中停顿)

一、联合复句 

  1.并列复句 

  前后分句分别叙述或描写有关联的几件事情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

分句间或者是平列关系,或者是对举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平列 合用 既A,又(也)B 

又(也)A,又(也)B 

有时A,有时B 

一方面A,(另、又)一方面B 

一边A,一边B 

一会儿A,一会儿B 

单用 也 又 同时 同样 另外 

对举 合用 不是A,而是B 是A,不是B 

单用 而 而是  

2.顺承复句 

  前后分句按时间、空间或逻辑事理上的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分句之间有先后相承的关系。

顺承复句又称连贯复句、承接复句。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合用 ——首先(起先、先)A,然后(后来、随后、再、又)B 刚A,就B  一A,就B 

单用 ——便 就 又 再 于是 然后 后来 接着 跟着 继而 终于 

  3.解说复句 

  分句间有解释和总分两种关系。

解说关系一般不用关联词语,也有少数在后一分

句单用“即、就是说”等关联词语。

有后面分句解释前面分句的。

     例如:

我们的祖先在历史的黎明时便幻想出一个神话式的人物,叫大禹。

           调查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走马观花,一种是下马观花。

   

4.选择复句 

  有的分别说出两种或几种可能的情况,让人从中选择,这叫未定选择,内部又分

数者选一(又称任选)和二者选一(又称限选)两类;有的说出选定其中一种,舍弃另一种,这叫已定选择,又称决选,内部又分先舍后取、先取后舍两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未定选择 数者选一 合用-或者(或、或是)A,或者(或、或是)B 是A,还是B 

单用-或者 或是 或 还是 

二者选一 合用-不是A,就是B 要么A,要么B 要不A,要不B 

已定选择 先舍后取 合用-与其A,不如(无宁、宁肯、还不如、倒不如)B  不A,而B  

单用-还不如 倒不如 

先取后舍 合用-宁可(宁、宁肯、宁愿)A,也不(决不、不)B 

  5.递进复句 

  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近一层,一般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轻到

重、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反之亦可。

内部可区分为一般递进关系和衬托递进关系两类。

递进关系必须用关联词语,常用的有:

  

一般递进 合用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非但)A,而且(还、也、又、更、连)B 不但A,反而B  

单用 而且 并且 何况 况且 甚至 以至 更 还 甚至于 更何况 

衬托递递 合用 尚且A,何况(更不用说、还)B  别说(慢说、不要说)A,连(就是)B 

单用 尚且 何况 反而 

  二、偏正复句   

1.条件复句 

  偏句提出条件,正句表示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结果。

条件关系分有条件

和无条件两类,有条件又分充足条件和必要条件两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有条件 充足条件 合用 只要(只需、一旦)A,就(都、便、总)B 

单用 便 就 

必要条件 合用 只有(唯有、除非)A,才(否则、不)B 

单用 才 要不然 

无条件 合用 无论(不论、不管、任、任凭)A,都(总、总是、也、还)B 

  2.假设复句 

  偏句提出假设,正句表示假设实现后所产生的结果。

假设关系分一致关系和相背

关系两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一致  合用 如果(假如、假使、假若、假设、倘若、倘使、若是、若、要是、万一)A,就(那么、那、便、则)B 

单用 那 那么 就 便 则 的话 

相背 合用 即使(就是、就算、纵使、纵然、哪怕)A,也(还)B 再A,也B 

单用 也 还 

  3.因果复句 

  偏句说出原因或理由,正句表示结果。

因果关系分说明因果关系和推论因果关系

两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说明 合用 因为(因、由于)A,所以(才、就、便、故、于是、因此、因而、以致)B 

之所以A,是因为(是由于、就在于)B 

单用 因为 由于 是因为 是由于 所以 因此 因而 以致 致使 从而 以至(于) 

推论 合用 既然A,那么(就、又、便、则、可见)B 

单用 既然 既 就 可见 

  4.目的复句 

  偏句表示行为,正句表示行为的目的。

关联词语都单用。

目的关系可分为求得什么和求免什么两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求得 单用 以 以便 以求 用以 借以 好 好让 为的是 

求免 单用 以免 免得 省得 以防 

  5.转折复句 

  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即后面分句不是顺着前面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突然转成同前面分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说法,后面分句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正意。

根据前后分句意思相反、相对程度的强弱,转折关系分重转、轻转、弱转三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重转—合用—虽然(虽是、虽说、虽则、虽、尽管、固然)A,但是(可是、然而、但、却、还、也、而)B 

轻转—单用—虽然 但是 但 然而 可是 可 却 

弱转—单用—只是 不过 倒三、紧缩句P141-142 

概念:

紧缩句是指分句间没有语音停顿的特殊复句,又叫紧缩复句。

紧缩句可以成对使用或单用一个关联词语表示分句间的关系,也可以没有关联词。

 关联词列表如下:

141页

紧缩句与连谓句的区别:

紧缩句:

她一上街就买菜。

|  连谓句:

她上街买菜(动作连续)

第六章修辞

第一节 修辞概说 

 修辞:

为了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对语言要素进行的选择、加工和调整。

   “修辞”术语的三个含义:

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