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16348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20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地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地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地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地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docx

《地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docx

地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地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一、货物需求一览表3

二、项目概况5

2.1.项目名称5

2.2.项目简介5

2.2丄总体架构6

2.2.2.总体技术架构7

2.2.3.总体数据架构9

2.2.4.总体业务流程分析9

2.3.建设目标12

2.4.建设要求13

2.5.建设内容16

三、技术要求22

3.1.项目总体要求22

3.2.技术和业务规范编制要求25

3.3.信息资源规划与数据库建设要求25

3.4.应用建设要求26

3.5.GIS地图应用要求44

3.6.现场数据收集要求44

3.7.系统集成与数据迁移要求44

3.8.数据对接服务要求45

一、货物需求一览表

序号

名称

主要技术参数要求

1

可交付物

提供包括程序源码、程序文档、技术文档、管理文档在内的可交付物,在系统建设完成后交付到业主单位,具体要求详见《技术要求》的“可交付物”章节

2

信息资源规

划与数据库

建设

在业主单位提供的数据库平台中,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建设完善的数据库,从而实现地震管理相关资源的集中存储、分析、管理和共享,为各类业务应用提供完整、有效的数据支撑,具体要求详见《技术要求》的“信息资源规划与数据库建设”章节

3

应用系统建

1.智能台站管理平台:

台站及地震监控模块、公众演示模块、发展历程;

2.地震基础信息支撐平台:

数据接入、数据整合、数据管控、数据资源池、文件归档、终端服务、HDFS集中式文件存储;

3.权限管控系统:

登录认证、集成门户、系统管理、权限管理、密钥管理系统;

4.灾情损失预评估系统:

灾害损失预评估数据库、数据收集与整理、损失预评估调研、损失预评估、修正展示、评估快速查询;

5.地震分析预报会商系统:

日常会商:

测震学科、形变学科、流体学科、电磁学科、周月会商:

周例会、月会商、紧急会商、加密会商、震后趋势:

快速产出、震情通报初稿、会商报告初稿、测震报告;

6.地震应急响应系统:

地震应急触发、灾情损失评估、自动分类报警、自动服务产出、内部信息推送、消息管理;

7.地震灾情实战平台:

(一张图)灾情汇聚主题、次生衍生分析主题、舆情态势主题、决策建议主题、协调联络主题、实时地震监测主题、历史地震主题、应急准备主题;

协同信息服务管理平台:

信息推送、信息展示、接口提供;

9.0协同信息收集手机端(Android、小程序)

灾情急报、预评估调查、现场急报、房屋调查、生命线调查、指挥调度、信息中心、通讯录、辅助工具和更多设置功能;

具体要求详见《技术要求》的“应用建设要求”章节。

4

GIS地图融合

应用

对接业主单位采购的GIS系统来实现地理数据采集编辑、制图绘图、空间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分析等功能,具体要求详见《技术要求》的“GIS地图融合应用要求”章节。

5

现场数据收

对选定的5个试点台站周围半径5公里内的人员、道路、建筑、水系、电力、桥梁、医院、学校等等信息收集•具体要求详见《技术要求》的“现场数据收集要求”章节

6

系统集成数

据迁移

将梳理规整省地震局现有系统产生的所有历史数据,完整的、不做遗漏的迁移到非结构化数据平台中。

具体要求详见《技术要求》的“系统集成数据迁移要求”章节

7

数据对接服

实现与省大数据局的数据对接与系统集成等工作。

具体要

求详见《技术要求》的“数据对接服务要求”章节

二、项目概况

2.1•项目名称

安徽省应急管理“6+N”重点领域“三大系统”项目地震领域应急系统一安徽省地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2.2•项目简介

安徽省“6+N”重点领域“三大系统”建设项目由安徽省安委会办公室统筹设计,建设单位主要包括: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省公安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省水利厅、省地震局、安徽煤监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消防救援总队、省农业农村厅、省气象局、省能源局。

本项目建设单位为安徽省地震局,根据地震领域的行业情况,将建立全省一体化的地震监测预测预警、地震快速响应和技术支撑系统,显著提高地震紧急事件的处置能力和信息服务能力,有效提高全省整体的防震减灾水平,为实现我省不同级别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互联互通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全省地震应急指挥“一张图”,在保障社会安定和减轻地震灾害方面发挥实效。

本项目为全包软件项目。

2.2.1.总体架构

灾情汇聚

次知吟析

决躯议

1&调联帘

地震趙势

应M信

信息

图像

展示

展示

展示

监测能力建设:

实现无人台站升级设备远程监控、操作,实时

获取动环信息数据,为后续主要评估功能提供参数;

预报能力建设:

通过多种外部信息接入,增加会商智能化数

据联动展示,提升预报会商系统预报、预警评估内容,提升预报、

预警评估准确率;

地震应急响应能力建设:

实现自动触发、快速响应、动态评估、

综合分析、数据管理、专题图件产出、评估内容推送等功能。

在地震发生后,迅速自动触发,基于确定的地震灾情损失评估模型。

地震灾情实战平台:

“一张图”,根据各种工作状态展示不同

的主题内容,可实时操作,可随意切换,可对接启动演练协同实现;

地震应急演练平台:

为加强对地震应急工作的指导能力、响应能力,促进应急工作规范、安全、节约、有序地开展,对接新建设系统体系,模拟演练各种情况下的应急响应预案可行性。

软件总体架构依据网络安全规范、数据安全规范、软件标准规范进行搭建,确保信息安全性、系统可靠性。

2.2.2•总体技术架构

草础设施

地霞灾情实战平台(FI8)

地釁应|卜*||灾疇评估

应急平台

佑且系统可视化平台

Id

地農分析预报会商系统

平台

水利厅能源局自然资源厅

通件资源

硬件资源:

充分利用原有硬件设备资源,在原有设备基础上进行升级扩展,提升现有设置资源不足情况,及整体网络安全级别提升,保证后续增加数据无问题;

数据库管理平台:

平台同时使用结构化数据库和非结构化数据库。

结构化数据库打破现有数据不通畅障碍,联通各个部门数据流转,增加数据粘合性、快速可用性;非结构化数据库解决省局文档、音频、视频等文件无法规范归档,无法快速查找复用,没有对外部、对内部其他部门快速提供进行研究等问题;

平台软件:

地震领域应急系统整合现有资源,统建地震预报分析系统、收集上报系统、地震应急响应系统、应急演练平台、地震灾情实战平台“一张图”,提升现有业务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

加上统一门户认证、信息可视化平台的用户安全、系统安全、硬件安全监测保障,从而实现整个系统对外(应急厅、水利厅、数据资源局等)提供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保障。

2.2.3.总体数据架构

数据应用层

(分yMg)(可视临示)(aagoj)(文件上传下载)(號告警)

|会商决策m议J议)(应急响应)(灾(•••...)

数据架构

2.2.4.总体业务流程分析

震后趋势判定

 

安徽省地震业务流程图

 

保存观测数据至地震监测

数据库

地護台速报预鑒室进行地理

监测,利用地理监测站进行

测震、强農动、地震烈

度观测。

发布地JR連报(三要素),

及时更新余震信患,一定时

间内产出沒测报告

(EKH>

日常进行地球物理台网技术

系统巡童,包括监测站数据

处理和节点监测站数据交换

地震台地球物理研究室利用

地球物理监测站从流体、形

变、电磁等学科角度进行

观测。

跟除省内整点地球物理异

常,分析地球物理异常变化,

形成会商意见

 

安徽省地震监测业务流程图

 

安徽省地震前兆预报业务流程图

安徽省地震震后会商业务流程图

安徽省地震应急业务流程图

2.3.建设目标

按照“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科学施策、有效应对,预字当头、关口前移,系统防范、协调联动”的原则,本项目通过建设“6+N”领域“三大系统”建设重点工程(“6”即指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地质灾害、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地震领域;“N”即指煤矿、民爆、消防、农业、气象等领域),提升安徽省应对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三大应急能力,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更好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提升监测预警能力。

全方位采集信息,强化信息动态监测,实现对各级各部门和所有应急管理事项的全覆盖,加大对重点部位的监测力度,加强数据分析,提高风险早期识别研判和预报预警能力。

——提升指挥调度能力。

针对各类安全风险预警信息,制定相应指挥调度方案,建立健全对应各灾种的精准应急决策支持体系,形成上下贯通、联动高效的指挥协调机制,规范操作流程方式,促进指挥调度迅速快捷、科学有序。

——提升抢险救援能力。

统筹推进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队伍建设发展,突出队伍组织、装备能力、技术方案等功能,科学调度救援力量,确保有急即应、有急能

应,构建科学完备的预警指挥救援体系,全面提升抢险救援响应速度、处置效率。

力争到2022年6月底,完成重点工程实施,提升监测预警、指挥调度、抢险救援等3大应急能力。

推动应急管理实现从安全生产监管向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一体化综合协调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全灾种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转变,从应急资源分散管理向应急救援统一指挥、联合响应转变,初步建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全省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稳定向好。

2.4.建设要求

1•设计原则

项目建设中概要和详细设计的原则,参照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要求提供详细设计文档进行审查:

命名规则;

模块独立性原则;

边界设计原则;

数据库设计规则;

必须的安全措施;

安全性和保密原则;

系统灵活性要求;

系统易操作性要求;

系统可维护性要求;

2.单点登录

项目各个子系统、分模块较多,要求提供单点登录SSO功能,统一对所有系统功能进行账户管理;

3.功能权限

针对地震系统内用户功能和权限划分较为复杂的特点,要求提供灵活可控的系统权限控制功能,采用成熟的系统权限管控产品模块;

4.应用安全

在信息系统开发阶段,应用开发单位应严格按照安徽省地震局制定的应用安全建设方案,并参考《国际标准信息系统应用安全开发规范基线》设计、开发系统应用安全控制功能。

对脚本注入,XSRF攻击等要求提供完整的测试报告,从系统架构和代码层面严格控制安全指标,确保整体系统的安全可靠;系统上线前须通过安徽省地震局组织的安全漏洞扫描,测试不合格的项目乙方须修改后重新提交扫描,测试合格后方可正式上线。

5.数据缓存

为保证系统高效快速访问,要求对常用数据采用缓存技术,采用如Redis等内存数据库;对于消息型数据,要求采用RabbitMQ或ActiveMQ主流可靠的消息队列技术;

6.交互界面

为保证系统的易用性,要求系统提供扁平化、响应式、复核主流审美的设计风格,各个功能区块设计合理,功能操作提示明晰显示顺畅。

7.系统运维监控

实现系统监控功能,本系统包括日志查询、连接池监视、系统配置,并配以日志记录,方便管理员对系统的状态进行全方面的了解。

配以“图形化界面”,以更直观的展现系统的状态;

8.其他要求

建设项目需满足以下规范:

GB/T8566-2007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GB/T8567-2016计算机软件编制规范

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DB/T80-2018地震灾害遥感评估产品产出技术要求

DB/T80-2018地震灾害遥感评估产品产出技术要求

DB/T76-2018地震灾害遥感评估公路震害

2.5.建设内容

1.智能台站管理平台

通过开发智能台站管理平台,集中管理台站的硬件设备远程监控、远程软件操作,做到台站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

实现台站及地震监控模块、公众演示模块、发展历程、台站运维管理、信息发布等功能。

2.地震基础信息支撑平台

通过地震局数据结构化管理平台建设,形成多类型、多来源、

异构数据接入、处理、管控和服务的能力,为实现全方位获取、全网络汇聚、全系统整合奠定系统支撑基础。

初步建成地震应急管理数据资源池,完成局内各职能部门已建系统数据汇聚、整合和共享,并根据地震业务需求,接入其他委办局基础数据。

数据管理平台通过对内外各类基础数据整合,形成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为地震监测预警、应急指挥、研判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汇集监测数据、异常数据、预报数据、灾情数据、人员信息、学校信息、交通信息、水系分布、电力分布、医院分布、经济分布、自然资源、应急救援、危险源信息、历史地震以及用户权限新等管理数据。

该平台主要提供数据服务、基础服务、接口服务和专题服务。

地震基础信息平台在地震领域应急系统总体架构中的位置是:

一切业务应用系统底层数据库,其中基础时空数据是政务、应急厅、协同指挥等业务应用的基础;云平台是公共信息平台层的重要组成,是其他专题应用平台的基础性支撑平台。

3•权限管控系统

建立权限管控系统,在地震业务范围内构建为各业务系统提供用户身份、角色、权限支撑体系,增强集成方式,提升应用成效,实现单点登陆认证、登陆系统接口集中服务等。

权限管控系统可为其他系统对接的用户提供安全、保密、有生命周期的信息资源认证接口,建立多系统整合的、基于角色的和个性化的信息访问,并通过提供单点登录接口功能,使多系统多用户只需一次登录就可以根据相关的规则去访问不同的业务应用。

支持与应急厅平台认证对接,进行单点登录。

提供基于数字证书的统一身份认证、客户端访问云应用的单点登录、单点登录票据产生和维护、单点登录票据验证等功能。

4.灾情损失预评估系统

按照“技术先进、经济实用、服务应急,提升能力,减灾惠民”的指导方针,利用现有高新技术,在“服务政府、提升能力”指导原则下,建立覆盖安徽省并兼顾邻近区域的基于预评估调查服务产出系统,从而修正地震人员伤亡模型,根据地震预评估情况快速修正评估结果,使评估结果不断逼近现实,形成较为精确的评估报告。

主要目的是让当地地震部门及地方政府了解本辖区的地震灾害风险和可能造成的灾害损失,有针对性地提升地震应急准备能力,为震后地方政府应急处置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5•地震分析预报会商系统

构建地震分析预报会商技术系统,完成地震会商技术平台研发,打造地震会商技术系统开发新模式,实现地震预报的科学决策。

建设地震预测预报方法的云图化实时跟踪平台,一体化震情分析会商技术平台,完成传统震情会商模式向基于云的人机结合会商模式转变。

实现与统一数据资源池的无缝对接,完善会商流程模板和B/S版会商内容管理模块。

部署基于低代码业务流编辑与发布技术的地震会商技术系统,构建地震会商技术系统平台的产品库,推动预测预报业务支持系统由自动化向智能化升级。

6.地震应急响应系统

依据中国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的总体规划,结合安徽省实际,建设地震应急响应系统,为安徽省抗震救灾指挥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

地震发生时,通过自动获取地震三要素(发震时刻、震中经纬度、地震震级)等信息,在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地震模型库、专家预评估结果等支持下,通过灾情快速评估计算,在对地震灾区情况不了解或了解很少的情况下,5-15分钟内给岀地震影响场分布图、人员伤亡评估结果、建筑物破坏状况评估结果

等,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辅助决策建议,供抗震救灾指挥人员决策参考,为科学进行抗震救灾指挥部署,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提供支撑。

建设基于云平台的应急快速响应系统,实现自动触发、快速响应、动态评估、综合分析、数据管理、专题图件产出、评估内容推送等功能。

在地震发生后,迅速自动触发,基于确定的地震灾情损失评估模型,利用大数据增强震害损失的时空分析能力,通过对人口、建筑物、经济、道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析,依据各类空间数据、行业数据、人口经济数据、灾情大数据等,分析出灾情状况,实现震后快速产出灾情分析成果的辅助决策建议和一系列图件,并形成灾情评估结果。

利用云平台的并行分析处理技术,实现各评估模型的并发计算、结果复用和汇集。

通过模型的动态注册技术,实现任意计算模型的修改与替换。

系统根据不同场景需要生成决策分析报告,并通过可视化动态结果,实现产出产品模板的高度定制。

7•地震灾情实战平台(一张图)

地震监测全流程一体化监控体系主要从台站仪器运行状态、观测环境、质量监控、业务系统运行和网络节点等方面展开全流程信息资源的统一监控,立体化实时监控测震、强震动的观测设备和震后流动台站接入设备,集成地图展示信息,提供台站参数、仪器参数、台站分布图、监测能力图、震源机制解图等基本信息,

以及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完成后接入的台站仪器烈度分布图等。

同时提供所有台站3D实景模型展示和故障告警。

基于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和互联网技术,利用现有安徽台网高密度、高质量的地震台站实时波形数据,通过高性能计算机实现地震台站实时波形接收、震相实时检测、实时编组、震级自动测算、地震自动定位等功能。

通过系统的智能判断,实现地震自动定位信息、地震正式报信息的按需定制、智能管理、智能分发,向快速响应平台及各震情联动单位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地震信息服务,满足地震应急救援决策的要求。

基于地震监测台网、地震前兆观测网络、宏观观测网络、年度异常、历史地震等各类信息,整合汇聚各台站、站点基本信息,年度异常核实报告,地震灾害等,实现对地震监测、异常现象的展示。

全面管理地震预测会商意见,依托政府己建的电子政务内网实时推送周例会、月会商、年中、年终会商意见以及震后趋势判定意见,并可生产辅助决策报告,为地震应急处置、指挥调度提供诸如周边人口分布、社会经济、破坏程度预估、物质及救援力量分布等信息。

系统由非常态下的组成和常态工作的内容组成。

非常态工作是地震发生前后对地震应急响应和指挥协调,非常态下功能包括:

震区基本信息主题、决策建议主题、灾情汇聚主题和舆情态势主题。

展示地震前后震区相关信息,提供辅助提供决策建议,汇聚灾情现场调查信息,展示网络上的地震相关舆情态势信息。

在地震发生后快速响应,通过地震信息数据库获取震区基本信息。

在结合台站监测以图表、标识、点位等方式展示震区的相关基本信息。

所有信息支持空间和属性查询统计分析,展示的地图背景可根据需要在矢量栅格数据切换中进行切换。

常态工作是对日常工作的一个展示,功能包括:

实时地震监测主题、历史地震主题、应急准备主题。

展示地震台站的监测信息、可查看历史地震信息、展示我省对地震应急的物资储备情况。

&协同信息服务平台

实现信息服务推送平台,在震后灾情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利

用大数据增强震害损失的时空分析能力,通过对人口、建筑物、经济、道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析,为应急管理厅提供信息服务接口,实现震后快速产出灾情分析成果的辅助决策建议和一系列图件,并形成辅助决策报告等信息产品,快速地发送给省政府、应急管理厅、各级指挥长、相关领导和主要技术人员;灾害发生的同时,三网一员和公众在第一时间将灾情上报,以便后台收到第一手灾情信息等。

实现信息服务展示平台,满足快速获取地震灾情的迫切需求,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地震灾情调查上报系统,基于Web方式实现空间数据可视化、应急基础数据的可视化表现,宏观上直观的展示出灾情的辐射区域范围,微观上反应灾情周边的地形地貌、保护目标以及救援队伍的分布等信息,实现地震灾区信息和相关信息的快速获取和处理发布。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能够应对有感地

震到特别重大地震的地震灾情调查需求,为地震应急决策和救灾

指挥提供支持。

三、技术要求

3・1•项目总体要求

指标任务

技术参数及要求描述

总体架构要求

系统须遵循云计算平台的设计架构,按照分层设计的思想,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三维模型、GIS等先进技术,依托互联网,采集辖区内台站基本信息数据、监测监控数据、监控视频图像和以及预警预报数据,并接入空天地三维测绘等数据。

同时充分利用省地震局已建的统一应用支撑平台和统一数据资源中心,在此基础上进行业务构建与功能加载,构建覆盖省、地市、区县的地震风险动态监测预警系统。

在架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利用云平台和虚拟化技术,在设计吋考虑到系统的冗灾性系统设计以及系统出口的冗余性。

项目采用云平台对计算、存储、网络进行虚拟化管理,实现虚拟化资源池,满足业务弹性伸缩和快速部署

在数据中心部署系统,组成一个集群,为主机业务同时提供读写服务,为了提升热点数据的存储性能,使高价值硬盘得以更充分的利用,配置不同类型的硬盘以合理分配资源;通过存储提供的数据迁移功能对热点数据进行持续监控并从机械硬盘迁移到SSD中,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

用户类型要求

用户对象:

公众、政府、内部、行业;

平台部署要求

(1)要求能够支持目前通用的各类操作系统环境,包括

Windows>Linux等主流操作系统,能够兼容国产操作系统;

(2)数据库应该采用主流数据库,数据库采用standby模式或集

群方式,随时进行主备切换,并进行定时备份;

(3)Web服务器支持MSIIS,NES,Apache等。

(4)应具有良好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对数据采取集中管理和存储的模式,数据库结构设计良好,具有迅速的数据检索能力。

(5)应用系统模块化、松耦合设计,能够支持容灾,进行主备切换,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

(6)平台部署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冗余性和抗灾能力,在极端条件下的系统运行和使用。

关键技术要求

及性能指标要

(1)系统主体要求综合采用B/S和手机小程序来进行软件部署,软件架构要求具备开放性,提供完整规范的开发接口,能够满足主流平台和跨平台快速应用开发的需求。

(2)接口要求:

平台须提供统一的数据交换接口和应用服务接口,采用XML作为统一的数据接口格式,使用中间件技术来封装所有的业务逻辑,服务接口支持WebService技术。

釆用原型化的开发模式,逐步实现业务需求可持续加载、基础环境可持续发展、技术实现可持续管控的目标要求。

(3)性能要求

*简单查询:

单类信息精确条件查询,要求响应时间W200毫秒;

*关联查询:

基于要素的不少于5类信息查询返回W1秒;

*组合查询:

基于多条件组合查询,每1000万数据规模要求响应时间W5秒;

*响应时间:

登录响应时长W200毫秒,页面响应时长W200毫秒,系统控件响应时长W500毫秒;

*稳定性指标:

系统试运行阶段故障(影响业务正常办公的系统故

障)时间W5小时;

*统计分析性能要求:

常规统计报表生成时间W10秒;定制统计报表生成时间W1分钟;

*数据传输指标:

并发数$2000,数据传输速度N10Mb/s;

*系统要满足2000个用户同时在线操作的能力,在网络稳定的环境下应具备,简单操作的系统响应时间<200毫秒,复杂操作的响应时间VI秒;

*支持IE、Firefox、Chrome等浏览器的各种版本(IE8以上,Firefox40.0.2以上,Chrome22.0以上),各种浏览器显示和操作界面风格保持一致,兼容各版本手机系统和各版本国产化操作系统;

*能够对常规性数据进行验证,具备自动纠错功能;对用户数据录入、编辑、删除、审核等执行的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