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九章有机化合物第讲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练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06309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5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九章有机化合物第讲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九章有机化合物第讲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九章有机化合物第讲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九章有机化合物第讲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九章有机化合物第讲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九章有机化合物第讲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练习.docx

《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九章有机化合物第讲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九章有机化合物第讲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练习.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九章有机化合物第讲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练习.docx

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九章有机化合物第讲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练习

-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九章有机化合物第讲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练习

 

 

————————————————————————————————作者:

————————————————————————————————日期: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2019-2020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九章有机化合物第31讲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练习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考纲要求 1.了解乙醇、乙酸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2.了解酯化反应。

3.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考点一 乙醇和乙酸的结构与性质

1.乙醇、乙酸的结构和性质的比较

物质名称

乙醇

乙酸

结构简式及官能团

CH3CH2OH—OH

CH3COOH—COOH

色、味、态

无色特殊香味的液体

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挥发性

易挥发

易挥发

密度

比水小

溶解性

与水任意比互溶

与水、乙醇任意比互溶

化学性质

燃烧←――乙醇

燃烧←――乙酸

2.乙酸乙酯的制取

(1)实验原理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2)实验装置

 

(3)反应特点

(4)反应条件及其意义

①加热,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收集,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②浓硫酸的作用:

作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作吸水剂,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③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提高乙酸的转化率。

④有冷凝回流装置,可提高产率。

(5)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

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中和乙酸、溶解乙醇。

(6)实验现象:

在饱和Na2CO3溶液上方有透明的、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3.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

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可逆)

CH3COOC2H5+NaOH―→CH3COONa+C2H5OH(完全)

(1)乙醇与乙酸中均含有—OH,所以均能与Na反应生成氢气(√)

(2)乙酸溶液滴入几滴紫色石蕊变红(√)

(3)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4)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

(5)乙醇、乙酸与Na2CO3溶液反应均产生CO2(×)

(6)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7)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8)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饱和Na2CO3溶液加以区别(√)

完成下列各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CH2==CH2+H2OCH3CH2OH 加成反应

②2CH3CH2OH+O22CH3CHO+2H2O氧化反应

③2CH3CHO+O22CH3COOH 氧化反应

④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 复分解反应

⑤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⑥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

题组一 乙醇、乙酸的结构与性质

1.(20xx·潍坊一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时,是乙醇分子中羟基中的O—H键断裂

B.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若变蓝则含水

C.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可氧化成CH3COOH

D.甲烷、乙烯、苯、乙醇都是无色不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

答案D

解析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是乙醇分子中羟基中的O—H键断裂;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用无水硫酸铜作检验试剂,若变蓝则表明乙醇中含水;乙醇在酸性KMnO4溶液中可被氧化成乙酸;甲烷、乙烯、苯都不溶于水,但乙醇却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

2.(20xx·南宁模拟)山西老陈醋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

食醋中含有乙酸,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但乙酸是一元酸

B.往食醋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将变红

C.往热水瓶内胆中加入适量的食醋,可去除水垢

D.制取乙酸乙酯时,乙酸分子中的氢原子被乙基(—C2H5)取代

答案 D

解析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中的—OH被乙氧基(C2H5O—)取代。

3.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苹果酸最多与2mol NaHCO3发生反应

B.1mol苹果酸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 molH2

D.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 A

解析 由苹果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只有羧基与NaHCO3反应,A项正确;苹果酸中只有羧基能和NaOH反应,故1mol苹果酸只能与2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B项错误;羧基和羟基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故1mol苹果酸能与3 molNa反应生成1.5mol H2,C项错误;此结构简式与题干中的结构简式表示的是同一物质,D项错误。

1.羟基氢的活动性顺序

>>H—OH>C2H5—OH

2.乙醇的化学性质与羟基的关系

(1)与Na反应时,只断裂a处键。

(2)乙醇催化氧化时,断裂a和c两处键,形成碳氧双键。

(3)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只断裂a处键。

题组二乙酸乙酯的制取与拓展

4.(20xx·××区校级期末)下列关于酯化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用CH3CH218OH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H218O

B.反应液混合时,顺序为先倒乙醇再倒浓硫酸最后倒乙酸

C.乙酸乙酯不会和水生成乙酸和乙醇

D.用蒸馏的方法从饱和Na2CO3溶液中分离出乙酸乙酯

答案B

解析 A项,CH3CH218OH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3CO18OCH2CH3和H2O,错误;B项,浓硫酸密度比乙醇大,溶于乙醇放出大量的热,为防止酸液飞溅,加入药品时应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加边振荡试管将浓硫酸慢慢加入试管,最后再加入乙酸,正确;C项,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乙酸和乙醇,错误;D项,乙酸乙酯与饱和Na2CO3溶液分层,因此应采取分液操作实现二者的分离,错误。

5.(20xx·荆门高三调研)某课外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里制备少量乙酸乙酯,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 A

解析B和D中的导管插到试管b内液面以下,会引起倒吸,C和D的试管b中的试剂NaOH溶液会与生成的乙酸乙酯反应,B、C、D错误。

6.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下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不能用水浴加热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答案 C

解析该酯化反应需要的温度为115~125℃,水浴的最高温度为100 ℃,A项正确;长导管可以起到冷凝回流酸和醇的作用,B项正确;乙酸丁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容易发生水解,C项错误;在可逆反应中,增加一种反应物的用量可以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D项正确。

考点二 基本营养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

1.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有机物

元素组成

代表物

代表物分子

水溶性

糖类

单糖

C、H、O

葡萄糖、果糖

C6H12O6

易溶

二糖

麦芽糖、蔗糖

C12H22O11

易溶

多糖

淀粉、纤维素

(C6H10O5)n

油脂

C、H、O

植物油

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不溶

脂肪

C、H、O

动物脂肪

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不溶

蛋白质

C、H、O、N、S、P等

酶、肌肉、毛发等

氨基酸连接成的高分子

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有机物

特征反应

水解反应

糖类

葡萄糖

葡萄糖有银镜产生

蔗糖

产物为葡萄糖与果糖

淀粉

遇碘单质(I2)变蓝色

产物为葡萄糖

油脂

酸性条件下:

产物为甘油、高级脂肪酸;碱性条件下(皂化反应):

产物为甘油、高级脂肪酸盐

蛋白质

①遇浓硝酸变黄色

②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

生成氨基酸

3.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用途

(1)糖类物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葡萄糖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医疗输液、合成药物等;纤维素可用于造纸,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乙酸酯、黏胶纤维等。

(2)油脂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等质量的糖类、油脂、蛋白质完全氧化时,油脂放出的热量最多。

油脂用于生产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3)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动物的毛、皮、蚕丝可制作服装,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1)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2)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3)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4)用银氨溶液能鉴别葡萄糖和蔗糖(√)

(5)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6)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用作人体的营养物质(×)

(7)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8)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9)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沸点(×)

(10)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1.淀粉和纤维素的通式均为(C6H10O5)n,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吗?

为什么?

答案 不是,两者通式虽然相同,但n值不同,故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

2.油脂________(填“是”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油脂在强碱(NaOH)溶液水解的产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名称)。

答案不是高级脂肪酸钠甘油

3.你用哪些简单的方法鉴别淀粉溶液和鸡蛋清溶液?

答案(1)滴加碘水,变蓝的是淀粉溶液

(2)滴加浓硝酸,变黄的是鸡蛋清溶液

(3)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鸡蛋清溶液

1.(20xx·衡水模拟)鉴别淀粉、蛋白质、葡萄糖水溶液,依次可分别使用的试剂和对应的现象正确的是( )

A.碘水,变蓝色;新制Cu(OH)2,红色沉淀;浓硝酸,变黄色

B.浓硝酸,变黄色;新制Cu(OH)2,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

C.新制Cu(OH)2,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

D.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新制Cu(OH)2,红色沉淀

答案 D

解析 ①淀粉遇碘单质变蓝,可利用碘水鉴别淀粉溶液;②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可用浓硝酸鉴别蛋白质溶液;③葡萄糖溶液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生成红色沉淀。

 

2.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

B.淀粉已完全水解

C.淀粉没有水解

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

答案D

解析混合液中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至沸腾,有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已经水解;另取混合液加入碘水,由于混合液中含过量的NaOH溶液,与I2反应导致无法判断是否水解完全。

3.下列有关有机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②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③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④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⑤淀粉遇碘变蓝色,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2发生反应

⑥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所以蛋白质均发生了盐析

A.①②③④⑤ﻩB.②③⑤

C.②③④⑤D.②⑤⑥

答案B

解析 ①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错误;②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水解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分解转化为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正确;③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正确;④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⑤淀粉遇碘变蓝色,葡萄糖含有醛基,能与新制Cu(OH)2发生反应,正确;⑥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其中前者是盐析,后者是变性,错误,答案选B。

微专题官能团决定物质性质

官能团

代表物

典型化学反应

碳碳双键

乙烯

(1)加成反应:

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2)氧化反应:

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取代反应:

①在Fe粉催化下与液溴反应;②在浓硫酸催化下与浓硝酸反应

(2)加成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生成环己烷

注意:

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都不反应

羟基—OH

乙醇

(1)与活泼金属(Na)反应

(2)催化氧化:

在铜或银催化下被氧化成乙醛

羧基—COOH

乙酸

(1)酸的通性

(2)酯化反应:

在浓硫酸催化下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

酯基—COO—

乙酸乙酯

水解反应:

酸性或碱性条件

①醛基—CHO

②羟基—OH

葡萄糖

与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产生红色沉淀

专题训练

题组一官能团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1.下表为某有机物与各种试剂的反应现象,则这种有机物可能是( )

试剂

溴水

NaHCO3溶液

现象

放出气体

褪色

放出气体

A.CH2==CH—CH2—OH

B.

C.CH2==CH—COOH

D.CH3COOH

答案C

解析 C项中的“”能使溴水褪色,“—COOH”能与Na、NaHCO3反应产生气体。

2.(20xx·南阳模拟)乳酸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有关乳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乳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B.1 mol乳酸可与2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C.1 mol乳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可生成1molH2

D.有机物与乳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B

解析 乳酸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羟基和羧基,都能发生酯化反应,A项正确;1mol乳酸只含有1mol羧基,只能和1 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而羟基不与NaOH反应,B项错误;羧基和羟基都可以和Na反应产生氢气,C项正确;与乳酸中的羟基位置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正确。

题组二应用官能团的性质鉴别常见有机物

3.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A.鉴定蔗糖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

直接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

B.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

用灼烧的方法

C鉴定苯中无碳碳双键:

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鉴别苯乙烯()和苯:

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滴加到少量苯乙烯和苯中

答案 A

解析 蔗糖水解实验的催化剂是稀硫酸,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因而必须先中和酸。

4.(20xx·××县一模)只用一种试剂就可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乙醇溶液,这种试剂是(  )

A.NaOH溶液ﻩB.新制Cu(OH)2悬浊液

C.石蕊溶液D.Na2CO3溶液

答案B

解析A项,葡萄糖溶液、乙醇、乙酸与NaOH溶液混合无现象,不能鉴别;B项,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可加热),现象依次为蓝色溶液、红色沉淀、无现象,可鉴别;C项,石蕊不能鉴别葡萄糖溶液、乙醇溶液;D项,碳酸钠溶液不能鉴别葡萄糖溶液、乙醇溶液。

物质

试剂与方法

现象

饱和烃与不饱和烃

加入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

褪色的是不饱和烃

羧酸

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

蓝色絮状沉淀溶解

NaHCO3溶液

产生无色气泡

葡萄糖

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产生光亮银镜

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产生红色沉淀

淀粉

加碘水

显蓝色

蛋白质

加浓硝酸微热

显黄色

灼烧

烧焦羽毛气味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可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20xx·全国卷Ⅱ,13D)

(2)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20xx·全国卷Ⅰ,9BD)

(3)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20xx·全国卷Ⅲ,8C)

(4)乙酸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20xx·全国卷Ⅲ,8D)

(5)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采用分液的原理是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20xx·新课标全国卷Ⅰ,13B)

(6)除去丁醇中的乙醚采用蒸馏法的原理是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20xx·新课标全国卷Ⅰ,13D)

2.(20xx·全国卷Ⅲ,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答案A

解析 A项,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其中的碳碳双键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正确;B项,淀粉和纤维素分子式均为(C6H10O5)n,但n值不同,故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错误;C项,环己烷和苯的密度均比水小且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故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

鉴别,错误;D项,溴苯和苯互溶且二者均不溶于水,故不能用水分离,两者沸点差别较大,应用蒸馏法分离,错误。

3.(20xx·新课标全国卷Ⅰ,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A

解析 从结构简式看出香叶醇中含“”和醇“—OH”,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发生加成反应,醇“—OH”能发生取代反应,显然B、C、D均不正确。

4.(20xx·全国卷Ⅱ,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 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

A.C14H18O5B.C14H16O4C.C16H22O5 D.C16H20O5

答案 A

解析 1mol分子式为C18H26O5的羧酸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说明该羧酸酯分子中含有2个酯基,则C18H26O5+2H2O―→羧酸+2C2H6O,由质量守恒可知该羧酸的分子式为C14H18O5,A项正确。

1.(20xx·河北正定中学期中)下列物质在加工或应用中未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油脂的硬化B.玉米酿酒

C.石英传输光信号ﻩD.漂白精消毒

答案C

解析 油脂的硬化即油脂的氢化,是油脂与H2发生加成反应,A项错误;玉米中的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然后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醇,B项错误;石英传输光信号是物理过程,C项正确;漂白精消毒是利用其强氧化性,利用了化学性质,D项错误。

2.(20xx·安徽安庆二模)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处理后,可转化为清洁能源

B.“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新醅酒”即新酿的酒,在酿酒的过程中,葡萄糖发生了水解反应

C.地沟油和矿物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相同

D.聚氯乙烯可以用作食品包装袋

答案A

解析 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处理后,可转化为水煤气、甲醇等清洁能源,A项正确;在酿酒的过程中,葡萄糖发生了分解反应,转化为乙醇和CO2,B项错误;地沟油是油脂,矿物油是混合烃,二者化学成分不同,C项错误;聚氯乙烯受热能挥发出HCl气体,有毒,不可以用作食品包装袋,D项错误。

3.(20xx·淄博一模)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B.乙醇分子中含有氢氧根,一定条件下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

C.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二者反应类型相同

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

答案 B

解析 羟基与氢氧根不同,B项错误。

4.下列有关乙醇、乙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乙醇和乙酸都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B.乙醇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D.乙醇和乙酸都含有羟基,二者是同分异构体

答案D

解析比较乙醇与乙酸的结构特点,明确二者的性质差异,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二者都可以发生酯化反应,乙醇和乙酸分子式不同,结构也不一样,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D错误。

5.下列关于乙醇和乙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B.相同条件下与金属钠反应的速率,乙醇比乙酸慢

C.医用酒精属于混合物,醋酸是一元弱酸

D.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

答案 D

解析A项,乙醇和乙酸是生活中的调味品,厨房中料酒的有效成分是乙醇,食醋的主要成分为乙酸,正确;B项,羧酸中的羟基氢活泼性强于醇中的羟基氢,相同条件下与金属钠反应的速率,乙醇比乙酸慢,正确;C项,医用酒精是75%的乙醇溶液,是混合物,醋酸只能部分电离,是弱电解质,正确;D项,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称为皂化反应,错误。

6.(20xx·惠州高三模拟)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正确的是( )

A.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B.福尔马林可防腐,可用它保存海鲜产品

C.乙醇、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D.合成橡胶与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答案 A

解析A项,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正确;B项,福尔马林可防腐,可用于保存动物标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