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02391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洋浦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洋浦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洋浦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洋浦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洋浦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洋浦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docx

《洋浦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洋浦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洋浦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docx

洋浦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洋浦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2011-2030年〕

简本

 

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2年1月

目 录

第1章项目概况

1.1规划编制进程

2010年5月26日和9月29日,时任海南省省长的罗保铭书记率省政府有关部门到洋浦两次实地调研并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就洋浦开发中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成立了由李国梁副省长为组长的洋浦区划调整和三大规划编制〔即洋浦产业规划、总规修编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领导小组。

12月26日,李国梁副省长主持召开洋浦区划调整和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了洋浦总体规划修编需要重点研究和落实的内容。

2011年3月,《洋浦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1-2030年〕》编制工作正式启动,李副省长高度重视并多次主持会议专题研究,省住建厅具体指导,省直相关部门和儋州市积极配合,规划编制工作顺利推进。

2011年7月14日和8月26日,规划纲要和规划成果分别通过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审查会。

9月23号,李国梁副省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审议总体规划成果。

10月洋浦管委会依法对总体规划进行了公示。

12月16日,总体规划成果获省规划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

1.2洋浦经济开发区概况

开发区现有常住人口6万人,面积31平方公里,深水近岸,避风少淤,可建1-30万吨级泊位100多个。

开发区处于泛北部湾中心区域,与周边20多个港口距离200海里左右,是北部湾离国际主航线最近的深水良港,是我国距离南海石油天然气资源和中东石油最近的石油化工及油气储备基地,是中东、非洲油气进入中国的第一个节点;开发区三面环海,常年处于主导风向下风向,环境容量大,有利于集约发展新型临港工业,目前已建成800万吨炼油、100万吨制浆、90万吨造纸等大型工业项目,是国家首批授予的六个石油化工类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

近年来,海南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抓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及时调整开发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和产业布局,加快推进洋浦经济开发区以港航物流、石油化工、油气储备和制浆造纸为主导产业的“一港三基地”建设,洋浦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十一五”期间,洋浦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港口吞吐量、进出口总值和全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32.62%、67%、45%、107%和67%,2010年底占全省比重分别为8.6%、41.5%、29.7%、57.1%和27.96%,洋浦发展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经济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1.3规划修编背景与指导思想

1、规划修编背景

〔1〕南海战略地位提升、环北部湾经济区协作深入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的逐步落实是规划编制的宏观背景

〔2〕洋浦临海重化产业和港航物流产业良好的发展势头以及近期一大批大型、特大型石油化工、石油储备项目纷纷入驻洋浦,洋浦产业发展目标逐步明确,产业空间格局日渐清晰,对洋浦既有总体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上版总体规划在产业发展空间、岸线资源利用以及与相关规划之间的协同、居民搬迁安置、区域一体化发展等问题上考虑不足。

2、指导思想

〔1〕突出规划的综合性和有机整体性,进一步发挥洋浦现有产业基础、港口资源和保税港区政策等各方面优势条件,提高洋浦经济开发区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贯彻落实海南省委省政府对洋浦发展新的要求,衔接整合洋浦各类型〔产业、港口等〕规划,适应洋浦开发区未来发展趋势,塑造国家级新型工业示范基地。

〔3〕重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提升,注重区域协调发展,重在研究分析开发区和儋州关系,建设地区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3、规划修编重点

〔1〕研究洋浦在区域发展新格局和新背景下目标定位,制定符合洋浦实际的发展策略,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类型,并在空间上予以落实,同时考虑未来工业区发展控制用地。

〔2〕整合各类型专项规划,明晰开发区空间结构,细分各类用地;加强对居民的搬迁安置及就业等方面的研究,针对空间布局重点制定综合交通和市政公用设施的基础设施规划,形成对规划布局的有效支撑。

〔3〕有效降低开发区工业项目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合理构建开发区内部安全格局,以水、土地、自然生态等资源条件为前提,明确环保和防灾设施、生态防护隔离带的规划布局。

〔4〕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重点加强对环新英湾地区整体研究,统筹该地区各片区的功能定位、岸线利用及基础设施布局,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洋浦儋州一体化发展。

4、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

〔1〕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1年——2030年,其中:

近期:

2011年——2015年;

中期:

2016年——2020年;

远期:

2021年——2030年。

〔2〕规划的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以海南省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10〕193号]确定的地域为依据加以划定。

即以上版总规69平方公里范围为基础,新增洋浦新英湾沿岸居民安置区2.6平方公里和围填海区域26平方公里,同时控制石化功能区与东部生活服务区之间的22平方公里土地作为洋浦以后发展的预留用地,共计约12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115平方公里。

第2章目标定位与发展策略

2.1职能分析

1、国家层面——大型石化产业基地

国家格局中的南海能源重地。

在国际整体发展格局中,海南能源战略性地位将更加明确和强化。

洋浦作为海南最为重要的石化基地与最靠近南海的经济开发区,在地位不断提升的国家南海战略框架中所分担的角色将愈发重要。

2、区域层面——环北部湾地区国际航运枢纽和物流中心

依托洋浦保税港区建设面向东北亚的以国际中转、出口加工、保税仓储为主的枢纽港,建成环北部湾地区航运中心和石化产品的国际中转、交易中心。

3、省域层面——海南省重要的临港工业基地

上位规划指引和以及洋浦经济开发区的工业基础,洋浦经济开发区的未来的发展定位为新型临港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炼油、石油化工、林浆纸一体化、电力、能源、修造船及海洋工程、临港加工业等产业。

4、地区层面——琼西中心城市重要组成部分

目标定位

立足环北部湾经济圈、背靠华南腹地、面向东南亚的新型临港工业基地,区域性航运枢纽和物流中心。

2.3发展策略

1、以发展新型临港产业为主导,以承接重大产业项目为重点,充分发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引领作用,实现洋浦特色化和跨越式发展

2、充分发挥港口等各类资源效益,形成各类关联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引导洋浦集约化有序化发展

3、依托洋浦保税港区政策优势和区位条件,加强航运中转能力建设,强化洋浦在区域经济的关联度与影响力,奠定其在更广区域的中心地位

4、正视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规律,强调环新英湾区域的整体发展,加强地区分工协作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洋浦和周边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3章产业发展与人口规模

3.1主导产业发展

以油气储备、石油化工、制浆造纸和港口物流为主导产业,以海洋装备制造、配套加工和综合服务业为辅助产业。

概括为“一港三基地”的产业发展目标。

1、具有国际航运和物流中心承载能力的枢纽港

依托保税港区,大力发展航运、中转等业务,建设成为我国环北部湾地区港口群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性国际港航物流中心。

2、石油及天然气储备中转基地

石油储备基地主要定位在发展石油和天然气的商业储备、中转交易业务及产业,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油品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之一。

3、石油化工产业基地

面向东盟市场为主、国内市场为辅,依托现有炼油基础和正在实施的芳烃能力,发展以原油为龙头的油品和芳烃产业链;以轻烃和石脑油制烯烃为龙头,延伸下游发展,建设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好的石油化工深加工项目,形成石化产品加工产业链;逐步形成区域油气化工产业集群、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和出口加工基地。

4、制浆造纸及纸制品一体化加工产业基地

以纸养林、以林促纸、林纸结合,培育大型木浆与制造生产企业,并围绕其延伸发展印刷、包装等下游产业。

发展浆纸生产业、纸制品加工业、包装印刷业,建设世界大型浆纸产业基地。

5、其它重要产业——现代临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建设南海地区现代装备制造基地〔含海洋装备和旅游装备制造〕。

积极培育修造船及海洋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同时发展新型旅游装备制造和旅游商品加工,重点发展海上游艇、轻型水上飞机、房车、越野和户外运动装备、潜水设备等旅游装备制造业。

中期2020年,洋浦经济开发区新增用地包括石化产业基地发展需要用地、浆纸产业基地发展需要用地、修造船和海洋装备制造基地发展需要用地、码头发展需要用地,总计约30平方公里〔不含基础设施道路等用地〕。

远期2030年,规划工业用地共48.3平方公里,集中布置在西部滨海地区和开源大道之间南北长12公里,东西宽7公里的地区。

3.3人口规模与空间分布

1、就业人口规模预测

通过对石化产业、浆纸及下游产业、海洋装备制造〔含修造船〕产业、综合配套加工产业、港口物流产业、综合服务业就业人口综合预测,2030年,洋浦将产生11万人的就业岗位,如下表所示:

洋浦经济开发区就业人口预测结果综合表

行业

就业人口〔万人〕

就业人口构成

石化产业

外来人口为主

浆纸及下游产业

外来人口为主

海洋装备制造〔含修造船〕产业

外来人口为主

综合配套加工产业

3

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

港口物流产业

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

综合服务业就业

本地居民为主

合计

11

2、人口安置规模预测

2020年,洋浦开发区规划范围内需搬迁安置本地居民8.9万人〔2.5万户〕,

3、人口空间分布

考虑带眷系数和就业数据上有所重复,综合判断:

2030年,洋浦经济开发区将产生城市人口25万人,其中本地人口9万人,外来人口16万人。

〔1〕如采取12万人低容量方案,需向区外转移拆迁安置居民3万人和就业人口及其眷属共10万人;共计13万人需要在区外南部的白马井滨海新区和东部木棠镇协调安排解决。

〔2〕如采取16万人高容量方案,需向转移就业人口及其眷属9万。

第4章洋浦与儋州一体化发展

4.1职能分工

1、洋浦经济开发区

重点发展临港工业和国际物流航运职能,全力打造华南地区临港工业基地和面向东南亚、背靠华南腹地的航运枢纽和物流中心。

2、白马井滨海新城

重点发展服务和配套洋浦产业基地职能,培育和发展信息服务、科技研发、会议会展、高端商务商贸等生产服务业门类;建设与洋浦产业类型配套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成为国际旅游岛服务枢纽之一和支撑洋浦经济开发区的服务基地。

3、那大城区

承载面向海南西部内陆地区的商贸、教育医疗、交通物流等综合服务职能,建设海南西部内陆地区旅游服务中心。

4.2空间组织

环湾地区是未来儋州—洋浦组合形成的滨海新城的空间范围,是构筑儋州洋浦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地区,其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概括为“一核四廊四组团”。

1、新英湾绿核

以新英湾独特优良的自然景观为依托,注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加强湾内水质的净化和沿岸的红树林资源保护,适当控制沿岸建设规模,建设成以生态修养,绿色游憩为主要功能的特色绿色核心。

2、四廊

四条放射状联通新英湾绿核与周边生态背景的大型生态廊道,分别为牙拉河生态廊道、春江水库生态水系廊道、洋浦半岛生态廊道和新英湾湾口生态廊道。

3、北部临港产业组团

包括洋浦经济开发区和木棠部分地区,洋浦经济开发区以临港工业和港口物流产业为主导,建设国家新型临港工业基地、海南省国际航运和物流中心,为促进环湾地区工业集约化布局,发挥产业的规模效应,区内预留洋浦与儋州共同发展的工业用地;

4、东部木棠组团

依托与洋浦便捷的交通联系,发展配套洋浦、服务洋浦的综合服务和居住职能。

5、南部综合服务和滨海旅游组团

主要包括白马井滨海新城和其南部旅游区,依托并服务洋浦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发展,重点培育和发展信息服务、科技研发、会议会展、高端商务商贸、滨海旅游度假等服务业门类,加快发展现代生活服务业,成为服务西北部地区滨海旅游带的中心。

6、东部高端文化和生态旅游组团

包括中和镇和新州镇所在区域,该区域拥有悠久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和良好的生态本底条件。

近期城镇点状聚集发展为主,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中和历史文化名村镇,优化沿湾地区生态环境,整治新州镇建设渔业风情小镇。

远期引入文化博览、疗养度假和创意产业,完善和提升该地区旅游和高端服务职能。

4.3区域交通

1、轨道交通

规划建设洋浦货运支线,自粤海铁路儋州段向北与洋浦经济开发区相衔接,沿洋浦大道规划穿港铁路至神头港区最南端,引线分别联系南北两个港区。

那洋城际轨道,联系那大—西部机场——白马井新城——洋浦——木棠——新洲等主要地区。

2、干线公路

跨海大桥建成使用后,开源大道分别联系为洋浦配套居住的白马井新城和木棠新区,为主要承担近中期公路客运通勤需求的主干路。

规模期末应增加一条城市跨湾通道与白马井新城联系。

加强环新英湾地区内部快速联系和对外衔接道路建设,形成“双环放射”的整体路网结构。

第5章总体结构与用地布局

1、集聚产业发展。

集中布局性质相关的产业,明确各类产业分区,促进产业链体系的构建,提升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2、适应分期建设。

统筹总体功能布局基础上,应对项目进驻的不确定性,注重交通、市政设施等用地和廊道控制,构筑不同阶段相对完善的园区支撑系统。

3、生态安全优先。

从区域层面重点考虑集中居住地的布局;区内采取设置绿化隔离带,增加开放绿化空间等手段,满足安全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4、合理利用岸线等优势资源。

充分发挥临港优势,统筹安排各类岸线,满足业主码头的同时,确保一定规模的公共码头岸线,同时强化各类产业和码头岸线的紧密结合。

5.2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

1、空间结构

采取“带状相连、组团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空间结构概括为“四带两廊、一心多园”。

四带,是指开发区内四条南北向主要功能发展带,从西向东分别为:

〔1〕港航物流产业发展带:

布局海洋工程、大型修造船,集装箱多用途、液体化工品、大宗散杂货等码头,重点发展航运中转、储存分装配送等港航产业;

〔2〕临港石化、浆纸及下游产业发展带:

以石油储备、石化和浆纸一体化为主的临港重工业;

〔3〕现代加工制造配套产业和保税仓储物流发展带:

依托临港重化产业产品,发展以石化、造纸产品后续加工及一般加工工业,培育装备制造等配套产业,依托保税港区,重点发展保税仓储物流以及出口加工产业;

〔4〕居住和配套公共服务发展带:

沿新英湾滨海环境优越地区展开、以居民安置、产业工人和企事业机关人员居住,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为主的生活服务区。

两廊:

即两条重要的南北向绿化廊道,即:

〔1〕洋浦大道市政防护绿化走廊,是洋浦货运支线铁路和区域性市政基础设施走廊,同时也是西部临港重化工业外围重要的安全隔离防护绿地;

〔2〕开源大道环境绿化走廊,居住区与工业区的绿色隔离空间,也是城际铁路及市政基础设施管线的预留空间。

一心:

开发区的公共服务中心,位于东部生活服务区中心地带;重点保障东部配套居住区的生活性服务业,同时为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一定规模的生产性服务业。

多园:

多个功能园区,包括港口物流园区〔南北两组团〕、石油化工产业园区〔南北两组团〕、石油天然气储备中转园区、修造船及海洋装备制造园区、浆纸一体化产业园区、保税港区及配套加工产业园区和居住综合服务区等。

2、控制指标

工业用地应根据《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确定各类工业用地的建设容量指标。

为防止工业项目的盲目占地,按下限容量指标给予控制。

〔1〕公共设施用地大部分建筑高度控制在50米以内,局部不超过100米,容积率1.5—3,绿地率25%—40%进行控制。

〔2〕居住建筑建筑控制在24——1.5,绿地率不低于35%进行控制。

〔3〕工业建筑按照其生产区域〔包括工艺装置区、辅助生产区、公用工程区及仓储运输区〕可根据相应的工艺生产要求及行业标准进行高度控制。

原则上采用上下限方法进行弹性控制,容积率下限按《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不同产业门类指标控制,上限控制在1.2左右。

〔4〕仓储用地和港口用地内开发容积率较工业用地上下限分别降低。

5.3工业用地

规划工业用地共48.3平方公里,集中布置在西部滨海地区和开源大道之间南北长12公里,东西宽7公里的地区。

原则上洋浦大道以西布置临港重化型工业项目,如石化、浆纸和修造船等产业。

洋浦大道到开源大道之间用地依次布置二类和一类工业。

对应各类工业用地的环保和安全防护要求,严格控制入驻产业类型。

5.4仓储物流用地

平方公里。

主要结合港口码头功能,布置三处仓储物流用地集中区。

1、位于洋浦港区和神头港5港池后方,发展为通用港口提供的集装箱和散杂货为主的仓储服务。

2、位于神头港2、3港池后方陆域和德义岭北部,发展油气储备功能。

3、位于神头港北部港区后方,发展为港口服务的大型散杂货仓储服务。

分散布置的仓储物流用地结合主要对外道路出入口和工业区货运站设置,为工业区提供产业原料、产品的储存和中转业务。

5.5对外交通用地

规划长途客运站一处,用地公顷3公顷,位于开源大道东侧东部生活区内。

规划铁路用地87公顷,包括洋浦货运支线及其编组站、那〔大〕洋〔浦〕城际轨道及站场用地。

规划港区用地12.8平方公里,港区用地按属性分为两大类,一是公共港区,主要是集装箱、大宗散杂货作业和通用码头作业区;二是靠近各产业组团的业主码头,包括海南炼化专用码头、金海浆纸专用码头、LNG码头等、成品油码头等,主要承担后方油气储备基地和石化、浆纸企业货物运输服务。

5.6居住用地规划

1、区内考虑12-16万人的居住,规划居住用地772.9公顷,集中布置在沿新英湾的东部生活区内,按人口规模划分为3个居住生活片区

2、中学按每5—6万人配置一所,服务半径为1000米左右,用地规模为4-5公顷。

共规划设置中学3所,即现状洋浦中学,和新建中学两所。

3、小学按2—3万人左右配置一所,用地规模控制在1—2公顷,服务半径500—800米。

共规划设置小学7所。

包括东浦小学、洋浦一小、新英湾小学、洋浦三小和新规划洋浦小学三所。

5.7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用地403.8公顷,包括行政办公用地、商业金融用地、医疗卫生和教育科研用地。

管理和商业用地结合现状布局在泓洋路两侧。

新规划的公共设施用地均安排布局东部生活区中部的东二路公共服务轴线一侧。

1、行政办公用地规划

规划行政办公用地面积0.5平方公里;规划两处较为集中的行政办公用地:

一是为保税港区及开发区产业发展服务的行政管理、商务办公用地,主要分布在保税港区的东部,包括海关、管委会办公扽等行政办公等;二是为生活区提供服务的办公服务用地,主要分布在居住一区中部,结合现状的办公用地和绿地广场集中布局。

2、商业金融业用地规划

商业金融业用地结合东部生活区公共主中心和东二路进行布局,面积总计约1平方公里。

其中商业零售、金融保险、星级酒店等对外服务设施用地集中在生活区公共主中心布局。

其他生活区性商业服务设施结合东二路公共服务带进行设置,为居民提供必要的日常生活服务。

3、文化娱乐用地规划

文化娱乐用地主要位于东部生活区北部,结合体育中心布局,面积约公顷,主要安排为当地居民和企业职工的文化活动场所。

4、体育用地规划

规划体育设施按不同类型结合居住片区中心和东部新英湾沿岸进行布局,面积约2平方公里,其中公益型体育中心位于东部生活区北部,结合绿带和文化中心构筑文体中心;休闲型体育用地结合沿湾的大型绿地布置。

在居住区广场、街头绿地安放健身设施方便居民锻炼。

5、医疗卫生用地规划

规划设置综合性医院1座,为现状洋浦中心医院,远期扩建,面积11公顷,为开发区提供医疗、卫生防疫等服务;各个社区设立社区卫生服务设施。

6、教育科研用地规划

规划教育科研用地位于东部生活区内,面积26公顷,包括现状洋浦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并规划新建1所职业教育学校。

7、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系统规划分为二个层次:

即城市绿地和自然生态绿地。

构建“三带、三园、多廊”的绿化空间格局。

三带:

三条南北向贯穿整个开发区的绿化带,分别是环新英湾生态修养带〔100—500米〕、开源大道绿化隔离带〔含道路宽150—400米〕和洋浦大道绿化隔离带〔含道路宽300—500米〕。

三园:

结合自然山体和水系构筑的三个大型绿化园区,分别为莲花山、德义岭和黎屋水库公园。

多廊:

结合基础设施廊道和组团间防护绿带建设多条绿化廊道,发挥生态景观和安全防护的双重作用。

〔1〕防护绿地:

规划防护绿地838公顷。

防护绿地沿主要的对外交通廊道〔公路、铁路〕、主要市政路和不同功能的产业组团之间布置,承担隔离、安全卫生防护的作用。

沿开源大道西侧控制60—300米防护绿带〔城际轨道、市政管廊带〕东侧控制50米防护绿带;沿洋浦大道西侧控制150—250米防护绿带〔货运支线、高压线、水渠〕东侧控制100—150米防护绿带。

沿现状高压输气管线控制100米市政廊道;东部生活区规划不少于50米宽的220千伏高压线防护绿地。

工业区内沿主要市政管线道路单侧控制不少于50米的绿带〔市政管廊〕。

〔2〕公共绿地:

规划公共绿地434公顷。

建设“一带三园”大型城市公园,即德义岭公园、黎屋水库公园、莲花山公园和沿新英湾绿化景观带。

结合公共中心和居住片区中心设置街头绿地。

第6章岸线利用规划

6.1岸线利用原则

1、统筹安排:

综合利用岸线资源,满足工业区和生活区的使用、专用码头和通用码头比例,以及生活、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2、合理分配:

有序安排各类功能用途的码头,强化岸线和各类产业之间的关系。

3、适应分期:

严格控制和预留一定规模的公共码头岸线,扩大和完善港口物流职能,远期向现代化综合性港口转型。

6.2北部湾地区岸线

结合洋浦港总体规划,沿北部湾岸线主要分洋浦港港口岸线和神头港港口岸线两大部分和。

1、洋浦港区岸线

主要为洋浦经济开发区和海南省其它地区及环北部湾地区的物资运输服务,以集装箱运输为主,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内贸集装箱的干线港以及环北部湾地区的货物中转基地港,形成海南省西部地区的现代港口综合物流基地。

分五个主要岸线功能区,即散杂货岸线、保税港区码头岸线、集装箱码头岸线、支持系统作业区、集装箱及通用码头区。

2、神头港区岸线

以洋浦经济开发区为依托,规划为以发展大宗散货运输及为临港工业服务的深水港区。

规划以神尖角,即中石化海南炼化30万吨级原油码头为分界点,将神头港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具体岸线由北向南依次为六大主要岸线功能,即修造船码头岸线与大型散货岸线、大型散货岸线、件杂货码头岸线、危险品作业1区泊位岸线、危险品作业2区泊位岸线、多用途及通用泊位岸线。

3、南沙滩修造船及港口岸线

该项目位于新英湾湾口,将对新英湾生态环境和白马井新城生活岸线的产生一定影响,应予以充分科学研究论证。

规划提出备选位置,建议将神头港1号港池及其陆域的部分用地调整为修造船专用码头及其后方配套基地。

6.3新英湾地区岸线

1、南起白马井跨海大桥,北至洋浦半岛东侧,岸线总长25公里。

2、以自然岸线和生活岸线功能为主;强调生态保护建设带形居民游憩公园和生态绿地,控制沿湾一线地区的开发强度和建筑高度,核心服务区局部采取人工岸线形式。

结合《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洋浦地区规划,严格保护湾内的红树林、湿地等生态资源。

6.4公共岸线资源控制

1、公共码头岸线控制

控制洋浦港区岸线、神头港区大型散货泊位岸线及多用途及通用泊位岸线为公共码头岸线,岸线总长控制18公里〔不含纵深港池长度〕。

公共码头及其作业区占到港口泊位和后方作业区用地总量的70%,业主专用码头为30%,以确保洋浦港作为区域物流航运枢纽的可持续发展。

2、公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