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规定.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9272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3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规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规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规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规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规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规定.ppt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规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规定.ppt(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规定.ppt

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规定lQWJ/JS.012002l实施日期:

2002年12月1日l1、个别施工组织设计格式未按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规定编写。

l2、施工组织设计应编制目录,打印页码,以便于审查人员检索,填写审查记录。

l3、由集团公司审批的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在旧审批表中留出4列审批栏。

l4、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后附表要在前面的内容中有引用,不应突兀地冒出来。

1、目的、目的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使项目履行的每一过程都体现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受控状态,避免和消除施工过程中显现或潜在的影响产品的因素,控制工程各项管理目标的形成,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规定要求和顾客满意。

2、适用范围、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承揽的工程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制。

编制的内容ll一、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ll二、工程概况二、工程概况ll三、施工组织机构与职责三、施工组织机构与职责ll四、施工部署四、施工部署ll五、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五、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ll六、施工技术措施六、施工技术措施ll七、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七、施工质量保证措施ll八、施工安全、文明、卫生措施八、施工安全、文明、卫生措施ll九、工期保证措施九、工期保证措施一、编制依据l1、招、投标文件l2、工程施工合同(名称及编号),质量策划、项目承包合同(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l3、施工图纸(名称及编号)l4、主要遵循的法规性、技术标准性文件l5、本企业程序文件及其它支持性文件(名称及编号)l6、类型与本工程相似的工程施工经验及相关资料二、工程概况l1、工程建设概况l2、建筑和结构概况l3、自然概况l4、特殊过程方案编制概况l5、施工条件1、工程建设概况主要说明:

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专业分包单位等,工程类型、使用功能、建设目的,(建成后的地位和作用),资金来源及工程投资额,合同承包范围、开、竣工日期,质量要求等。

可采用列表形式。

2、建筑和结构概况主要说明:

建筑面积、平面形状、长度、宽度、层数、层高、总高等尺寸及室内、外装修的情况;基础、结构形式,工程抗震设防烈度、抗震等级及设计要求等屋面防水等级及做法。

3、自然概况主要说明:

建筑地点及其空间状况;气象条件及其变化状况;工程地形和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变化状况;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变化状况以及冬期施工起止时间和土壤冻结深度。

4、特殊过程方案编制概况明确本工程中存在哪些特殊过程,拟单独编制的方案名称、编制时间等。

5、施工条件、施工条件主要说明:

水、电、道路及场地平整的“三通一平”情况、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情况,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等。

三、施工组织机构与职责l1、项目部组织机构l2、项目部质量要素职能分配表l3、职责与权限3.3施工组织机构与职责施工组织机构与职责3.3.1组织机构:

确定项目部的各部门、岗位设置,并用项目组织机构框图表示。

3.3.2项目部质量要素职能分配表3.3.3职责与权限:

明确项目组织机构中各岗位的职责与权利及项目部的职责。

四、施工部署l1、施工顺序及部署安排l2、工期计划安排l3、劳动力组织3.4施工部署施工部署3.4.1施工顺序及部署安排确定工程施工顺序和施工流向,划分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

3.4.2工期计划安排明确工程的工期要求,合理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期,确定进度计划控制点,绘制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并标出关键线路。

常出现下列问题l1、划分的施工段、施工进度计划控制点与网络图不对应。

l2、网络图中未标出关键线路。

l3、网络图中节点标号不正确。

l4、网络图中没有时标。

l5、网络图中逻辑关系有误。

.3.4.3劳动力组织内容包括:

(1)施工队伍状况。

列出对劳务分包方施工队伍的资质等级、工人技术等级情况、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情况的要求。

(2)如需要进行专业工程分包,要列出对其资质、能力、工期、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五、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l1、供应计划(材料、设备、器材、劳动力、计量器具、安全防护用品等)l2、混凝土、砂浆等试配委托计划和构件委托加工计划l3、用水用电计划l4、生产和生活临时设施计划3.5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

(1)根据工程量和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提出工程的材料采购计划(可按采购单位分别列)、施工设备及周转器材计划、劳动力、计量器具、安全防护用品等供应计划。

(2)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提出工程的砼、砂浆的试配委托计划和构件的委托加工计划。

(3)根据单独编制报审的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等内容,明确现场具体作法。

(4)根据安全、文明、卫生工地的管理要求,编制施工现场生产和生活临时设施计划,并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存在的问题l1、材料供应计划,材料品种、规格不全。

劳动力计划不符合实际。

l2、混凝土、砂浆、水泥的强度表示方法应为强度等级,不应再采用标号。

l3、施工平面图中应有水电线路及临建设施、淋浴间应在临建中体现。

l4、施工采用地下水、江河、湖泊和水库水应进行检测,其水质应达到施工用水标准。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相关内容ll一、混凝土拌合用水类型ll1、混凝土拌合用水按水源分为引用水、地表水、地下水、海水以及经处理的工业废水。

ll2、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可拌制各种混凝土。

ll3、地表水和地下水首次使用前应按本标准进行检验。

ll4、海水可用于拌制素混凝土,但不得用于拌制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有饰面要求的混凝土不应用海水拌制。

ll5、工业废水经检验合格后可用于拌制混凝土,否则必须予以处理,合格后方可使用。

ll二、技术要求ll1、拌合用水所含物质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不应产生以下有害作用:

ll

(1)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凝结ll

(2)有损于混凝土强度发展ll(3)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加快钢筋腐蚀及导致预应力钢筋脆断ll(4)污染混凝土表面ll2、用待检验水和蒸馏水(或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试验所得的水泥初凝时间差及终凝时间差均不得大于30分钟,其初凝和终凝时间尚应符合水泥国家标准的规定。

l3、用待检测水配制的水泥砂浆或混凝土的28天抗压强度(若有早期抗压强度要求时需增加7天抗压强度)不得低于蒸馏水(或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拌制的对应砂浆或混凝土抗压强度的90%。

l4、水的PH值、不溶物、可溶物、硫酸盐、硫化物的含量应符合下表规定。

l物质含量限值l使用钢丝或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氯化物含量不得超过350mg/L项目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素混凝土PH值444不溶物mg/L200020005000可溶物mg/L2000500010000氯化物(以CL-1计)mg/L50012003500硫酸盐(以SO42-计)mg/L60027002700硫化物(以S2-计)mg/L100l三、取样l1、采集的水样应具有代表性。

井水、钻孔水及自来水水样应放水冲洗管道或排除积水后采集。

江河、湖泊和水库水样一般应在中心部位或经常流动的水面下300500mm处采集。

采集时应注意防止人为污染。

l2、采集水样用容器应预先彻底洗净,采集时再用待采集水样冲洗三次后,才能采集水样。

水样采集后应加盖蜡封,保持原状。

l3、采集水样应注意季节、气候、雨量的影响,并在取样记录中予以注明。

l4、水质分析用水样不得少于5L。

水样采集后,应及时检验。

PH值最好在现场测定。

硫化物测定用水样应专门采集,并应按检验方法的规定在现场固定。

全部水质检验项目应在7d内完成。

l5、测定水泥凝结时间用水样不得小于1L;测定砂浆强度用水样不得少于2L;测定混凝土强度用水样不得少于15L。

ll四、检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ll1、水源和取样地点ll2、水的类型ll3、取样日期ll4、试验日期ll5、试验室名称、试验分析人员、审核人员和试验负责人姓名。

ll6、水的外观ll7、水的PH值、不溶物、可溶物、氯化物、硫酸盐及硫化物含量。

ll8、凝结时间差ll9、抗压强度比ll10、结论意见六、施工技术措施l1、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工艺措施及安全保证措施l2、新技术应用技术措施l3、季节性施工措施l4、消除质量通病措施3.6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技术措施3.6.1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工艺措施及安全保证措施。

根据工程所包含分部分项工程内容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

其中应明确各分项的质量、安全控制点。

3.6.2新技术应用技术措施。

对本工程所应用的新技术编制技术、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年)ll一、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技术一、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技术ll二、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二、高性能混凝土技术ll三、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三、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ll四、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四、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ll五、钢结构技术五、钢结构技术ll六、安装工程应用技术六、安装工程应用技术ll七、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七、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ll八、建筑防水新技术八、建筑防水新技术ll九、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九、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ll十、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十、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一、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技术一、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技术ll11、桩基新技术、桩基新技术ll(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灌注桩后注浆技术ll(22)长螺旋水下灌注成桩技术)长螺旋水下灌注成桩技术ll22、地基处理技术、地基处理技术ll(1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CFG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ll(22)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ll(33)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技术)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技术ll(44)强夯法处理大块石高填方地基)强夯法处理大块石高填方地基ll(55)爆破挤淤法技术)爆破挤淤法技术ll(66)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ll33、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技术、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技术ll(11)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ll(22)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ll(33)组合内支撑技术)组合内支撑技术ll(44)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ll(55)冻结排桩法进行特大型深基坑施工技术)冻结排桩法进行特大型深基坑施工技术ll(66)高边坡防护技术)高边坡防护技术ll44、地下空间技术、地下空间技术ll(11)暗挖法)暗挖法ll(22)逆作法)逆作法ll(33)盾构法)盾构法ll(44)非开挖埋管技术)非开挖埋管技术二、高性能混凝土技术ll11、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ll22、自密实混凝土技术、自密实混凝土技术ll33、混凝土耐久性技术、混凝土耐久性技术ll44、清水混凝土技术、清水混凝土技术ll55、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ll66、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三、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ll11、高效钢筋应用技术、高效钢筋应用技术ll(11)HRB400HRB400级钢筋的应用技术级钢筋的应用技术ll2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ll(11)冷扎带肋钢筋焊接网)冷扎带肋钢筋焊接网ll(22)HRB400HRB400钢筋焊接网钢筋焊接网ll(33)焊接箍筋笼)焊接箍筋笼ll33、粗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粗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ll44、预应力施工技术、预应力施工技术ll(11)无黏结预应力成套技术)无黏结预应力成套技术ll(22)有黏结预应力成套技术)有黏结预应力成套技术ll(33)拉索施工技术)拉索施工技术四、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ll1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ll22、早拆模板成套技术、早拆模板成套技术ll33、液压自动爬模技术、液压自动爬模技术l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