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甘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检测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68003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甘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秋甘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秋甘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秋甘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秋甘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甘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检测题.docx

《秋甘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甘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检测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甘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检测题.docx

秋甘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检测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班级:

____ 姓名:

______

一、基础·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7分)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______,白色的花______,紫红色的花______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A.淡雅 热烈 高洁      B.淡雅 高洁 热烈

C.热烈 高洁 淡雅D.高洁 淡雅 热烈

(2)下列对语段中加点词和画线处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邻居”“呼吸”“秋天”这三个词都是名词。

B.文中“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指的是菊花。

C.“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一句中省略号的使用是正确的。

D.“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一句中省略号的使用是正确的。

(3)请任选一种字体临写下面的文字。

(2分)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分歧(qí)   霎时(chà)   水波粼粼(lín)

B.瘫痪(huàn)憔悴(qiáo)絮絮叨叨(xì)

C.徘徊(huái)攲斜(qī)翻来覆去(fù)

D.烦闷(mèn)匿笑(nì)悄然无声(qiāo)

【解析】A.霎—shà;B.絮—xù;D.悄—qiǎo。

3.依次填空,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B )(3分)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

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4.(2019·黄冈)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3分)

A.“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18年6月启动以来,全国各地工会、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职工广泛参与、积极响应。

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C.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改变。

D.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好决定着灾害发生时损失的大小。

【解析】A项,语序颠倒,“广泛参与、积极响应”改为“积极响应、广泛参与”;B项,成分残缺,“爱读书”后加上“的习惯”;D项,两面对一面,将“好”改为“好坏”。

5.(2019·兰州)综合性学习。

(7分)

近日,学校准备开展“爱上博物馆”的主题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到三则材料。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作为收藏和展示历史遗产的场所,博物馆向来被视为“传统”之地,而“传统”之地也容易导致博物馆和社会之间纽带的被割断。

由于博物馆中的展品年代久远,又没有现代化的叙事手段,对于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来说,体验感受难免显得单一。

材料二:

《国家宝藏》用真人演绎历史故事的形式讲述国宝传奇的“前世今生”,让观众感受到文物所传达的喜怒哀乐并产生共鸣;《如果国宝会说话》让千余件文物自己开口“说话”,用“萌”态视听语言传递中华文物之美、文化之美、文明之美;《上新了·故宫》将文物介绍与文创产品设计相结合,让拥有历史积淀的文创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些诠释与展示文物藏品的新方式,不仅让文物“活”了起来,还“潮”了起来,“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已成为旅游项目新热门。

材料三:

“博物官”是由腾讯开发的一款和博物馆、展览有关的APP,它可以让你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游览博物馆。

开启APP后,参观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对应文物的数字信息,如有趣的解读、多角度高清图片、3D模型、VR全景等等。

不仅如此,一些博物馆还入驻腾讯微视平台,上线文物历史小故事、文物修复现场、经典展品介绍等小视频,进一步突破时空限制,让公众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感受。

(1)综合上面三则材料,围绕“博物馆的打开方式”,写出你的两条发现。

(4分)

①借助流行时尚的文物藏品诠释和展示方式开发,吸引民众走进博物馆。

②利用数字技术突破时空限制,丰富观者的体验感受。

(2)假如你是博物馆的义务讲解员,将为小学生讲解“驿使图画像砖”“铜奔马”这两件文物。

请任选一件,根据文物信息,写一段70字以内的开场白。

(3分)

①驿使图画像砖于1973年出土于嘉峪关魏晋5号壁画墓,砖长35厘米,宽17厘米,厚5厘米。

画像砖米色底,黑色轮廓线,上绘一信使,左手持文书,跃马疾驰;马身涂黄色,上有红色的斑块。

①    

②铜奔马于1969年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汉墓。

铜奔马又名“马超龙雀”“马踏飞燕”,为东汉青铜器,高34.5厘米,长45厘米,呈跃步凌空的姿势,右后蹄下踏着一只展翅、回首的飞鸟。

示例:

驿使图画像砖。

小伙伴们:

你想知道我国最早的“快递小哥”是什么样子吗?

他又是怎样传送信件的呢?

今天,我将给大家介绍魏晋的砖画——驿使图画像砖。

6.默写。

(7分)

(1)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观沧海》中写海上风大浪大,逼真地展现出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的诗句是: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现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诗句是: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二、古诗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5分)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7.品析“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一句中“抱”字的妙处。

(2分)

它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情形,体现了将士戍边生活的艰辛和心系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诗歌的首联和颈联渲染了边塞寒冷凄凉的氛围,描述了边塞生活的单调乏味。

B.“笛中闻折柳”和“此夜曲中闻折柳”有异曲同工之妙,蕴含着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C.该诗意象雄奇壮美,意境开阔。

既言边塞生活的艰苦、思乡怀人的惆怅,又表壮志难酬的抑郁。

D.李白不仅擅长古体诗行,他的《塞下曲》《望天门山》等近体诗也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唐文宗曾下诏:

“以(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可见,李白在盛唐诗坛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解析】表达了作者对戍边战士杀敌报国的爱国精神的赞扬。

(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17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王戎识李》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俄而雪骤( 急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大体 )

(3)尝与诸小儿游( 曾经 )(4)唯戎不动( 只、只有 )

10.下列“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3分)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B.取之,信然。

C.学而时习之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解析】A项为人名,王凝之;其他三项是代词。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李树在路旁并且长满了果实,这一定是苦的李子。

12.【甲】文中“兄女”回答好在哪里?

【乙】文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6分)

【甲】文中“兄女”抓住了雪花和柳絮形态(外形)的相似,说出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给人以春天到来的美感。

【乙】文启发:

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三思而后行,根据观察推理判断,能少走弯路。

【乙文】参考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朋友们一起玩耍。

看见路边有一株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把枝条都被压弯了。

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

唯独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

“这树长在路旁,却有这么多的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

”(围观的人们)一尝,果然是这样。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17分)

像小鹿奔跑着回家

腊月二十三,小年,我在舅舅家。

18岁的冬天,我待在舅舅家的小城,过着和以往不同的日子,新鲜而自由。

家在一百公里之外的小县城,与我18岁的整个冬天无关。

那一年的夏天,我是一个落榜的高中生,用一种决绝的姿态抗议复读。

我和父母发生了18年来最大的一次争执,我倔强地对他们说,我可以自食其力,不需要你们养活……然后我在第二天早上离开了家。

舅舅在小城的电影院工作,舅妈就在影院门前摆了桌球,卖点杂志和小食品。

我帮着他们做事,不和父母联系,用这样的方式证明不读大学照样生活;而他们,也不联系我。

时间就这样进入腊月,舅舅问我,过年回家吗?

不,我回答得简单而坚决。

黄昏时分,舅舅说,收摊,咱也回家过小年。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些慌乱的?

听到小城的某个方向忽然传来鞭炮声,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幅画面:

落满雪的院落,一屋暖色灯火,一桌丰盛饭菜。

厨房里有红蜡烛和香火,贴上灶王爷的对子,爸郑重地给画上的神仙斟上酒,鞠躬,您老人家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

然后我们去到院子,点起一串长长的红鞭炮……

毫无防备,想家的感觉在一瞬间呼啸而来,我从不曾在家以外的地方过年,我也不想在家以外的地方过年。

但舅舅已经和父母说好了吧?

他们并没有要求我回去吧?

舅妈已经买好了我新年的衣服……我有些怨了,怨父母不来带我走。

我委屈极了,随着新年的一天天临近,我的慌乱迫切而明显。

腊月二十八中午,舅舅和舅妈去同事家串门,八岁的表弟也跑了出去。

我左思右想,用最短的时间简单收拾了衣服,奔往客运站……

破旧的中巴车载着极少的乘客晃荡在狭窄的公路上,我坐在靠窗的位置,不觉得冷,也不觉得孤单。

中巴车终于在熟悉的小县城的旧车站停下来,我跳下车。

那个黄昏,许多人都看到了一个怀里抱着小背包的女孩,小鹿一样在街上奔跑,朝着一个方向。

直到跑到转向家门的小路口,我骤然停止了脚步——我看到了妈妈。

她站在深冬的苍凉暮色中,正努力张望。

那时候,舅舅还没有回家,妈妈还不知道我已经从舅舅家逃跑的消息,她站在那里,不是有备,不是偶然。

原来,她从小年那天开始,每天都从午后一直站到夜晚。

她说,万一我忽然回来,不想我回家的这段路没有人等待。

我还知道了那个冬天,我那倔强的爸爸,每个周末都会坐三个半小时的中巴车,来到我所在的小城,远远地看看我。

而我足够庆幸的是,在那一年的春节前,我赶回到他们身边。

从18岁开始,每一年,我都会按时踏上回家的路。

我再也没有让那个日渐苍老的身影在那个回家的路口无望地等待过。

(选自《意林》文/青玉案)

13.本文题目是《像小鹿奔跑着回家》,说说好在哪里?

(4分)

运用比喻,生动细致地写出“我”奔回家的状态,含蓄表现文章的主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14.文中的我离开家到舅舅家的原因是什么?

(4分)

高考落榜,不愿意复读;与父母发生争执,要通过自食其力来证明自己不上大学照样能生活。

15.品味下列语句。

(4分)

(1)我坐在靠窗的位置,不觉得冷,也不觉得孤单。

(“我”为什么“不觉得冷,也不觉得孤单”?

)(2分)

因为此时离家越来越近,即将与亲人团聚,所以“我”的心里“不觉冷,不觉孤单”。

(2)中巴车终于在熟悉的小县城的旧车站停下来,我跳下车。

(句中的“终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2分)

不能去掉。

因为“终于”一词表达了“我”渴望尽早回家的迫切心情,去掉就表现不了这种强烈效果。

16.文章第二段说“家在一百公里之外的小县城,与我18岁的整个冬天无关”,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家是否真的与“我的18岁的整个冬天”无关?

(5分)

否。

虽然“我”住在舅舅家与家里没有联系,但家人无时无刻不在牵挂“我”,如妈妈从小年那天就开始每天从午后到夜晚都在路口等待着“我”,爸爸每个周末都会到“我”所在的小城去看“我”。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13分)

(2019·兰州)焕发自省的力量

何聪

①自古以来,我们的先贤在修身养性、练达自身等方面,都十分重视自省的力量。

唯有自省,人才会变得克己谨慎,不断反思审视自身的过失,真正去纠正错误、解决问题,避免小过失发展成大错误。

很多人回首自己来路、盘点人生得失时感慨,正是自省精神让自己从歧途走向正路,从缺陷走向完善。

在相当意义上说,自省精神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是让自己减少失误、错误,实现自我净化提高的有力武器。

②“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危急时刻,人们往往会警醒自己,反省自己的不足,补齐自身的短板。

而在平常时候,人们则容易失去警觉,习惯于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判断是非,而不是检视自己有无不足,缺点和失误。

当自省机制失去效力,凡事责人而不自省,只找别人毛病,而不找自己原因,往往会使小纠纷酿成大事故,正所谓:

“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

③自省的力量,首先在于可以“立己”,古人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极言自省是修身养性、提升境界的重要方法。

《世说新语》载,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与蛟、虎并称为“三害”。

乡人怂恿他打虎擒蛟,巴望两败俱伤,同归于尽。

周处射虎杀蛟三日,回来后得知人们以为他已死而皆相庆贺,始悟乡人患己之甚,乃“有自改意”,由此弃恶从善,终为忠臣孝子。

今天,我们讲自省,对思想、工作、生活点滴及细节予以检视,客观地看待自我,清醒地查找不足,其意义并非止于忏悔,而在于超越自我,促进自我认知、自我完善,不断唤醒善意良知,不断升华人格。

④自省的力量,还在于能够“达人”,“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桐城六尺巷这一古今佳话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凡事首先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付诸改正的行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事当前,我们首先反省自己的错误,对方多半就会有正向的反应,即便一时没有也报之以宽容,很多问题就会在无形中化解了。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每个人都能唤醒自省意识,焕发自省力量,就会形成向上向善的良性循环,重品行、讲道德、守规矩就会蔚然成风。

⑤善于自省的人富有人格魅力,善于自省的民族受到世人敬重。

处身现代社会,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反躬自省自身的规则意识、道德品行、言行举止,在自省中知敬畏、受警醒、明方向,我们就将在不断自我约束中实现自我完善,进而共同提升社会文明的水平。

(选自2018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7.选文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自省精神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是让自己减少失误错误、实现自我净化提高的有力武器。

(限30个字以内)(3分)

18.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选文先提出观点,再分别论述观点,最后进行总结:

这是总分总式结构。

B.第②段论述的重点是:

人们危急时刻应反省自己的不足,补齐自身的短板。

C.选文引用周处自省改过的事例,论证自省可以修身养性、提升境界的道理。

D.第⑤段总结焕发自省力量的意义:

实现自我完善,进而共同提升社会文明水平。

【解析】重在论述人无论何时都应反省自己的不足,补齐自己的短板,而不仅仅是在危急时刻。

19.选文第②段和③④段调换位置是否影响文意的表达?

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4分)

影响。

因为第②段论述了凡事责人而不自省的不良后果,由此说明自省的重要作用,由此引出下文自省的力量的论述,这样的论证思路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如果调换了,则不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所以,选文第②段和③④段调换位置会影响文意的表达。

20.第③段除举例论证外,还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还采用了道理论证方法。

引用了“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及“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的俗语,充分有力的论证了“自省精神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是让自己减少失误、错误,实现自我净化提高的有力武器”的论点。

使论证更概括、深入,更具权威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四、名著阅读(8分)

21.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作答。

(4分)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

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1)这几段文字所在的文章是《五猖会》,作者是鲁迅。

这篇文章被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2分)

(2)文章前面写道:

“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

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可这几段文字中却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到了东关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2分)

文章前面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急切、兴奋的心情,而这几段文字写了自己背书之后对看五猖会意兴阑珊,前后内容形成了对比,突出强调了被父亲强迫背书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深刻揭示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22.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作答。

(4分)

那罗刹小腹之中,疼痛难禁,坐于地下叫苦。

行者道:

“嫂嫂休得推辞,我再送你个点心充饥!

”又把头往上一顶。

那罗刹心痛难禁,只在地上打滚,疼得他面黄唇白,只叫:

“孙叔叔饶命!

”行者却才收了手脚道:

“你才认得叔叔么?

我看牛大哥情上,且饶你性命,快将扇子拿来我使使。

”罗刹:

“叔叔,有扇!

有扇!

你出来拿了去!

”行者道:

“拿扇子我看了出来。

”罗刹即叫女童拿一柄芭蕉扇,执在旁边。

行者探到喉咙之上见了道:

“嫂嫂,我既饶你性命,不在腰肋之下搠个窟窿出来,还自出口。

你把口张三张儿。

”那罗刹果张开口。

行者还作个蟭蟟(jiāoliáo)虫,先飞出来,丁在芭蕉扇上。

(1)该选段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文中的“罗刹”又叫铁扇公主。

(2分)

(2)简要说说为什么铁扇公主不肯将芭蕉扇借给孙悟空。

(2分)

铁扇公主认为孙悟空害她的儿子(红孩儿)被观音收去,母子分离。

五、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什么是感动?

有人这样说,当你夜晚在灯下苦读时,母亲的一杯热牛奶是感动;当你心中寂寞无助时,朋友的一声问候是感动;当你漂泊而归,站台前家人那痴痴等待的身影是感动……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

生活中你一定经历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

请以“就这样被感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要有真情实感;②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套作抄袭;④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