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67858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1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docx

《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docx

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

江苏省扬州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相符的是(  )

 

A.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g

B.

教室门的高度约2m

 

C.

物理课本的重力约20N

D.

人一次脉搏的时间约4s

考点:

质量的估测;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重力大小的估测..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

解:

A、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的身高在165cm左右,教室门的高度比中学生身高大一些,在200cm=2m左右.符合实际;

C、物理课本的质量在200g=0.2kg左右,物理课本的重力在G=mg=0.2kg×10N/kg=2N左右.不符合实际;

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75次,跳动1次的时间大约1s.不符合实际.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对常见的一些量要数据、数量级的认识,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2.(2分)(2015•扬州)下列关于鼓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

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

 

C.

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入人耳的

 

D.

鼓面振动频率越高,鼓声的响度越大

考点:

声音的综合利用..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

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

解:

A、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

C、鼓声主要是靠空气传入人耳的,故C错误;

D、鼓面振动频率越高,鼓声的音调越高,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振幅越大,则响度越大,故D错误.

故选:

A.

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和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属于基础题.

 

3.(2分)(2015•扬州)下列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B.

C.

D.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根据液化的定义来一一判断.

解答:

解:

A、雪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A错误;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出热量变为液态的小水珠附着在固体上形成露,露的形成属于液化,故B正确;

C、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

D、冰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

 

4.(2分)(2015•扬州)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图钉尖很尖锐

B.

书包背带较宽

 

C.

铁轨下铺设枕木

D.

穿滑雪板滑雪

考点:

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1)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

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

(2)增大压强的方法:

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3)减小压强的方法:

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解答:

解:

A、图钉尖很尖锐,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符合题意;

B、书包背带较宽,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不符合题意;

C、铁轨下铺设枕木,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不符合题意;

D、穿滑雪板滑雪,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把压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5.(2分)(2015•扬州)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

走进花园闻到花香

B.

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

 

C.

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

D.

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

考点: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分子动理论包括: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隙;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A、进入花园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故A不符合题意;

B、糖加入水中,水变甜.说明糖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烟尘虽细小,但也是有由很多分子组成的小颗粒,不是分子,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故C符合题意;

D、酒精和水混合后的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隙,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分子动理论内容较简单,但要知道它们各自的现象.特别是分子的扩散现象,本题是一道基础题.

 

6.(2分)(2015•扬州)下列图形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滑下滑梯

B.

弯折铁丝

C.

做功冲程

D.

压缩点火

考点:

能量的相互转化..

专题:

热和能.

分析:

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事例有个共同的特点,最后使物体运动.例如: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动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做功冲程,燃气推动活塞运动等.

解答:

解:

A、滑下滑梯感觉热,是一种摩擦生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不符合题意.

B、弯折铁丝,铁丝发热,是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不符合题意.

C、内燃机正在工作,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符合题意.

D、压缩点火,是对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了棉花的燃点,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1)掌握能的守恒定律.

(2)掌握机械能与其它形式能之间的转化.

 

7.(2分)(2015•扬州)一个轻质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吸引,则小球(  )

 

A.

一定不带电

B.

一定带负电

C.

一定带正电

D.

可能不带电

考点:

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专题:

电流和电路.

分析: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

解: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吸引;

说明这个小球可能带与橡胶棒不同的电荷(正电荷),也可能不带电.

故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评:

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8.(2分)(2015•扬州)利用图示凸透镜成像情景制成的光学设备是(  )

 

A.

投影仪

B.

照相机

C.

放大镜

D.

潜望镜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

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u>2f,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解答:

解:

观察图可知,物距为20cm,像距为17cm,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则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是照相机的原理.

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要熟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搞清物距与像距之间的关系.

 

9.(2分)(2015•扬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B.

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C.

物体温度为0℃时,其内能为零

 

D.

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考点: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专题:

热和能.

分析:

①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必须有温度差;

②热量是过程量,就是说,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或热交换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热量传递等;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

③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④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

解:

A、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传递的不是温度,传递的是热量.此选项错误;

B、温度越高的物体,分子运动越剧烈,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多少,不是含有热量多.此选项错误;

C、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即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此选项错误;

D、晶体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加,状态发生改变,但温度保持不变.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内能的影响因素、内能与热量的区别、晶体熔化的特点,需要清楚的是:

内能不是热量,内能不计与温度有关.

 

10.(2分)(2015•扬州)卫生间里安装了照明灯和换气扇,有时需要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同时工作.下列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考点: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专题:

电流和电路.

分析:

由题意可知,照明灯和换气扇都能各自独立工作,说明它们的连接方式是并联.结合选项中的电路图可做出判断.

解答:

解:

照明灯和换气扇,有时需要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同时工作.说明电灯与风扇相互不影响,能独立工作,故应使电灯与风扇并联,且各自的支路有一个开关控制,干路上没有开关.对照选项中的电路图可知,只有C符合要求.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

用电器并联时可以相互不影响,开关可以各自控制自己的支路.

 

11.(2分)(2015•扬州)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得到I﹣U图象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

欧姆定律..

专题:

欧姆定律.

分析:

根据控制变量法和欧姆定律可知:

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由此分析各图即可.

解答:

解: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中,保持定值电阻不变,只改变导体的两端的电压,由欧姆定律可知:

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A、由图A可知:

电流不随电压变化,故A错误;

B、由图B可知:

电流与电压与正比,故B正确;

C、由图C可知:

电流随电压增加而减小,故C错误;

D、由图D可知:

电流随电压的增加而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对I﹣U图象的认识和理解,关键知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12.(2分)(2015•扬州)如图所示,女孩用一种可以隐身的斗篷遮住身体的下部,人站在女孩的前面,却看到了斗篷后面的景物,而被斗篷遮住的身体部分“消失”了.下面能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考点: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解答:

解:

人站在女孩的前面,却看到了斗篷后面的景物,而被斗篷遮住的身体部分“消失”了,这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事例,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光沿直线传播的运用,一般来说:

①影子(皮影戏、手影、人影、立竿见影、日晷)、日月食、小孔成像(树下的光斑、针孔照相机)都属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最后一空2分,共28分)

13.(4分)(2015•扬州)同学们在瘦西湖公园游玩,小明用浆向后划水,船向前运动,这是因为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 ,以船为参照物,则小明是 静止 的.小华在荡秋千,当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小华的 重力势 能最大,若此时小华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她将 保持静止状态 .

考点:

力作用的相互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牛顿第一定律;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解答此题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

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②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③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④当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

解:

①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明用桨向后划水(给水向后的作用力),水给桨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所以船就向前运动;

②小明在湖面上划船,以船为参照物,小明与船的位置没有变化,小明是静止的;

③当秋千运动到最高点时,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小华的重力势能最大;

④当小华运动到最高点时,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处于瞬间静止状态,如果此时她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她将保持静止状态.

故答案为: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静止;重力势;保持静止状态.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及其选择、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掌握,此类题目在现实生活中十分常见,要引导学生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4.(3分)(2015•扬州)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个可以沿ON向前、向后折的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让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AO射到O点,为了便于测量和探究,需要在纸板上记录的是 反射光线的传播路径 ;将纸板的右半边沿着ON向后折去,则在折过去的纸板上 不能 (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为了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应当 改变入射角大小,进行多次实验,进行多次测量 .

考点:

光的反射定律..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1)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反射角;

(2)为了得出普遍结论,应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

解答:

解:

(1)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反射光线的传播路径记录在纸板上,可以用量角器代替纸板,这样就可以直接读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进行比较;

法线在纸板上,法线与镜面垂直,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如果将纸板的右半边沿着ON向后折去,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反射光线不在纸板上,则我们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

(2)只进行一次实验,根据一次测量就得出实验结论,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为了得出普遍结论,使结论符合客观事实,应改变入射角大小,进行多次实验,进行多次测量.

故答案为:

(1)反射光线的传播路径;不能;

(2)改变入射角大小,进行多次实验,进行多次测量.

点评:

本题考查了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本实验可以得出: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

 

15.(4分)(2015•扬州)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800N的货物,所用的拉力F为500N,货物在50s内匀速上升5m.在此过程中,货物上升的速度是 0.1 m/s;所做的有用功是 4000 J;拉力做功的功率是 100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80% .

考点:

功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

专题:

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1)根据v=计算货物上升的速度;

(2)根据公式W=Gh可求出拉力所做的有用功;

(3)根据公式W=Fs求出拉力做的总功,根据公式P=可求出功率;

(4)根据图中滑轮组中线的绕法,利用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公式η=

=

=

=

即可求出.

解答:

解:

(1)在此过程中,货物上升的速度v==

=0.1m/s;

(2)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Gh=800N×5m=4000J;

(3)因为货物上升5m,所以绳子自由端被拉下的距离s=nh=2×5m=10m,

拉力做的功为:

W总=Fs=500N×10m=5000J;

功率:

P=

=

=100W;

(4)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是由两股绳子承担,则绳子自由端被拉下的距离s=2h,

因为η=

=

=

=

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80%.

故答案为:

0.1;4000;100;80%.

点评:

考查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计算以及滑轮组的使用特点,注意绳子自由端和物体被提升高度的关系.

 

16.(2分)(2015•扬州)如图所示,将乒乓球放在漏斗的下面紧贴漏斗,从漏斗口向上吸气,乒乓球不掉下来,这是因为 乒乓球下方空气压强大于上方空气压强 ;从漏斗口向下吹气,乒乓球也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 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

考点: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专题:

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

液体和气体都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水和空气,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体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解答:

解:

沿漏斗管口用力吸气时,乒乓球上方的空气被吸走一部分,气体压强变小,乒乓球下方的空气压强不变,因此乒乓球下方空气压强大于上方空气压强,乒乓球下方空气把乒乓球托住了;

当沿漏斗管口用力吹气时,乒乓球上面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变小,而球下方的压强仍是大气压,大于球上方的压强,故乒乓球不会掉下去,由此可知:

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故答案为:

乒乓球下方空气压强大于上方空气压强;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点评:

本题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平时要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7.(3分)(2015•扬州)人的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 凸 透镜.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前 面,应该利用 凹 透镜矫正.

考点:

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专题:

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

人的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戴凹透镜矫正.

解答:

解:

人的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

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可以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成在视网膜上.

故答案为:

凸;前;凹.

点评:

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戴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需戴凸透镜矫正.

 

18.(3分)(2015•扬州)生活中,常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 比热容大 ;冬天下雪后,常在桥面上洒一些盐,这是因为加盐后,水的凝固点会 降低 ;在锅中隔水蒸菜,打开锅盖时,看见锅中的水在沸腾,但浮在水上的碗中的水没有沸腾,这是因为 碗中的水达到沸点后无法继续吸热 .

考点: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沸腾及沸腾条件..

专题:

热和能.

分析:

(1)比热容是反映不同物质吸放热能力的一个物理量.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时,吸收热量多.

(2)当水中含有杂质时,其凝固点会降低;

(3)沸腾的条件有两个:

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当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液体才能沸腾.

解答:

解:

(1)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

(2)冬天下雪后,常在桥面上洒一些盐,这是因为加盐后,水的凝固点会降低,使水不易再结冰;

(3)因为液体沸腾需要两个条件:

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当锅中的水达到沸点后,碗内的水也达到沸点.碗内的水如果沸腾需继续吸热,但由于锅中的水和碗内的水温度相同,不再发生热传递.所以碗内的水不会沸腾.

故答案为:

比热容大;降低;碗中的水达到沸点后无法继续吸热.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降低水的凝固点的方法,以及水沸腾的条件等,属热学的综合题.

 

19.(3分)(2015•扬州)两个电阻A和B中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则A的阻值是 5 Ω.若将电阻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则总电流是 0.9 A,两个电阻A、B产生的热量之比是 2:

1 .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

电路和欧姆定律.

分析:

(1)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的U﹣I图象为一次函数,则元件A和元件B为定值电阻,再根据图象读出任意一组电压和电流值,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两元件的阻值;

(2)两电阻并联时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图象读出通过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电路中的总电流;

(3)根据公式Q=I2Rt可计算两个电阻产生的热量之比.

解答:

解:

(1)由图象可知,两元件为定值电阻,且当UA=UB=3V时,IA=0.6A,IB=0.3A,

由I=可得,两元件的电阻:

RA=

=

=5Ω,RB=

=

=10Ω.

(2)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将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时,UA=UB=3V,

由图象可知,IA=0.6A,IB=0.3A,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通过A和B的总电流:

I=IA+IB=0.6A+0.3A=0.9A.

(3)根据公式Q=I2Rt,通电时间相同时,两电阻产生的热量之比:

QA:

QB=IA2RAt:

IB2RBt=

=.

故答案为:

5;0.9;2:

1.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焦耳定律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根据图象读出电压和电流的对应值.

 

20.(6分)(2015•扬州)物理兴趣小组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小桶内装入适量的沙子,滑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轻绳与滑轮的摩擦不计)

(1)为了测量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B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