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发展.docx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发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发展
“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论,但不具备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你还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反过来,如果你具备管理技巧和能力,而不掌握管理理论,那么充其量你只是个技术员。
”
—彼得·德鲁克
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佚名
知识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需要:
●理解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了解法约尔的五项管理职能和14项管理原则
●理解梅奥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了解现代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
●理解管理原理的内涵和具体内容
技能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需要:
●把握管理理论的核心意义,具备科学的管理理念
●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实现管理思想为我所用
●灵活运用管理原理,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
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
本节导入
铲出来的科学管理
弗拉德里克·泰勒是19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发明家和管理学家,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1898年,泰勒进入伯利恒钢铁公司服务,他工作的信条是:
简化,再简化。
泰勒“简化,再简化”的代表作,莫过于“使用铲子的学问”。
1912年,泰勒在美国国会众议院的一个特别委员会陈述说:
“在伯利恒钢铁公司,我发现每个工人都带自己的铲子去铲原料。
头等的铲料工一下可铲起3.5镑煤屑,也可以一下子铲起38磅的矿石,那么,究竟以哪个为标准来衡量工人的工作效率呢?
恐怕只有用科学管理的办法来确定了!
为了有一个明确的计算工作效率的标准,我将设计一种标准铲。
”
反对他的人说:
“要是铲子的使用方法也成为科学,世上恐怕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使用科学的名义了!
”泰勒反驳道:
“使用铲子确实有学问,而且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能成为科学!
”
泰勒真的设计了一种“标准铲”。
第一次,他截短了铲柄后,虽然工人每次铲起矿石的重量比原来那个最好的铲料工少了4磅,但是每天总量却可以提高10吨;最好的那个工人原来每天铲起矿石的总量为25吨,现在达到了30吨。
泰勒继续一点点地试,一点点地化简,直到每铲铲21.5磅时,工作效率最高。
泰勒继续研究,设计了专门工作铲达15种之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嘲笑他的人心服口服,泰勒亲自给他们演示了最正确也是最简捷使用铲子的办法:
“铲子铲进这种原料的正确方法,只有这一种,但错误的方法有许多种。
请注意:
铲那些不够顺手的原料的方法是这样的———把前臂紧紧压在右腿上部,右手握住铲柄头;当你把铲子铲进材料堆时手臂不要用力气,因为那样容易疲劳;把体重压到铲子上,几乎不用力气,铲头就进去了,手臂也不累。
”
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铲子科学”给工厂和工人带来巨大的利益:
原来需600人干的活儿现在只用400人,材料的搬运费用省了1/2,在铲料岗位上工作的工人工资增加了60%。
虽然泰勒的“科学管理”是榨取工人血汗的变相称谓,饱受批评,但生活往往正如泰勒所说:
凡事皆有窍门。
错误的方法有许多种,但最正确的方法可能只有一种。
而效能往往来自于化繁为简,方可少走弯路,多获最理想的效果。
请大家搜集泰勒的相关资料,说一说:
泰勒的科学管理产生于怎样的时代背景?
泰勒的科学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资料来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的出现,使管理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古典管理理论中影响最为深远主要有源自美、法、德三国的三派理论学说:
即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名人小传
弗雷德里克.温.泰勒(FrederickWinslowTaylor,1856-1915):
1856年出生于美国费城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他从小痴迷于科学研究和试验。
中学毕业后,泰勒考入哈佛大学法学院,由于学习过渡,导致视力严重下降,不得不中途辍学,后来去到工厂当学徒。
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米德维尔和伯利恒钢铁公司度过的。
他先后当过技工、工长、技师、总工程师。
1886年,加入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1906年当选该协会主席。
1898-1901年受雇于伯利恒钢铁公司从事顾问咨询工作。
1901年以后,他更以大部分时间从事咨询、写作和演讲等工作,推广其科学管理思想。
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
1915年因患肺炎去逝。
他被后人尊为“科学管理之父”。
泰勒的研究侧重于车间管理或现场管理。
泰勒的主要实验有:
搬铁块试验;铁锹试验;金属切削试验。
泰勒的主要著作有:
1895年出版的《计件工资制度》,1903年出版的《车间管理》,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
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rickTaylor)是最早突破传统经验型管理,将管理科学化的第一人,在管理学领域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从泰勒《科学管理原理》及其他相关论著和演讲中,泰勒系统阐述了自己的科学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泰勒认为,要达到劳动效率的提高,需要一改过去传统的、基于经验的管理方法,通过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方,以实现“诸种要素,而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进而“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最大的富裕”。
泰勒特别指出,管理应该是:
科学,而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协调,而不是不和别人合作,不是个人主义。
为此,泰勒提出一系列全新的管理方法。
2.科学挑选并培训工人。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根据具体工作要求挑选适当的工人担当。
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使工人的能力与其担当的工作相适应,企业管理者的责任就在于针对岗位工作要求,为其找到最适合的人选,并通过适当的引导与培训,激励工人做出最大的努力,掌握一流的技术,实现最大的产出。
因此对任何一项工作必须要挑选出“第一流的工人”即头等工人,然后再对第一流的工人,进行作业动作和方法的培训,以达到最高效率。
3.实行标准化管理。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就是通过对传统经验和工作技巧梳理与总结,找出其规律性的部分,进而通过标准化整理,形成科学的工作方法,以实现劳动工具、操作流程、基本动作、操作环境等的标准化管理。
为此,泰勒主张对工作的操作行为进行分解,对每一个操作动作进行科学研究,去除不合理的动作要素,并对保留下来的动作要素进行改进和合并,以形成标准的作业方法。
同时,泰勒主张对操作工具进行标准化改造,以确保操作工作可以使用更为有效的工具,实现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4.计划与执行分开设立,推行职能工长制。
泰勒主张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设立,成立专门的计划机构,来找出并制定标准作业方法,进而实现对企业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库存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劳动管理、营销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标准化经营管理。
具体地说,计划部门负责企业全部经营工作的计划工作,并据此对工人进行任务安排。
这种做法,将管理思想的发展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使得劳动分工理论拓展到了管理领域。
同时,泰勒指出,应该对企业实行“职能式的管理”。
在他看来,为了使工长职能有效地发挥,需要对其职能进行更进一步地细分,最终使每个工长只承担一种管理职能。
通过实行职能工长制,可以有效地减少对职能工长的培训的投入,更好地发挥个人专长,便于专业分工,明确各自职责,提高作业效率。
5.倡议劳资双方密切合作。
泰勒指出:
“资方和工人的紧密、亲切和个人之间的合作,是现代科学或责任管理的精髓。
”他认为,没有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科学管理的制度和方法就难以实施,难以发挥作用。
为此,他倡议劳资双方需要进行“观念上的伟大转变”,“进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并进而通过共同努力,创造出比过去大得多的盈余。
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使管理成为科学的一次质的飞跃。
泰勒第一次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认为应该变传统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客观上为管理理论的系统形成奠定了基础。
由此,管理理论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天地。
泰勒及其之后的追随者,通过对科学管理理论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构建起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宏伟殿堂。
案例与思考
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PS)的科学管理
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PS)雇用了15万名员工,平均每天将900万个包裹发送到美国各地和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他们的宗旨是:
在邮运业中办理最快捷的运送。
UPS的管理者系统地培训他们的员工,使他们以尽可能高的效率从事工作。
让我们看一下他们的工作情况。
UPS的工业工程师对每一位司机的行驶路线进行了时间研究,对每种送货、取货和暂停活动设立了工作标准。
这些工程师们记录了红灯、通行、按门铃、穿过院子、上楼梯、中间休息喝咖啡的时间,甚至上厕所的时间,将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机中,从而给出每一位司机每天工作中的详细时间标准。
为了完成每天取送130件包裹的目标,司机们必须严格遵守工程师们设定的程序。
当他们接近发送站时,他们松开安全带,按喇叭,关发动机,拉起紧急制动,把变速器推到一挡上,为送货完毕后的启动离开做好准备,这一系列动作极为严格。
然后司机从驾驶室出溜到地面上,右臂夹着文件夹,左手拿着包裹,右手拿着车钥匙。
他们看一眼包裹上的地址,把它记在脑子里,然后以每秒钟3英尺的速度快步走到顾客的门前,先敲一下门以免浪费时间找门铃。
送货完毕,他们在回到卡车的路上完成登录工作。
UPS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公司之一。
联邦捷运公司每人每天取运80件包裹,而UPS公司却是130件。
高的效率为UPS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问题:
请结合案例讨论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PS)的科学管理体现了体现了泰勒管理思想的哪些内容?
(资料来源: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名人小传
亨利·法约尔(HenriFayol,1841—1925),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之一,亦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
1841年,他出生于法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15岁时就读于里昂一所公立中等学校,两年后就读于圣艾蒂安国立矿业学院,是同一学年里最年轻的学生。
1860年,19岁的法约尔被任命为科芒特里富香博公司的科芒特里矿井组工程师,并在此显示出了他的管理才能。
1868年,当该公司财务状况极为困难时,法约尔被任命为公司的总经理。
到他退休时,公司的财务状非常良好。
在他漫长而成绩卓著的经营生涯中,他一直珍视这项事业。
1918年他退休后,继续在公司里担任一名董事,直到1925年12月以84岁高龄去世为止。
法约尔的主要著作: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该书系统阐述了自己对企业全面运营管理的理解和感悟,为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法约尔看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同他的一般管理理论并不是相互矛盾、相互冲突,而是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的。
泰勒的研究是基于“车床前的工人”展开的,关注的操作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法约尔的研究则是从“办公桌前的总经理”出发,以企业整体运营为研究对象。
人们基于法约尔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将其誉为“一般管理理论之父”。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1.第一次明确区分了“经营”和“管理”的概念。
法约尔认为,“经营”是指导或引导一个组织趋向某一既定目标,其内涵中包括管理;而一般意义的“管理”则是由各种职能构成的、管理者可以经由这些职能实现目标的一个过程。
管理包括在经营之中。
法约尔通过对企业全部活动的分析,将管理活动从经营职能中提炼出来,将其归为企业经营的第六项职能。
在他看来,企业无论大小,其全部活动可以分为如下六种:
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加工等活动);商业活动(指购买、销售、交换等活动);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和运用等活动);安全活动(指设备维护和职工安全等活动);会计活动(指货物盘存、成本统计、核算等活动)及管理活动(其中又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项职能)。
法约尔明确指出,前五类活动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对第六类活动,即管理活动却认识不足。
而实际上,在这六种基本活动中,管理活动处于核心地位,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一项主要活动,普遍存在于各类企业中。
2.将管理活动划分为五大职能。
为了突出管理的实质,法约尔将管理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大职能。
他认为,这五大职能并不是管理者个人的责任,而是同企业经营的其它五大活动一样,广泛存在于管理者与组织各个成员之间的工作中。
法约尔分析了处于不同管理层次的管理者其各种能力的相对要求,认为随着企业由小到大、职位由低到高,管理能力对管理者的重要性不断增加,而其他诸如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等能力的重要性则相对下降。
此外,法约尔认为,将传统的经验和规则变成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便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有效地提升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3.提出了管理的14条基本原则。
法约尔根据他长期的管理经验,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一般管理的14条原则,这些原则是:
(1)劳动分工。
实行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效率,从而增加产出。
(2)权力与责任。
管理者必须有权力命令下级,但权力必须与责任相对等。
(3)纪律。
员工必须遵守组织纪律,领导者要以身作则,审慎的赏罚制度。
(4)统一指挥。
组织中的每个人只接受一个上级的指挥,并向这个上级汇报工作。
(5)统一领导。
凡是具有同一目标的各种活动,应该在同一个主管领导和一个计划的指导下进行。
(6)个人利益服务整体利益。
个人和小集体的利益不能超越组织的利益。
(7)报酬公平。
对员工的劳动必须给予合理公平的报酬。
(8)集权。
集权反映的是下属参与决策的程度,集权的程度应视管理者的素质、下属的可靠性、组织的规模和条件等情况而定。
(9)等级链。
从组织的最高层到基层,应建立一个关系明确的等级链制度,用以贯彻执行统一的命令和保证信息传递的秩序。
(10)秩序。
人员和物品必须各有其位、各尽其能。
即每件事都有人做,每个人都有合适的岗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11)公平。
管理者要公平、公正、友善地对待下属,下属才能忠于职守,积极完成工作任务。
(12)人员稳定。
管理者要制定规范的人事计划,保证组织所需的人员能够长期为组织服务。
(13)首创精神。
组织要提供和鼓励员工发表意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14)集体精神。
培养组织成员的团结、和谐和协作的团队精神,实现组织的协调与合作。
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相比,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表现出更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
尤其是其对管理五大职能的分析,为管理科学提供了一套系统的理论构架,后人根据这种构架,建立并发展起了系统而科学的管理学理论框架。
时至今日,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依然在管理理论中得到了充分借鉴和参考,他所提出的管理理念与原则仍然可以作为当今管理实践的指南。
三、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名人小传
马克斯•韦伯(MaxWeber,1864-1920),生于德国图林根一个有着广泛社会和政治联系的富裕家庭。
他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都有很深的造诣。
他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也是现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
他对管理理论的研究,不是来自管理实践,而是来自社会学的学术研究。
韦伯认为等级、职权和行政管理是全部社会组织的基础。
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其中官僚组织模式(BureaucraticModel)的理论(即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
马克斯•韦伯(MaxWeber)是与泰勒和法约尔同时代的人,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古典管理理论在德国的代表人物。
在其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他系统阐述了“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在他看来,随着工业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组织规模不断扩大,组织管理日益复杂,组织越来越需要通过明确的职责分工,建立清晰的等级关系,形成详尽的规章制度和严明纪律,进而实现对人员科学而规范的选拔、委任和升迁,形成理想的 行政组织体系。
其行政组织理论,对后来的组织管理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主要具备如下基本特征:
1.组织依合法程序设立并有明确目标。
组织应当依据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组成,并制定明确的组织目标。
组织通过制定并实行完整的法规制度,规范成员行为,以期有效地追求与达到组织的目标。
为此,组织人员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守组织既定的流程和制度,同时,应该确保组织成员拥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
2.由上而下逐层控制的结构体系。
在组织内,存在职务等级的原则,也就是说,组织按照地位的高低规定成员间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组织内部的各种职务和职位按等级制度的体系进行划分,每一级的人员都必须接受其上级的控制和监督,下级服从上级,同时也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对事不对人的工作关系。
组织成员之间,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
相互之间是一种指挥和服从的关系。
这种关系不是由个人决定,而是由职位所赋予的权力所决定的,是对事不对人的工作职位关系。
组织对每个成员的职权和协作范围做出明文规定,使其能正确地行使职权,从而减少内部的冲突和矛盾。
5.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实行劳动分工。
冯
对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并明确每个职位的工作范围及权责,然后通过技术培训来提高工作效率。
组织每一个职位的人员,都需要经过适当的培训和教育,以取得这一职位的专业资格,以确保其工作达到专业化要求。
4.组织成员的选用与保障。
冯
每一职位根据其资格限制(资历或学历),按自由契约原则,在最合乎理性的情况下,依照职位要求,以技术条件为依据进行挑选。
经过挑选并任用的组织成员,享有相应的职业保障,以专注于职位职能的提升与发挥。
6.组织成员的薪金及升迁。
组织成员按职位支付薪金,建立奖励与升迁制度,并通过严格的考核兑现奖励与升迁。
通过这一制度,促使成员专注工作,培养其团队精神和对组织的忠诚度。
韦伯认为,凡具有上述特征的组织,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方面都优于其他组织形式。
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个代表人物,尽管其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但究其本质,古典管理理论注重对管理流程、工具、组织结构、职责关系、规章制度的研究与关注,致力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的研究和探索,表现出极强的理性化、标准化、规范化色彩。
然而,在重视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研究和探索的同时,古典管理理论有其共同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把组织中的人当作“机器”来看待,忽视了对人的需要及行为的研究,基本上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管理;二是只关注组织内部的问题,没有看到组织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属于一种“封闭系统”的管理。
由于这些共同的局限性,这三大管理理论都被称之为古典管理理论。
故事与管理
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与科学管理理论
早期的古典管理理论学家泰勒、法约尔、韦伯等人都是把人看作是“经济人”,即人们工作只是为了追求利益。
他们把工人看作是组织中的一个零件,为他们设计科学的操作方法、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原则,建立一个科学的管理组织体系。
这种把人当作“机器”忽略了人的行为需求的管理方法的缺陷,被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演义得淋漓尽致。
影片《摩登时代》(CharlesChaplininModernTimes)描写的是机器大生产下对人的摧残。
主角夏尔洛在单调的生产线上机械地工作,资本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不断改进传送带的速度,夏尔洛被繁重、单调的生产线工作折磨得精神失常……
卓别林以其高超的表现手法向世人展示了一幅代表千百万失业者遭遇的生活画像。
在我们看到人被生产线当成机器后出现的滑稽状态捧腹大笑时,我们不禁要反思只为提高效率而忽视人性需求的管理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的弊端。
员工在生产线上单调、乏味、紧张的工作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如果这种压力得不到缓解很容易使员工精神崩溃。
在当今社会,有些企业拥有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有着较为优厚的工资待遇,却经常发生员工跳楼自杀的事件,这些情况似乎与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极为类似。
【问题】:
请搜索查阅企业员工不满企业管理而导致自杀行为的新闻事件,讨论一下发生这些自杀事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企业或组织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实训活动
角色扮演:
标准化的接待流程
【活动目标】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的科学管理思想,使管理实践活动从经验管理跃升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尽管古典管理思想有其局限性,如把组织中的人看作“经济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了对人的需要和行为的研究。
但他们重视提高生产效率、关注工人工作标准化的培养、注重公平合理的报酬等管理思想仍然为现代管理者提供了指导和借鉴作用。
通过对企业服务流程的观察,理解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性。
2.通过角色表演展示,创造一个真实的学习体验情境。
3.通过各小组调研结果的分享与讨论,提高学生对古典管理理论的感性认识。
【活动内容与要求】
1了解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为小组讨论做好知识准备。
2.观看影片《摩登时代》,对机械化生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3.选取知名的服务行业,进行实地观察调研,了解这些企业的接待流程,为小组交流讨论提供详实的资料支持。
4.组织同学到企业中去(如可到中国移动公司或银行等单位),让同学们观察这些单位的工作人员是怎样接待顾客的(包括他们的仪态、接待用语、服务顾客的程序等)。
5.根据观察,结合自己专业,结合对古典管理理论的理解,讨论一下他们的顾客接待流程有什么优缺点,并形成小组的调研报告。
6.小组分配角色,形象地展示企业的接待流程。
7.选派一名同学上台,说明流程化服务的优缺点。
【活动评估】
1.集体讨论,根据各小组的表现对小组及个人进行成绩评定。
2.每撰写一份活动报告,分析科学管理的优势与局限性,老师根据作业内容给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