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3《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docx
《科学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3《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3《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3《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3《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观察与比较》是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的第3课。
本课是让学生在识别眼、耳、鼻、舌、皮肤五种感觉器官的基础上,利用这些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与比较。
本课主要有两个活动:
1.找不同和听声辨物,这是利用单一感觉器官进行观察的活动。
2.给不同浓度的溶液排序和挑选仿真水果,这两个活动以阶梯渗透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同时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比较。
本课的重点放在科学的观察和同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观察与比较,为以后学习相关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分析】
通过课前对学生的调查和访谈发现,学生对用眼睛观察事物有很广泛的认知。
但是,很少有学生能够意识到利用其他的感觉器官也可以进行观察,他们在进行比较的时候也没有意识到是多种感官参与的结果,往往只是把结果归功于某一种感觉器官。
综上所述,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建议重点强化“到底有多少个感官参与比较活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感觉器官观察到的信息,可以通过比较、分析等活动,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特征及其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征和变化。
。
2.能够使用准确的词语进行描述。
科学态度目标
1.如实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2.愿意在合作中承担自己的工作,并积极参与研究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够创造性地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观察认识事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利用感觉器官进行事物之间不同之处的比较,探索事物的本质特征。
难点:
通过实验体会同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可以更精准、更全面地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
学生活动手册、真水果(每组4种)、仿真水果(每组1种)、纸箱(每组1个)。
教师准备:
课件、班级记录单(上一课的和本节课要用的)、毛绒玩具(1个)、钥匙(1串)、自来水(1杯)、眼罩(1个)、饮用水(3个半瓶,瓶盖上用红、黄、蓝彩笔做记号或用不同颜色的瓶盖)、课堂评价用的小动物图片和坐标图(每个小组由一只小动物代表,每达到一条标准,小动物就会前进一个格子;违反一条标准,小动物就会退后一个格子)。
【教学过程】
同学们,上一课我们一起通过感官发现了很多物体的特征(出示上一课的班级记录单)。
今天,我们将继续利用身体的感官,在观察与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事物更多的“秘密”(特征)。
(板书课题:
观察与比较)
一、聚焦
利用感觉器官进行比较,我们能够发现很多事物的不同之处。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
二、探索
1.比较屏幕上的两幅图,找出5个不同点,找齐之后请举手示意老师。
请同学们用“我通过眼睛看,发现……”的句式汇报自己的答案。
(评价:
声音洪亮,按规范语言完成汇报,该组小动物前进一格)
设计意图:
本环节让学生利用单一感官(眼睛)观察、比较两幅图,并找出不同之处。
教师要求学生找齐所有不同之后再举手汇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全面、严谨地思考问题。
另外,利用规范句式进行汇报,可以培养学生完整表达的能力。
2.根据听到的声音判断是什么物品被扔进了桶里,并说明理由。
一名学生戴上眼罩,另一名学生选择一个物品投入桶内。
(如果选择水,请在桶内放一个小一点的用来接水的器皿)
3.请用“我通过耳朵听,发现这个物品是……,因为……”的句式来汇报你的答案。
(评价:
声音洪亮,按规范语言完成汇报,该组小动物前进一格)
设计意图:
本环节是让学生利用耳朵这个单一感官发现事物的特征。
另外,教师还要通过这个活动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教师背对学生)往3瓶饮用水中分别滴入不同量的醋,请各个小组依次到前面按照科学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与比较,然后按照滴入醋的量的多少排序。
完成后将三瓶溶液按顺序摆放在实物展台上,并把用到的感官图片摆在瓶子的后面,同时小组其他成员在活动手册上做记录。
(评价:
小声交流的组小动物前进一格)
设计意图:
首先,本环节将教科书上的酱油改为醋,原因是学生通过视觉、嗅觉、味觉都更容易分辨出醋。
其次,在汇报环节,为了方便说明,可以设计三种不同颜色的瓶盖,这样就可以一目了然地发现每组的排序情况了。
再次,在排序的瓶子后面摆放准备好的感官图片,也可以很清晰地呈现学生的观察方法,这为得出多种感官参与观察进行充分的铺垫,使难点得以化解。
5.把仿真水果挑出来,有哪些方法?
教师可以为每组学生准备5种水果,其中只有1种是仿真的,比如1个真苹果、1个仿真苹果、1串葡萄、1个芒果、1个橘子。
把这些全部放入一个封闭的纸箱中。
(评价:
小声交流的组小动物前进一格,用规范语言说话的组小动物前进一格)
操作规则:
(1)请在小组内交流,商量出挑选的方法,并明确你们需要用到的感觉器官。
讨论结束后组长举手示意。
(2)每个小组选出一人代表全组进行汇报,并由这名同学按照“通过讨论,我们小组决定用挑出仿真水果”的句式来汇报。
(3)等老师发布“开始”的口令后,组长才能将箱子打开,比赛正式开始。
(4)挑选出来以后,组长举手示意。
小组所有成员都要反思开始的设计方案与实际实验的时候有哪些不同。
设计意图:
首先,本环节以比赛的形式开展活动,将学习的热情推向高潮。
经过前一个环节的铺垫,学生已经能够初步体会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观察能使观察与比较的结果更加全面、准确。
其次,本环节有意识地渗透科学的探究方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给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做出合理的假设(挑选方案),然后制订计划并付诸实践验证,结论得出后及时反思、修正。
三、研讨
1.运用感觉器官,我们可以做哪些方面的比较?
2.同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比较,有什么好处?
设计意图:
研讨的内容其实在之前的环节已经学习过了,但要让学生明确地说出来还是不太容易。
通过研讨,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小结
你在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请用以下句式反思一下。
1.我在本节课学会了。
2.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
3.我还想知道。
4.我在本节课做得不好,下次一定。
设计意图:
从不同方面总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每个学生在同一节课的收获会有所不同。
二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高,不一定说得那么全面,但无论从哪个方面或哪几个方面总结和反思,都是对自我认识的再提升。
【板书设计】
观察与比较
看
颜色、形状、大小、高矮、粗细等
听
声音(悦耳、噪声等)
闻
气味(香、臭、怪味等)
尝
味道(酸、甜、苦、辣、咸等)
摸
温度(冷的、热的、温的)、粗糙程度(光滑、粗糙)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观察与比较是本节课的重点,活动记录也是围绕这个重点展开的。
1.观察并排序。
(1)观察三杯酱油(可换成醋)溶液的活动。
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根据酱油(或醋)的量,做好编号(或通过瓶盖颜色进行区分)。
(2)按照颜色排序。
组内每位同学都要说说自己的看法,然后再将排序填写在表格中。
(3)思考还有哪些方法能够用于观察、比较,并将比较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2.拓展活动:
皮肤感觉测试。
人体的不同部位的皮肤敏感度是不同的,手掌和面部的皮肤最为敏感。
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发现哪个部位的皮肤敏感,哪个部位的皮肤不敏感。
皮肤感觉测试卡是用两张硬一些的卡纸制作的,可以使用扑克牌、名片、银行卡等物品制作。
两张卡纸交错摆放成“X”形,一边开口大一些,一边开口小一些,粘贴牢固。
一名同学选择自己的某一个部位,请另一位同学依次用测试卡的大开口端和小开口端碰触这个部位的皮肤。
如果能够准确感受到开口的大小,就在相对应的单元格里面画“√”,不能则画“×”。
测试可以反复多次进行。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最终可以找到皮肤最敏感的部位。
活动中要注意安全,不要使用有尖角的卡片制作测试卡。
要选择没有体表损伤和疾病的部位进行测试,提醒学生不要用力过重,轻轻碰触即可。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6《身体的“时间胶囊”》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我们自己》单元的第6课,《身体的“时间胶囊”》是学生对于未来生长发育的推测。
推测的理由来自之前对自己身体的各种了解,这是目前身体的基本情况,也是未来发育的基础。
所以,首先要把目前的各种身体信息补充、完善。
此外,对未来生长发育的推测,还有来自对六年级学长的观察(身高、体重等各个方面),这种推测其实是对某一年龄段人身体的基本状况的分析。
至于对自己家长在儿童时期身体信息的分析,这种分析是基于遗传的。
本课的活动具有一个很长的年龄跨度,促使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像设想的那样发展,其实也是对“健康教育、健康意识”的培养。
教科书的聚焦环节直接安排做一个“时间胶囊”,让学生把自己现在的身体信息和预测小学毕业时的身体信息记录下来,这样就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在探索环节中,指导学生从多方面记录自己的身体信息,并且有根据、有理由地预测自己到六年级时会变成什么样子。
最后,把所有的信息封存起来,等到六年级时再打开。
在研讨环节中,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分析自己推测六年级时身体变化的依据,使他们明白推断是要有根据的。
第二个问题是让学生讨论身体健康成长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使学生明确健康成长的注意事项,教师顺势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学生分析】
在学习完第5课后,学生已经了解了自己的生长变化不仅体现在身高、体重,也体现在其他方面,比如在学习技能方面、身体运动技能方面等也有所进步和提高,所以在本课的记录身体信息活动中,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进行记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会不断地生长。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通过对长辈、哥哥、姐姐们的身体生长情况的了解,推测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情况。
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关注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责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够关心自己和他人,理解我们都有着生长发育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学生对自己未来的生长发育进行有根据的推测。
【教学准备】
塑料瓶、记录单、体重秤、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导入:
上课之前,我们先看一段动画片。
(播放一段《熊出没》视频)
2.视频中提到了一个词——时间胶囊(板书)。
这段视频说的是光头强写了一封信,留给二十年后的自己,并把这封信放在一个罐子埋了起来。
今天,我们也来做一个“时间胶囊”,一个身体的“时间胶囊”。
设计意图:
学生对“时间胶囊”并不熟悉,教师用一段视频让学生了解时间胶囊是什么,可以在里面放些什么物品,记录哪些信息。
二、探索
(一)了解“时间胶囊”里的记录信息
1.提问:
在“时间胶囊”里我们可以写下关于身体的什么信息呢?
学生思考。
2.谈话:
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观察到的身体生长情况吗?
我们可以把现在的身高、体重、腿长等信息记下来,然后再预测一下,四年后我们身体各部分会增长到多少,我们把这些预测的信息也填写在记录单上,最后把记录单放进塑料瓶里,封好并保存起来。
等到我们小学毕业的时候再拿出来,作为毕业礼物送给自己。
学生了解“时间胶囊”里记录单要记录的内容。
3.学生使用工具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二)预测六年级时的变化
1.请你预测一下,自己在六年级时会是什么样。
学生预测自己的生长情况。
2.你能具体说说自己会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化吗?
理由是什么?
学生举例说明自己会发生的变化。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人身上找到变化的理由,让学生有根据地进行推断。
三、研讨
1.提问:
我们依据什么来推测六年级时身体的变化呢?
学生进行推测依据的归类。
2.思考:
平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才能让身体健康成长呢?
预设:
学生会说注意饮食,经常运动,适度玩手机和电脑,早睡早起等。
四、制作自己的“时间胶囊”
1.学生填写完记录单,制作自己的“时间胶囊”。
2.举办一个“时间胶囊”装箱、封闭保存的小仪式。
【板书设计】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活动手册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个人信息记录。
在这个记录中,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记录或者增加记录内容。
“现在”的信息必须是真实的;“毕业时”的信息是推测的,但要有依据,缺乏依据的可以不写或者替换掉。
可以使用皮尺测量体长信息,测量时需要教师做出指导,测量方法可以适当简化。
臂长可以测量手腕至肩头的长度;腿长可以测量踝骨到胯骨突出的那块骨的长度,也可以测量地面到大腿根部的长度。
“留言:
给长大后的自己”,这个活动需要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想法,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互相启发,然后用文字或者画图的方式在记录中呈现。
也可以请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