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324452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docx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docx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

2016年11月02日天津优胜教育17的初中化学组卷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化学变化一定存在:

①状态和颜色的变化②发光,放热③生成新物质④气体的放出⑤能量的变化(  )

A.③B.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③④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生铁铸造铁锅D.铜用于制造导线

3.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炸B.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酒精挥发D.农家肥的腐熟

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久了的白炽灯灯泡壁上,产生一层黑色物质

B.工业上用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C.在云层中撒布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D.用石灰浆抹的墙壁,过一段时间后变得很坚固

5.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固体析出

B.敞口放置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

C.浓硫酸溅到木材上,木材变黑

D.长期掩埋于地下的铁器上产生红褐色斑点

6.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常用作燃料,是由于它具有可燃性

B.不锈钢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是由于不锈钢抗腐蚀性好

C.小食品袋中常用氮气作保护气,是由于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铁制栏杆表面常涂“银粉漆”(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C.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D.用石墨作润滑剂

8.刮台风时,空气高速流动,屋外气压减小.某同学家棚屋的屋顶被掀翻.下列现象产生的原因与此相同的是(  )

A.

用力往下吹气,球却紧贴在漏斗上

B.

反复拉动绳子,塞子冲出

C.

冷却后打开夹子,水倒吸入广口瓶

D.

抖动瓶子,胡椒粉洒出

9.“变废为宝,资源循环,持续发展”是科学家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之一,如燃料

燃烧产物

燃料,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则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  )

A.均为物理变化B.①为物理变化,②为化学变化

C.均为化学变化D.①为化学变化,②为物理变化

10.在整个宇宙中,氢是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氢气的用途中,利用它的物理性质的是(  )

A.焊接金属B.充气球C.制盐酸D.驱动火箭

11.通过化学反应不能产生的是(  )

A.新单质B.新分子C.新原子D.新离子

1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植物的蒸腾B.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C.木材变成木炭D.液化空气制氧气

13.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小苏打能中和过多的胃酸

B.干冰可作致冷剂

C.金刚石可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

D.氧气能供给呼吸

14.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B.大米酿酒C.蜡烛熔化D.干冰升华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5.诗人席慕容在诗集《无怨的青春》中说:

“在水中放进一块小小的明矾就能沉淀出所有的渣滓.”已知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研究表明,Al3+在人体内会阻止小肠壁对磷的吸收,使血液和其它组织内磷的含量减少,造成记忆力减退,免疫功能下降,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明矾净化水的过程属于  变化(填“化学”或“物理”).

(2)为降低铝的摄入量,请你提出两条生活中可行的建议:

  ;  .

16.氨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氨水.当温度升高后,氨水中氨又会逸出,氨水平时贮存在氨水罐中.保存时应注意  .

17.家庭小实验收集了食盐、纯碱、胆矾、明矾、高锰酸钾、碳酸钙等样品.

(1)它们的颜色、状态是:

食盐  明矾  高锰酸钾  碳酸钙  

(2)在冷水中(20℃)少量的上述固体样品能溶解的是  .

 

2016年11月02日天津优胜教育17的初中化学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2009秋•天河区期末)化学变化一定存在:

①状态和颜色的变化②发光,放热③生成新物质④气体的放出⑤能量的变化(  )

A.③B.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③④

【分析】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伴随着发光、发热等现象,但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解答】解:

化学变化不一定有状态和颜色的变化;

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但化学变化中不一定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有的化学变化吸热;

化学变化不一定有气体产生;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伴还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故③⑤正确.

故选:

B.

【点评】掌握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008•山东)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生铁铸造铁锅D.铜用于制造导线

【分析】本题主要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进行判断一类题型.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

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呼吸时分解有机物,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氧气供给呼吸,属于化学性质的利用,故此项正确;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能够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的性质,这种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干冰的物理性质,因此此项不选;

C、生铁制造铁锅,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不合适;

D、铜制制造导线,原理是制作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并没有变成新物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不合适.

故选A.

【点评】针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判断,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3.(2014•鄂州)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炸B.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酒精挥发D.农家肥的腐熟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爆炸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如锅炉爆炸属于物理变化.

B、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如饱和石灰水升温也变浑浊,属于物理变化.

C、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农家肥的腐熟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4.(2010•敦煌市校级模拟)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久了的白炽灯灯泡壁上,产生一层黑色物质

B.工业上用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C.在云层中撒布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D.用石灰浆抹的墙壁,过一段时间后变得很坚固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

A、电灯泡有根很细的灯丝﹣钨丝,当打开电灯时,电流通过钨丝,并发出高热高温,灯丝表面的一小部分钨变成蒸气挥发出来,碰到灯泡的玻璃内壁,就凝结在表面成为一层阻碍光线的灰黑色薄层.该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先液化空气,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使它们分离,该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的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石灰浆中的氢氧化钙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5.(2014•德州)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固体析出

B.敞口放置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

C.浓硫酸溅到木材上,木材变黑

D.长期掩埋于地下的铁器上产生红褐色斑点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固体析出,是因为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敞口放置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是因为水份蒸发,溶剂减少,食盐结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符合题意;

C、浓硫酸溅到木材上,木材变黑,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作用,吸收了木材中的水份,使其碳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长期掩埋于地下的铁器上产生红褐色斑点是有铁锈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6.(2010•淮安模拟)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常用作燃料,是由于它具有可燃性

B.不锈钢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是由于不锈钢抗腐蚀性好

C.小食品袋中常用氮气作保护气,是由于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铁制栏杆表面常涂“银粉漆”(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

A、天然气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正确.

B、不锈钢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是由于不锈钢抗腐蚀性好,正确.

C、小食品袋中常用氮气作保护气,是由于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正确.

D、铁制栏杆表面常涂“银粉漆”(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在通常情况下能被氧气氧化生成一层致密而坚硬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不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了解物质的性质,只有理解了物质的性质,才能确定物质的用途.

 

7.(2008•通辽)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C.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D.用石墨作润滑剂

【分析】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解答】解: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熟石灰的化学性质﹣﹣显碱性,故A错误;

B、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利用了盐酸的化学性质,故B错误;

C、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故C错误;

D、用石墨作润滑剂的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与其化学性质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主要有:

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主要有: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8.(2007•台州)刮台风时,空气高速流动,屋外气压减小.某同学家棚屋的屋顶被掀翻.下列现象产生的原因与此相同的是(  )

A.

用力往下吹气,球却紧贴在漏斗上

B.

反复拉动绳子,塞子冲出

C.

冷却后打开夹子,水倒吸入广口瓶

D.

抖动瓶子,胡椒粉洒出

【分析】把握住题意中引起压强变化的本质原因:

气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

A、根据题意可知,气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故A正确;

B、机械能转化内能,温度升高,乙醚燃烧,从而使金属筒内气体膨胀,压强增大引起的,故B错误;

C、物质燃烧消耗了集气瓶中的氧气从而引起瓶内的压强减小,水倒吸,故C错误;

D、这是由惯性引起的,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引起压强变化的几种情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2004•绍兴)“变废为宝,资源循环,持续发展”是科学家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之一,如燃料

燃烧产物

燃料,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则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  )

A.均为物理变化B.①为物理变化,②为化学变化

C.均为化学变化D.①为化学变化,②为物理变化

【分析】此题涉及了“能源的危机,大气污染”社会热点问题,实则考查了物质变化的判断问题,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的关键是,看变化前后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解答】解:

“化学变废为宝,资源循环.”意思是燃料燃烧变为燃烧产物,经过太阳能或生物能又变为燃料.

首先,燃料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发光发热,自然是化学变化.

燃烧产物在太阳能或生物能的作用下重新变为燃料,燃料与燃烧产物不是一种物质,自然也是化学变化.

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把太阳能或生物能转化为燃料中的化学能,再通过燃烧释放出来.

故选C.

【点评】通过本题的解答,学会从给予的实际问题中抽取信息的能力.正确无误的判断物质所发生的变化类型.

 

10.(2003•哈尔滨)在整个宇宙中,氢是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氢气的用途中,利用它的物理性质的是(  )

A.焊接金属B.充气球C.制盐酸D.驱动火箭

【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解:

A、焊接金属是利用氢气的可燃性,是化学性质;

B、充气球是利用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属于物理性质;

C、制盐酸是利用氢气与其它物质反应产生新物质,是化学性质;

D、驱动火箭是利用氢气燃烧产生大量的热能,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B.

【点评】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了解二者包括的内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11.(2008秋•五莲县期末)通过化学反应不能产生的是(  )

A.新单质B.新分子C.新原子D.新离子

【分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解答】解: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所以通过化学反应可以产生新单质.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了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了新的分子,所以化学变化可以产生新的分子.

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即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故选C

【点评】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了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12.(2002•台州)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植物的蒸腾B.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C.木材变成木炭D.液化空气制氧气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

A、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水分蒸发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木材变成木炭是需要烧制而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液化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液态氮的沸点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C.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13.(2006•辽宁)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小苏打能中和过多的胃酸

B.干冰可作致冷剂

C.金刚石可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

D.氧气能供给呼吸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解:

A、小苏打能中和过多的胃酸是利用了小苏打的化学性质﹣﹣能和显酸性的物质反应.错误;

B、干冰可作致冷剂是利用了干冰的物理性质﹣﹣升华时能够吸收热量.正确;

C、金刚石可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是利用了金刚石的物理性质﹣﹣硬度大.正确;

D、氧气能供给呼吸是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具有氧化性.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

 

14.(2013•江西)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B.大米酿酒C.蜡烛熔化D.干冰升华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食物变质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大米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蜡烛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固体二氧化碳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CD.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5.(2006•东湖区校级模拟)诗人席慕容在诗集《无怨的青春》中说:

“在水中放进一块小小的明矾就能沉淀出所有的渣滓.”已知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研究表明,Al3+在人体内会阻止小肠壁对磷的吸收,使血液和其它组织内磷的含量减少,造成记忆力减退,免疫功能下降,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明矾净化水的过程属于 物理 变化(填“化学”或“物理”).

(2)为降低铝的摄入量,请你提出两条生活中可行的建议:

 家庭少用铝制器皿(如锅、盆等) ; 少服用含有铝元素的药物 .

【分析】

(1)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结合明矾净化水的过程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2)根据人体摄入铝的途径判断,凡是使用铝制炊具、餐具、食品包装,或吃含有铝的药物、食品都会摄入过多的铝,需要加以控制,以降低铝的摄入量.

【解答】解:

(1)明矾净化水的过程是利用了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没有其它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家庭少用铝制器皿(如锅、盆等)、少服用含有铝元素的药物、少食用铝制易拉罐装的饮料、少食用明矾作作膨化剂的食品等均可以防止铝随食物等进入人体,从而降低铝的摄入量.

故答案为:

(1)物理;

(2)家庭少用铝制器皿(如锅、盆等)、少服用含有铝元素的药物(少食用铝制易拉罐装的饮料;少食用明矾作作膨化剂的食品等).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了解铝可能进入人体的途径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2012•铁西区模拟)氨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氨水.当温度升高后,氨水中氨又会逸出,氨水平时贮存在氨水罐中.保存时应注意 密封放在阴凉处 .

【分析】运用题中信息:

氨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氨水.当温度升高后,氨水中氨又会逸出,氨水平时贮存在氨水罐中,这些信息总结氨气要密封放在阴凉处保存解答.

【解答】解:

氨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氨水;当温度升高后,氨水中氨又会逸出,氨水平时贮存在氨水罐中,所以要密封放在阴凉处保存.故答案:

密封放在阴凉处

【点评】物质的保存方法决定于物质的性质,凡是也会发或能和空气中的成分气体反应的都要密封保存,凡是易升华或温度升高易挥发的也要密封保存,再就是易吸水的也是密封保存.

 

17.(2003•黄冈模拟)家庭小实验收集了食盐、纯碱、胆矾、明矾、高锰酸钾、碳酸钙等样品.

(1)它们的颜色、状态是:

食盐 白色固体 明矾 白色固体 高锰酸钾 紫褐色固体 碳酸钙 白色固体 

(2)在冷水中(20℃)少量的上述固体样品能溶解的是 食盐、纯碱、胆矾、明矾、高锰酸钾 .

【分析】

(1)根据各种物质的颜色状态进行分析;

(2)根据各物质的溶解性进行分析.

【解答】解:

(1)食盐:

白色固体;明矾:

白色固体;高锰酸钾:

紫褐色固体;碳酸钙:

白色固体;

(2)20℃时,食盐、纯碱、胆矾、明矾、高锰酸钾能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

故答案为:

(1)白色固体;白色固体;紫褐色固体;白色固体;

(2)食盐、纯碱、胆矾、明矾、高锰酸钾.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状态、颜色和溶解性,难度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