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13《地球的运动》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323874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13《地球的运动》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年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13《地球的运动》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年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13《地球的运动》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年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13《地球的运动》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年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13《地球的运动》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13《地球的运动》2.docx

《学年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13《地球的运动》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13《地球的运动》2.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13《地球的运动》2.docx

学年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13《地球的运动》2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一、高考预测

本节知识通过重大时政事件为切入点,考察地球运动的特征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间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等)。

重点放在地球运动的意义。

二、自学自练

(一)地球自转的特点

运动

形式

方向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侧视图

恒星日

除___________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均为_______

由_____向_____逐渐减小;_____最大,_____为0

极地俯视图

北极

上空

南极上空

太阳日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1)昼夜产生的原因:

(2)昼夜交替的周期:

(3)晨昏线的定义:

2.时差(地方时和区时)

(1)地方时

①原因: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相比,相对位置偏东的地方时刻。

②定义:

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经度每个15°,地方时相差小时,经度每个1°,地方时相差分钟。

③计算公式:

东边时间=西边时间+经度差/15°

(2)区时

①时区:

全球划分为_________,每时区_________。

②区时:

每个时区_________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

③北京时间——______的区时,即_______的地方时。

④计算公式:

东边时间=西边时间+区时差值

3.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1)偏转原因:

地球自转产生___________。

(2)偏转规律:

北半球:

____偏转,沿赤道:

______,南半球:

____

(三)地球公转的特点

1.轨道:

近似正圆的____,太阳位于其中一个_____上。

2.方向:

________。

3.周期:

1恒星年,即________________。

4.速度:

随公转位置而变化。

如下图所示:

(四)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

和黄道平面的夹角。

2.影响:

引起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_之间往返运动,并且有如下规律:

(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时间

变化特点

北半球夏半年

(春分日至秋分日)

北半球各纬度_____________,纬度越高,______________。

图1代表日期是____________,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_______,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

北半球冬半

年(秋分日至

次年春分日)

北半球各纬度_____________,纬度越高,_______________。

图2代表日期是_____________,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______,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

春、秋分日

全球各地_________(如图3所示)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纬度变化: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_____。

(2)季节变化

北半球节气

达最大值的地区

达最小值的地区

夏至日

________及其以北各纬度

______各纬度

冬至日

________及其以南各纬度

______各纬度

二分日

赤道

3.四季更替和五带

(1)形成原因:

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季节变化,导致_________随季节有规律的变化。

(2)四季的划分天文四季:

把一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季节定为夏季

北温带国家四季:

________月为春季,依次每3个月为一个季节

(3)五带的划分:

界线:

______和极圈

五带:

南北寒带、南北温带、____

三.考点讲解

考点一昼夜交替

1.晨昏线的判读: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

判读技巧:

(1)确定自转方向,在图中适当的位置标出来。

(2)在所判断的晨昏线上任意选一个普通的点。

(3)看运动趋势,沿自转方向进入白昼的点所在的线为晨线;沿自转方向进入黑夜的点所在的线为昏线。

2.晨昏线的特点:

①晨昏线是平分地球的一个大圆。

②晨昏线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地球球面上的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相切。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③晨昏线平分赤道。

晨线与赤道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为18时。

④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23°26′,春分日、秋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时晨昏线与经线夹角为23°26′。

也可以说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如图所示。

(α=β)

⑤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夹角变化范围为66°34′~90°,只有在二至日才与极圈相切。

⑥晨昏线自东向西以15°/小时的速度移动,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

考点二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1)计算公式:

东边时间=西边时间+时差

注意:

①东经度/时区为正,西经度/时区为负,经度或时区越大就越在东边。

②时差=经度差/15°或时区序号的差值

(2)时区的计算:

该地的经度数÷15°,所得商“四舍五入”保留的整数位即为该地所在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东西经确定。

考点三地球上日期变更的判断

图示法分析理解日期变更线

1.经线展开图2.极地投影图

比较项目

零时(或24时)日界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

两侧经度或时区的差异

两侧可能同为东经度(或东时区),或者全为西经度(或西时区);或一侧为东经度(或东时区),另一侧为西经度(或西时区)

西侧为东经度(或东时区),东侧为西经度(或西时区)

两侧日期差异

东侧加一天,西侧减一天

东侧减一天,西侧加一天

关系

两者重合时,全球为同一日期;两者相对时(零时日界线在0°经线上),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

【学法指导】

(1)不同日期范围的判断技巧

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

考点四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

用示意图理解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弄清几种数据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2)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具体影响

影响的方面

黄赤交角变大(小)

太阳直射范围

扩大(缩小)

极昼和极夜现象范围

扩大(缩小)

五带的范围

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缩小),温带的范围缩小(扩大)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

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

昼夜长短的年变化

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赤道与寒带除外)

季节的变化

变化明显(不明显)

考点五 昼夜长短的变化及计算

1.图示昼夜长短状况规律: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在该半球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

由此可见,太阳直射点所在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

如图所示:

2.昼夜长短的计算

(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如下图所示。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

考点六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计算及其应用

1.基本概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太阳高度: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

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3)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如图)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90°)。

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如图)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1)正午太阳高度角=90°-︱纬度差︱。

①“纬度差”指所求点、太阳直射点的差值。

②“同减异加”

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4)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成直角。

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90°(如下图)。

考点七光照图判读

1.常见光照图的类型,如下图。

(1)极地俯视图

(2)侧视图

(3)展开图(圆柱投影图)

(4)立体图

2.光照图的判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判断所属半球:

侧视图一般上北下南,极地投影图一般看自转方向或根据经度数值的变化来判断。

(2)判断日期:

根据晨昏线的特点及极昼极夜情况来确定。

(3)判断区时或地方时:

昼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晨线与赤道交点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为18时。

以上时刻可以作为已知条件来判断其他地点的时刻。

(4)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堂内练习

1.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2.右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高度关联图,根据图中a、b、c、d各点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和b点的线速度相同,因此它们的纬度一定相等

B.c点的线速度最大,故其纬度一定最高

C.同纬度的两地,海拔越低的地点,其自转线速度就越大

D.海拔高度相同,低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大于高纬度地区

3.关于昼夜的说法正确的()

A.地球自转产生昼夜B.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3时56分4秒

C.昼夜交替是地球绕日旋转而产生的D.如果地球不自转也会有昼夜现

4.关于晨昏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B.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均为0

C.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平分赤道D.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与经线圈重合

5.(2010年上海卷)2010年6月11日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将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拉开帷幕。

若开幕式定于当地时间(东二区)20:

00进行,此时上海地区可能是()

A.旭日初升B.烈日当空C.夕阳西下D.繁星闪烁

6、一架飞机于北京时间10月1日17时由我国北京(东八区)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历时14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

A.10月2日15时B.10月2日3时

C.10月1日15时D.10月1日3时

一个旅游团从广州出发飞越浩瀚的太平洋到美国观光。

判断以下行程中发生的地理事件,完成7题。

7.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中部时,由于时差的缘故,空中小姐在广播中要求旅客把自己的手表()

A.调快1小时B.调慢1小时C.调快24小时D.调慢24小时

8.右图中,实线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虚线表示运动物体的实际方向,正确的是()

 

A.1B.2C.3D.4

9.关于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很小所以对气流、水流的影响不明显

B.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长江北岸较南岸侵蚀严重

C.在极点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任何偏移

D.自赤道向两极运动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都向东偏转

(2012·北京宣武模拟)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

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①昼夜的更替②四季的更替

③运动物体偏向④地方时差异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11.图中P地(  )

A.位于晨线上B.位于昏线上C.当地时间6时日出D.当地时间8时日出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美国东部时间6月18日17时32分,美国宇航局“月球坑观测与感知

卫星”和“月球勘测轨道器”搭乘“阿特拉斯五号”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28°26′N,81°W)成功发射升空,这是美国宇航局重返月球计划的第一步,它将开创月球探索的新纪元。

材料二 两个探测器升空当日某时的太阳光照图。

 

 

(1)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所在的时区为________。

美国东部时间是指________的区时,

“月球坑观测与感知卫星”和“月球勘测轨道器”升空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

(2)材料二图中的A、B、C、D四点中,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

(3)判断材料二图中的

是________(晨、昏)线,

是________(晨、昏)线。

(4)依据材料二光照图,计算卡纳维拉尔角的地方时是________。

课后练习

1.图中a、b的纬度相同,但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小

2.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低纬度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

3.下列地理现象中,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是()

A.杭州夏季昼长夜短B.南半球河流右岸多沙滩

C.东海潮汐周期性变化D.南极洲夜空常出现极光

4.关于地方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的时刻B.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C.相对位置偏东地点的地方时要晚一些D.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2012年广州市二模)5.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公布:

“将在北京时间2012年7月1日7:

59:

59和全球同步进行闰秒调整,届时会出现7:

59:

60的特殊现象”。

自1972年至今共闰秒24次,都是“正1秒”,还没有出现过“负1秒”。

1.上述现象,反映了地球()

A.全球变暖加剧B.地壳运动减缓C.公转速度加快D.自转速度减慢

(广东省茂名市2011年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2011年2月22日,新西兰南岛的最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172.7°E,43.4°S)发生地震。

此时,当地时间为夏令时12时51分(注:

夏令时=标准时+1小时)。

结合图1完成6-7题。

6.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是()

A.7时51分B.8时51分

C.9时5分D.9时20分

7.对新西兰地理事物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A.渔业资源丰富

B.水力资源丰富

C.降水季节变化大

D.地处板块交界,多火山地震

(2012天津卷)第30届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19点12分(零时区区时)在伦敦开幕.结合图文材料,回答8-9题。

8.各国学生若计算在本地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现场直播的日期、时刻,可依据图4中的()

9.伦敦奥运会开幕当天,下列国家中白昼最长的是()

A.菲律宾B.巴西

C.新西兰D.英国

10.2012年春分日,当105°E日出时,北京时间是()

A.6:

00B.7:

00C.5:

00D.5时44分

11.读下图(图中ABC为昏线,且与极圈相切),回答下列问题。

(20分)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1)此时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

(2)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

(3)此时,________经线和________经线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

(4)在乙图上完成日照图。

(画出晨昏线,用斜线表示夜半球)。

堂内练习

下图为1年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示意图,图中M为OP的中点,读图回答1~2题。

1.当地球公转速度为N时,可能是()

A.夏至日B.秋分日

C.冬至日D.春分日

2.当地球公转速度为M时,成都地区的昼长最接近()

A.昼短夜长B.昼长夜短

C.昼夜平分D.昼渐短,夜渐长

3.下列各图正确表示12月22日前后日照情况的是()

 

读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据图回答4~6题。

4.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数码是()

A.①B.②C.③D.④

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6.当黄赤交角变为30°时,地球上五带的范围变化为()

A.热带范围变小B.温带范围变大

C.寒带范围变大D.与现在相同

(2012届高三东北师大附中模拟)下图为天气网上海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

据此完成7~8题。

7.据图中所示信息,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

A.秋分(9月23日)B.寒露(10月8日)

C.春分(3月21日)D.清明(4月5日)

8.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南半球,向北移B.北半球,向北移

C.北半球,向南移D.南半球,向南移

下图是某地昼夜年内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该地最可能位于(  )

A.赤道附近B.回归线附近

C.极圈附近D.极点附近

10.在该地GPS地图中,GPS显示的方向应是(  )

A.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C.上下左右都是南D.上下左右都是北

11.读右面4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图中A~H各位置中,地球位于位置时,晨昏线符合乙图的情况;地球位于位置和位置时,晨昏线符合丙图的情况。

(2)丁图中箭头表示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和方向。

在甲图中地球从位置公转到位置这段时期,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和方向与丁图所示的

情况相符。

(3)地球公转到甲图中位置时,澳大利亚的悉尼(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4)地球从甲图中C位置公转到G位置这段时期,北京的昼夜长短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

(5)地球从甲图中A位置公转到E位置这段时期,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变是。

(6)地球公转到甲图中C位置时,南半球正值季。

课后练习

2008年12月18日10时18分(东五区时间),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从中山站出发,前往冰穹A地区建设中国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

完成1~2题。

1.考队出发时,直射点最接近下图中

A.①B.②

C.③D.④

2.考队出发时,北京时间是

A.18日7时18分B.18日13时18分C.19日13时18分D.19日7时18分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回答3~4题。

3.我国五一节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

 A.a段  B.b段  C.c段  D.d段

4.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

A.北回归线上各地都是6点日出  

B.南半球昼长夜短

C.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

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5.下列日照图中(图2,箭头表示太阳光线),能正确反映春分日日照状况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读有图回答6~7题

6.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A.23°26′N、120°E

B.0°、21°W

C.23°26′S、21°W

D.0°、120°E

7.此时,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两条经线是(  )

A.180°、0°经线B.180°、120°E

C.180°、101°WD.180°、159°E

广东省普通高考时间定于每年的6月7~8日,读图回答8~9题。

8.高考这两天,地球公转到图中的(  )

A.甲B.乙C.丙D.丁

9.第一天第一场考试顺利结束时,已近12时,此时的光照图是(  )

A.  

B.

C.

D.

10.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大约为15天。

北京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两个节气是()

A.谷雨与立夏B.立冬与立秋C.雨水与处暑D.小满与大暑

11.选项中,各地点的排序与下图顺序相符的是()

A.北极、纽约、悉尼、洛杉矾

B.南极、悉尼、洛杉矶、墨西哥城

C.北极、莫斯科、科伦坡、开普敦

D.南极、开普敦、新加坡、伦敦

12.阅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回答问题。

下图中长虚线表示北回归线,点线表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型移动轨迹。

太阳直射点从某一经线位置出发,再次通过同一经线的时间间隔表示一个太阳日。

(1)6月22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是_________,北京的日期是________,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从_________区到东12区。

(2)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________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________小时。

期间,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逐渐________,角速度逐渐_______,地球上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_______,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