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忻州两地重点学校学年高二联考化学试题无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313547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临汾忻州两地重点学校学年高二联考化学试题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西省临汾忻州两地重点学校学年高二联考化学试题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西省临汾忻州两地重点学校学年高二联考化学试题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西省临汾忻州两地重点学校学年高二联考化学试题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西省临汾忻州两地重点学校学年高二联考化学试题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临汾忻州两地重点学校学年高二联考化学试题无答案.docx

《山西省临汾忻州两地重点学校学年高二联考化学试题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临汾忻州两地重点学校学年高二联考化学试题无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临汾忻州两地重点学校学年高二联考化学试题无答案.docx

山西省临汾忻州两地重点学校学年高二联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临汾一中、忻州一中2019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联考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Al-27Cl-35.5Ca-40Fe-56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交换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如在氯碱工业中使用的阳离子交换膜B.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C.乙烯、氯乙烯、聚乙烯均可使酸性高锰钾溶液褪色D.《流浪地球》中“核电池全密封加热服”将电能转化为生物质能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B.BeCl2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C.4℃时水的密度最小

D.碳酸属于中强酸

3.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25g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AB.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AC.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A个H+

D.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

4.如图所示,将充满NO2气体的三个烧瓶分别置于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烧杯内有水)

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烧瓶

(1)中气体颜色最深

B.NH4Cl溶于水时吸热

C.2NO2

N2O4是吸热反应

D.烧瓶(3)中气体的压强比

(2)小

5.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AgCl沉淀中滴加氨水,沉淀会溶解

B.H2O和OF2分子结构相似,H2O分子的键角比OF2小C.乙醇被氧化成乙酸,碳原子杂化方式发生了改变D.H3O+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测定氨水的pH

用玻璃棒蘸取氨水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

B

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分液时,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先后放出

C

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

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

D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在试管中加入食盐水,将铁钉放入并露出一部分

7.在醋酸的下列性质中,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含1mol醋酸的溶液中H+浓度约为10-3mol/LB.某醋酸溶液中存在少量CH3COO-

C.10mLpH=1的醋酸加水稀释为1L后,溶液pH<3

D.10mL0.1mol/L的醋酸恰好与10mL0.1mol/L的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8.大气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受紫外线作用可产生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其中某些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烯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甲醛和乙醛B.生成O3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I属于复分解反应D.该过程中O2作催化剂

9.现有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①1s22s22p3;②1s22s22p4;③1s22s22p5。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

③>①>②B.原子半径:

③>②>①

C.电负性:

③<②<①D.最高正化合价:

③>②>①

10.向体积均为1mL,pH=2的盐酸中分别加入V1mL水和V2mLpH=5的盐酸后,两

溶液的pH均变为3,则V1:

V2为

A.9:

10B.1:

99C.1:

9D.99:

100

11.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图通电

所示,电解总反应为:

2Cu+H2O=====Cu2O+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B.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2O生成

12.下列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明矾可做净水剂

B.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厨房油污C.以Na2S、H2S等做沉淀剂,使溶液中的Cu2+、Hg2+等离子生成沉淀分离除去D.将SbCl3溶于大量水中,同时加热,制备较纯的Sb2O3

13.下面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空间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环上有6个碳原子B.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距离相等的Na+共有6个

C.氟化钙晶体中,每个Ca2+周围紧邻8个F-

D.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12个CO2分子

14.已知H-H键能为436kJ/mol,H-N键能为391kJ/mol,根据热化学方程式:

N2(g)+3H2(g)

2NH3(g)ΔH=-92kJ/mol,则N≡N键的键能是

A.946kJ/molB.649kJ/molC.431kJ/molD.869kJ/mol

15.对于反应mA(s)+nB(g)

eC(g)+fD(g),当其它条件不变,平衡时C的百分含量(C%)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方程式中n<e+fB.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C.达到平衡后,若升温,平衡逆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平衡正向移动

16.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10mL0.1mol·L-1Na2CO3溶液逐滴滴加到10mL0.1mol·L-1盐酸中,混合溶液中各

-2-

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c(Na+)>c(Cl-)>c(HCO3

)>c(CO3)

B.NH4HCO3溶液中存在:

c(NH4+)=c(HCO-)+c(CO3

2-)+c(H2CO3)

C.常温下,测得某纯CaSO3与水形成的浊液pH为9,已知Ka1(H2SO3)=1.8×10-2,

2--10

Ka2(H2SO3)=6.0×10-9,忽略SO3

的第二步水解,则Ksp(CaSO3)=3.6×10

D.若两种盐溶液的浓度相同且pH(NaX)>pH(NaY),则c(X-)+c(OH-)

c(OH-)

 

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4个大题,共52分。

17.(1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A

BCDE

FGHIJ

(1)表中用字母标出的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在周

期表中铁元素的位置为。

(2)写出J的外围电子排布式。

(3)与CE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任写一例即可);G和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较强的是(填化.学.式.)。

(4)F的焰色反应与其核外电子发生有关;第一电离能介于B和D之间的元

素是。

(5)吡咯(C4A5D)是血红素的重要衍生物,其结构如下图:

A

ADACC

CC

AA

①己知吡咯中的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则吡咯分子中D原子的杂化类型

为。

m

②吡咯分子中的大π键可用Πn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则吡咯环中的大π键应表示为。

(6)GCD-和A2E2反应生成了GE42-和可参加大气循环的两种无毒无害气体,试写出该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8.(14分)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温和的氧化剂,常温下为白色固体,无臭无味,能潮解,难溶于水,可与水缓慢反应,不溶于醇类、乙醚等,易与酸反应,常用作杀菌剂、防腐剂等。

I.甲实验小组拟选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制备CaO2。

 

(1)请选择必要的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填仪器接口的字

母编号,装置可重复使用)。

II.乙组同学利用CaCl2在碱性条件下与H2O2反应制备CaO2。

实验方案和装置示意图如下:

(2)三颈烧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支管B的作用是;步骤③中洗

涤CaO2·8H2O的液体X的最佳选择是。

A.无水乙醇B.浓盐酸C.水D.CaCl2溶液

(4)该反应常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在0℃左右,其可能的原因分析: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低有利于提高CaO2·8H2O产率;。

(5)测定产品中CaO2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确称取ag产品于有塞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bgKI晶体,再滴入少量2mol·L-1的硫酸,充分反应。

②向上述锥形瓶中加入几滴(作指示剂)。

③逐滴加入浓度为cmol·L-1的Na2S2O3溶液至反应完全,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再重复上述操作2次,得出三次平均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VmL。

2--2-

CaO2的质量分数为(用字母表示)。

(已知:

I2+2S2O3

=2I

+S4O6)

19.(12分)甲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工业上一般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以采用下列反应合

成甲醇:

CO(g)+2H2(g)

CH3OH(g)△H

(1)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生成CH3OH的速率与消耗CO的速率相等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D.CH3OH、CO、H2的浓度都不再变化

(2)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

250℃

300℃

350℃

K

2.041

0.270

0.012

①由表中数据判断△H0(填“>”、“<“或“=”);

②某温度下,将2molCO和6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时测得c(CO)=0.2mol·L-1,则此温度下化学平衡常数K为,此时的温度

为。

(3)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升温b.加入催化剂c.增加CO的浓度

d.加入H2加压e.加入惰性气体加压f.分离出甲醇

(4)为了寻找合成甲醇的温度和压强的适宜条件,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

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实验编号

T/℃

n(CO)/n(H2)

p/MPa

1

150

1/3

0.1

2

a

1/3

5

3

350

b

5

①上表中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a=,b=。

②根据反应的特点,下图是在压强分别为0.1MPa和5MPa下C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指明图中的压强px=MPa。

 

pxpy

 

20.(14分)现有七种元素,其中A、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F、G为第四周

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请根据下列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A元素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也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

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

I1=578kJ/mol;I2=1817kJ/mol;I3=2745kJ/mol;I4=11575kJ/mol

D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满或半满

E元素的主族序数与周期数的差为4

F是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

G在周期表的第六列

 

(1)已知BA5为离子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

(2)B基态原子核外L层电子有种空间运动状态。

(3)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C基态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为

该同学所画电子排布图违背了。

(4)DE3的VSEPR模型名称为。

(5)F和G属于同一周期,且核外最外层电子构型相同,但金属F的熔点、沸点等都比金属G低,原因可能是。

(6)已知D的含氧酸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方程式为:

H3DO3+2NaOH=Na2HDO3+

2H2O,由此推断出该分子的结构式为。

(7)已知CB是一种受高度关注的耐磨材料,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白球代表C原子,黑球代表B原子)。

设晶体密度为a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根据硬球接触模型计算晶体中两个最近的C原子间的距离为pm(列出表达式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