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定位方案打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305841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定位方案打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工程测量定位方案打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工程测量定位方案打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工程测量定位方案打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工程测量定位方案打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定位方案打印.docx

《工程测量定位方案打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定位方案打印.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测量定位方案打印.docx

工程测量定位方案打印

目录

1.工程概况3

1.1工程简介3

1.2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3

1.3气象、水文4

2.测量依据4

3.测量施工方法5

3.1测量资料的收集与管理5

3.1.1测量依据资料的收集5

3.1.2测量资料数据的计算与校核6

3.1.3测量资料的管理6

3.2测量工作的组织体系6

3.2.1测量人员工作分工责任制7

3.2.2测量的组织人员7

3.3测量设备的准备原则、校核与配备9

3.3.1测量设备的准备原则9

3.3.2测量设备的准备及校核9

3.4平面、高程控制点的布设10

3.4.1平面控制点布设的原则10

3.4.2平面控制点布设10

3.4.3高程控制点的布设10

3.4.4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放样11

3.5控制点、线的维护与检核13

3.6主要施工测量方法12

3.7沉降观测16

3.7.1本工程沉降观测的注意事项16

3.7.2现场监测项目、仪器及要求20

3.8技术精度要求21

3.9作业安全22

3.10竣工测量22

附图20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工程,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镇丰文山村,东邻土主镇,南界西永镇,西向重庆市大学城,北壤青木关镇,施工交通较为便利。

本工程共分为A、B、C、D、E、F、G、H、J九个区。

其中D区分为Da区和Db区,Da区主要由D-1#~D-6#楼六栋一类高层住宅及其附属裙房和集中商业地下车库组成;Db区主要由D-7#~D-11#楼五栋一类高层住宅及其附属裙房和D区地下车库组合而成;G区主要由G-1#楼(小学部及食堂)、G-2#楼(3#幼儿园)、G-3#楼(5#集中商业)及集中商业地下车库组合而成。

本方案为D区、G区工程测量定位方案。

工程名称:

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项目

工程地点:

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镇

建设单位:

重庆市公共住房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中国.重庆市设计院

监理单位:

重庆兴隆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地勘单位:

西北综合勘测设计研究院重庆分院

施工单位: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1.2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

本工程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镇丰文山村,东邻土主镇,南界西永镇,西向重庆市大学城,北壤青木关镇,距离规划建设中的沙坪坝大学城区位置在3分钟之内的车程便可到达。

施工交通较为便利。

1.3气象、水文

重庆市属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具春早夏长,秋雨延绵,冬暖多雾的特点。

多年平均气温为18.3℃,极端最高气温43℃,极端最低气温-1.8℃;多年平均降雨量1082.6mm,主要集中在5-9月,年平均风速1.3m/s,最大风速26.7m/s;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

拟建场地为斜坡地形,无地表水体。

大气降水主要向低处汇集流入城市污水、废水通过市政下水道汇入污水处理厂。

2.测量依据

1)依据本工程的设计施工图。

2)依据本公司的先进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3)依据国家现行的《规范》、《规程》和《建设规程施工质量与验收标准》。

4)依据我市常年的水文、地理特征和气候条件。

3.本工程采用的规范有: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验收标准《GB50300-2001》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测量放线的基本要求

a、测量放线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及设计要求;

b、实测要求:

全站仪做控制点、放桩位点,垂直仪竖向引线,经纬仪采用正倒镜穿线、水准仪控制标高、水准测量尽量采用等距离测量、钢尺做往返丈量(详测量控制平面布置图);

c、程序要求:

资料审核→内业计算→外业校测、平差→施工测量→自检、互检复核→报检验线;

d、测量范围要求:

按图纸、设计变更洽商内容控制控制桩位、高程、施测平面控制线、轴线、框(墙)线,门窗洞口及各种细部尺寸线,各大角转点处做垂直控制线,外窗口边做垂直控制线及为其它道路、管网控制线。

e、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信息和及时整改纠偏处理。

7)测量放线基本准则

a、认真执行国家法令、政策与法规,明确为施工服务的目的;

b、遵守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大线控制小线的原则;

c、严格审核测量起始数据的正确性,步步工作做到细致准确,将测量误差消除在允许范围内;

d、测量方法简捷、精度合理、相称的原则;

e、定位、放线工作必须严格自检、交接检;

f、紧密配合施工,团结协作、实事求事、认真负责的作风。

g、做好各种测量的资料的整理、保管、移交工作。

3.测量施工方法

3.1测量资料的收集与管理

3.1.1测量依据资料的收集

1)全面熟悉了解施工图纸,掌握设计意图,收集有关测量及关键点的数据资料。

2)控制测量的主要依据是建设方提供的外围高程和平面坐标控制点及资料,施工设计图纸及说明。

3.1.2测量资料数据的计算与校核

1)建设或监理方提供使用的一切数据,资料必须字迹清楚,数据明确;平面,高程点应明确属何种平面,高程体系;各方手续齐全方能使用。

2)图纸资料的关键点位和坐标要进行验算,以确定图纸坐标标定的准确性,保证能顺利实现施工控制网的建立,桩位的放设。

3)提供的资料上的点位应请建设或监理方代表实地比对书面资料一一指认交接确认,杜绝点位与实际资料名的对应错误而导致使用错误的现象。

4)建设方提供的数据资料在使用范围内,本施工单位将会同监理方一道进行点位检核,确认无误后使用。

5)所有的测量数据计算由承担相应责任的测量专业人员进行。

6)所有的测量计算数据制定核定制度,做到所有的成果资料均有人核定。

主要方法有复算校核、对算校核、几何条件校核和改变计算方法校核。

7)主要测量点、控制线点采用全站仪复测检核。

3.1.3测量资料的管理

一切的测量定位的原始资料要设立专人保管,建立借用制度。

收集整理并妥善保存工程施工过程的测量记录资料,随时以备查考和交工存档。

3.2测量工作的组织体系

3.2.1测量人员工作分工责任制

本工程主要为一类高层建筑物及附属裙房、地下室车库、小区综合管网、小区道路及其它附属设施。

施工作业面存在相互制约影响的情况,施工的区域又相对集中,点的保护尤为重要。

根据本工程施工任务的特点,测量工作主要划分为2个施工阶段,控制阶段与放样阶段。

因此,本工程测量控制按职责划分:

测量作业与协调→基线及主控点控制→施工测量放线

测量作业与协调——主要负责与建设或监理方代表的联络;测量资料、点位的交接;负责对测量控制组,施工测量放线组以及相关单位的协调,主要计算资料的检查复核工作;督促各项测量管理制度的执行。

基线及主控线控制——完成相关测量资料的收集,计算,建立本工程的平面主控点,高程施工首级控制点;负责主控点线的维护与检查,指导施工测量放线作业。

施工测量放线——利用已建立的主控点、高程点实现对各施工点的轴线给定,标高抄测,完成施工任务。

3.2.2测量的组织人员

 

组织机构人员名单表

姓名

工种

岗位职称

职责范围

备注

白向阳

技术负责

测量工程师

施工期间资料收集汇编

江静涛

测量负责

测量工程师

场内闭合导线、加密点、主控点和基础定位测量

罗有权

施工测量

测量员

楼层主控线、主控高程测设

罗有权

曹峻齐

施工测量

测量员

楼层主轴线、细部线、标高测量、放线

罗俊伟

曹峻齐

施工测量

测量员

施工过程测量复核、资料反馈

3.3测量设备的准备原则、校核与配备

3.3.1测量设备的准备原则

由于本工程主要以道路、高层建筑物、综合管网及其它附属设施为主,施工难度大,精度要求高,为保证测量精度,推广应用新的测量技术与设备,方能顺利完成施工任务。

目前高精度的全站仪集测角、测距、放线、电脑计算一体化于一身,能保证速度快,精度高的完成该类型工程项目测量工作。

因此,在本工程的施工控制以及施工放线过程中应广泛应用。

同时,因同区施工面积较大,施工首级高程控制点精度务必保证,满足施工的需要。

3.3.2测量设备的准备及校核

全站仪二台(型号:

索佳230RK);

水准仪四台(型号:

苏州一光DZS3);

激光垂准仪二台(型号:

苏州一光DZJ2);

卡西欧编程计算器5800P二台;

国标大钢尺四把(30M2把,50M2把);

国标小钢卷尺二十把

测量设备是国家强制鉴定的A类设备,鉴定周期一年,因此,本工程使用的所有设备在进场使用前均要取得鉴定合格,报监理备案后使用。

如仪器进场时在鉴定周期内,进场后,测量指挥要督促测量人员作自检、自查,确保仪器各项指标、功能正常,并做好检校记录。

3.4平面、高程控制点的布设

3.4.1平面控制点布设的原则

建立平面控制网首先要保证逐级控制精度,减少误差累积。

因此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控制到低级控制、由主控制线到加密控制线、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在施工控制过程中不能颠倒处置。

该工程所在地段原始地貌高差变化大,通视条件一般,因此,施工控制点采用导线形式布设。

导线等级为在建设方给点I级下加密II级导线,采用全站仪施测,并与业主提供的已知点位进行附合,经平差处理后报监理组织复测。

经复测确认后的成果方能用于指导施工。

附图(导线控制成果表、控制导线布设图)

3.4.2平面控制点布设

1)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依据,施工首级控制点采用闭合导线形式布设,总体平面控制采用全站仪施测完成,平差处理后标定各点数值,形成平面与文字记录并用于工程施工。

附图(导线控制成果表、控制导线布设图)

2)通过以上的测量工作,建立起本工程的总体控制点线,其它各施工放线工作可根据总体控制点线测量加密或放设。

控制网点相互需要通视并易于保护,各点距离应比较均匀,为每栋楼能有效施控。

埋点为钢筋或钢钉。

3.4.3高程控制点的布设

将高程控制点布设在土质坚硬不易受到外界破坏的地方(如塔吊底或施工范围边的混凝土面上),将场区内的高程点做导线平差,最后在符合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的范围内才可以使用。

做好场区水准点的联测。

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场区水准点,以判断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确保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

基坑内不少于三个水准点(标明相对高程),取所有水准点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基准标高。

每次引测标高除要作自身闭合外,同一层分几次引测的标高要联测校合。

控制点埋设示意图

注:

闭合导线平差计算表与高程平差计算表详见附表(导线测量平差表、导线高程计算表)

平面高程控制点布设图见附图(控制导线布设图)

3.4.4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放样

1)施工平面放样主要采用全站仪,放样中要做到各放样点均用第三点检核一次,将测量误差消除在允许范围内。

2)施工高程放样主要采用DSZ2型自动安平仪测设,同一高程点放样均往返观测,消除误差。

3)施工控制点要妥善保护,严禁扰动,如因施工需要确实要破坏或移动控制点时,新设点位必须与两个以上已知点进行联测,并经严密平差后才能使用。

4)测量仪器应由专人管理,专人操作,并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查,如误差超出规范要求,应及时、定期送有资质的部门校正,不得擅自调整仪器。

5)所有测量数据均须经两人独立计算,计算结果检核无误后才能用于放样。

6)作业数据记录应真实、清晰、整洁,不得随意涂改,并存档备查。

7)外业工作完成后应及时整理内业资料,报验监理复测批示,完善手续。

8)测量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高度的责任心,优良的职业道德。

9)作业应做好人身及仪器的安全保护工作,为确保测量成果精度,在不利的天气的时间段情况下,不得进行户外测量作业。

3.5控制点、线的维护与检核

1)建立维护制度

a、首先要建立对高程点、平面控制基点的定期检查、维护制度,划分维护职责。

基线点、主控制点由各施工区域做检核,施工初期每一个月检查一次,如无变化则可延长至二个月检查一次。

如有特殊情况则应随时检查处理。

首级高程点施工前期应每一个月检查一次,后期可适当延长。

如有特殊情况则应随时检查处理。

维护检查时间要求至结构施工完成为止。

b、在埋点(平面点、高程点)周边严禁随意开挖坑槽,避开汽车行驶路线,周边架设防护栏和做好警示标志,以避免人为破坏。

2)点位破坏后的处置

如在监测过程中发现平面、高程点有已被破坏或变形位移情况,立即对所测量记录情况进行使用追溯,以确定对工程施工部位的影响,及时发现错误和偏移情况,立即调整处理,并按相关职责立即尽快恢复该施工控制点位。

3.6主要施工测量方法

根据各工程部位的专项测量要求,在施工中编制相应的专门测量方案,有针对性的解决专项问题,主动理解配合完成设计意图,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

1)首先测设场地实测地貌,用土石方软件生成方格网,根据施工场地设计标高计算土方量。

根据设计所给的每个建筑的场平标高进行平场。

在基坑开挖时要考虑到放坡线。

2)桩基开挖放线,由于整个施工区桩基础存在形状不一、类型多、数量多等特点,给放样带来很大难度,考虑到放样速度和人员问题,可采用模具的方法来提高放样速度和精度。

具体做法如下:

a、场平:

在施工区域做好场地平整并压实,以便给放线做标记带来方便。

b、做模具:

为节约材料,可以将所有的桩的形状都刻画在一个透明的钢化玻璃板上,两头半圆的圆心留出预留孔(放样过程中主要是放出两个半圆的圆心),在模具的周边相应位置也预留和桩的形状对性的空洞,以便把桩的外围形状标记到实地上。

c、放样:

对于圆形桩放样一个圆心和其十字线(如下图所示),对于椭圆形桩,中间直线相接的形状主要是要放出两个圆心,放第二个圆心的同时也是对第一个圆心进行检查同样要放样其圆心十字线。

d、场中,每放完一个桩,要求在桩的边框做好标记并砌上砖块。

e、桩心偏移检查

在护壁完成后,根据各建筑物基础平面图,在护壁上放出地梁、墙肢轴线,轴线通过外控,在轴线向外引线,并做好标记,然后用经纬仪穿线。

3)地下车库施工测量控制,本工程在地下车库施工阶段,施工测量采取外控法,首先依据控制点结合总平面图,通过全站仪放线,测设出各个楼房的测量控制线,并采取多余观测(多余观测:

测量放线结束后对已知控制点进行再次观测,用于避免放样过程中对仪器碰撞发生的错误)进行坐标的复核,测量误差严格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在建筑外设置控制桩,以便于观测和保护,保护好各个控制桩,然后依据此条控制线横向、纵向放样出各细部轴线及边线等。

4)上部结构施工,测量控制主要采取内控测量法,在工程结构楼板上设置控制点,利用激光经纬仪或者垂直仪通过楼板预留洞垂直向上投点施测。

①首层内控点的做法:

在±0.00层楼板面内控点处设置预埋钢板埋件,而后在钢板内控点处作永久性记号,每次由此点垂直向上投点时垂直仪均安置在钢板的记号上,在每层内控点设置后要进行精确的测边、测角检验,以充分保证各内控点的精度。

②内控点的垂直传递:

在施工上一层楼板时预先在上层楼板内控点相应的位置预留150×150方洞(留洞位置应保证能使下层控制点上仪器视线垂直向上投测时顺利穿过预留方洞),具体内控点垂直传递方法如下:

a.在下层预埋钢板中心坐标点位置(内控点)处将激光经纬仪置对中,整平,对点后将仪器反复精平。

b.在仪器天顶上方的预留洞口上面设置有机玻璃目标分划板。

c.进行仪器调焦,使上面的目标分划板上的参考坐标X、Y轴呈现最佳清晰状态。

d.操作人员用对讲机指挥上方人员移动目标分划板,先使望远镜的十字丝与分划板上的X、Y轴平行,再使望远镜的十字丝原点与分划板上的X、Y轴的交点相重合。

e.将仪器转动90°、180°、270°重复上述操作。

f.在板面所有内控点的投测工程都完成后,用经纬仪、钢尺量测点角度、距离,检查角度之差≤±5〞,距离闭合差≤±3㎜。

③楼面平面放线,在各楼层控制点确定并验核后,保证其角度和距离的闭合差在规范要求之内,利用内控点穿出主要控制线,再放样各细部细线,最后放出墙、梁、柱边线,每次放样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并实测出各楼梯间、外墙大角的位移量,将所有测量成果资料存档、留底。

5)工程测量标高控制

①地下车库施测前利用业主指定城市水准点向下施测并校核底板标高。

②本工程地上主体结构施工,水准标高控制采取逐层传递法,施测控制标高时,从测量预留洞垂直悬吊50m钢卷尺,用两台水准仪上下同时读数,并算出其控制标高,作出标记,在悬吊钢卷尺时,注意钢卷尺的张力、温度、尺长的改正。

楼层向上施工,均在钢筋上控制+500标高(结构)从控制标高向上量距时,读差小于等于±2mm,水准仪抄平时,误差应小于等于±2mm,两次累积误差应小于等于±4mm。

6)平基、小区内道路管网施工测量控制,根据控制网在平基前测设方格网,测设的数据以便土石方开挖平基的计量。

平基时严格按照设计高程控制平基场地标高。

道路管网用全站仪放样测设其中线、终点,并控制标高。

7)垂直度检查,采用两台经纬仪同时观测的方法,分别置经纬仪于观测建筑物的两侧,分别将两台经纬仪的十字丝的纵轴平行于观测建筑物,依次从建筑物底部观测至其顶部,检测其偏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7沉降观测

3.7.1本工程沉降观测的注意事项

本工程为高层建筑物、管网等施工,在进行沉降观测时,要注意转点标高的引测无误。

(1)沉降点的位置

设置沉降观测点的数目和具体位置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确定,在图纸会审阶段,施工单位、监理与设计院进行协商初步确定沉降点设置方案;待基础施工完成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为较好地进行沉降观测,施工现场内埋设的水准基点应有利于直接引测,且数量不少于两个,另外,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

每次进行沉降观测时,事先核查基准水准点是否发生异常变化,正常后才能进行施测。

沉降点的埋设方式为:

采用埋设装卸式沉降观测点(如下图所示),并按设计设定高程埋设,待模板拆除后,精确找出高程。

(2)沉降点的测量

本工程沉降测量由专职测量员组织实施,沉降观测采用DSZ2光学水准仪进行测量。

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时间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致使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结果。

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

主体施工阶段每上升一层施测一次,主体结构竣工后每月不少于一次,工程竣工交付业主使用前还需与监理共同观测一次后向业主进行沉降观测数据的移交。

以此反映出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

(3)沉降观测的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

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确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4)统计表汇总

a.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

b.绘制各观测点中沉曲线;首先建立下沉曲线坐标,横坐标为时间坐标,纵坐标上半部为荷载值,下部部为各沉降观测周期的沉降量。

将统计表中各观测点对应的观测周期所测得沉降量画于坐标中,并将相应的荷载值也画于坐标中,连续,就得到对应于荷载值的沉降曲线。

c.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

测量小组必须将每次观测结果及时向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进行汇报;若出现明显沉降量的变化或不均匀沉降时,技术负责人还应及时与设计、勘察部门联系,确定进一步观测的方案。

3.7.2现场监测项目、仪器及要求

(1)监测项目

本工程的检测项目主要是各栋楼、车库、高填方路基的沉降观测。

①楼房、车库部分

楼房、车库基础为桩,在一般情况下不会产生很大的沉降变形,但由于地基、土壤或岩石的性质比较复杂,在重力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缩现象,引起不同程度的沉降和变形。

为了了解楼房、车库的沉降变形情况,必须对其进行沉降观测。

为进行其沉降观测,在施工时必须事先用圆头锚钉埋设沉降观测点。

沉降观测点埋设在立柱上。

一般在砼浇筑结束后、初凝前埋设。

当每个沉降观测点埋设稳定后,用高精度水准测量对各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进行首次观测,确定各沉降观测点的起始高程。

定期对沉降观测点进行观测。

最后绘制其沉降变形图。

②高填方路基部分

水准点布置的要求:

水准点要求选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的地点,并埋设砼水准标石,以便在路堤施工时进行沉降观测。

(2)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定期校核,必须满足测量精度要求;水准测量采用DSZ2水准仪,配用5M长的红、黑面木质水准尺。

水准尺各部分转动灵活,望远镜制微动螺旋作用应可靠,调焦镜运用及目镜调节不能有明显的晃动现象。

每次观测前除检验圆水准器、十字丝位置正确性,自动安平水准仪补偿器灵敏度等项目处,必须正确进行I角的检验。

DSZ2型水准仪不应超过20"。

水准尺必须装有圆水准器,不符合要求不能使用。

若尺子前、后有倾斜,加上风的影响,则尺寸子上3~5m处的读数可达5~10mm的误差影响,这样就失去了沉降观测的精度意义。

(3)沉降观测要求

沉降观测采用DSZ2型水准仪,以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的几何水准测量高程。

观测频率视不同时期而定,其中填筑期为每日观测1-2次,预压期第1-4周隔日观测1次;预压期第四周至第三个月每周观测1次;预压期第三个月以后至上路面完毕后每半个月观测1次。

(4)量测数据分析和信息反馈

将量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绘制时间一位移曲线,一般情况会出现下较长所示两种时间一位移曲线。

图(a)表示绝对位移值逐渐减小,说明支护结构趋于稳定,表明边坡稳定可靠。

图(b)表示位移变化异常,出现反弯点说明出现严重变形,采取加强措施,确保安全;严重时施工人员须迅速撤离施工现场,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3.8技术精度要求

1)平面控制水平角观测测角中误差满足M=±5″。

2)主轴线正交角应在90°±5″以内。

3)距离丈量相对误差满足1/30000。

4)水准测量应满足四等测量精度要求。

5)使用的测量仪器应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定期作相应检验和校正,以确保测量精度。

3.9作业安全

施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施工安全规程,注意保护人身与仪器设备安全。

危险区及高空作业应采取必要安全措施,严禁违章操作,违章进入施工现场。

3.10竣工测量

工程竣工时,应会同监理、业主代表等,按设计及质量验收规范进行平场竣工实地测量,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根据设计图纸及其它文件进行竣工图的绘制。

(1)竣工总图的实测,宜采用全站仪测图及数字编辑成图的方法。

(2)竣工总图中建筑物细部点的点位和高程中误差,应满足规范要求7cm与3cm。

(3)竣工总图的实测,应在已有的施工控制点上进行。

当控制点被破坏时,应进行恢复。

(4)对已收集的资料应进行实地对照检核。

满足要求时应充分利用,否则应重新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