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docx
《中考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复习
2014年中考化学备考建议
勉阳中学刘永安2014年3月15日
一、2013年陕西中考化学试题特点
2013年陕西中考化学试题的考查内容以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及生存环境和社会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化学问题为载体,体现出化学知识的实用性。
重视化学基础知识、突出学生学习能力、关注化学实验探究、贴近生活实际。
没有出现偏题、怪题和人为编造的繁难试题。
1、凸显化学与社会热点问题的联系
试题有很多亮点,首先,综合性增强,知识覆盖面增大。
主要体现在选择题的各选项的设置,填空题考查容量增大。
而且每题均围绕用语考查;15题集中一个知识主线,如12题集中所有化学考查基础实验。
另外,加强以实验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也是亮点之一。
同时,去年的试题注重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如“棉纤维真丝的鉴别”、“水的硬度”、“治疗胃酸过多”、“燃料问题”、“汽车用金属”、“工厂酸性污水的处理”等。
试题凸显化学与社会热点问题的联系,如10题“两会对陕西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要求”、“雅安地震后水处理”、“甲醇燃料”、“洛川苹果”、“海边贝壳资源的利用”、“汽车”等。
试题突出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20题渗透推理的学习方法,18、19、22渗透构建网络的学习方法。
这些试题为复习提供了思路,为高中进一步学习及教学指明了方向。
2、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整套试卷考查全面,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覆盖了初中阶段学生应掌握的化学用语、实验基本操作、科学探究及简单计算能力等知识点。
如9、15题是对课本中实验的整合,12题考查化学用语的准确应用,17题对溶液知识的理解应用、18题实验现象描述,20题贝壳制烧碱、22题溶液混合后成分的探究等,都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化学基本素养。
考法灵活多样,题目新颖别致。
如16题肥料施加,18题实验现象描述,22题废液混合成分确定以及23题化学试剂标签与实际是否相符的推测,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实验题在试卷中占比较大,体现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第9、15的基础实验、21题氧气的制取及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均是课标中要求掌握的实验,此外,试题内容推陈出新,更加注重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实验评价。
3、突出学科特点注重实验创新
试题突出学科特点,注重实验创新、整合、学科综合。
如第9题取材于教材和学生生活,第15题除杂、干燥、分离、鉴别等综合实验考核;第19题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考查学生运用物理和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2题以初中化学教材的有关内容为基本素材,以探究盐与碱反应的教学片断为背景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探究教学的全过程,考查学生酸碱盐的性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方程式的书写、试验后废液的处理等环保知识。
试题关注社会热点,注重联系实际。
如选择题、填空与简答16题、20题等试题结合两会精神和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等理念,以及雅安地震、洛川苹果、当前进入千家万户的小轿车等学生所熟悉的素材为载体,灵活考查了燃料、质量守恒定律,人体有机营养素、微量元素,金属材料等化学常识。
4、记忆性题目减少灵活应用性题目增多
去年化学能力试题难度适中,对实验考查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
例如第22题引导学生通过对反应现象分析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并通过所学知识对猜想进行合理的验证,最终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20题考查到贝壳高温煅烧后的产物与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原理。
相关实验题目从多角度、多层面考查考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突出了科学探究的理念。
此外,记忆性题目减少,灵活应用性题目增多都是试题中的亮点。
试题引导学生用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生活、生产、科学发展中的化学问题。
如试题涉及到空气问题时,从全国各地常出现的雾霾天气入手引入了PM2.5及减少这种污染的措施判断等;第16题针对植物的症状,选择化肥问题等
5、实验探究题难度略有降低
去年的中考化学试题保持了试题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体现了遵循课标、注重基础、重视实验、稳中求活的特点,试题紧扣课本、贴近生活、指导教学。
例如,选择题中既涉及到实验基本操作的考查,又涉及到实验综合能力的考查。
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基本知识点,又要深入理解和分析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具体问题。
填空及简答题作为主观试题,其中以“雅安地震”事件为背景,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继续考查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实验及探究题抓住了化学学科的特点,重视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及运用实验知识分析解决新的实验问题能力的考查。
实验探究题继续2012年对酸碱盐知识中酸与盐、酸与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组成的探究,相比较2012难度略有降低。
计算及分析题出现的是锌粒与稀盐酸的反应,涉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溶液溶质质量的计算,并在第2小问考查了盐酸的挥发性,计算难度有所降低。
2014中考化学命题趋势
2013年是新版教材使用的第一年,经过这一年的平稳过渡,为老师与学生们备战2014年中考指明了方向,不论是在讲解知识或题目时,抓本质,注重回归教材。
今年中考中,五大模块的比重应该变化不大,还是以物质的构成与变化、身边化学物质、化学实验为主,体现教材或考试说明中变化的地方。
有60%左右的简单题,保证学生得到一定的分数,20%的难题中有一定的比例会为教材中实验的变形。
二、当前化学复习存在的问题
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化学用语的书写和运用能力不准,
2、图表处理不准,
3、提取信息、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准
4、实验设计能力不准,
5、语言归纳和表达能力不准。
在备考阶段要避免上面错误。
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型特征不够明显2.教学理念走入误区
3.问题设计质量不高4.教学语言不太精炼
三、2014年中考复习建议
依照教材全面复习是考试的基础,决定着能否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
复习时要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提高成绩和思维的能力。
全面复习基础知识,要起到记忆准确、理解到位和应用灵活的作用。
所以在引导学生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目标
1、明确中考化学的考试内容和要求
考试内容:
人教版《化学》上下册
基本要求:
《考试说明》
考试范围:
《化学课程标准》五个一级主题下属的十九个二级主题
试题背景资料的选取不受《课标》和教材的限制
2.明确复习的主体:
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课堂、课后参与化学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决定复习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师必须做到两点:
一是了解学情,
二是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了解学情:
提高教学针对性
(1).了解学生的课堂听讲状况,把控和及时调节课堂节奏。
(2).了解所带学生的作业情况:
哪些书写混乱,不注重格式;哪些基础较差,哪些作业或试卷错题没有改正或者标记。
(3).了解学生的每次化学测验成绩
调动学生积极性
(1).尊重学生
努力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教师必须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堂课,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一个学生都投以信任的目光,对待所有学生都应一视同仁。
尤其是对待后进生不但不要歧视,而且应有较强的教育耐心,让每位学生感受到被尊重,体验到或大或小的成就感。
(2).引起学生的注意
精彩故事、新闻事件引入,实验录像、微观动画、听写、默写、板演、学生讲评、互评、学生批改试卷、小组合作、表扬…….
3.明确教学的主导——教师
•我们了解学情、熟悉教材及课标、研读考试说明,是因为教学的基本要素“学生”、“教师”、“课程资源”三者的有机结合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完成的的,这样做可以提高复习针对性,打造高效课堂,这也是教育一直追求的目标。
•精心备课:
是高校课堂的的前提。
•认真批改作业:
发现问题。
•做好试卷讲评课:
复习知识、讲解方法、练习审题
•做好作业检查:
有检查才有落实,有落实才有效
4.明确复习计划
第一轮:
4月初至5月中旬,按章节内容进行纵向复习。
指导思想:
立足基础、全面覆盖、建立体系、抓好落实。
第二轮:
5月中旬至6月上旬,依据知识点进行横向复习。
指导思想:
巩固基础、完善体系、提高应用能力。
第三轮:
6月中旬,查漏补缺,提高综合能力
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中考成绩
改变课堂教学,让教学的步调慢下来,
留给孩子思考和改正错误的时间。
研磨课型、精心备课、调动学习、重在落实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问题主线、思维核心
课堂:
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主阵地。
作业:
有效是前提。
考试:
发现问题的有效途径。
效率:
是上述环节的核心。
信心是前提,基础是关键,
审题是核心,细节定成败。
复习课常见三种课型
1、单元复习:
回归课本抓重点
2、专题拓展:
专项训练抓难点
3、试卷评析:
综合测试抓考点
基本要求:
少讲多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例题典型;讲评有针对性;
语句简练;板书要规范
时间安排:
读----5分钟左右,讲---10分钟左右,
练----15-20分钟,评---5-10分钟。
1、依据基础
一是要以教材为依据,按照教材的章节从前到后的顺序进行复习,展现知识由易到难的递进过程,进一步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知识的内涵及外延,使自己的认识在新的循环中进一步提高分析和应用能力。
二是要依据《考试说明》的基本要求,针对知识点设计对应的复习和训练,不要盲目做很多很难的试题,以免影响复习的积极性。
2、全面覆盖
一从广度上把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漏掉,而且还要注意知识点的前后联系,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呈现方式和考查的角度,进行全面细致的训练。
二从深度上要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明确各知识点考查的基本要求,还要对照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分析各知识点的实际考查水平,挖掘和拓展知识内涵,依据基本要求和中考实际设计相应的复习深度。
还要关注以生产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为情景考查化学知识,强调知识的转移和应用,如环境保护、PM2.5、水污染、酸雨、温室效应、白色污染、土地沙漠化问题、能源危机、新能源、绿色化学、防火防毒、维生素、微量元素、人体健康、药品事件、科学新发现、突发事件和新技术等题目体现了化学的应用性,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理解与掌握,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品质。
3、建立体系
一建立知识体系,对单元知识点进行归纳梳理,找清相互之间的联系,构建单元知识框架图,也可以打破教材章节不断融合,形成较好的知识体系。
二是形成方法体系,知识点的考查是通过习题呈现的,在知识梳理和习题训练中,要不断的归纳解题方法和提取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和方法体系。
4、抓好落实
一是知识落实,对基础知识不仅要记忆准确,还要准确把握内涵和外延,熟练的进行分析和应用。
二是训练落实,要有选择性的做题,通过练习培养自己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理解知识,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思路,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2014年中考备考建议
(一)明确目标
1、明确中考化学的考试内容和要求
考试内容:
人教版《化学》上下册。
基本要求:
《考试说明》考试范围:
《化学课程标准》五个一级主题下属的十九个二级主题
2.明确复习的主体:
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课堂、课后参与化学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决定复习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师必须做到两点:
一是了解学情,二是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了解学情:
提高教学针对性
(1).了解学生的课堂听讲状况,把控和及时调节课堂节奏。
(2).了解所带学生的作业情况:
哪些书写混乱,不注重格式;哪些基础较差,哪些作业或试卷错题没有改正或者标记。
(3).了解学生的每次化学测验成绩
调动学生积极性
(1).尊重学生。
努力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教师必须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堂课,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一个学生都投以信任的目光,对待所有学生都应一视同仁。
尤其是对待后进生不但不要歧视,而且应有较强的教育耐心,让每位学生感受到被尊重,体验到或大或小的成就感。
(2).引起学生的注意。
精彩故事、新闻事件引入,实验录像、微观动画、听写、默写、板演、学生讲评、互评、学生批改试卷、小组合作、表扬…….
3.明确教学的主导——教师
我们了解学情、熟悉教材及课标、研读考试说明,是因为教学的基本要素“学生”、“教师”、“课程资源”三者的有机结合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完成的的,这样做可以提高复习针对性,打造高效课堂,这也是教育一直追求的目标。
•精心备课:
是高校课堂的的前提。
•认真批改作业:
发现问题。
•做好试卷讲评课:
复习知识、讲解方法、练习审题
•做好作业检查:
有检查才有落实,有落实才有效
(二)1、常犯错误问题
从过去几年的中考情况来看,学生的知识缺陷可以归纳为五个不准:
化学用语的书写和运用能力不准,图表处理不准,提取信息、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准,实验设计能力不准,语言归纳和表达能力不准。
在备考阶段要避免上面错误。
(三)2、客观分析学生
在备考冲刺阶段,我们都会进行十几次的模拟训练,学生要对自己的化学成绩认真分析,丢分的原因在哪里,是知识的漏洞还是对题意理解不到位,还是表达上有欠缺,分类找出来,及时让老师进行指导,克服这些问题,复习时让学生可以参照考试说明,记准各章节的基础知识。
(四)研读考试说明
回顾教材,温习考试说明中所列考点,研究其中的题型、示例是非常重要,通过说明认识中考化学试卷的形式,试题的难易程度等。
了解考查范围及重难点,可以让学生一手拿教材,一手拿说明,参照说明上的引导,细读相关内容。
例如,在质量守恒定律中要求探究过程,就到书上找相关的实验、图片、文字说明,在大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板块,按照题意找出答案。
(五)文字表述能力训练
中考化学有36分的非选择题,要求学生用初中所学的化学用语、相应的文字,表达对化学的认识,而学生对这部分题往往不是答不全,就是写了很多却不是得分点,有的学生干脆放弃,因为这样的题只有一分,但对于想在化学提高分数的考生来说,就显的很重要,化学的表达并不完全等同于文科表述,还要会用所学的化学用语,化学用语的表述比较严密,稍微错一点都可能得不到分数。
(六)精讲精练,不押题
最后复习阶段,应从典型题引路。
根据中考题型为依据,找相应题型训练,查缺补漏,在复习中把试题进行分类,并有针对性的训练。
如,选择题,大部分属于知识点覆盖,可得基本分,只有两三道题稍有难度,将模拟试题中选择题整理,看有哪些考点和出现的形式可做规律性的探索,这样还能提高一定分数。
切忌不要关注局部章节。
(七)时间安排
3月底结束新课,采取三轮复习。
第一轮:
4月初至5月中旬,按章节内容进行纵向复习。
指导思想:
立足基础、全面覆盖、建立体系、抓好落实。
第二轮:
5月中旬至6月上旬,依据知识点进行横向复习
指导思想:
巩固基础、完善体系、提高能力。
第三轮:
6月中旬,查漏补缺,提高综合能力。
2014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