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85114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2.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教学设计.docx

《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教学设计.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教学设计.docx

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诚实守信”这个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

文体均为记叙文,通过三个感人的故事,让学生明白,诚信是做人基本的道德要求,只有诚信才会赢得信任。

同时,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就要学习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是时代的要求。

《守信》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感人故事。

宋庆龄为了等小珍来学折纸花篮,坚决拒绝了父母的建议,在家等了一天。

尽管小珍没有来,但是宋庆龄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做到了诚实守信。

《不瞒真情》写的是著名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告诉我们遇事实话实说,对老师、对父母、对上级不隐瞒真实的情况。

不瞒真情是诚信的重要表现。

《信任》写了一次奇妙的购物经历:

靠着一块简单的告示牌指路,来到了果园,带路去桃林的是狗,躺在收钱箱旁边的是一只大花猫。

一拨又一拨的客人来了又去……在这件趣事背后,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

古诗《乐游原》展示了在夕阳的映照下,西天绚烂的晚霞发出夺目的光彩,古原苍茫的气势,开阔的视野。

“语文乐园”基础部分安排了三类练习:

一类是积累词语、名言警句;第二类学写请假条;第三类自主阅读成语故事。

“探究与发现”中理解一字多义。

口语交际围绕话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会大胆、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习作“学写日记”让学生能准确掌握日记的格式,学会写日记,激发写日记的兴趣。

本单元的学习,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诚信是做人基本的道德要求,从小就要学习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知识与技能

1.学会30个字,认识40个字。

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相关词语,体会理解词语的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乐游原》。

3.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

4.通过语文乐园的学习,引导学生积累词语,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5.学写请假条。

6.学写日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天天写日记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讨论、交流来理解课文内容。

2.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课文描写的意境,加深理解。

3.通过摘抄、读读背背来积累语言。

4.通过对话交流,完成口语交际,通过写作实践,完成习作练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明白诚信是做人基本的道德要求,从小就要学习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1.掌握要求学会和会认的字。

2.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词语,逐步培养学生了解词语的能力。

3.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学习积累运用词语、句子。

5.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能将自己的想法说清楚,感悟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

13守信2课时

14不瞒真情2课时

15信任2课时

古诗诵读乐游原1课时

语文乐园五5课时

教学内容

守信

2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会“守、庆、岁、班、拾、摇、劝、钟、晚、惜”10个字,认识“龄、篮、哼、剪、糊、拗、倔、惋 ”8个字,学习多音字“教、强”。

学习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情不自禁、神秘、倔强”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悟通过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心理活动、性格特点的写法。

养正

培养目标

养趣: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宋庆龄为什么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原因,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1.学会“守”等10个生字,认识“龄”等8个生字,学习多音字“教、强”。

学习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情不自禁、神秘、倔强”等词语。

2.感悟通过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心理活动、性格特点的写法。

教学难点

了解宋庆龄为什么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原因,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教学过程

预设与生成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龄、篮”等8个生字,会写“守、庆”等10个字。

2.学习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情不自禁、神秘、倔强”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1.读准本课生字词读音,正确书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

1.翘舌音“守、钟”、平舌音“岁”、边音“篮”和后鼻音“庆”的正确认读。

 端正、美观地书写“摇、班、晚”等字。

2.学习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情不自禁、神秘、倔强”等词语。

一、激趣导新

1.激趣: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人(板书“宋庆龄”三个字,并提醒学生注意“庆”,“龄”两个字都是后鼻音),这是一个伟大的名字。

来,咱们一起读一遍。

2.交流:

将你课前搜集的有关宋庆龄的资料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3.导新:

宋庆龄是被海内外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毕生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

4.板书课题:

指名读,齐读。

二、自学互动

1.自读识字:

 

(1)小声试读:

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连贯。

 

(2)小组合作:

互查字音、词语认读、生字书写。

守信宋庆龄八岁同班收拾摇头劝说傍晚惋惜花篮哼起歌儿

剪刀糨糊教拗不过倔强

情不自禁期待神秘

方法指引:

1.检查读音:

先由A检查D,B检查C;再A、B互读,最后小组齐读。

2.研究字形:

A指导C、D观察,B总结关键笔画和形近字。

3.全班交流:

每组以1个字为例,按照音、形、记法、提醒的顺序,由C或者D同学汇报。

(4)交流反馈:

你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字?

①“钟”是翘舌音,“拗”读niù;“倔”在这里读jué,不读juè。

②“晚”的右边是“免”,不要多写一点;“惜”的右下部分是“日”,不要写成“目”。

(5)齐读词语。

2.再读感知:

(1)把词语朋友送入文中,再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2)标出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学生说清故事中的时间、人物、事件。

课件出示:

(       )准备去伯伯家做客―→想起(     )―→说服(     )―→(     )

三、和谐发展

1.在故事的结尾,我们知道了宋庆龄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其实,文章中有一句话能明确告诉我们什么叫“守信”。

请快速读课文,找出文中直接解释“守信”的句子,并划上横线。

预设:

生1:

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2.自由大声地读一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小庆龄答应了谁的什么事?

3.约定好了以后,小庆龄有什么反应?

心情怎样?

(板书:

高兴地答应)

4.一起用高兴,期待的语气来读一读第二段吧!

5.小结:

第二天很快就到了,小庆龄是怎样遵守这个约定的呢?

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悟通过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心理活动、性格特点的写法。

2.了解宋庆龄为什么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原因,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学习重点

学习课文,感悟通过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心理活动、性格特点的写法。

学习难点

了解宋庆龄为什么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原因,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复习: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这一课中的生字词朋友,你还认识他们吗?

3.导入:

第二天很快就到了,小庆龄是怎样遵守这个约定的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读悟学文

(一)自读感知:

1.谁来给我们大家读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宋庆龄是怎样遵守这个约定的呢?

2.交流反馈。

抓住重点词(一……就、收拾、准备、等着)体会读,引导学生感受“准备的充分”。

3.小结:

小庆龄做了充分的准备,快乐地遵守着约定,她答应了小珍的事,正在做到呢!

咱们来读读这一段吧!

学生齐读第3自然段。

4.这种准备就是在遵守约定,回扣“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齐读该句。

(二)合作释疑:

1.请同学们默读第4-10自然段,思考:

还有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宋庆龄的诚实守信的?

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

A、D,B、C互读文章。

C、D同学把自己的想法说给A、B同学听。

A组织讨论,

B同学代表小组发言。

2.交流汇报。

生1:

我们今天要去伯伯家玩。

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

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宋庆龄非常想去这位伯伯家?

(引导学生关注“一直”等关键词语)

②教材补白:

小庆龄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

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③教师小结:

庆龄是多么想去伯伯家呀!

多么想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

可是,当她想起自己和小珍有约时,她提醒自己——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生2:

宋庆龄摇摇头:

“不行,我和小珍约好了的。

①读一读庆龄的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说明庆龄打算留下来的态度非常坚决。

②指导朗读,体会此时宋庆龄态度的坚定。

③教师小结:

是呀!

答应小珍的事情怎么能做不到,怎么能让小珍扑空呢?

庆龄在心里坚定地说——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从庆龄的动作和语言中我们体会到了她的诚实守信。

(三)自读感悟:

1.小庆龄一个人留下来了,空荡荡的房子,只听见嘀嗒嘀嗒的钟声,小庆龄等待着小珍,在等待的过程中小庆龄又是怎样遵守约定的?

请大家自由读读11段。

2.引导:

这段文字中还有许多次等,画出这些词,体会一下。

3.学生反馈。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体会:

等了好长时间,再等等,左等右等,一直等)

4.师生合作读感受等待的过程,体会等待时的耐心。

启发体会:

时间在等待中慢慢过去了!

小庆龄又是怎么在等啊!

课件出示:

宋庆龄一会儿看看墙上的挂钟,一会儿跑到门口去观望,可是左等右等,一直等到下午,小珍还是没有来。

5.小结:

小珍没来,小庆龄等,还不来,继续等,依然没来,坚持等,从早上一直等到下午这样漫长的等待,需要的是什么啊?

——耐心。

这个等可不是简单的等候,而是一诺千金、言而有信。

因为小庆龄心里一直在告诉自己——答应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在漫长的等待中,她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承诺。

过渡:

妈妈惋惜地说:

“早知道这样,你跟我们一起去伯伯家就好了。

师:

什么叫“惋惜”?

妈妈为什么会觉得“惋惜”?

我们的小庆龄觉得惋惜吗?

预设:

生1:

宋庆龄说:

“我既然答应了小珍,就要等她。

如果小珍来了,我不在家,以后就没有人相信我了!

①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指导朗读,体会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

③教师小结:

庆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语言在告诉爸爸妈妈——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生2:

“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的好孩子!

”妈妈笑着说。

①设疑:

没能去那位伯伯家,没能看到可爱的鸽子,庆龄不感到可惜吗?

②从妈妈的夸奖中你体会到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高尚品质,能够做到诚实守信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③教师小结:

此时,庆龄的感受就像鲁迅描述的:

“守信的人是最快乐的,诚实是最天真的。

此时的庆龄虽然不能到伯伯家去,不能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但是她的心里是甜甜的,因为她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三、和谐发展

1.请你设想一下,如果小珍知道了这件事,她会说些什么?

试着写一写。

2.全班交流。

3.总结:

诚信是道路,随着开拓者的脚步延伸;诚信是智慧,随着博学者的求索积累;诚信是成功,随着奋进者的拼搏临近;诚信是财富的种子,只要你诚心种下,就能找到打开金库的钥匙。

希望我们都能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作业

设计

分层作业

C类:

 

1.正确书写10个生字及相关词语。

2.能把课后生字组成课文中的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B类:

能向大家生动的讲述这个故事。

A类:

体验日记:

宋庆龄等了小珍一天,小珍也没有来。

你怎样看待这件事?

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宋庆龄:

(1893—1981)海南省文昌县人,我国杰出的女政治活动家,世界和平运动活动家。

早年求学美国。

1913年担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时,就开始了革命生活。

1915年和孙中山先生结婚。

在此后的70多年里,宋庆龄始终不渝地致力于中国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事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她曾担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和名誉主席。

宋庆龄一直热情关注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长期主持中国救济总会、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

宋庆龄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被国际上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

1950年,宋庆龄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领导成员,1951年,宋庆龄接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将10万卢布奖金全部捐赠中国福利会作为创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之用,1952年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主席。

1981年5月,中共中央批准她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教学内容

不瞒真情

2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会“刻、诚、离、宜、筝、题、敏、眉、烦、顿”10个字,认识“瞒、舍、恳、捷、尤、副、陶、醉、偷、骗 ”10个字,学习多音字“假”。

学习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真情、诚恳、苦思冥想”等词语。

能用“情不自禁、陶醉”写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悟通过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

养正

培养目标

养德:

通过学习课文,懂得遇事要实话实说,不隐瞒真实的情况。

培养良好的习惯品质,懂得不瞒真情的可贵之处。

教学重点

1.学会“刻”等10个生字,认识“瞒”等10个生字,学习多音字“假”。

学习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真情、诚恳、苦思冥想”等词语。

能用“情不自禁、陶醉”写句子。

2.感悟通过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难点

懂得遇事要实话实说,不隐瞒真实的情况。

培养良好的习惯品质,懂得不瞒真情的可贵之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教学过程

预设与生成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瞒、舍”等10个生字,会写“刻、诚”等10个字。

2.学习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真情、诚恳、苦思冥想”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1.读准本课生字词读音,正确书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

1.翘舌音“诚、筝”、平舌音“醉”和前鼻音“敏”的正确认读。

 端正、美观地书写“离、眉、顿”等字。

2.学习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真情、诚恳、苦思冥想”等词语。

一、激趣导新

1.激趣:

你有过弄虚作假的行为吗?

如抄袭别人的作业、考试舞弊……

2.交流:

你是怎样看待这种行为的?

3.导新: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犯类似的错误,不过,只要虚心改正,

还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著名的文学家老舍,童年的时候也犯过这种错误,他又是怎样做的呢?

4.板书课题:

指名读,齐读。

师:

“瞒”是什么意思?

——隐瞒不告诉别人。

师:

课题是什么意思?

课文中是谁不瞒真情?

为什么不瞒真情?

结果怎样?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在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自学互动

1.自读识字:

 

(1)小声试读:

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连贯。

 

(2)小组合作:

互查字音、词语认读、生字书写。

刻苦诚恳形影不离气候宜人风筝题目文思敏捷紧锁眉头不耐烦

眉眼顿开不瞒老舍尤其陶醉那副偷偷地弄虚作假欺骗

吹拂纸鸢五颜六色触景生情苦思冥想眉飞色舞情不自禁

方法指引:

1.检查读音:

先由A检查D,B检查C;再A、B互读,最后小组齐读。

2.研究字形:

A指导C、D观察,B总结关键笔画和形近字。

3.全班交流:

每组以1个字为例,按照音、形、记法、提醒的顺序,由C或者D同学汇报。

(4)交流反馈:

你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字?

①“醉”是平舌音,“宜”读yí,不读yì。

②“宜”的下面里面有两横,不要多写或少写;“顿”的左边末笔是竖提,不要写成“乚”。

(5)齐读词语。

2.再读感知:

(1)把词语朋友送入文中,再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2)标出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和谐发展

1.自由读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介绍老舍和高煜年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2、他们为什么能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呢?

(联系上文理解:

老舍学习刻苦、待人诚恳。

)相机理解词语:

形影不离、刻苦、诚恳。

3.指名读1自然段,读出感受。

4.自由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5.交流反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1)北京初春空中的风筝很多。

(几乎每天都飘满了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风筝。

(2)明白老师“触景生情”,出了“说纸鸢”的作文题目。

6.齐读。

7.小结:

语文老师出了个《说纸鸢》的作文题,老舍和高煜年完成的怎么样呢?

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悟通过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

2.懂得遇事要实话实说,不隐瞒真实的情况。

培养良好的习惯品质,懂得不瞒真情的可贵之处。

学习重点

学习课文,感悟通过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

学习难点

懂得遇事要实话实说,不隐瞒真实的情况。

培养良好的习惯品质,懂得不瞒真情的可贵之处。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复习: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这一课中的生字词朋友,你还认识他们吗?

3.导入:

看着满天的风筝,老师触景生情布置了一个“说纸鸢”的作文题,老舍和高煜年各有怎样的表现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读悟学文

(一)自读感知:

1.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

请大家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将老舍的表现用横线画出来,高煜年的表现用波浪线画出来。

2.交流反馈。

师:

写作文时,老舍表现得怎样?

生1:

老舍文思敏捷,不一会儿就写好了。

师:

老舍不一会儿就写好了,真不愧是“文思敏捷”呀!

同学们,“文”指的是文采,“思”指的是思维,敏捷是什么意思?

那么文思敏捷连起来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2:

写文章的思路特别快。

师:

大家说得都不错,文思敏捷指写文章的灵感和思路非常顺畅。

同学们,在这一段中,我们通过逐字逐词法理解了词语的意思,真不错!

同学们,想想我

们班有人也像老舍这样文思敏捷吗?

师:

同学们公认她们二人“文思敏捷”,那肯定和她们平时爱看课外书是分不开的,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相信只要人人多读书,读好书,个个都可以做到“文思敏捷”。

师:

高煜年的表现怎样呢?

生:

可高煜年还在那儿紧锁眉头,苦思冥想。

师:

谁能做个紧锁眉头的样子?

师:

现在老师想采访下高煜年,高煜年,你为什么这么发愁?

师:

原来你正在苦思冥想,不知道作文怎么写啊!

“苦思冥想”是什么意思?

生:

尽心地思索和想象。

师:

你们在什么情况下会苦思冥想?

师:

同学们真棒!

瞧,在这一段中,我们又学会了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的方法。

“苦思冥想”是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多么传神啊!

看来我们要想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就要准确地描写人物的神态。

师:

老舍看见高煜年这么发愁,心里有什么想法?

生:

老舍等得不耐烦了,便走到高煜年面前,悄悄地说:

“让我给你起个头吧!

快点写完交了,咱们好去放风筝。

师:

高煜年有老舍的帮助,心情怎样?

生:

高煜年一听,眉眼顿开,连声说:

“你真好!

够朋友!

师:

刚才还是紧锁眉头,现在就眉眼顿开了,看来老舍帮了大忙啊!

师:

现在老师想让大家配合着读读这个自然段。

让我们能更加清楚的了解老舍帮高煜年写作文开头的真实情况。

3.总结:

原来这就是老舍帮高煜年代写开头的真实情况啊!

为放风筝,而帮写作文。

(二)合作释疑:

过渡:

作文交了,风筝也放了,可是他们没想到的是,还有更高兴的事等着他们呢!

原来老师看见这篇课文,心情非常高兴。

1.请同学们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

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老师的高兴?

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

A、D,B、C互读文章。

C、D同学把自己的想法说给A、B同学听。

A组织讨论,

B同学代表小组发言。

2.交流汇报。

重点词语:

眉飞色舞、情不自禁。

师:

瞧瞧这老师夸奖学生那可真是叫得意呀!

他的眉毛就像在跳舞一样,这就叫做“眉飞色舞”。

谁能学着老师的样子眉飞色舞地夸夸高煜年?

师:

你们想知道这篇被老师大加赞赏的作文开头是怎样的吗?

课件出示:

纸鸢之为物,起风而畏雨;以纸为衣,以竹为骨,以线牵之,抓扬空中。

师:

要知道,这可是老舍在12岁时写出的开头,多么简洁、形象而又生动啊,太了不起了。

谁能用一个字夸夸他?

来,同学们,咱们一起夸夸这篇作文的开头吧!

师:

老师不仅眉飞色舞地夸奖了高煜年,还情不自禁地大声朗诵起高煜年的作文。

同学们,“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

生1:

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师:

你们有情不自禁的时候吗?

比如听到一首欢快的歌曲,会——。

看到一处迷人的风景,会——

师:

瞧,我们又通过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了“情不自禁”这个成语的意思。

3.总结:

在这一段中,作者通过人物神态和语言描写表现出了老师高兴的心情。

希望同学们能学以致用。

(三)自读感悟:

1.台上老师是那么陶醉,坐在台下的老舍和高煜年又会有哪些表现呢?

认真默读故事的5—8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横线勾画出他俩的表现。

2.理清情感变化线索。

师:

老舍和高煜年刚开始听到表扬时“偷偷笑了”,他们在偷偷笑什么?

师:

原来是老师陶醉在了高煜年精彩的作文中,课前预习时,老师让大家查字典理解了相关的词语,谁可以将查字典理解的“陶醉”的意思告诉老师?

师:

瞧,在这一段中,我们又学会了通过查工具书理解了词语的方法。

出示图片:

看见这美丽的景色,我陶醉其中。

师:

那谁可以用陶醉说一句话?

师:

在老师的追问下,他们两个不约而同地说“老师,您没读错,不过……”这里有个省略号,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欲言又止)

师:

老舍和高煜年四目对视,在这真诚的对视中,他们会向些什么,又会又怎样的举动呢?

他们会怎样把真实情况原原本本的说出来呢?

请同桌交流讨论下!

3.小结:

从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中和课文中“原原本本”一词我们就可以看出老舍和高煜年将这件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个过程,一点不漏的告诉了老师,这一段的描写,既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又照应了题目《不瞒真情》,他们的行为其实就是不瞒真情的表现。

师:

是老师那浓浓的真情让孩子明白了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别人,来,孩子们,让我们大声地齐读第8自然段吧,再次感受他们的这颗真诚的心,感受他们的不隐瞒真实情况的这份诚实。

三、和谐发展

1.在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既领悟了做人的道理,还学会了各种理解词语的方法以及抓住神态和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同时,通过这篇课文,还告诉了我们做人要诚实,懂得遇事要实话实说。

不隐瞒真实的情况的道理。

2.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准则,那么,什么是诚实呢?

做错了事,勇于承认错误,是——,说话算数,是——,遇事实话实说,是——,对老师,父母不隐瞒真实的情况,是——。

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做个诚实的孩子。

作业

设计

分层作业

C类:

 

1.正确书写10个生字及相关词语。

2.能把课后生字组成课文中的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B类:

能向大家生动的讲述这个故事。

A类:

体验日记:

学习课文描写神态的方法,写一写你放风筝时的样子。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信任

2课时

教学

目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