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2散文阅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2490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2散文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天津市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2散文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天津市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2散文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天津市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2散文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天津市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2散文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2散文阅读.docx

《天津市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2散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2散文阅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市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2散文阅读.docx

天津市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2散文阅读

专题能力训练十二 散文阅读

 专题能力训练第28页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到平江路去

范小青

在一个阴天,将雨未雨的时候,带上雨伞,就出门去了。

小区门前的马路上,是有出租车来来去去的,但是不要打车,要走一走,觉得太远的话,就坐几站公交车,然后下去,再走。

走到哪里去呢?

是走到自己愿意去的地方,喜欢的地方,比如说,平江路,就是我经常会一个人去走一走的古老的街区。

其实在从前的很漫长的日子里,我们曾经是生活在其中的,那些古旧却依然滋润的街区,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是我们的窗景,是我们挂在墙上的画,我们伸手可触摸到的,跨出脚步就踩着它了,我们能听到它的呼吸,我们能呼吸到它散发出来的气息,我们用不着去平江路,在这个城里到处都是平江路。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我们糊里糊涂,视而不见,直到有一天似乎有点清醒了,才发现,我们失去了财富,却又不知将它们丢失在哪里了,甚至不知是从哪一天起,不知是在哪一个夜晚醒来时发生的事情。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新闻接一个新闻的时代,这些新闻告诉我们,古老的苏州正变成现代的苏州,这是令人振奋的,没有人会不为之欢欣鼓舞,只是当我们偶尔地生出了一些情绪,偶尔地想再踩一踩石子或青砖砌成的街,我们就得寻找起来了,寻找我们从小到大几乎每时每刻都踏着的、但是现在已经离我们远去的老街。

这就是平江路了。

平江路已经是古城中最后的保存着原样的街区,也已经是最后的仅存的能够印证我们关于古城记忆的街区了。

在喧闹的干将路东头的北侧,就是平江路了,它和平江河一起,绵延数里,在这个街区里,还有和它平行的仓街,横穿着的,是钮家巷、萧家巷、大儒巷、南显子巷、悬桥巷、菉葭巷、胡厢使巷、丁香巷,还有许多,念叨这一个一个的巷名,都让人心底泛起涟漪,在沉睡了的历史的碑刻上,飘散出了人物和故事的清香。

在这座古城最早的格局里,平江街区就已经是最典型的古街坊了,河街并行、水陆相邻,使得这个街区永远是静的,又永远是生动活泼的。

早年顾颉刚先生就住在这里,他从平江路着眼,写了苏州旧日的情调:

一条条铺着碎石子或者压有凹沟的石板的端直的街道,夹在潺湲的小河流中间,很舒适地躺着,显得非常从容和安静。

但小河则不停地哼出清新快活的调子,叫苏州城浮动起来。

因此苏州是调和于动静的气氛中间,她永远不会陷入死寂或喧嚣的情调。

以前来苏州游玩的郁达夫也议论过这一种情况,他说这街上的石块,和人家的建筑,处处的环桥河水和狭小的街衢,没有一件不在那里夸示过去的中国民族的悠悠的态度。

这是从前的平江路。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生活在今天的我们,走在今天的平江路上,仍然能够感受到昨天的平江路的脉搏是怎样地跳动着。

我们一边觉得难以置信,一边就怦然心动起来了。

现在,我是踏踏实实地走在平江路上了。

世俗的生活在这里弥漫着,走着的时候,很有心情一家一家地朝他们的家里看一看,这是老房子,所以一无遮掩的,他们的生活起居就是沿着巷面开展着,你只要侧过脸转过头,就能够看得很清楚,我不要窥探他们的生活,只是随意地,任着自己的心情去看一看。

他们是在过着平淡的日子,在旧的房子里,他们在烧晚饭,在看报纸,也有老人在下棋,小孩子在做作业,也有房子是比较进深的,就只能看见头一进的人家,里边的人家,就要走进长长的黑黑的备弄,在一侧有一丝光亮的地方,摸索着推开那扇木门来,就在里边,是又一处杂乱却不失精致的小天地,再从备弄里出来,仍然回到街上,再往前走,就渐渐地到了下班的时间了,人多了起来。

一个妇女提着菜篮子,另一个妇女拖着小孩,你考试考得怎么样?

她问道。

不知道,小孩答。

妇女就生气了,你只知道吃,她说。

小孩正在吃烤得糊糊的肉串,是在小学门口的摊点上买的,他的嘴唇油光闪亮的。

沿街的店面生意也忙起来,河面上还是有一两只小船经过的,这只船是在管理城市的卫生,打捞河面上的垃圾,有一个人站在河边刚想把手里的东西扔下去,但是看到了这只船,他的手缩了回去。

生活的琐碎就这样坦白地一览无余地沿街展开,长长的平江路,此时便是一个世俗生活的生动长卷了。

就这样走走,看看,好像也没有什么多余的想头。

但到平江路随便地这么走一走,心情就会起一点变化的,好像原本心里空空的,但是这么一走,心里就踏实了,老是弥漫在心头的空空荡荡、无着边际的感觉就消失了。

我不是在平江路出生和长大,但是走一走平江路,就好像走进了自己的童年,亲切的温馨的感觉就生了出来,好像世世代代就是在这里生活的。

平江路上有许多名胜古迹,我不止一两次地去过耦园。

但是我到耦园,却不是去赞叹它精湛的园艺,而是因为它是一处惬意的喝茶聊天的地方,或者是一个温婉的情绪着落点,也因去耦园的路,不用途经一些旅游品商店,也没有乌糟糟吵吵闹闹的停车场,沿着河,踩着老街的石块,慢慢地走,走到该拐弯的地方,拐弯,仍然有河,再沿着河,慢慢地走,就走到了耦园,其实就这样走,好像到不到耦园都是不重要的了。

在宋朝的时候,有了碑刻的平江图,那是整个的苏州城。

现在在我的心里,也有了一张平江图,这是苏州城的缩影。

这张平江图是直白和坦率的,一目了然,两道竖线,数道横线。

这些横线竖线,已经从地平面上、从地图纸上,印到了我心里,以后我便有更多的时间,有更任意的心情,沿着这些线,走,到平江路去。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写了作者在平江路散步的一次经历,其间穿插对苏州旧貌的回忆,表现出作者对苏州悠久历史和古典文化的眷恋和怀念。

B.作者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新闻接一个新闻的时代”,意在感慨时代变化之快,让人无所适从。

C.文章第9段插入顾颉刚对苏州旧日情调的描写和郁达夫的议论,丰富了文章内容,突出了平江街区的特色。

D.文中写道,有人想往河里扔垃圾但最终没扔,可见平江路的人都很珍惜这个充满怀旧气息的地方。

E.文章以“去平江路”起,以“到平江路去”止,中间多次写到“走在平江路上”,首尾呼应,脉络清晰;语言亲切自然,又富有文化韵味。

答案:

BD

解析:

B项,“意在感慨时代变化之快,让人无所适从”理解有误。

D项,“可见平江路的人都很珍惜这个充满怀旧气息的地方”曲解文意,文中只是写了一个生活中的场景,没有此意。

2.赏析第4段中画线的句子。

参考答案:

运用了比喻、比拟、联想(或虚写)、视觉触觉嗅觉结合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昔日到处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古典韵味,表达了对苏州古城、古韵的热爱、怀念之情。

解析:

从前句“在从前的很漫长的日子里……”可以看出,画线句写的是以前的苏州城,从这个角度赏析画线句,就有了着落。

然后从修辞手法、效果、感情等方面进行赏析。

3.文章第7段说,“平江路已经是古城中最后的保存着原样的街区,也已经是最后的仅存的能够印证我们关于古城记忆的街区了”。

结合全文,分析这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承上启下。

承接前文对苏州在现代化进程中现状的表述,引出下文对承载着苏州历史记忆的这一老街区的描写。

流露出因为这种现状而产生的失落;也饱含着对平江路得以保存而感到的庆幸和欣慰。

解析:

语句的作用题,从结构、内容、情感等方面分析。

根据这段文字前后的内容,可以判断其为过渡句,从两个“最后”可以看出作者失落、庆幸的感情。

4.

(1)文章题目是《到平江路去》,文中也有多处文字关涉“去平江路”这层意思。

联系全文,说说平江路有哪些吸引“我”的地方。

(2)平江路让“我”热爱和眷恋,说出一个你心中的“平江路”,并参照本文列出你喜爱那个地方的理由。

参考答案:

(1)平江路是苏州最后一个保存着原样的街区。

平江路既是静的,又是生动活泼的。

平江路展现了普通人绵延不断的日常生活。

平江路有许多保存下来的名胜古迹。

(2)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寒冷也是一种温暖

迟子建

年是新的,也是旧的。

因为不管多么生气勃勃的日子,你过着的时候,它就在不经意间成了老日子了。

在北方,一年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在寒冷时刻,让人觉得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登场的,又是带着受了风寒的咳嗽声离去的,但在这喷嚏和咳嗽声之间,还是夹杂着春风温柔的吟唱,夹杂着夏雨滋润万物的淅沥之音和秋日田野上农人们收获的笑声。

沾染了这样气韵的北方人的日子,定然是有阴霾也有阳光,有辛酸也有快乐。

故乡是我每年必须要住一段时日的地方。

在那里,生活显得格外有韵致。

八月,我回到那里。

每天早晨,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打开窗,看青山,呼吸着从山野间吹拂来的清新空气。

吃过早饭,我一边喝茶一边写作,或者看书。

累了的时候,随便靠在哪里都可以打个盹,养养神。

大约是心情放松的缘故吧,我在故乡很少失眠。

每日黄昏,我会准时去妈妈那里吃晚饭。

我怕狗,而小城街上游荡着的威猛的狗很多,所以我走在路上的时候,手中往往要攥块石头。

妈妈知道我怕狗,常常在这个时刻来接我回家。

家中的菜园到了这时节就是一个蔬菜超市,生有妖娆花纹的油豆角、水晶一样透明的鸡心柿子、紫莹莹的茄子、泛着蜡一样光泽的尖椒,全都到了成熟期,不过这些绿色蔬菜只是晚餐桌上的配角,主角呢,是刚从河里打捞上来的野生鱼类。

这样的晚餐,又怎能不让人对生活顿生感念之情呢?

吃过晚饭,天快黑了,我也许会在花圃上剪上几枝花:

粉色的地瓜花、金黄色的步步高或是白色的扫帚梅,带回我的居室,把它们插入瓶中,摆在书桌上。

夜深了,我进入了梦乡,可来自家园的鲜花却亮堂地怒放着,仿佛想把黑夜照亮。

如果不是因为十月份要赴港,我一定要在故乡住到飞雪来临时。

我去香港两次,唯有这次时间最长,整整一个月。

浸会大学邀请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八位作家进行文学交流,主题是“大自然和写作”。

为此浸会大学组织了一些亲近大自然的活动,如去西湾爬山,去大屿山的小岛看渔民的生活。

香港的十月仍然炽热,阳光把我的皮肤晒得黝黑。

运动是惹人上瘾的,逢到没有活动的日子,我便穿着一身运动装出门了。

去海边,去钻石山的禅院。

有一天下午,走出地铁站后,觉得困倦难当,就到对面的公园睡觉去了。

别看街上车水马龙的,公园里游人极少。

我躺在回廊的长椅上,枕着旅行包,听着鸟鸣,闻着花香,睡着了。

等我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向西了,我听见有人在喊“迟——迟——”,原来是爱尔兰女诗人希斯金,她正坐在与我相邻的椅子上看书呢。

我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在国外,蜷在公园长椅上睡觉的,基本都是乞丐。

在香港,我每天晚上跟妈妈通个电话。

她一跟我说故乡下雪的时候,我就向她炫耀香港的扶桑、杜鹃开得多么鲜艳,树多么绿。

但时间久了,尤其进入十一月份之后,我忽然对香港的绿感到疲乏了,那不凋的绿看上去是那么苍凉、陈旧!

我想念雪花,想念寒冷了。

当参加座谈被问起对香港的印象时,我说我可怜这里的“绿”,我喜欢故乡四季分明的气候,想念寒冷。

他们一定在想:

寒冷有什么好想念的?

而他们又怎能知道,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啊!

十一月上旬,我返回哈尔滨。

当终于迎来了对我而言的第一场雪时,我兴奋极了。

我下楼,在飞雪中走了一个小时。

能够回到冬天,回到寒冷中,真好。

年底,我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是艾芜先生的儿子儿媳为我签名寄来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南行记》和《艾芜选集》,他们知道我喜欢先生的书,特意在书的扉页盖了一枚艾芜先生未出名时的木头印章。

这枚小小的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看上去是那么灿烂。

新近出版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他们都没有要稿费,只是委托新华书店发行,这让我感慨万千。

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垃圾一样的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可以获得极大的发行量,而艾芜先生这样具有深厚文学品质的大家作品,却遭到冷落。

这真是个让人心凉的时代!

不过,只要艾芜先生的作品存在,哪怕它处于“寒冷”一隅,也让人觉得亲切。

这样的“寒冷”,又怎能不是一种温暖呢!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第1段中用“老”字修饰“日子”,强调生活中总有具有恒久价值的东西,奠定全文深沉忆旧的基调。

B.作者自述怕狗的这件小事,表明了作者的胆小和家乡生活的不尽如人意。

C.描写“公园长椅上睡觉”是为了表现在香港的流浪感,如同乞丐一样。

D.结尾批判某些垃圾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获得极大发行量,揭示了主旨。

E.温暖和寒冷是一对反义词,既指自然界的温度,又指现实社会的某种现象。

答案:

AE

解析:

B项,作者自述怕狗这件事,不在写怕,而在写家乡鸡犬相闻,充满生活气息。

C项,“表现在香港的流浪感,如同乞丐一样”理解错误。

“蜷在公园长椅上睡觉的,基本都是乞丐”是国外的情况,作者在公园长椅上睡觉是因为困倦。

D项,对主旨的理解有误,本文的主旨是“寒冷也是一种温暖”。

2.作者写了赴港一月的生活,请联系全文,谈谈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香港生活虽然美好,却让作者感到单调疲惫,与上文作者沉浸在有韵致的家乡生活中形成鲜明对比,引出下文的议论,点明“寒冷也是一种温暖”。

解析:

作者在写赴港之前先写了家乡的生活,我们可以通过作者的家乡生活和香港生活的对比,体会作者的感情。

同时,注意抓重点句,比较体会,如写家乡的,“来自家园的鲜花却亮堂地怒放着,仿佛想把黑夜照亮”,写香港的,“我忽然对香港的绿感到疲乏了,那不凋的绿看上去是那么苍凉、陈旧”。

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登场的,又是带着受了风寒的咳嗽声离去的。

(2)这枚小小的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看上去是那么灿烂。

参考答案:

(1)运用比拟手法,赋予新年以生命,生动写出了新年喧闹与寒冷的特点,寄寓北方人的欢乐与辛酸。

(2)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艾芜先生及其作品成就的辉煌,寄寓了作者的赞美、崇敬之情。

解析:

赏析句子可结合语境和全文主旨,从修辞手法、表达效果、感情抒发等方面进行。

4.联系全文,请简要探究作者说的“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具体缘由有哪些。

参考答案:

①在故乡,天气虽然寒冷,但感受到了故乡的热闹与亲情的温暖。

②在香港,总不凋谢的绿会让人感到疲乏,故乡寒冬飞雪万木凋零也是一种让人怀念的美景,有一种变化的美。

③在大师作品备受冷落而让人心凉的时代,收到朋友寄来的心仪已久的大师的作品,感受到大师精神的激励与温暖。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作品意蕴的能力,“寒冷也是一种温暖”既指寒冷天气中温暖的亲情,也指热闹中的平静、冷落中的深厚。

可从家乡的生活、香港的生活、大师作品的境遇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体会。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留得清气满乾坤

冯骥才

忽闻孙犁先生辞世,一阵痛惜过后,却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产生。

静下心想,心中无声地冒出王冕那题画诗中最后的两句:

“不求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几十年里,我不断地读到孙犁先生的作品。

先是他那种独具风格的小说,他的乡土情感与真诚的人民性,那种风格一如白洋淀里的水光荷影,明亮透彻;后来便是他的散文随笔,亦是一样的清纯;其练达的文字,尤具古典文学的功力,仿佛荷叶上的颗颗露珠,晶莹闪烁。

孙犁先生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自然居位甚高。

那么,他身后给我们留下的除去作品本身,还有什么呢?

我至今还记得他在鞍山道那两间老式平房,一排书柜从中隔开,外边待客,里边起居。

房子几乎没有什么装饰。

方桌上一个圆圆的水仙盆,用清水养着十来枚各色的雨花石。

那清澈而沉静的水与石头上不变的花纹,便是他个性的象征。

记得他每收到外边寄来的刊物,则用裁刀在一边整齐裁开。

取出刊物后,收起空信封,以便反过来再用。

他不爱热闹,自然更不善应酬,与人谈话时也是说得少。

他很少谈外国作家。

当时我想,可能是“文化大革命”才过不久,老人们心有余悸,尤慎于言吧!

然而他从不苟合时污,不迎合权势,绝不写那种低眉折腰或是为虎作伥的文字,这在那个时代是极难做到的。

由此看,不正是一种坚硬的骨气支持他这个外表懦弱的知识分子周身不染地度过了那风雨十年吗?

他不喜欢世俗的纷争与打扰,他甚至更喜欢寂寞一些,逢事辄必退避三舍。

但是他又不会对社会的症结视而不见,往往忽出一纸言辞犀利的檄文。

他既出世又入世,前者出于他的天性,后者出于他的社会良心。

而其前者应视作为人高洁,不落俗;其后者则是他思想原则上的黑白分明、刚正不阿。

孙犁先生的处世是有距离感的,他的美学也是讲究距离感的。

即便是写那些抗战年代的小说,写那些自己十分投入的生活,他也保持一种审美的距离。

审美距离的最终成果是审美的升华,这也是他那些名篇今天还很迷人的关键。

同时,距离使他冷静,深入,不被激情误导,所以孙犁的作品不煽情,不造势,不媚俗;看似很淡而实际很深。

他用生活本质的情感与美征服人。

他能如此自信地写作,来源于他为人为文的真实、透彻与纯粹。

他的生活与写作始终在自己的“人文绿地”里,从未有过大红大紫、鼓乐喧天、众星捧月、骑龙驾虎。

他活得安静、自我、孤独、从容。

他活在任何圈外,甚至在文坛外。

离开文坛却不离开文学,这才是他选择的一种活法。

别人都知道他怕人打扰而与他拉开距离。

他与外部的联系只有依靠信件而非电话。

但评价一个作家的生活最终还是要看他的作品。

他终生守住自己的个性,也就守住了自己的文学。

孙犁的寂寞才是彻底的、不打折扣的、真正的寂寞,不是拿清高作为卖点的假寂寞或者伪寂寞。

他拿自己的一生证明了自己的天性与个性,最终才完成了自己。

他给文坛留下的不但是一种风格,更是一种性格。

把这种风格与性格合在一起,便是孙犁的文学空间。

孙犁是当代文坛特立独行的“唯一”。

他是不可模仿也无法模仿的,这便是他至高的价值。

也许我们的理论界过于钟情于种种舶来的新潮,对孙犁的空间远远没有开掘。

而且,在今天市场化中充满世故与故事的油腻腻的文坛艺坛中,由于孙犁这种为人为文的存在,我们觉得清气犹在,呼吸起来,沁人心脾。

文学的一代先贤去了,历史的巨手把一个文学时代一下子翻了过去。

这一代人中有多少昔日的才俊与文豪,都已化为一片虚幻。

站在历史的面前,我们深深感到无奈与茫然。

谁也无法把过去的时光拉回来。

但历史也不会空空而去。

孙犁的一代不是把美好的有特殊意义的东西留给了我们?

我们因他们而骄傲。

我们会珍惜他们留下的一切的。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孙犁先生的作品被人们热爱,他用生活本质的情感与美感动人,本文用细腻的笔触、自然流畅的语言与行文结构,形成与之相契合的质朴、自然、冲淡的艺术风格。

B.不苟合时污,不迎合权势,不写低眉折腰或是为虎作伥的文字,正是源于孙犁骨气的支持。

C.作者撷取孙犁养雨花石这一细节,主要表现孙犁高洁坚定的品格和高雅的情趣。

D.孙犁的“寂寞”反映出他安静从容的生活态度和不媚流俗、恬淡高洁的伟大人格。

E.作者在文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血肉丰满的文人形象,既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孙犁先生的文学成就,又略写了他的文人操守。

答案:

CE

解析:

C项,写雨花石这一细节主要是为了引出下文对孙犁沉静性格的介绍;E项,“浓墨重彩”“略写”有误。

2.根据全文内容,概括“留得清气满乾坤”中“清气”的具体含义。

参考答案:

要点:

①孙犁其文:

文风真诚、清纯,文字练达。

②孙犁其人:

沉静、淡泊、高洁;有坚硬的骨气,一身正气。

3.文章写孙犁“选择的一种活法”,请联系全文概括这种“活法”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①在日常生活方面,喜欢简朴清宁的生活,不喜热闹,不善应酬,追求安静。

②在文学创作方面,生活在任何圈外,离开文坛却不离开文学。

③精神生活方面,追求高洁、脱俗的生活,黑白分明,刚正不阿。

4.“孙犁的一代”留给了我们哪些有特殊意义的东西?

请结合材料,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要点:

①“孙犁的一代”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精神财富);②给我们留下了纯洁的文风与高尚的人格,净化了文坛与我们的心灵;③为我们研究具有民族特色(传统)的文学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笔墨祭(节选)

余秋雨

中国传统文人究竟有哪些共通的精神素质和心理习惯?

这个问题,我思忖日久,头脑渐渐由精细归于朴拙,觉得中国传统文人有一个不存在例外的共同点:

他们都操作着一副笔墨,写着一种在世界上很独特的毛笔字。

不管他们是官居宰辅还是长为布衣,是侠骨赤胆还是蝇营狗苟,是豪壮奇崛还是脂腻粉渍,这副笔墨总是有的。

笔是竹竿毛笔,墨由烟胶炼成。

浓浓地磨好一砚,用笔一舔,便簌簌地写出满纸黑生生的象形文字来。

这是中国文人的基本生命形态,也是中国文化的共同技术手段。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干脆偷偷懒,先把玩一下这管笔、这锭墨再说呢?

一切精神文化都是需要物态载体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就遇到过一场载体的转换,即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这场转换还有一种更本源性的物质基础,即以“钢笔文化”代替“毛笔文化”。

“五四”斗士们自己也使用毛笔,但他们是在用毛笔呼唤着钢笔文化。

毛笔与钢笔之所以可以称之为文化,是因为它们各自都牵连着一个完整的世界。

作为一个完整的世界的毛笔文化,现在已经无可挽回地消逝了。

诚然,我并不否定当代书法的成就。

有一位朋友对我说,当代书法家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古代书法家。

我不同意这种看法。

古代书法家的队伍很大,层次很多,就我见闻所及,当代一些书法高手完全有资格与古代的许多书法家一比高低。

但是,一个无法比拟的先决条件是,古代书法是以一种极其广阔的社会必需性为背景的,因而产生得特别自然、随顺、诚恳;而当代书法终究是一条刻意维修的幽径。

在这一点上有点像写古诗。

“五四”以来,能把古诗写得足以与古人比肩的大有人在,但不管如何提倡张扬,唐诗宋词的时代已绝对不可能复现。

诗人自己可以写得非常得心应手(如柳亚子、郁达夫他们),但社会接纳这些诗作并不那么热情和从容了。

久而久之,敏感的诗人也会因寂寞而陷入某种不自然。

他们的艺术人格,或许就会因社会的这种选择而悄悄地重新调整。

这里遇到的,首先不是技能技巧的问题。

我非常喜欢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几个传本法帖,大多是生活便条。

只是为了一件琐事,提笔信手涂了几句,完全不是为了让人珍藏和悬挂。

今天看来,用这样美妙绝伦的字写便条实在太奢侈了,而在他们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接受这张便条的人或许眼睛一亮,却也并不惊骇万状。

于是,一种包括书写者、接受者和周围无数相类似的文人们在内的整体文化人格气韵,就在这短短的便条中泄露无遗。

在这里,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相融相依,一支毛笔并不意味着一种特殊的职业和手艺,而是点化了整体生活的美的精灵。

我相信,后代习摹二王而惟妙惟肖的人不少,但谁也不能把写这些便条的随意性学到家。

在富丽的大观园中筑一个稻香村未免失之矫揉,农舍野趣只在最平易的乡村里。

时装表演可以引出阵阵惊叹,但最使人舒心畅意的,莫过于街市间无数服饰的整体鲜亮。

成年人能保持天真也不失可喜,但最灿烂的天真必然只在孩童们之间。

在毛笔文化鼎盛的古代,文人们的衣衫步履、谈吐行止、居室布置、交际往来,都与书法构成和谐,他们的生命行为,整个儿散发着墨香。

相传汉代书法家师宜官喜欢喝酒,却又常常窘于酒资,他的办法是边喝边在酒店墙壁上写字,一时观者云集,纷纷投钱。

你看,他轻轻发出了一个生命的信号,就立即有那么多的感应者。

这与今天在书法展览会上让人赞叹,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整个社会对书法的感应是那样敏锐和热烈,对善书者又是如此尊敬和崇尚。

这使我想起现代的月光晚会,哪个角落突然响起了吉他,整个晚会都安静下来,领受那旋律的力量。

书法在古代的影响是超越社会藩篱的。

师宜官在酒店墙上写字,写完还得亲自把字铲去,把墙壁弄得伤痕斑斑,但店主和酒保并不在意,他们也知书法,他们也在惊叹。

师宜官的学生梁鹄在书法上超越了老师,结果成了当时的政治权势者争夺的人物。

他曾投于刘表门下,曹操破荆州后还特意寻访他,既为他的字,也为他的人。

在当时,字和人的关系难分难舍。

曹操把他的字悬挂在营帐中,运筹帷幄之余悉心观赏。

在这里,甚至连政治军事大业也与书法艺术相依相傍。

我们今天失去的不是书法艺术,而是烘托书法艺术的社会气氛和人文趋向。

我听过当代几位大科学家的演讲,他们写在黑板上的中文字实在很不像样,但丝毫没有改变人们对他们的尊敬。

如果他们在微积分算式边上写出了几行优雅流利的粉笔行书,反而会使人们惊讶,甚至感到不协调。

当代许多著名人物用毛笔写下的各种题词,恕我不敬,从书法角度看也大多功力不济,但不会因此而受到人们的鄙弃。

这种情景,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

因为这里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信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