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髡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19987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2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淳于髡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淳于髡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淳于髡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淳于髡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淳于髡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淳于髡学案.docx

《淳于髡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淳于髡学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淳于髡学案.docx

淳于髡学案

东平高级中学高二年级学案

班级:

姓名:

科目:

语文

课题:

淳于髡

编号:

14.15.16

课型:

新授

使用时间:

2019.03

批阅时间:

2019.03

6 淳于髡

就事论事责圣贤

孟子要离开齐国时,淳于髡问他:

“你身处三卿的高位,却下不能救济老百姓,上不能辅佐君王,所谓的‘仁者’就这样跑了,对得起你的俸禄吗?

孟子将伯夷、伊尹和柳下惠扯了出来说道:

“我是臣子,不以贤事不肖,伯夷就是这样干的。

周旋于汤、桀之间五次,那是伊尹。

不厌恶污君,不推辞做小官,那是柳下惠。

他们三个处事不同,但都是为了‘仁’。

君子只要心中‘仁’就行了,又何必事事一致呢?

淳于髡很不屑,继续责问:

“鲁穆公的时候,公仪子为政,子柳、子思为臣,但鲁国不断失地。

这样看来,所谓贤者对国家有什么用?

孟子说:

“虞不用百里奚而被灭亡,但到了秦穆公那里却成就了霸业。

不用贤人就会灭亡,有了贤人却不会任用,他怎会不被削弱呢?

淳于髡随即否定了孟子自己标榜贤者的话:

“有本事的人必然展现出来,做事情不见功效的人,我还没看到过呢。

所以现在根本没有贤者,如果有,我肯定认识他。

孟子说起孔子在鲁国做司寇的故事,孟子也知道那时孔子不被重用,在祭祀的时候,鲁君失礼,祭祀用的肉迟迟不上,于是孔子也故意无礼而去。

孟子说,不知道的人以为孔子是为了几块熟肉闹情绪,其实孔子是被别人无礼对待。

所以孔子愿意以微罪辞行,而不是苟且留下。

孟子似乎是说自己像孔子一样被无礼对待,因此离开齐国,但圣贤的行为,滑稽如淳于髡者又怎会明白呢?

稷下学士——淳于髡

淳于髡,战国时齐人,是一个贱而得宠的人。

他姓淳于,曾因犯罪而受过髡刑(古代一种剃光头发的刑罚),故名曰淳于髡。

淳于髡刑满释放后被配给私人,招为赘婿。

古代的赘婿,不同于后代倒插门的养老女婿,而是农奴主为自己的女奴所招的男奴配偶,这是一种没有人身自由的贱民。

故太史公说: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

”当时淳于髡所处的时代正是诸侯纷起称雄、争相招贤纳士,致使社会阶层流动不居的时代,他凭自己的超凡能力和善于捕捉机遇,结果时来运转,吉星高照,竟被齐国统治者看中,把他从农奴群中提拔起来。

初侍奉君主左右,遂列为上大夫,终“立淳于髡为上卿,赐之千金,革车百乘,与平诸侯之事”(《说苑·尊贤》),成为上层社会的一员。

他师无常师,学无所主,形成自己的杂家风格。

这就是他,一个卓立不群、独树一帜的稷下学士。

然而使淳于髡得以名扬千古的不是他的学术思想,而是他的滑稽善辩。

故司马迁作传时把他放进滑稽列传中。

齐国虽然在春秋前期和春秋中期,曾经称霸诸侯,显赫一时。

然而由于姜齐后期几代国君腐败的统治所致,齐国从春秋末期到战国前期的一段时间里,却已积贫积弱,从昔日的霸主地位上一落千丈了。

田氏代齐之后,虽然也采取了一些改良的政策措施,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仍然无明显起色,未能从根本上扭转长期积弱的局面。

威王即位伊始,荒于酒色,不问政事,齐国的统治已岌岌可危。

文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赘婿(zhuì)  滑稽(ɡǔ)  沉湎(miǎn)

不蜚(fēi)十驷(sì)赍金(jī)

禳田(ránɡ)鞠跽(jì)目眙(chì)

狼藉(jí)奉觞(shānɡ)履舃(lǚ)(xì)

豚蹄(tún)蕃熟(fān)汙邪(wū)

穰穰(ráng)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三年不蜚又不鸣(“蜚”通“飞”)

(2)诸侯振惊(“振惊”同“震惊”)

(3)汙邪满车(“汙”同“污”)

(4)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溢”通“镒”,古代重量单位)

(5)合尊促坐(“尊”同“樽”,酒器)

(6)髡尝在侧(“尝”通“常”)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故

(2)引

(3)说

(4)之

(5)者

(6)而

(7)以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

(1)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使动用法)使……上朝

(2)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使动用法)使……吃惊

(3)先生少之乎(意动用法)认为……少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

古义:

言谈辩捷。

今义:

(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2)未尝屈辱

古义:

折服侮辱。

今义:

受到压迫和侮辱。

(3)百官荒乱

古义:

荒废混乱。

今义:

社会秩序极度不安定。

(4)执法在傍,御史在后

古义:

指监视酒政的人。

今义:

执行法令、法律。

(5)私情相语

古义:

个人情感。

今义:

私人的交情。

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判断句)

译文: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入赘女婿。

(2)淳于髡说之以隐(状语后置)

译文:

淳于髡用隐语劝谏。

(3)止王之庭(省略句)

译文:

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

(4)赐酒大王之前(省略句)

译文:

大王当面赏酒给我。

第7步名句积累——经典名句君须记

(1)淳于髡说之以隐曰:

“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

”王曰: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

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文脉·梳理]

淳于髡

利国利民何乐不为

[文本·精析]

1.本文记叙了淳于髡的几件事?

从中可以看出淳于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巧用隐语劝说齐威王,促使威王省悟并振作起来,终使齐国强大起来。

善于察言观色、揣摸君主的心理活动,然后采取行动,以达最佳劝谏之效。

这里边透露着淳于髡的机警和灵活,寓救国大计于诙谐的谈吐之中,胆识才智确有过人之处。

淳于髡以隐语说之,让齐威王增加了很多让他带往赵国的礼物,从而顺利地从赵国借到了十万精兵千乘兵车。

齐威王同淳于髡谈喝酒的事情,淳于髡巧借自己喝酒的种种情形委婉劝谏,使齐威王称善,并“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主客”。

2.诙谐幽默的语言描写是本文最大的艺术特色。

淳于髡善于用暗示性的隐语来达到劝谏的目的,既娱乐了人心,也成就了家国大业,一举两得。

文章在记录这些隐语时,充分抓住了人物的身份特征,使一个幽默滑稽的淳于髡跃然纸上。

阅读课文,试从文中找出一处诙谐幽默的语言描写,进行鉴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例如第三段里淳于髡借饮酒之机巧妙讽谏齐王戒奢(罢长夜之饮)一事中二人精彩的对话描写:

首先淳于髡以“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的矛盾之间吊起齐威王的胃口,引起他的不解:

“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

其说可得闻乎?

”然后,淳于髡“顺水推舟”,借题发挥,先为齐威王解惑——自己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酒量;最后,再水到渠成地导出“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

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的道理,来达到劝谏的目的。

这一番对话,尤其是淳于髡描述的各种不同的饮酒的场景,精彩之至,让人听了宛如身临其境,既表现了淳于髡的机智聪明、随机应变,也表现了他的诙谐幽默风趣,举重若轻。

3.淳于髡进谏之所以能成功,都有那些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在整个劝谏过程中,淳于髡并未直言相告或声色俱厉或呆板说教,而是以隐语旁敲侧击,既维护了君王的尊严,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②淳于髡知道齐威王好隐语,于是投其所好,“谈言微中”,让齐威王自己猜中隐语的实质,取得很好的效果。

③淳于髡讲完隐语,又不失时机地反问道:

“王知此鸟何也?

”娓娓道来而又咄咄逼人,引导齐威王反思“不飞不鸣”的后果,从而起到“激将”的作用。

[课内·素材]

淳于髡貌寝志学成辩才

战国时期的齐国人淳于髡,出身于贱民之家,生得身材矮小,其貌不扬。

他年轻时被奴隶主招为女奴的配偶,即为“赘婿”,后又因犯罪被处以髡刑,即剃光头发,故名“髡”。

但是,淳于髡并未自甘卑贱,他勤奋苦学,博闻强记,且学无常师,博采众家之长。

他仰慕齐国名相晏婴;曾与思想家荀子交往很久,颇受教益;与亚圣孟子过招,辩论过“名与实”“男女授受不亲”的论题;并且写过《王度论》(已失传)等著作。

然而使他得以名垂千古的,并非是他的学术造诣,而是他幽默滑稽、机智善辩的口才。

【应用角度】 “自信”“自强”“志学”“不可以貌取人”“得失”等。

[热点·素材]

中国孝心地图

2月1日,一份“中国孝心地图”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引发各界热议。

该地图不仅显示全国30多个省份的孝心指数,更有各省孝心指数详细排名。

其中,河南、山东、安徽位列孝心省份前三名,北上津等经济发达城市排名意外靠后,东北三省则排名垫底,一时舆论哗然。

根据“全国孝心地图”显示,中原人口大省河南以孝心指数“91.2”排名第一,而“孔孟之乡”山东不敌河南,以“90.8”屈居第二,地处华东腹地的安徽省则以黑马之姿排名第三,余下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是江苏、浙江、四川、福建、河北、山西、重庆。

意外的是,在本次孝心地图上,吉林、辽宁、黑龙江分别位居排行榜的末三名;位处经济发达地区的北上津同样排名靠后,上海、北京、天津分别排名第二十六、第二十七及第二十八,处在“不及格”的危险边缘。

【媒评文摘】 “孝心地图”真正值得讨论的,应考虑这类行为是否越界违法,又该如何识别和管制,唯如此,才能避免网络话语环境被商业过度侵入。

——搜狐网

希望通过中国首份“孝心地图”引发外界关注,向大众重倡传统礼仪,呼唤孝心回归。

——新浪网

[佳作·领悟]

新淳于髡献鹄

人物:

淳于髡、翠花、楚王、结巴(楚王的侍从)

故事概要:

《淳于髡献鹄》出自《史记·滑稽列传》。

淳于髡其人口才好,受齐王重用,多次出使各国,齐王派淳于髡到楚国献天鹅(鹄),在途中,天鹅却飞走了。

淳于髡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不仅为自己脱了罪,还得到比本应得到的多一倍的奖赏。

第一幕

人物:

淳于髡、翠花

地点:

送鹅途中

旁白:

“淳于髡献鹄”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淳于髡是齐国赘婿,口才多辩,多次出使各国,未曾屈辱使命。

此次,齐王派淳于髡到楚国献鹄,鹄即是天鹅,却不料到……

(淳于髡,翠花提笼子上)

淳于髡:

(唱)最近我很烦,我很烦,我很烦,齐王他要我送鹄到楚国,我问齐王:

“不去怎么办?

”齐王说:

“这个基本上不可能。

”(说)唉,人生哪!

齐王最近又发癫,让我送只肥鹅给楚王!

老天哪!

(对翠花)翠花,把笼子给我。

(淳于髡提笼子,横眉怒目对天鹅)

淳于髡:

(骂)你这肥鹅!

我是不是上辈子欠你的,(鹅叫)别叫,别叫!

不准叫。

别以为你长了几根白毛,就成了天鹅!

(鹅复叫)还叫?

看我不拔你几根癞毛,让你去做天鹅!

(将手伸进笼子,被天鹅咬了一口)

淳于髡:

哎哟,你敢咬我!

你爷爷的,小心我用“降鹅十八掌”打死你!

(继续赶路,天气炎热,前方忽现一条小溪)

淳于髡:

(望望天上的太阳,对天鹅)想你长途跋涉,烈日炎炎的也不容易,看在齐王的份上给你喝点水,你可别得意。

(提出天鹅,放在水边,将笼子交给翠花,独自坐在大树下)

(不料,天鹅饮完水,拍拍翅膀,飞出几丈远)

淳于髡:

快,快,捉住它——(翠花一扑,没有扑到,淳于髡自己上,慢慢靠近天鹅)

淳于髡:

(唱)难以忘记,初次见你,一身洁白的羽毛,(停顿)我怕我自己会吓跑你,不敢让自己靠得太近……(猛一扑,扑空,天鹅飞走,一去不复返)

翠花:

(唱)美丽的天鹅,你去何方?

前面路太远,前面风太狂,不如飞进我的笼房。

淳于髡:

(望着天鹅飞去的方向,唱)你快回来,我一人承受不来!

你快回来,生命因你而精彩!

翠花:

主人,鹄飞走了。

(淳于髡摆造型,绕舞台一周,回到镜头前)

淳于髡:

有了,我给自己卜一卦。

(拾起路边一朵野花)

(撕下第一瓣)潜龙勿用!

 (撕下第二瓣)见龙在田!

 (撕下第三瓣)飞龙在天!

 (撕下第四瓣)亢龙有悔!

 ……

淳于髡:

(大叫一声)飞龙在天,天助俺也。

(对镜头)凭我三寸不烂之舌,我就不信说服不了楚王。

淳于髡:

(对翠花)我们走。

(恢复自信)

第二幕

人物:

淳于髡、楚王、结巴

地点:

楚宫之内

旁白:

淳于髡在楚宫外,求见楚王,楚王侍从从宫内走了出来。

结巴:

大……大王有请——,先……先生晋见——!

随我……来也……!

淳于髡:

(对镜头,偷偷地)还没把你给憋死。

淳于髡:

(连滚带爬,跪到楚王面前,号啕大哭)大王啊!

罪臣有负重望啊……

楚王:

(正在搓脚,见淳于髡如此,不由一惊)齐国使臣,快快平身。

淳于髡:

(哭)罪臣不能完成使命,齐王要臣来献天鹅,经过水上,不忍见其干渴,放之饮水,却一饮不回了……(跪地,用手拼命捶地)(结巴看傻了眼)

楚王:

(神色大变)你……你……(被淳于髡抢了话)

淳于髡:

我,我是该死!

可那是送给大王的礼物,我岂敢怠慢!

楚王:

这……这……(又被淳于髡抢了话)

淳于髡:

这,这是我的错!

(忽然站起来)我干脆用绳绞颈,以刀刺腹算了(声情并茂,对楚王)就怕我死了以后,别人会说大王是暴君,为了一只鸟兽而处死下人,我死了不要紧,坏了大王的名声岂不是罪上加罪。

(复跪在地,大哭)

淳于髡:

大王,天鹅乃羽毛类的东西,似者千万,我本可以买一只相似的代替,又怕欺骗了大王而失去了诚实(以袖拭泪)。

我想逃到其他国家去,又担心两国从此没了来往。

臣里外不是人啊……臣唯有磕头认罪,请大王治罪!

楚王:

(感动得泪流满面,用刚才搓过脚的手大肆搓脸)齐王有如此诚信的臣子,乃齐王之福啊!

来人啊,重重有赏!

(继续哭,搓着脸下场)

第三幕

人物:

淳于髡、翠花

地点:

回国的路上

旁白:

淳于髡受到的赏赐比本应得到的多一倍(淳于髡在前面走,翠花在后面使劲拽麻袋)

淳于髡:

(唱)我送天鹅到楚国,飞了!

原来天鹅讨厌我,傻了!

多亏三寸不烂舌,跑到楚王那里说一说,赚了!

楚王赏我金银珠宝,给少了他不干,他说——你们那个都是齐国人,你们那个都是好榜样!

淳于髡:

(对翠花)翠花,到家了。

(全剧终)

【佳作赏析】 淳于髡是机智幽默的人物,剧本也用机智幽默的语言来写“献鹄”的故事。

如,“你爷爷的,小心我用‘降鹅十八掌’打死你”,“你快回来,我一人承受不来!

你快回来,生命因你而精彩”等人物语言;再如,“感动得泪流满面,用刚才搓过脚的手大肆搓脸”等舞台说明;特别有趣的是最后还模仿《咱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歌词写成一段独白,令人忍俊不禁!

[基础巩固层]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三年不蜚又不鸣

B.见道傍有禳田者

C.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

D.不过一斗径醉矣

【解析】 A项,“蜚”通“飞”。

B项,“傍”通“旁”,旁边。

C项,“溢”通“镒”,古代的重量单位。

【答案】 D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

滑稽:

指言谈辩捷,无所阻碍

B.先生少之乎

少:

意动用法,认为少

C.见道傍有禳田者

禳田:

收割庄稼

D.不过一斗径醉矣

径:

就,即

【解析】 “禳田”是向田神祈祷的意思。

【答案】 C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先生饮一斗而醉

②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

B.①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

②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

C.①于是齐成王乃益赍黄金千镒

②乃罢长夜之饮

D.①以髡为诸侯主客。

②淳于髡说之以隐

【解析】 A项,①承接;②转折。

B项,①助词,的。

②动词,到。

C项,副词,于是就。

D项,①动词,任命。

②介词,用。

【答案】 C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可烧而走也

A.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B.先生少之乎

C.乃罢长夜之饮

D.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解析】 A项和例句都是使动用法,B项是意动用法,C项没有活用,D项名词作状语。

【答案】 A

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

(判断句)

B.淳于髡说之以隐。

(状语后置句)

C.止王之庭。

(省略句)

D.赐酒大王之前。

(状语后置句)

【解析】 D项,应为省略句。

【答案】 D

[阅读提升层]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9题。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

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

“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

王知此鸟何也?

”王曰: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威行三十六年。

语在《田完世家》中。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

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

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

王曰:

“先生少之乎?

”髡曰:

“何敢!

”王曰:

“笑岂有说乎?

”髡曰:

“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

‘瓯窭满篝,汙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驷。

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

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威王大说,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

……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委:

委托

B.赍金百斤,车马十驷赍:

赠送

C.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绝:

D.夜引兵而去引:

退兵

【解析】 “赍”是“携带”的意思。

【答案】 B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国且危亡

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

B.淳于髡说之以隐

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

C.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

D.笑岂有说乎

威王大说

【解析】 A项,第一个“且”是“将要”的意思,第二个“且”表递进,可译为“况且”。

B项,第一个“以”是介词,可译为“用”,第二个“以”是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

C项,都表示顺承关系,可译为“就”。

D项,第一个“说”是名词,可译为“说法”,第二个“说”通“悦”,是形容词,可译为“高兴”。

【答案】 C

8.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淳于髡是“齐之赘婿”,社会地位低下,又其貌不扬,但是他有辩才,在多次出使诸侯的行动中,没有屈于压力而让自己受辱。

B.齐威王喜欢隐语,也好无节制地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把朝政交给大臣处理。

淳于髡抓住这点,用隐语以劝诫,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C.齐王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派淳于髡到赵国请求援助,但带的礼物很少。

淳于髡于是用一个人带的祭品少而要求得到的多的事例给齐王以暗示,齐王顿悟。

D.邹忌讽齐王纳谏,首先是邹忌有敢谏的勇气,齐王有纳谏的魄力。

淳于髡之所以用暗示的手法劝谏齐威王且收到成效,也得益于齐王是一个明君。

【解析】 “没有屈于压力而让自己受辱”不正确,原文“未尝屈辱”的意思是“未曾使国家受辱”。

【答案】 A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官吏们怠工腐化,诸侯国一起来犯,齐国即将危亡,就在朝夕之间了,左右没有一个敢谏诤的。

(2)于是上朝召集各县令县长七十二人,奖励了一个,处死了一个,重振军威出战。

诸侯国一时震惊,都归还了侵占齐国的土地。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王下令曰:

“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

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

“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

“何如?

”对曰:

“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

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王曰:

“寡人之过一至此乎!

为之奈何?

”优孟曰:

“请为大王六畜葬之。

以垅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

”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

病且死,属其子曰:

“我死,汝必贫困。

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

”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

“我,孙叔敖之子也。

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优孟曰:

“若无远有所之。

”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

岁馀,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

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

优孟曰:

“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庄王许之。

三日后,优孟复来。

王曰:

“妇言谓何?

”孟曰:

“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

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

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

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

”因歌曰:

“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

起而为吏,身贪鄙者馀财,不顾耻辱。

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

贪吏安可为也!

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

廉吏安可为也!

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

”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

后十世不绝。

此知可以言时矣。

(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有删节)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群臣丧之       丧:

为……治丧

B.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一:

竟然

C.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属:

同“嘱”,嘱咐

D.此知可以言时矣时:

及时,恰中时机

【解析】 C项,属:

交给,不是通假字。

【答案】 C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解析】 ①表转折,但是;②表承接,就;③动词,像;

④动词,比得上。

【答案】 D

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优孟善于“讽谏”的一组是(  )

①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 ②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③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 ④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⑤岁馀,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 ⑥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⑦此知可以言时矣

A.①②③⑥       B.①②⑤⑦

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⑦

【解析】 ④是孙叔敖的儿子的话语;⑤表现优孟有高超的模仿才能,但与“讽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