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张中学校志.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96495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张中学校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南张中学校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南张中学校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南张中学校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南张中学校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张中学校志.docx

《南张中学校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张中学校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张中学校志.docx

南张中学校志

南张中学校志编撰委员会成员

主任:

邵长君

副主任:

贾涛陈存志张德胜

成员:

姜秀林穆海亭曹学臣周长运姚兴勤郑重斌刘猛陈瑞柱吴鹏刘祥军张忆秋

编撰组组长:

张忆秋

成员:

曹学臣刘猛苏海泓玄安玉姜秀林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学校沿革

第三章学校制度、方针

第四章学校管理

第五章教育教学工作

第六章学校建设

第七章附记

一、学校历任正负校长一览表

二、后记

第一章引言

任城区南张镇中学座落在大运河畔,济宁市区西北5公里,327国道北侧,济梁公路南首,南张镇驻地,学校始建于1969年。

学校最早为高中,学制二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改为初中,后逐渐演变为现在的任城区南张中学。

该校有着较长的历史,由建校初的1个班,6个教职工,发展到现在能容纳24个教学班,1200名在学生,学校服务区内辖53个自然村,总人口51000人。

建校初,学校只有两排18间教室,现在拥有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学生公寓楼、餐厅报告厅等建筑7100平方米。

有当时的高中发展到现在的全日制寄宿制初中,无论在办学条件、教育体制、管理体制等日趋完善,教师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声誉等不断提高,为祖国建设培养、输送人才做出了贡献。

真可谓年年桃李、岁岁芬芳。

第二章学校沿革

1969年秋学校开始筹建,校址在南张大王村北。

1970年开始招生,为高中教育,在全公社设有联中。

1979年,学校更名为济宁县九中,仍为高中,学制二年。

1984年,全市学校统一校名为济宁市第二十二中,开始招收初中学生,高中教育阶段结束。

1994年,学校更名为任城区南张中心中学,沿用至今。

第三章学校制度和方针

学校建校初,学校体制为高中,学制二年,施行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

1984年,全县撤销公社高中,全县设立重点高中,学校改为初中,名为二十二中,学制三年,。

完成“普九”工作后,学校实行“六三学制”,小学六年,初中三年。

学校施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承担着初中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培养开拓型、创新型人才,为高中选送基础知识扎实、智力较好、思想发达、能灵活掌握和运用知识的合格人才。

进入二十一世纪,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学为主,育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德育实施纲要》、山东省《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济宁市教育局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意见》等,学校的课程管理走上正轨,按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学校始终以“务实求真、内化发展、树德育人、人和校兴”作为办学宗旨,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竞争意识,求实的创新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全方位打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形成“勤学敬业,求实创新”的校园氛围。

现在,新一届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员工,以“博学、诚信、求索、笃行”为校训,以“自主、创新、和谐、发展”为校风,以“爱生、敬业、求真、奉献”为教风,以“勤奋、善思、合作、奋进”为学风,精诚团结,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朝着“学校有特色,学生有发展,教师有提高”的办学目标前进,为争创一流名校,把南张中心中学建设成为全区的示范性学校而努力奋斗。

第四章学校管理

1966年开始直到1977年,这十年,系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由贫下中农管理小组或委员会管理一切工作。

各年级随之改为“连”,各教学班则改为“排”,各学习小组改称为“班”。

班主任则称为辅导员,在乡下与贫下中农同劳动时,则兼任该生产队副队长,带领学生参加生产队劳动。

少先队则改称为“红小兵”。

在学校废除了考试制度、升留级制度,但仍施行教师、学生考勤制度、值日制度、安全制度、卫生保健制度、劳动制度、财务制度和评比制度,同时施行教师定期到生产队参加劳动,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第二年,学校恢复了正规,重新施行学校行之有效的各项规章制度,校长负责全面工作,教导主任负责教学工作,少先队、文娱、体育、卫生、劳动、财会均由专人兼职负责,施行考勤考核制度,值日制度、安全制度、卫生保健制度、升留级制度、财务制度、评比制度、奖惩制度,确保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1984年,学校改为济宁市郊区南张乡中心中学。

与此同时,郊区政府、乡政府成立教育委员会和教委办公室。

中心中学在镇教办的领导下,全面搞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自成立以来,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得到不断完善和规范,到2007年被评为区及规范化学校,学校的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完善了多种管理制度,以制度管理学校和教师

强化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了学校行政管理,逐步健全“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保证监督,教代会民主管理”的管理体制,科学管理,依法治校。

学校班子成员职责明确,分工具体,树立了五个意识,即:

政策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法律法规意识。

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校重大事情须提交职代会讨论通过。

设立校务公开栏,接受群众监督,公开的范围包括学校出台的各种方案举措及量化评比结果等。

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如:

办公制度、会议制度、安全制度、学习制度、考勤制度、聘任制度、奖惩制度、安全制度等。

各项制度的制订,必须有教职工代表参与起草,交职代会讨论通过。

严格按照“一费制”收费标准,规范学校收费行为,不向学生乱收费,不要求学生定资料。

全体教师实行分级聘任制,签定了岗位目标责任书,使广大教职工进一步增强了危机感、使命感,启动了内部活力,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学校采取了上述种种措施,学校焕发了勃勃生机,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成绩逐年提高。

第五章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成立之初,正值“文化大革命”,学校停课,大搞串连,搞大批判斗争,甚至校长、老师也停职被揪斗,到处张贴大字报,经常有集中教师斗教师,学生斗教师的场面,甚至把教师押上街上进行游斗,戴高纸帽、涂黑手、污辱教师、殴打教师的局场面经常出现,致使教师无法上课。

当时提出:

批斗大会、生产基地就是最好的课堂,甚至把课本丢掉,学生只学些瓢、盆、锅、碗、筷等常用字,教师几乎不用上课,学生也几乎不用学习,天天讲斗争,时时讲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年年上班,到时毕业。

因此,在这几年中断送了不少人才。

   1978年,学校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学校重新施行“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好学生,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大抓教学质量,教师不但用启发式进行教学,而且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素质也不断提高。

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学校大胆进行教育教学革新,引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引导管大教师积极参加进修学习,学校师资队伍不断加强。

现在师资队伍不断加强。

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鼓励并支持广大青年教师进修学习,95%的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学习、培训,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鼓励并支持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科研,认真落实两个《常规》,参加各种形式的教学比赛。

近三年来,先后有3名教师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2人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3人被评为区级学科带头人,4人被评为区级骨干教师,13人被评为区级教学能手,多名教师在市区优质课、基本功比赛中获奖。

56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报刊上发表,87篇论文获省市级奖。

师资力量显著加强。

由于学校近几年的教育改革发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提高。

1997年,全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任城区人民政府

1998年,全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任城区人民政府

依法治教先进单位济宁市任城区教育委员会

2000.61999年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步奖中共济宁市任城区委员会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政府

2000.10任城区中小学广播体操大赛中学组优秀组织奖任城区教育委员会

2002.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中共济宁市任城区委员会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政府

省二级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山东省档案局

2002.11全区初中政治学科教学评比第三名济宁市任城区教育局

2002.11全区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评比第四名济宁市任城区教育局

2002.11全区初中数学学科教学评比第四名济宁市任城区教育局

2002.12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实验学校

2002.12市级遵纪守法学校光荣学校济宁市普法教育依法治理领导小组

2003.1“学校管理年”活动二等奖任城区教育局

2003.2济宁市电化教育规范学校济宁市教育局

2003.2治安工作先进单位任城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2003.2学校规章制度建设第四名任城区教育局

2003.9先进教导处任城区教育局

2003.9教学工作第四名中共济宁市任城区委员会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政府

2004.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中共济宁市任城区委员会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政府

2004.3“教育教学研究年”活动一等奖任城区教育局

2004.3“教育教学研究年”活动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成果奖任城区教育局

2004.3“教育教学研究年”活动常规教学优胜奖任城区教育局

2004.42003年职教升学率第2名任城区教育局

2004.8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一星级单位济宁市任城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小组

2005.12济宁市任城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济宁市教育局

2006.10(初中教学工作)先进教导处济宁市教育局

2006.10(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济宁市教育局

2007.1(2006年度初中毕业生分流)先进单位济宁市教育局

2007.4区级规范化学校任城区教育局

2007.4规范化学校建设年活动后勤管理先进单位任城区教育局

2007.2南张中学团支部被授予中学先进团支部团委

2008.3南张中学团委被评为2007年度“全区基层团的工作先进集体团区委

2008.32007年度初中毕业生分流先进学校济宁市任城区教育局

第六章学校建设

学校筹建于一九六九年,建校初只有校舍两排18间平房,4间厕所,分期分批征用大王、南张两村土地36.9亩。

一九七〇年六月,学校新建校舍两排18间,新建窑厂一个,学生打机井一口,学农基地29亩。

一九七一年,建校舍二排18间。

一九七二年,新建伙房一排10间,打机井一眼,建小型水塔一个。

一九七三年,建校舍一排9间,围墙500米(土墙),校门一个,整修厕所10间。

一九七八年,新建教师宿舍一排9间。

一九八二年,建教师宿舍一排9间。

一九八五年,新建教学楼一栋(西楼),12个班,980平方米。

一九八六年,新建三室一厅家属院五单元,传达室2间,围墙200米。

一九八七年,新建三层东教学楼一栋,12个班规模,974平方米。

一九九〇年,新建标准化伙房11间,职工宿舍5间,面积566平方米。

一九九二年,经乡政府、土管所批准,将学农基地转让给新敬老院所有,原敬老院土地、房屋所有权归属南张中学。

一九九六年,镇政府投资43万元新建教学楼一栋(现实验楼)。

二〇〇年秋,镇政府投资新建25米水塔一座。

二〇一年秋,镇政府投资48万元新建1165平方米综合教学楼一栋,学生车棚280平方米。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区全面启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以来,学校结合全区危房改造的有利时机,加快布局调整进度,强化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教学需要。

拆除危房上百间,建成了高标准的学生公寓楼,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成功地转变为寄宿制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拆除了危厕棚顶,新建厕所一处;推倒了部分墙头并及时加固;由校门口至济梁公路以及学生公寓至校门口新建成了长约700米的下水道;教学楼后建仓库一处;对教学楼、实验楼、伙房楼顶进行了烫毡处理,烫毡面积达1900平方米;教学楼同时安装了避雷装置;改造了伙房,维修了线路;整平操场,建成300米碳渣跑道;维修、复新了课桌凳,为桌凳编号,加强财产管理;2007、2008年暑假购置了360余套桌凳;购置改造了学校线路,铺设地缆360米;由学生公寓向北修建长170米,宽6米的水泥路一条,以及标准篮球场地一处;变压器由50KVA更换成100KVA。

在建学生餐厅、报告厅一栋,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第七章附记

一、学校组织机构

(一)学校历任正负校长一览表

年度

党支部书记

校长

副校长

备注

1970-1973

刘化斌

刘化斌

1973-1983

马秀安

马秀安

1983

李怀君

李怀君

1984-1988

刘庆绅

刘庆绅

1988

赵永汉

赵永汉

1988-1990

韩玉山

韩玉山

1990-1994

江孝奎

江孝奎

解森

1995-1998

李庆平

李庆平

解森

张洪新

1996年调出

1998-2000

李进礼

李进礼

王峰

史保国

2000-2005

周长亮

周长亮

王峰

2001年调出

史保国

2001年调出

王业奎

封居函

2005-

邵长君

邵长君

王业奎

2007年调出

封居函

2005年内退

贾涛

陈存志

张德胜

(二)学校历任团组织负责人一览表

年度

负责人

备注

1983-1990

玄安玉

1990-1995

张伟贤

1995-2001

张忆秋

2001-2005

曹学臣

2005-

刘猛

二、后记

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借助它能够更好的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

编撰校志是为了勾勒任城区南张中学六十年发展变化的历史风貌,忆往昔峥嵘岁月,发扬优秀传统,叙述南张中学现代教育的走向。

《校志》编撰组于2007年11月成立,2008年3月开始组稿,2008年9月完稿,历时6个月。

下面就这份有关情况略作说明。

一、我们编撰的原则是“有资可寻、有案可查、有人可访、有物可证”。

二、我们在《校志》体例上分七章,其内容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并体现了教育教学为重点的特点。

《引言》简介了南张中学的发展过程。

具体内容分为《学校沿革》、《学校制度、方针》、《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建设》、《附记》等六部分。

三、在材料考证与剪裁上,详今略昔,详叙成果,略析失误。

对文革中的事情,一笔带过。

对近十几年来特别是近六七年来,有关教育教学诸方面的人和事做详细记述。

四、在校志编撰过程中,区教育局、南张镇党委政府、镇教办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鼎立支持,刘庆绅、李怀君、韩玉山、玄安玉、姜秀林等老领导、老教师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同时还承蒙学校其他教师的热忱帮助。

这样修志工作才得以完成,因此我们深表敬意!

对于《校志》中出现的遗漏与错误,由于编撰人员知识肤浅、存档资料缺失,我们深表歉意,并真诚的希望得到您们的批评指正。

南张中学校志编撰委员会

2008年9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