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制度5151852315.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81391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5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管理制度51518523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设备管理制度51518523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设备管理制度51518523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设备管理制度515185231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设备管理制度515185231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备管理制度5151852315.docx

《设备管理制度51518523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管理制度5151852315.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备管理制度5151852315.docx

设备管理制度5151852315

华星公司设备、动力、管理制度

第一章设备前期管理制度

一、管理职责

(一)设备动力部是公司设备归口管理部门,对设备管理的基本要求是:

通过专业技术和管理措施,对公司生产设备进行综合管理,做到全面规划、合理配置、择优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适时更新、及时改造,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达到设备寿命周期延长、综合效能高,满足生产发展需要。

(二)公司设备的管理工作,是全公司各单位、生产车间各级管理部门的共同任务和职责,它牵涉到公司从决策、采购入到使用、操作、维护、更新整个过程中与之相关的各部门。

(三)公司设备动力部作为全公司设备动力的归口管理部门,除了加强对各单位设备、动力的技术指导,督查设备动力工作之外,还应当按照有关制度规定,检查各部门对设备、动力管理应履行的相关职责。

(四)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规划决策、设备选型、设备的购置或自制设备的设计制造、设备的安装调试、设备使用前的初期管理四个环节,为了实现有效的组织安排、协调管理,各相关部门(设备使用部门)均应按照本制度规定做好相关工作。

二、设备规划决策管理

(一)设备规划方案的确定

该项工作应由公司总经理主持,厂长负责;设备动力部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进行经济技术论证,编制费用预算方案;报公司批准后实施。

(二)设备的经济技术论证

经济技术论证应有几种比较方案,在进行方案分析评价时,须考虑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和设备综合效率等因素,选择最佳方案;方案分析评价要注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搜集的数据要准确,运用系统工程、价值工程等观点评价计算,使选择方案经济效益最好,投资回收期最短。

(三)设备的选择原则

设备的选择原则是:

技术先进、满足生产、经济效益好、维修方便等,具体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先进性;

2.设备的生产效率;

3.生产的产品质量;

4.设备价格;

5.耗能水平;

6.安全环保性;

7.设备的适用性;

8.满足生产工艺程度;

9.设备的可靠性;

10.设备的维修性。

三、设备初期管理

(一)加强归口管理

设备动力部必须参与或负责设备更新改造、自制设备、生产技术改造项目、零星购置设备的管理工作,对改进、扩建工程公用设施,设备动力部参与审查,公司总经理审批后方能实施。

(二)外购设备选型要求

设备在选型时,应尽量与现有机型统一,减少繁杂机型;保留技术先进、可靠性、可维修性,将有利于设备管理、设备维护工作的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节约费用(如图纸、备件、修理、技术准备工作等)。

(三)设备购置申请的批准程序

全公司所有设备的购置,均应有批准依据;新增设备和更新设备(技改或大修)按计划执行,零星购置的设备由使用单位填报设备新增或更新申请计划,设备动力部登记备案,厂长审核,公司总经理批准;设备动力部、采购部负责购置。

(四)设备的订货合同管理

设备的订货由设备动力部、采购部按公司设备采购计划实施,签订合同后建立台账,逐项登记,与设备使用项目核对,发现有未落实的项目,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订购,已订购落实的设备,应排出交货日期顺序,按时进行催交和组织到货,保证新设备早日到场安装投产使用;设备动力部负责设备装运的所有资料存档保管。

(五)对重点关键设备的管理

公司的重点设备、关键设备、进口设备、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所用设备,由工厂厂长组织有管部门、人员,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交公司领导班子讨论,公司总经理决策批准后实施。

四、自制非标设备的前期管理

(一)管理职责要求

设备动力部应参与或负责自制非标设备的设计、加工工作,根据公司日常维护、大修或技改需要,由设备动力部下达自制非标设备设计任务书,其中应明确规定设备的各项技术参数、可靠性、维修性要求、验收标准、完成期限等内容,精加工车间按设计任务书要求,提出加工制作方案。

设计人员与加工人员要全程参加设计、加工方案的论证,提出自制非标设备有关可靠性、维修性方面的意见。

(二)自制非标设备的鉴定

自制非标设备制造完成后,由制造单位(精加工车间)组织人员对自制非标设备进行初步质量检验后,向设备动力部填报完工通知单;设备动力部组织、设计单位、使用单位、加工制作单位相关人员对已完工的自制非标设备进行检查,技术鉴定,鉴定合格后,由使用单位签字确认后方可使用;同时设备动力部与设备使用单位办理移交手续。

(三)文件资料的管理

自制非标设备移交时,设计部门应将下列技术文件资料交设备动力部签收,整理后归档,共有以下内容:

1.自制非标设备使用说明书;

2.使用、维修用图纸及资料;

3.配件、附件清单;

4.备件图册;

5.备件、附件或专用工具;

6.精度检验单;

7.试车验收记录;

8.合格证;

9.费用结算表。

五、外购设备的前期管理

(一)设备供应计划管理

1.全公司设备供应计划实行统一归口管理,由设备动力部负责编制、平衡、下达和执行。

2.全公司生产、日常维护、技改、大修、安全、环保、科研等设备计划,必须要有各单位的领导签字、盖章,由设备动力部登记备案,厂长审核,公司总经理审批,批准后由设备动力部汇总执行。

3.凡列入设备供应计划的每项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技术数据,必须齐全、准确,满足订货要求。

4.凡编制的设备供应计划,必须预先核对库存和外订的设备台账,应做到充分利用库存和合理储备。

5.各单位在编制生产设备维护计划时,要充分利用库存,进行修、配、改、代,降低开支,防止造成积压。

(二)标准设备订货管理

1.设备动力部必须严格按照批准下达的计划执行。

2.订货要做到不重、不漏、不错订,不订购过时、淘汰产品;根据计划、安装、调试、使用要求;做到保质、保量、按时供应。

3.订货要比质比价、择优订货、认真选点、定点,建立稳定可靠的供应渠道。

4.订货合同规定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交货时间、质量标准、特殊要求、到站和结算方式等栏目,必须仔细填写清楚,做到准确无误。

(三)非标设备订货管理

1.需要按设计图纸由制造单位制造的设备,统称非标准设备。

2.凡生产、技改、维修等需用的非标准设备订货的图纸、资料,必须通过审核签字无误,方允许安排计划订货。

3.非标设备订货图纸,应达到的标准和要求是:

图面清晰,零部件制造图齐全,编写明确不乱,重量、材质牌号、工艺尺寸、加工符号、技术要求齐备,装配图和零部件数量准确,不重、不漏。

4.订货合同必须标明合同号、名称、图号、数量、重量、交货时间、结算方式、运输要求、提供图纸份数,以及双方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5.订货应严格按计划执行,保质、保量、保证工程需要时间。

(四)设备购入验收工作

1.外购设备到公司后,由设备动力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按照订货合同,检查到货数量、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准确无误后办理入库手续,并及时通知设备使用部门。

2.新设备开箱时,由设备动力部会同使用部门共同参加,按设备装箱单逐一清点主机、辅机、随机附件、工具和各种技术文件(包括合格证、质量保证书、技术检测报告、使用说明书),并填写设备开箱验收单。

若验收不合格,设备动力部负责查询,采购部负责向有关供货单位联系索赔。

六、设备安装调试管理

(一)各部门、车间要制订新设备安装方案,经设备动力部审核同意后,使用单位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实施设备安装。

(二)设备动力部负责新设备安装技术指导。

基础验收、设备出库、就位、安装、调试,必要时设备动力部可委托安装单位安装。

(三)新设备安装调试后,由设备动力部组织使用单位、安装单位等有关人员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是:

1.设备制造方出据的三证(生产许可证、技术检测报告、质量保证书);

2.设备的空运转、负荷试验;

3.电气控制状况;

4.安全防护装置和环保性能;

6.设备基础和安装正确性检查;

7.按装箱单清点附件、专用工具、随机备件及技术文件等。

(四)设备验收合格后,由设备动力部负责办理验收及移交手续,填写设备安装验收移交单、设备精度检验记录、设备运转试验记录、设备附件、工具明细表、随机备品配件入库单等,经参加验收人员共同签字后,正式移交给使用单位,随机附件、工具、备件等由使用单位负责保管,使用说明书、技术文件由设备动力部统一整理归档,保管。

 

第二章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一、管理职责

(一)各设备使用单位应严格按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规定要求,加强对本部门设备的管理,在生产活动中贯彻好“设备使用规程”,认真抓好各设备在使用前、使用中和使用后的管理,将工作做细做实。

(二)设备动力部应帮助和指导各单位制定和完善各种设备的使用规程,使之达到合理、规范的要求。

平时要多深入到生产单位检查制度执行情况,对违反设备使用规程的现象应及时给予纠正,并提出批评,情节严重者应通知其主管领导严肃处理。

二、设备使用规程的编制要点

(一)设备使用规程应根据设备的性能参数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制订正确使用方法。

它是生产活动中操作者必须执行的法规。

因此,认真编制好设备使用规程,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

(二)每种设备都必须有使用规程。

(三)每种设备都应在投产前编写好使用规程。

(四)设备使用规程的内容,必须包括以下部分:

1.设备的性能参数。

2.交接班制度。

3.操作者应具备和做到以下四点:

(1)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2)操作程序;

(3)紧急状态的处理;

(4)在使用过程中设备与人身安全注意事项。

(五)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1.操作者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有操作证。

凡新上岗的和尚未取得操作证的人员,必须在持有操作证的操作者的指导下方可操作。

2.设备启动前,必须按使用规程进行检查。

3.生产线上或集体操作的设备,要熟悉和掌握开机前的联系方法和内容。

4.进行必要的试机操作时,必须观察上下工序和观察设备区域内是否有人工作或置放物件。

(六)操作顺序

操作人员必须在接到设备开车通知后,按设备使用规程规定的动作程序进行操作,设备在启动和运转过程中,应注意检查(观察)是否有不正常的现象。

(七)紧急状态的处理

当设备在启动过程或运行中,发现异常情况时,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必须要当机立断的立即停车。

(八)在使用过程中设备与人身安全注意事项

1.非本机操作者未经批准,不得使用本机。

2.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取消或改变安全装置。

3.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乱割乱焊和改变设备结构。

4.关键要害岗位(如降压站、变配电所等),实行两人操作确认制,即一人操作一人在旁监护,避免出现操作失误,导致重大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5.必须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班的操作人员应详细向接班的工作人员交待本班设备运行情况和尚未处理的设备故障,填好交接班记录,双方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

6.设备在运行中发现故障,凡在本班可以处理的,不得交下一班处理,本班无法完全处理,未完成部分可交给下一班,接班人员应接着处理完成,并详细检查,一切正常后,方可开机。

7.设备的运行部位或运转区域内检修,必须在停机后设备处静止状态、并有安全措施下进行。

8.设备在启动运行中,应对周围环境进行监视,注意前后工作的衔接与配合,注意仪表指示变化。

9.必须保持设备区域的文明卫生,每班工作人员应每日对设备进行擦拭及区域内的打扫工作,以保持设备和区域的整洁。

三、设备使用规程的制订和审批

(一)设备使用单位或部门负责召集本单位或本部门的设备、工艺、技术、管理人员,布置安排制订本单位或本部门设备使用规程。

有关生产工艺操作内容由工艺人员编写;安全部分由安全人员编写;设备使用单位或部门负责设备管理的技术人员负责汇总编写工作。

(二)设备使用单位或部门负责组织召开使用规程的会审。

工艺、生产、技术、设备、安全等主管人员参加。

(三)两个及以上的单位通用设备的使用规程,由设备动力部负责召集会审。

(四)设备使用规程经会审后,呈报生产厂长批准,贯彻执行。

四、设备使用规程的修改

(一)生产工艺改变时必须经厂长审核,公司总经理批准,以文字形式提前一周内通知设备使用单位,使用单位负责设备管理的技术人员根据修改工艺,对原规程进行修改。

(二)修改后的新规程须经单位负责人审核签字,送设备动力部审批后生效。

(三)操作人员如发现规程有误或不完善之处,应向单位、部门反映,设备管理人员应及时深入现场了解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五、设备使用规程的贯彻

认真贯彻执行设备使用规程,发挥其应有作用,保障人身和设备运行安全。

因此各级领导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实施。

(一)生产单位负责人必须组织本单位职工学习贯彻执行设备使用规程。

(二)单台新设备使用前,必须由单位设备管理(或技术)人员组织学习使用规程,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操作。

(三)新工人、学员及调换岗位的人员进入岗位前,必须经过学习和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单独操作设备。

(四)生产单位设备管理人员应经常或定期地深入单位检查规程执行情况,发现有违章操作现象,及时制止和列入单位对班组或岗位的考核。

六、设备运行记录要求

(一)生产过程中,运行的设备在负荷、工况诸因素的长时间作用下,机械零部件会磨损变形;电气原件的参数变化,会引起设备运行参数的改变,岗位操作者应及时记录下这些参数,可以准确地掌握设备运行规律,以便对该设备及时进行维护检修,避免设备事故的发生。

(二)设备在投入运行前,必须做好适当的运行记录表格。

(三)设备在运行中出现不正常现象,必须随时记录,记录的数据要准确、清楚、完整。

(四)设备运行记录分机组或单台设备,按照班、日、月装订成册,归档备查。

(五)设备运行记录的内容,应反映设备的实际运行技术状态。

需记录的内容有以下方面:

1.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设备本体发生异常现象,如运转不平稳,出现振动噪音,检测装置显示数据不正常,局部升温超过规定,零部件不正常磨损、变形,出现轴向窜动、腐蚀、异常气味、火花、冒烟等情况。

2.设备控制系统的突然变化和异常波动的数据,如断电保护频繁等情况。

3.电气设备电磁性能参数的变化,如绝缘、整流、接地、电控激磁、变频等方面的参数以及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等变化情况。

4.动力供应参数,如蒸气、压缩空气、工业水压力、流量、流速、温度等变化情况。

5.设备润滑参数,如集中润滑油的压力、流量、温度及油脂质量变化,管路的泄漏和堵塞等异常情况。

6.设备发生事故或故障的全过程(包括时间、现象、原因、特征和后果),发生前有异常迹象等。

(六)设备使用单位或部门每月定期发放和收集运行记录,并负责整理归档。

1.设备使用部门或单位在收集整理运行记录时出现有不按规定填写运行记录者,应及时向单位主管报告,给予相关人员一定经济处罚。

2.设备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应经常深入岗位检查运行记录填写情况。

第三章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一、管理职责

(一)公司设备动力部负责对全公司范围内设备的归口管理和计划安排,要建立设备维护方面的各项制度和章程,协助和配合各单位、各部门强化责任意识,使设备维护和保养能按照公司规范要求贯彻执行。

(二)各设备使用单位或部门主管人员要按照公司关于设备维护保养的方针、政策和本制度的规定要求,对本单位或本部门的设备管理进行细化,并在执行过程中从严要求,经常检查,加强考核。

二、设备维护基本原则

(一)设备维护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应把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其主要任务是防止连接件松动和不正常的磨损,监督操作者按设备使用规程的规定正确使用设备,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检修周期,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为生产提供最佳状态的生产设备。

(二)坚持使用和维护相结合原则

操作人员在设备日常维护工作中做到“三好”(管好、用好、维护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三)坚持合理规划、科学维护的原则

设备维护工作重点,体现在提高维修工作质量、减少故障停机时间、提高设备作业率。

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做到合理规划,实现生产修理两不误,同时注意采用科学的维护方法,以达到效率的最大化。

三、设备维护的要点

(一)操作工实行设备维护保养负责制

1.单机、独立通用设备,实行操作工人当班检查和维护保养负责制。

2.连续生产线上集体操作的设备,实行当班检查和维护保养负责制。

3.无固定人员操作的公用设备,由设备所在单位设备负责人指定专人维护保养负责制。

4.每台设备都要制订和悬挂维护保养责任牌,要写明维护保养者姓名。

(二)维护保养责任者有下列职责:

1.严格按设备使用规程的规定,正确使用好自己操作的设备,不超负荷使用。

开车前15分钟要仔细检查设备,连接螺栓松紧,规定须维护检查的必检部位;然后空负荷试车,检查各控制开关是否失灵。

发现问题和异常现象,要停车检查,自己能处理的马上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报告检修责任者,立即处理。

2.按单位制订的润滑表规定,定期添加润滑油或润滑脂,定期换油,保持油路畅通。

3.操作工在本班下班前,将设备和工作场所清扫干净,保持设备内外清洁,无油垢、无脏物。

4.认真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主要设备每台都应有“交接班记录本”,每班人员应认真写清楚,交接双方要在“交接班记录本”上签字,设备在接班后发生问题由接班人负责。

(三)专业维修工人,实行设备包修制:

1.班组包区域,个人包机组。

2.每个设备区域和每一台设备都要制订和悬挂维护检修责任牌。

区域内要悬挂班组长责任牌,单机悬挂个人责任牌,填写检查维修责任者职责。

(四)专业维修者有下列职责

1.区域包修的责任班组,应按单位制定的区域设备检查点,分解落实到设备包修责任人,责任人定时、定点进行巡回检查包修。

2.设备责任人应根据单位规定的每台设备检查点的检查情况详细填写记录,交单位设备部门存档备查。

3.设备使用单位或部门应根据定时定点检查的记录,安排和落实该设备的预修计划,并报设备动力部备案,及时排除设备事故或设备故障。

四、设备的分类分级维护保养

(一)通用设备(如金属切削机床、起重行车、运输车辆等),按一、二、三级维护保养责任制。

1.一级保养以操作者为主,维修工人配合,二班或三班工作制的设备每季度做一次一级保养。

每次保养必须按保养的要求进行。

2.二级保养以维修工人为主,二班或三班工作制的设备一年做一次二级保养。

每次保养必须按保养的要求进行。

(二)连续生产线上的专用设备,推行点检、计划维修维护制,根据维修计划,进行定量、定点、定时维修。

(三)设备的预防维护保养周期的确定,可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生产班次划分类别。

1.A类设备周期最短。

2.B类设备周期较长。

3.C类设备,不作定期规定。

(四)使用单位设备主管组织设备技术员,按类别确定好每一台设备的必检部位及检查内容,责任落实到人,并报设备动力部备案。

(五)单位设备技术员将每一台设备,编写成生产操作人员日常维护检查表和专业维修人员巡回检查表(包括机组名称、必检部位名称、每点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检查时间、检查总的编号)及检查记录或图表。

五、设备维护规程的编制

(一)设备维护规程是设备维护工作唯一遵循的准则,是公司搞好设备维护工作的基础。

公司所有生产人员、维修人员、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设备维护规程,应随生产发展、工艺改进及设备装置水平的提高,作相应修订和完善。

1.每种设备都应有维护规程。

2.新建和技术改造的机组或单台机设备在验收投产前,要编写好维护规程,经审核后,发到岗位个人。

(二)设备维护规程,应包括如下内容:

1.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表。

2.简要的传动示意图、液压、动力、电气等原理图,便于掌握设备的工作原理。

3.润滑控制点管理图表,明确设备的润滑点及选用油脂牌号。

4.当班操作人员检查维护部位,维护人员巡回检查的周期、检查点,每点检查的标准。

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5.设备运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6.设备易损件更换周期和报废标准。

7.明确设备和设备区域的文明卫生要求。

(三)设备维护规程的编制:

1.凡新建技术改造项目的成套机组、单台设备的维护规程由设备使用单位的设备或技术人员负责编写。

2.在用设备尚无设备维护规程,应逐台限期由设备所在单位的设备或技术人员负责编写。

3.设备使用单位生产工艺改变,设备参数变更,应及时对规程进行修订。

4.操作、维修人员在实践中,发现维护规程有不妥和失误之处,应及时向设备使用单位的设备管理人员反映,设备管理人员应立即深入现场察看,进行修改。

5.凡新编制的维护规程,须经单位设备主管领导审核,送设备动力部备案。

6.凡修订后的维护规程,须经单位设备主管领导审核,送设备能力部备案。

六、设备维护规程的贯彻与执行

(一)维护规程的贯彻与执行,是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和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

因此,各单位或部门的管理、技术、操作、维修人员都必须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二)维护规程必须深入贯彻到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并做到人手一册。

(三)操作人员和专职维修人员,要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并严格按维护规程执行。

(四)设备使用单位的设备或技术人员要经常深入生产现场检查维护规程执行情况,发现不按规程执行,及时向单位主管汇报.严肃处理。

七、设备技术档案管理

(一)设备技术档案是设备使用过程中(包括从设备的设计、选型、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更新改造、报废等全过程)的综合记载,为设备管理提供各个不同时期的原始根据。

因此,各单位和设备动力部都应贯彻执行,逐台建立设备技术档案。

(二)凡在用的设备都必须建立技术档案。

1.按公司制定的“设备技术档案”逐项记载。

2.必须要有传动示意图、液压、动力、电气等原理图。

3.必须要有润滑五定图表。

4.必须要有点检表(包括点检内容、点检标准、点检时间、点检人员及处理结果)。

5.设备档案的内容要随问题的出现和解决而详细记载(包括问题出现的时间、部位、损坏程度、原因、处理结果、责任者等)。

6.档案记载的内容、文字要整齐清晰。

(三)凡在用的100千瓦及以上的大型电机、高压屏、高压开关、变压器、整流装置、电热设备等应独立建立专业档案。

(四)凡在用的主要设备、应建立备件、易损件图册。

(五)新设备到货后,设备动力部必须把随机带来的全部资料(包括图纸、说明书、装箱单等)复印两份,原资料及一份复印件归设备动力部保存,一份复印件交设备使用单位或部门。

(六)设备大、中修,必须将检修情况(包括检修时间、检修负责人、更换的零部件、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改进部分及图纸、调试、验收等原始记录)归档。

第四章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一、润滑工作采取分级管理方式

(一)设备动力部负责各生产单位设备润滑情况的检查、监督和业务指导工作。

(二)各单位设备润滑管理员工作职责:

1.制订设备润滑工作的各项制度,并负责润滑技术和业务指导,深入现场检查、监督。

2.编制各类设备润滑卡片、图表和有关技术资料。

3.贯彻实施润滑的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和定人五定工作。

4.制订油耗定额,按时向设备动力部门提出年、季、月需要的润滑油料计划,并按期统计实际消耗数量。

5.编制设备年、季、月清洗换油和检修计划。

6.组织废油回收及再生工作。

7.监督润滑油的使用和审查油质量的化验结果。

8.监督润滑用具的合理使用,总结和推广设备润滑的先进经验。

(三)润滑人员的工作职责

1.按照五定(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要求和有关规定认真做好设备润滑工作。

2.勤检查、勤巡视,发现润滑设备有异常情况或有滴漏现象及时处理或向有关人员报告。

3.保持润滑设备、器具和润滑油嘴以及润滑油(脂)干净清洁,不混用润滑油(脂)牌号。

4.按规定期限或实际情况及时清洗油箱和更换润滑油(脂),需维修工人执行的也应及时向有关人员提出实施。

5.照润滑卡片的规定,按时加换润滑油(脂)并做好记录,每张卡片用完后,交回润滑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