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考试三十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156271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4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考试三十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模拟考试三十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模拟考试三十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模拟考试三十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模拟考试三十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拟考试三十三.docx

《模拟考试三十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考试三十三.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拟考试三十三.docx

模拟考试三十三

模拟考试三十三

1、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发病机制最主要是1分

A.高铁血红蛋白蓄积

B.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C.抑制胆碱酯酶

D.迷走神经过度兴奋

E.碳氧血红蛋白蓄积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发病机制是抑制体内胆碱酯酶的活性,有机磷引起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的毒草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

2、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性肺水肿,最重要的抢救措施是1分

A.肌注杜冷丁

B.肌注速尿

C.静注大剂量阿托品

D.静注大剂量解磷定

E.静注西地兰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急性中毒毒蕈碱样症状:

这组症状出现最早,主要是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所致,类似毒草碱作用,表现为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增加。

临床表现先有恶心、呕吐、腹痛、多汗、有流泪、流涕、流涎、腹泻、尿频、大小便失禁、心跳减慢和瞳孔缩小;支气管痉挛和分泌物增加、咳嗽、气急,严重患者出现肺水肿。

阿托品有阻断乙酰胆碱对副交感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毒草碱受体的作用,对缓解毒蕈碱样症状和对抗呼吸中枢抑制有效。

3、男,29岁,因煤气中毒1天后入院,深昏迷,休克,尿少,血COHb60%,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病情属于1分

A.重度中毒

B.中度中毒

C.轻度中毒

D.慢性中毒

E.极度中毒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情与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有关,轻度含量约在10%~20%,中度含量约在30%~40%,重度在50%以上,因此本病人属于重度中毒。

4、有机磷农药口服中毒,出现症状的时间1分

A.可在10min至1h内

B.可在10min至2h内

C.可在10min至3h内

D.可在10min至4h内

E.可在10min至5h内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一般口服中毒可在10min至2h内出现症状,经皮肤吸收,症状常在接触农药后2~6h内出现症状。

5、临床使用碘解磷定应注意的事项包括1分

A.避光贮存

B.粉针难溶

C.维持时间短

D.禁与碱性药物配伍

E.注射过快可致呼吸衰竭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碘解磷定本品在碱性溶液中易分解,禁与碱性药物配伍。

6、对食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者,抢救的关键是1分

A.保持呼吸道通畅

B.及时导泻

C.撤离中毒环境

D.彻底洗胃

E.大剂量使用解磷定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食入性毒物中毒者,抢救的关键是彻底洗胃,促进未吸收毒物的排泄。

7、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达到阿托品化后,阿托品用法是1分

A.立即停药

B.逐渐减量直至症状消失后停药

C.继续原剂量治疗直至症状消失后停药

D.逐渐减量直至症状消失后24h再停药

E.继续原剂量治疗24h后停药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阿托品化后,应逐渐减量直至症状消失后24h再停药,防止反弹。

8、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中下列哪一项是不符合的1分

A.呼出气有蒜味

B.意识障碍

C.腺体分泌增多

D.瞳孔散大

E.肌纤维颤动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有机磷农药中毒痛入毒蕈碱样症状这组症状出现最早,主要是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所致,类似毒蕈碱作用,表现为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增加。

临床表现先有恶心、呕吐、腹痛、多汗、有流泪、流涕、流涎、腹泻、尿频、大小便失禁、心跳减慢和瞳孔缩小。

9、病人呼吸气味中有大蒜味,应考虑1分

A.尿毒症

B.酮症酸中毒

C.有机磷农药中毒

D.肺癌

E.支气管感染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有机磷杀虫药大都呈油状或结晶状,色泽由淡黄至棕色,稍有挥发性,且有蒜味。

因此,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呼吸气味中有大蒜味。

10、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严重程度取决于1分

A.中毒环境中一氧化碳浓度

B.接触一氧化碳时间

C.病人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饱和度

D.病人需氧要求的高低

E.病人原有的健康程度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O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

CO吸入体内后,85%与血液中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COHb。

病人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饱和度。

11、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机制是1分

A.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血症,严重降低血红蛋白携氧能力

B.碳氧血红蛋白不易解离

C.碳氧血红蛋白的存在妨碍氧合血红蛋白解离

D.一氧化碳与细胞色素酶中的铁结合,影响细胞内呼吸

E.以上4个方面都存在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CO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

CO吸入体内后,85%与血液中红细胞的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稳定的COHb。

CO与Hb的亲和力比氧与Hb的亲和力大240倍。

吸入较低浓度CO即可产生大量COHb。

COHb不能携带氧,且不易解离,是氧合血红蛋白(O2Hb)解离速度的1/3600。

COHb的存在还能使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左移,血氧不易释放给组织而造成细胞缺氧。

此外,CO还可与肌球蛋白结合,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但氧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亲和力大于CO。

12、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疗首选1分

A.换血

B.人工冬眠

C.中枢兴奋剂

D.面罩给氧

E.高压氧舱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应迅速纠正缺氧状态。

吸入氧气可加速COHb解离。

增加CO的排出。

吸入新鲜空气时,CO由COHb释放出半量约需4h;吸入纯氧时可缩短至30~40min,吸入3个大气压的纯氧可缩短至20min。

高压氧舱治疗能增加血液中溶解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使毛细血管内的氧容易向细胞内弥散,可迅速纠正组织缺氧,为治疗首选。

13、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表现是1分

A.精神意识障碍

B.锥体外系神经障碍

C.锥体系神经损害

D.大脑皮质灶性功能障碍

E.以上均正确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急性一氯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神经精神后发症):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2~60d的“假愈期”,可出现下列临床表现之一:

①精神意识障碍:

出现痴呆状态、谵妄状态或去大脑皮质状态;②锥体外系神经障碍:

出现震颤麻痹综合征;③锥体系神经损害:

如偏瘫、病理反射阳性或大小便失禁等;④大脑皮质局灶性功能障碍:

如失语、失明,或出现继发性癫痫。

14、病人误服强腐蚀剂时,下列不能进行的治疗措施是1分

A.洗胃

B.灌肠

C.补液

D.应用中和剂

E.给氧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误服强腐蚀剂洗胃会引起急性胃穿孔。

15、牛奶、蛋清做洗胃液最适用于下列哪种中毒的解救1分

A.铜中毒

B.铅中毒

C.强酸强碱中毒

D.有机磷农药中毒

E.氰化物中毒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强酸强碱中毒用牛奶、蛋清做洗胃液,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16、一氧化碳中毒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是1分

A.呼吸困难

B.恶心、呕吐

C.休克

D.口唇呈樱桃红色

E.疲乏、无力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因为CO和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以后生成的羰基血红蛋白是樱桃红色的,而嘴唇的毛细血管相当丰富,加上嘴唇黏膜很薄。

所以,当含羰基血红蛋白的血液流经嘴唇的时候,我们透过黏膜看到的就是樱桃红,

17、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毒物是1分

A.阿托品

B.亚硝酸盐

C.有机磷农药

D.一氧化碳

E.吗啡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亚硝酸盐中毒的机理是亚硝酸盐将血红蛋白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使血红蛋白成为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的能力,造成机体缺氧。

18、不知毒物名称和性质的情况下,护士的正确处理方法是1分

A.请家属立即查清毒物名称后洗胃

B.抽出胃内容物送检再用温水洗胃

C.用生理盐水清洁灌肠减少毒物吸收

D.鼻饲牛奶或蛋清水,以保护胃黏膜

E.禁忌洗胃,待清醒后用催吐法排除毒物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不明毒物中毒应先抽出胃内容物送检确定中毒种类,再用温水洗胃。

19、下列哪些物质适用于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解毒1分

A.解磷定

B.阿托品

C.大剂量亚甲蓝

D.纳洛酮

E.小剂量亚甲蓝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小剂量亚甲蓝可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正常血红蛋白,用于治疗亚硝酸盐、苯胺、硝基苯等中毒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20、巴比妥中毒导致休克的原因是1分

A.血浆渗出导致血容量减少

B.剧烈吐泻导致血容量减少

C.毒物抑制血管舒缩中枢

D.代谢性酸中毒

E.心肌损害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巴比妥类药物是中枢抑制剂,较大剂量可抑制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导致休克。

21、赵兵,25岁,农民,入院前16h误服敌百虫,经当地用阿托品治疗后送来,病人昏迷,瞳孔散大,皮肤干燥,抽搐,呼吸不规则,9h未排尿,心率180次/分,血胆碱酯酶活力为0。

该病人除有机磷农药中毒外尚有1分

A.急性肾功能衰竭

B.肺水肿

C.阿托品中毒

D.脑水肿

E.肺炎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阿托品治疗后病人昏迷,瞳孔散大,皮肤干燥,抽搐,呼吸不规则,9h未排尿,心率180次/分,是阿托品中毒的表现,阿托品化即临床出现瞳孔较前扩大、口干、皮肤干燥和颜面潮红、肺湿啰音消失及心跳加快。

如出现瞳孔扩大、神志模糊、狂躁不安、抽搐、昏迷和尿潴留等,提示阿托品中毒。

22、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经抢救后肺湿啰音消失,仍昏迷,瞳孔散大,心率160次/分,高热。

这时进一步的抢救措施应首选1分

A.物理降温

B.西地兰

C.停用阿托品

D.给予解磷定,加大阿托品剂量

E.用甘露醇降颅内压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阿托品中毒的主要表现为:

①瞳孔明显散大,常超过5mm;②颜面及皮肤潮红;③明显躁动、甚至狂躁、抽搐及谵语;④心动过速(≥120次);⑤体温可明显升高(>39℃)。

此病人的表现显示阿托品中毒,因此应立即停用阿托品。

23、李军,23岁,就诊前10h自服敌百虫溶液60ml,经用阿托品后转来,病人昏迷,瞳孔散大,皮肤潮红,干燥,抽搐,双肺散在于鸣,心率160次/分,全血胆碱酯酶活力30%,10h无尿。

此病人除应给予双复磷外,还要用哪种药1分

A.毛果芸香碱

B.阿托品

C.西地兰

D.回苏灵

E.速尿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根据病人应用阿托品后表现,可判断病人为阿托品中毒。

阿托品中毒的主要表现为:

①瞳孔明显散大,常超过5mm;②颜面及皮肤潮红;③明显躁动、甚至狂躁、抽搐及谵语;④心动过速(≥120次);⑤体温可明显升高(>39℃)。

阿托品为抗胆碱药,中毒后应用毛果芸香碱对抗,毛果芸香碱为拟胆碱药。

24、李虹,女性,30岁,因进食后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困难1小时就诊。

查体:

神清,全身皮肤黏膜明显发绀,呼吸42次/分,血压80/50mmHg。

检查:

血高铁血红蛋白50%。

诊断:

亚硝酸盐急性中毒。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1分

A.尽快使用大剂量亚甲蓝拮抗

B.病人可能误食亚硝酸盐或进食变质蔬菜引起

C.大量静脉补液,促进毒物的排出

D.亚甲蓝解毒机制

E.脑水肿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亚硝酸盐急性中毒所致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应用小剂量的亚甲蓝治疗,大剂量使用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25、女,23岁,被家人发现昏迷2小时来诊。

既往健康。

查体:

BP130/90mmHg,皮肤湿冷,双瞳孔直径2mm,双肺底少量湿啰音,心率90次/分,律齐,无杂音,呼出气有蒜味。

下列哪项检查对诊断最重要1分

A.血氨

B.肝、肾功能

C.全血CHE

D.血糖

E.动脉血气分析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据病人表现考虑病人是有机磷毒物中毒,全血CHE可帮助确诊。

26、病人误服农药中毒,瞳孔缩小,面肌颤动,呼气中有大蒜样气味,选用哪种洗胃液最安全方便1分

A.高锰酸钾溶液

B.碳酸氢钠溶液

C.酸性液

D.清水

E.生理盐水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不能确定是某种毒物中毒,首选清水洗胃。

27、男,48岁,被人发现昏倒在地,可闻及有煤气味,发现者考虑病人呼吸微弱,于是就地做人工呼吸。

抢救者的错误是1分

A.未及时撤离现场

B.未及时供氧

C.未及时用兴奋剂

D.未及时输液

E.未及时注射激素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考虑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时撤离现场最为重要,目的是减少有害气体吸入,即应迅速脱离中毒环境。

28、中暑临床上依据症状轻重分为1分

A.热射病

B.热痉挛

C.热衰竭

D.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及重度中暑

E.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29、在高热环境中进行繁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因口渴而大量饮水,缺乏钠的补充而发病,被称为1分

A.先兆中暑

B.日射病

C.中暑高热

D.中暑痉挛

E.中暑衰竭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活动停止后常发生肌肉痉挛,主要累及骨骼肌,持续约数分钟后缓解,无明显体温升高。

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

30、热痉挛的突出表现是1分

A.腓肠肌痉挛、疼痛

B.胸大肌痉挛、疼痛

C.呼吸肌痉挛、疼痛

D.肠道平滑肌痉挛、疼痛

E.肛门括约肌痉挛、疼痛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

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着。

常呈对称性。

时而发作,时而缓解。

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31、热痉挛出现短暂、间歇、对称性的肌痉挛最常见部位为1分

A.背阔肌

B.咀嚼肌

C.腹直肌

D.腓肠肌

E.胸大肌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

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着。

常呈对称性。

时而发作,时而缓解。

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32、热衰竭常见于1分

A.年老体弱、儿童、过度疲劳及有慢性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

B.青壮年

C.运动员

D.中妇女

E.户外劳动者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热衰竭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

33、热衰竭患者的突出表现是1分

A.脑水肿

B.肺水肿

C.心力衰竭

D.肌肉痉挛

E.周围循环衰竭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热衰竭严重热应激系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引起循环容量不足所致。

表现为多汗、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痉挛,可有明显脱水征;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即为周围循环衰竭。

34、热射病特点是1分

A.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最高可达42℃

B.疾病早期“无汗”

C.不伴有皮肤干热

D.无意识障碍表现

E.多发生于年老体弱者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主要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1℃)和神志障碍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35、中暑的体表降温当肛温降至多少时应暂停降温1分

℃左右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中暑在降温过程中必须随时观察和记录肛温,待肛温降至℃时,应即停止降温。

36、中暑环境降温时,室内温度宜控制在1分

~20℃

~22℃

~22℃

~25℃

~2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中暑环境降温时,室内温度22~25℃。

37、患者烈日下工作2h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BP90/60mmHg。

此时最佳的处理措施为1分

A.立即将患者搬离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处休息

B.冰水浸浴30min

C.口服大量清凉饮料

D.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

E.快速静脉滴入甘露醇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病人有轻症中暑症状,除将患者搬离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处休息外,最好补充水和盐分。

38、患者男性,36岁,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3h后,出现头痛、头昏,随即出现嗜睡、颜面潮红、皮肤干燥无汗、脉搏细数,体温升高至℃,BP80/50mmHg,即去医院急诊室,你考虑患者发生了什么情况1分

A.急性中毒

B.重症中暑

C.脑血管意外

D.脑瘤

E.脑炎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体温升高至℃,血压降低,并伴有头痛、头昏,随即出现嗜睡、颜面潮红、皮肤干燥无汗、脉搏细数且该患者在高温下工作持续3h考虑该患者为重症中署。

中暑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署和重症中暑。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为先兆中暑,体温往往在38℃以上。

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为轻症中暑。

重症中暑体温升高至40℃以上。

39、患者男性,63岁,在烈日下暴晒2小时后,感头昏、头痛、面部潮红、皮肤干燥无汗、脉搏细数。

入院检查:

℃、P122次/分、R24次/分、BP110/75mmHg。

下列处理措施哪项不正确1分

A.安置在通风阴凉处休息

B.环境降温

C.冰水浸浴

D.冰水擦拭

E.氧气吸入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老年、体弱和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常不能耐受4℃浸浴,有些患者昏迷不深,浸入4℃水中可能发生肌肉抖动,反而增加产热和加重心脏负担。

40、淹溺分为哪两大类1分

A.干性淹溺、湿性淹溺

B.海水淹溺、淡水淹溺

C.干性淹溺、海水淹溺

D.湿性淹溺、淡水淹溺

E.温水淹溺、冷水淹溺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淹溺分为干性淹溺、湿性淹溺。

41、淡水淹溺病理特点是1分

A.血液总量减少

B.血液浓缩显着

C.红细胞损害很少

D.血浆电解质钠、钙、镁、氯离子增加

E.心室颤动常见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淡水淹溺:

江、河、湖、池中的水一般属于低渗,统称淡水。

水进入呼吸道后影响通气和气体交换;水损伤气管、支气管和肺泡壁的上皮细胞,并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引起肺泡塌陷,进一步阻滞气体交换,造成全身严重缺氧;淡水进人血液循环,稀释血液,引起低钠、低氯和低蛋白血症;血中的红细胞在低渗血浆中破碎,引起血管内溶血,导致高钾血症,导致心室颤动而致心脏停搏;溶血后过量的游离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42、海水淹溺病理特点是1分

A.血液总量减少

B.血液稀释显着

C.大量红细胞损害

D.血浆电解质钾离子增加、钠、钙、氯离子减少

E.心室颤动常见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海水淹溺则高渗海水可通过肺泡将水吸出,引起血液浓缩及血容量减少,电解质扩散到肺毛细血管内导致血钾及钠增高,肺水肿。

淹溺引起全身缺氧可导致脑水肿。

43、影响触电损伤程度的因素,错误的是1分

A.交流电的危害大于直流电

B.人体电阻越大,受损越严重

C.电流强度越强,损伤越大

D.高频交流电对人体的损害相对较小

E.高电压比低电压危险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人体电阻越大,通过人体电流越小,受损越轻。

44、关于电击损伤程度,正确的描述为1分

A.人体电阻越大,组织损伤越轻

B.人体电阻越小,组织损伤越轻

C.电流强度越强,损害越小

D.血管和神经受电流损伤常较轻

E.骨骼、肌腱的损伤常较重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人体电阻越大,通过人体电流越小,受损越轻。

45、如果发现有人触电,哪项措施正确1分

A.迅速用手拉触电人,使他离开电线

B.用铁棒把人和电源分开

C.用湿木棒将人和电源分开

D.迅速拉开电闸、切断电源

E.设法找电工处理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触电首要处理措施是迅速拉开电闸、切断电源。

46、关于健康教育的目的,不正确的是1分

A.预防疾病

B.促进健康

C.提高生活质量

D.传播健康信息

E.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47、对于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主要区别,说法正确的是1分

A.健康教育是简单的信息传播

B.卫生宣教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

C.卫生宣教已初步形成自己的理论和方法

D.健康教育具备独立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E.健康教育是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为卫生工作某一事件的中心任务服务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信息传播,健康教育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不是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为卫生工作某一事件的中心任务服务,卫生宣教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和方法。

48、按场所分类,不属于健康教育研究领域范畴的是1分

A.学校健康教育

B.社区健康教育

C.医院健康教育

D.环境保护健康教育

E.职业人群健康教育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环境保护健康教育属于按教育目的或内容分类范畴。

49、学校健康教育的对象为1分

A.学龄前儿童及家长

B.中、小学生及家长

C.所有学生及家长

D.中、小学生

E.所有学生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学校健康教育的对象包括学龄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不包括家长。

50、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改变个体和群体的1分

A.卫生保健知识

B.健康信念

C.健康态度

D.生活方式

E.健康政策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促使人们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51、S-O-R行为表示式中的“S”指1分

看见

看见

感觉

刺激

刺激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行为是有机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引起的反应,S代表刺激stimulus.

52、美国心理学家WoodWorth提出的行为表示式“S-O-R”,分别指1分

O-organize,R-respond

O-organize,R-react

O-organism,R-reaction

O-organize,R-respond

O-organism,R-response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S-O-R”,分别表示产生人类行为过程中的三个要素,即刺激一有机体一行为反应。

53、喜欢自我表现属于人类行为发展过程的1分

A.被动发展阶段

B.主动发展阶段

C.自主发展阶段

D.巩固发展阶段

E.自我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主动发展阶段在3-12岁内,此阶段的行为有明显的主动性,主要表现为爱探究、好攻击、易激惹、喜欢自我表现等。

54、行为的构成要素包括环境及1分

A.主体、客体、结果、反馈

B.主体、客体、手段、结果

C.主体、客体、结果、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