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黄骅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15299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黄骅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河北省黄骅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河北省黄骅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河北省黄骅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河北省黄骅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黄骅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河北省黄骅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黄骅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黄骅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河北省黄骅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河北省黄骅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和科技都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宫二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材料

B.2014年德美科学家因开发超分辨荧光显微镜获诺贝尔化学奖,使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步入了纳米时代。

利用此类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活细胞内蛋白质等大分子

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D.福尔马林可浸制标本,因其可使蛋白质变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碳纤维是指由有机合成材料和碳纤维通过加工制成的具有特殊性的材料,属于无机高分子材料,故A说法正确;

B、利用此类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活细胞内蛋白质等大分子,故B说法正确;

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这是青蒿素的萃取,属于物理变化,故C说法错误;

D、福尔马林为甲醛水溶液,甲醛有毒,能够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可以用于浸制标本防腐,故D说法正确。

故答案选C。

2.“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

下列反应类型一定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水解反应④加聚反应⑤酯化反应

A.②④D.①④C.④⑤B.②③A【答案】【解析】原子利不产生副产物,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

A100%用率高达,答案选本题考查学生有机反应类型的特点,要求学生熟记教材知识,学以致用。

原子经济性点睛:

加成反应不产生副产物,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实现零排放,1

和加聚反应符合要求。

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糖、油脂、蛋白质和纤维素都由碳、氢、氧元素组成,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糖、油脂、蛋白质和纤维素都能发生水解

C.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和蔗糖、淀粉和纤维素,它们间互为同分异构体

D.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凝结,故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糖、油脂和纤维素都由碳、氢、氧元素组成,蛋白质分子中还含有N和S等元素,其中纤维素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B.油脂、蛋白质和纤维素都能发生水解,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错误;C.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和蔗糖,它们间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均是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C错误;D.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凝结,故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D正确,答案选D。

考点:

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油和鸡蛋清水解都能生成氨基酸

B.乙酸乙酯与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水发生加成反应

C.丙烯分子中最多有8个原子共平面

D.用碳酸钠溶液可以区分乙醇、乙酸、苯和硝基苯四种有机物

【答案】D

【解析】

A.食用油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而鸡蛋清是蛋白质,水解能生成氨基酸,故A错误;B.乙酸乙酯只能发生水解反应,而乙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C.乙烯为平面结构,故丙烯分子中至少有6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由于单键可以旋转,故甲基上的1个氢原子也可能在这个平面内,故丙烯分子中最多有7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故C错误;D.苯和硝基苯均不溶于水或水溶液,其中苯的密度比水小,而硝基苯的密度比水大,乙醇能与水混溶不分层,碳酸钠溶液可以和乙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氧体,故D正确;答案为D。

2

5.符合分子式为CH,主链为四个碳原子的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有()种126A.3种B.4种C.5种D.6种

B【答案】【解析】、)-CH=C(CH,主链为四个碳原子的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有CH)-CH(CH分子式为【详解】CH3326123种,)-CH、、CH=CH-C(CH)-CHCH=C(CHCH)CH-C(CH)=C(CH共4332332332223。

故答案选B

丁CH—-④2-CH=CH—COOH。

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6.3溶液,试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醇、⑤酸性KMnO4物质是D.

C.只有①③④B.A.只有②④⑤只有①②③④

①②③④⑤D【答案】【解析】【分析】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含有羧基,具有酸性,可发生中和、酯化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与①氯化巴豆酸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所以巴豆酸具有烯烃和羧酸的性质,【详解】溶液发生氧化反应,表现碳碳双键的性质;与③氢、②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与⑤酸性KMnO4-纯碱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与④2-丁醇发生酯化反应,。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注意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及其性质的关系即可解答,熟悉烯烃、羧酸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

下列各物质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并且催化氧化的产物为醛的是7.)

3

B.A.

D.C.

D【答案】【解析】;误故A错生消去反应,A催.不能发生化氧化,可发】【详解.错误;C.能发生催化氧化,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BB错误;C能发生催化氧化、也能发生消去反应,但氧化产物为丙酮,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正确;D能发生银镜反应,.能发生消去反应,催化氧化可生成醛,D故故选D。

催化氧化反应【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答本题要注意醇类物质发生消去、与结构的关系,同时注意催化氧化的产物与结构的关系。

(该试剂可以是)己烯、8.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甲苯、四氯化碳、碘化钾溶液区分开,硝酸银B.溴化钾溶液A.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溴水C.D.

溶液C【答案】【解析】是酸性高锰酸钾溶【详解】甲苯、己烯、碘化钾溶液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错误;溴化钾溶液与四种试剂都不反应,溴化钾溶液与碘化钾溶液互A液褪色,不能鉴别,溶,甲苯、己烯、四氯化碳都不溶于水,溶液分层,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有机层在下层,错误;甲苯不溶于水,但密度B而甲苯、己烯且密度都比水小,有机层在生成,不能鉴别,比水小,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但密度比水大,加入溴水,色层位置不同,己烯与溴水发生加正确;加入硝酸银溶成反应,碘化钾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颜色加深,可鉴别,C4

液,不能鉴别甲苯和己烯,二者与硝酸银不反应,且密度都比水小不能鉴别,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别,注意综合把握常见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根据性质的异同选择鉴别试剂。

9.下列说法和结论正确的是

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A

三种有机化合物:

乙烷、氯乙烯、所产生的气体通入酸将石蜡油加强裂产物不都是烷B

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褪色的原理相C

均属于取代反应有机反应中的卤化、硝化、氢化D

B.BC.CD.D

A.A

B【答案】【解析】所以乙烷分子内所有原子不在同一平乙烷中C原子与另外4个相连的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所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裂解)错误;将石蜡油加强热面上,A(正确;B说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烃(如烯烃等),烷烃不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苯与溴水不反应,苯能使溴水褪色,是发生了萃取,属于物理乙烯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错误;有机反应中氢化是指含有不饱和键(如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有机物与氢气过程,CBD发生加成反应,不是取代反应,而硝化、卤化均属于取代反应;错误;正确选项。

而烷点睛:

含有碳碳双键、三键的烃类有机物,都能够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烃,苯及苯的同系物都不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但是都能发生萃取过程。

10.某烃分子中含有一个双键和一个叁键,则它的分子式可能是()B.CHA.CHC.CHD.CH851087664A

【答案】5

【解析】

【详解】某烃分子中含有一个双键和一个叁键,即该分子不饱和度为3,饱和烷烃的分子通式为CH,则不饱和度为3的烃类的通式为CH,题干中只有A选项满足此通式,2n-42n+2nn综上所述,本题应选A。

11.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

2—乙基丙烷B.CHCHCHCHOH1—丁醇2322C.邻二甲苯D.CH=C(CH)2—甲基—2—丙烷232B【答案】【解析】【详解】A.烷烃的命名,不能出现2-乙基,否则说明选取的主链不是最长碳链,该有机物最长碳链含有4个C,主链为丁烷,在2号C含有1个甲基,有机物正确命名为:

2-甲基丁烷,故A错误;

B.CHCHCHCHOH1-丁醇,醇的命名需要标出羟基的位置,该有机物中羟基在1号C,其命2232名满足有机物的命名原则,故B正确;

.,甲基在苯环的对位碳原子上,应该称为对二甲苯,故C错误;C

,该有机物为烯烃,应该从距离碳碳双键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碳碳双键.D在1号C,在2号C原子上含有1个甲基,该有机物正确命名为:

2-甲基-1-丙烯,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命名,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有机物的命名原则,然后结合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灵活运用即可。

12.用元素分析仪分析6.4mg某有机化合物,测得生成8.8mgCO和7.2mgHO,无其他物质生22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HOB.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2281:

6

D.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无法确定该化合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C.

6

【答案】D

【解析】

12=2.4mg的C,7.2mgHO中含有8.8mgCO【详解】A、中含有8.8mg×22

442=0.8mg的H,6.4mg有机物中含有6.4mg-2.4mg-0.8mg=3.2mg的7.2mg×O,所以该

18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HO,因为C原子已经达到饱和,故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HO,故A错误;44B、根据分子式分析化合物中原子个数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

4,故B错误;

C、由A分析知,可以确定该化合物中含有氧元素,故C错误;

D、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的路线制CHCHCl—CHClC13.按HClBrCHCHCH2225222备聚氯乙烯,不发生的反应类型是()

A.加成反应B.消去反应C.取代反应D.加聚反应C【答案】【解析】【详解】①加热条件下,溴乙烷和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②乙烯和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③二氯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氯乙烯;、2-1④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氯乙烯;.所以以上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反应类型为:

取代反应。

答案选C

)(14.下列粒子间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3735Cl互为同位素A.B.乙醇和乙酸互为同系物Cl与1717

D.C.CH(CH)和CHCH属于同种物质CHCH互为同分异322333构体B

【答案】7

【解析】

3537Cl质子数相同均为17,中子数分别为:

35-17=18、37-17=20【详解】A.Cl与,两者1717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

B.乙醇和乙酸,前者含有羟基,后者含有羧基,二者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不同,不属于同系物,故B错误;

C.名称与结构简式一致,为同一种物质,为二氯甲烷,故C正确;

D.CH(CH)和CHCHCHCH分子式都为CH,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102332433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四同的判断,注意掌握相关的概念及判断方法,C为易错点,注意二氯甲烷的空间结构。

15.正丁醇CHCHCHCHOH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正丁酯,反应温度2322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不能用水浴加热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正丁醇和乙酸至少有一种能消耗完

D.若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醇的转化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A.实验室制取乙酸正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而水浴加热适合温度低于100℃的反应,A正确;

B.实验室制取乙酸正丁酯,原料乙酸和正丁醇易挥发,当有易挥发的液体反应物时,为了避免反应物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要在发生装置设计冷凝回流装置,使该物质通过冷凝后由气态恢复为液态,从而回流并收集;实验室可通过在发生装置安装长玻璃管或冷凝回流管等实现,B正确;

8

C.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故正丁醇和乙酸不可能完全反应,C错误;

D.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增加乙酸的量,可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从而提高醇的转化率,D正确。

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乙酸的酯化反应,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取是类推其他酯制取的基础,可以根据装置中各部分的作用及酯的性质进行解答。

选项A是易错点,注意反应的温度已经超过了100℃。

-。

若用如图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省略>苯酚>HCOHCO)进行探究16.查阅资料得酸性大小:

323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②中试剂为饱和NaHCO溶液3B.打开分液漏斗旋塞,①产生无色气泡,③出现白色浑浊

C.苯酚有弱酸性,是由于苯基影响了与其相连的羟基的活性

O→+NaCO+HD.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3222D【答案】【解析】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盐酸,为了防止盐酸干扰实验,在气体盐酸具有挥发性,分析;未和苯酚反应前将其除去,可选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除去盐酸且又不引进新的杂质气体。

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盐酸,为了防止盐酸干扰实验,在气体详解:

盐酸具有挥发性,未和苯酚反应前将其除去,可选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除去盐酸且又不引进新的杂质气体;打开分液漏斗旋塞,盐酸溶液用来除去挥发出的盐酸,②中试剂为饱和NaHCOA说法正确;3苯酚①产生无色气泡,二氧化碳与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与碳酸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说法正确;苯环对羟基影响使羟基上的氢原子容易电离产微溶水,所以③出现白色浑浊,B选项说法正确;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苯酚C生氢离子,使苯酚具有弱酸性,选项错误,正确答案:

和碳酸氢钠,所以D。

D9

17.已知咖啡酸的结构如图所示。

关于咖啡酸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HO495B.1mol咖啡酸最多可与5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与溴水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D.能与NaCO溶液反应,但不能与NaHCO溶液反应323【答案】C

【解析】

A.分子中含8个H,分子式为CHO,故A错误;B、苯环与双键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4981mol咖啡酸最多可与4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C、含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含酚-OH,酚-OH的邻对位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故C正确;D、含-COOH,与NaCO溶液、32NaHCO溶液均反应,故D错误;故选C。

3【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18.有关分枝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B.一定条件下,能与乙醇或乙酸发生相同类型的反应

C.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OH发生反应

D.分枝酸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答案】B

10

【解析】

【详解】A.含﹣COOH、﹣OH、醚键、碳碳双键,共4种官能团,故A错误;

B.含﹣OH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含﹣COOH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故B正确;

C.只有2个﹣COOH与NaOH反应,则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2molNaOH发生反应,故C错误;

D.含碳碳双键,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均褪色,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19.伞形花内酯的一种制备方法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Ⅰ、Ⅱ、Ⅲ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B.Ⅰ、Ⅱ、Ⅲ均能与溴水反应

C.检验化合物Ⅱ中是否混有化合物Ⅰ,可用FeCl溶液3D.与化合物Ⅰ官能团种类、数目均相同且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化合物Ⅰ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符合题意;

B项,Ⅰ中含有酚羟基和醛基,可与Br发生反应,Ⅱ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Br发生反应,22Ⅲ中含有酚羟基和碳碳双键,能与Br发生反应,则Ⅰ、Ⅱ、Ⅲ均能使溴水褪色,不符合题2意;

C项,Ⅰ中含有酚羟基,Ⅱ中不含酚羟基,则可用FeCl溶液检验Ⅱ中是否混有Ⅰ,不符合3题意;

、:

所插入的位置D项,相应的同分异构体为—CHO、,共5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11

20.迷迭香酸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减肥降脂等功效,它的结构简式为:

以邻苯二酚为原料合成迷迭香酸的路线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机物B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消去、氧化反应

B.1molB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4molNaOH

C.迷迭香酸在稀硫酸催化下水解的一种产物可由B转化得到

D.有机物A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同一平面上

B【答案】【解析】中含有酚羟基,可发生取代和氧化反应,含有羟基,可发生取代、消B【详解】A.有机物正确;去反应,含有羧基,可发生取代反应,含有苯环,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A氢酚羟基,最多能够消耗3mol2molB的结构简式可知:

1molB中含有1mol羧基、B.根据B错误;氧化钠,故迷迭香酸在稀硫酸催化下水解,生成和C.

,其中后者可由B通过醇的消去反应转化得到,故C正确;

D.苯环为平面结构,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通过O-H键的旋转,酚羟基上的H也可能在该平面内,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通过有机合成侧重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注意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与性质12

的关系,熟悉酚、羧酸的性质即可解答,选项D为易错点,注意掌握有机物共平面、共直线的判断方法。

某种解热镇痛药的结构简式为,当它完全水解时,21.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

A.CHCHCOOH

B.CHCOOH

C.CHOH

D.

3233

【答案】C

【解析】

【详解】给定有机物中可发生水解的官能团有酯基和肽键,其断键位置如下(虚线处):

,故有以下4种产物:

、、CHCHCOOH、CHCOOH,不能得到CHOH,3332C故答案选。

22.茅台酒中存在少量具有凤梨香味的物质X,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难溶于乙醇

B.酒中的少量丁酸能抑制X的水解

C.分子式为CHO且官能团与X相同的物质有5种248D.X完全燃烧后生成CO和HO的物质的量比为1∶222【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该物质中含有酯基,具有酯的性质,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该物质易溶于13

有机溶剂乙醇,A项错误;B.该物质为丁酸乙酯,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丁酸和乙醇,所以酒中的少量丁酸能抑制X的水解,B项正确;C.分子式为CHO且官能团与X相284同的物质中含有酯基,可能是甲酸正丙酯、甲酸异丙酯、乙酸乙酯、丙酸甲酯,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C项错误;D.该物质分子式为CHO,根据原子守恒判断X完全燃烧生2126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则X完全燃烧后生成CO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D2项错误;答案选B。

考点:

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23.不饱和酯类化合物在药物、涂料等领域应用广泛。

(1)下列有关化合物I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遇FeCl溶液能显紫色B.可发生酯化反应和银镜反应3C.能与溴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D.1mol化合物I最多能与2molNaOH反应

(2)反应①是一种由烯烃直接制备不饱和酯的新方法:

化合物II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1mol化合物II能与_________________mol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饱和烃类化合物。

2(3)化合物II可由芳香族化合物III或IV分别通过消去反应获得,但只有III能与Na反应产生H,III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1种);2由IV生成II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聚合物可用于制备涂料,其单体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利(4)用类似反应①的方法,仅以乙烯为有机物原料合成该单体,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___。

【答案】

(1).A、C

(2).CH(3).4(4).

109

或(5).NaOH醇溶

OCHCHHOH、(7).CH=CH+CH液,加热(6).CH=CHCOOCH22223232一定条件O+2H2CH=CHCOOCHCH2CH=CH+2CHCHOH+2CO+O?

222332222【解析】试题分析:

(1)化合物I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可能与FeCl溶液反应显紫色,正确;B、化3合物I分子中不含醛基,所以不能反应银镜反应,错误;C、分子中含有酚羟基,所以可以与溴发生取代反应,还存在碳碳双键,又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正确;D、分子中含有2个酚羟基和1个酯基,所以1mol化合物I最多与3molNaOH反应,错误,答案选AC。

(2)由化合物II的结构简式可得其分子式为CH;化合物II分子中存在1个苯环和1个109碳碳双键,所以1mol化合物II能与4molH恰好反应生成饱和烃类化合物。

2(3)化合物II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由化合物III或IV制得,化合物III可与Na反应,说明化合物III分子中存在羟基,发生消去反应制得化合物II,羟基的位置有2种,所以

或;种,分别是的结构简式有化合物III2化合物IV同样发生消去反应制得化合物II,但不能与Na反应,说明化合物IV分子中存在卤素原子,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制得化合物II。

(4)由聚合物的结构简式判断其聚合物为加聚产物,单体为丙烯酸乙酯;以乙烯为原料,

OCHCHOH,CH先制取乙醇,在仿照反应①制取丙烯酸乙酯,化学方程式为=CH+H22223

OH2CH=CHCOOCHCH+2HO。

+2CH=CH2CH+2CO+OCH222332222考点:

考查有机物中官能团的性质,分子式的判断,结构简式的判断与书写,反应条件的判断,单体的判断,物质的制备的设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24.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