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太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地基处理强夯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33535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19太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地基处理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919太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地基处理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919太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地基处理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919太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地基处理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919太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地基处理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19太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地基处理强夯施工方案.docx

《919太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地基处理强夯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19太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地基处理强夯施工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19太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地基处理强夯施工方案.docx

919太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地基处理强夯施工方案

 

太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强夯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太原市第一建筑集团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七年九月十八日

 

太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地基处理

强夯工程强夯方案

工程概况

依据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2013年8月编制的《太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进行本次设计。

拟建场地位于山西省阳曲县内,东侧紧邻108国道,距太原市区约20公里。

(一)场地地形、地貌

该拟建场区在地貌单元上属黄土台地,地形起伏较大,自然地面标高为993.91~1008.23m。

(二)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

拟建场地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基土层表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2ml),其下为第四系全新统风积层(Q4eol)、冲洪积层(Q4al+pl)。

岩性以耕土、粉土、粉质黏土及卵石为主。

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拟建场地地层一览表

地质

年代

及成因

层号

地层

岩性

层厚

(m)

层底标高

(m)

岩性特征描述

Q42ml

耕土

0.30~4.00

991.61~1006.27

褐黄~黄褐色,成分以黄土状粉土为主,松散~稍密,可见虫孔,含云母、菌丝、氧化物及少量植物根系.具有湿陷性,湿陷程度为轻微~强烈。

Q4eol

黄土状

粉土

1.10~10.10

987.41~1001.13

褐黄~黄褐色,稍湿,稍密,可见虫孔,含云母、菌丝、氧化物.具有湿陷性,湿陷程度为轻微~强烈。

②1

黄土状

粉质黏土

0.80~3.10

988.81~1004.27

褐黄色,坚硬,含云母、菌丝、氧化物、钙质条纹及少量姜结石.具有湿陷性,湿陷程度为轻微~中等。

黄土状

粉土

0.80~8.00

982.41~996.83

褐黄色,稍湿,稍密~中密,可见虫孔,含云母、菌丝、氧化物、钙质条纹及少量姜结石,具有湿陷性,湿陷程度为轻微~中等。

③1

黄土状

粉质黏土

0.80~5.00

984.69~993.84

褐黄色,硬塑~坚硬,含云母、菌丝、氧化物、钙质条纹及少量姜结石.具有湿陷性,湿陷程度为轻微~中等。

黄土状

粉土

0.20~5.90

977.41~993.74

褐黄~黄褐色,稍湿,稍密,含云母、菌丝、氧化物、钙质条纹及少量姜结石.具有湿陷性,湿陷程度为轻微~中等。

④1

黄土状

粉质黏土

0.60~8.70

977.22~990.96

褐黄色,硬塑~坚硬,含云母、菌丝、氧化物、钙质条纹及少量姜结石.具有湿陷性,湿陷程度为轻微~中等。

Q4al+pl

粉质黏土

0.50~7.80

973.64~986.53

棕红色,可塑~硬塑,含云母、氧化物、钙质条纹及少量姜结石,夹粉土⑤1薄层或透镜体。

⑤1

粉土

1.00~3.10

980.26~984.77

棕红色,湿,中密,含云母、氧化物、钙质条纹及少量姜结石。

⑤2

卵石

0.20~3.80

974.38~987.12

杂色,湿,中密,成分以岩浆岩为主,一般粒径20~100mm,最大粒径150mm,充填约30%的粉土。

本层在场地的分布范围和厚度不均匀。

粉质黏土

1.50~6.30

969.12~977.80

褐黄色,硬塑,局部坚硬,含云母、氧化物、钙质条纹及少量姜结石。

⑥1

粉土

0.90~6.20

969.34~980.26

褐黄色,湿,中密,含云母、氧化物、钙质条纹及少量姜结石。

⑥2

卵石

0.40~2.60

966.92~977.03

杂色,湿,中密,成分以岩浆岩为主,一般粒径20~100mm,最大粒径150mm,充填约30%的黏性土与粉土。

本层在场地的分布范围和厚度不均匀。

粉质黏土

2.20~9.20

963.41~968.66

褐黄色,硬塑,含云母、氧化物、钙质条纹及少量姜结石。

⑦1

粉土

2.50~3.50

970.86~971.32

褐黄色,湿,中密~密实,含云母、氧化物、钙质条纹及少量姜结石。

粉质黏土

0.90~3.30

958.00~964.38

褐黄色,硬塑,含云母、氧化物、钙质条纹及少量姜结石。

⑧1

粉土

1.20~8.70

959.68~966.38

褐黄色,湿,中密~密实,含云母、氧化物、钙质条纹及少量姜结石。

粉质黏土

0.90~3.30

958.00~964.38

褐黄色,硬塑,含云母、氧化物、钙质条纹及少量姜结石。

粉质黏土

>5.50

<952.31

褐黄色,硬塑,含云母、氧化物、钙质条纹及少量姜结石。

(三)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腐蚀性

各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一览表

层号

地层岩性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建议值fak(kPa)

黄土状粉土

120

②1

黄土状粉质黏土

130

黄土状粉土

160

③1

黄土状粉质黏土

160

黄土状粉土

160

④1

黄土状粉质黏土

160

粉质黏土

180

⑤1

粉土

180

⑤2

卵石

250

粉质黏土

200

⑥1

粉土

200

⑥2

卵石

280

粉质黏土

220

⑦1

粉土

220

粉质黏土

240

⑧1

粉土

240

粉质黏土

260

湿陷性试验结果表

层号

地层岩性

湿陷系数

自重湿陷系数

湿陷程度

耕土

0.022~0.095

0.004~0.016

轻微~强烈

黄土状粉土

0.022~0.094

0.009~0.045

轻微~强烈

②1

黄土状粉质黏土

0.041~0.043

0.022~0.027

中等

黄土状粉土

0.017~0.091

0.017~0.079

轻微~强烈

③1

黄土状粉质黏土

0.019~0.036

0.020~0.027

轻微~中等

黄土状粉土

0.007~0.069

0.015~0.066

轻微~中等

④1

黄土状粉质黏土

0.013~0.044

0.013~0.032

轻微~中等

粉质黏土

0.002~0.014

0.002~0.012

无湿陷

⑤1

粉土

0.003

0.003

无湿陷

粉质黏土

0.006~0.014

0.007~0.014

无湿陷

⑥1

粉土

/

/

无湿陷

基础埋深范围内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性。

设计时应按《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的规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四)地下水

勘察期间,在钻探深度50m范围内未观测到地下水。

根据现场调查,拟建场区地下水埋深大于70m。

可不考虑地下水对主要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场地历年最高地下水水位标高接近自然地面,近3~5年的地下水埋深大于70m。

地基处理技术措施

1湿陷性建筑物分类:

主工房、烟囱:

乙类;

其它:

丙类

主工房区域、烟囱、高架桥、综合楼及厌氧反应器基础采用3:

7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

对于基础埋深较浅的建(构)筑物,如:

门卫、废水处理工房等其他丙类建筑物,采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

2强夯法的施工技术要求

对于基础埋深较浅的建(构)筑物,如:

门卫、废水处理工房等其他小型建筑物,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采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

基底持力层为经地基处理后的第②层黄土状粉土。

采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时,强夯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50Kpa;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3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200mm。

经地基处理后的基础沉降量不应大于50mm。

强夯的设计和施工及质量检验应严格执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和《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等相关规范的要求。

建议施工前进行试夯工作,并经检验后确定施工技术参数;强夯处理后的夯实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根据现场载荷试验最终确定,并应进行下卧层承载力的验算,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若夯实地基承载力、建筑物变形验算、湿陷性黄土层的处理深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可采用夯实地基作为地基持力层。

强夯工艺参数设计

对该工程的地基进行强夯法施工。

强夯面积约12000m2,其中强夯区施工参数见附图,分三遍夯击,主夯点分两遍夯击,夯点间距6*6米正方形布点,其中第一遍点夯单击夯击能3000KN·M,第二遍点夯单击夯击能3000KN·M,主夯点收锤标准为:

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小于50mm。

点夯完成后,平整场地,进行能量为1500KN·M的满夯,每点1击,且要求锤印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5D(D-夯锤直径),满夯一遍,分两次完成。

强夯区全部工序完成后,经检测合格后,进行交接验收。

施工顺序

1、进行夯前地面标高的交接验收。

2、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

3、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和坐标点、水准点,绘制放线图,经有关部门审批付诸实施,测量放线。

4、依据放线图放出强夯区框线。

5、依据图纸要求进行布点(布点图附后)。

6、强夯机组就位,夯锤对准夯点位置,偏差不超过50mm。

7、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脱钩,锤自由下落,放下吊钩,测量锤顶标高,记录下沉量,夯锤如倾斜时,应及时将坑底填平,继续起锤直至最后两击平均下沉量≤50mm为止,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8、第二次夯点完毕后,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9、每一遍完毕后,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同意后,装载机填坑、整平。

施工组织

1、现场项目班子和施工人员以精干、高效原则组建,体现出高素质、高水平,能战过硬的特色。

项目负责人:

路志旭

技术负责人:

刘继峰

起重工2人测量工1人

履带吊司机1人修理工1人

2、机械设备配备:

1001履带吊1台强夯机门架25m1套

夯锤1个

3、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准确测出强夯区夯前标高,并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进行交接验收。

(2)做好试夯布点控制桩。

(3)布点间距间误差不大于50mm。

(4)夯锤就位时,误差在±50mm之间。

起锤前,塔尺都应立在夯锤吊环顶端,测出每夯点所在位置的夯前标高,以后每落一锤,塔尺都应立在吊环顶端进行测量记录,直到最后两击平均沉降差不大于50mm为止。

(5)本工程强夯能级为,点夯3000KN·M、满夯1500KN·M,夯锤起吊高度用尺量,在钢丝索上系好标志,误差在±30mm之内。

(6)夯完每次试夯区夯点后,要用装载机填坑整平,测出每次夯底标高,准确做好记录,算出标高。

(7)试夯区主夯点全部完毕后,要对松散土进行满夯,每夯点击1击,锤印搭接不小于1/5D(D为夯锤直径)。

(8)试夯区全部强夯工序完成后,要及时提供竣工图,施工记录,各种测量观测数据,报送监理部门。

安全措施

1、担任强夯作业的主机,一定要遵照本机械规范要求操作,严禁超负荷作业。

2、作业场地需平整,门架底座与夯锤底部保持水平。

3、门架支腿不得前后错位。

门架支腿在未支稳垫实前严禁起锤。

4、变换夯位后,要重新检查门架支腿,提锤10~30cm调整整机稳定性,确立可靠后方可作业。

5、起锤时,角度一定要符合安全要求,不可歪拉斜拽夯锤。

6、夯锤落下,吊钩尚未止吊环时,挂钩人员不得前往挂钩。

7、挂钩人员不得在挂好钩后,随锤起升。

8、现场施工人员进场时要戴好安全帽,非施工人员不得入内。

9、要随时检查机具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太原市第一建筑集团工程有限公司

2017年9月1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