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Excel实验二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12940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9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Excel实验二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统计学Excel实验二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统计学Excel实验二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统计学Excel实验二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统计学Excel实验二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学Excel实验二资料.docx

《统计学Excel实验二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Excel实验二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计学Excel实验二资料.docx

统计学Excel实验二资料

 

统计学Excel实验二

实验二应用Excel计算描述统计指标

利用Excel可以计算描述数据分布特征的各种综合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计算

现以下表的数据资料为例,利用Excel对分配数列进行相对指标的计算(要求:

计算全部可能计算的相对指标,并指出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种相对指标)。

表12004—2005年北京市人口总数及生产总值资料

指标

2004年

2005年

年平均常住人口(万人)

1492.7

1538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6060.3

6886.3

第一产业

93.4

95.5

第二产业

1853.6

2026.5

第三产业

4113.3

4764.3

利用Excel计算各种相对指标,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编制计算工作表。

根据资料可以计算的相对指标有各产业比重指标、比例指标、人均产值强度指标、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指标等。

计算工作表样式如图表所示。

第二步,计算第一产业产值占全部产值的比重。

在B7单元格中输入计算结构相对指标的公式“=B4/B3”,确认后,向右填充到C7单元格。

第三步,计算第二产业产值占全部产值的比重。

在B8单元格中输入计算结构相对指标的公式“=B5/B3”,确认后,向右填充到C8单元格。

第四步,计算第三产业产值占全部产值的比重。

在B9单元格中输入计算结构相对指标的公式“=B6/B3”,确认后,向右填充到C9单元格。

第五步,计算第一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之比。

在B10单元格中输入计算比例相对指标的公式“=B4/B5”,确认后,向右填充到C10单元格。

第六步,计算第一产业产值与第三产业产值之比。

在B11单元格中输入计算比例相对指标的公式“=B4/B6”,确认后,向右填充到C11单元格。

第七步,计算人均生产总值。

在B12单元格中输入计算强度相对指标的公式“=B3/B2”确认后,向右填充到C12单元格。

第八步,计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在C13单元格中输入计算动态相对指标的公式“=(C3-B3)/B3”.

第九步,调整表格数据小数位数及边框线。

计算结果如下:

二、平均指标的计算

现以下表的数据资料为例,说明如何利用Excel进行绝对娄分配数列算术平均数的计算(要求:

分别用职工人数和职工人数比重作权数,计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

表某企业职工工资数据资料

按月份工资分组

职工人数(人)

组中值(元)

各组工资总额(元)

750以下

10

650

6500

750~950

25

850

21250

950~1150

50

1050

52500

1150~1350

70

1250

87500

1350~1550

35

1450

50750

1550~1750

20

1650

33000

1750以上

10

1850

18500

合计

220

270000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编制计算工作表。

在初如数据表格的右面,增加四更,分别为“组中值”、“工资总额”、“职工比重”和“变量与比重之积”。

计算工作表如图表所示。

第二步,计算组中值。

“750以下”组的组中值用公式“=MEDIAN(550,750)”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其他各组可以在上一组的组中值之上加上组距即可,如“750—950”一组的计算公式为“MEDIAN(550,750)+(950-750)”。

实际应用时可口算,更方便。

第三步,计算各组工资总额。

以组中值乘以职工人数求得各组工资总额。

因此,只要在D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2*B2”,确认后,向下填充到D8单元格中,就完成了计算。

在D9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D2:

D8)”计算合计数。

第四步,计算职工比重。

职工比重是各组职工人数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重,因此,只要在E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B2/$B$9”,确认后,向下填充到E9单元格,就完成计算。

最后,将单元格的格式设计为百分比样式,并调整到两位小数。

第五步,计算变量与比重之积。

即以职工比重为权数,计算各组职工月工资的组中值与权数之积。

因此,只要在F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2*E2”,确认后,向下填充到F8单元格,在F9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F2:

F8)”计算合计数,就完成了计算。

计算结果如图表所示。

三、变异指标的计算

1、全距与平均差的计算

现根据下表的资料,利用Excel计算全距和平均差。

表A、B两个班组工人的日产量资料

A组

B组

工人日产量(件)

离差

离差绝对值

工人日产量(件)

离差

离差绝对值

50

-20

20

60

-10

10

60

-10

10

65

-5

5

70

0

0

70

0

0

80

10

10

75

5

5

90

20

20

80

10

10

合计

0

60

合计

0

30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编制工人日产量数据表。

将数据填入表格,并在数据行下边加三行,分别为“全距”、“平均数”、“平均差”。

数据表如图表所示。

第二步,计算各组全距。

在B7单元格中输入公式“=MAX(B2:

B6)-MIN(B2:

B6)”,确认后向右填充到C7单元格,计算出各组的全距。

第三步,利用AVERAGE计算各组平均日产量。

在B8单元格中输入公式“=AVERAGE(B2:

B6)”,确认后向右填充到C8单元格,计算出各组的平均日产量。

第四步,利用AVEDEV计算各组平均差。

在B9单元格中输入公式“=AVEDEV(B2:

B6)”,确认后填充到C9单元格,计算出各组的平均差。

第五步,适当调整小数点和边框线,完成全部操作。

计算结果如图所示。

2、标准差和标志变异系数的计算

假定某农场播种的小麦有两种不同的品种,分别在五个田块上试种,其产量如表所示。

表两种小麦数据资料

田块编号

小麦一号

小麦二号

田块面积(亩)

每亩产量(千克/亩)

田块面积(亩)

每亩产量(千克/亩)

1

11

950

9

550

2

9

900

13

680

3

10

1100

15

980

4

8

1050

13

720

5

12

1000

10

1050

合计

50

——

60

——

要求:

1、分别计算两种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2、计算两种小麦的标准差和标志变异系数;3、如果生产条件基本相同,确定哪个品种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宜于推广。

利用Excel计算所要求的指标,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编制相关指标的计算工作表.将数据填入表格,并在数据行下边加三行,分别为”平均产量”、“标准差”、“变异系数”;在数据列右边加两列,分别为“小麦一号说明了产量”、“小麦二号总产量”。

计算表如图所示。

第二步,计算两个小麦品种的总产量。

在F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B3*G3”,确认后向下填充到F7;在G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D3*E3”,确认后向下填充到G7。

在F8单元格中输入“=SUM(F3:

F7)”,确认后向右填充到G8,计算出两种小麦的总产量。

第三步,计算两种小麦的平均亩产。

在F9单元格中输入公式“=F8/B8”;在G9单元格中输入公式“G8/D8”,计算出两种小麦的平均亩产。

第四步,计算小麦一号的标准差。

在F10单元格中输入计算标准差的公式:

“=SQRT((POWER(C3,2)*B3+POWER(C4,2)*B4+POWER(C5,2)*B5+POWER(C6,2)*b6+POWER(C7,2)*B7)/B8-POWER(F9,2))”,计算出小麦一号的标准差。

第五步,计算小麦二号的标准差。

在G10单元格中输入计算标准差的公式:

“=SQRT((POWER(E3,2)*D3+POWER(E4,2)*D4+POWER(E5,2)*D5+POWER(E6,2)*D6+POWER(E7,2)*D7)/D8-POWER(G9,2))”,计算出小麦二号的标准差。

第六步,计算两种小麦的标志变异系数。

在F11单元格中输入公式“=F10/F9”,确认后向右填充到G11单元格,即可计算出标志变异指标。

第七步,调整小数位数及边框,完成全部操作。

计算结果见图

从上面的计算结果看,小麦一号的每亩产量略高于小麦二号,小麦一号的标志变异系数双比小麦二号小,说明小麦一号每亩产量较高且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