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题目整理.docx
《教师资格考试题目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题目整理.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考试题目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6分)
1.教育科学研究对研究者个体的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这些素质要以()为核心。
A.教学能力B.组织能力C.科研能力D.写作能力
2.最早提出论证自然知识和解释自然现象的一般模式——“归纳——演绎”程序的是()。
A.泰勒斯B.阿拉克西米尼C.伽利略D.亚里士多德
3.研究从未有人涉足的对象领域的课题是()。
A.创见性课题B.再生性课题C.承继性课题D.开拓性课题
4.在教育研究中,教材、教法、教学手段等往往被作为()。
A.自变量B.因变量C.无关变量D.控制变量
5.时间取样观察是()。
A.对行为或事件的持续时间的观察B.在课堂教学时间内进行的观察
C.在任意选定的时间内进行的观察D.在选定的有代表性的时间内进行的观察
6.下列测量方法中属于主观反应测量法的方法是()。
A.标准化选择法B.问题解答法C.自陈量表法D.二次量化法
7.在调查问卷中,对问题的表述应当()。
A.具有启发性B.具有幽默趣味性C.具有倾向性D.保持态度中立(措词取中性)
8.教育实验设计及实施的核心内容是“()”。
A.变量分解B.变量观测C.变量假设D.变量控制
9.用于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存在明确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程度的指标称为()。
A.实验的内在效度B.实验的外在效度C.实验的难度D.实验的区分度
10.教育辞书属于()。
A.研究性专业图书B.专业性教学用书C.文献性专业工具书D.资料性工具书
11.下述方法中,每个研究对象被选为样本的概率是已知的抽样方法是()。
A.方便抽样B.维度抽样C.系统抽样D.定标抽样
12.个体经验与群体经验的主要区别在于()。
A.层次不同B.内容范围不同C.社会化程度不同D.推广价值不同
13.教育理论研究最基本的任务在于()。
A.丰富、繁荣教育学术理论B.获得教育科研成果C.形成、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D.创立独特的教育理论体系
14.如果一个教育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教育概念的全部外延,且后者仅仅是前者的一部分,那么这两个教育概念具有()。
A.交叉关系B.同一关系C.真包含关系D.矛盾关系
15.经计算,数学与计算机这两门课程成绩的相关系数是,可见这两门课程()。
A.中度相关B.高度相关C.极高相关D.正常相关
16.实验研究(报告)的重点应放在()。
A.解释教育现象B.(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C.阐明教育事实D.阐明教育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
1.编制调查问卷中的问题不宜采用的语句表述形式是()。
A.简单疑问句B.反问句C.完整的陈述句D.多重否定复合句E.感叹句
2.发现问题的思维策略主要有()。
A.怀疑B.变换思考角度C.类比与移植D.明察暗访E.探究与体察
3.问卷调查法的优点之一是标准化程度高,这主要体现在()等几个方面。
A.调查工具标准化B.调查人员标准化C.调查过程标准化D.调查结果标准化E.调查时间标准化
4.教育实验一般属于()。
A.自然实验B.实验室实验C.前实验D.真实验E.准实验
5.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要求有()。
A.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B.观点和材料的统一C.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借鉴吸收D.主观与客观相结合E.书写格式符合规范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科学研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历史继承性和规范性。
2.无结构非参与观察的记录往往有和两种方式。
3.教育实验的基本结构由、、观测因变量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
4.分配被试的方法主要有单组法、和三种。
5.教育经验总结主要是运用方法对教育经验进行概括、总结,在其深入阶段,还要用到方法,后者是建立在前者基础之上的一种较为高级的思维方式。
6.在教育理论中,涉及教育事实的命题一般由命题构成,而涉及教育价值的命题则具有大量的命题。
7.相关系数有两个性质: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8.按照研究的目的,教育研究中的学术论文可分为三类:
(1)__________型;
(2)综合论述型;(3)__________论文。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科研群体2.演绎假设3.教育调查法4.教育科研成果评价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教育科学研究伦理原则的基本要求。
2.简述教育观察法的主要优缺点。
3.简述教育实验具有的质的规定性。
4.简述教育理论研究的特点。
六、计算分析题(共10分)
某校面向社会在已取得国家教师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公开招聘一名教师,对应招(聘)人员
进行考核,考试分专业知识课和教学技能两项,结果有两位应招(聘)者成绩最好,但总分相等(169分),他们的具体成绩是:
甲:
专业知识86分;教学技能83分
乙:
专业知识87分;教学技能82分
如何确定录用呢最后决定用标准分办法。
经计算处理得本次13名参加考试的应招(聘)人员的成绩是:
专业知识平均得分是76分,标准差是4分;教学技能平均得分是72分,标准差是5分。
问最后应当录用哪一位(提示:
标准分具有可加性。
要求:
写出必要的计算公式、步骤。
)
七、论述题(共12分)
试述文献法与内容分析法的同异。
一、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1.教师的社会作用集中表现在:
(1);
(2);(3)。
2.师爱内容由低到高表现为三个层次:
首先是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是____________。
3..我国学校对教师风度的基本要求是:
(1)____________;
(2)________;(3)_______;(4)______;(5)_______。
4.师生之间一般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才能建立起较为亲密无间的关系。
5.我国小学教师资格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全面发展”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实现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充分运用和发展,实现___________。
7.有关德育外延的界定应当遵循“守一而望多”的原则,“守一”即是强调___________作为德育范畴的最基本的内涵;“望多”是指德育还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项基本价值教育的内涵。
8.小学教育中的智育任务主要通过文化课的___________与_________来实现的。
9.学校体育的基本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9分)
1.教育机智2.心理相融3.自主性
三、选择题(20分)
1.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最早出现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称赞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加里宁 C.荀子 D.赫尔巴特
3.“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是( )的要求。
A.爱岗敬业 B.热爱学生 C.严谨治学 D.为人师表
4.“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是( )。
A.涂尔干 B.卢梭 C.杜威 D.裴斯泰洛齐
5.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感到做到奉献就是一种幸福,而不觉得是“牺牲”。
这是体现的是德育的( )。
A.政治功能 B.生存功能 C.发展功能 D.享用功能
6.通过_______向学生进行教育,是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
A思想品德课B各科教学C校会和班会D少先队活动
7.学生王林因不守纪律,又一次被带进办公室,当即受到班主任的训斥:
“你又违反纪律了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你的脸皮实在太厚!
你把家长请来,当面说清楚,你到底准备怎么办不然,从明天起,你就不要来读书了。
”学生低着头离开了办公室。
从上面例子分析,你认为要使王林同学守纪律应采用方法是( )。
A.说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榜样示范 D.实际锻炼
8.智育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____。
A传授知识B发展技能C培育或发展智慧D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应当成为学校美育的核心内容。
A艺术美育B自然美育C社会美育D教育美育
10.“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就是( )。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教育方针 D.教学目标
一、填空题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属于那一种代表性的学习理论。
(A)
A联结派的学习理论B认知派的学习理论C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D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2.通过学习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指的是什么学习。
(B)
A知识的学习B技能的学习C行为规范的学习D智力技能的学习
3.当人们所要达到的目标需要的满足受阻时,因为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的情绪反应。
(D)
A应激B动机冲突C心理防卫机制D挫折
4.划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主要依据是。
(B)
A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否以定论的形式呈现B学习中能否得到新的概念或理论
C是否需要对原有知识重新组织D学生的学习是主动还是被动的
5.认为人类可以不通过直接的经验产生学习,而且还可以通过观察他人即榜样的行为而产生学习获得间接经验的学习理论是。
(A)A社会学习理论B认知同化理论C认知发现理论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6.不同的归因对学生的影响不同,老师有责任帮学生形成哪种归因(D)A.能力归因B.难度归因C.运气归因D.努力归因
7.动力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A)A.倒U型曲线B.线性关系C.U型曲线关系D.倒U型直线关系
8.激励个体对自己的所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力(B)
A.成就需要B.成就动机C.动机D.学习动机
9.动作技能与认识技能的学习形式都是(C)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练习D.意义学习
10.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D)
A.动机强度与学习强度之间成反比B.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成正比
C.动机强度与学习强度的关系是线性关系D.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成倒U型曲线关系
11.对认知过程进行调节监控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认知技能叫做(B)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组织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
12.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A)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分化和整合D.辨别关键属性
13.两名在测验中取得高分的学生,一名自信心增强,一名则觉得自己运气不错,这是因为他(A)
A.归因方式不同B.学习目标不同C.成就动机水平不同D.自我期望不同
14.学生常常不能区分一字多音或多义的读法或用法,这种现象是(B)A.正迁移B.负迁移C.横向迁移D.特殊成分迁移
15.阿特金森认为,当两个人所处的任务难度和诱因价值相同时,越有可能作出争取的行为的(B)
A.能力水平高者B.求成动机越高者C.心理素质稳定者D.能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动机
16.充分利用头脑中的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什么策略(B)
A.组织策略B.鲜明加工策略C.复习策略D.元认知策略
17.概念教学中的变式是指(B)
A.概念的肯定实例的关键属性B.概念的肯定实例在细节方面的变
C.概念的否定实例的关键属性D.化概念的否定实例的无关特征
18.教学“直角三角形”这个概念时,老师经常变动“直角”的位置,以突出其关键特征,这属(B)
A.使用比较教学B.使用变式教学C.分类教学D.使用肯定实例和否定实例下
19.阅读完某段文章后,学生问自己:
“我理解了吗”“这一段讲的是什么内容”“我能记住吗”这是属于(B)
A.阅读理解策略的应用B.元认知策略的应用C.概括策略的应用D.问题解决策略的应用
20.阅读理解策略是(B)A.分析理解策略B.综合性策略C.元认知策略D.单一性策略
21.从众是什么结果(B)A.群体规范B.群体舆论C.群体目标D.群体压力
22.应用题解题策略属于(D)A.一般解题策略B.分析理解策略C.元认知策略D.具体解题策略
23.每当想起刘胡兰、黄继光等英雄人物,就辉唤小李对那种坚贞不屈行为的钦慕之情,并激励着小李去战胜困难,这种道德情感是(D)A.直觉的道德感B.理想的道德感C.理性的道德感D.想象的道德感
24.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产生的影响是(C)
A.有效成份迁移B.特殊成分迁移C.非特殊成分迁移D.有限成分迁移
25.把大的目标状态分成一个一个小的目标,然后进行搜索,逐步缩小当前问题情境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的策略是(B)
A.启发式B.手段-目的分析C.系列搜索策略D.算法式
26.容易使儿童形成自我中心、惟我独尊、攻击心强、难与人相处等性格特点的教养方式是(B)
A.控制型B.过度放纵C.过度保护D.民主型
27.信息加工论者把从一种问题状态转变成另一种问题状态的操作称做(A)
A.算子B.问题空间C.算法式D.手段-目的分析
28.人对自己行为所进行的反省或情绪上的评价,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表现。
这种现象称之为(A)
A.良心B.道德评价C.移情D.从众
29.个人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感知、体验如同身受,称做(B)A.良心B.移情C.信念D.反思
30.经常表现出行动迅速、强而有力,行动易爆发、不能控制等的特点的人,其气质类型属于(C)
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
31.神经活动类型为强、平衡而不灵活的安静型,其对应的气质类型是(B)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
32.丹瑟洛将学习策略分为具有相互联系的两大类,这两大类是(D)
A.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B.知识理解的策略和知识记忆的策略C.通用策略和专用策略D.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
33.在学校中,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最直接也最大的因素是(C)A.学校类型B.校风C.教师D.同伴关系
34.小学教师首先要扮演的角色是(C)A.学生楷模B.心理医生C.学生家长代理人D.知识传授者
35.以下哪种角色是教师职业最显著的标志(C)
A.“家长代理人”角色B.“学生楷模”角色C.“知识传播者”角色D.“严格管理者”角色
36.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社会助长作用或社会阻抑作用,这取决于(D)
A.社会群体构成程度B.活动的性质和个人能力水平C.个人技能的熟练程度和个人能力水平D.活动的性质个人技能熟练程度
37.教师的角色期待是指(C)A.教师对他人的行为期待B.他人对教师角色的行为期待C.教师自我形象与公共形象D.教师对自己的行为期望
38.在进行形象联想时,应遵循的原则是(C)A.联想化B.系统化C.具体化D.形象化
39.古诗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是哪种心理防御机制的典型例子(B)
A.反向作用B.投射C.转移D.认同
40.能够根据不同学生运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反映了教师思维的(B)A.逻辑性B.创造性C.敏锐性D.精确性
二简答:
1.试述学习.教育与发展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
答:
(1)心理发展的四个特点:
①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顺序性②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
③心理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④心理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2)学习与个体的生理发展:
①个体的生理发展制约着学习②学习促进个体的生理发展
(3)学习与个体的心理发展:
①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制约着进行某种学习的可能性②学习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
(4)教育和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学习和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
个体的身心发展的水平与特点是教育的起点,是教育的前提。
而个体的身心发展又依赖于教育,是教育的产物及结果。
2.试述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答:
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比较复杂而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
3.技能与知识的关系
答:
技能也是知识的一种,但从严格的意义看,技能和知识是有区别的,知识是经验的概括,技能是对操作方式的概括和熟练。
4.什么是学习迁移,学习迁移在教育中的作用
答:
它就是用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一种影响;或者是将所学得的经验有变化的运用于另一情景。
学习迁移的直接作用也就是学习迁移对学习在当前的学校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影响。
学习迁移的间接作用也就是学习迁移对学生在学校毕业后的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
5.简述影响学习策略掌握的一些主要影响
答:
(1)学习者的动机
(2)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3)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
(4)教师的有关特征(5)学习策略的教学方式
6.简述道德和品德的关系
答:
道德与品德是两种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现象。
道德的发生、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的规律,它不以个别的存亡与个人品德的有无为转移;而品德的发生、发展则有懒于个体的存在。
道德或品德的内容往往有文化背景和阶级的差别,而品德的存在形式及其规律对于人们来说则是共同的。
7.群体内聚力的影响因素
答:
(1)成员对群体目标的认同
(2)群体的领导方式(3)群体内部的目标结构和奖励方式(4)外部影响
8.什么是创造性,创造性的影响有哪些?
答:
创造性指的是个人能产生独特、创新产品的个性特征或倾向。
(1)创造性与智力
(2)知识经验(3)左右脑的优势(4)认知风格(5)人格和动机(6)社会环境因素
9.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答:
气质是指人在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的强度与速度等方面的特点。
有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抑制型。
性格是指人表现在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
10.什么挫折以及挫折后的心理反应?
答:
(1)挫折指人们所要达到的目标、需要的满足受到阻碍时,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的状态和情绪反应。
(2)心理反应有:
①攻击②冷漠③幻想④退化⑤固执三论述:
1.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为什么回遗忘试阐述原因并说明如何是高其记忆效果。
答:
(一)根据衰退理论的解释,大脑中的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退,这就导致了遗忘。
(1)衰退理论
(2)干扰理论(3)线索—依存遗忘理论(4)动机遗忘理论
(二)记忆策略
(1)复习
(2)积极的遗忘(3)过度学习(4)精细加工
2.论述知识应用与学习迁移的关系,以及其在我们教育中所产生的影响
答:
知识的应用可以促进迁移的发生及效果,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运用是促进学习迁移的有效条件。
知识的应用是抽象指示灯的具体化过程。
知识应用是把自己有的知识用于解决作业中或实际生活中的课题,学习迁移是指先前在一种情境下获得的某一类知识或技能对于新情境下另一类知识或技能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3.假如你是一个小学教师,请你谈谈如何根据小学生学习特点来组织教学
答:
特点:
直观操作性、指导—模仿性、基础—再现性。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其正确的学习态度,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必要而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4.试评述价值澄清法以及如何对其合理利用
答:
指教师抓住个别学生表示某种态度、志向、目的、兴趣及活动的实际时机,作出适当儿简短的语言反应,以促使学生对自己的所说所为做进一步的省察与探讨,达到澄清或养成价值观的目的。
价值澄清法在理论上也有缺点和错误。
5.试谈谈你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体会
答:
(1)创建一种教学民主的学习环境
(2)重视儿童直觉思维的发展
(3)鼓励实践并尽力有创造性的人接触(4)实施鼓励创造性的教育
6.我们都知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却记千篇一律,否则会导致不良后果,应因材施教,试谈谈对其的看法
答:
(1)了解学生的心理深闺派和知识能力的水平,提出适当的要求
(2)了解学生的学生动机,进行激励。
(3)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帮助学生长善救失
7.作为一名快要踏上工作岗位的小学教师,谈谈你对小学教师角色的看法
答:
(一)角色特点:
(1)角色认知
(2)角色体验(3)角色期待
(二)
(1)家长代理人的角色
(2)学生楷模的角色(3)知识传授者的角色(4)严格管理者的就角色
(5)心理调节者的角色或者心理医生的角色(6)学生的朋友的角色
8.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你是如何对学生进行帮助指导?
答:
(一)家庭:
(1)父母之爱
(2)家庭的不完满(3)家庭的教养方式
(二)学校:
(1)教育思想
(2)教师(3)学校的类型
(三)社会环境:
(1)社会形态
(2)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属于教育本体功能的是()A.人的培养功能B.人口功能C.政治功能D.经济功能
2.支配了德国整个高等教育,并一度使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是______原则。
()
A.实践与理论统一B.做学统一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统一D.研究与教学统一
3.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______是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
()A.环境B.遗传素质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4.主张教育万能论的是()A.康德B.华生C.高尔登D.格塞尔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______年。
()
6.我国近现代幼儿教育机构创设于______年。
()
7.卢梭、洛克、裴斯泰洛齐等人主张教育目的的()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无目的论D.泛目的论
8.教育与______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一个重要原理,也是现代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
()
A.社会生活B.科学技术C.生产劳动D.经济建设
9.“四书”、“五经”是我国______的教育内容。
()A.现代社会B.奴隶社会C.原始社会D.封建社会
10.“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
A.受教育的权利B.受尊重的权利C.安全的权利D.生存的权利
11.“师者,人之模范也”,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______的特点。
()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性D.长期性
12.社区教育的概念在我国正式确立和广泛发展,是在()
世纪50年代世纪60年代世纪70年代世纪80年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从横向上看,教育的基本形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和______。
2.在古代社会,______产生,从而使教育从一般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独立存在的社会活动形式。
3.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就是教育的______。
4.制约和推动教育发展的根本力量是______。
年,党的______把教育和科技列为经济建设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
6.人的发展是指人在______两个方面的发展。
7.奠定中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