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科学备考A级整体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10812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科学备考A级整体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效科学备考A级整体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效科学备考A级整体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效科学备考A级整体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效科学备考A级整体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效科学备考A级整体方案.docx

《高效科学备考A级整体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科学备考A级整体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效科学备考A级整体方案.docx

高效科学备考A级整体方案

高效科学备考A级整体方案

——“导、思、习、讲、练、测、评、补”八环节高考备考策略

高考备考研究中心生物研究员康少华

高考复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高考复习不能随意行之,而应遵循高考复习规律,掌握科学的备考策略,方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理想效果。

一、科学高效备考策划的依据

高考科学备考首先要明白:

考什么怎样考怎样备考

课程标准、考试大纲高考试题科学应试方略

新课标形势下的高考,最核心的理念是“能力立意”,所以,当今的高考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用知识,考能力”。

所以,科学高效的备考必需明确高考复习的指导思想,即结合考点,紧扣教材,以加强“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教学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联系和应用,同时结合高考题型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科学高效备考的工作重心

在高考备考的整个进程中,应切实把“导、思、习、讲、练、测、评、补”这八个环节的工作稳健推进,把高效备考、科学备考落到实处。

“导”就是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所以在整个高考备考中,老师要对学生做好引导、督导、指导工作。

这样,学生才能拥有知识的自主产权。

老师的重要职能就是“导学”“导思”“导习”“导练”等。

“思”主要是指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思过程、思方法、思规律。

反思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

是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的学习活动。

特别是考后反思更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反思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校正学法,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使学习过程更加和谐,学习效率事半功倍,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习”是指学生把掌握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

是“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老师要引导学生在“习”上下功夫,完成知识的迁移、内化和应用,以有效提升能力,形成,这是现阶段中国学生普遍缺失的能力。

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关键使命之一。

“讲”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老师要在深入研究“四考(考试大纲、考试说明、高考题、考生)”的基础上,确定讲的内容、形式、层次、深度等,讲方法、讲思路、讲规律、讲疑难,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课堂效益。

“练”是指根据各阶段的学习重心,设置针对性的训练。

练技能、练规范、练速度。

使学习在“练”中悟“法”,在悟中升华。

“测”是检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有效的手段,同时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有效的指导信息,从而确保复习备考的正确方向,提升备考效果。

为此,老师要在测试题的命制上多花心思,把测考点、测综合、测能力有机结合起来,避免随意性,增强实效性。

“评”主要指“评得失”“评思路”“评规律”。

是学生在练习或考试之后,教师对试卷和试题进行讲解和评价。

对学生已学的知识起到检验、巩固、充实和深化的重要作用。

无论是新课教学、复习课教学或是专题教学,在其教学体系中,习题评讲都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习题讲评能帮助学生澄清模糊概念明确解题思路,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试题的讲评最好以解题的一般步骤进行。

教师在讲评时要做好思路示范,要将严谨而富有逻辑性的解题思路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从解题思路、方法和规范要求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的启发。

“补”即“补弱项”“补缺漏”,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暴露的薄弱环节,设置针对性的反馈性练习,进行训练,使学生在知识、方法、能力等方面得到长足的进展。

使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进步一步一个脚印,使学生能切实感觉到学习的进步,享受学习的快乐。

扎扎实实地搞好各个环节,同时,根据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而又有所侧重,踏实、稳健地推进备考工作。

三、科学高效备考的整体方案

高三复习长达10个月,要合理分配复习时间,防止出现“第一轮复习赶进度,第二轮复习炒冷饭,第三轮复习乱做题,第四轮复习没事干”的现象,因此必须制定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整体备考计划来指导各个阶段的复习。

一般来说,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高三复习可分为四个阶段:

9月初至次年2月底,夯实基础、突出主干;3月初至4月底,专题突破、热点分析;5月份,模拟训练、查漏补缺;6月初,翻阅错题档案,回归课本(各学校的学生特点不同,每轮复习结束的时间也不同,老师们可以自已把握);同时,不同时段因学习压力的不同学生的心理会发生波动,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确保考生以乐观向上状态学习、生活。

表一:

高考备考整体方案一览表

复习阶段

一轮复习

二轮复习

三轮复习

四轮复习

策划理念

考点过关,一网打尽

科学思维,构建知网

仿真模拟,提升能力

审读错题,回归教材

内容安排

考试大纲的

全部内容

需要老师指导、强化训练的主干知识

高考模拟

查漏补缺

审读错题,

回归教材,

心理调适!

目标要求

夯实基础知识;

掌握基本技能

强化知识的联系;

学会解题思想方法

模拟高考的命题思路、时间、题量、题型

增强信心,

以平常心喜迎高考

表二:

高考备考整体方案时间推进表

时间安排

复习内容及活动安排

指导意见

主要目的

2011.08.20--2011.08.31

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考试题+优选模拟

了解学情,定位备考

2011.09.01--2011.09.30

《分子与细胞》

逐考点解决,不平均发力

考点过关

2011.10.01--2011.10.21

《遗传与变异》(1--3章)

逐考点解决,不平均发力

考点过关

2011.10.22—2011.10.30

第二次质量检测

(期中)

考纲知识点检测

2011.11.01—2011.11.21

《遗传与变异》(4--7章)

逐考点解决,不平均发力

考点过关

2011.11.22—2012.01.05

《稳态与环境》

逐考点解决,不平均发力

考点过关

2012.01.06—2012.01.13

《生物技术实践》

立足实际,有所取舍

考点过关

2012.01.14—2012.01.16

第三次质量检测

(期末)

考纲知识点检测

2012.02.05—2012.02.15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立足实际,有所取舍

考点过关

2012.02.16—2012.03.31

二轮专题复习

建构思维导图,形成网络

深化考点,强化能力

2012.04.01—2012.05.20

仿真模拟,综合演练

2012.05.21—2012.06.01

回归教材,审读错题,心态调适

一、高三第一轮复习策略

1.高三第一轮复习的指导思想

第一轮复习在整个高三复习中是基础和关键,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指导思想是“全面、扎实、系统、灵活”。

(1)全面,即全面覆盖,复习内容要涉及所有考点,使总复习尽可能周到全面。

(2)扎实,即抓好对单元知识的理解、巩固,把“三基”夯实扎牢。

(3)系统,即前挂后连、有机结合,注意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初步建立明晰的知识网络。

(4)灵活,即增强小综合训练,克服新授解题的单向性、定向性,初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灵活解题的能力。

2.第一轮复习存在的问题

(1)复习无计划,复习程序乱。

很多老师表现为“两没两无”:

胸中没“谱”(“谱”指整个复习计划),心中没“纲”(“纲”是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眼中无“人”(“人”指学生),手中无“法”(“法”指教学手段和方法)。

(2)讲课无新意,详略不得当,重结论轻过程。

其表现为:

把复习课上成压缩的新授课,讲授不改变形式,疑点把握不准,平均用力,引不起学生共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讲概念规律的结论,致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入,不准确,不透彻,不能迁移、应用知识;把复习课上成“满堂灌”;把复习课上成“习题课”。

(3)对高考要求把握不准。

其表现为:

对个别知识点挖得过深、过难,偏离高考考纲的要求。

(4)解题不少,能力不高。

其表现为:

就题论题,而不是就题论法;题目重复过多,增加学生负担,效率不高。

3.第一轮复习要把握的原则

要优化第一轮课堂教学就必须遵循高三复习的教学原则:

(1)全面性原则

第一轮复习中力求知识点的全面性和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构建知识体系,力争做到知识无遗漏。

切忌平均发力。

(2)基础性原则

用足教材,把握基础。

规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表述,强化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3)系统性原则

第一轮复习不是把平时学习过的知识简单地重复一遍,而是要在对知识整体和各个单元知识部分之间的关系作了仔细的探究后,宏观上按逻辑结构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平时所学的各个单元的、局部的、分散的、零碎的知识及解题的思想、方法和规律进行纵横联系,“以线串珠”,使之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从而将各部分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并构建知识的结构体系,以形成整体的“认知框架”,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4)针对性原则

在复习时不能带有任何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所谓针对性是指:

①针对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②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③针对重、难点;④针对高考的热点;⑤针对国家考试中心的命题信息;⑥针对高考命题特点。

(5)追求三精的原则。

“精选”:

例题、材料精选,选题时要体现“通法通则”,即包含最基本的学科思想方法的代表性题目。

同时在选题时要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所选的题目应有不同的层次与梯度。

使基础好的学生能解高档题,基础差的学生能解低档题、争取中档题,使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精讲”:

例题精讲,要突出教师的主导性。

该讲的内容必须讲深讲透,分析过程要强化。

例题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求得解答结果,也不是为了展示解题过程,而是要通过对题目的解答过程为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原型或模式,教会学生如何找准切入点。

既然是“精讲”,就不能“满堂灌”。

“精练”:

习题精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6)主体性原则

在复习课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与合作者,而不能成为知识的贩卖者。

教师不能独霸课堂,一讲到底,要启发、引导学生,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复习的效率。

(7)指导性原则

作为老师,在复习时处于主导者的地位,因此,要作好指导工作:

①指导学生制定复习计划,明确复习目的,确定复习重点,落实复习措施,选好复习方法。

②指导学生处理好基础与能力、课本与复习资料、做题与纠错、做题与复习、课内与课外等关系。

(8)一把剪刀,一个口袋原则,为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成为一泓清泉

“一把剪刀”就是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练习,剪掉一些特难题、旧题、偏题和怪题;“口袋”就是要求教师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收集整理高考信息、方法、试卷,做好学生的导游。

(各学校在第一轮复习期间月考时间、复习模块也可自己安排。

二、高三第二轮复习策略

1.高三第二轮复习的指导思想

第二轮复习是在第一轮的基础上,对高考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是考生能力及成绩大幅度提高的阶段,第二轮复习为专题复习阶段,可以分为:

科学应试方略、知识与能力专题和方法与技巧专题三大部分。

其指导思想是“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1)巩固,即巩固第一轮复习成果,把巩固“三基”放在首位,强化对知识系统的记忆。

(2)完善,即通过专题复习,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建立知识方法,规律运用系统,并不断总结完善。

(3)综合,即在训练上减少对单一知识的训练,增强知识的连接点,增强题目的综合性和灵活性。

(4)提高,即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知识专题的复习思路

在专题复习阶段,首先进行知识专题的复习,即“打散”教材的编排顺序,通过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新的逻辑体系,对知识进行重组。

具体来说,可以把必修三大模块以在各年份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高频考点而划分为以下八十个专题:

专题一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专题二细胞的代谢;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四细胞的生命历程;专题五遗传、变异、进化和基因工程;专题六生物与环境;专题七生物学与STSE;专题八生物图形、图表信息题;专题九实验与探究;专题十生物学的科学研究方法。

首先,从本知识专题的重要性、受关注程度或近三年高考高频考点等方面进行概括性的表述。

其次,以教材知识为依托,采用框图形式重新构建专题中所涉及的主干知识网络,体现考点,挖掘内在联系(图示简洁,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清晰、易于理解,一目了然)。

第三,对本专题知识进行整合。

对本专题的考点知识系统展示,加强对重点知识的分析、深化、拓展,综合性要强,明显区别于高三一轮复习用书。

知识整合时要注意:

①学生已懂的内容基本不体现;②学生通过自学可以恢复的内容少体现或简明扼要指出即可;③学生需要老师指导才能理解或学会的内容(重点、难点、知识的综合联系)重点体现;④学生需要通过强化训练的内容在例题或练习中得以体现;⑤热点知识、热点问题在内容和试题中有所体现。

同时,对专题中一些易错、易混淆、难区分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然后进行透彻、精练的讲解(选取的内容能够体现学生对知识理解上的真正误区)。

最后,围绕本专题的考点知识精选部分训练题,要求针对性强,解析要全面、详细、准确。

第四,进行备考提示。

对本专题在2012年高考中的高频考点、命题趋势作简要分析或预测,给学生备考指明方向。

3.生物学与STSE专题的复习思路

生物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人体健康等联系紧密,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所以本专题复习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力:

首先,选准热点。

热点的选取围绕大专题,选择那些观点明朗、贴近生活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热点、焦点问题是指本学年度(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人类生存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如:

疾病、科技新进展、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等。

其次,从该热点问题的产生(提出)、重要性、社会关注程度、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概括性的表述,帮助学生形成对本热点专题的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第三,分析热点背景材料与考试大纲中的相关知识点建立联系。

注意:

①选取的内容、问题设置的角度、答案的组织力求回归教材。

②设置问题时,应立足大纲涉及的知识点,把学生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体现知识的价值。

4.进行解题方法指导

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所有题型进行分类,在每个专题复习时,都要介绍一种选择题或非选择题题型的解题方法,以高考真题为例,通过剖析方法技巧、解题策略、解题思路、解题步骤,有效提升学生解题、应试能力。

5.专题模拟演练

(1)就本专题进行针对性训练。

习题梯度分明,深浅适度;编制巧妙,设计规范;聚焦热点,立意创新;答案科学,题题精彩。

(2)练习设计:

第一,试题形式包括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其中选择题为6道,非选择题为5道。

选择题每题都要进行分析,非选择题体现学科内知识综合,。

让学生在45分钟内完成训练,达到高考模拟的目的,提高学生高考的适应性。

三、高三第三轮复习策略

第三轮复习是综合训练与模拟考试,其指导思想是“回归、调节、模拟、强化”。

1.回归,即知识回归,旨在进一步巩固“三基”、查漏补缺。

2.调节,即调节学生的迎考心理情绪,提高迎考的信心和斗志,对学生进行迎考心理素质训练等,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身体状况都处于最佳竞技状态。

3.模拟,即高考前的模拟训练,使学生尽早熟悉高考题型,纠正答题的不良习惯,掌握正确的答题程序、答题技巧等。

4.强化,即对高考重点、常考题型进一步总结,强化规律、解法定模,便于考试中迅速提取有效信息、自如运用所学知识。

四、高考复习阶段应处理好六种关系

1.处理好考纲、教材与资料的关系

考纲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根本,资料是复习的补充。

(1)高考复习应做到“抓纲、务本”。

“抓纲”即要组织学生学习《考试说明》,正确认识考纲对复习的指导作用;“务本”即要充分利用教材,拓宽知识内容,延伸课后训练。

(2)越到后期越应回归教材,同时也可以对教材中的补充内容作些探讨。

(3)防止学生过分依赖资料、把课本丢掉的现象,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选好资料并用好资料。

2.处理好教师引导复习与学生自主复习的关系

高考复习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学生要积极自主学习。

(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虽然是高考复习的主要手段,但这毕竟只是外因,要内因起作用,复习效果才会好。

(2)在统一复习的基础上,教师导纲、学生主体,一定要腾出时间鼓励学生自主复习,让学生根据各自的情况梳理知识、查漏补缺,或提前预习所要复习的内容,既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可提高复习起点,还能增强复习效果。

3.处理好知识的度与面的关系

高考总复习过程中,在强调夯实基础的同时,要处理好知识的度与面的关系。

(1)要降低教学难度与深度,因为现在的高考已从对单纯的知识记忆、运用的考核转向以能力立意为主,学生能够用最基础的知识和原理解决问题就达到了目的。

(2)要努力拓宽学习的知识面,政治学科复习应关注社会、联系现实、注重探究、走向生活,做到人文与现实并重,科学与探究并举。

4.处理好讲、评、练、辅的关系

(1)讲是主导,要到位。

讲知识既要结合试题拓展发散、联系一片,又要结合考纲使之系统化、条理化;讲思路既要突出提示找突破口,还要努力给学生营造思维训练的情景;讲方法既要有常规又要有巧思妙想途径。

(2)评是关键,要点睛。

一是要有针对性,要评出问题的特征,找出症结所在;二是要有多样性,可以是教师评,也可以是学生自评或互评,通过评价辨析使学生认知水平能够得到提高。

(3)练是主体,要合理。

练又是学生运用知识再学习的过程,选题量要适中,要有典型性、针对性、多样性、综合性,务求实效。

(4)辅是补充,要及时。

一是作业批改要认真仔细,对问题作归纳分析后及时反馈;二是课后辅导要勤勉,及时解答学生心中存在的疑问。

5.处理好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1)在最后的复习中对智力因素的培训肯定是重中之重,但更应凸现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非智力因素就成为决定学生能力高低的关键了。

(2)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注意学科知识的复习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合理解题的思路、答题时的正确书写方法等。

(3)向学生渗透正确的学习态度及顽强意志力的培养。

教育学生树立勤奋严谨、不折不挠的学风,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等,以期学生能以最佳的状态复习迎考。

五、高考总复习应突出“七抓”策略

1.抓主干知识的落实

政治学科的考点多且分散在教材的各章各节,因此,要通过抓主干知识的落实,确保知识的网络性、综合性、应用性,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

通过抓主干知识的落实,才能以点带面、突出重点,在复习教学中可将高考的重点知识、热点知识作为主干知识,并作为重点来复习和狠抓落实。

2.抓思维能力的培养

考点的灵活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更加突出,复习中可侧重于抓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的培养。

(1)抓思维过程促思维品质。

如在例题教学中应善于“借题发挥”,将原题改头换面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来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善于从一道题中延伸其他知识,让学生去联想。

(2)抓思维方式促思维能力。

如对多个不同知识点进行求同思维,对多个相同知识点进行求异思维,对一个知识点派生的多个常规或非常规问题进行信息迁移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抓全面质量的提升

应从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正确对待应试教育,在高考备考阶段既要抓优、促中,又要补差,还要重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1)对优等生进行强化训练、注重能力提升,确保升名牌大学和重点大学目标任务的完成。

(2)狠抓中等生和希望生,确保升一般本科和专科目标任务的完成。

(3)狠抓弱科学生的补弱扬优,使其各学科谐调发展、齐头并进。

(4)要重视对后进生的辅导,决不能放弃后进生,可采取个别辅导、个别答疑、小组合作、一帮一、兵教兵等形式,做到以点带面,整体提高。

4.抓师生关系的改善

经常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尊其师而信其道”,让学生从师生感情中汲取向上的力量、坚定学习的信心,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师生间相互交流、情感共鸣,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智能,提高复习的效率。

(2)教师在复习教学中既要以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多给学生以关爱和赞美,注意尊重、理解与包容学生;又要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认真贯彻启发式、直观性、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还要以生为本、以生为善,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情感因素在备考和应考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及和谐的发展运用。

5.抓心理素质的训练

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刚强的品格等心理素质。

在高考总复习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与培养。

(1)训练与培养高三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应试能力和教学质量等十分有益。

(2)在高三总复习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的具体做法是:

从严从繁,训练忍耐性;经受挫折,提高承受力;引导反思,增强自制力;教会分析,形成果断性;主动参与,养成独立性。

6.抓应考技能的提高

高三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应试心理素质和优良的应考技能技巧,才能在高考中慎重应战并取得优异成绩。

(1)对高三学生进行应试心理素质训练,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减少焦虑、稳定情绪、排除考场病的方法,使学生在考场中集中全部注意力,思维活跃而敏捷,解题迅速而准确。

(2)对高三学生进行应试策略训练,结合学科特点,将考试的最佳策略给学生做详细的介绍,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最优的策略应对高考。

7.抓整体联动的作用

高三教师与有关人员的相互配合和密切协作,对搞好高三总复习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高三教师要主动发挥好整体联动作用。

(1)高三学科备课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和整体备课,经常集体研究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集体商定教学进度与教学方法、集体分析学生学习状况与学业成绩、集体探索高考方向与命题趋势、集体收集处理高考资料与信息,每次集体研究要确定主题和中心发言人并作好详细记载。

(2)高三教师要多与本年级教师和班主任交流与商讨,多向学校领导及上级领导汇报和支援,多与教研机构和学校各处室密切配合与求助,多与学生家长联系与沟通,努力求得各方对自己教学工作的支持、指导和帮助,起好整体联动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总之,高考改革赋予了高考新的内涵,对传统的知识格局和复习策略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只要加强研究、锐意创新,采取积极的态度,运用合理的复习方式,就能收获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