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阅读题 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100132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阅读题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年级阅读题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年级阅读题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年级阅读题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年级阅读题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阅读题 2.docx

《四年级阅读题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阅读题 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阅读题 2.docx

四年级阅读题2

四年级阅读题

4年级2班

大年初一的早晨,妈妈笑着问我:

“贞贞,新年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我调皮地对她笑一笑,依偎在她的怀里,说:

“我要的东西只是三粒淘气的小小的树种子……”

“种子?

你想把它们种在哪里?

”妈妈疑惑地说。

“我会把第一粒种子种在那遥远的澳门。

我要把它种在澳门最高的山坡上。

在雨露的滋润下,种子抽出新芽,每一片叶子都是我的眼睛:

我要看看风景幽雅的妈祖阁;看看凌空飞架的澳菡大桥;看看新崛起的具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群;看看水光潋滟、波光粼粼的珠海;更要看看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这块饱经沧桑的土地上自豪地升起。

“恩!

那第二粒呢?

“第二粒种子嘛,我要让它扎根在长城脚下。

在那一块块经风雨侵蚀的长城砖旁,种子会很快长成一棵小树苗。

它小小的身影看上去并不起眼,可它会在五湖四海的游客们到达长城的时候,招来风姑姑、彩云婆婆一起向游客们问好。

瞧!

它还会用小手掌般的叶片热烈地鼓掌呢!

“最后一粒种子呢?

”妈妈紧接着问:

“你打算种哪儿?

“最后一粒种子,当然要种在我家门前罗!

”我向妈妈扮了一个鬼脸说:

“我要让它为我的家园增添一抹绿色。

当清晨的小鸟儿向我问好时,我会仔细地为种子浇水、施肥,让它和我共同成长,共同学习。

每当我看见它迎风摇拽的枝条,就会把不开心的事全部忘记。

我停下来,喝了一口放在茶几的凉白开水,说:

“妈妈,这就是我春天的愿望,你能和我一起去实现吗?

”“好,好!

”妈妈乐呵呵地答应。

“那我们快去买种子吧!

”我拉着妈妈的手奔出家门,在我眼前仿佛呈现了祖国万里山河到处涌动着盎然的春意……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调皮——()偎依——()

流动——()摇动——()

2.用“——”画出一个排比句。

3.用“~~~~”画出一句比喻句,它把比作。

4.我的愿望是拥有三粒。

其中,第一粒种在,是希望

其中,第一粒种在,是希望。

其中,第一粒种在,是希望。

7.短文表达了作者

8.你的美好的愿望是什么?

你能告诉大家吗?

说说看。

 

妈妈买来李子,放在盘子里,打算吃完饭分给孩子们。

瓦尼亚从来没有尝过李子。

他不停地围着李子打转转(zhuǎnhuàn),一会儿去闻闻,一会儿去摸摸。

他很想马上就拿一个来尝尝。

瓦尼亚黑溜溜的眼珠往四周转(zhuànhuàn)了一下,看看别人没有注意他,就踮起脚尖,抓起一只李子,赶快塞(sāisè)进嘴里去。

吃完饭后,妈妈数(shǔshù)了一下李子,发现少了一只,就问孩子们:

“你们吃过李子吗?

大家说:

“没有!

瓦尼亚脸红得像只熟透的大番茄,也说:

“没有,我没有吃!

妈妈看了看瓦尼亚,说:

“谁吃了李子,这倒不要紧。

可是李子有壳,谁要是把李子吞下去,那么过一天就会送命的。

瓦尼亚听了妈妈的话,吓得脸色苍白。

他摇晃着两只小手,结结巴巴地说:

“没有,我把核扔到窗子外面去了。

一家人都笑了,而瓦尼亚却哭了。

1.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2.第二段中,瓦尼亚的动作的词有、、,说明瓦尼亚。

3.第三段中,瓦尼亚的动作的词有、、,说明瓦尼亚。

4.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它把比作。

5.妈妈说吞食李子会送命,是为了。

6.“一家人都笑了”是因为,“瓦尼亚却哭了”是因为:

7.短文主要写

8.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玛丽的微笑

玛丽打开门时,发现一个持刀的男人正在恶狠狠地看着自己。

玛丽灵机一动微笑着说朋友你真会开玩笑是推销菜刀吧我喜欢我要一把

边说边让男人进屋接着说你很像我过去的一位好心的邻居看到你真得好高兴你要咖啡还是茶

本来面带杀气的歹徒渐渐腼腆起来。

他有点结()巴地说:

“谢谢,哦,谢谢。

最后,玛丽真的买下那把明缓晃晃()的菜刀,陌生男人拿着钱迟疑了一会儿真走了,在转身离去的时候,他说:

“小姐,你将改变我的一生。

1.把第一段的标点补充完整。

2.在“()”里填上正确的读音。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大方——()熟悉——()相信——()

4.“本来面带杀气的歹徒”为什么“渐渐腼腆起来。

5.说说你对“小姐,你将改变我的一生”的理解。

 

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 )起一缕儿时的苦涩。

那时侯,娘拉扯( )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丁当响。

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锅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 )工钱,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

我兴( )冲冲地对娘说:

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

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膜。

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 )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地叫着,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一个。

三两口下肚,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

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

咋办?

干脆,把娘那一份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了。

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羹吗?

娘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

……当我回到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

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过妹妹的眼神?

妈妈笑笑,没吭( )声。

呆立间 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 老远就嚷嚷 平娃娘 平娃娘 你家平娃带馒头来了吗 你看我们家二丫 发三个馒头 一个都舍不得吃 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家来!

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

“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

“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吗!

”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馒头,我却哇地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安慰——()痛楚——()鼓励——()

清苦——()惊慌——(   )干涸——(   )

2.在( )里填上正确的读音。

3.把第六段的标点补完整。

4.给短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5.用~~在文中找出一句比喻句。

6.文中写了娘的几次笑?

每次笑的内容是什么?

7.“后来,我发现,就是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我爱三角梅

在百花中,我最爱三角梅。

三角梅有紫色的、洁白的、金黄的。

尤其是校园门口那一株,它爬上墙头,舒展着四季常绿的枝叶,在春风中欢笑着,十分惹人喜爱。

气候转暖以后,三角梅的枝条上便开满了花。

三角梅的花很小,苞片呈叶状,三枚苞片就像三个卫兵守护着小花。

小花()不起眼,()常常引来蜜(蜂峰)和蝴(碟蝶)围着(采彩)花粉。

三角梅的叶子是绿色的,有点像桃子形。

当缺水时,叶子就把水让给它们,尽管自己因缺水低垂着,却让花儿依旧争相开放,多么可贵的自我牺牲的精神啊!

三角梅粗壮的茎是(棕综)色的。

茎上、枝条上长有小刺。

()谁敢欺负它,它()会毫不客气地扎你。

三角梅有很强的适应性。

()在苗圃、墙角或石缝中,它()能顽强地生长。

在花盆里,它还可以塑造成绮丽多姿的盆景。

三角梅是在40年代从南美洲的巴西引进厦门的。

厦门的自然条件似乎适宜它生长。

现在三角梅已(遍篇)布在世界各地,但据说很少见像我们厦门这里长得这么好的。

厦门人民十分喜欢它,它(象像)征着团结和友谊。

我爱我们厦门市的市花——三角梅。

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在“()”里填上合适的词。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特别——()伸展——()仍然——()

代表——()多姿多彩——(       )

4.给短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5.用“  “划出一个比喻句。

用“~~”划出一个拟人句。

6.短文先介绍三角梅的                 ,再介绍三角梅的        ,最后介绍三角梅              。

 

有一只猫,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它捕捉老鼠时,不小心,老鼠逃掉了。

它说:

“我看它太瘦了,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说:

“我是不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

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

刚才到阁楼上玩,把我的脸搞得多脏啊!

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都是污泥。

看到同伴们诧异的目光,它解释到:

“身上的跳蚤太多了,用这种方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

后来,它掉进河里。

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

“你们以为我会遇到危险吗?

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就沉没了。

“走吧!

”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吹捧——()惊异——()掩盖——()可能——()

2.文中的省略号表示。

3.这只猫(是不是)不想捉鲤鱼,从文中“”这个字看出来。

4.说说短文的主要内容:

5.请给短文加两个题目:

6.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7.文章的结尾还没有写出来,请把结尾补充完整。

 

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

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绘画,想当美家。

不幸的很!

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

孩子们非常伤心,痛苦万分,埋()怨命运不好。

恰巧,有位老人从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他们的埋怨。

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聋()的孩子比划着说:

“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绘画呢?

接着,他又对眼睛瞎的孩子说:

“你的眼睛坏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

他们擦( )干眼泪,开始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感到耳聋反而好了。

因为,他可以避免一切喧闹的干扰,使精神高度集中。

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觉得失明倒有利。

因为,他可以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孩子,终于成为音乐家,闻名世界。

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俩非常感激,拉住老人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

“不用谢。

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切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

1.在( )里填上正确的拼音。

2.在“  ”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抱怨——()名扬四海——()正好——()

4.用“||”给短文分成四段。

第一段:

                                

第二段段意:

                                         

第三段段意:

                                

第四段段意:

                                

5.“它”在文章中是指。

6.用“”划出老人告诉两个孩子道理的句子。

联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

 

知了学飞

很古很古的时候,知了是不会飞的。

知了看见大雁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十分羡慕。

于是它要求大雁教它学飞,大雁答应了。

学飞是件很艰苦的事。

知了怕艰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很是不认真。

大雁给它讲道理,它只听了几句,就不耐烦地说:

“知了知了!

大雁教了它学飞的本领,它只试了几下,就又自满地叫道:

“知了知了!

秋天到了,大雁要到南方去了,知了很想和大雁一起展翅高飞,可是它用力扑腾,还是没有飞离树梢。

这时候,知了眼望万里长空,真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努力学习,这时候已经晚了,只好叹气说:

“知了知了!

1.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羡慕——()懊悔——()

2.知了第一次说“知了知了”,指的是它知道了:

;第二次说“知了知了”,指的是它知道了:

;第三次说“知了知了”,指的是它知道了:

3.短文分成三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体会。

 

《秋天的香山公园》

秋天的香山公园,以它独特的美迎接着众多的游人。

走进公园大门,放眼望去,峰峦重叠,挺拔壮观。

山上长满了各种树

木,枝叶浓密,人走进去,便淹没在其中了。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漫山遍野的红叶。

近看红叶的形状不一,有长圆扁圆、扇形,还有三角形的。

远看,山坡上树树交错,叶叶相连,层层叠叠相互辉映,映红了半边天空。

在大片大片的鲜红中央杂着深黄色、褐色……就像千万只彩蝶上下飞舞,真是姿态万千,绚丽多彩。

一阵爽人的秋风吹过,传来柔和的“沙沙”声,枝摇叶摆,像是在向游人频频招手。

人们不由赞叹:

“多美呀!

香山的红叶。

”香山公园里潺潺的流水也很动人。

小路旁,石缝里,溪水愉快地流淌着。

阳光洒在水面上,闪着耀眼的光芒。

有时,溪水聚在几块碎石中间,静静地躺着,小鱼儿在你追我赶地嬉戏。

再看,路旁的花坛里,花儿展开笑脸,争芳斗艳。

一串连成片,鸡冠顶起了花冠。

那品种繁多的菊花,伸开了卷曲的花瓣;没有开放的花瓣紧缩着,像一个个彩球。

不管是什么花,都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美丽的香山公园,使游人流连忘返。

1. 查字典。

“爽”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再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再查画。

字典中的解释有:

(1)明朗,清亮;

(2)率直,痛快;(3)舒服;(4)违背。

“爽人的秋风”中“爽”应取第种解释。

2. 用“——”分别画出概括第3、4、5自然段意思的中心句。

3. 读第3自然段,作者是从、、三方面描写红叶的。

4. 第5自然段,写了、、三种花,是从、、三方面介绍的。

5这篇短文中,作者主要写了哪几种景物:

,表现了作者。

6、用“﹏﹏”划出首尾照应的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