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知识抢答赛题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9864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5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安全知识抢答赛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建筑施工安全知识抢答赛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建筑施工安全知识抢答赛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建筑施工安全知识抢答赛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建筑施工安全知识抢答赛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安全知识抢答赛题库.docx

《建筑施工安全知识抢答赛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安全知识抢答赛题库.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施工安全知识抢答赛题库.docx

建筑施工安全知识抢答赛题库

建筑施工安全知识抢答赛题库

一、抢答题。

1、在滑坡地段挖土方时不宜在什么季节施工(D)。

A冬季B春季C风季D雨季

2、人工开挖土方时两人的操作间距应保持(C)。

A1mB1-2mC2-3mD

3、在临边堆放弃土、材料和移动施工机械应与坑边保持一定距离,当土质良好时要距坑边(B)远。

A以外高度不超B1m以外高度不超

C1m以外高度不超1mD以外高度不超2m

4、编制工程项目顶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其中必须制订有针对性、实效性的(D)。

A施工技术指标B施工进度计划

C节约材料措施D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方案

5、在基坑内施工应设置符合规定的和固定牢固的(D)。

A安全带B安全网C脚手架D安全梯

6、挡土墙沿水平方向每隔10-25m要设缝宽为(C)的伸缩缝或沉降缝。

A10mmB25mmC20-30mmD30mm

7、管道内的照明通信系统应采用(B)。

A220V电压B安全电压C110V电压D蓄电池

8、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D)。

A保证工程质量措施B提高施工速度措施

C保证节约材料计划D有效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9、模板安装作业高度超过(A)时,必须搭设脚手架或平台。

ABCD

10、吊运大块或整体模板时,竖向吊运不少于(A)吊点。

A1个B2个C4个D6个

11、水平吊运整体模板不少于(C)吊点。

A1个B2个C4个D6个

12、基坑、槽上口堆放模板应在(B)以外。

A2mB1mCD

14、选用滑轮时,轮槽宽度应比钢丝绳直径大(B)。

A1mm以内BmmCmm以上D3mm

15、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方针是(A)。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质量第一,兼顾安全

C安全至上D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16、(B)主要用来夹紧钢丝绳末端或将两根钢丝绳固定在一起。

A卡环B绳夹C吊钩D吊环

17、多次弯曲造成的(C)是钢丝绳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A拉伸B扭转C弯曲疲劳D变形

 

18、钢丝绳在卷筒上缠绕时应(A)。

A逐圈紧密地排列整齐不应错叠或离缝B逐圈排列不可以错叠但可离缝

C逐圈紧密地排列整齐但可错叠或离缝D随意排列但不能错叠

19、起重作业中除了(C)外均可用地锚来固定。

A拖拉绳B缆风绳C动滑轮D卷扬机

20、使用滑轮的直径,通常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A)倍。

A16B12C8D4

21、汽车式起重机约70%以上的翻车事故是因(B)造成的,因此在使用汽车起重机时应特别引起重视。

A大风B超载或支腿陷落C道路不平D无人指挥

22、在起重作业中,(B)斜拉、斜吊和起吊地下埋设或凝结在地面上的重物。

A允许B禁止C应设专人监控D采取措施后可以

23、建筑拆除工程的施工方法有人工拆除、机械拆除、(D)三种。

A人力拆除B工具拆除C爆炸拆除D爆破拆除

24、拆除工程的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应签订(B)协议,明确双方的安全管理责任。

A质量B安全生产管理C资金拨付D施工进度

25、拆除施工采用的脚手架、安全网必须由(B)搭设,经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A安全部门B专业人员C施工人员D作业人员

26、拆除施工严禁(C)作业。

水平作业时各工位间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A高处B混合C立体交叉D多工种

27、拆除作业人员必须配备相应的(D)用品,并正确使用。

A防毒B安全C防护D个人劳动保护

28、多台铲运机联合作业时,各机之间前后距离不得小于(A)m.

A2B5C7D10

29、使用挖掘机拆除构筑物时,在挖掘机驾驶室与被拆除构筑物之间留有(D)空间。

A1mB2mC3mD构筑物倒塌的

30、挖掘机作业时,(A)不得在铲斗回转半径范围内停留。

A任何人B非工作人员C工程技术人员D围观群众

31、雷电天气无(C)的桩机应停止作业。

A缆风绳B避雨棚C避雷装置D保险装置

32、桩机作业结束后,应将桩锤落下,切断(A)和电路开关、停机制动后人才可离开。

A电源B水源C气源D油路

33、桩锤在施打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在距离桩锤中心(D)以外监视。

A2mB3mC4mD5m

34、(D)以上大风时,桩机应停止作业。

A4级B5级C7级D6级

35、振动器操作人员应掌握一般安全用电知识,作业时应穿绝缘鞋、戴(A)。

A绝缘手套B帆布手套C防护目镜D线手套

 

36、木工机械距开关箱水平距离不得大于(C)m,以便发生故障时能迅速切断电源。

A1B2C3D4

37、钢筋机械切料时,作业人员应在(A)握紧并压住钢筋以防末端弹出伤人。

A固定刀片一侧B活动刀片一侧C两侧D左侧

38、木工机械应安装(A)开关。

A按扭B倒顺C闸刀D负荷

39、圆盘锯在木料接近尾端时操作者应(B)。

A上手推料B下手拉料C上下手同时进行D上下手不动

40、塔式起重机主要由(D)组成。

A基础、塔身和塔臂B基础、架体和提升机构

C金属结构、提升机构和安全保护装置D金属结构、工作机构和控制系统

41、塔式起重机最基本的工作机构包括那些(A)

A起升机构、变幅机构、回转机构和行走机构

B起升机构、限位机构、回转机构和行走机构

C起升机构、变幅机构、回转机构和自升机构

D起升机构、限位机构、回转机构和自升机构

42、下列对起重力矩限制器主要作用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B)

A限制塔机回转半径B防止塔机超载

C限制塔机起升速度D防止塔机出轨

43、对小车变幅的塔式起重机起重力矩限制器应分别由(D)进行控制。

A起重量和起升速度B起升速度和幅度

C起重量和起升高度D起重量和幅度

44、对动臂变幅的塔式起重机,当吊钩装置顶部升至起重臂下端的最小距离为800mm处时,(A)应动作使起升运动立即停止。

A起升高度限位器B起重力矩限制器

C起重量限制器D幅度限位器

45、当吊重超过最大起重量并小于最大起重量的110%时,(B)应当动作使塔机停止提升方向的运行。

A起重力矩限制器B起重量限制器C变幅限制器D行程限制器

46、(A)能够防止塔机超载、避免由于严重超载而引起塔机的倾覆或折臂等恶性事故。

A力矩限制器B吊钩保险C行程限制器D幅度限制器

47、下列哪个安全装置是用来防止运行小车超过最大或最小幅度的两个极限位置的安全装置。

(D)

A起重量限制器B起重量限制器C行程限制器D幅度限制器

48、(D)设于小车变幅式起重臂的头部和根部用来切断小车牵引机构的电路防止小车越位。

A幅度限制器B力矩限制器C大车行程限位器D小车行程限位器

49、风速仪应安装在起重机顶部至吊具的(B)。

A中间部位B最高的位置间的不挡风处

C最高的位置间的挡风处D最高位置

 

50、(D)能够防止钢丝绳在传动过程中脱离滑轮槽而造成钢丝绳卡死和损伤。

A力矩限制器B超高限制器C吊钩保险D钢丝绳防脱槽装置

51、(C)是防止起吊钢丝绳由于角度过大或挂钩不妥时造成起吊钢丝绳脱钩的安全装置。

A力矩限制器B超高限制器C吊钩保险D钢丝绳防脱槽装置

52、风力在(A)级以上时,不得进行塔机顶升作业。

A4B5C6D7

53、塔机顶升作业必须使(B)和平衡臂处于平衡状态。

A配重臂B起重臂C配重D小车

54、施工升降机操作按钮中(D)必须采用非自动复位型。

A上升按钮B下降按钮C停止按钮D急停按钮

55、施工升降机的(C)与基础进行连接。

A吊笼B底笼C底架D导轨架

56、物料提升机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不应大于(C)。

A45°B50°C60°D65°

57、物料提升机按结构形式分类分为(A)。

A龙门架式和井架式B上回转式和下回转式

C高架和低架D行走式和固定式

58、物料提升机的天梁应使用型钢,其截面高度应经计算确定,但不得小于2根(C)的槽钢。

A[10B[12C[14D[16

59、超过(B)高的塔机,必须在起重机的最高部位臂架、塔帽或人字架顶端安装红色障碍指示灯,并保证供电不受停机影响。

A20mB30mC40mD50m

60、起升钢丝绳在放出最大工作长度后,卷筒上的钢丝绳至少保留几圈(C)

A1圈B2圈C3圈D5圈

61、多塔作业时,处于高位的塔机吊钩升至最高点与低位塔机的垂直距离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C)m。

A1BC2D3

62、出现下列那种情况,吊钩应报废(C).

A挂绳处断面磨损量超过原高的20%B挂绳处断面磨损量超过原高的15%

C挂绳处断面磨损量超过原高的10%D挂绳处断面磨损量超过原高的5%

63、在脚手架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D),用直角扣件扣紧且严禁拆除。

A纵向水平杆B连墙件C竖向水平杆D横向水平杆

64、当脚手板采用竹笆板时,纵向水平杆的间距应满足要求(A)。

A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大于400mm

B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大于300mm

C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大于500mm

D间距不大于400mm

65、脚手架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设置应满足要求(B)。

A宜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大于纵距的1/3

B宜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大于纵距的1/2

C宜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大于1000mm

D宜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大于750mm

66、脚手架作业层的脚手板铺设应(C)。

A应满铺、铺稳,离开墙面80-120mm必须设防护

B应满铺、铺稳,离开墙面不超过80-120mm

C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不超过120-150mm

D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50-200mm处可以不设任何防护

67、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和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应分别为(A)。

A大于200mm和不小于100mmB大于80mm和不小于50mm

C大于150mm和不小于100mmD大于100mm和不小于50mm

68、连墙件设置应靠近主节点,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A)。

A300mmB350mmC400mmD450mm

69、剪刀撑的设置宽度(A)。

A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B不应小于3跨且不应小于

C不应小于3跨且不应小于5mD不应大于4跨且不应大于6m

70、剪刀撑斜杆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其相交的横向水平杆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A)。

A大于150mmB小于150mmC大于200mmD小于200mm

71、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宜(A)。

A大于100mmB大于200mmC大于300mmD大于400mm

72、关于立杆底座下的垫板长度和厚度尺寸的规定哪个是正确的(B)

A垫板长度不小于3跨厚度不小于50mm

B垫板长度不小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

C垫板长度不小于2跨厚度不小于30mm

D垫板长度不小于3跨厚度不小于30mm

73、搭设脚手架立杆时,应遵守下列哪个规定(A)

A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拆除

B搭设立杆时不必设抛撑可以一直搭到顶

C立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D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都可在同一个水平面内

74、纵向水平杆、大横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杆的接头在不同步或不同跨的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应(C)。

A不小于300mmB不小于400mm

C不小于500mmD不大于500mm

75、脚手架各类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应为(C)。

A50mmB80mmC100mmD200mm

76、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A)。

A应在两端按规定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

B可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C宜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大于1000mm

D宜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大于750mm

 

77、下列对双排脚手架设置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A)

A应设剪刀撑与横向斜撑

B应设剪刀撑可不设横向斜撑

C应设横向斜撑可不设剪刀撑

D双排封闭型脚手架可不设剪刀撑和横向斜撑

78、下列对单排脚手架设置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A)

A应设剪刀撑B应设横向斜撑

C应设剪刀撑和横向斜撑D单排封闭型脚手架可以不设任何斜撑

79、脚手架上门洞桁架下的两侧立杆(C)。

A应为双立杆,副立杆应高出于门洞口1步

B应为单立杆,并符合有关技术要求

C应为双立杆,副立杆应高出于门洞口的1-2步

D应为双立杆,主立杆应高出于门洞口的1-2步

80、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设剪刀撑,其规定为(C)。

A两端各设一道,并从底到上连续设置,中间每道剪刀撑净距不应大于18m

B两端各设一道剪刀撑

C剪刀撑不要从底到上连续设置

D两端各设一道,并从底到上连续设置,中间每道剪刀撑净距不应大于15m

81、脚手架的人行斜道和运料斜道应设防滑条,其间距为(A)。

A250-300mmB350-400mm

C400-450mmD450-500mm

82、遇有(B)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

A5级B6级C7级D8级

83、钢平台安装时,钢丝绳应采用专用的挂钩挂牢,采取其他方式时卡头的卡子不得少于(C)个。

A5个B4个C3个D2个

84、建筑工程外脚手架外侧采用的全封闭立网,其网目密度不应低于(D)。

A800目/100cm2B1000目/100cm2

C1500目/100cm2D2000目/100cm2

85、钢模板部件拆除后,临时堆放处与楼层边沿的距离不应小于(B)。

AB1mCD

86、悬挑式钢平台的搁支点与上部拉结点,必须位于(B)上。

A脚手架B建筑物C钢模板支撑D桩式地锚

87、悬挑钢平台左右两侧必须装置(B)的防护栏杆。

A流动B固定C一道栏杆D挂设平网

88、支模、粉刷、砌墙等各工种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A)方向上操作。

A同一垂直B同一横面C垂直半径D不同垂直

89、装设轮子的移动式操作平台,轮子与平台的接合处应牢固可靠,立柱底端与地面的距离不得超过多少(C)

A50mmB60mmC80mmD100mm

90、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D)措施。

A防霜B防水C防雾D防冻

91、坡度大于1:

的屋面,防护栏杆应设置多高(D)

A1mBmCmDm

92、搭设临边防护栏杆,当在基坑四周固定时,栏杆柱可采用钢管并打入地面(C)。

A40-60cmB45-65cmC50-70cmD55-75cm

93、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C)的挡脚板或40cm的挡脚笆。

A14cmB16cmC18cmD20cm

94、电梯井口必须设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电梯井内应每隔两层并最多隔(C)设一道安全平网。

A8mB9mC10mD12m

95、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小于(B),但大于的孔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盖设。

A20cmB25cmC30cmD35cm

96、超过(B)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

A130cmB150cmC180cmD200cm

97、梯脚底部应坚实,不得垫高使用。

立梯工作角度以(B)为宜。

A60°±5°B65°±5°C70°±5°D75°±5°

98、使用直爬梯进行攀登作业时,攀登高度以多高为宜(B)。

A4mB5mC6mD8m

99、支设高度在(C)以上的柱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

A2mBC3mD

100、进行各项窗口作业时,操作人员的重心应位于(A)。

A室内B室外C窗口D窗外

101、安装管道时必须有已完结构或(D)为立足点,严禁在安装中的管道上站立和行走。

A脚手架B模板C折梯D操作平台

102、各种垂直运输接料平台,除两侧设防护栏杆外,平台口还应设置(B)或活动防护栏杆。

A安全围栏B安全门C安全立网D竹笆

103、临边防护栏杆采用钢筋作杆件时,上杆直径不应小于16mm,下杆直径不应小于14mm,栏杆柱直径不应小于(C)。

A14mmB16mmC18mmD20mm

104、上下梯子时,必须(D)梯子,且不得手持器物。

A背面B左侧向C右侧向D面向

105、密目式安全网每10㎝×10㎝=100㎝2面积上有多少个以上的网目(D)。

A800个B1000个C1500个D2000个

106、安全带的报废年限为多少(C)。

A1-2年B2-3年C3-5年D4-5年

107、施工现场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线制用电工程中,必须采用的接地保护型式是(B)。

ATNBTN-C–SCTN-S–CDTT

108、施工现场用电工程中PE线上每处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B)。

A4ΩB10ΩC15ΩD30Ω

109、施工现场用电系统中,连接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PE线应采用(A)。

A绝缘铜线B绝缘铝线C裸铜线D钢筋

110、施工现场用电系统中N线的绝缘色应是(C)。

A黑色B白色C淡兰色D棕色

111、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周边与10kV外电架空线路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是(B)。

A4mB6mC8mD10m

112、施工现场用电工程中,PE线的重复接地点不应少于(C)。

A一处B二处C三处D四处

113、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T的选择要求是(D)。

AI>30mAT=BI=30mAT>

CI>30mAT>DI≥30mAT>

114、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中心点与地面的相对高度可为(C)。

ABCD

115、间接接触触电的主要保护措施是在配电装置中设置(B)。

A隔离开关B漏电保护器C断路器D熔断器

116、开关箱与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A)。

A3mB4mC5mD6m

117、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中心点与地面的相对高度应为(C)。

ABCD

118、一般场所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D)。

A10MaB20mAC40mAD30mA

119、潮湿场所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B)。

A10mAB15mAC30mAD40mA

120、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为(B)。

ABCD

121、露天、潮湿场所或在金属构架上操作时,必须选用(B)手持式电动工具,并装设防溅的漏电保护器。

AⅠ类BⅡ类CⅢ类DⅣ类

122、电焊机一次侧电源线的长度不应大于(B)。

A3mB5mC10mD15m

123、电焊机二次线可采用(A)。

A防水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B绝缘铜线

C绝缘铝线D绝缘导线和结构钢筋作为地线

124、施工现场内所有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为不得大于(D)。

A1ΩB4ΩC10ΩD30Ω

125、室内固定式灯具的安装高度应为(A)。

A≥B>2mC2mD

126、聚光灯和碘钨灯等高热灯具距易燃物的防护距离为不小于(C)。

A200mmB300mmC500mmD400mm

127、在潮湿场所施工照明电源电压不应大于(B)。

A36VB24VC12VD6V

128在金属容器内施工照明电源电压不应大于(C)。

A36VB24VC12VD6V

129高空施焊时必须使用标准的(B),戴好符合规定的安全帽。

A防火焊具B防火安全带C工作服D防火工具

130、焊接作业时(D)将施焊把线绕在身上或搭在背上。

A不能B可以C不宜D严禁

131、施焊完成或下班时必须拉闸断电,要留有充分时间观察,确认(C)后,方可离去。

A周围无易爆物B周围无易燃物C已熄灭D无复燃的危险

132、电焊时严禁借用金属管道、金属脚手架、结构钢筋等金属物搭接代替(D)使用。

A导线B相线C零线D地线

133、悬挑脚手架钢梁的悬挑长度与锚固长度之比不少于(C)。

A1:

1.2B1:

1C1:

D1:

134、锚固位置在楼板上时,楼板的厚度不宜小于(B)mm,否则应采取加固措施。

A100B120C200D300

135、高度在24米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必须在外侧两端、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