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2期 慧眼看课 _ 董一菲执教《伯牙鼓琴》课堂实录(含视频).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092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4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162期 慧眼看课 _ 董一菲执教《伯牙鼓琴》课堂实录(含视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2162期 慧眼看课 _ 董一菲执教《伯牙鼓琴》课堂实录(含视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2162期 慧眼看课 _ 董一菲执教《伯牙鼓琴》课堂实录(含视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2162期 慧眼看课 _ 董一菲执教《伯牙鼓琴》课堂实录(含视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2162期 慧眼看课 _ 董一菲执教《伯牙鼓琴》课堂实录(含视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162期 慧眼看课 _ 董一菲执教《伯牙鼓琴》课堂实录(含视频).docx

《第2162期 慧眼看课 _ 董一菲执教《伯牙鼓琴》课堂实录(含视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162期 慧眼看课 _ 董一菲执教《伯牙鼓琴》课堂实录(含视频).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162期 慧眼看课 _ 董一菲执教《伯牙鼓琴》课堂实录(含视频).docx

第2162期

编者按

连中国老师说:

“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必然充满着生命的能量和诗兴的光辉。

”一菲老师执教的这节《伯牙鼓琴》就是一曲感人肺腑的高山流水,一棵树摇动了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三中刘燕燕)

《伯牙鼓琴》课堂实录

1

执教:

黑龙江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

董一菲

时间:

2019年11月16日

地点:

中国教科院北京市朝阳实验学校

整理:

山西省静乐县第一中学校胡艳

董一菲老师执教《伯牙鼓琴》视频

《伯牙鼓琴》课堂实录

师:

同学们好!

生(鞠躬):

老师,您好!

师:

请坐!

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是古文,选自《吕氏春秋》。

这篇文章似乎有个题目叫——

生:

伯牙鼓琴。

师:

大家想过没有?

它真的是这段文字的题目吗?

生:

不是。

师:

那咱们就说说理由吧!

生:

我觉得这段文字的上半段是讲了伯牙鼓琴,而后半段讲的是,而钟子期死了之后,然后伯牙就把琴破了。

我觉得“伯牙古琴”不能把全文都总结。

师:

纵观全文得出结论。

“伯牙鼓琴”居然不是题目,会读书。

还有其他的理由吗?

同学们接触过《诗经》吗?

诗经三百首,第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首诗的名字叫“关雎”。

再体会晚唐有位大诗人叫李商隐,李商隐有一首诗题目叫“锦瑟”,这个题目怎么来的呢?

第一句是“锦瑟无端五十弦”,董老师举两个例子,然后想想看“伯牙鼓琴”是否是这段文字的题目,理由是?

生:

我认为不是,是因为一段文章的题目是要概括文章大概讲述的事情,但是这篇古文讲述的是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友情,然后钟子期死了伯牙破琴绝弦,但是“伯牙鼓琴”可能是讲的是伯牙在很多时候都在鼓琴,也许是许多篇章的总称,而不是这一小片段的题目。

师:

会提炼论点,会寻找论据,高度概括,还能够引文,很有一点小小的研究者态度的小天才。

其实同学们说的对,董老师想补充一点,在中国的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当中,曾经的岁月里,诗是没有题目的,题目是从哪里来的?

第一句诗的关键词便是题目,如“锦瑟无端五十弦”,这首诗的题目叫“锦瑟”。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首诗的题目,在第一句诗中提炼关键词叫“关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它的题目又应该叫什么?

生:

蒹葭

师:

反应非常快,这是中国古诗文的一脉风流。

无题之题之伯牙鼓琴,我们是否可以为《吕氏春秋》的《伯牙鼓琴》取一个漂亮的题目?

吕氏春秋作者吕不韦及门客。

吕不韦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他说:

“我的《吕氏春秋》如此多的文章,谁若能改一个字,我就给他——

生:

1000千金。

师:

很好,那个时代的金是铜铸货币。

“我以千金赠之”,多么自负,《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就这样灿烂着,就这样辉煌着,带着我们民族,我们汉语的无比的芳华与骄傲。

今天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同学们,小小的你们,我们做最大胆的尝试,为《伯牙鼓琴》补写一个漂亮的题目,好吗?

我们把自己的题目写上。

工工整整的庄重地写上,大家可以互相讨论。

(学生们积极讨论,老师参与并引导)

师:

谁愿意去写呢?

(学生们纷纷举手)

师(鼓励):

所有举手的同学都去写吧!

老师就不一一请了,用最快的时间写在黑板上。

(学生们立刻在黑板上写下自己所起题目)

师:

在座的同学们也可以积极思考,随时补充。

(学生们写好题目回到座位)

师: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黑板上的题目,这是实验学校六年级的孩子们为两千多年前的《吕氏春秋》中一段绝美的短文命名的题目。

(指向“知音难觅”的题目)请这位同学解说。

生:

我觉得这段文字讲述的是伯牙寻找知音,后来知音病逝,伯牙最后破琴绝弦,所以我觉得伯牙寻找知音非常难。

所以,我定了“知音难觅”的题目。

师:

高于题目很多,原题目为“伯牙鼓琴”,就是文章的第一句话,是非常具体的人,伯牙。

一件非常具体的事,鼓琴。

抽象,没有升华,不诗意,没有想象的空间和弹性。

这位女同学将这段文字高度概括成,不是单方面的,她的头脑中具备了双向的思维。

知音,既指俞伯牙,又指钟子期,他们是怎样的关系呢?

千古难觅的知音,知音难觅,会起题目。

师(读其中一个题目):

“伯牙绝琴”,“鼓琴”只是事件的开端,那么“绝琴”是事件的——

生:

结果。

师:

这是结局,一眼看穿,从头至尾,这是阅读的穿透力,会读书的孩子才会望尽结局,而不是停留在开始。

师(读一标题):

伯牙失知音而绝弦。

非常典雅的文言句式,这是哪位小朋友想到的?

(两位男生举手)

师:

除了这两篇古文外,你们还读过其他课外的古文吗?

生:

《杨氏之子》

师:

我从你们所起的非常典雅的,具有文言句式的题目看到你们的阅读量。

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一个人的语言感悟力中藏着他的阅读。

这是漂亮的长句。

师(看向黑板):

有的同学起的题目非常简练,哪位同学起了“知音”的标题?

(一女生举手)

生:

因为伯牙在鼓琴中,没有人能够听懂他的琴中的意思,只有钟子期,一个柴夫才可以听懂,于是钟子期就是伯牙的知音。

师:

这位女同学过滤了所有的具象的内容,人物、时间、地点,还有事件,全都省略了,只升华了一个词——知音,足矣!

非常抽象的名词,非常洗练的表达。

我们的母语,汉语就是那番洗练。

五言绝句,正文多少个字?

二十个字,最难写的。

小令58个字,台湾诗人余光中赞美中国的女性,“翩翩,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小令里走来,”激荡的就是那份删尽了所有的赘余之后的两个字,知音。

很好。

师:

找出带叠词的那两句话,何为叠词?

一个词,反复的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学生从文本中寻找词语,并认真勾画。

一女生迅速找出,并高高举手)

师:

反应得真快,语感真好!

生: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师(鼓励):

可以读得再清晰一些。

(生再读一次)

师:

泰山之高的叠词是——

生(齐):

“巍巍”。

师:

流水浩荡的叠词是——

生(齐):

“汤汤”。

师:

同学们,汉语独有的现象之一,便是叠词,《诗经》305首。

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来自平原的小合唱,那来自皇天后土的诗歌,曾经为状写事物的形状已经固定了一些叠词。

描写杨柳是——

生(两女生齐):

“杨柳依依”。

师:

这就是知识面。

杨柳一定是“依依”。

雨雪,一定是——

生(一女生柔声):

“雨雪霏霏”。

师:

真的难不住你们了。

古人在春天看到柳树,他说他“依依”,冬天来了,刮风了下雨了,于是有“霏霏”。

看到太阳呢?

看到桃花呢?

师:

读一读,一人一句。

(生轮流读,师纠正读音。

师:

太阳升起来了,日出用什么叠词呢?

生(齐):

杲杲(gǎo)

师:

杲杲(gǎo),这个字非常会意。

木,树也。

太阳照在树梢之上,金色的朝阳。

蒹葭是什么样子呢?

生:

苍苍。

师:

这就是一种思维办事。

同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吕览,在这篇文章当中为中国的文学奉献了两个叠词,这两个叠词是太山“巍巍”,流水“汤汤”。

积累叠词,让我们的汉语,我们的表达,我们的心灵更具有诗意与美好。

我们齐读这两句话。

生(齐):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师:

“乎”相当于楚辞中的“兮”,现代汉语“啊”,助词,所以在读的时候,附着在前一个词之后,非常成功,具有音韵美,可以拉开声调。

有的时候语气助词、感叹词可以用来写诗的。

如,诗仙是谁?

生(齐):

李白。

师:

青春的盛唐,青春的李白,他写起诗来是这样的,艺高人胆大,剑走偏锋,一句诗皆用助词、感叹词“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他干脆用三个助词、感叹词,成就了一个独立的诗句。

开篇的三个叹词——

生:

是“噫吁嚱”。

师:

好孩子!

只有全神贯注,只有自己的心灵,接近诗的时候才是过目不忘的,才是听了就不忘的、长在自己的精神的血脉中,“噫吁嚱”,我们一起读——

(师生齐读)

师:

感叹是李白来到了蜀地,看到了高山,如此高山仰止的境界。

所以“乎”了不起的助词。

读的时候要放在前面的句子后面,留一个长长的停顿。

师(深情朗读):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师生(齐读):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师:

读的漂亮!

何谓“太”?

孩子们看我写这个字,(师用手指在空中书写)这是大,比“大”还大那么一点点。

理解了吗?

生:

理解了。

师:

泰山是五岳之首了吗?

泰者,太也,这是泰山。

李白是我们的骄傲,李白,字太白。

你那么专注地看着我。

(将话筒递给一位女生)

生:

李白,字太白。

师:

为什么?

生:

因为他的技巧很高,所以他做的事每一件都像泰山一样。

师:

有道理,很有想象力,但是董老师想告诉你一件事,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近义词,李白,字太白,太白就是非常白,很白,白的N次方。

(生笑)

师:

南宋的抗金名将岳飞,他的名字叫飞,他的字叫鹏举。

什么是鹏举?

就是大鹏高飞。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听出了什么吗?

听出了“若太山”“若流水”,听出了“巍巍”与“汤汤”,你可以造出叠词吗?

(生纷纷举手)

师(走到两女生前):

你们两个石头剪刀布,如何?

谁赢了谁回答问题,

(生笑)

生(赢了,高兴地)“善哉乎鼓琴,悠悠乎若微风”

师:

悠悠乎若微风。

思悠悠,荡悠悠,风中有情。

生:

“善哉乎鼓琴,绵绵乎若细雨”

师:

绵绵的细雨,一定是春雨吧?

“天街小雨润如酥”,那份温情与感动,那份蓬勃与天真。

还可以再说。

(生又纷纷举手,且举得高高的)

师(笑,走到一组女生前):

我们手心手背。

(生开心地玩手心手背游戏,都笑了)

生:

“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

师:

皎皎明月,来自《诗经》,如此古雅,曾经照亮中国月下第一美人。

在《诗经》里,哪一首诗呢?

回去找来读。

生:

“善哉乎鼓琴,茫茫乎若原野”

师:

茫茫的原野,辽阔的原野,野性的原野。

我疑心你读过杰克·伦敦,他写《野性的呼唤》,多么美好!

生:

“善哉乎鼓琴,涛涛乎江河”还有吗?

师:

涛涛的江河,江河比流水还辽阔。

潘江陆海。

师(走向后面的学生):

远方的你,永远是诗意的!

生:

“善哉乎鼓琴,依依乎若杨柳”

师:

依依乎若杨柳,刚刚学来就用了,什么叫学问?

大量的记诵。

什么是才华?

自由的运用,所以你是有才华的孩子。

生:

“善哉乎鼓琴,悠悠乎若空灵”

师:

悠悠乎若空灵,咱们班的小诗人横空出世。

他逃脱了具象,走向了抽象,于是空灵之中才有生命的思考。

有人说,王菲的歌声被人们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那是空灵。

“空灵”在二十四品诗中是上品。

你有一颗审美的心灵。

生:

“善哉乎鼓琴,夭夭乎若桃花”

师:

夭夭乎若桃花,此处的桃花实际上非此桃花也,是新嫁娘的意思。

(生脸红,大家笑)

师:

你的感觉真好,这样的音乐是什么?

千娇百媚的,中国的新嫁娘。

她穿着一袭的红衣,红盖头,从远古走来,最中国的符号在高山流水里,在知音里,在中国的文化里。

最后一个机会给谁?

(一男生快速举手)

师:

你果断地举起手,举手的姿势这么漂亮。

(大家都笑)

生:

“善哉乎鼓琴,雨雨乎若珍珠”

师:

这个叠词,老师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齐笑)哪两个叠词?

可以创造!

生(坚定再读):

“善哉乎鼓琴,雨雨乎若珍珠”

师:

懂了。

雨雨!

每一滴雨,所有的雨珠,“大珠小珠落玉盘”,我觉得已经远远超过了白居易。

“大珠小珠”四个字。

“雨雨”两个字,每一滴雨,(师赞赏)如椽巨笔,横扫千军。

(生都笑)帅气,这么好的基础,这么好的学校和这么好的老师,培养了这么好的孩子们。

师:

音乐里有多少故事?

音乐的故事,化作我们民族的风雅。

孔子曾经说,君子要有六艺,君子六艺是君子的六种基本技能,乐在其中占第几位?

礼乐射御书数。

(生都举出2的手势)

师:

礼乐射御书数,你想成为君子吗?

你想成为君子儒吗?

请修炼礼乐射御书数,中国古代的文人政治家,哪一个不精通音乐呢?

刘邦在夺取天下的时候,荣归故里,完成了对项羽西楚霸王四年的楚汉战争之后,载歌载舞,自己作词,自己作曲,自己演唱,自己跳舞,他说“大风起兮云飞扬”——

师生(齐读):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载歌载舞,站在了历史中心的舞台之上,荆轲将要刺杀秦王,来到了易水边,送行的人不是简单的吃饭喝酒送行,而是唱一支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