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论全部课件整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91552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7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历史教学论全部课件整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中学历史教学论全部课件整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中学历史教学论全部课件整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中学历史教学论全部课件整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中学历史教学论全部课件整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历史教学论全部课件整合.docx

《中学历史教学论全部课件整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历史教学论全部课件整合.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历史教学论全部课件整合.docx

中学历史教学论全部课件整合

第一章历史课程论

*2016年3月11日

*一、课程的基本概念

*二、我国历史课程的沿革和发展

*三、美、英、日、俄历史课程发展及启示

*四、我国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理念与趋势

*一、课程的基本概念

*

(一)“课程”的涵义溯源

*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巧言》“奕奕寝庙,君子作之”注疏时说“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以法制。

*朱熹“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做功夫”等。

*西方:

课程(curriculum)最早由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1859年首先提出来。

词源是拉丁语“currere”,意思是“跑”,“curriculum”则是名词“跑道”的意思。

*

(二)当代“课程”涵义新发展

*课程就是学科内容。

课程是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种活动。

*课程是教学的目标或计划。

课程是一系列有组织的、有意识的学习结果。

*课程是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和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和体验。

 

*(三)课程内涵发展的新趋势

*

(1)从过分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重视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

*(3)从单一强调教材重要性到重视教师、学生、教材、环境诸因素的整合。

*(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5)注意“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

*(6)注重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四)历史课程的内涵

*狭义的历史课程:

指历史学科和历史活动的总和,包括历史教学计划、历史教材、历史教学活动等。

*广义的历史课程:

指学校教育中为学生提供和重建的人类历史知识和历史经验的总和。

*探讨历史课程的内涵,是为了找回曾经失落的历史课程意识,在历史课程改革中做一名合格的历史课程实施者。

*二、我国历史课程的沿革和发展

*

(一)清末的历史课程

*

(1)1898年,戊戌变法,历史学科成为新式学堂开设的一门独立学科。

*

(2)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中国近代第一个有关中学历史课程设置的章程规定。

(未实施)

*(3)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标志我国近代学校教育的开始,也标志着历史课程在新式学校中正式开设。

*

(二)民国时期的历史课程

*

(1)1922年北洋政府进行学制改革,确立了中小学的“六、三、三学制”,规定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均开设历史课。

依据新的学制,1923年颁布了《初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和《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文化史学纲要》。

*

(2)民国政府先后于1929年、1932年、1936年、1941年和1948年先后颁布了初中和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

*(三)共和国的历史课程

*

(1)初创阶段。

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初高中实行双循环,为螺旋式课程,历史课在中学各年级均为每周3课时。

1953年7月,教育部发布了《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全面向苏联学习。

“先外后中”,直线式课程,历史课仍为每周3课时。

*

(2)发展阶段。

1956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恢复了螺旋式课程,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正式公布的第一套完整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1957年至1965年,历史课程受到极“左”思潮的冲击,历史课程体系被打乱,课时减少。

*(3)动乱阶段。

1966年至1976年,历史教育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影射史学”,“儒法斗争史”,“农民战争史”,“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史”,“国际共运史”。

*(4)拨乱反正阶段。

1976年至1986年,随着国家的发展逐步走上正轨,学校历史课程也不断在调整之中。

*(5)规范阶段。

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从1986年开始实行,1988年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1992年在全国正式施行。

*三、美、英、日、俄历史课程

发展及启示

*

(一)美国的历史课程

*

(1)1787年,约翰·素卡洛奇编写出美国历史上第一本历史教材《美国史入门》,独立的美国历史教育便揭开了帷幕。

*

(2)1821年,美国波士顿公立中学在中学开设了独立的历史课,是美国中学历史课程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3)20世纪20年代开始,课程综合化改革,设立社会科课程,其中历史和公民课是其核心。

*(4)1983年4月,《国家处于危机中: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该报告建议所有学生在中学的四年中必修四年英语、三年数学、三年自然科学和三年社会科。

*(5)1994年10月,美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正式公布。

课程标准分为三部分:

幼儿园1-4年级《拓展儿童对世界的认识》;5-12年级《美国历史学科美国史国家课程标准:

探讨美国的经历》;《美国历史学科世界史国家课程标准:

探寻通往现代化之路》。

*

(二)英国的历史课程

*

(1)1988年教育改革之前,英国的学校拥有课程自主权,具体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时分配和教材的选择都由校长和教师决定。

英国的历史课程一直是单独开设的。

*

(2)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设立国家课程,规定全国所有学生必须修习十门国家课程,历史科是其中之一。

*(三)日本的历史课程

*

(1)1945年以前,日本中小学开设有日本史、地理、修身三门社会类课程。

这三门课宣扬皇权主义和军国主义,为天皇体制和法西斯主义服务。

*

(2)1945年之后,日本移植了美国的社会科课程,以涤清法西斯思想残余,培养学生的公民资质,塑造民主社会新国民为使命。

*(3)1989年,日本的社会科《学习指导要领》将高中的历史科目从社会科独立出来。

*(四)俄罗斯(前苏联)的历史课程

*

(1)前苏联的教育是高度集权制,所有课程的设置与教学都必须依据全国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历史课程采取直线型课程,由苏俄史和世界通史两门独立课程组成,两门课容量大致相等。

历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据相当大比重,设置时间长,课时数量多,在世界范围内也极为罕见。

 

*

(2)1985年后,前苏联开始了大规模的教育改革。

改革加强了选修课,在教学大纲后增加了考虑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的附加部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1992年颁行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规定,俄罗斯普通教育采取多种教学计划。

具体做法包括:

①将科目划为可变部分和不可变部分,历史课程属于不可变部分。

②将课程体系进行整体化规划,历史课程被并入社会学科群。

*(五)四国历史课程设置的启示

*

(1)都肯定了现代社会中历史课程对学生发展的巨大意义,都注意到历史对公民教育的重要意义。

*

(2)从课程设置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各有利弊,总的趋势仍是从分科走向综合。

*(3)分权制和集权制两种教育体制逐步走向融合。

*四、我国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

理念与趋势

*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这次课程改革的目的进行了全面阐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要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

(二)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记忆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新课改下的历史课程

*1、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课程

*初中历史新课程,将教学内容分为了6个板块,每个板块下设若干学习主题。

即中国古代史(9)、中国近代史(7)、中国现代史(7)、世界古代史(5)、世界近代史(8)、世界现代史(8)。

*初中的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文科课程,将历史、人文地理即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整合在了一起。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一)将教学内容分为6个专题,分别是:

我们在社会中成长;我们身边的经济;我们生活的区域与环境;中国历史与文化;世界历史与文化;社会探究技能与方法。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将课程内容分为3个主题,分别是:

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传承的文明;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2、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课程

*高中历史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

必修课有三门,必修一(政治史),必修二(经济史),必修三(文化史)。

选修课设计有6门: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民主与专制的较量;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四)新历史课程改革的特点

*1、进一步明确课程的定位

*2、全面阐释课程目标

*3、适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4、精选历史教学内容

*5、构建新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

*6、初高中历史课程的区别与衔接

*7、转变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

*(五)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

(1)课程的综合化

*(不同学科的日益融合是课程综合化的背景,课程综合化可以解决课程门类日益增多与课时有限的矛盾。

*

(2)课程的多样化

*(选修课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选修课程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课程的乡土化

*(课程乡土化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课程乡土化也为研究性学习创造了条件。

*第二章历史教育目标论

*2016年3月25日

*一、历史学科教育目标的内涵

*二、国外历史学科课程目标管窥

*三、从历史教学大纲到历史课程标准

*四、新世纪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分析

*一、历史学科教育目标的内涵

*

(一)历史学科教育目标的实质

*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是指通过中学历史课程力图促进中学生在其主动发展中最终达到的国家所期望的要求和水准。

*

(二)历史学科教育目标确立的依据

*1、中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2、社会发展的需要

*3、学生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辩证统一

*4、历史学科特有的价值及其教育功能的发挥

*(三)历史学科教育目标的内涵

*1、历史基础知识(陈述性知识)

*历史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联系的反映,是人类历史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在基础教育中,学生所学的系基础性历史知识,它不同于高等学校历史系专业所需要的专门历史知识。

*历史基础知识由三部分组成:

基本历史史实、基本历史概念及基本历史规律。

*2、历史学习能力(程序性知识)

*学习历史,不仅要知道“是什么”,更要认识“为什么”和懂得“怎么做”。

*历史学习中的知识、能力与广义知识的对应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的情感种类繁多,与历史学和历史教育有关者为道德感、民族感、美感和理智感等,它们激励着学生积极向上,抱有自尊、自信、进取、乐观的人生态度。

*态度是指认知主体(人)对某一客体所持有的评价与心理倾向。

*价值,指客观事物在人们眼光中的意义。

人们对人生的目的意义的价值判断以及所持有的态度,制约着人们对整个世界和社会的态度与立场。

*二、国外历史学科课程目标管窥

*

(一)美国现行目标简介

*美国中学历史学科课程目标主要蕴含在《5-12年级美国史和世界史的国家标准》中。

总的来说,其基本内容是:

*1、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和历史思维能力。

*2、强调培养学生的民主观念和公民意识。

*3、强调了解美国的发展历程,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为5-12年级学生开发的美国史和世界史的国家标准详细列出了下述能力目标:

*目标1:

年代的思考

*目标2:

历史的理解

*目标3:

历史的分析与阐释

*目标4:

历史研究能力

*目标5:

历史问题的分析与决策

*不同年级对于同一能力发展的要求不一样。

*

(二)英国现行目标简介

*英国历史学科课程目标主要体现在《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它要求通过历史学科促进学生:

*1、精神的发展:

通过帮助学生欣赏过去社会的成就,理解个人为了特殊的事业奋斗的动机。

*2、道德的发展:

通过考虑事件和决定的结果,帮助学生认识行为是有后果的,并且探讨对历史的不同解释是怎样反映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的。

*

*3、社会的发展:

通过认明过去不同的社会是如何组织起来的,考虑不同的政治结构。

*4、文化的发展:

通过帮助学生识别历史上文化之间和文化内部的异同,探索一定范围的史料和关于组成文化的内容和文化发展的不同解释。

*5、关键技能的提高:

历史能为学生发展关键技能提供机会。

如交流与合作,数字的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等。

*6、其他方面的发展。

如思考技能,财经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等。

*在“学习大纲”中,《标准》结合学习内容提出了详细具体的成就目标: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理解目标。

能力目标方面,要求学生在五个方面取得进展:

时序感,历史认知和理解的广度与深度,历史阐释,历史探究,组织与交流。

*同一能力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要求。

*(三)日本现行目标简介

*日本的历史学科课程目标主要体现在《学习指导要领》中,它规定日本的高中分别开设世界史(A、B)和日本史(A、B)课程,四门课程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是:

*1、在价值观上要培养公正地作出判断的能力和态度,对日本本土和历史的理解和热爱,国际合作及国际协调的精神,作为日本人自主的生存在国际社会中的素质和能力。

*

*2、从培养主动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和态度等观点出发,更加重视学习方法和调查方法的学习、体验性学习、解决问题时的学习等学生主动的学习。

*另外,还有四门课程的具体目标。

*(四)俄罗斯的现行目标

*俄罗斯的历史学科课程目标主要体现在《普通初等、普通基础、普通中学(完全)教育国家教育标准联邦部分总构想(草案)》中,它规定学校历史教学的总目标是:

*1、培养学生的个性。

*2、提高学生的社会修养和政治修养。

*3、培养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社会和人的发展,用民主的、社会正义性的和人民之间相互理解信任的精神教育学生。

*

*4、培养青年一代的历史意识,培养运用历史认识的原则分析、评价过去和现在的社会现象的能力。

*历史学科应培养学生的具体能力包括:

*1、思维表达能力

*2、迁移、创新能力

*3、方法论能力

*(五)四国现行目标的借鉴意义

*1、重视培养公民意识和素质

*2、重视增强国际意识

*3、强调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4、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历史教学为社会现实服务。

*5、侧重于训练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具体方法,尤其是重视对各种历史资料的运用,培养学生在掌握证据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三、从历史教学大纲到历史课程标准

*

(一)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演变

*清末以来,我国中学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都是由国家教育主管机构颁行。

*1、清末“中学堂章程”中的历史“学科程度”

*2、民国时期“历史课程标准”

*民国时期,政府先后颁行多个课程标准。

在名称上,先是称为“施行规则”、“课程纲要”,1929年以后称为“课程标准”。

*

*3、新中国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新中国成立后,课程标准一律改称教学大纲。

*新中国的《历史教学大纲》,主要有1956年、1963年、1978年、1986年、1990年、1992/1996年、2000年、2002年几个版本。

*这些教学大纲的结构,基本上由“教学目的和要求”、“处理教学内容的原则”、“教材的安排”、“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内容”等部分组成,1996年以后的《历史教学大纲》还增加了“考试与评估”部分。

*

*

(二)历史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

*1、概念上的比较

*

(1)历史课程标准

*历史课程标准是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颁布,是历史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实施的基础。

*它规定了历史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

*

(2)历史教学大纲

*历史教学大纲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历史学科的目的任务、教材纲目和教学实施的指导文件。

*它以纲要形式规定历史学科的知识、技能以及范围和结构,体现国家对历史教材与教学的基本要求。

*

*

*相对于历史教学大纲,历史课程标准有哪些进步性?

*1、课程标准关注的着眼点发生了转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观念。

*2、课程的功能发生了转变,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课程内容发生了转变,突破了学科中心。

*4、倡导教学方法的更新,为课程实施留有较大的空间。

*5、课程评价的要求发生了转变,拓展了课程实施的空间。

*四、新世纪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分析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教育改革加快了步伐。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2003年4月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该标准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

*

(一)历史课程标准中目标标准

*1、知识与能力目标

*

*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历史学科能力目标的主要构成是:

*

(1)历史阅读理解能力

*

(2)历史阐释能力

*(3)历史论述能力

*(4)历史评价能力

*

*根据课程标准的表述可以看出,完整的历史学习过程一般有四个阶段:

*1、感知历史阶段

*2、积累历史阶段

*3、分析历史阶段

*4、认识历史阶段

*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规定,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感)

*2、培育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民主与法治意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等。

*3、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不同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

(二)历史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

*1、历史课程标准内容的结构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按照时序与主题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学习内容,将历史内容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6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

*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高中历史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分为历史

(1)、历史

(2)、历史(3)三个学习板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

选修课则由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荟萃等6个模块组成。

*

*2、历史课程标准内容的特点

*

(1)关注学生的发展

*

(2)构建适合学生认知的课程体系

*(3)注意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

*历史学习内容的三个层次:

识记层次(列举、知道、了解、说出、简述、复述);理解层次(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运用层次(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

*(4)倡导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3、历史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陈述

*

(1)“结果性目标”的三个水平:

*①了解水平(最低)

*②理解水平

*③应用水平(最高)。

*

(2)“体验性目标”的三个水平:

*①感受水平(最低)

*②认同水平

*③内化水平(最高)

*历史结果性目标

(1)

*第一是了解水平,这是最基本的学习水平,它要求学生知道并正确说出或写出历史的基本史实。

*课程标准使用了“了解”、“知道”、“列举、“说出”、“讲述”、“简介”、“简述”、“描述”等行为动词。

*请看下面的案例: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

*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简介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认识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简述万里长城独特的建筑风格、复杂的建筑结构和浩大的建筑规模,认识长城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描述希腊雅典卫城的巴特农神庙,认识古希腊城市国家雅典的历史特点及其建筑艺术成就。

*

*

*

*历史结果性目标

(2)

*第二是理解水平,它要求学生能够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

*课程标准主要使用了“概述”、“归纳”、“概括”、“理解”等行为动词。

例如:

*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历史结果性目标(3)

*第三是应用水平,它要求能够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作用影响等,并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

*课程标准使用了“分析”、“探讨”、“评述”等行为动词。

例如: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历史体验性目标

(1)

*“体验性目标”用于描述学生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等。

它有三个水平:

*第一是感受水平,所使用的行为动词主要有“体会”、“考察”、“感受”等。

例如: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概况,感受古代中国工艺、美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