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醴陵第二中学醴陵第四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两校期中联考地理试题.docx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第二中学醴陵第四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两校期中联考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株洲市醴陵第二中学醴陵第四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两校期中联考地理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第二中学醴陵第四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两校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第二中学、醴陵第四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两校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我国四大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部地区能源矿产资源丰富,第二产业比重在四大区中最大
B.中部地区面积最大,工业结构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C.东北地区平原面积广,第一产业比重在四大区中最大
D.东部地区资金技术优势明显,第三产业比重在四大区中最大
2.关于东部与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西部地区应全面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②东部地区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西部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③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④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白羽肉鸡是由美国通过杂交培育而成的速成鸡,于二战后被快速推广到世界各地。
完成下列各题。
3.促使白羽肉鸡迅速从美国推广到世界各地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发展B.市场需求C.技术先进D.质量高端
4.采用“协议鸡”的方式类似于()
A.精确农业B.处方农业C.订单农业D.有机农业
点轴理论模型是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院士提出的经济发展理论,“点”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
“轴”指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
读我国“T”字形点轴开发模式图。
完成下列问题。
5.图中“沿江产业带”与“南北开发轴”相交的“点”是
A.郑州B.南京C.武汉D.九江
6.以下属于“西北开发轴”的“基础设施束”是
A.南水北调工程B.西气东输工程C.青藏铁路工程D.西电东送工程
吉林省白城市湿地广布,近年来白城市十年九旱,成为缺水的“水乡”。
右下图为吉林省西部略图。
完成下列小题。
7.白城形成水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与地形B.地形与水文
C.植被与水文D.气候与植被
8.在旱灾时白城居民也很少引用湖泊和沼泽水,主要原因是
A.水质盐碱度高B.引水工程量大
C.保护湿地资源D.保障下游用水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
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以下四省区中,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是( )
A.海南B.陕西C.青海D.江苏
10.与我国南方大多数地区相比,甲地农业生产潜力较小的最主要原因( )
A.生长期光照时间短B.春播期间旱情严重
C.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D.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下面小题。
11.④地的地理坐标是()
A.60°S,60°EB.60°S,60°WC.40°S,40°ED.60°N,60°E
12.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③地位于④地的西南方B.①地位于②地的正北方
C.③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D.①②两地间的距离等于②③两地间的距离
读“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3.图中反映我国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森林破坏B.生物多样性减少
C.草地退化D.土壤侵蚀
14.甲、乙两地区森林的主要生态功能分别是( )
A.甲: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乙: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甲: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C.甲:
防风固沙、吸烟除尘;乙:
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D.甲: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乙:
吸烟除尘、保护农田
15.丙、丁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是丙,其理由不包括( )
A.地形起伏大,土层薄B.处于各种地理要素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
C.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D.土地生产能力高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快慢不同,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完成下列各题。
16.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②该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③该国属于发达国家④阶段Ⅲ,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第三产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7.阶段Ⅲ,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有()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②资源密集型产业③技术密集型产业④现代服务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8.【最新】8月10日12时,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
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资料 ②统计灾区的人员伤亡
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④提供短文联络信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
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9.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A.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B.②低坡度最陡
C.③地分布有茶园
D.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20.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A.450米B.500米
C.550米D.600米
若图为秦岭(局部)等高线分布,a>b>c。
完成下面小题。
21.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坡比C坡年降水量大B.A坡比B坡垂直地带性显著
C.B处为山谷,可能有河流经过D.A坡气温终年比C坡高
22.对秦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秦岭的地质构造属地垒
B.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23.读某区域遥感图。
完成下题。
关于区域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到丁气温年较差减少B.乙国大理石资源较丰富
C.丙处为亚、非洲分界线D.丁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二、综合题
24.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和西电东送线路图。
(1)图中由成都至西宁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影响该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2)西部大开发界线以西地区的地形以____和盆地为主;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东部地区主要向西部地区提供______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
(3)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线路的南线工程经过了我国四大地区的个地区,北线工程的水电主要来自(河流)。
(4)简述发展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不利条件及其对输入地的有利影响。
25.读下面世界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其干流流向是,该河河水主要来自于大西洋和洋的水汽形成的降水补给。
(2)甲国国土面积广大,但人口稀少,人口主要分布在该国地区,该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3)乙国农业生产布局的最大特点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其形成的最主要目的是,该国水果和灌溉农业带的水果、蔬菜等农产品运至芝加哥,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26.右图是我国东部某沿海等高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E为地形,理由是。
(2)a、b两条支流水流较急的是,原因是。
(3)拟在该区建一大型水电站,用“//”标出最佳坝址,并说明理由。
(4)疗养院海拔为200米,实测气温为17℃,此时D点的气温应在℃以下。
(5)图中a、b、c中,哪一条不属于河流的支流?
为什么?
(6)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①、②,哪一条更合理?
为什么?
(7)拟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③、④两条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
理由是。
27.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5年2月22日,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发出的首趟义新欧国际铁路集装箱返程班列(马德里-义乌),载着西班牙火腿、红酒、橄榄油等产品抵达义乌。
“义新欧”全线开行,是推进“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战略从构想走向落实的重要标志。
材料二:
下图为“义新欧铁路通道示意图”和世界部分地区略图
(1)图中甲是海峡,为和的分界线。
(2)随着地壳运动,乙海域面积将会(变大、变小),主要原因是。
(3)义新欧铁路东端起点的自然带是。
(4)“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西风轻轻的吹拂,水仙花在盛开,鸟儿在歌唱…”。
同样是冬季描述偏西风,在中国古代诗人笔下是一片萧瑟,而欧洲诗人却唱出一片生机盎然。
试从两种西风的性质差异来解释上述现象。
参考答案
1.D
2.D
【分析】
1.中部地区能源矿产资源丰富,第二产业比重在四大区中最大;西部地区面积最大,工业结构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在四大区中最大;东部地区资金技术优势明显,第三产业比重在四大区中最大,据此选D。
2.产业转移应有选择有序进行,才能双方互利。
因此对于转移产业并非全面接收;东部也不可能把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无基础的西部地区,据此选D。
3.B
4.C
【解析】
3.由材料可知白羽肉鸡的成鸡流向主要是市场,因此从美国推广到世界各地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故答案选B项。
4.由材料可知,采用大公司与农户签写协议的方式,公司为农户提供鸡苗、饲料、技术,农户进行养殖,成鸡公司回收,销售市场,因此采用“协议鸡”的方式类似于订单农业,故答案选C项。
5.C
6.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5.据图结合我国城市分布可知,“沿江产业带”与“南北开发轴”相交的“点”是武汉,故本题选C。
6.据题意可知:
“西北开发轴”的“基础设施束”是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与西北轴走向相符的重点工程应是西气东输工程,故本题选B。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7.B
8.A
【分析】
试题考查湿地形成的影响因素
7.白城年降水量小于400mm,属于半干旱地区,与形成水乡无关;该地有河流经过,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地形与水文是形成水乡的主要影响因素,B正确;植被与水乡形成无关。
故选B。
8.旱灾时也很少引用湖泊和沼泽水,主要原因是水质盐碱度高,A正确;白城是水乡,引水工程量小;旱灾时,居民考虑的主要是生存问题,而不是保护湿地资源和下游用水。
故选A。
9.A
10.C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农业生产和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9.直接根据图示的等值线分布判断,四省区中,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部,农业生产潜力最大,其农业生产潜力达到1750以上。
故选A。
10.读图可知,甲位于青藏高原面上。
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植被覆盖较差,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贫瘠,C正确。
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是我国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地区,A错误;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土壤水分蒸发弱,且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因此春播时旱情不严重,B错误;青藏高原纬度较低,热量不足是因为海拔高,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通过等值线读图,并结合我国的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即可分析。
11.A
12.B
【解析】
【分析】
图示为南半球,④地的纬度是60°S,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沿自转方向经度增大,是东经。
同一半球的温带地区,两地纬度差等于正午太阳高度差。
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纬度越高,相同经度间隔,长度越短。
11.图示为南半球,④地的纬度是60°S,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沿自转方向经度增大,是东经。
④地的经度是60°E,地理坐标是60°S,60°E,A对。
B、C、D错。
12.读图,①、②两地位于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A错。
③、④两地都位于南温带,纬度差是20°,任何一天,③、④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差20°,B对。
同一纬线上只有正东正西方向,③地位于⑤地的正西方,C错。
纬线长度不等,纬度越高,相同经度间隔,长度越短。
①、②两点间的距离大于②、③两点间的距离,D错。
13.D
14.A
15.B
【分析】
13.由图中可以看出土壤侵蚀在我国分布最广,是图中反映出的我国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故选D。
14.甲位于东北农牧交界地带,风沙危害较大,所以森林的作用应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乙位于西南地区,降水多,水土流失严重,所以森林的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故选A。
15.丙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丁为我国黄河下游地区。
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由于丙位于我国的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地形起伏大,土层薄,水热充足,土地生产能力高;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故因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
但是该地并非各种地理要素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也并非脆弱,因此B不属于理由,故答案选B项。
点睛:
森林的生态环境作用:
①森林是空气的净化物。
受污染的空气中混杂着一定含量的有害气体,威胁着人类,其中二氧化硫就是分布广、危害大的有害气体。
植物叶面积巨大,吸收二氧化硫要比其他物种大的多。
②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
树木能分泌出杀伤力很强的杀菌素,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对人类有一定保健作用。
③森林是天然制氧厂。
森林在生长过程中要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就全球来说,森林绿地每年为人类处理近千亿吨二氧化碳,为空气提供60%的净洁氧气,同时吸收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有极大的提高空气质量的能力;并能减少温室气体,减少热效应。
④森林是天然的消声器。
森林作为天然的消声器有着很好的防噪声效果。
实验测得,公园或片林可降低噪声5-40分贝,比离声源同距离的空旷地自然衰减效果多5-25分贝要使消声有好的效果,在城里,最少要有宽6米(林冠)、高10米半的林带,林带不应离声源太远,一般以6-15米间为宜。
⑤、森林对气候有调节作用。
森林浓密的树冠在夏季能吸收和散射、反射掉一部分太阳辐射能,减少地面增温。
要使森林发挥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其绿化覆盖率要占总面积的25%以上。
⑥森林改变低空气流,有防止风沙和减轻洪灾、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出于森林树干、枝叶的阻挡和摩擦消耗,进入林区风速会明显减弱,人类便利用森林的这一功能造林治沙。
森林地表枯枝落叶腐烂层不断增多,形成较厚的腐质层,就像一块巨大的吸收雨水的海绵,具有很强的吸水、延缓径流、削弱洪峰的功能。
另外,树冠对雨水有截流作用,能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击力,保持水土。
据森林植被的根系能紧紧固定土壤,能使土地免受雨水冲刷,制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荒漠化。
⑦森林有除尘和对污水的过滤作用。
高大树木叶片上的褶皱、茸毛及从气孔中分泌出的粘性油脂、汁浆能粘截到大量微尘,有明显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
污水穿过40米左右的林地,水中细菌含量大致可减少一半,而后随着流经林地距离的增大,污水中的细菌数量最多时可减至90%以上。
⑧森林是多种动物的栖息地,也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区域。
16.B
17.D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关知识点。
通过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示意图,考查发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考查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关系。
16.从图中三个阶段可以看出工业化水平先增加再下降(第三阶段下降),城市化水平一直增加,所以前两个选项错误;该国处于第三阶段后工业化时期,属于发达国家;第三阶段工业化水平下降,但城市化水平提高,属于第三产业促进城市化;故选B。
17.阶段三属于发达国家阶段,发展的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是发展中国家所发展的,故选D。
18.D
【详解】
根据材料,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因此,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定位和通讯功能,据此选D。
19.C
20.A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等高线分布图的阅读。
19.河流流向是由地势高处向低处流动,根据图中等高线可以判定①处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故A项错误;②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故B项错误,④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地势较高,为山脊,不会有河流发育,更没有瀑布,故D项错误;图示③区域位于30°N以南山地的阳坡,所以可能有茶园分布,故C项正确。
20.考察线路共穿越了4条高度不同的等高线,相邻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为100m,按照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4-1)×100≤H<(4+1)×100,可以确定考察路线的高差介于300m到500m之间,只有A项在此数值范围内,故A项为正确。
21.A
22.C
【分析】
21.由材料可知,等高线凸向低值,说明该地为山脊,成东北-西南走向,由材料可知,该地为秦岭山脉,夏季盛行东南风,A地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C地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A正确;A坡和B坡的相对高度相同,因此垂直地带性相差不大,B错误;根据“凸低为高”判断B处为山脊,不可能发育河流,C错误;影响气温的因素很多,纬度、海拔高度、天气状况都会影响两地的气温,因此A坡气温不一定终年比C坡高,D错误。
故答案选A。
22.秦岭北坡是断层,秦岭是断层上升,形成地垒,而渭河谷地则为下降一侧,形成地堑,A正确;秦岭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B正确;我国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C不正确;秦岭以北为长江流域,以南为黄河流域,因此秦岭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D正确。
故答案选C。
点睛:
秦岭的地理意义:
1、我国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2、一月份0度等温线;3.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
4、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的分界线;5、亚热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6、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针叶林的分界线;7、中国的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8、水稻小麦种植区分界线;9、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10、旱地与水田地区分布分界线。
23.B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该区域为地中海地区,从甲到丁,距海越来越远,受海洋影响越来越小,大陆性之间增强,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A错误;乙国为意大利,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变质岩较多,B正确;丙地为土耳其海峡,位于亚欧板块和欧洲板块的交界处,C错误;丁地距海较远,受海洋影响较小,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D错误。
故答案选B项。
24.
(1)递增地形
(2)高原资金、技术
(3)2黄河
(4)不利条件:
路线长;地形起伏大,工程量大;能量损耗多;工程建设会破坏沿线自然环境;
对输入地的有利影响:
缓解能源紧张,改善能源结构和大气环境质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量的分布以及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及意义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能力。
(1)读我国局部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图,成都至西宁太阳辐射总量由4000至6500,逐渐递增;成都位于成都平原,西宁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空气比较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量高于成都。
(2)西部大开发界线以东地区主要为我国地形区的第三阶梯,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东部为西部地区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支持。
(3)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线路的南线工程主要是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南线工程经过了我国四大地区的青藏高原和南方地区。
北线工程主要是将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
(4)影响工程建设的不利条件主要从地形、工程量、工程难度、自然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调入区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
西电东送工程的输电路线长,地形起伏大,工程量大;能量损耗多;工程建设会破坏沿线自然环境。
对输入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改善能源结构和大气环境质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点睛:
分析评价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基本思路:
我国先后实施了若干跨区域调配工程,如:
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要掌握此类问题,需按以下思路进行:
(1)跨区域调配资源原因的分析思路
原因必然是资源分布区与消耗区的差异,即明确该资源分布规律及分布较多的地区;同时明确该资源紧缺区的紧缺原因,包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以及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
(2)解决该资源短缺途径的分析思路
包括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品和跨区域调配资源等。
(3)跨区域资源调配线路选择的分析思路
主要分析影响线路选择的区位因素,如西气东输线路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①地形、地质条件:
为了降低工程施工难度和减少施工量,节约建设成本,天然气管道一般修建于地形平坦、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
②河流:
跨越河流会增加施工的技术难度,增加建设成本,因而天然气管道的修建尽量不(或少)穿越河流。
③市场:
为了增大天然气的消费市场,管道的修建尽量选择人口密度较大和城市较多的地区。
④补充气源:
为保证天然气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西气东输工程绕道经过了陕甘宁地区,将其作为补充和调峰气源。
25.
(1)自北向南北冰洋
(2)南部地区小麦
(3)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铁路
【解析】本题以美国区域图为背景主要考查区域的河流特征、农业发展和交通运输的选择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读图分析可知,该地位于美国的中西部,该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为流经中央大平原的密西西比河,其干流流向是自北向南,该河河水主要来自于大西洋河北冰洋的水汽形成的降水补给。
(2)甲国为加拿大,国土面积广大,但人口稀少,人口主要分布在该国较为温暖的南部地区,该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3)乙国为美国,其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最主要目的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该国农产品运至芝加哥,由于路途远、运量大,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是铁路。
26.
(1)鞍部E处于两个山顶之间的洼地
(2)aa河河谷的坡度较大(落差大)
(3)图略(提示:
水库淹没地区为A附近,海拔在100米以下的盆地地区)位于AB间的峡谷地区,其上游为盆地,河流支流多,水流大;峡谷地带,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坝体宽度较小,工程量小,投资省
(4)14.6
(5)C河流只能存在于山谷之中,而C为山脊
(6)①从①渠引水,河流从高处向低处自流
(7)④④虽然线路较长,但坡度平缓,工程量小,道路质量好,投资省;③线路虽然较短,但道路坡度大,行车不安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的综合判读。
(1)根据等高线分布规律可知E南侧为山顶,根据北侧示坡线可以知道北侧也为山顶,从而可知E处为两山顶之间的鞍部。
(2)从图中等高线可以看出,a处较b处等高线密集,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3)水库坝址则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的最窄处或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的袋口处。
从库容来说,上游为盆地,河流支流多,汇水量大;从水能资源来看,峡谷地带,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从工程量来看,坝体宽度较小,工程量小,投资省。
(如下图)
(4)已知疗养院海拔为200米,实测气温为17℃,从图中等高线分布可以读出D点海拔高度在600米以上,D点比疗养院高出400多米,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所以此时D点的气温应在(17℃-0.6℃/100米×400米=)14.6℃以下。
(5)山谷为集水区,故河流分布于山谷地带,即等高线由海拔低处向高处凸出的部位,所以a、b是河流的支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所以c不属于河流的支流。
(6)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