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与会计研究生入学考研真题与答.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084182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与会计研究生入学考研真题与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财务与会计研究生入学考研真题与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财务与会计研究生入学考研真题与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财务与会计研究生入学考研真题与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财务与会计研究生入学考研真题与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与会计研究生入学考研真题与答.docx

《财务与会计研究生入学考研真题与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与会计研究生入学考研真题与答.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务与会计研究生入学考研真题与答.docx

财务与会计研究生入学考研真题与答

财务与会计研究生入学考研真题与答

万元,发行手续费2万元,期限三年,年利率6%,分别由A、B、C三家公司按50%、40%、10%比例购进。

三年后,因甲公司资金紧张,无力还本付息,经与A公司协商进行债务重组,重组协议规定用设备和股票还债,

(1)用一台设备还债,账面原价500万元,已提折旧200万元,评估价值400万元;

(2)用股票还债,股票账面价值80万元,评估价值100万元。

(20分)

要求:

1、编制甲公司从发行债券到债券到期的会计分录。

     2.编制A公司从购买债券到债券到期的会计分录。

     3.编制甲公司和A公司的债务重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一、调整账户的意义与主要特点。

(10分)

答:

调整某些账户的计价结果以计算出财产物资实有数额的账户。

在会计核算中,基于特定目的的需要,某些账户的计价并为揭示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额,而通过设置调整账户,即可将特定账户的计价结果调整为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额。

作为调整对象的账户,称为调整账户。

调整账户的主要特点是其和被调整账户之间的关系,即调整账户和被调整账户所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结合地提供有关经营管理与决策需要的信息。

按调整方式不同,该调整账户分为“备抵账户”、“附加账户”和“备抵附加账户”。

(1)备抵账户。

调整账户与被调整账户没有处于同一方向时,调整账户即为被调整账户的备抵账户,如“累计折旧”账户用来抵减“固定资产”账户;“坏帐准备”账户用来抵减“应收帐款”账户;“利润分配”账户用来抵减“本年利润”账户。

(2)附加账户。

调整账户与被调整账户的余额处于同一方向时,调整账户即为被调整账户的附加账户。

(3)备抵附加账户。

调整账户与被调整账户的余额有着处于同一方向或不同方向的可能性,这时的调整账户即为被调整账户的备抵附加账户。

如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情况下的“材料成本差异”账户。

二、你认为会计本质可从哪几个方面予以认识?

(10分)

答:

会计本质是随着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代表性观点。

其中有关会计本质的主要代表观点有:

(1)认为会计本质上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论将整个会计程序分解为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四个环节,认为确认是对各项活动的数据按会计要素的本质特征记入会计系统,它包括初始确认和再确认两个步骤:

将各具体业务对各会计要素的影响按其货币单位予以量化,就是计量。

在具体价值量时,存在历史成本、公允市价等不同选择;记录是运用复式簿记方法对各活动进行具体的反映,按操作手段的不同,分为手工操作系统和电算化操作系统;会计系统最终的信息输出,就是报告。

(2)认为会计本质上是一项管理工作。

这种观点认为,会计是一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微观中,会计管理是一种重要的价值管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的价值运动就是资金的运动,会计管理就是对这种运动进行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

会计在宏观中是国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我国学者首创的提法,是对我国建国以来长期流行的“工具论”即把会计看作是管理工具的否定,其目的在于提高会计和会计人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3)认为会计是一门艺术。

对于具有或至少部分具有财务性质的交易或事项,可以自由选取某种方式并按货币(金额)表示予以记录、分类和汇总并解释由此产生的结果。

1929-1933年的世界性性大危机,迫使会计职业界重新认识自身的职业形象和会计的本质特征。

另外,会计本质的代表性观点还有信息论、管理工具论等等。

这些对会计本质的认识都是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

会计的本质将会随着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三、系数、指数与P/E三个指标的含义、功能及其联系。

(10分)

答:

(1)β系数指一种测定证券的均衡收益率对证券市场平均收益率变化敏感程度的指标,用来测算某种证券或资产组合的系统风险大小。

它被定义为,其中表示证券i与市场组合M之间的协方差,表示市场组合M的标准差。

β系数的值代表证券所承担的市场风险,当大于0时,证券i的均衡期望收益率与证券市场平均收益率同向变化,β系数越大证券所承担的系统风险越高;当小于0时,证券i的均衡期望收益率与证券市场平均收益率反向变化,β系数越小,证券所承担的系统风险越高。

其功能主要是:

一般来说,①市场证券组合的β系数等于1;②如果某种证券或资产组合的β系数也为1,那么则说明该种证券或资产组合的系统风险与整个市场的系统风险相当;③如果某种证券或资产组合的β系数大于1,那么则说明该种证券或资产组合的系统风险高于整个市场的系统风险;④如果某种证券或资产组合的β系数小于1,那么,则说明该种证券或资产组合的系统风险低于整个市场的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非常重要的含义在于,投资的期望收益仅仅取决于所投资的系统风险。

无论一项资产面临的总风险如何,对该项资产投资期望收益率产生影响的因素只与其中系统风险部分有关。

(2)q指数亦称为托宾Q,是指股票价格与它所代表的资产重置价值的比率,当托宾Q较高时,企业资产的资本市场价值超过其重置价值,企业将扩大投资,就像股市繁荣时一样,发行新股票对厂商来说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前景。

如果托宾Q较低,即公司市场价值低于资本的重置成本,厂商将不会购买新的投资品。

如果公司想获得资本,它将购买其他较便宜的企业而获得旧的资本品,这样投资支出将会降低。

q指数可用于企业并购的分析,当被并购企业的q指数比较小的时候,也就是说,企业的收购价格与企业的实际资产的价值比较接近,这对收购企业将是非常有利的;同时,如果被收购企业的q指数比较高,这说明企业的价值被市场高估,这时企业进行并购,企业可能就要付出较高的成本,对并购企业来说往往是不利的。

(3)P/E亦称为市盈率,是指指普通股的市价与每股盈余的比率。

其中,每股盈余=。

以P表示普通股的市价,E表示每股盈余,D表示普通股每股股利,则市盈率=P/E=D/E÷D/P,其中D/E即为股利支付率(dividendpayoutratio),D/P即为股利价格比(dividend-priceratio)。

市盈率是衡量公司普通股市价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发行人确定发行价格的重要参照指标,同时该指标衡量了股份制企业盈利能力。

它股价与每股收益进行比较反映投资者对每1元净利润所愿支付的价格。

这一比率越高,意味着公司未来成长的潜力越大。

一般说来,市盈率越高,表明市场对公司的未来越看好。

在市价确定的情况下,每股收益越高,市盈率越低,投资风险越小;反之,每股收益越低,市盈率越高,投资风险也就越大。

在每股收益确定的情况下,市价越高,市盈率越高,风险越大;反之,市价越低,市盈率越低,风险也就越小。

(4)三者之间的联系:

都反映了公司股票的价格风险,且风险同三指标大小成正比,风险越大,三指标的算术值越大。

通常来说,β系数是通过测定某一证券的均衡收益率对证券市场平均收益率变化敏感程度来反映某项证券的风险,某项证券的均衡收益率对证券市场平均收益率变化越敏感,说明该项证券风险越大,相应的β系数就越大。

q指数是通过测定股票价格与它所代表的资产价值之间的关系来衡量风险。

资产的市价越高,q指数越大,企业的价值被高估的风险也就越高。

P/E是通过揭示市价与每股收益之间的关系来衡量公司的风险,P/E越大,通常反映的是投资者对某项股票的收益预期非常高,同时也隐含着这项股票的风险也越大。

四、中国会计制度对“资产”定义是逐步演变的,这种变化的背景是什么?

(10分)

答:

我国原来的会计制度将资产定义为: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这一定义,忽略了作为企业资产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性质,即资产应当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未来利益”。

按照这一定义,在实务工作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是:

即使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不能再给企业带来未来利益,仍然作为企业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从而造成了企业产不实,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所反映的信息因此也失去其真实性。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对资产的定义为: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利益。

对比两个定义可以看出,新的会计制度对资产定义在三个方面作了修正:

一是新的定义把资产的内涵真正揭示了出来,强调资产的实质是预期能给企业带来利益,而原定义却忽视了这一点。

二是新定义中删去了“能以货币计量”这一定语。

主要原因是,货币计量是会计确认和计量的问题,不是资产的本质特征,只需要在关于资产的确认标准中规定,不必在资产的定义中进行提及。

三是新定义中把“资源”修正为“资源”。

预期能给企业带来利益的不仅仅是资源,也不仅仅是单一的、静态的、具体的某一资产。

目前会计上没有确认和计量但确实能为企业带来未来利益的其它项目,如知识产权、人力资源、商誉等也应该是企业的资源,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资源。

这种变化背景是我国会计工作正逐渐向国际惯例靠拢。

目前国际上关于资产最流行的观点是未来利益观。

未来利益观认为,资产的本质在于它蕴藏着未来的利益。

因此,对资产的确认或判断不能看它的取得是否支付了代价,而要看它是否蕴藏着未来的利益。

在现实中,虽然成本是资产取得的重要证据之一,而且成本还是资产计量的重要属性,但是,成本的发生并不一定导致未来的利益,而未来利益的增加也并不必然会发生成本,例如,业主投资、接受捐赠等。

所以,未消逝成本观(关于资产的一种观点:

认为资产企业取得时所付出的成本)将未耗用的成本看成是资产,视资产为成本的组成部分,是不切实际的。

而资源观(关于资产的一种观点:

认为资产是企业的各项资源)强调资产的资源属性,把一些不是资源但有助于实现未来利益的或减少未来损失的项目如某些备抵项目排斥除在资产之外。

未来利益观则将这些项目合乎情理地包括在资产之中。

因此,我们说未来利益相对于其他观点来说更加全面、合理。

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接受资产是未来利益这一观点,在其框架中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指作为以往事项的结果而由企业控制的可望向企业流入未来利益的资源”。

五、就一般要求而言,中国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应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并遵循哪些原则?

(10分)

答: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和程序。

内部控制的职能不仅包括企业管理当局用来授权与指挥进行购货、销售、生产等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与步骤,还包括为对企业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或设立的各项规章制度。

内部控制按其内容可分为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

中国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应包括的内容为:

(1)强化内部会计控制的思想基础,提高内部控制观念与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管理方位的全面认识。

(2)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行为基础,制定科学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3)形成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法律基础,适应国家有关法规相应条款的基本要求;(4)改进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运行基础,不断优化单位内外的会计管理环境。

(5)要加强运用财务控制以外的方法对管理系统进行控制,运用各种方法和程序对组织机构的设置以及涉及经营效率、管理方针的执行和财务记录有间接联系的企业内部管理的控制。

中国企业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七个方面。

(1)全面性和系统性的原则。

(2)体现内部牵制的原则。

(3)讲究成本效益原则。

(4)动态反馈和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

(5)实用性原则。

(6)坚持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的原则。

(7)遵循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切合单位实际情况的原则。

六、以例证明兼并的协同效应。

(15分)

答:

1987年飞利浦·莫利斯公司对大众食品公司的收购是兼并协同效应的最好例证。

飞利浦·莫利斯公司是从事烟草经营的企业,但是烟草业规模由于“无烟社会”运动的发起而逐渐缩小。

因而将其资金投向食品工业,这为食品公司提供了成长的机会,对于食品公司而言,新产品的开发是其发展壮大的重要来源。

这一成功的兼并使资金流向了更高回报的投资机会,在合并后的企业中形成了显著的协同效应。

兼并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可以分为经营协同效益和财务协同效益,具体表现在:

(1)通过兼并能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实现规模效应;可以实现兼并双方的优势互补;另外,通过兼并还能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转移,上例中飞利浦·莫利斯公司利用兼并给企业的契机,有原来的烟草行业向食品行业转移。

(2)兼并使企业内部现金流入更为充足,在时间分布上更为合理。

企业兼并发生后,规模得以扩大,资金来源更为多样化。

被兼并企业可以从收购企业得到闲置的资金,投向具有良好回报的项目;而良好的投资回报又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资金收益。

这种良性循环可以增加企业内部资金的创造机能,使现金流人更为充足。

就企业内部资金而言,由于混合兼并使企业涵盖了多种不同行业,而不同行业的投资回报速度、时间存在差别,从而使内部资金收回的时间分布相对平均,即当一个行业投资收到报酬时,可以用于其他行业的投资项目,待到该行业需要再投资时,又可以使用其他行业的投资回报。

通过财务预算在企业中始终保持着一定数量的可调动的自由现金流量,从而达到优化内部资金时间分布的目的。

(3)兼并使企业内部资金流向更有效益的投资机会。

混合兼并使得企业经营所涉及的行业不断增加,经营多样化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投资选择方案。

企业从中选取最为有利的项目。

同时兼并后的企业相当于拥有一个小型资本市场,把原本属于外部资本市场的资金供给职能内部化了,使企业内部资金流向更有效益的投资机会,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提高企业投资报酬率并明显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

(4)兼并实现多元化经营,多元化必然减少投资组合风险,因为当一种投资的非系统风险较大时,另外几种投资的非系统风险可能较小,由多种投资形成的组合可以使风险相互抵消。

投资组合理论认为只要投资项目的风险分布是非完全正相关的,则多样化的投资组合就能够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

(5)兼并使企业的筹集费用降低。

合并后企业可以根据整个企业的需要发行证券融集资金,避免了各自为战的发行方式,减少了发行次数。

整体性发行证券的费用要明显小于各企业单独多次发行证券的费用之和。

七、已知资料如下:

甲产品生产加工周期10天,各日发生费用动态如下:

 

生产加工周期(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单位材料费用发生动态(元)

20

 

70

 

 

110

 

 

 

 

200

单位加工费用发生动态(元)

40

30

60

80

100

20

50

70

40

60

550

合计(元)

60

30

130

80

100

130

50

70

40

60

750

上述材料费用于发生日开始一次投入,加工费用在每日均衡发生。

若已知2001年12月底本期累计材料费用750万元,加工费用1000万元。

本期完工甲产品150件,期末在产品实物数量70件。

请计算甲产品完工单位成本(金额计算精确至元)。

(15分)

答:

由于甲产品的材料费用于发生日开始一次投入,由于期末在产品的存货为70件,由于产品是连续加工,期末在产品的材料费用的约当产量=70×20/200+56×70/200+35×110/200=45.85件。

所以,完工产品的材料费用=750×150/(150+45.85)=574.4192万元。

加工费用每日均匀发生,期末在产品加工费用的约当产量=7×[40/550×50%+(40/550+30/550×50%)+(70/550+60/550×50%)+(130/550+80/550×50%)+(210/550+100/550×50%)+(310/550+20/550×50%)+(330/550+50/550×50%)+(380/550+70/550×50%)+(450/550+40/550×50%)+(490/550+60/550×50%)]=34.17件。

所以,完工产品的加工费用=1000×750/(750+34.17)=956.4253万元。

甲产品完工产品的单位成本=(574.42+956.43)×10000÷750=20411.3元。

八、甲公司于2000年元月1日发行公司债券1000万元(非用于工程项目),实际发行价1060万元,发行手续费2万元,期限三年,年利率6%,分别由A、B、C三家公司按50%、40%、10%比例购进。

三年后,因甲公司资金紧张,无力还本付息,经与A公司协商进行债务重组,重组协议规定用设备和股票还债,

(1)用一台设备还债,账面原价500万元,已提折旧200万元,评估价值400万元;

(2)用股票还债,股票账面价值80万元,评估价值100万元。

(20分)

要求:

1、编制甲公司从发行债券到债券到期的会计分录。

     2.编制A公司从购买债券到债券到期的会计分录。

     3.编制甲公司和A公司的债务重组会计分录。

答:

(1)2000年1月1日,甲公司发行债券。

借:

银行存款                    1058

   财务费用                       2

 贷:

应付债券——面值                1000

             ——溢价                  60

2000年12月31日,2001年12月31日和2002年12月31日。

借:

财务费用                        60

 贷: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60

借:

应付债券——溢价                20

 贷:

财务费用                             20

(2)A公司2000年1月1日购买债券。

借: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 500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30

 贷:

银行存款                              530

2000年12月31日,2001年12月31日和2002年12月31日分别计提利息并摊销溢价。

借: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30

 贷:

投资收益                               30

借:

投资收益                            10

 贷: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10

(3)甲公司和A公司进行债务重组,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

固定资产清理                       300

   累计折旧                           200

 贷:

固定资产                                500

借:

应付债券——面值                   500

          ——应计利息                 90

     贷:

固定资产清理                        300

     资本公积                                 290

A公司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借:

固定资产                            590

 贷: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         500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      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